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课堂管理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农村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一系列行为问题,这不但会影响正常教学活动,还不利于学生自身学习和成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村学生课堂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学生课堂管理论文 篇1:

激发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课堂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不断完善,农村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多。因此,激发农村中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农村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十分重要。鉴于此,本文从农村中学生缺乏学习英语兴趣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农村中学生缺乏学习英语兴趣的具体原因,提出激发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具体方法。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升农村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课堂管理

前言: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使农村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农村人的生活方式有了变化,但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发展状况令人堪忧,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较低。兴趣是人的需要的基础,兴趣主要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人只有对事对物产生兴趣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了解和学习。目前农村中学生没有明确学习目标,对英语内容的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不利于农村中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农村中学生只有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农村中学生在英语学习兴趣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中学生英语教学资源较少、教学环境较差

农村中学英语的教学资源不足,教学环境较差。在中学英语这门学科当中,英语是语言类课程对英语设备的要求较高。大部分农村中学拥有语音室,但是语音室的设备不先进,只能利用录音机进行教学,而投影仪、多媒体电视机这类先进的教学设备在农村英语教学中利用率极低,使初中英语的教学效率降低,不利于农村中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1]。甚至在一些山区农村中学连录音机等基本的教学设备都没有,不利于农村英语教育的发展。

(二)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基础差、缺乏自信心

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信心。农村中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刻苦精神。农村中学生绝大多数实践都生活在农村,很少有机会出去,在农村学习生活中,英语的使用率较低,使农村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的兴趣较低。学习英语的过程是一个长期过程,当农村中学生在背单词不能掌握汉语意思时,农村中学生就会失去信心。

(三)农村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学习环境较差

农村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的缺失。目前在我国农村有许多中学生父母外出打工,这部分中学生主要是由爷爷奶奶进行教育。由于爷爷奶奶文化水平、教育方式等多方面情况,很难对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2]。有些家长更认为农村中学生考取大学的难度大,认为外出打工这种方式更好,这种思想严重影响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削弱了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具体措施

(一)丰富英语教学资源,培养农村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农村学校应该丰富英语教学资源,进行英语教室建设。农村中学可以集中财力建设几间英语教室,在该教室中配备多媒体、电视等教学设备。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吸引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与英语教学结合在一起,提高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英语教学,例如:教师可以运用语文课堂中的成语接龙,进行单词接龙,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口语水平和词汇量的增加。农村英语教师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进行英语教学,有利于提升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英语水平,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明确学习目标,增强自信心

农村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明确自身的学习目的,在初中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量的增加,而是为了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英语。初中英语的学习是短期目标,大学英语的学习才是长期目标[3]。应该有长远的目标,不能因为初中英语的学习困难而退缩。因此,农村中學生应该明确学习目标,学会英语、学好英语。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农村中学生应该增强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发挥自身的优秀品质。例如:农村中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过程中,应该坚持背诵,发挥自身的耐力和意志力,积累词汇量。农村中学生坚持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利于农村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效率。

(三)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提高校园英语学习气氛

在农村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练习,使学生在校期间有老师辅导,在家期间有家长监督,改变农村中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不利于农村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农村中学学校及英语教室应该积极与家长保持联系,收集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农村英语教师在培养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应该提高农村中学校园的英语学习气氛。农村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名校的教学经验,在学校积极开展疯狂英语、英语竞赛等活动,抓住农村中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校园英语学习气氛,为农村中学生学好英语提供有利的校园环境。例如:农村英语教师可以在学校开展英语竞赛活动,每个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竞赛的方式可以是试题,成绩前三名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奖励物品也可以颁发奖状。可以进一步增强得到奖励的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没有得到奖励同学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结语:在此次研究中,主要分析了农村中学生在英语学习兴趣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农村中学生英语教学资源较少、教学环境较差,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基础差、缺乏自信心,农村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学习环境较差,提出了丰富英语教学资源,培养农村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增强自信心,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提高校园英语学习气氛等具体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这对激发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有重要的指引作用,望此次研究对农村英语教师激发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供指引,进一步提高农村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燕.CPH理论下农村中学生英语语音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7,25(03):28-31.

[2]尹芳,周力.浅谈心理资本理论在农村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J].中外企业家,2016,16(31):226-227.

[3]冉中一.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关于农村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思考[J].才智,2016,24(10):174.

作者:张婉秋

农村学生课堂管理论文 篇2:

新课程理念下促进农村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农村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一系列行为问题,这不但会影响正常教学活动,还不利于学生自身学习和成长。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农村学生课堂行为规范重要性进行阐述,分析农村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新课程理念下促进农村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具体对策,希望对相关人员提供帮助和借鉴,从而创造良好教学环境,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农村学生课堂;行为规范;问题和对策

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受不同因素影响,经常会出现课堂行为不规范问题,这种现象持续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其他问题产生。教师如果没有进行及时处理,不但会影响学生和教师之间关系,甚至还会造成冲突和矛盾,不利于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以及营造和谐课堂教学环境。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新课程理念下使得农村学生课堂行为规范更加科学合理,教师就需要创建和谐课堂秩序,控制和预防好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将其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一、 新课程理念的主要内容

新课程理念主要包含以下四项内容。

(一)重视学生发展

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活动时,要将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体现出来,主要是教学目标,也就是要依靠教学具体内容、课程实际标准等科学体系进行教学,确保教学更加合理,更加具有秩序性,以此来将基础性的教学目标加以完成。对基础性教学目标,不仅涉及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各项技能的掌握,在这一过程中,要将学生发展目标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以学定教

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将学生发展作为教学根本任务。这对课堂教学评价提出更高要求,传统课堂评价,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育发展需求,就需要及时完善、优化以及改革。既要将学生“学”体现出来,又要将教师“教”体现出来,实现“以学定教”的教学评价思维,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将其作为重点参考标准,从而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有效评价。

(三)关注教师成长

在新课标理念下,对课程评价有着更高要求,不仅要重视学生发展,而且要关注教师成长,将教师成长作为工作重点内容,以此来提升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此过程中,对新课程进行教学评价,关键内容并不是对教学效果进行准确鉴定,而是在课堂教学中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教师进行诊断,从而对教师个体发展目标加以制定,以此促进教师成长和发展,满足教育教学的要求。

(四)新课程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学目标也被称为“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知识与技能”,主要指的是不同学科当中基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也就是需要让学生知道不同学科知识产生的过程,通过课堂学习对知识形成过程进行探究,强化自身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去发现、思考以及解决问题,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通过不断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比如,学习态度积极,思想理念健康向上,以此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合格公民。

二、 农村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农村学生拥有良好的课堂行为规范,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小学生而言,本身比较好动,在课堂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如果课堂没有一定行为规范要求,学生可能会被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吸引,这样在某种条件下会降低学生学习效率。如果所有学生都能够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不仅会创造好的课堂纪律,还会构建良好学习环境,让学生致力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中,避免出现注意力转移和分散的情况,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二)有利于养成良好行为规范习惯

农村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般教师都会对学生行为提出相应标准及要求。让其按照日常行为规范去执行,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发展情况,提出行为要求和行为规范,在教师督促和管理之下,学生会将这种行为规范当作一种习惯,久而久之,所有学生都会在教师带领下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习惯,学生会逐步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在日常行为规范中,教师也应重视自己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如果学生出现不良行为规范,教师要告知其产生的严重后果,让学生进行改正,提升自制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品格,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三、 农村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存在问题

(一)规章制度问题

规章制度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对小学生行为规范进行约束,让其在课堂教学中能够遵循相关的教学要求,从而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在农村小学教学中,课堂教学缺乏相应规章制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行为往往没有制度及规范引导,给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造成不利。这种现象的产生,不仅会影响教师教学进度,而且也会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学习造成不良影响,大大降低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

(二)学生心理问题

城市化发展,给我国城乡发展带来一些差异。对农村学生而言,父母进城务工,一些孩子由老人来管理。这种教育方式存在对学生过于溺爱、只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忽视了日常学生的行为等问题。特别是学生的坏毛病和心理问题,随着时间推移,这类问题也会出现在学习当中,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小學语文课堂中不遵守课堂规范制度,在课堂教学中缺乏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自觉性。与此同时,部分学生会出现厌学情绪,学习态度不端正,给教师教学带来严重阻碍。

(三)学校管理问题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学校管理的科学与否不但对学生学习好坏有着重要影响,而且还关系到学生能否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现阶段,部分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课堂行为规范中存在的问题没有严格进行管理,比如,不遵守课堂规则、经常早退或者迟到以及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不利于良好学习环境构建。要想让学生遵守各类行为规范,不仅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管理,还需要学校发挥自身管理作用,及时采取措施,以杜绝不良行为产生,创建良好学习环境。

四、 新课程理念下促进农村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具体对策

(一)完善课堂行为规范规章制度

新课程理念下,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促进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养成,就需要将课堂行为规范规章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不管是学生学习自觉性,还是教育效果稳定性,都与课堂行为规范规章制度有着密切联系。学校和教师需要重视这一内容,通过对当前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行为规范,对学生各类行为进行约束,使得课堂教学活动有章可循。

一方面,可以制定“学校日常行为准则”“课堂教学规范要求”等,通过这些细则,对学生行为进行指导和规范,让学生清楚在课堂学习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比如,在每学期开学前,学校可以将全校学生组织起来,开展各种规章制度的学习活动,也可以通过举办相应竞赛,让学生参与其中,了解和掌握学习中应遵守的各类行为规范。为了将各项制度贯彻落实到位,学校还需要优化当前管理机制,对学生出现不遵守课堂行为规范的行为进行有效管理,通过采用双轨式管理形式,实现学生管理朝着高效化发展。在双轨式管理中,主要内容包括接力监督和行为监督,前者是在教学中对学生出现的屡禁不止行为加以监督和跟进,后者是定期对学生学习行为和习惯加以检测。其最终目的就是发挥学校管理作用,将各项行为规范规章制度落实到位,促进管理更加科学,为教学活动有效实施提供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不仅要给学生灌输学校相应规章制度,还需要制定相应课堂纪律规则。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想要规范学生课堂行为,就要事先告知其课堂教学具体规则,具体内容如下:①准时下课和上课,严禁早退和迟到。②上课之前,要将各类学习用品准备充分。③在课堂上严禁做与课堂无关之事。④集中注意力,遇到问题应举手示意等。以此将学生课堂行为进行规范,引导和督促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遵守课堂秩序,进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意识

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既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帮助,又需要家庭教育。对家庭而言,在教育子女过程中,不能过于溺爱,也不能太过严厉,应把握适度原则,特别是爷爷奶奶这一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避免过于溺爱让学生养成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应从日常点滴小事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对小学语文教师而言,除了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教育,还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建立班级微信群和QQ群,给家长普及先进教育知识和理念,定期反馈学生学习情况,让家长清楚认识孩子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出正确解决措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意识。同时,教师还应发挥自身最大优势,重视良好师生关系构建,根据学生学习和发展特点,挖掘教材内容,上课之前,要充分备课,掌握教学中的重难点,不断提升自身教学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就会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将学生带入到课堂学习中,避免行为不规范各类问题的产生,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尊重教师并且愿意听取教师的教导,树立正确学习意识,为课堂行为规范执行提供有利条件。

(三)优化和创新管理模式

新课程理念下促进农村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离不开良好教学和学习环境的支持。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农村学校就要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创新管理模式,为构建良好教学环境提供有效依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预防策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出现行为规范等与教学实际要求不相符合的情况,就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制止,树立职业责任感,千万不能掉以轻心,置之不理的话可能会使学生更加肆意妄为,这种现象持续时间过长,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教师要不断促进自身管理能力提升,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行为不规范的问题要及时进行预防,仔细观察学生学习表现,捕捉问题产生原因,及时了解学生心理,采用恰当方式,根据学生个人特点,选择不同管理策略。

第二,矫正策略。这一过程分成两个阶段,分别是长期和短期。以短期矫正为例,部分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违反行为准则,教师对其进行纠正之后,可能过几天又会出现相同问题,对这种现状,就需要通过矫正方式,进行控制。比如,可以和学生谈心或聊天,相互诉说和倾听,询问学生是否面临一些困难,及时帮助学生加以解决,并且分析具体原因,让学生感受教师关爱,愿意去改正错误。与短期矫正相比较,长期矫正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在班级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心理或生理障碍,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太过心急,要保持一定耐心,给这部分学生更多帮助和关心,讓其慢慢改变和进步。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进一步促进农村学生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促进各类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第三,调控策略。一方面,学生自我调控。作为教师,面对学生语文课堂中不遵守行为规范现象,可以给学生教授相应的调控办法,比如,心理换位、自我激励和暗示等。让学生学习能对自己行为和情绪进行合理把握,主动遵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行为规范,避免影响课堂秩序,给教师和学生学习带来负面影响。也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将学生进行分组,在课堂上相互监督,这样一部分学生可能就担心自己在课堂上表现不好,影响整个小组的表现,从而避免违反各种行为规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教师暗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旦教师发现学生出现违反行为规范现象,可以通过相应暗示,让学生回归到正常学习中。比如,通过眼神、动作或者来到学生身边,提醒学生注意,这样没有当面戳穿学生行为,会让学生抱有一种感恩之心,在课堂中好好表现。

第四,强化策略。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强化”作为一种心理行为理论,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有关学者认为,在该理论中,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与受到惩罚和表扬有着密切联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或者强化某一行为发生的频率。由此可见,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把握好对这一理论的有效应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行为规范进行控制,包括惩罚、奖励以及消退等。“消退”主要指的是学生的一种行为,长时间没有获得奖励,这类行为的产生就会逐渐减少,此类方法最适宜的对象就是经常在课堂上违反纪律,希望得到同学和老师们关注的学生。现阶段,教育部明确规定,教师在管理学生过程中,禁止体罚。面对违反纪律的学生,不能对其进行体罚,适当的惩罚还是可以的。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惩罚学生过程中,要遵循适度原则,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惩罚”最终目的是对学生语文课堂中存在的不良行为规范的一种纠正,并非是恐吓学生,在惩罚过程中,防止出现体罚现象,惩罚本身是一种偶然性辅助工具。②教师惩罚主要是纠正学生行为,并非针对学生本身,在惩罚过程中,需要让学生理解,惩罚是因为其行为出现问题。③惩罚过程中,教师应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在深切教导中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主动去规避,以此达到最终的目的。

五、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从根本上纠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就需要根据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具体教学环境,对当前农村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不断优化课堂管理方式,制定科学合理课堂教学规则,也可以因人而异,采用多样化的应对措施,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行为规范问题加以纠正和控制,从而构建良好教学和学习环境,提升教育效果,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彦.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7(3):8-9.

[2]韦明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15):166.

[3]丁志强.新课改下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6(79):51.

[4]高闯.做好小学一年级体育课生活化教学——让行为规范从“熟悉”开始[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4):90-91.

[5]邓丽雪.立足行为规范,落实小学德育教育[J].赤子,2019(21):107-108.

[6]孙越,邬丽丽.浅析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应对策略[J].明日,2018(45):387.

[7]张政.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8(9):26.

[8]区大柱.农村学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9(24):2-3.

[9]管永财.探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研论丛,2019(11):1-2.

作者简介:党耀林(1964~),男,汉族,甘肃白银人,甘肃省会宁县土高山乡中心小学,研究方向:学校管理及中小学教育教学。

作者:党耀林

农村学生课堂管理论文 篇3:

农村初中英语如何实现高效课堂

摘 要:高效课堂成了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初中英语在英语学习中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如何创建高效的英语课堂,提高广大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也成为我们一线教师孜孜以求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及打造英语高效课堂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措施

当今的中国正在引领世界潮流,左右世界格局,中国人与外界交往的频率日益增大,而英语是国际通用的语种之一。学好英语。等于掌握了与外界沟通的金钥匙。作为一个农村教育人,如何提高农民孩子的英语水平,让他们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时多种与人交往的手段。极其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实际教学中,应以素质教育为契机,努力打造英语教学的高效课堂。

1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1.1学生现状

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生不想学、不愿学、不肯学。他们的身体思想正走向成熟,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完成初中学业后即将走向社会,投入南下打工的洪流。作为祖国的接班人,他们的命运和现状令人深思。

1.2英语学习现状

农村初中存在英语教师的水平不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浓的现象。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英语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无多大关系,还没有为“将来”作长远考虑,同时,也缺少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有极个别“考得较好”的学生也几乎学的是“哑巴英语”,发音不标准。

2打造英语高效课堂的措施

2.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因素,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对学生来说,兴趣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不知疲倦,刻苦努力的去学习。对教师来说,学生的兴趣是“高效课堂”的敲门砖。

激发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用网络多媒体来激发兴趣。网络资源的覆盖越来越广,运用多媒体,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把抽象的语言、单调的词汇、语段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就会深刻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习情趣,迅速培养其学习兴趣,提高学英语的能力。开展竞赛,调动学习兴趣。初中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学生的竞争意识尤其激烈,如一个优胜五角星,一个最佳合作小组等都会使学生感到愉悦和满足,并在此过程中积极动脑,踊跃发言。

2.2教师要提高个人素养,走进学生的心灵

教师的高素养是“高效课堂”的灵魂。英语教师除了应当具有良好的英语专业素养,如深厚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创造独特新颖的教学设计等等,其它一些方面的素养也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

英语教师应具有一定的个人魅力:责任心、幽默感、亲和力。如果学生不“信”你,无论我们用多么好的教学法也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那么,要想让学生“信”你,我们要做到“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以便于能和孩子们那单纯的心灵产生共鸣,增加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因爱你而爱上了你的课堂,爱上了学习。

2.3英语学习要有好的方法。

2.3.1 分组合作学习

针对学生基础不均衡,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组,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是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学生按其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个性、性别乃至家庭背景等因素,混合分成四人一组,让每个组尽量均衡,尽可能处于同一个水平,具有同样的竞争力。

每个小组内设立组长、记录员、管理员、发言人等各一名,采用轮班制,确定每个成员的职责,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如组长负责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管理员负责搜集学习资料,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的意见和观点,合作学习活动发言人负责代表小组,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个体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全班统一交流。也就是说,对于新的知识,新的信息,每个成员应该先独立思考,每个人将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小组交流后,各小组将本组的信息归纳、总结,由小组发言人向全班汇报,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交流、评价。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更要仔细观察各合作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

2.3.2 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导学案是在新课程改革和省“五严”规定的背景下,针对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提出的,是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载体。导学案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我们教师根据课程的要求,通力合作,编写好导学案,导学案包括前置性学习、自主互助学习、巩固提升学习。课前老师将导学案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英语课文进行预习。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指导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导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教师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练习巩固,这是学案导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

导学案导学真正做到了低负高效,导学案导学将教学的重心前移,工作做在了课前,主要精力集中在了课上,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这是“高效课堂”的核心因素。

总之,农村初中英语高效课堂还在不断的探索之中,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调动一切情感,运用科学的方法,实现有效的、高效的、有质量的互动,来实现我们最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勇.农村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管理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02:61-62.

[2]钟建波.如何打造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高效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8:119.

作者:黄燕杰

上一篇:企业营销计划(精选2篇)下一篇:工程机械节能降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