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医学物理实验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健康意识的进一步了解,寻求长寿、健康的生存质量和对医疗设备及医学物理影像等高科技产品的追求不仅逐渐演变成为了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样也为发展和建立医学物理学科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解剖医学物理实验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解剖医学物理实验论文 篇1:

促进“医—工”知识融合的《医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医学物理》是物理学基本原理与生物医学应用相结合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为构建贯通工程技术和生物医学的桥梁提供了可能。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实现传统理工方法技术与现代生物医学应用需要的桥接,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高质量生物医学工程复合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简要介绍重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医—工”知识融合的《医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医—工知识融合;医学物理效应;生物医学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

一、引言

生物医学工程是传统工程技术与生物医学相互渗透的交叉学科[1]。重庆大学的学科专业以传统工科见长,教学资源配置能很好适应理工科人才培养需要。如何在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中,将理工知识与生物医学应用相结合[2],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巨大挑战。同时,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环境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来自非专业的网络化信息资源也导致知识碎片化,难以满足培养拥有生物医学工程系统性专业知识的人才需要,特别是要将生命过程/医疗健康与数理原理/工程技术实现有机结合。显然,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依赖生物医学与理工知识的跨度交叉融合。

《医学物理》是物理学基本原理与生物医学应用相结合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重点阐述生物医学过程中的物理学原理,用物理学原理描述和测评生理、病理现象与过程,实现生物医学过程的物理参数定量描述。同时,探索运用物理学方法调控生理病理过程也是《医学物理》的重要内容,它旨在利用物理学技术和方法实现对生理、病理过程的定量控制和干预。因此,《医学物理》为构建贯通工程技术和生物医学的桥梁提供了可能。

另外,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已经具备良好的物理学基础。物理课程一直贯穿中学基础教育过程,对力、热、声、光、电等基本物理现象有初步认识,并掌握了利用初等数学方法描述基本物理现象、求解基本物理过程参数的知识和能力。大学阶段,通识教育和理工大类基础教育开设的《大学物理1》《大学物理2》课程,使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低年级本科生学习并掌握了利用微积分等高等数学方法来深入理解物理现象和解析物理过程,在物理学原理认识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是,物理课程的学习几乎都是立足非生命的物理对象或物理模型,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不能很好地实现与生物医学的对接。

事实上,生物医学工程是数学/物理理论、化学/材料方法、信息/仪器技术、机械/力学工程的生物医学应用,物理学原理是电子信息、机械传动、能量耦合与传导方法及技术的基础,因此,从物理学视角诠释生物医学现象与过程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数理科学知识大跨度交叉融合的有效路径。依托医学物理,既可以将运动生理过程、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生物力学现象,用刚体力学、流体力学以及运动学、动力学原理方法进行描述和建模,也能够利用超声、热传导、电磁场理论阐明超声成像、红外成像、热/冷治疗、电生理信号形成与检测的生物医学工程问题,实现理工技术方法与生物医学应用的对接,将探索与生理活动相关的物理现象与特征以及物理因子对生物组织、生命系統的作用机制的工程技术与生物医学紧密地结合起来。

二、医学物理课程开设情况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医学物理》课程一直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理论学习和实验环节,在第三学期开课,是引导大二学生从理工大类基础跨入生物医学应用的重要环节。现有教学模式的主要问题如下。

1.以教科书为素材的教学资源缺少鲜活感。医学物理课程以物理学为基础阐述说明生物医学过程或现象,抽象的课堂讲授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需要数字化课程资源支撑。

2.局限于单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难以实现“医—工”知识融合。原有教学内容强调物理学原理而忽视其与医学生理过程的联系,需要同生理、解剖等生物医学课程衔接。

3.以物理原理方法为主的教学内容难以实现医学应用的跨越。在具有大学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本课程需要突出物理原理的医学应用,引入健康信息检测、健康状态调控等与大健康产业相关的工程实现方法,促进物理方法在医学工程中的应用。

4.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现有教学模式以原理方法及其理论分析为线索,无法满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将案例课前学习与课堂研讨剖析相联系,实现案例教学与翻转课堂、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结合。

5.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内容联系不够紧密。现有的医学物理实验是认知型实验项目,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但联系不够紧密,有效的途径是将实验项目与案例问题相结合,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医学物理方法技能的训练。

三、促进“医—工”知识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

《医学物理》作为新的大类培养专业核心课程,在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链条中发挥着从理工大类向医工结合的桥梁作用。因此,根据医—工知识融合的教学需要调整原有教学大纲,联合生理学、解剖学等上游课程,以及生物医学传感器、医学仪器等下游课程,将《医学物理》的课程内容与上下游课程有机结合,通过生理活动过程形成的物理效应和物理量激励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等医学物理知识的系统学习,促进理工方法原理与医学应用相结合的医—工融合,如下图所示。

在《医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编制过程中,将与上游生物医学课程和下游医学工程课程组成联合课程组,在生物力学效应、生物电磁学效应、生物热力学效应、生物医学声学效应、生物医学光效应等主要章节,以医学物理原理方法为基础、医学健康应用为目标、工程实现为手段,在每个章节融入不少于20%的上下游知识,实现以《医学物理》为桥梁的医—工融合。

四、小结

本文所说的教学教改工作有利于促进“医—工”知识融合,满足生物医学工程培养拥有系统性专业知识的人才需要。该工作符合重庆大学2018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现已启动,组建了项目实施课题组,并分步实施相关内容。

参考文献:

[1]郑万挺,曾碧新,黄敏.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工”互融 特色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2):76-77.

[2]杜永洪,陈地龙,颜家珍等.“产学研结合、医理工交叉、国际化视野”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2):125-129.

作者: 吴小鹰 侯文生 田学隆 罗小刚 胡宁 李晓晖 郑小林

解剖医学物理实验论文 篇2:

浅谈医学物理发展现状

【摘要】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健康意识的进一步了解,寻求长寿、健康的生存质量和对医疗设备及医学物理影像等高科技产品的追求不仅逐渐演变成为了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样也为发展和建立医学物理学科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关键词】医学物理 发展 现状

医学物理是一门将物理学方法和原理运用到人类疾病诊断、预防、保健和治疗的一门交叉性学科。此学科当中不仅包含了核医学物理、医学影像物理、放射肿瘤物理以及其他的例如射频、激光、核磁、超声、微波等之类非电离辐射在内的物理手段在医学领域当中的运用,还包括了保健物理等内容的分支。该学科不光确保了医学物理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保证了辐射使用的安全与防护。

1.医学物理的概念与现状

作为人类知识科学宝库当中的两条重要分支,医学和物理学不仅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同时根据时代的需求还新形成了医学物理这一交叉学科,这是科学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不断进行融合和交互的成功案例。作为发展中大国, 虽然中国在核技术学科与核物理方面的发展和研究在世界上已经占有一定的地位, 但是将核技术与核物理运用在民用和非核武器方面的进程却有些落后。

其实, 在很早以前医学和物理学之间的结合就已经有所尝试,而当中的典范就是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和德国科学家伦琴。居里夫人在放射性研究方面开创了历史,而伦琴则在射线领域取得了发现,将他们称之为医学物理的先驱也并不为过。经过历史的长期实践证明:要想为医学诊疗技术带来发展,为物理学的应用带来更广阔的空间,就必须将物理学和医学的应用相互结合起来。

2.医学物理的重点发展领域

2.1医学物理中的物理诊断学

作为医学物理诊断中的重点内容,无创伤影像诊断主要是将依据物理学的方法和原理所设计的成像装备,运用到人体不同层次信息的采集上,通过处理和分析成像的过程之中所取得的有效信息,为医生在临床诊断时提供定量和定性的数据分析,进而提高医生诊断时的准确率。

在这之中,包含了如何快速、准确地为诊断提供新的成像装备或装备中的部件;如何全面提高设备的指标与性能;如何挖掘当先设备的使用功能让其形成不同科室使用的不同特点;如何确保此类设备在临床的使用中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如何实施诊断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控制以及对于辐射的防护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需要严格论证和思考的。

现在的医学成像技术对于收集人类心理学、生理学和人体解剖学等信息已是轻而易举,但是如何做到在单次的采集数据过程中,使用相同机器完成信息的互补与整合,是该领域今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成像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如何结合不同形态的成像设备所提供的信息,进而满足不同科室对特殊疾病的诊疗已是现在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疾病诊疗的角度来说, 医学物理中的物理诊断学正朝着早期诊断、准确诊断、疾病预防 以及治疗过程里的影像检测等更为广阔的医疗领域中渗透。

2.2医学物理的设备仪器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那些依据物理学原理所设计和制作的各式诊疗装备和仪器都可以纳入医学物理的范畴之内,正是由于医学物理的不断发展,才能为此类设备和仪器的研究与设计提供新的技术、新的工艺和新的方法及原理。

就目前而言,诸如此类的各式治疗装备、成像装备、理化分析仪及理疗仪器等主要还是集中在医院的放疗科、核医学科、生化测量室和放射科等广泛使用数字化装备和仪器的科室,包括仪器装备本身所嵌入的大量医学软件在内,那些构成高技术产业群被医院定义为其核心的设备。

上述的装备和仪器已经占据了医院极大部分固定资产, 是医院数字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同样也成为了很多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鉴于医学物理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 有机地整合了无线电电子工程、超声物理、核物理和核技术、放射医学、医学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核医学、成像技术和肿瘤放疗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如何逐步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 使之成为这些装备仪器的源头同样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另外,对我国而言,此类装备仪器的国产化程度并不高,是重点需要发展和资助的产业。但从发展的趋势看, 现代数字医疗装备当中核心软件所占的价值比例将远远超过硬件, 充分体现了信息革命给产业结构带来的变化。

2.3医学物理中的信息学

当患者第一次进入医院时,将所采集到的病人的生化信息、电子病历和影像信息等信息来源与医院收费管理的系统和患者入院后医生对其指定和设计的治疗流程捆绑,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建立起医患间及时的信息沟通渠道,不仅体现了医院的现代化进程,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模式。

由于此类信息化流程的管理和运作需要大量的医学软件,而且这些软件必须适应不同医院的工作习惯和流程而采取不同的设计,甚至有时候会对特别专家累计多年的病例和经验进行推广。所以,这就要求医学软件开发行业的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和医生沟通的能力,坚定长期为医院服务的理念。

雖然,建立数字医院是一种医院发展的新的良好模式,但是,在使用此类行业模式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建立形成新的行业发展规范,就如同当前建筑行业一样,要形成由多个不同部门之间形成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合作的新形式,合法合理地参与竞争,更利于医学物理行业的发展。

3.结语

眼下,各类放疗设备和人体成像装置已经逐渐构成医疗器械行业中附加价值和技术含量最高的医学设备, 代表了高精密度医疗设备产业的方向和水平。高精密度医疗设备的应用和研发已逐渐演变成了医学物理学科发展中的重点内容,在许多国家,放疗设备和影像诊断设备是除军工产品外有军工企业生产,且受国家高度重视的项目。

此外,从应用的眼光出发, 高精密度医疗设备的分布正在由以前只是在核医学科、放疗科和放射科, 逐渐扩展至骨科、介入治疗科、牙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等其它治疗科室。医学物理学科以人体为信息源, 将在人体无创科学的医疗过程与研究过程应用到每个科室中,同时也普及到了社会的每个角落。单从这一点上来看, 医学物理学科将是一门拥有着无限潜力,同时也是一门随着技术发展而能够不断向前探索的学科领域。

参考文献:

[1]赵心宇,赵春艳.检验医学院系统性综合性实验探讨[J]. 中国科技信息. 2010.

[2]罗红,吴静.虚拟实验在医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 医学教育探索. 2008.

[3]张拥军.提问在医学物理实验中的作用[J]. 科技资讯. 2009.

作者:梁金玲

解剖医学物理实验论文 篇3:

科技融合创新和交流提升高校医学实验教育

摘 要:社会需求与医学知识在不断发展,提升发展医学机能实验教学的综合性、创新性和精湛性,培养合格的高校医学毕业生是当代大学人才教育必需的要求。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与国内其他高校及医学科技公司联合合作,引进新科技应用,实验内容创新和融合,互补借鉴,提高发展了医学机能实验的教学水平,适应了社会发展和高校医学高素质人才培育的要求。

关键词:科技引进;融合创新;交流合作;高校医学教育

当前国内外高等医学院校机能综合实验中心的建立是提高医学教育水平的成功实践[1]。然而,社会体系需求与医学知识在不断发展,为了适应时代进展和医学人才教育的要求,不断进取建设一流融合创新性教学实验中心,提升医学机能实验教学的综合性、创新性和精湛性是刻不容缓和必须的,同时各高等院校之间的互补学习也很有必要[2-4]。特别针对国际上转化医学概念的出现以及现代实验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实验教学手段应该为培养应用型和研究应用型人才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改变传统基础医学的实验教学模式,创建“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系统化、多层次、多模块、研究型、开放式”、符合研究教学型办学定位的实验教学新体系[5]。通過学科整合,使实验教学内容充分体现科研与教学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结合的转化医学特点,使实验教学成为既与理论教学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又相对独立、自成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与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机能实验中心及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泰盟)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将新科技平台设备和软件结合传统医学实验,融合创新,从而推动了医学机能实验综合教育水平在新时期的显著提高。

一、基本情况

山东大学是“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之一类全国重点大学,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等。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延续齐鲁医学教育的优良传统,重视人才培养,以致力于培养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较强社会责任感的医学人才为己任。重视教学改革,现有国家级医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两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承担多项“质量工程”项目。2001年,山东大学按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标准成立了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隶属于基础医学院。为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基础医学院对原隶属于各个学科的教学实验室进行了整合,构建了医学机能学、医学形态学、细胞及分子医学和临床基础四个医学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和大学生开放创新实验室。机能学实验教学平台(中心)包含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等学科。2002年,机能学实验中心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一类教学实验室。2006年中心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为山东省高等医学院校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临床基础训练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同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天津医科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以医学科学为核心,以生命科学为依托,医、理、工、文、法、管协调发展,建设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基地2个。其基础医学教学实验中心在2001年建立,2007年获批基础医学国家级建设单位,2012年获批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国家级示范中心。其中心包含分子医学、人体解剖学、细胞生物学、形态学、机能学和临床技能六大综合实验室,与之对应基础医学实验分为六大模块,其中基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以及医学心理学组建了综合机能学实验模块。

河北医科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三方共建高校,是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学校以人才培养总目标为指引,以适应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的大卫生、大健康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契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提升教育质量。获得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其中基础医学院建有两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和显微形态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机能综合实验教学隶属于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包含生理学、药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三科实验。

四川泰盟科技软件有限公司是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团体会员,长期与国内多所著名医学院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研制的产品得到丰富的医学专家知识和技术验证。也是四川省高新技术和双软认证企业,中国医药基地虚拟实训仿真中心平台支撑单位,具备较强的独立硬件电路设计,软件开发,机械结构设计生产能力,已取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四川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证书、医疗器械注册证。致力于BL系列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生理无线遥测系统,医学虚拟仿真实验软件,神经电生理实验系统,BI-2000微循环和医学图像分析系统,灌流实验、心血管研究、行为学研究、药理学研究系列等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和服务。BL系列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BI-2000医学图像分析等系统和配套设备产品销售到全国三十多个省市以及美洲、澳洲、非洲等海外的上千所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并先后与国内近200家医学高校共同建立了医学机能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二、特色经验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机能实验中心:1.整合相关学科内容,优化资源配置,构建融合性实验平台,结合科研面向临床,培养创新型人才[6,7]。既开设与各学科理论教学密切相关的基础实验,也开设与多个学科相关的综合实验,还开设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设计的创新性实验。中心还建有大学生开放创新实验室为全国和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应用服务。实现了教学和科研的融合、渗透,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的叠加使用,使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密切结合。同时,医学基础实验教学面向临床,为培养临床实践能力强、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医学人才奠定基础。其中“基础医学融合性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被评为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2.实行互动式和学生主动式教学,加强教材建设,提高实验教学水平[8]。实验室都实行了互动式教学,在教师引导和启发下,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各实验室都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也建立了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内含功能学虚拟、医学仪器虚拟等形态学数字化等多类型教学平台。

天津医科大学机能教学实验中心:1.硬件基础建设新,设备先进,经费充足。其教学楼新,空间大,建设有四个全套配备四川泰盟公司支持的最新机能综合实验平台的实验室,带有BL420N最新版本机能教学实验软件支持。其特点为多种实验操作设备仪器集成,同时微机软件有简易录像或动画示范模式和实验内容步骤式文字模式。实验内容有药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医学心理学实验。其仪器先进,平台整洁卫生,微机示范教学或局域网实验题机上考核方便。2.开展特色医学中心核心课程,与机能实验课良好互补。实验中心有其自己开展的面对医学生的核心课程,如医学实验动物学、形态学实验技术、组织培养技术、分子生物学入门和生物信息学课程。这些实验技术相关课程可给予医学生更多的系统知识教育,与机能学实验相辅相成,培养提高了学生们的医学实验综合能力和兴趣。

河北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1.根据办学实际情况,开展医学机能融合实验。临床医学系学生多,总学时多,如仅仅5年制临床本科每一年级都有720人需要实验轮转,还有5+3年制等临床医学系学生。其自2013年开始探索建立了机能融合实验,将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三科实验综合,主要内容有基础综合技术、呼吸调节及急性呼衰、实验性胃溃疡建立与防治、高钾血症、缺氧、失血性休克、肝性脑病、动脉血压调节、尿生成及调节、Ach作用及疗效曲线、镇痛实验和ED50实验等综合实验,另有学生设计性实验。除此以外,药学(包含药理学)等保留了适当少的专业实验,如磺胺嘧啶的药动学参数、药物干扰的心律失常实验等。对于口腔、护理、预防等系学生由于人较少,仍按照传统的每门学科的专业实验进行,在下一步的实验教学中考虑逐步试验性开展机能融合实验。2.设计性学生实验,创新性高,适当支持。在机能实验中,开展有老师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和操作的创新性实验。其共有四次,包括1次开題,实验2次,总结报告,答辩1次。每年从学校申请有固定的专项实验经费支持设计性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在学校实验室配备条件基础上开展进行。

三、医教启示

(一)良好的规划,高标准建设

三所高等学校的机能实验教学中心在建设和发展中都有很好的前瞻性规划,整体布局和内涵设计比较合理,基础建设都有自己的标准,根据现在的医学教学发展都提出了符合时代的较高标准的建设要求,甚至已经完成了建设。在后面的进取发展建设中可基于时代和实际的情况,进行整体和前瞻性设计建设,按照国际一流高校标准,本着对传承负责和对未来医学教育发展负责的态度,高标准做好规划、建设和相应的教研和管理工作。

(二)专业综合,创新结合

每个学校在基本内容一致的基础上都有自己的特色性机能实验教学内容,高等院校可借鉴兄弟院校的特点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要求,开展机能综合实验,使专业实验、融合实验及创新实验在教学中都有所体现,更完美的整体布局式开展。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可围绕正常与异常结合、健康与疾病结合、功能代谢与调节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的原则开设实验教学,拓展研究型实验教学则主要围绕各学科关注的人类重大疾病及生命现象开展探索研究,以机能融合创新实验、开放实验室和大学生科技创新等项目为依托开展。同时把握好专业实验技术和医学平台配套的软硬件关,全力打造优质精品课程和新时代下的实验平台中心,为医学实验的经典继承和开拓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科技引进,经费合理

山东大学医学机能实验在传统实验保留基础上,不断开拓发展创新性和融合性实验,结合先进网络平台建设和泰盟公司升级的医学软件全面开展,为教学科研和临床人才培养服务。天津医科大学机能实验教学经费较充足,实验室硬件和软件全面建设水平比较现代先进,实验中心开展有较全面的多门核心技术课程。河北医科大学根据临床医学系等不同专业学生人数和专业学习的实际要求,经费有重点匹配(如给5+3年制临床设计实验较多)。根据实际要求的层次、重点等不同,开展机能融合实验和其他专业或技术课程,申请和划拨的经费也有主次倾向等安排。综合几所高校的经验可见:综合把握重点和全局经费投入,科创并举,才能保障医学实验教育在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和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要求下迎来质的飞跃发展。

与时俱进,通过实验内容的融合和创新,科技硬件和软件的引进应用,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高校医学机能实验整合和开拓发展以及医学生教育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教师对医学机能综合性实验教学也有了更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认识,拓宽了教学改革、发展理念和创新发展模式的思路,也为校际间学科合作建设共同进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萍,李倩,王菊英,等.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平台的开放及其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47-48.

[2]左为.生物医学领域需要持续的科技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6(23):45-46.

[3]石茂健,刘景,周金辉,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药学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18,80(08):35-37.

[4]马青,龚雪飞,盖文燕.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内涵的社会匹配性探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7(6):55-60.

[5]樊代明.整合医学教育之我见[J].医学争鸣,2018,9(1):1-8.

[6]王松灵.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7(4):7.

[7]张昊文,刘芬菊.浅谈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J].高教学刊,2017,71(23):161-162.

[8]刘学政.深化课程模式改革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6(12):50-52.

作者:朱泽萌 安然 曹立军 赵云雪 李昊阳 韩笑冬 王进

上一篇:历史教学人格教育论文下一篇:驻村扶贫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