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执政规律探析论文

2022-04-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收稿日期]2015-02-25[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2JZD043)。[作者简介]侯松涛(1970—),女,山东郯城县人,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党的执政规律探析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党的执政规律探析论文 篇1:

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基本规律初探

【内容提要】 高校领导班子建设要遵循的基本规律是政治家和教育家相统一律,因此,高校领导班子要了解其基本内容,把握其特点。

【关键词】 高校科学发展 领导班子建设 基本规律

【作者简介】 蔡永生,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高校领导班子建设规律有三个,即政治家和教育家相统一律,工作班子和学习型组织相统一律,领导、民主、法治相统一律,其中政治家和教育家相统一律是基本规律。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同时对三个规律进行论述,着重对政治家和教育家相统一律作一探析。

一、 政治家和教育家相统一律是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基本规律

1. 政治家和教育家相统一律的科学涵义和主要根据

政治家和教育家相统一的规律,既是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设计目标,也是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素质要求,还是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特有功能。从设计目标、素质要求、特有功能等方面都体现出社会主义高校领导班子建设要坚持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有机统一和内在联系,这就是政治家和教育家相统一律的科学内涵。

政治家和教育家相统一律的主要根据是什么?这就是要回答为什么要把政治家和教育家相统一概括为规律。规律是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客观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那么作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规律的政治家和教育家相统一律体现了事物的哪些联系呢?

第一,教育与政治的联系。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是理解教育本质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本质的基本观点,就是它公开申明教育的历史性和阶级性。因此,教育必须为政治服务,无产阶级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列宁进一步揭示了教育的阶级性,阐明了无产阶级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原理。毛泽东认为教育受政治和经济所制约,同时教育对政治和经济起着重要的反作用。在革命战争时期,他要求教育要紧密配合革命工作,提出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之后,毛泽东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基本观点,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邓小平强调教育必须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的观点,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教育如何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向问题。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新的历史时期,学校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是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同时,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表明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教育,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观点,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为人民服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表明教育与政治的内在联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丰富的。

第二,红与专的联系。红与专,即政治与业务的关系问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多年来也是一个不容易处理好的问题。早在1958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红与专是两个对立物的统一。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又要反对迷失方向的实际家。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的《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指出:“专并不等于红,但红一定要专。不管你搞哪一行,你不专,你不懂,你去瞎指挥,损害人民的利益,耽误了生产建设的发展,就谈不上是红。”红与专是辩证统一的。品质好就为做好工作提供了正确方向和指导原则,业务好就为做好工作提供了本领。红与专,缺一不可,相互促进。

第三,处理好政治与教育的关系、红与专的关系反映在高校领导班子建设上就要坚持政治家与教育家的统一。政治与教育的关系,红与专的关系,都离不开主体——人及其活动。这两种关系既可以通过人的个体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人的群体表现出来,并且,政治与教育、红与专的关系只有在群体中才可能表现得更彻底、更充分。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是群体的活动,回避不了政治与教育的关系、红与专的关系。处理好政治与教育的关系、红与专的关系,就把握了社会主义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前提就是社会主义高校领导班子必须由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组成,基础就是社会主义高校领导班子必须由社会主义教育家组成,即由精通业务、懂得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领导者组成。高校领导班子不是要求一部分人是政治家,一部分人是教育家,而是要求班子成员每一个人既是政治家,又是教育家,是政治家和教育家的统一。这是高校领导工作的特性所决定的。

2. 政治家和教育家相统一律的基本内容

第一,政治家和教育家相统一律是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设计目标。设计目标是任何重大工作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环节。简单的工作目标往往是不需要多少设计,是清楚明白的。但是工作目标都是必须确定的。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就没有工作指向,就难以确立恰当的工作任务,也就难以取得鼓舞人心的工作成绩。我们党十分重视设计工作目标,例如党的十七大对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设计目标是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领导班子建设的设计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有明确的论述,就是要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这一目标同样适用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同时,我们要看到,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既要遵循领导班子建设的一般目标,又要有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特有目标。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的政治家、教育家。所有的高校领导干部都要增强政治意识,维护大局,在政治是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切实加强党对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领导,通过发挥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充分依靠广大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把高校办得更好。”

第二,政治家和教育家相统一律是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素质要求。领导者的素质对于实现领导目标至关重要。领导者只有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对属下进行正确的领导,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带动整个组织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做好各项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素质”这个词最初见于生理和心理学。“素”即本来的、原有的意思;“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从初始的意义上讲,素质当指人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等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这种先天特点是人们在后天获得知识、才能,形成品质、个性等的生理和心理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的素质状况,主要的不是取决于先天的禀赋,而是后天的长期学习和实践锻炼的结果。因此,素质的涵义被拓宽到了人的思想、道德、性格、气质和能力等诸多方面,成为一个全新而又丰富的概念。今天所谓领导者的素质,就是指在先天禀赋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领导者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对于高校领导者来说,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是政治家素质的主要成分,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是教育家素质的主要成分,而身心素质是政治家和教育家都需要的。作为社会主义高校领导班子成员要成为政治家和教育家,是这二者结合在高校领导活动主体上的充分体现。

第三,政治家和教育家相统一律是高校领导班了建设的特有功能。办好高等教育,高校的领导是关键。高校领导班子发挥作用,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发挥政治家和教育家的作用。虽然政治家的作用,是各类领导班子都具有的,但是,作为高校领导班子中的政治家作用与其他领导班子的政治家作用还是有区别的,因为高校领导者是与高等教育发展联系在一起发挥政治家作用的,必然打上高等教育的特征。作为教育家来说,就直接与非高校领导者有根本的区别,他们的作用也就根本不同。因此,政治家和教育家相统一就是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特有功能。政治家的作用,在于确保社会主义大学的正确的办学方向;教育家的作用,在于保证高校按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办事,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二、把握政治家和教育家相统一律对推动科学发展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遵循政治家和教育家相统一律,对于发挥高等教育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作用,为科学发展奠定创新体制机制基础具有指导意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主线,强调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五中全会《建议》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而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又处于龙头地位。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质量,不仅影响整个教育事业,而且关系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因此,我们要从政治上来认识发展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教育规律的角度来认识发展高等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能性,这就要求高校领导班子发挥政治家和教育家相统一的领导作用。

第二,遵循政治家和教育家相统一律,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科学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具有指导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完成十七大提出的这一重要任务,关键在于高校领导班子发挥政治家和教育家相统一的领导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本质上就是高校领导班子遵循政治家和教育家相统一规律科学办学的成果。这说明我们既不能忽视思想政治工作,也不能忽视业务工作。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客观要求高校领导班子发挥好政治家和教育家相统一这一规律的作用。

第三,遵循政治家和教育家相统一律,对于高校领导班子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发挥班子的整体效应,为科学发展提供科学领导保证具有指导意义。领导班子发挥整体效应,关键在于班子要团结、和谐。当然,还需要有合理的班子结构。对于优秀的领导班子来说,班子结构是形式,团结、和谐是内容。如何维护高校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呢?很重要的是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就是要坚持集体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执行。校长负责制,就是在党委领导下充分发挥专家治校、科学治校、依法治校的作用,有人负责,有人去抓业务行政工作。多年来的高校领导实践证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适合我国高校实际的领导体制,是政治家和教育家相统一律的制度保证。

责任编辑:周振国

作者:蔡永生

党的执政规律探析论文 篇2:

大学生村干部成长成才规律的实证性研究

[收稿日期]2015-02-25

[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2JZD043)。

[作者简介]侯松涛(1970—),女,山东郯城县人,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摘要]大学生村干部的成长成才,是相关政策实践的基础性支撑;对大学生村干部成长成才规律的探究,是相关政策实践的关键性保障。依据跨区域实证调研的相关成果,遵循人才学关于人才成长的一般性规律,大学生村干部成长成才的特殊性规律可以提炼与总结为如下方面:“人才辈出——激励平衡规律”“人成其才——角色衔接规律”“人用其才——知行匹配规律”“人尽其才——考评对称规律”。以上互相依存、互不可缺的四个规律性要素,形成大学生村干部成长成才的规律系统。遵循这一规律系统的相应实践,将使大学生村干部政策成为新一代人才成长的又一平台。

[关键词]大学生村干部;成长成才;激励;角色衔接;考评对称

作为一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决策,如以江苏省徐州市丰县1995年的“雏鹰工程”为发端,大学生村干部政策的实施已历经近二十个年头,在此过程中,学界的关注一直呈积极跟进态势。但综而观之,相关关注的评价取向则大有不同,有学者将之归纳为“有破无立”“有立无破”和“有破有立”三种取向。[1]这种评价的差异性特征与大学生村干部政策实践的探索性取向是一致的。

按照2009年颁布的《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大学生村干部政策的目标设定是: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据此,大学生村干部的成长成才,是相关政策实践的基础性支撑。

本专题研究展开的资料基础,是历经三年跨区域实证调研所取得的相关数据与文字资料。一是覆盖全国各代表区域的问卷调查资料,共回收问卷4 528份,删除无效问卷27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3.9%(参见图1)。二是同样覆盖全国各代表区域的访谈资料,包括对大学生村干部、国家主管部门以及村民村干部的访谈所取得的近十万字的文字资料。于本研究而言,这种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将以这些资料为基础,以人才学理论对人才成长一般性规律的概括为依据,提炼与总结大学生村干部成长成才的特殊性规律,以为相关政策的落实与完善提供对策性建议。

一、人才辈出——激励平衡规律

根据人才成长一般性规律中的期望效应规律,人们从事某项工作、采取某种行为的行为动力,来自个人对行为结果和工作成效的预期判断。[2]这一规律体现了对人性本能的理性认知,也是人才激励的重要依据。在人才激励的实践中,管理者通过对管理对象的激励、引导和预测,使之“从心理上产生高昂的精神、奋发的热情和自觉的行动”,形成完成工作的“精神生产力”,同时也在此过程中形成人才成长的重要促动力,从而形成人才辈出的正能量人才生长环境。同样,作为一种人才类型,大学生村干部政策的实施应遵循人才激励的一般规律,才能使这一政策成为新一代人才成长的又一平台。

根据2008年(组通字18号)《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实施大学生村干部政策的目的包括: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形成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到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据此,一方面可以说大学生村干部政策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的考虑,但另一方面,其目的设定的以上三个层面实际上存在多重矛盾。具体而言,政府方面对大学生村干部政策的推动实际上包含着缓解就业压力的实际性考量,这也使大学生村干部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应急性安排。但政府方面对大学生的要求则是“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胸怀祖国、立足农村,服务农民、奉献社会,发展农业、促进和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3]本质而言,政府考量的功利性成份与对大学生村干部的这种高层次要求是矛盾的。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报考大学生村干部职位往往不得不包含着现实考虑和无奈选择,这种现实考虑和无奈选择也往往会让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这些矛盾造成的结果便是:自大学生村干部政策实施至今,大学生报考村干部职位一直呈积极姿态,但同时对工资待遇的不满也一直未止。在呼吁提高大学生村干部待遇的众声喧哗中,笔者以为,这决非简单化地提高待遇即可一击而解的问题。

第13卷第3期侯松涛:大学生村干部成长成才规律的实证性研究——以跨区域调研为基础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7月

在人才激励的一般性规律中,学者多强调完善激励机制的系统性原则,具体而言,首先要进行系统谋划,明确不同激励机制之间的相关关系;其次要增强激励工作的整合功能,使不同实施主体之间能有效配合,形成整体推进的态势。[4]故此,在遵循人才激励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大学生村干部的激励机制同样需要一个系统性的规划。根据跨区域实证调研所取得的资料成果,针对大学生村干部群体的具体情况,本研究提出了大学生村干部成长成才的“激励平衡规律”,这一规律的具体性规划包括:

(一)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平衡

在人才成长的动因中,物质激励所体现的利益驱动在所有的成长驱动中处于最关键、最核心的地位,是最基础性的驱动力。如西方学者所言,金钱等物质激励手段“实质上是一种复杂的激励方式,隐含着成就的激励、地位的激励等。”[5]但是,在人才成长过程中,物质激励单兵作战的绩效往往差强人意。根据本课题的调研,物质激励与大学生村干部的满意度并非呈正相关(参见图2)。

图2可看出,河北省、陕西省、四川省、青海省大学生村干部工作满意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吉林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满意度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值。尤其是物质激励方面相对比较到位的北京市,物质激励与大学生村干部满意度的非正相关显现更为明显。

在对大学生村干部的精神激励方面,“优秀称号”等所体现的精神激励目前还是多有提升的空间(参见图3)。

级别而“社会舆论”所体现的精神激励,在大学生村干部政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更为典型(参见图4)。

由图4可以看出,相比而言,生活环境、语言交流及工作任务安排问题,并没有给大学生村干部造成较大困扰。大学生村干部任职期间面临的最大困难是面临社会舆论压力,主要来自家庭成员、社会公众、朋友等。在调研访谈中,大学生村干部普遍认为目前网络媒体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宣传、重视程度不够,难以使得社会大众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一群体。

因此,如何达到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平衡,形成二者的合理统一,对促进大学生村干部政策的实施形成人才辈出的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区域化激励的平衡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地域差异极其显著的大国,任一政策的理想设计如难以合理落实,必会带来诸多问题,大学生村干部政策的实施同样如此(参见图5)。

由图5可知,七成以上大学生村干部认为当前大学生村干部政策在各省份地区间差异大,不统一,易产生不满情绪。与此同时,每一激励要素在不同地区的效力又有很大差异(参见图6)①。

在大学生村干部激励机制的构建中,一方面以有效举措保证中央政策设计在各地区的有效落实,另一方面在考虑区域差异的基础上,综合考量各种激励要素如工资待遇、户口、加分、荣誉、社会地位等在不同地区发挥效用的程度,从而形成区域激励差异的平衡,将有益于大学生村干部成长成才的“激励平衡规律”的效用发挥。

(三)时限性激励的平衡

在大学生村干部政策的目标设计中,服务农村,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是当然目标之一,但客观而言,自大学生村干部政策开始实施至今,将大学生村干部职位作为个人进一步发展跳板的一直为数不少(参见图7)。

因此,如何规划三年时段中的待遇以激励其安心工作?更为重要的是,三年服务期满后如何激励大学生村干部继续服务农村?也是大学生村干部政策实施尚需破解的难题。基于此难题的对策规划,本研究强调时限性激励的平衡,即一方面继续落实诸多学者所提倡的举措,使大学生村干部在规定服务期内的待遇随年限递增;另一方面,对于服务期满后愿意扎根农村继续为农村建设服务的大学生村干部,更要给予时限累进式待遇激励,根据其服务年限的递增并结合服务绩效而递进式提升其待遇。

以上三个方面,将在遵循人才成长一般规律的前提下,以内外兼容、时空兼顾的立体化激励系统,彰显大学生村干部成长成才的激励平衡规律,使大学生村干部政策的落实过程成为人才辈出的过程。

二、人成其才——角色衔接规律

根据学者总结的人才成长的一般性必然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是过程转化的运动。人才的成长同样也表现为发展的过程、过程转化的运动。[6]284此即“人才过程转化规律”的本质逻辑,其表现形式包括人才类型的转化和人才层次的递进。在此基础上,人才成长的概然性规律又强调“成长周期规律”的作用,即任何类型的人才成长都会经历“确立创造的目标”到“取得创造的成果”的周期性过程,而这个过程一般而言不会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根据以上两个规律性原则考察大学生村干部的纵向成长过程,是提炼与总结大学生村干部成长特殊性规律的前提。

(一)“人才过程转化规律”下大学生村干部成长的角色转化

这里的所谓角色实质上就是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众或组织的基础。[7]在大学生村干部的社会角色担当中,一方面,是从学生角色到工作角色的转化,另一方面,是成长环境由“校园”到“田园”的转化。可以说,大学生村干部是前后角色差异最大的角色,也是角色转化最为急剧的角色。故此,遵循“角色衔接规律”,成功完成角色转化,是大学生村干部“人成其才”的关键点,也是典型体现大学生村干部成长成才规律特殊性的方面。

在本课题组对国家主管部门的访谈中,如海南省反映:大学生村干部一般“矛盾纠纷管理能力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不够,交流能力不够”;山西省反映:大学生村干部的“思想情绪不够稳定、价值观需要进一步改造(城市与农村差别大,大学生村干部畏难情绪重)”。在对乡村干部的访谈中,大学生村干部“工作上不适应、心理上或者生活习惯上不适应,与群众合不来,遇到问题束手无策”的情况亦为数不少。在学者以社会角色理论为基础进行的研究中,这是典型的“角色中断”,即“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8]追根溯源,本质原因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并未为担任大学生村干部角色做好准备。本课题的调研显示,在选取大学生村干部工作的动机上,功利性考虑而不是兴趣或感情占有较高比例(参见图8)。

大学生村干部角色并非人人可为的社会角色,农村环境的艰苦需要兴趣与毅力的支撑,农村情况的复杂需要智力与能力的培育。在人才开发学中,尤其强调人才的“生涯设计”,这被认为是人才开发的一个重要的逻辑起点。[9]在大学生村干部角色的生涯设计中,兴趣驱动是成才的基础性动力,否则大学生村干部只能成为大学生的功利性选择;主动、热情、开朗的性格取向是成才的保证,否则即使有志于大学生村干部职位的大学生也会力不从心;对农村情况的总体了解与理解是成才的保障,否则大学生村干部会在工作一线无所适从。以上方面所体现的,是“社会或组织引导个体按照社会期望与要求,加强自身担当角色所具有的意识、规范、形象、机制及方法等方面的建设,并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它需要的不仅是大学生个体的自我“角色认知”,更需要包括政府、学校、家庭在内的成长促动力的配合,形成具有“内外综合效应”的“角色建设”行动。[7]从而完成大学生村干部的前后角色转化,这也是“角色衔接规律”的本质要求。

(二)“人才成长周期规律”下大学生村干部成长的角色转化

如果说“人才过程转化规律”决定了人才成长过程中角色转化的必要性,“人才成长周期规律”则相应体现了完成这种角色转化的保证。在本课题的考察中,态度积极的大学生村干部的成长过程可以分为“适应期-学习期-调整期-参与期-积累期-建业期”,这与“人才成长周期规律”的本质逻

辑是一致的。但就实践操作而言,在目前对大学生村干部的任职期限规定中,一般多是三年左右,相对于大学生村干部成长成才的周期性规律,周期时间段还是偏短。大学生村干部对所在村落环境的适应与熟悉需要一个时间和过程,但往往是大学生村干部刚刚熟悉和适应农村工作环境,或者说刚刚形成积极取向的角色衔接,即面临届满去留问题。在大学生村干部政策普遍推行的初期,即有学者注意到此类问题,而在课题组对村民的访谈中,希望“来一个能真正呆上几年,好好做事”的大学生村干部,“任期最少也要三五年”的呼声仍然不断。课题组的调研显示,大学生村干部对任期不合理的反映亦非常强烈(参见图9)。

如图9所示,有半数以上的大学生村干部认为大学生村干部任期不合理。客观而言,这种人才形成周期与大学生村干部任期的矛盾,使目前的大学生村干部政策未能给大学生村干部成长成才过程中成功的“角色转化”提供充分的时间周期。因此,遵循“角色衔接规律”,对大学生村干部的任期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调研,以规划符合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的大学生村干部任期,对大学生村干部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三、人用其才——知行匹配规律

在人才成长的一般性必然规律中,“有效的创造实践成才规律”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成才主体在创造实践中,其有效的劳动量达到必要的水平,获得新颖劳动成果,则个体成长为人才。[6]282它被视为人才成长的首要规律。相关学者认为:“以生命活动为基础的、心理活动渗透于其中的人才创造实践活动,制约和决定着人才成长和发展,在人才成长和发展中起着中介、源泉、定向、检验等功能,对人才成长和发展来说具有第一位的决定意义。人才成长和发展最终要在社会的创造实践和自身的不同努力中来实现。”[6]383因此,在大学生村干部成长成才过程中,“有效的创造实践成才规律”同样不容忽视,其中“实践的有效性”尤其值得关注。

在此规律前提下,作为一种人才类型,遵循“知行匹配规律”,形成有效的工作实践活动,则是大学生村干部能够“人用其才”的关键。所谓“知”,是指大学生村干部自身所拥有和积累的知识储备;所谓“行”,则指大学生村干部落脚农村之后的实践活动。“知行匹配”,即大学生村干部的知识储备与实践活动具有内在统一性,二者的匹配所形成的有效性实践活动,能够使大学生村干部“人用其才”,从而为其成长成才形成决定性奠基。本研究关于“知行匹配规律”的具体实施规划包含三个方面:

(一)优选“人才源”

在本课题组对村民村干部 “农村建设中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村干部”的访谈中,“对科技方面人才需要比较多”,“需要专业知识、专业涉农或对口更好”,“现在大学生村干部的进入是上面分下来的,更希望大学生村干部在农业方面更加擅长,给农民带来切身利益”,“所招专业和实际村里需要的不够对口,和村里的实际情况不够对口。村里最好来一个有一技之长的”。此类反映甚为强烈。根据本课题的调研,大学生村干部所学专业分布与农村的需要并不匹配(参见图10)。农村急需的农学类专业仅占极小的比例。

实际上,大学生村干部所学专业与农村所需不匹配的问题,在大学生村干部政策实施初期即有学者发现,但一直以来还是未得到适度解决。这显然无益于“人用其才”的积极成才格局的形成,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人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因此,在对大学生村干部的“人才源”即大学生进行筛选的初级阶段,即应遵循“知行匹配规律”。在此规律之下,一方面,高校应配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有计划地系统设计大学生村干部通选课程,以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渠道的相关知识资源,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基于兴趣、性格取向与专业所长对相关课程的学习,优化“人才源”;另一方面,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具体招录类型应进行分类,主体的应包括专业技术型、行政管理型和经济管理型等等,在政府开始招收和选拔大学生村干部时,首先要重视涉农专业的大学生村干部的选拔,但同时也要重视根据农村的具体需要,有针对性地规划各类大学生村干部选拔的比例。这是“知行匹配规律”之下“人用其才”的基础。

(二)培育“潜人才”

人才学视域下的“人才开发”,即挖掘人才的潜力,提高人的素质,它被视为使潜在的人才资源转化为现实人才资源的关键。[10]106落实到大学生村干部这一群体,则是指通过教育、培训、管理等手段,提高大学生村干部的素质,挖掘大学生村干部的潜能,使大学生村干部具备有效地参与相应实践工作所必需的体力、智力、技能及正确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这正是“知行匹配规律”所蕴含的内在逻辑。也可以说,注重对大学生村干部的“人才开发”,培育具有与实践活动匹配的知识储备的“潜人才”,是使大学生村干部由潜在人才转化为现实人才的关键,也是“知行匹配规律”之下“人用其才”的关键。正因如此,本课题组在调研中重点关注了大学生村干部政策实践中的教育培训情况(参见图11)。

调研结果显示,69.9%的大学生村干部每年能接受到的培训次数不到2次,其中又有3.1%的大学生村干部每年能接受6次或6次以上的培训,说明当地每次的培训名额都集中在相同的大学生村干部身上,造成资源配置不均衡。这使大学生村干部无法通过接受教育培训提升自我素质、挖掘自我潜力,以更快更好地在大学生村干部工作中“人用其才”。因此,在调研过程中许多大学生村干部也就教育培训的细节性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参见图12)。如培训形式上多组织大学生村干部到外地学习观摩,将学习的经验与所在村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以带动当地发展;培训内容上应根据服务型、创业型等大学生村干部类型的不同,进行不同主题的培训,而不是不加区分地对所有大学生村干部进行相同内容的培训;培训规模上增加每次参加培训的人数,扩大培训人数的覆盖面等等。这些积极性意见确实值得重视。

(三)输供“准人才”

人才学关于人才开发的基本规律中,首当其位的是“人才供求规律”。在此规律之下,进行人才开发时,一方面要考虑社会对某类人才的需求量;另一方面要考虑该类人才的供给情况,以做到供给的人才恰好是社会需求的人才。[10]122对于某类人才的供需,在具体实施规划中,人才学包含着非常严谨的、系统的、复杂的人才需求预测分析和人才供给预测分析。[11]因此,具体落实到大学生村干部政策的实施,同样应以严谨的大学生村干部需求预测分析和供给预测分析为基础,进行大学生村干部规模与数量的判断,进行大学生村干部类型及比例的规划。唯其如此,国家向农村输供的,方是符合农村需求的“准人才”,方是在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实践中能够以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有效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成长的 “准人才”。这是“知行匹配规律”之下“人用其才”的保障。

现实而言,自大学生村干部政策普遍推行之日起,便是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政策,它所包含的,是一种单向度的人才输供方式,而不是基于上下互通对农村人才所需的综合性考虑;所谓“一村一个大学生”,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运动式的政策落实,而不是严谨的科学性考量。大学生村干部政策实施过程中显露的“部分大学生将村干部职位视为人生跳板”“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农村所需不匹配”“部分乡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干部政策态度消极”等问题,本质而言,还是与国家的这种人才输供方式和政策落实形式相关。据相关人士的观察,2014年大学生村干部政策正在进行微调,在岗大学生村干部规模问题,2~3年内将由现在的22万降至15万左右,由原先“一村一名”目标改为覆盖14的行政村。这种由重量向重质的转变,是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积极性导向。

四、人尽其才——考评对称规律

在人才成长的一般性规律中,“竞争择优成才规律”也是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必然性规律。它是指成才主体在竞争中,其内在的积极心理品格和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施展,从而获得优胜的成才规律。[6]286在此规律之下,竞争是人才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在提供成长动力、促进人才创新和提升人才水平的过程中,人才的潜能将得到不断的突破性挖掘和发挥,从而在“人用其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达到“人尽其才”的理想效果。在此基础上,“竞争择优成才规律”的实施规划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合理性的人才评价标准的设计;二是科学化的考核机制的建构。因此,大学生村干部成长成才的特殊性规律,同样应该以对“竞争择优成才规律”的遵循为基本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包含以上两个方面的具体实践。

(一)大学生村干部的成才评价标准

人才学理论中的人才标准概念,简而言之,就是使人才与一般人相区别的标准,是衡量人才杰出性的标准,即确定人杰出到什么程度才算是人才。[4]46作为一种人才类型的大学生村干部的人才评价标准是什么?本课题组也作了针对性调研。

国家层面的大学生村干部政策的目标设定包括“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等各个方面。概而观之,这是一个完美的综合性目标设定。根据对各地方主管部门的访谈,江苏省南通市相关部门提出的大学生村干部成才标准包括政治素质过硬,思想要过硬;要有“带民致富、带村发展”的能力;要有好的形象。山西省相关部门提出:要有德有才,素质高,能有用。海南省相关部门提出:要扎根农村,要带头致富,要在生产生活中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山东省相关部门提出:要融入农村服务群众,帮助村民致富,助力村级发展等等。从表象而言,国家与地方层面对大学生村干部的人才评价标准似乎并无冲突,但实质上却存在着不同评价主体之间评价标准的矛盾。

根据文中图8所示的调研结果,大学生村干部期满后发展规划中“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占到高达70%以上的比例,而愿意“期满留任者”仅占7.3%。以大学生村干部个人发展而言,这一现象无可厚非;由国家层面的目标设定而言,这一现象是无可无不可,因为“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也是成为“后备人才”的途径之一;但在地方层面,对于这一现象颇有非议,对部分大学生村干部“功利心重”“存在投机心理”“不安心农村工作”等消极性评价多有存在。因此,就目前而言,关于大学生村干部的成才评价标准还是存在多重性,是“考取公务员或研究生”?是“先进称号”?是“继续留任服务农村”?并无统一而明晰的评判标准。这种评价标准的多重性,导致了大学生村干部人才评价标准的模糊性,更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村干部考核机制的建构。

(二)大学生村干部的考核机制

所谓人才考核,就是对每个人才的劳动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如相关学者所言,实行人才考核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及时地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了解人才队伍现状;在人才使用上,真正做到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10]247人才考核是人才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人才评价标准是人才考核的基础。由于上述人才评价标准的多重性甚至模糊性,大学生村干部的考核机制目前还是存在诸多不成熟甚至非科学化的方面。调研结果显示,这一问题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显现得非常明显(参见图13、图14)。

如图13、14所示,对“大学生村干部考核机制不合理”和“考核不规范,指标不具体”的反映非常强烈。这与本研究关于大学生村干部人才评价标准的判断是一致的。合理性的人才评价标准,是科学化的考核机制的基础与依据;科学化的考核机制,是合理性的人才评价标准的落实与体现。二者于本质上是一致的。在目前为止的大学生村干部政策落实中,还是存在考核与评价标准不对称的问题。因此,遵循“考评对称规律”,形成合理性的人才评价标准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与之相应的科学化的考核机制的建构,是大学生村干部能够“人尽其才”的保障。

总结

所谓人才规律,是指人才成长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可重复的一一对应及多一对应的变换关系或概率性重复的变换关系。[6]279在针对某一特殊人才群体成才规律的传统研究中,对大学生村干部成才规律的总结本应来自于对其中已然成长为人才的部分大学生村干部的研究与分析,但客观而言,由于大学生村干部政策是一项处于“正在进行时”的政策,由于实践机制尚处于成长发展过程之中,这就大大增强了以大学生村干部中某一群体为研究对象来总结整个大学生村干部群体成长成才规律的困难性。因此,本研究对大学生村干部成长成才规律的提炼与总结,是以跨区域调研所获取的资料为基础,以人才学理论对人才成长一般性规律的概括为依据。

如相关学者所言,人才规律是一个体系,是一个多序列多层次的人才规律系统。[6]280本研究对于大学生村干部成长成才四个主要规律的概括,同样形成一个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动态性的大学生村干部成长成才规律系统。它们是互相依存、互不可缺的四个规律性要素。在这四个规律性要素之下,还需要进一步细化的子规律系统的总结,因此,本研究只是一个初步的相应尝试。

总之,大学生村干部政策的落实与完善所需要的,不是大而化之的赞誉或简而略之的批评,而是科学性的人才成长规律的提炼与总结,唯其如此,大学生村干部政策的实践才不致动则“一哄而起”,静则“流于形式”。

(课题名称及引用文献中的“大学生村官”,与“大学生村干部”同义,为遵从用词的严谨性和时政性,本研究在正文中一律使用“大学生村干部”叫法。)

[参考文献]

[1]骆江玲、杨明:《大学生“村官”制度在乡村的限度表达》,《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2]叶忠海、裘克人:《中国人才学研究进展(中)》,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3]《李源潮给大学生村官的回信》,中青网:http://gmw.cn/cotent/2008-05/08cotent-771202.htm。

[4]王通讯:《人才学新论》,蓝天出版社2005年版,第362页。

[5][美]S.泰森、T.杰克逊:《组织行为学》,高筱苏译,中信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6]叶忠海:《新编人才学通论》,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284页。

[7]叶柯霖等:《社会角色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村官作用探析》,《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8]栗振宇、彭爌:《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9期。

[9]薛永武:《人才开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7页。

[10]赵恒平、雷卫平:《人才学概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韩昌跃:《人才发展论》,甘肃文化出版社2012年版,第200页。

On the Growth of University Student Village Officials

——A Case Study Based on Trans-regional Investigations

HOU Song-tao

(School of Marxism,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Beijing 100088, China)

Key words:university student village official; growth of talent; encourage; role converence; evaluation symmetry

(责任编辑 刘永俊)

作者:侯松涛

党的执政规律探析论文 篇3:

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综述

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研究意义、定义和内容进行简要综述。

一、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的意义

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成敏、于海鹰认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1]龚培兴、黄世贤、刘雪明指出:是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实现党的历史任务的时代要求;是适应形势变化,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地位的迫切需要;是总结吸取世界范围内各国共产党经验教训的必然结果。同时,在遵循执政规律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发生历史性变革和取得历史性成就。[2]叶子鹏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取得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执政规律的科学认识与正确把握。[3]

2.汲取共产党执政经验的需要。苏希胜认为,这包括原苏联和东欧地区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的警示;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历史经验教训的启示;解决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两大历史性课题”客观上的要求。[4]

3.我们党立足时代前列的需要。柳建辉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与时俱进的执政党,无论从其辉煌的历史考察,还是从未来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来要求,都必须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和研究。[5]唐连凤、李龙一认为,中国共产党能否科学认识、准确把握、自觉尊重执政规律,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也关系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前途命运。[6]苟安经、严琼芳从对执政规律认识的程度决定执政能力高低的角度,强调执政规律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性。在现代政党政治的背景和执政党执政的现实方位中,党的整体力量集中表现为执政能力,而执政能力的高低又首先取决于执政党对执政规律是否有正确的认识。[7]李铁也从执政规律和执政能力的角度指出执政规律对于党的极端重要性。他认为,探索党的执政规律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深刻认识和熟练把握执政规律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能够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的认识。第一,党的执政能力是在认识和探索执政规律的过程中提高的。第二,在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中深化对执政规律的认识。第三,要按照执政规律的要求强化党的执政能力。[8]

二、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定义

当前,学术界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定义并没有一个一致的说法,角度多样,表述也各有着重点。大致上学界形成了以下三种说法。

主体说。主体说的主要观点,是从政党在执政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质、特点和趋势来把握执政规律,比较符合马克思对规律的一般定义。谢新力认为,共产党执政规律指从党的执政主体地位和视角去揭示党的活动和建设规律。[9]习近平总书记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与主体说的观点具有一致性。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共产党执政规律,就是共产党执政后必须遵循的、反映党执政本质和必然性的法则和客观要求。[10]

系统说。系统说将执政规律看成是一个整体,从政党与其他要素的相互关系中把握执政规律。储霞认为,执政规律就是指反映执政党与执政系统各要素间的基本关系及趋势。这些基本关系包括政党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政党之间的关系、党群关系及党内关系等。[11]徐友龙认为,此定义所揭示的,正是探索执政规律的经度,就中国共产党执政而言,其路径包括:执政党与国家、执政党与人民、执政党与政府、执政党与社会、执政党与其它政党、执政党与市场、执政党与军队等各要素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和发展趋势这一条经线,以及执政党的执政目标、执政党自身建设、执政党的适应性变革、执政党的意识形态领导等执政实践中各要素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和发展趋势的另一条经线。[12]

影响说。这种观点把党置于國家和社会的视野中来考量。王韶兴认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具体规律是其总规律在自身建设和领导国家、社会活动中的展开和实现。它主要表现在执政理念、执政宗旨、执政任务、执政能力、执政途径、执政规范、执政保障等方面。[13]蔡长水认为,执政规律的实质指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运用民主和法制原则,表达和整合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以实现自己的纲领、目标。就其范围说,是党的领导规律和党的自身建设规律的统一。[14]

三、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内容

究竟什么是共产党执政规律?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多维度地阐述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观点:

要点说。潘宏志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可以从五个方面作出总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党执政的出发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完善市场经济,是党执政的中心任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关系党执政成败的领导艺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力发展人民民主,是党执政的根本保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是党执政的基本原则。[15]寇锐认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党的指导思想为总的指导方针,以党的执政宗旨为基本核心,围绕着如何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与党的自身建设所形成的卓有成效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具体包括为人民服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依法治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先进性建设,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等执政理论。[16]郑方云认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是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具体包括为人民服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依法治国,党的先进性建设,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等执政理论。[17]

经验说。韩强认为,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55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概括为六个方面,这六条经验基本揭示了党成功执政的规律,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政党执政规律的贡献。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政党执政规律作出的理论贡献,我们可以看到,明确执政为民是政党执政的首要目标,构建指导政党执政的科学理论体系,开辟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发展道路,始终强调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创造一系列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执政经验等,无疑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以及其他一些重要文献中也有阶段性的概括,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具体过程来讲,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党的执政经验十分丰富,如下方面值得格外关注。第一,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第二,以改革作为发展的动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三,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化解治国理政中的各种矛盾。第四,用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看待党的执政前途,着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8]

规律说。阮云志认为,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十大规律,即与时俱进规律、执政为民规律、发展兴国规律、团结稳定规律、民主立国规律、依法治国规律、党指挥枪规律、中国特色规律、自主外交规律和自身建设规律。[19]吴玲认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是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统一体。中国共产党在执政中体现出的一般规律集中体现在正确处理党群关系、党政关系、党派关系、权力与监督等方面。特殊规律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党执政与多党参政相结合、依法执政与党的领导相结合;二是将一切政党活动纳入法制体系,按照法律执政,逐步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严文波认为,江泽民从党的执政基础、执政任务、执政方略和自身建设等方面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理论成果。[21]

表现说。叶子鹏认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将执政规律认识引向新深度的具体表现有四个方面:最根本的坚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最深刻的体现: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变;最显著的政绩: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最聚人的建设: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四个方面也就构成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内容,这是政党执政的普遍性规律与中国共产党的特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2]

转变说。王金水、徐民华将从追求人民解放到人民富裕再到人民民主、从强调国家本位到注重人民本位、从硬实力建设到软实力和巧实力构建这三个方面,归结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他们认为,执政规律是任何一个政党必须高度重视并予以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受住了历史和现实的检验,在党和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及重要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能够高瞻远瞩,及时转变自身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探索出了从追求人民解放到人民富裕再到人民民主、从强调国家本位到注重人民本位、从硬实力建设到软实力和巧实力构建的执政规律,从而使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23]李剑秋按照执政三要素理论从历史层面归纳出中国共产党三大执政规律。执政党权力发展逻辑经历了从党内民主到社会民主的过程,党的执政方式经历了从依政策执政到依法执政的过程,党的权力监督经历了从内部监督到司法化监督的过程。[24]

核心说。徐剑锋从对中国共产党既往执政经验的反复总结中归纳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六条核心内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的执政方略;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治国方针;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25]唐连凤、李龙一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探索历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基本内容,即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注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密切党群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重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26]曲青山主编的

《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新境界》从执政地位、执政经验、执政基础、执政目标、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方式、执政保障、执政体制等方面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进行了梳理。

还有部分学者从习近平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的视角来阐述执政规律的最新内容。罗忠胜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主要体现在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时代党执政的指导思想,作出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起决定性作用”的新时代党建作用新定位,明确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新时代党的领导新内涵,提出了“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新时代党建主线新内容,发展了“突出政治建设和纪律建设”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布局等,这些理论创新成果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发展和新飞跃。[27]

李会则从特别强调执政意识,认为必须无条件巩固执政地位;特别强调民意基础,认为人心向背定理是最根本的執政规律;特别强调长期执政意识,认为要长期执政,不仅要解决发展的问题,而且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特别强调斗争意识,认为党要自觉地进行自我革命四个方面总结习近平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28]吴辉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宣示执政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善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的执政方式、营造良好外部执政环境、为实现历史使命提供执政保障等方面,开拓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新境界。[29]郑方云从“四个全面”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关系的角度,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内容。他认为,“四个全面”是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最新科学成果,坚持“四个全面”是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根本体现。“四个全面”内含着新时期党执政的基本点——体现四个重要规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重要规律;全面深化改革是巩固党执政的动力基础的重要规律;全面依法治国是巩固党执政的法治基础的重要规律;全面从严治党是巩固党执政的内部基础的重要规律。以“四个全面”为指导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体现出五个坚持:坚持理论创新——共产党执政的精神状态;坚持改革发展——共产党执政的第一要务;坚持执政为民——共产党执政的价值所向;坚持依法治国——共产党执政的法治保障;坚持从严治党——共产党执政的根本保证。[30]牛先锋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尤其在如下六个方面的认识体现得最为突出,极富时代性、创新性、针对性,既博大精深,又发人深省,对于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共产党执政必须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是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执政要勇于和善于不断进行自我革命。[31]任理轩认为,执政规律,最根本的是人心向背定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结合起来,把认识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提升到历史高度和时代前沿,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方向路径。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重要论断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抓住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核心,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科学逻辑起点,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逻辑起点。[32]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共产党历史性成就的取得,對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研究越来越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定义、内容、研究意义等有一定程度的把握。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包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还没有形成一个能够反映其本质内涵的定义,对其质的规定性还需要进一步把握;内容的研究角度众多但深度和高度略显不足,从与其他国家共产党对比的视角进行研究的甚少,理论深度和高度有待提升;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研究意义,基本上都是寥寥数语,一笔带过,没有展开进行阐释。

参考文献:

[1]成敏、于海鹰. 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J]. 交通职业教育, 2017,(04).

[2]龚培兴、黄世贤、刘雪明. 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根本要求[J]. 求实, 2003,(02).

[3][22]叶子鹏. 把政党执政规律认识引向新深度的中国共产党——政党执政的普遍性规律与中国共产党的特色实践[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6,(05).

[4]苏希胜. 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M].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2.

[5]柳建辉. 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N], 北京日报, 2001-5-13.

[6][26]唐连凤、李龙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探索[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1,(11).

[7]苟安经、严琼芳. 在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中增强“四个意识”[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7,(05).

[8]李铁. 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与思考[J]. 湖南社会科学, 2011,(05).

[9]谢新力.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执政规律的新认识[J]. 求实, 2002,(11).

[10]习近平. 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在中央党校2009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 学习时报, 2009-11-12.

[11]储霞. 认识和把握党的执政规律的基本视角——加强对党的执政体系多重关系的研究[J].党政干部学刊, 2005,(12).

[12]徐友龙. 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逻辑理路[J]. 浙江学刊, 2017,(03).

[13]王韶兴. 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探析[J]. 政治学研究, 2003,(01).

[14]宋奇、杨义芹. 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几点认识——访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蔡长水[J]. 理论与现代化, 2002,(03).

[15]潘宏志. 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J]. 新余高专学报,2004,(1).

[16]寇锐. 论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及其历史经验[D]. 硕士学位论文,沈阳理工大学.

[17][30]郑方云. “四个全面”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J]. 理论学习,2015,(10).

[18]韩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政党执政规律的理论贡献[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8,(05).

[19]阮云志. 论中国共产党十大执政规律[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20]吴玲. 中共执政规律研究[N].扬州日报,2011-6-30:C02.

[21]严文波. 江泽民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J]. 党史文苑,2013,(10).

[23]王金水、徐民华. 中国共产党对于执政规律的探索[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04).

[24]李剑秋. 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2,(01).

[25]徐剑锋.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与执政规律[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6).

[27]罗忠胜.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理论创新[J]. 桂海论丛,2018,(01).

[28]李会. 习近平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J]. 桂海论丛,2017,(06).

[29]吴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运用[J]. 前线,2018,(02).

[31]牛先锋. 与时俱进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J].求知,2018,(08).

[32]任理轩. 认识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飞跃——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N]. 人民日报,2015-6-25:7.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责任编辑 方 卿)

作者:张博卡

上一篇:地下室出租合同下一篇:江西省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