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士的心理素质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医疗水平和健康事业的要求日益增高, 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俗话说“三分治, 七分养”, 而“养”的过程, 护患的心理是关键。因此, 护理人员应该不断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尤其是心理素质。

1 目前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分析

目前, 我国广大护士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很多护士已经是身心疲惫, 分析其原因: (1) 目前我国护士数量不足, 护理工作琐碎、繁重, 护士工作处于超负荷状态。 (2) 频繁的夜班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节奏, 又常缺乏安静的休息环境, 导致生理性疲劳。 (3) 工作重复性强且缺乏新意, 但同时又要求高度的准确性, 很强的责任性, 致使护士心理上处于持续紧张状态, 容易产生心理性疲劳。 (4) 缺乏理解和尊重。受传统观念影响, 护士只能被动的执行医嘱, 病人及家属往往习惯性的认为治好他们病的是医生的药和手术刀, 而忽视了护理工作在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重要作用。 (5) 护士自身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护士缺乏事业心和敬业精神, 业务不精, 知识欠缺, 态度生硬, 也影响着社会对护士的理解和尊重。 (6) 事业无发展前途。医院普遍存在对护士重使用轻培养的问题, 忽视了护士渴望发展提高的心理要求。 (7) 职称晋升困难, 职业无前途。医生是越老越受欢迎, 而老护士体力下降眼睛看不清, 腿脚不灵活, 大多退居二线, 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在年青护士看来, 老护士的今天即是他们的明天, 从而动摇和削弱着护士群体为护理事业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2 现代护理工作对护士的心理要求

(1) 积极向上, 乐观豁达:护士的情绪可以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变化。护士的一点微妙的情绪变化都有可能导致患者的思想变化。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永远充满阳光, 都有喜怒哀乐, 护士也一样, 然而护士这一特殊的职业要求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不应该将生活中的烦恼带到工作中。

(2) 良好的沟通能力: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的工具, 是一门艺术, 如何很好地将语音运用到沟通当中, 掌握语言的技巧, 决定了护患关系是否能够和谐、融洽。这要求护士在平时的举止中应该注意严格要求自己, 穿衣戴帽, 行走站立都要严格执行护理礼仪的规范, 给别人留下“白衣天使”的美好印象。

(3) 良好的洞察力:在患者入院时患者首先接触的是护士, 而在日常的治疗和护理中护士与患者的接触最为频繁, 这就要求护士要有良好的洞察力。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心理反应, 及时给予相应护理, 挽救患者生命和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4) 换位意识:护士不但不能将自身的不良情绪带给患者, 还要主动观察患者的忧虑、悲伤、愤怒等情绪, 学会移情, 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护士都应该予以理解, 并通过有效的沟通帮助患者适应角色, 配合治疗和护理, 以促进疾病早日痊愈。

3 提高护士心理素质的措施

(1) 树立职业理想, 树立职业理想是对一个护士最基本、最首要的要求, 是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的思想基础。进行职业理想教育, 就是要教育广大护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把护理工作当做贡献于社会, 服务于人类身心健康的职业与精神寄托, 并立志为护理事业奉献自己的全部精力。有了这种思想基础, 才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

(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护士应该具备的思想品德素质与专业素质就是护士的职业道德修养。职业道德教育包括对职业认识的提高, 职业感情的培养, 职业意志的锻炼, 职业理想的树立, 以及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的形成等多方面内容。建立明确的专业价值观和专业信念, 树立职业的自豪感、荣誉感, 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能适应各种不同患者的需要, 把解除患者的疾苦作为自己的最大兴趣。一个护士优良素质的形成, 主要靠在生活和实践中学习和锻炼, 要不断对护士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护士自觉地用职业道德规范自己, 加强护士内在素质的形成, 从而提高职业素质。

(3) 加强自我修养加强自我修养, 自我磨练, 自我体验, 是培养护士高尚情操, 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之一, 应根据护理工作的职业特点, 在工作实践中, 不断进行道德修养, 语言修养, 性格修养等的培养。要善于自我调节, 理智地对待自己与周围的环境, 自觉地用意志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以获得护士职业条件要求所必备的学识能力、品德和风格。同时, 应不断丰富护理专业心理学知识并广泛的涉猎其它相关知识。 (1) 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 为了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 必须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 只有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 才能更快更好地培养起良好的心理素质,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 扩大知识面, 兴趣护理工作具有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艺术性的特点, 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 首先要有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这是完成护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同时, 还要有广泛的求知兴趣, 要懂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及文学、美学等多方面知识, 不断丰富自己, 陶冶自己的心灵, 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总之, 护士的心理素质, 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之中, 对整个治疗过程和治疗效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护士的心理教育, 培养身心健康、综合素质高的现代护士队伍是医疗机构面对挑战、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关键。

摘要:医护人员被称为白衣天使, 而对患者来说, 真正可以体会到的天使是护士, 要提高护理工作水平, 护士的心理素质是关键。本文基于护理人员的职业特殊性, 探讨了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和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心理素质,护理工作,特殊性,修养

上一篇:刍议血清制备方法对常规生化检测的影响下一篇: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断裂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