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母婴护理社区教育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双化”(护理多元化、护理服务产业化)形势下,护理服务市场需要多元化的护理人才。高职护理教育要在社会中保持自身优势,其人才培养必然与生产力社会供求相适应,开展以适应社会需求、市场变化、创新岗位或创造性就业为目的的双创教育。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90后母婴护理社区教育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90后母婴护理社区教育论文 篇1:

“二孩”政策带火了谁?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落地。这意味着,在中国推行了35年的城镇人口独生子女政策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那么,随着这一政策所带来的生育小高峰的出现,哪些行业将迎来长期利好?哪些大学专业将升级为“潜力股”?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因“二孩”而横空出世的职业新需求,有没有一个能让你怦然心动!

健康成长第一步· 乳品工程

【职业剪影】“听说中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新西兰的奶牛不由得胸前一紧。”网络段子虽然只是戏谑调侃,却也一语中的——新西兰的奶牛如今还真是“压力山大”,因为中国家庭对于进口婴儿奶粉的热衷和追逐已经达到了狂热的程度。

当三聚氰胺成为横亘在人们心中的一道不小的阴影,国产奶粉对宝爸宝妈们而言已如杯弓蛇影;当人们因找不到值得信赖的奶粉而不惜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大量购买外国的奶粉时;当国内有良心的乳品行业不辞辛劳,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时,你是否动心,想要为中国乳品行业的发展付出自己的努力?

乳品科学研究、新产品开发、乳品深加工、品质检测……保障“二孩”的健康成长,从乳品行业开始。

【专业信息】乳品工程专业按“3+1”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培养,学生经过三年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学习,系统地夯实乳品科学方面的知识,掌握乳品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及各种乳制品加工的知识,最后利用为期一年的实习和实践操作,了解和掌握各种乳制品加工技能。

【就业领域】在乳品加工领域从事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工作,在相关企业从事乳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和检测、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健康成长第二步· 妇幼保健医学

【职业剪影】2015年11月,在青岛举行的第四届家庭服务业技能竞赛中,一名“90后”大学生的自我介绍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我学的专业是烹饪工艺与营养,可是营养师的就业渠道比较窄。两年前,我在北京看到一家月子会所在招人,就慢慢开始接触母婴护理行业。”

据了解,本次大赛共设置养老护理员、母婴护理师、育婴师、西式面点师4项内容。大赛的参赛人数为778人,而母婴护理师的参赛人数就占了521人。

毫无疑问,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和居民生活条件的提高,母婴护理行业的市场需求在不断增加。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位专业的母婴护理师呢?

【专业信息】妇幼保健医学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妇幼保健基础医学知识,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方面的基本技能,能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能在基层从事妇幼保健和妇产科、儿科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具有初步处理妇产科急诊、产科大出血的能力的人才。

【就业领域】毕业生主要到各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单位等机构从事相关工作。

健康成长第三步· 学前教育

【职业剪影】“电子琴、舞蹈、识字这三门课程学了3年,总共花了近4万元。接下来已经报了1年的英语课,又要花1万多元。孩子学龄前的教育开支5万元是妥妥的。”一名6岁孩子的家长杨女士算了一笔账,“如果‘二孩’继续这么养,又是一笔大支出。”

据了解,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实施后,每年将增加约150万名新生儿,其所蕴含的消费红利在每年1400亿元左右。教育这靠人吃饭的行业,又要火起来了。

【专业信息】学前教育以儿童心理学为基础,遵照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研究如何通过教育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学前教育既包括语言教育、数学教育、科学教育等知识性内容,也包括音乐、体育、美术等提升孩子综合素质的内容,还包括促进孩子做一个正常的社会人的社会性教育。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在毕业前,学校会给学生专门安排几个月的幼儿园实习,让学生到幼儿园做带班老师或保育员,积累一定的幼儿教学及与幼儿相处的经验。

【就业领域】到幼儿园、幼教衍生市场做保育员或教师等工作,到幼儿教育培训机构做课程设计师、科研开发人员,到电视台少儿频道和出版社做少儿节目前期制作、幼儿出版物编辑。

健康成长第四步· 社会学

【职业剪影】“二孩”的来临,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操劳、更多的支出,以及更多“不得不”的放弃;对于国家而言,则意味着养老、医疗、基本公共服务、产假政策、女性就业等种种社会保障都要抓紧跟上。

“二孩”政策的实施,需要专门的人才提供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以及规划管理。社会学专业的学子们便是这项工作的主力军:着眼全局,服务社会。

【专业信息】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人口变动、民族、城市、乡村、社区、婚姻、信仰与宗教等。该专业培养具备较全面的社会学理论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能在教育、科研机构、党政机关等单位,从事社会研究与调查、政策研究与评估、社会规划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领域】社会学专业的毕业生既可从事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基础性工作,又可从事紧跟时代发展的前沿性工作,如行政、项目管理、咨询等,多数的社会学者会留在大学里做老师。

作者:花青瓷

90后母婴护理社区教育论文 篇2:

“双化”视角下培养高职双创型护理人才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在“双化”(护理多元化、护理服务产业化)形势下,护理服务市场需要多元化的护理人才。高职护理教育要在社会中保持自身优势,其人才培养必然与生产力社会供求相适应,开展以适应社会需求、市场变化、创新岗位或创造性就业为目的的双创教育。

关键词:双化;高职;双创教育;双创型护理人才

在“双化”(护理多元化、护理服务产业化)背景下,护理服务市场需要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护理人才,其人才培养必然与生产力和社会供求相适应,才能在社会中有立足之地。长期以来,护理教育人才培养几乎全部面向医院临床,远远不能满足“双化”趋势下护理服务市场的需求。因此,开展以适应社会需求、市场变化、创新岗位或创造性就业为目的护理双创教育,培养融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于一体的双创型护理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职双创型护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双化”背景下市场对护理人才需求呈现多元化

“双化”指护理多元化和护理服务产业化。新形式下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提升,卫生服务模式从传统的医疗救治逐步转向对卫生服务对象“身体—心理—社会”的全面照顾。护理学科的定位已从纯医学范畴转变到涉及影响人类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多个方面。护理职能、护理服务对象、患者的护理需求、护理干预手段、护士角色等也随着人们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呈多元化动态变化。如护理研究范围从疾病护理扩展到所有影响人健康的领域;护理服务对象从单纯照顾病人扩展到整个人群;护理工作领域从医院扩大到社区、养老机构、母婴机构、家庭;护士角色从病人照顾者扩展到护理计划实施者、康复训练者、心理辅导者等。人们日益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客观上为护理服务产业群崛起创造了市场空间。近年,国内外的养老护理、母婴护理、家庭护理、临终关怀等已经开始寻求产业化发展道路。“十二五”期间,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必须实现扩大就业思路的根本性转变,注重培育具有长期就业前景的新型产业,护理服务业首当其冲。在这种背景下,护理的内涵更加丰富,护理的社会功能进一步拓展,护理服务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护理教育人才培养几乎全部面向医院临床,远远不能满足“双化”(护理多元化、护理服务产业化)背景下护理服务市场对多样化和多元化护理人才的需求。

(二)双创教育是高职护理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力

双创教育的定义 双创教育,即创新创业教育。198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首次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专家柯林·博尔将其总结为: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就世界范畴、国家或地区性教育的具体化目标和建设内容体系及措施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根据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性与内部规律性,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以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和深厚人文素养为基础,以培养人的创造意识、创造激情、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双创型人才为根本目标。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而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新趋势的创新创业教育,已延伸到教育的各个领域,重在培养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市场变化、创新岗位或创造性就业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目的,是高层次的就业教育。

高职双创护理人才培养呼唤双创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双创能力培养,将教学与社会需求、专业素养、个人创新能力等联系起来,由培养传统理论型人才转变为培养应用型双创型人才。当下就业形势严峻,表面上看是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实际上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的问题。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其培养学术型、科研型护理人才不会成为主流,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与生产力供求相适应的护理人才,才能在社会中保证自身优势和地位。目前,我省高职护理人才培养输出几乎全部面向医院临床,远远不能满足“双化”背景下对多元化护理人才的需求。时代呼唤创新与创业人才培养,创新与创业人才培养呼唤双创教育。高职护理教育必须将双创教育提高到与传统就业型教育和学术型教育并重的地位,必须主动寻找潜在护理服务市场,不断创建其护理品牌,而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市场变化、创新岗位或创造性就业的双创护理人才是核心元素,更是高职护理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生命力。

国内外双创教育现状比较

创新创业教育在西方已有较长的历史。新加坡自小学阶段就培养学生的商业意识,大学期间通过与科技园区的互动进行双创实践教育。美国自1998就将双创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至今已形成了比较科学完整的双创教育体系。美国大学注重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建有1 000多个各种类型的合作研究中心,为双创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平台。在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只有16所大学进行创业领域的教学活动。到90年代,全球共有1 050所学校开设双创教育课程。如今,全世界从事创业教育的大学超过1 600所,开设课程超过2 200门。

我国高校自2002年教育部召开高校双创教育试点座谈会后才逐渐开始双创教育的探索,迄今覆盖的学科领域还比较有限,探索层次也比较浅泛,并存在很多问题。双创教育形式重于实质,各种政策、制度和措施只是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局部修正和补充,实质未有根本性的转变。尤其是护理教育,由于专业特征和就业方向的限制,双创能力的培养游离于人才培养体系之外,学校顶层设计上普遍缺乏工作机制和有效载体,未能将双创能力的培养作为贯穿于全部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和教育理念纳入系统的学习和课程体系中。目前,护理教育人才培养仍几乎全部面向医院临床输出,很少考虑拓宽护理知识产业化、商业化、社会化的方法和途径。双创教育任重而道远,迫切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深化。尽管如此,各级政府和高校已经认识到,开展双创教育是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具体化,是大学生个体发展、提高就业能力的内在需要,也是持续推动社会发展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长远大计。

基于双创教育的高职双创型

护理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一)明确培养目标

由过去培养基础扎实的专业型护理人才转向培养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双创型护理人才,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将双创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并针对双创教育,在课程建设、师资、经费、场地提供等各个方面给予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二)完善课程体系

配合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如“老年护理”、“社区护理”、“母婴护理”、“涉外护理”、“临终护理”、“整容护理”等,聘请有创业或投资经历的专家参与制定与创业密切相关的核心课程,如“创业学”、“创业管理”、“创业投资”、“创业计划”、“企业家讲座”等。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环境的适应性,增强其应变能力,使学生能够把专业知识和创业知识有机结合,并为后续学习奠定较为宽泛扎实的相关学科知识基础。

(三)改进教学方法

采取更加具有创造性、能激发学生潜能和求知欲望的教学方式。目前,我院部分课程已经实行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如“老年护理”、“社区护理”、“母婴护理”等;部分课程实施了讨论式教学模式,如创业计划以学生完成一篇完整的创业计划书为主;部分课程采取实验教学模式,如“内科护理技术”、“外科护理技术”、“妇科护理技术”、“儿科护理技术”、“婴幼儿护理技术”等,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拓展实训基地

目前,我校校内实验实训基地设有基础医学实训中心(人体解剖学技能、形态学技能、机能学技能实训区)、护理实训中心、模拟手术室、健康评估实训区等。为引导学生课外创业实践,增加学生创业体验,我校在校内建立了创新创业交流室、模拟谈判工作室等;举行患者访谈大赛、案例分析大赛、市场调研大赛等,每年还不定期举行5次以上企业家讲坛。这些创业实践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

在校外,我院与周边省市22家医院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建立了多个企业实训基地。如我院与我市民政局合作建立了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基地;与江苏新能源置业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新能源班”,定向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与三利月姨母婴保健护理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扬州三利月姨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展月姨、护工、育婴师等岗位培训。这些都是护理服务产业化的体现,同进也为进一步拓宽护理教育资源的服务范围,探索护理双创教育实践基地的构建积累了理论和实际经验。

参考文献:

[1]胡华田.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基于福建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0(10):20-21.

[2]蒋凤艳,宋大伟,冷静.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和必备条件[J].医学教育探索,2008,7(6):661-662.

[3]詹碧华,祝世娜,田园.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资源现状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49-50.

[4]李正良.构建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5(3):114-115.

[5]李霆鸣.新加坡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8(7):86-89.

[6]文征.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借鉴意义[J].就业与创业,2008(6),58-59.

[7]刘帆.中美两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比较研究[J].比较研究,2008(5):70-73.

[8]曹麒麟,蒲玉文,张峰.我国创业教育现状及课程的实施和开展[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7(12):36-38.

(责任编辑:杨在良)

作者:孙雯

90后母婴护理社区教育论文 篇3:

高职院校助产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高职院校助产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教学改革及效果。方法:将16级助产班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对实验班的同学除了采取常规的理论和实训教学外,并实施导师的指导下参加“五个一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对照班学生采取常规的理论和实训教学,不实施“五个一活动”、也不指派导师干预。学生实习前应用人文素质量表对其人文素质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班学生的人文素质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导师制指导下的“五个一”活动的培养方式,可显著提高高职院校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关键词:师制;助产专业;人文素质培养;研究

助产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工作内容涉及产妇的婚姻、家庭、性器官、个人隐私等多方面,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不当则极易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因此,助产士不仅具备较高的助产技术,还应具有较好的人文素质。本文以与助产专业人文素质相关的“五个一活动”探讨了培养助产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教学模式,为完善助产专业人文关怀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校2016级助产专业2个班级(各6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个为实验班,一个为对照班。在实施“五个一活动”前两个班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无显著性差异。

1.2 研究方法

对实验班的同学除了采取常规的理论和实训教学外,并实施导师的指导下参加“五个一”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对照班学生按教学计划采取助产专业常规的理论和实训教学,不实施“五个一活动”、也不指派导师干预。学生毕业去临床实习前再次应用人文素质量表对两个班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评价。“五个一”活动的具体干预内容如下:①到医院见习一次。2017年10月导师负责带领学生到商丘市中心医院、商丘市妇幼保健院、商丘市中医院见习,并指导学生书写见习心得体会、优秀者推荐到校报发表。②2017年12月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大爱如天》,该影片讲述了中国妇产医学开拓者之一林巧稚的生平事迹,反映了林巧稚献身医学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导师负责组织观看电影、并书写影评。③举办一场演讲比赛,2018年3月,导师做好对学生的动员、辅导及比赛的流程及安排。④举办一场“5.5国际助产节活动”。2018年5月,组织学生自导自演一些积极活泼乐观向上的与母婴护理相关的文艺节目庆祝国际助产节,导师负责对学生的动员、辅导及节目排练的相关事宜。⑤举办一次社会实践活动。2018年6月1日,组织学生到公园进行母婴护理知识的健康教育,并书写活动心得体会。

在“五个一”活动干预前及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运用人文关怀量表(CAI)进行评价,CAI是护理学家Ngozio.Nkongho于1990年编制并发表的研究工具,徐娟[1]2008年汉化版本,共包括37个条目,3个维度,分别是(1)认知维度,共14个条目;(2)勇气维度,共13个条目;(3)耐心维度,共10个条目。CAI总分为37~259分,认知维度为14~98分,勇气维度13~91分,耐心维度为10~91分,总分越高,表明关怀能力越强。干预前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方法问卷,共240份问卷全部回收,有效率100%,回收率为100%。

1.3 数据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运用Excell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输入和统计,组间差异运用SPSS15.0计数资料T检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3 结果分析

3.1 导师制有利于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提高

导师制是一种对学生针对性培养的制度,在我国主要用于研究生教学,20世纪90年代史在本科及专科教育中也逐渐应用。在本次的教学改革中,由于选取的样本量较少,参与的教师数量充足,较适用用导师制教学。谢志远,等人探索与实践了“导师+项目+团队的教学模式,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式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2]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本研究中应用导师制的实验班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班。其原因可能是导师制能够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除开展常规教学外,还可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引导和优势技能训练,并可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辅导,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关怀能力。

3.2 “五个一”活动可综合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人文关怀素质的培养相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需要逐渐的从日常的教学中逐渐的培养和积累。

3.2.1 医院见习活动可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促进其助产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临床见习是助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与学相联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纽带,对学生的职业化、社会化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本次见习活动的安排是以导师制为为单位,各组导师在去医院见习前与医院的见习教师协商好见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参观妇产科入院处护理、产房、妇产科病房、新生儿的抚触沐浴等内容。通过活动,使学生目睹了临床助产士的日常工作内容和外在的职业形象,特别是助产士娴熟的技能和职业素养,可促进其在校期间的理论、技能及职业素养的学习和提高。

3.2.2 通过职业榜样、社会实践活动、演讲比赛及文艺演出可综合提高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职业公众人物的事迹可为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榜样精神。让学生集体观看电影《大爱如天》,该影片反映了妇产医学开拓者之一林巧稚的生平事迹,诠释了林巧稚献身医学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通过观看影片和书写影评让学生逐渐树立起崇高的职业精神。

社会实践活动可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职业价值感和自豪感。导师们利用节假日带学生到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社区、公园等公共场所,进行母婴护理相关的志愿服务,通过社会实践服务能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所学知识的技能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可逐渐培养学生的职业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能力。

以“母婴保健”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和“5.5国际助产节活动”文艺演出可使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很好体验助产士的职业角色、职业规划、抒发自己的职业情怀及对孕产妇的人文关怀精神。

4 结论

助产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应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即开始培养。在校期间对学生实施导师制指导下的“五个一”活动,可显著提高助產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许娟.医院护理人员关怀能力调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2]谢志远,朱赛萍,等.高职导师制的创新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4):5255.

[3]章艳珍,余亮,等.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助产岗位模块见习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0):30503052.

作者:秦爱华 郭萍 董红艳

上一篇:基于市场需求的国际贸易论文下一篇:会计学术界盈余管理研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