公开课教案

2022-03-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公开课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公开课教案

初中体育课公开课教案 体育课公开课教案

体育课教案

班级:高三《31》班 教材

1、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篮球:运球、 内容 人数: 人数:40 人 教师: 教师:邓文娟

2、障碍接力 、

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和支配 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 课的 质。 目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 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 精神。 场地 篮球 20 只;篮球场二个 器材 课的 部分 教学内容及手段 组织教法

1、 体育委员整队, 清点人数。 并向教师报告。 组织: 成四列横队集合, 开始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如图: 以及注意事项 部分 要求:精神饱满,注意 2’ 力集中。

一、游戏:竹竿扫尾(4’) 方法: 游戏开始,同学在场内围成一个 圈。由一位同学在圈的正中间用一根竹 竿放到作任意一个同学的脚旁边后开始 用竹竿围绕同学扫地一圈。被竹竿扫到 的同学出来接替。下一轮游戏再开始 准备 规则: (1)竹竿不得松手触人。 部分 (2)在游戏过程中不得用竹竿故意打人 8’

二、准备活动(4’) A;双人操肩部运动 B;双人操体转运动 C;双人操跳跃运动 D;双人操拉伸运动 E;踝腕运动

一、组织:如图 教法:讲解,示范,师生按规则集体练习。 要求:圈外同学要机智、灵活、勇敢。圈内同学要动脑筋、协 力、果断、快速。

二、组织:圆形站立 教法: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自由模仿、创造练习。 要求:同学间的配合 一.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基本 部分 30’ 1. 熟悉球性 a: 原地二人一球传接球(3’) 重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b:原地三人二球运传接球(5’) 重点:技术的衔接连贯以及注意力集

一、组织:在篮球场内四列队形,二组为一队进行练习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自由模仿、创造练习。教 师巡视、指导、纠错并给予学生提示与鼓励。

2、抢运球(7’) 4 人一球,每一位传球的同 学防守接球的同学,进攻队员可运球移动, 防守队员抢断球积极。依次防守后回到原位。 重点:对球的控制与掌握 难点:技术要准确熟练 要求:双手传接球,进攻队员可运球移动, 防守队员抢断球积极。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 先进行一对一的“抢运球”练习, 然后共同“抢运球” 将学生分为四小队,每一队由小队长带 要求: 严格按照规则进行。 领各队成员进行行进间的运球上篮。

3、行进间的运球后上篮(8`) 教法:讲解、示范、纠错,教师巡视指导。

二、障碍跑接力比赛(7’)

方法:分两组进行,在规定的范围内放置 一些障碍物,第一位学生必须绕过障碍物跑 (图略) 到终点后拿起红旗摆动之后。下一位同学再 教法:讲解、示范,练习,比赛。 开始依照同样的方法跑到终点接过旗帜后 要求:先练习,后比赛。 示意下一位同学开始依次进行。按照最先跑 完的一组为胜。输队则得到相对的惩罚。 要求: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团 队的荣誉感 结束

一、整理运动:伸展放松操 部分

二、小结,收回器材。 5’ 组织:四列队形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 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 课的

1、练习密度:55%左右;

2、运动负荷:中上;

3、平均心率:130 次/分左右 预计

4、最高心率:180 次/分。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第二篇:公开课音乐教案 (公开课音乐教案) 袋 鼠

(公开课音乐教案)

一. 活动目标

1. 感知歌曲旋律的亲切,舒缓,感受袋鼠妈妈和宝宝相亲相爱的情感。

2. 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边唱歌曲边和老师做游戏的愉快。 二. 活动准备

1. 袋鼠图片,袋鼠快乐生活的视频。 2. 歌曲《袋鼠》的录音。 三. 活动过程

1. 复习歌表演《小老鼠上灯台》(引导幼儿边唱边做动作,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一起做了小老鼠上灯台的游戏,那今天呢老师又带了一位动物宝宝,我们一起看看他是谁呢?(教师出示袋鼠图片)。那刚才小朋友门卡闹的是哪位动物宝宝?(袋鼠)。好,现在呢小朋友们都认识了袋鼠宝宝,我们一起看看袋鼠宝宝他是怎么生活的?(教师播放视频)唉,小朋友们你们发现袋鼠宝宝他们生活得快乐吗?喜不喜欢袋鼠?那你们想不想做一个快乐的袋鼠宝宝呢?(想)老师也很喜欢袋鼠宝宝,所以呢今天老师准备了一首儿歌《袋鼠》,我们先听一听袋鼠宝宝是怎样唱的吧!(播放录音)

2. 学唱歌曲袋鼠。 教师:听完这首歌曲,小朋友们都听到了什么?(袋鼠宝宝,乖乖„„)那老师再唱一遍,小朋友们仔细听听还有什么。 ① 教师范唱。老师唱的好不好听?那小朋友们想不想跟着老师学一学呢?(想) ② 师幼一起学唱歌曲(可轻轻摇头)。小朋友们谁知道歌词“乖乖”和“相亲相爱”是什么意思?(请幼儿回答)幼儿:乖乖—袋鼠宝宝。教师:那你们的妈妈爱你们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说抱一抱,亲一亲,拍一拍,理解相亲相爱一词)。

③ 教师和幼儿再来一起学习歌曲。 四. 延伸活动

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做动作,边唱儿歌。(动作里面可体现出袋鼠妈妈和乖乖相亲又相爱的感情。游戏可多进行两次)。 五. 结束活动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教的儿歌小朋友们学会了没有?那回去呢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唱一下,好不好? 附儿歌: 袋 鼠

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袋里面装着乖乖。

乖乖和妈妈啊相亲又相爱,相亲又相爱。

活动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效果还不错,幼儿表现很好,教师的个人素养也有所体现,但是毕竟是第一次上公开课,不足之处还是比较多,主要有:1.教师自身设备—耳麦声音太大,听觉效果不太好。2.教师在课程导入部分准备的太多,不宜小班幼儿学习。3.在准备过程中把课前需要做的东西拿到了课堂教学中。如:认识代数和了解袋鼠的活动,这也是导致课堂导入太多的主因。4.最大的不足就是教师在事先准备音乐时没有和自己要教的音乐配套起来,导致幼儿听起来模糊不清。希望在这第一次的过程中多总结,多积累,快快成长,成熟起来。

2014.11.3

第三篇:形体课公开课教案

课题:字母歌(节奏练习) 授课班级:国际7班(三年级) 授课教师:贺姣君

教学目的:通过用肢体发挥想象展现出不同的字母,分组的节奏把握。

教学重、难点:不断的打乱顺序进行分组节奏训练,学生容易混淆,需要每个孩子集中精力。

教学方式:口传身授教学法 教师教学准备:

CD机、CD碟、U盘、舞蹈鞋 学生学具准备: 舞蹈鞋、舞蹈裤

一、 组织教学

1、整队集合,检查人数及服装,安排见习生 a 整队要迅速,做到“快、静、齐”

b 组织队形,反应练习一横排到体操队形 c 认真听讲,服从指挥

2、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练习的内容和要求

二、基本功训练

1、勾绷脚

目的:增强腿部肌肉的收缩能力,独立完成脚面的控制练习。 预备姿势:身体呈直角坐在地毯上,双臂置于体侧,手指尖点地。

动作方法:1×8拍的第1拍,双脚勾脚面,做第2---4拍,第5拍双脚绷脚面,做第6---8拍。2×8拍动作同1×8拍。3×8拍第1拍,右脚勾脚面,左脚绷脚面,做第2---4拍。第5---8拍两脚交换。4×8拍动作同3×8拍,第8拍双脚绷脚面。5×8拍的第1---2拍双脚勾脚面,第3---4拍双脚尖向外分开至最大限度。第5---8拍双脚尖从外侧画圆至双脚并拢,绷脚面。6×8拍动作同5×8拍,方向相反。

注意:做动作时,应加强紧臀、立腰、立背的控制,双腿并拢伸直,踝关节动作幅度要大。

2、前压腿

目的:增强腿部力量及柔韧性。

预备姿势:身体呈直角坐在地上,立腰、立背、头向上顶,双手曲臂放在大腿面上。

动作方法:用4拍完成上体前倾。一拍一压,1×8拍的第1拍前半拍,上体前压,后半拍略抬起。反复练习4×8拍。前压至最大限度。

注意:做动作时,应控制好双腿并拢、伸直、绷脚面的形态。前压时稍抬头,用胸、腹部尽量贴近大腿面,两小臂贴近地面。

3、压胯

目的:增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腰部的柔韧性。

预备姿势:上体直立、双膝侧屈、脚心相对地上,双手扶双踝关节。

动作方法:1×8拍的第1---4拍,上体前压,第5---8拍保持不动。2×8拍的第1---4拍,慢慢恢复成预备姿势,第5—8拍保持不动,头向头顶。3×8拍第1---4拍,挺胸抬头前压,头贴近双脚。第5---8拍控制不动。4×8拍动作同2×8拍。反复练习4遍。

注意:做动作时,上体前压时保持好挺胸、立腰、立背形态,使腹部尽量贴近地面。含胸卷头下压时,下颚贴胸骨,头顶部贴近双脚,使颈椎和脊柱充分拉开。

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班是哪个班啊? 师:既然是国际班,那孩子们是不是都有英文名啊?(点个别人说出自己的名字) 师:老师想问,你们的英文名字都是由什么组成的? 师:孩子们,还记得那首字母歌么?(齐唱)

师:还记得写么?老师想你们用身体变成一个字母,可以么?孩子们起来试试。 教师示范1---2个字母,让孩子们发挥想象。每个孩子摆出两个字母,教师进行巡查个别纠正。

(二)新授

1、学习字母歌的统一动作 (1) 双手斜上位 (2) 双手搭头顶 (3) 双手点肩 (4) 双手叉腰

2、教师数节奏,练习四个动作

3、把孩子分成4纵队,进行分组,教师数节奏。(学习第一段) 1---2拍,1纵队双手斜上位 3---4拍,2纵队双手斜上位 5---6拍,3纵队双手斜上位 7---8拍,4纵队双手斜上位

依次类推,四个单一动作进行听节奏分组练习。

4、学生边做边自己唱字母歌进行熟练动作。并加上两个字母的展现。

5、合音乐,8个8拍的动作,分组。(3遍)

教师要求,每个孩子必须注意高度集中,比比看哪一纵队做的最整齐。

6、在动作的熟练情况下,增加难度。将4纵队调换。目的为了让孩子熟悉每一个位置的音乐。并且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7、练习,合音乐。教师不做节奏的提醒。学生自行完成。

8、动作上增加难度,在原地的四个基本动作上都加上并脚跳。(学习第二段)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数节奏。

9、合音乐,教师要求边唱边跳。动作到位,节奏把握。

四、 结束部分

(一)调整呼吸

1、立半脚尖

2、双腿屈伸

五、课堂小结

第四篇:公开课教案 《乡愁》教案

《乡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学生对余光中《乡愁》诗的理解。

2、通过老师的朗读指导和小组朗读竞赛,学生学会朗读诗歌的方法,得到美的熏陶,进而热爱诗歌朗诵。

能力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感知《乡愁》创造的意境及表达的情感,理解和掌握诗人将抽象的感情化作具体的艺术构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乡愁》中诗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思想爱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调动学生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来理解体会“乡愁”这种自古以来的文学作品中共有的主题。并能迁移模仿,掌握用具体形象表达抽象情感的初级形式和方法。

课 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渲染气氛 课前播放歌曲《想家的时候》。

导入语: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一颗雨滴,每一阵清风,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情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乡愁是

每一个游子心中最重的行囊。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二、 作家身影,解读情怀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 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产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著名文集有《白玉苦瓜》 、《灵河》、《石室之死》等。

三、 深情诵读,读出诗韵

1、教师指导朗读

2、学生集体朗读、小组合作朗读、自由读,不断体会诗歌内容。

3、听范读,加深体会。

四、 细腻品读,读出诗意

1、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出四个小节的内容。

母子之别、 夫妻之别、 母子之别、 家国之别。(全体同学)

2、

3、 第

1、3小节的母子之别是否重复了?(A)组同学 再读1—4节,加深体会。

五、 优美解读,读出诗境

1、全诗共四节,是按什么顺序组织安排的?(B组同学)从哪些

词语可以看出来?(C组同学)

2、诗人把思乡之情寄托在哪几个具体事物(意象)中?(A组同学)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全体同学)(教师小节)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指导。

4、再读感知

六、布置作业:

1、搜集诗词中关于写“思乡”、“愁”的诗句

2、如果有一天,你离开了温馨挚爱的家园,离开了年迈慈祥的双亲,成为漂泊的游子。这时你会说乡愁是什么?

第五篇:《金子》教案公开课教案

《金子》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讲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张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要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全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其中蕴含的道理比较深刻。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运用两种方法区分形近字;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3、能通过故事性文章的六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4、学习抓关键词语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5、通过对比、想象,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认真阅读理解课文,适当想象,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幻灯片出示金子图片,师:这是什么呀?(生:黄金)

2、你能用几个词形容一下你对金子的印象吗?(黄灿灿、金灿灿、闪亮亮等)

3、我们今天要说的这黄灿灿的金子呀和一个人的梦想有关,他是谁呢?(彼得.弗雷特)这是一个外国人的名字,再来读两遍。

4、那么他的梦想是什么呢,实现了吗?我们来读一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查生字:出示:

甘心 河畔 金钱 绿茸茸 坑坑洼洼

蜂拥而至 一无所获 扫兴离去

(1) 出示第一行,指名读。强调“畔”的读音。

“钱”字,要写正确,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把“钱”放在田字格内,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怎样写这个字就写漂亮了? (出示写的难看的字。师总结挺一挺,伸一伸,字就漂亮了。)师范写一个,你也来写一个。

(2) 出示第二行,指名读。

像这样的词语,你能不能再说几个? 小结:其实预习时,我们就可以根据词语的特点进行积累。 (3) 出示:蜂拥而至 一无所获 扫兴离去

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你能读好吗? 出示:句子

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淘金者便蜂拥而至。他们在河床上挖出许多大坑,希望找到金子,结果,绝大多数人一无所获,只好扫兴离去。

蜂拥而至 什么意思?

了解了蜂和至的意思,谁能再来说?

方法总结:抓住关键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 指名说。

(2)老师这有个好办法。

谁(主要人物)

干了什么?

结果怎样?

出示:

(3)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 )

淘金失败

彼得

唯一找到真金

种花成功

(4)同学们自己来试一试。 (5)指名再说一遍。

(6)总结方法出示:故事性的文章就可以按照这个办法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解感悟课文:

(一)

1、对比出示: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淘金者便蜂拥而至。

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

唯一?什么意思?只有他一个人。刚才我们从蜂拥而至中知道来的人非常多,这里却说只有他一个人找到真金?

2、质疑:看到这你有什么疑问?

3、总结:有这么多人为什么只有彼得一个人找到真金?

难道他有三头六臂?还是碰上仙人指点?那他到底有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聚焦彼得,看看他到底靠的是什么,让他成为唯一一个找到真金的人。

(二) 课文哪些段落写了彼得种花?预设生:4——6

出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4——6自然段,画出描写彼得的句子,谈谈你觉得彼得靠什么成为唯一一个找到真金的人?

1、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彼得的句子?

预设:生说第四段、第五段(还有谁找到了这一段?这么多人)、第六段

第五段:刚才我注意到了很多同学关注到这个句子,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指名读

(哪个词语让你对彼得有认识?) “若有所悟”,什么意思?刚才我们在学习蜂拥而至的时候用了什么样的方法理解词语?你能不能用上这个方法说一说,它的意思?

(1)彼得悟到了什么?生读句子。

(2)看了什么让他有这样的想法?一屏出示,第四段 引读:3遍

三天三夜的倾盆大雨过后,小木屋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你来读)如此普通的景象在彼得眼中却不一样,彼得若有所悟(请你接着读)

雨后推开小木屋的门,彼得看到(你来读)从这么平常的情景中彼得却想到了很多,彼得却若有所悟“(请你接着读)”

雨后大家都看到了小木屋前土地的变化(大家一起读)只有彼得一个人陷入思考,彼得若有所悟“但这土地很肥沃。。。。。。”

(3)彼得由看到的普普通通的小草想到了(土地肥沃),由土地肥沃想到( ),由可以种花想到( ),由人们买花想到( )

别人都没发现的事彼得发现,大家都没想到的事,彼得想到了。大家只看到了眼前,而彼得却看得很远。

(4)现在你觉得彼得成为唯一找到真金的人的原因是什么?

据学生回答板书:善于思考

(三)刚才还有同学找到了这个句子。

出示:彼得留了下来,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

指名读,你觉得彼得靠的是什么成为唯一一个找到真金的人。让学生自己板书:(全部精力)

(1) 他可能会怎样付出全部精力?

(2) 创境:彼得种花没有任何经验,这对他来说真是一种挑战,一次为了培育一种新的花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甚至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还有一次,他看到花病了,他焦急万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彼得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用心呵护着这些花儿们。

(3)配乐朗读。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再来读一读这段话,体会彼得的辛勤付出。

小结:彼得成为唯一一个获得真金的人,除了他有长远的眼光,善于思考,还在于他的勤劳。

最终,他不无骄傲的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真金”在这里指什么?“真金”并不是真的金子,而是指财富或发财致富的方法,更是指从中悟出的道理。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聚焦描写彼得的句子,抓住词语,体会到了彼得的这些品质。

(四)、

1、课文4-6段写彼得靠种花取得了成功,获得了真金,为什么还要写他淘金失败呢?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从这件事中,你对彼得又有什么认识?

总结:虽然写了彼得淘金失败,但也让我们从中看到了他的这份坚持,这也是彼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2、课文就是讲彼得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其他淘金者呢? 板书文章的写法: 对比

课文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要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

五、板书设计:

22、金子

对比

淘金失败

彼得 弗雷特

唯一找到真金

种花成功

观察 思考 坚持 勤奋

第六篇:公开课教案

职业生涯规划公开课

能力分析与提高

授课人:罗婉玲班级:09级幼师 教学目标:了解能力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

了解所学专业对能力的要求;

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并能在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能力是可以培

养和提高的。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并能扬长避短,在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能力。可

在案例分析活动的基础上,请每个学生用问题聚集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哪种能力最强、哪种最弱、尝试按照从强到弱的顺序对自己9项能力进行排序。让学生知道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明白只有通过不断训练,才能使自己具备符合职业要求的能力,从而进一步理清自己的能力结构与能力培养方向。

教学方法与手段: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

课时:1节课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在职业生涯中关于兴趣和性格的内容,现在大家一起回忆一下这两部分的重点——兴趣可以培养,性格可以调适的。 导入新课:

《西游记》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里面的孙悟空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他能降魔伏妖,保护唐增。如果把去西天取经看成一份工作,他表现出了一个从业者的优秀特质——目标明确,行动迅速,无惧困难,总是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他的本领强,能力高。如果不然的话,他们不知道死了多少回啦。

所以,在职场上一个人要被肯定,能力的强弱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大家的能力到底怎么样。

一、 能力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

(心理学角度)能力: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每个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有长有短。)

个人能力是否符合职业要求,直接影响职业生涯发展。

二、职业能力

观看flash动画“陈景润和张秉贵的职业能力”,问:职业对于从业者的能力有要求吗?不同的职业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是一样的吗?

——职业对从业者的能力是有要求的。不同的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也不一样。

1、职业能力:是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地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能力,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构成的。

• 专业能力:强调应用性、针对性

• 方法能力:强调合理性、逻辑性、创新性

• 社会能力:强调适应性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2、职业能力的分类

• 一般学习能力

• 语言能力

• 算术能力

• 空间判断能力

• 形态知觉能力

• 文秘能力

• 眼手协调能力

• 手指灵活能力

• 手的灵巧能力

问:根据职业能力的分类,请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1) 本专业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2) 本专业应排在前三位的能力?

(3) 自己是否具备本专业对应职业群所要求的能力?

——每个人都会有能力发展的不均衡。

3、能力的提高

回想本节的案例故事,小丽的能力是如何提高的?

——有意识的挖掘自己的潜能。要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并朝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小结: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应该更清晰自己现在的能力水平,发现自己的不足,重视职业能力的培训,为今后在职场竞争做好准备。 作业:P58 制定计划

上一篇:高二化学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跟踪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