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校年度考核工作总结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间的流逝很快,我们在季节的变化中,也积累了众多工作佳绩。回首看不同阶段的工作,个人的业务水平也有着提升,为了更好的了解自身工作水平,可以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体校年度考核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体校年度考核工作总结1

×人事处:

根据×人事管字(XX)××号《关于做好二OO六年全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和青体人(XX)××号文件精神,我校于XX年12月18日至XX年年1月6日进行了XX年度考核工作。考核工作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为原则,以认真贯彻学校XX年年初制定的岗位目标职责、党支部目标管理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为依据,充分发扬民主,注重业绩实效,全面准确、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同志一年来“德、能、勤、绩”方面的表现和工作实绩。现将考核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我校在年初就把年度考核列入全年的一项重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充分认识到搞好年度考核工作,对于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作用。根据青海省体育局有关年度考核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年度考核的实际,在广泛征求意见、集体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了“年度考核实施方案”,并下发到各科室、各党支部和校团委。在年底专门召开会议,对XX年年度考核工作进行部署,认真做好思想发动和各项组织工作,制定具体的考核计划,成立了考核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各党支部书记、各科室科长、校团委书记组成,杨校长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保证了年度考核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坚持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充实考核内容,提高考核质量

我校抓好平时考核这一基础性工作,坚持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夯实考核基础。在实施年度考核时,平时考核占了一定的分值,年底将考核日常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出勤情况等有关平时考核资料加以整理,把年度考核与平时考核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行量化管理,增强年度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既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又从履行职责、开拓创新、廉洁自律等方面对考核对象一年来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还把全校工作同个人工作相结合,职位职责同工作特点相结合,个人表现同目标任务相结合,工作实绩同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面的考核。

三、严格考核程序,保证考核质量

我校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认真组织实施年度考核工作,通过个人总结述职、科室评议、民主测评、审核、公示等一系列程序,确定相应考核等次。

(一)个人总结述职:被考核人实事求是地写出个人总结或述职报告,填写《××省事业单位职员年度考核登记表》,其主要内容是:本年度的岗位职责及目标任务;履行岗位职责和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政治思想表现;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实现目标的措施。

(二)科室评议:让被考核人的领导、同级,通过互相交流参与考核过程,使考核结果综合反映各方面的意见。

(三)民主测评:在述职的基础上,组织听取述职的人员,对被考核人进行评议和投票测评。在民主测评上,营造了公开、公正、宽松的评议环境,提高了年度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四) 审核。考核领导小组对主管领导提出的意见进行审核,综合平衡后提出审核意见。

(五) 公示考核结果。我校在学校对考核结果进行公示,没有教职工提出异议

在考核中考核领导小组切实履行考核管理职能,严肃考核纪律,把握总体情况,做好检查监督和审核备案工作,确保考核工作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四、加强综合管理,做好考核结果审核备案工作

考核工作结束后,我们及时把有关资料装订、审核备案,做到及时发现问题,严格考核纪律,把握总体情况。把年度考核结果同培养后备干部、提拔晋升、奖惩、辞退等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考核工作的激励鞭策作用,激励和鞭策了同志们认真履行自身职责,找出工作差距,明确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五、考核结果

我校现有工作人员54人,其中在编人员40人,外聘专业技术人员18人,管理人员(职员)16人,专业技术人员30人,工勤人员4人,分别是优秀6人,合格41人,新参加工作未定级人员4人。

通过这次开展考核工作,在我校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并在我校建立起了一套有职责、有规范、有发展的人员运行管理机制。同时,找出了问题及差距,提出了整改要求,激励广大教职工尽职尽责、勤奋工作、廉洁守纪、锐意进取,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推动学校明年的各项工作。

体校年度考核工作总结2

回顾我国竞技体育取得的伟大成绩,总结其中一条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由县、市、省三级训练网构成的“举国体制”的保证。市县基层业余体校处于三级训练网中的基础环节,是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年来,基层业余体校受招生难问题的困扰日益严重,如何破解基层业余体校招生难的问题,笔者对此作一点探讨。

一、原因分析

1、专业后备人才选拔途径单一,输送率不高。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训练管理体制,是以专业训练为主的高级、中级、初级三级“金字塔型”的训练体制。三级训练网是底下大,上面尖,层层衔接,虽有利于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后备人才的选拔,但同时也存在高淘汰、人才选拔途径单一等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三级网内逐级输送的比例约为100:1,人才被大量淘汰。人才淘汰的成本主要由中级、初级两级负担,其对应的行政区划就是市、县两级。同时,受全运会指挥棒影响,在“举国体制”的大金字塔内,“举省体制”的小金字塔普遍存在,限制了专业运动人才在省际之间的交流。竞赛制度不合理,更使基层训练急功近利,也导致了不少少年运动员不能成为优秀的后备人才,直接导致了基层体校招生难问题出现。

2、学训矛盾尖锐,出现升学、就业两难。要达到一定的运动成绩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训练时间作保证,而目前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广大的中小学生学习负担十分繁重,有的在校学习时间每天多达10个小时,体校学生还要参加训练,必然产生学习和训练的尖锐矛盾。随着不少地方“中考”体育占分比例降低,以及高考体育特招等优惠政策的不断弱化,体校学生升学压力剧增。加上“重体轻文”观念在基层体校根深蒂固和参加比赛等原因,也影响了运动员正常学习,导致业余体校学生文化成绩普遍较低。文化素养的欠缺,不但阻碍了体校学生在竞技领域成为更高层次的优秀人才,还导致了升学难、就业难等一系列后续问题的出现。很多家长由于考虑孩子们的出路问题,被迫放弃在体育领域发展,导致了招生难。

3、训练师资和设施难以保证。基层业余体校的教练员大多来自退役运动员,有一定的运动专项技术和训练水平,但没有经过高等教育或专业理论学习,知识结构单一,远不能满足现代运动训练的需要。由于国家财政下拨的体育经费大都投向了高级训练队伍,中级、初级长期处于经费短缺的困境。基层财政投入体育的经费,大都花在大型比赛场馆的建设上,而平时的训练场馆很难保证,很多基层业余体校场地设施长期得不到维修、改造、更新,也导致了招生难。

4、“两免一补”政策,造成了严重的招生难。目前,基层业余体校80%以上的在训运动员来自农村,特别是举重、摔跤、柔道、皮划艇、赛艇等项目,几乎都是农村孩子。这部分孩子招进业余体校后,就读在城市学校,因此即便是农村户口,也无法享受到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优惠。在这种大政策影响下,不少在训的农村孩子选择了离开体校,回到农村读书,导致基层业余体校出现严重的招生难。

二、对策

1、体教结合,解决学训矛盾。“体教结合”能较好地解决学与训的矛盾,使运动员成为既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又有一定文化知识和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人才。体教结合可以分两个层面进行。一个层面是市域、县域内体育、教育两大部门的真诚合作,解决运动员选材、文化学习的后顾之忧;另一个层面是业余体校与高校、职校联合办学,解决运动员出路问题,以促进基层体校解决招生难的问题。

2、加强队伍建设,改善硬件设施。基层体校要进一步加大优秀教练员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由优秀退役运动员和师范类体育专业毕业生构成的年轻教练员队伍,优化教练人才结构。国家体育经费要适当向基层倾斜,以弥补市、县两级财政在体育设施建设上的投入不足,为基层体校配置好与训练相适应的场馆、器材、设施,以保证运动员的正常训练。

3、改革竞赛制度。运动竞赛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对运动训练的内容有导向作用。一是以奥运会、亚运会成绩来衡量各省的竞技体育水平,扩大双向计牌计分的范围,撤除限制运动员在省际之间流动的藩篱。二是省运会要将加强对运动员基本素质的测试,对综合考核达优者奖励,遏制“唯金牌论”在少儿业余训练中的不利影响。以科学合理的人才流动,畅通基层业训的出口和入口。

4、将业余体校的农村学生纳入“两免一补”范围。目前,业余体校的农村学生群体庞大,将业余体校在训农村学生纳入国家“两免一补”范围,能直接稳定体校生源,有利于基层体校招生和发展。

上一篇:公司会计人员内部控制论文下一篇:甲方电气施工现场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