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材弟子规第二课

2023-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国学教材弟子规第二课

弟子规第二课父母呼教学设计

《弟子规》第2课父母呼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第2课围绕“孝敬父母”这一行为,通过韵文、释文、拓展、故事四个板块的设计,体现出课文的文、意、理的统一。”告诉我们如何做才能符合父母的心意。韵文表意准确,通俗易懂,为学生自读自悟提供了重要的课程资源。拓展结合生活,联系实际揭示了课文内容的现实意义,又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体现出《弟子规》行为准则的道德素养与道德智慧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

1、读中习法,引导学生字正腔圆地诵读文本,对八句韵文做到熟读成诵,诵读成韵。

2、读中感悟,结合释文与故事读中理解“孝”的行为要求,从传统文明的行为准则中感悟传统道德行为对人积极影响。

3、学中反思,紧扣拓展,借助情境,学会以课文的做事准则,反思自己的行为得失,并能自觉地运用传统文明准则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4、学中陶冶,诵读中感受古代韵文的音韵之美,内涵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话题揭义

1、创设情境,导出话题

同学们,老师现在写两个字,请你认真看。(师板书 老、子两个字) 老和子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请看视频。(孝字的故事)

3、从这段视频中你看懂了什么?今

4、对,我们要孝顺父母,那应该怎样孝顺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弟子规》里是如何说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父母呼。(板书课题)一起读一下课题!

(二)字正腔圆,诵读成韵 A、字正腔圆,读通韵文

1、《弟子规》是古代韵文,读文之美在于字正腔圆,老师先给大家范读一遍,请认真听。

2、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读一下吧。请注意老师标拼音的几个字的读音。开始!

3、老师来检查一下,请看这些多音字,在本课应该读那个音呢?。

4、现在让我们字正腔圆地齐读一次。

5、多种形式朗读。(齐读、个别读、男女生比赛读、小组接龙读、同桌拍手读)提出诵读要求:诵读精神饱满,咬字吐音清晰。(教师相机引导)

B、轻重缓急,读出韵味

(三)故事诠释,读文明意

1、释文结合,读文知意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通过刚才的几轮诵读,你都读懂了什么?(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把握孝的行为准则)

2、故事引路,据文辨义

下面,我们一起看视频《扇枕温席》,看看获得怎样的启示。

[说一说]

[1] 同学们,从这个故事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黄香?孝顺的黄香。看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弟子规》中的哪句话?

[2] 点评: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虽不需要大家像黄香那样扇枕温席,但是在冬天我们可以跟父母说多穿点衣服,免得着凉。夏天时,为满头大汗的父母擦擦汗或者倒杯茶„„见PPT。

3、情境插入,依理明义

前几天,在其他班发生了一件令人胆战心惊的事情,一个学生放学后没有跟父母打招呼就直接去了同学家,到了晚上9点还没有回家,父母及老师都担心极了,四处寻找,一直到11点钟,这个学生背着书吧回家了,父母一见到孩子眼泪立刻流了出来。

说一说:这个学生的做法对不对,你想用本节课里学的哪句话来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议一议]

评析:老师根据学生的思考与辩论,相机引导, 紧扣“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鼓励学生结合韵文要求,针对实例中学生的行为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明义。(在生活中,我们不可私自那别人的东西,如果这样做,就是道德品质有问题,父母会感到羞耻,感到伤心的。)

(四)生活介入,明理导行

1、回顾生活,明理察失

孟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明白自己的行为得失就是成功的开始。现在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事例来说一说,(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行交流展示,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真诚表达,恭敬待人,信守承诺。)

老师整理了以下几道题目,请同学们加以判断,并说出你的想法。

1、妈妈生病了,让小名去倒杯水,可小名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就是不动。( )

2、小刚在犯了错,爸爸责备他时,他大声地跟爸爸顶嘴。( )

3、小名放学后回到家里,没有跟家长打招呼,偷偷地一头扎在自己屋内打电脑。天色已晚,父母认为他在在学校没回来,给老师打电话询问情况。老师告诉几点下课,应该到家里了,母亲听后非常着急地到处打电话,寻找这个孩子。最后,在老师的提醒下,到孩子的房间里一看,正在网络天地“畅游”。 ( )

4、文文很喜欢同桌的笔,于是趁同桌不注意悄悄地拿走了。( )

评析:同学们说得真不错,在过去的生活中,你有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呢?反省一下自己过去的行为,如果有,我相信,学了这一课后你一定知道该如何改正了。

(五)升华题义,激励实践

1、同学们,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2、师诵读感恩父母的故事。

3、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感恩父母)

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吴老师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在外求学,当我毕业后想把父母接到身边时,发生了意外,爸爸离开了,这成了我一辈子的遗憾,所以孝顺父母不是等父母老了以后,而是孝在每一天,孝在当下

5、《弟子规》是祖国传统文明的宝贵财富之一,我们要谨记先贤的教诲,不断努力实践,在实践中传承与发扬祖国的文明,在实践中成就自己的学业与德行。让《弟子规》的行为准则成为我们的实践指南。

(六)作业巩固,内化于心

1、每天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2、母亲节快要到了,请你为妈妈写一封感恩的信。

四、板书设计

2、父母呼

孝 老 子 感

在 恩

当 孝 父

下 母

第2篇:弟子规第二十讲教案-长者立幼勿坐-事诸兄如事兄

第二十讲《弟子规》教案

一、 简介《弟子规》

1. 回忆孔子,引出《弟子规》

(点2)出示孔子图: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你们了解孔子吗? 2. PPT:简介《弟子规》 1)今天,(点3)我们要学习的《弟子规》就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2)解释:弟子: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社会中指公民。

规:指规范、规矩、规则。

弟子规:就是引导我们,向古圣先贤学习,做正直的人,做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事。

3.PPT:现在,我们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弟子规》。(点4)老师读。这节课我们将要一起学习的是弟子规第二章节中的部分内容。 4.PPT:(点5)自读,指名读,齐读。

二、教授“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1.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小节,(点6)。 2. PPT:老师解释。 与长辈同处,长辈站立时,晚辈应该陪著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3. 现场演练:

1)老师简要介绍演练项目:

现在假设我是你们的长辈,一会儿我从门口进来,我不坐,你们也不坐;我让谁坐,谁才可以坐下。听明白了吗? 2)演练中:

老师从门口进教室,全体同学应主动起立;

老师询问个别同学的学习情况,待对方答毕,让其坐下,他才坐下。其他同学仍需站着,直到老师让其坐下。

3)演练后,老师总结同学的表现,纠正错误,并说明正确的做法。 4. 坐姿训练

1)各种坐姿的图片,学生指出对错,并训练正确坐姿

(点7)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片,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 (点8)出示正确坐姿,要求学生模仿坐端正。

2)学习其他场合坐姿:同学们,在学校或者家里学习写作业时,我们要像刚在一样端正自己的坐姿,那么如果不读书学习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大家一起来看。(点9) 男生:

a.老师:双脚平放于地面,两个膝盖可以稍稍分开一些,双手放在膝盖上,后背自然挺直立。 b.男生练习,女生评议,帮助同桌纠正坐姿。

c.刚才男生的坐姿特别帅气,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女生的坐姿有哪些要求。(点10) 女生:

a.老师:入座时,只坐椅子面积的三分之二,不要把椅子全部坐满,脊背自然挺立,双腿并拢,双手重叠自然放于腿上。一定要注意,双腿和男生不同。 b.女生练习,男生帮助纠正坐姿。 c.小结女生坐姿。

三、教授“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1.(点11)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小节。指名读: 2.老师讲解

与尊长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回答的音量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 3. 现场演练

a.指两名同学,一名饰演老人,另一名饰演小朋友。对话内容随机。 b.其余同学评议。

c.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小结。

四、教授“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1.(点12) 齐读,老师解释该句:

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当长辈问话时,应当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2. 背对老师演练:

1)演练前,老师简要介绍演练项目:

请第四排的4位同学起立,转身向后,背对老师。然后老师会随机问同学问题,被叫到的同学需转身看着老师对答交流。

2)演练后,老师总结同学的表现,纠正错误,并说明正确的做法。 3.交作业本演练:

1)指名到前面交作业本,其余根据仔细观察。 2)学生评议,指出不足。

3)再请一名,按正确的做法演示一遍。

4..“视勿移”的礼仪训练: 1)老师:(点13)同学们,“视勿移”不仅仅是指对长辈回答时要看着对方,视线不要游移离开。我们不管对谁说话,都要“视勿移”看着对方,才是尊重别人。 2)老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小练习,请大家听清要求,

同桌两人一组,起身相对,互相简单交谈、可以自我介绍,也可以交流其他内容,但是要做到“视勿移”。 3)学生练习,老师巡视。

4)老师总结同学的表现,纠正错误,并说明正确的做法 5)请做得好的同学起立表演。

五、教授“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1.(点14)解释该句: 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同族的兄长,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2. 看情境,辨对错

1)老师:现在,请同学们对照着我们刚刚学习的内容,来判断下面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点15 ) 2)老师对照PPT简要介绍 3) 讨论:这个小朋友做的对吗?她应该怎么做?

4) 当场请2名同学把正确的做法表演一遍,一名饰演老奶奶,另一名饰演小朋友。

六、总结,PPT齐读本节课四小节内容 1.老师:同学们,(点16)回顾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在今天的课堂上,你有没有新的收获?指名回答。

2.小结:希望大家能把在《弟子规》当中学到的礼仪规范,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都能做个讲文明、讲礼仪的好孩子! 3.齐读本节内容。

上一篇:胡耀邦在改革年代下一篇:社区消防职责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