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牧局年度工作总结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在这时光静走的岁月中,唯有工作留下的成绩,让我们感受到努力拼搏的意义。无论是什么行业的工作,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可能曾面临众多的困难时刻,那就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勉励自己,吸取经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县农牧局年度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县农牧局年度工作总结1

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提效提速创业年”。为推动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实现大提速、大提效、大发展,确保“十二五”全县农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结合我县农业生产实际,提出年工作要点: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效提速创业年”活动为主线,以农业项目建设为总揽,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核心,深入开展“百名农技干部下基层”主题实践活动,按照稳粮保供给、增长惠民生、强基增后劲的总体思路,全面实施“优质粮油产业建设、蔬菜产业建设、农业生产安全保障、农机装备提升、农村新型能源建设、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七大工程,不断提升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主要目标

1、粮食面积稳定在65万亩,实现总产29万吨。花生面积21万亩,实现总产5万吨。

2、瓜菜播种面积18万亩,实现总产75万吨。新发展设施瓜菜面积12000亩,其中日光温室面积7200亩。

3、新建户用沼气池1500个;建设大型沼气工程2处;健全沼气物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农村沼气服务网点10个;抓好沼气综合利用,抓出“畜—沼—菜”等生态循环典型10个。

4、实施总投资750万元的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稳产高产粮田1.5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5万亩。

5、完成土地流转9.4万亩,占全县耕地的12%,其中规模流转6.58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70%;完成预流转1.6万亩以上。

6、积极引进推广适宜我县农业生产的农作物新品种13个、新技术9项,全年直接培训农民1.7万人次以上。

7、农机总动力达到86万千瓦,秸秆综合利用面积达到40万亩。

三、工作重点

年,我局着力实施“七大工程”:

(一)优质粮油产业建设工程。以完成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任务为重点,以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为引擎,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一是实施田间工程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75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600万元,省、县配套各75万元,建设稳产高产粮田1.5万亩,铺设防渗管道10.5万米,维修机井42眼,修建机耕路2.5万平米,平整土地、土壤培肥1.5万亩。二是实施植保工程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8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04万元,省、县配套各38万元,建设植保检验检测实验室1000平方米,应急防治药械仓库300平方米,建设10亩病虫害观测场1个,购置植保仪器设备477台。三是抓好领导干部高产示范田建设。在全县建设领导干部高产示范田4万亩,其中建设市级领导夏玉米示范田5000亩、县级领导干部示范田9000亩,各镇分别建设领导示范田2000亩,有效带动全县粮油均衡增产。四是加强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建设。按照市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建设要求,在全县规划建设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27万亩,千亩高产创建示范方3个,在示范方内实施统一合作组织、统一品种、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七个统一”种植模式,把粮食生产核心区建成全县粮食生产样板区。五是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综合集成高产优质品种、先进实用技术及节本增效农业科技,建设小麦、玉米、花生高产示范区3万亩,示范区内实现小麦单产500公斤,玉米单产750公斤,花生单产300公斤,不断提升全县粮油生产能力。六是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通过增施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突出抓好耕地质量建设,引导农民科学种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年内共安排“3414”试验和校正试验20个,推广配方施肥65万亩,亩节本增效42元,实现增收节支2730万元。七是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全面落实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计划落实良种补贴资金1000万元,补贴面积95万亩。加快优良品种引育繁步伐,引进、培育、推广一批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新品种。计划建设花生良种繁育基地1万亩,引进推广潍花8、花育22、花育25等花生新品种3个;河农825、8号等小麦新品种2个;纪元128、沈玉21、沈玉26、农大84等玉米新品种4个;梅赛德斯、东洋天使、景甜一号、台南香瓜等瓜菜新品种4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粮油节水灌溉、玉米宽窄行种植、蔬菜膜下沟灌、花生化学调控、西红柿高架栽培、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小麦半精量播种、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9项。

(二)蔬菜产业建设工程。本着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原则,以设施农业发展为突破口,着力推动我县蔬菜产业发展上规模,提档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一是加强蔬菜产业基地建设。以“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为核心,沿滦古路,以镇、镇、镇、镇为重点,建设设施蔬菜产业基地,科学制定基地发展规划,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强化技术培训与指导,大力推广上茬瓜下茬西红柿生产模式,强力推进我县棚室升级和规模发展。年,全县瓜菜面积达到18万亩,新发展设施蔬菜面积1.2万亩,其中日光温室7200亩。二是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加快推进我县5000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每镇(古城办)新发展1个占地500亩以上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同时依托宝福农牧公司、郎红棚业专业合作社、方瑞农业科技园,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创建蔬菜标准园,全面提升我县蔬菜产业竞争力。三是延伸蔬菜产业链条。扶持壮大宝福、郎红棚业、绿源、甜源等专业合作组织及生产营销大户,充分发挥其科技指导和销售服务的纽带作用。加强专业组织、营销大户与超市、大型批发市场的对接,积极推广郎红棚业专业合作社“六统一分”管理模式(即统一栽培品种、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培训指导、统一品牌认证、统一包装销售、分户种植管理),有效解决蔬菜销售难题。同时依托宝福农牧有限公司、方瑞农业科技园、郎红专业合作社等发展瓜菜集约化育苗,计划育苗110万株。四是创新农业品牌。重点扶持滦州蜜瓜、宝之福、郎红、锦色古马、蜜泉等农业品牌的发展,提高现有农业品牌知名度,同时积极引导农业园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加大对农业品牌的支持和奖励力度,在农业品牌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年,全县农产品“三品”认证累计达到35个。

(三)农业生产安全保障工程。以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强化职能,狠抓监管,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一是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大源头治理,围绕关键季节、重点地区、重点品种开展集中整治,严厉查处国家明令禁用、限用农业投入品。加强农资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规范经营行为,严格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保证农民群众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年内计划开展专项整治行动8次、联合执法3次,对每个经营网点巡查不少于5次。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站为中心,充分发挥13个镇(古城办)农产品质量速测点的作用,加大对生产基地、农贸市场和超市的抽检力度,监督检测覆盖率达到98%。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引导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及大型超市建立以自检自控为主的检测体系,提高质量可追溯能力。三是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宣传和指导力度,落实基地生产日常巡查制度,并从管理、技术、生产三个层面入手,加强对标准化生产基地、无公害生产基地的监督管理,全年推行标准化生产50万亩,建设无公害生产基地11万亩。四是狠抓农机安全监理。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突出春节、春耕生产、“三夏”、“三秋”等关键时节,加强对无照驾驶、农用车载人、黑车非驾等违章行为的清理整治,不断提高农机安全监理水平。五是强化病虫害监测预报。加强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健全农业病虫害防控体系,组装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技术措施,提高病虫害预警、应急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水平,计划扶持发展统防统治专业组织3个,有效减轻有害生物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四)农机装备提升工程。加快适应现代农业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努力改善全县农机装备结构,全面提升全县农业机械化水平。一是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积极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加大新农机具推广,引导发展大型先进机具和配套机具,加快实现农机具的更新换代和结构优化。计划申请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1000万元,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86万千瓦,完成机耕60万亩,机收18万亩,机播60万亩。二是推广农机化新技术。认真组织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季节的机械化生产,积极推广农机深松、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农机化技术,示范推广秸秆压块、青储等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推广秸秆综合利用面积40万亩。重点推进玉米、花生机械化收获步伐,抓好机具选型、试验示范、宣传培训等重点环节,实现玉米机收0.5万亩,花生机收3万亩。三是健全农机服务体系。继续扶持培育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建立以农机服务经纪人、农机大户和农机管理相互结合的农机化作业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农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经营服务水平。

(五)农村新型能源建设工程。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的政策机遇,开展以农村沼气为主的农村新型能源建设,全力推进循环农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户用沼气池建精品。按照“面上扩规模,点上出精品”的原则,加强沼气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并积极扶持发展“一池三改”沼气池精品村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全县沼气池建设迅速发展。年,计划新建户用沼气池1500个。二是大中型沼气工程上规模。以“一场一池一园”模式为重点,积极引导规模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力争年内批复大型沼气工程2个。积极发展大型秸秆沼气联户供气工程,重点抓好研山新村大型秸秆沼气联户供气工程,确保该工程5月份全部完工,谋划申报10000户秸秆沼气联户供气工程1处。三是健全沼气物业服务体系。加强沼气建设后续培训与管理,培训沼气生产工400人。依托农村沼气物业服务网点建设项目,进一步健全沼气物业服务体系建设,投资28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0万元,新建沼气物业服务网点10个,健全县、镇、村三级多功能服务网络。四是积极推广能源利用新模式。全面推广沼肥综合利用技术,积极培育“畜-沼-果(菜、花、杂粮)”等沼气综合利用典型,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有机农业。年内计划培育综合利用典型10个,推广沼肥在大田作物应用面积15万亩。同时积极探索生物质能源利用新途径,积极示范推广秸秆压块和节能炉应用技术,计划新上压块机4台、节能炉210台。五是推广低碳减排绿色新民居建设模式。结合我县低碳减排绿色新民居示范工程,抓好1个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村建设。

(六)农村土地流转加速工程。围绕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继续实施土地流转加速工程,促进现代农业向“集中、连片、规模、高效”发展。年,计划完成土地流转9.4万亩,其中规模流转6.58万亩;完成预流转1.6万亩以上。一是提高流转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县、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的作用,强化对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协调、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完善流转交易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及时收集、、更新土地供求信息,并加强政策咨询、指导合同签订、信息员培训及流转后的跟踪服务等工作,引导农民以出租、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委托发包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是规范土地流转行为。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程序、流转制度及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加强对土地流转全过程的监督,保障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规范、有序进行。三是强化典型带动。加强对规模流转和预流转典型经验的宣传、总结和推广,提高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强化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等集中连片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

(七)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围绕农民所想、所需、所求,进一步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为农服务水平。一是扎实开展农民培训教育。深入开展“百名农技干部下基层”活动,并充分发挥农广校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实施“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等项目,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计划举办培训班70场次,培训实用人才300人,开展新型农民培训1500人,直间接培训农民15万人。二是延伸农业信息服务。依托《农业信息网》、农技电波、科技进村服务站、农民科技书屋等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农业科技、致富信息、政策法规进村入户。年内播出农技电波节目52期。三是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建立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推广模式;加强6个基层区域站建设,创新农技推广体制机制,有效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与普及。年内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00人,遴选农技指导员100人,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0个,培育科技示范户1000个,制定花生、玉米、小麦、蔬菜四个主导产业推广计划,落实新品种及主推技术。

四、保障措施

(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实现农业发展提效、农业工作提速为目标,继续在全局党员干部中,开展以“四比四争”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宣传培树干事创业、敬业奉献的先进农技干部典型,在全局形成立足创优、跨越赶超、事争一流的氛围。全体党员干部保持奋发向上、大有作为的精神面貌,全力服务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业务工作、项目建设上实现提效提速。进一步树立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把农业发展放在全国、全省、全市大局中找位置、定目标,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全县农业科学发展、争先进位。

(二)抢抓农业项目建设。充分依托我县资源优势、特色优势、地理优势等,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认真谋划、申报大中型沼气工程、优质粮食生产基地、设施农业示范工程等项目,充实项目储备库。切实加强同国家、省、市农业、财政、发改、科技等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我县。科学制定项目考核办法,严格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并实行项目旬报表、月调度、月通报、督办卡等制度,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年,计划和储备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5个;启动和开工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重点建设项目2-3个。

(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提升干部职工素质能力的重要措施,坚持开展业务大讲堂、周五理论学习日、党员“三日一网”等活动,把学习、工作相融合,用理论指导实践、推进工作。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查处不作为、乱作为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重点,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行风。全面实行“一线工作法”,组织全局农技干部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技术培训与指导,树立农业部门的良好形象。在全局树立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严格按照“今日事、今日毕”的工作标准,建立健全岗位责任、首问负责、考勤一日四签、纪律一周三查、定期通报、班子领导一周报告、各中层单位月总结报告等制度,并对全局各项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狠抓工作落实,加大工作执行力度,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四)健全目标考核机制。强化责任意识,认真执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度,把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逐一细化分解,具体落实责任站室、责任人,明确时间节点,做到开展工作之前有预案分工、中间有人主抓负责、之后有人检查验收、最后有人整改落实到位。同时继续加大对重点工作督导考评力度,通过开展旬报、月督导调度、半年考核、全年拉练等活动,对全局重点工作及时进行跟踪督导。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实行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领导评价与群众评议有机结合,确保全年各项任务目标按期完成。

县农牧局年度工作总结2

2006年工作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县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围绕促进畜牧产业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强化畜牧科技推广和畜牧行政执法,稳步推进体制改革,加快高标准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狠抓畜产品加工流通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006年畜牧业发展目标是:生猪生产量55万头,其中存栏26万头,出栏29万头;牛生产量2万头,其中存栏1.8万头,出栏0.2万头;羊生产量1万头,其中存栏0.7万头,出栏0.3万头;家禽生产量600万只,其中存笼250万只,出笼350万只,农民人均增加畜牧业纯收入30元以上。围绕上述发展目标,全县广大干部职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认真落实发展举措,抓好今年畜牧事业的各项工作。

1、抓畜禽养殖产业化不放松。“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整体推进农村经济工作的最终落脚点。一要抓好品种改良。全面提高品种质量,做到引种改良、淘汰改良、培育改良三管齐下,进一步优化我县生猪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养殖效益。二要抓小区建设。扩大养殖规模,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模适度、相对集中、人畜分居、规范管理、综合利用”的思想,引导大户向小区集结,指导小区内的大场、大户把猪场当企业办,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生猪产业化发展。养殖小区的建设要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力争每个乡镇今年建起1个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养殖小区。三要抓龙头创建。提升养殖效益,产业发展快,全靠龙头带。对有基础条件,有市场前景的县畜牧良种场,鲫鱼湖养殖小区通过兼并整合,使之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提高。要千方百计调动各乡镇和社会力量,择优选项,竞争立项,争取项目,带动生产发展。四要抓肉牛、奶牛生产。目前我县奶牛生产几乎是一片空白,奶源供应严重不足,要加快发展速度,一方面引进高产奶牛,另一方面可利用品种改良技术,引进高产奶牛冻精对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力争用5—6年时间把我县奶牛培育成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五要抓草地畜牧业。大力推广人工种草养畜,鼓励农民种植优质牧草,推行“牧草当粮咱、牛羊当猪养”的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山区乡镇积极发展种草养牛,平原湖区乡镇重点发展种草养鹅。

2、抓动物疫病防治不放松。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搞好防疫工作的优惠政策,同时,对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上级规定生猪防疫面必须达到95%以上,家禽防疫面达到80%以上,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羊痘的防疫密度必须达到100%,猪、牛、羊、家禽死亡率分别控制在4%、1%、3%和13%以内。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更新观念,克服困难,想方设法扎实开展防疫工作,做到以检促防,防、检、监有机结合起来。一是要落实责任。要将防疫工作任务分解到人,签订好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抓密度和质量。防疫工作的四性重点是强制性,核心是统一性,要把这两性讲深讲透,强制性体现在愿防要防,不愿防的也要防,统一性体现在一个地方统一时间防疫,不允许各行其事,切实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禽、禽不漏针”等六不漏,杜绝死角。三是健全制度,完备手续。免疫证、免疫登记、免疫标识三位一体,免疫登记必须是村干、组长、防疫员、养殖户“四方”签字,各地免疫情况要登记造册,存档备案。四是抓检查督办。站长同志要深入到防疫工作的最前沿,掌握了解和随时解决防疫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县局按照领导分工,在防疫时全部到乡镇同吃、同住、同战斗,及时协调各乡镇抓好防疫进度,掌握实际情况,解决各站解决不了的问题。五是结硬帐。防疫工作情况要与职工工资全部挂钩,实行奖惩,对工作玩忽职守、弄虚作假,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六是抓防疫费的收取。收费标准按照年收10元/头的标准执行,不能抬高,也不能降低,做到边打针边收费,对确实不能收起的农户,先打好针、登好记、签好字,然后在牲畜出栏时连同产地检疫费一并收起来。

3、抓动物检疫不放松。检疫的重点要放在产地检疫这一环节,切实把好关口,严格做到没有经过防疫的生猪,不能开具检疫证明,必须经过补防才能出具证明。在产地、屠宰、市场各个检疫环节严格把关,加强源头控管,检疫面和检疫率必须达到100%,坚决杜绝只收费不检疫,无标开证,非检疫人员检疫和隔山开证、一证多头以及非属地开证等现象,严格做到临栏检疫、合格出证、凭证出售、一畜一证、证货同行、见证屠宰、换证调运。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按县局的规定办事,对出售的生猪,检疫员要验证免疫证明,有证明才能进行产地检疫,经产地检疫健康合格的,才能出具检疫证明,收取产地检疫费和防疫费,回收产地检疫证明;进入屠宰的生猪由检疫人员先验证,并回收产地或运输检疫证明,有产地检疫或运输检疫证明的生猪才能屠宰检疫,经屠宰检疫合格后的生猪胴体,加盖验讫印章,出具产品证明并收取屠宰检疫费,才能准许屠宰和销售。对无产地检疫证明或运输检疫证明的,有标的实施补检,收取防疫和补检费,无标的要补防疫,留栏观察15天,并经检疫合格后,出具检疫证明,加倍收取防疫费和产地检疫费。对检出的非传染病畜禽要就地治疗,检出的传染病畜禽和病害肉,要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切实做到把动物疫病控制在源头,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4、抓监督执法不放松。为切实抓好依法监督,打击不法行为,要进一步加大法律培训和法律法规宣传普及的力度,全面提高防检人员的执法能力,对从事防检工作的人员,以县为单位至少要培训学习4次以上,使防疫检疫人员全面掌握法律法规,防疫检疫要领以及应遵守的规章制度。严厉查处动物防疫违法案件,依法打击屠宰经营病害动物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严格监督防检人员的依法行政,查处违规违纪行为,要在系统内部重点对隔山开证,非属地开证,无耳标开证,防疫不带标,检疫不到点,无产地证而实施屠宰检疫或运输检疫的人和事,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迁就。加强饲料兽药质量监督,实施药物残留控制计划,坚决查处在饲料中使用违禁药品和滥用饲料添加剂的违法行为,确保畜产品安全卫生。

5、抓动物防疫机构改革不放松。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和鄂政办发〔2004〕144号文件精神,开展乡镇动物防疫机构改革,坚持“精简效能”、“养事不养人”的原则,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开搞活经营性职能,分离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的要求,在全县建立健全适应畜牧业要求,机构设置合理,执法监督有力,防检队伍精干,服务管理规范,诊疗市场活跃的基层防检体系,建立起“县为基础、强化监督、防检统一、诊疗放开”的基层动物防疫管理体系。

6、抓精神文明建设不放松。一是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要严肃财经纪律,制订规章制度,防微杜渐,不为名利所困,不为物欲所诱,不为人性所发,做到不正之气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干。二是要抓好计划生育。要做到警钟常鸣,常抓不懈,要重点抓好挂靠户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对能清理出去的坚决清理出去,不能清理出去的要签一份保证书、找一个担保人、交一笔保证金等“三个一”的管理办法,要抓好育龄妇女透环等重要环节,做到不漏人、不漏次数,确保无计划外生育现象发生。三要抓好综合治理。要加强法制建设,教育广大职工遵纪守法,搞好安全保卫,确保无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做好防火、防盗工作。四要抓稳定工作。稳定压倒一切,不能稳定,无从谈工作,要各包各的门,各管各的人,做到大事不出县,小事不出站,积极化解矛盾和纠纷,做好说服教育工作,不得遇事绕道走,见事踢皮球,特别是做好退休人员、老职工的稳定工作。要按照上级规定,想尽办法兑现好各项政策,能办的、能解决的事,要尽最大能力及时办好,一时难以办、办不好的事,也要讲明原因,取得别人的理解,更不能出现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拒之不理或一推了事。

上一篇:虚拟网络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下一篇:冬季混凝土施工铁路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