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护理学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引言母婴护理师,是一种以为产妇及新生儿提供护理服务为主的新兴职业。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母婴护理学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母婴护理学论文 篇1:

故事情境教学法在母婴护理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摘 要] 目的:探索并实践故事情境教学法在母婴护理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30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对照组,30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母婴护理教学,实验组采用故事情境教学法,以育人为目标,根据故事的五元素(开始、矛盾冲突、发展、结局、启示)改编病例材料,并将相关的科学精神、社会责任等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故事中,设计教学实施路径,包括设置教学大纲、实施教学方案。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对故事情境模式教学满意度较高,认为该种方式有趣,能够提高其学习主动性,提高职业认同感等。结论 故事情境教学法通过使教师和学生融入具体的情景中,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同时将行医做事的道理蕴含其中,使学生在演绎故事的过程中,达到专业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内化。

[关 键 词] 故事情境;课程思政;母婴护理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目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已成为各地区各院校探索实践的热点[1]。母婴护理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本研究拟在教学中采用故事情境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导向,用故事的形式将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点串联起来,达到德医并授的目的,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2019年9月至12月我校2018级30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实验组,年龄为18~21(19.33±0.88)岁。其中男性4名,占比13.3%;女性26名,占比86.7%。选取2019年9~12月我校2018级30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对照组,年龄为18~21(19.26±0.58)岁。其中男性4名,占比13.3%;女性26名,占比86.7%。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个人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二)故事情境与思政融合

故事情境教学是指教师以所教知识为主干,创设一些符合学生心理年龄和心理需求的故事情境来辅助教学,以故事情节为教学载体,以学生兴趣为支点,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学目标渗透其中、教学内容融合其中的一种教学方法[2]。国内护理教育者赵华等将故事教学法运用到健康评估课程中,认为该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加深对健康评估的认知,更深入地理解健康整体观[3]。王敏等通过在临终关怀课堂教学中引入故事教学法,提高了学生临终关怀态度,帮助学生认识到减轻痛苦、给予家庭支持及照护能力的重要性[4]。本研究尝试将母婴护理课程中的病例材料改编为有情节的故事,以育人为目标,把专业知识点、核心价值观植入其中。转变原来教学病例信息中仅陈述病情的现象,而是以故事(开始、矛盾冲突、发展、结局、启示)为表现形式改编,丰富病人病情、主诉、病人支持系统、社会现状等信息,设置矛盾冲突和结局,并将相关的科学精神、工匠精神、职业精神、社会责任、优秀的传统文化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故事中,使学生在听故事或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现专业方面和思政方面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从中获得启示。

(三)教學方法

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法实施教学,理论教学50学时,实践教学8学时。实验组开展故事情境融合思政教学模式。

1.设置教学大纲

(1)教学目标

以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实用性、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为原则,确立教学目标:①能准确地对生理状态、病理状态的孕产妇进行护理评估;②能提出护理诊断并配合医疗工作;③能熟练地为孕产妇开展护理工作;④能关心、爱护患者,以患者为中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教学计划

修改教学计划,总课时58学时不变,理论缩减至38学时,实践增至20学时。

(3)教学内容

将《母婴护理实训指导》中的6个病例——第一产程护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心脏病孕产妇的护理、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胎膜早破及脐带脱垂患者的护理进行故事化改编。

2.实施教学

理论课时缩减,教师将相关的学习材料上传至在线学习平台,学生提前自学理论内容,并为情景体验做准备,教师在线答疑。课堂上两节课连上,进行故事情境学习,以胎膜早破及脐带脱垂患者的护理为例,教学过程如下。

开头:PPT背景图片+教师讲述开场,2019年11月15日15:10,孕妇小丁胎膜早破住院保胎,护士巡视病房时,听胎心发现胎心减慢。冲突:孕妇小丁,孕34+2周,胎膜早破保胎中,发现胎心减慢。发展:学生分组讨论胎心减慢的可能原因。第2小组学生角色扮演,通过问诊(孕妇主诉1分钟前有一股羊水流出)、阴道检查等方法诊断脐带脱垂,并迅速进行抢救。教师评价第2小组的情景表演,并讲述真实的脐带脱垂抢救事例——助产士为争取抢救时间、缓解胎头受压,用手在阴道中托举胎头半小时之久,虽然手掌红肿,肢体麻木,但助产士却说:换来母子平安,没关系!结尾:有惊无险,孕妇小丁成功分娩,母子平安。启示:①护士巡视病房的意义,及时了解患者的状态;②脐带脱垂的抢救应争分夺秒,更需要医、护、患三方的团结合作;③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

3.效果评价

(1)课后评价

每次课后,教师通过App发布测试题,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要求学生就“专业收获、思政感悟”两方面撰写学习心得体会一篇。教师查看测试题结果,阅读学生心得体会,反思总结教学设计。

(2)期末考核

学生期末成绩包括理论考试(60%)、平时成绩(40%)。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课堂参与度、学习心得等评分。

二、结果

(一)故事情境融合思政教学的课后测评

App上课后测试题百分制平均分为90.6分。

(二)期末成绩

实验组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为84.47±4.681,对照组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为81.73±5.317,两组比较t值2.113,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一)故事情境教学法有助于盘活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近几年,慕课等在线教育迅速发展,其中有很多优质的教学资源,如在线课程、微课视频等,内容丰富质量高,但学生却很少去听、去利用。故事情境教学法利用在线平台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将相关教学资料上传至平台,该资料可以是教师自己制作的,也可以是其他教师的微课视频或在线教学。博众家之精华,自然胜于一人之力,学习资料水平提高,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学生在课后记中提到,“可以在任何地方学习,很方便”“学习平台上的视频有图有动画,讲得很生动,也很易于理解”。

(二)故事情境教学法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建构,培养深度学习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步进入学习型社会,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等学习能力成为人类一项最基本的生存能力。然而,学会学习并不仅仅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宽度,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即深度学习[5]。本次教学改革,实验组缩减了12学时的理论讲授,转为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期末考试理论成绩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并不是教师讲授得越多,学生就收获得越多。故事情境教学将故事和一定的教学情境、教学目标联系在一起,以充分的预习为前提,在虚拟或真实的情境下开展教学。在融入情境或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学生用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去分析解决问题,同化新知识,从而达到知识的建构,有助于培养深度学习能力。学生对该种教学方法也较为认同,满意度调查中,均认为该种形式的教学对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另外,故事情境教学为师生提供一个契机,在课堂之外增加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学生认为“和老师的距离更近了”,学生感觉自己受到关注,也有助于促进其主动、深入的学习。

(三)故事情境融合思政元素有助于促进学生德医并修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对于医学生的职业能力来说,其职业道德素养更为重要,因此,德育是学校育人第一要务。而思政教育不能仅仅依赖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同样肩负育人的职责,应利用好课堂的主渠道,将专业技能与思政融合,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6]。本研究运用故事法,将干涩的病例改编成人物情节丰满的故事,并将与主题相关的科学精神、工匠精神、职业精神、社会责任、优秀的传统文化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故事中,使学生在沉浸式体验故事的过程中,接受教师的预先安排和设计,潜移默化地达到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学生对这种方式的学习表示很接受,“课上被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精神感动了”“课程思政初次接触,很新鲜,比一直听课有趣”。故事情境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是教师讲述,也可以是教师设定思政点,学生自行发挥,促进学生学思政以致用,达到医中有德、德中有医的教学目的。

本研究运用故事情境融入思政元素对课程思政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教学方法是有效可行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课程思政仅呈现于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其应当贯穿课堂内、外,校内、校外,贯穿生活的点点滴滴,这都需要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好良心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护理人才而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1]陈会方,秦桂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9(9):53-55.

[2]曲茜美,曾嘉灵,尚俊杰.情境故事視角下的MOOC游戏化设计模型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9(12):24-33.

[3]赵华.故事教学法在护理研究生高级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9,33(11):1957-1960.

[4]王敏,陈炼红,周丽平,等.故事教学法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临终关怀态度的影响研究[J].护理研究,2018,32(23):3779-3781.

[5]张思琦,张文兰,李宝.国外近十年深度学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远程教育杂志,2016,2(233):64-72.

[6]高德毅.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编辑 司 楠

作者:张秋实 朱桐梅 金丽芬 马荣华 顾垚

母婴护理学论文 篇2:

情境教学在高职母婴护理教学和医德教育中的应用

[摘 要] 目的:探讨情境教学在高职母婴护理学中提高学生医德和综合素质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组采用情境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授课完成后统一进行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和在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母婴护理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能明显提高学生的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提高其医学人文素质。

[关 键 词] 情境教学;母婴护理;医德教育

目前,在医学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热情,在授课中渗入医德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至关重要。情境教学以临床案例为基础,创设相应情境,在情境中组织授课、分析、讨论和交流,依托案例进行情景模拟,促进学生在高仿真中综合能力的提高。针对母婴教学中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我院采用情境教学法并取得一定效果,研究过程如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将2016级护理专业2个班共88名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43名,对照组45名。两组学生由同一教师授课,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二)方法

1.实验组

教师选择并设计情境教学的教案、实施方案及实践流程,并把实验室布置成产科门诊的格局,提前将学生以每组4~5人划分,组织查阅相关资料,形成小组合作式解决方案。在理论教学期间教师以案例作为引导,简述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在分组讨论后,每组派出一名代表陈述其构建的护理诊断和措施体系。在实训室进行情境教学阶段,根据教学目标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由教师提供教具,演绎教学内容。每组学生分别扮演孕妇、护士、医生、家属等角色。每组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将医德教育渗入临床教学中,并分析病例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指导学生的操作过程。

2.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法,即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课堂讲授、PPT教学为主,录像视频教学为辅,适当进行技能训练。

二、评价方法

两组学生在教学结束后统一进行理论考试,满分为100分。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对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8份,回收88份,有效率100%。

三、统计学方法

用Excel导入数据,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学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四、结果

(一)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比较,实验组成绩76.47±5.23,对照组成绩72.56±5.17,P<0.05,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中评判性思维得分分别为寻找真相34.35±4.78,系统化能力45.67±8.23,认知成熟度43.95±3.64,求知欲48.97±3.82,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五、讨论

传统的母婴护理教学以教师授课为中心,单纯地向学生灌输专科知识,结合临床案例教学并进行情境模拟的比较少。这种教育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研究以情境为基础,以角色扮演为切入,充分调动了高职类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授课中分组,进行互助式的学习,有效提高團队协作。在高仿真的环境中学生能体会患者的心理,通过角色互换,深入体会病人入院后的医患沟通与交流、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等,将护理程序融入教学中,引发学生共鸣。此法能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换位思考,对其今后临床中处理类似问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教学法有效缩短了理论教学与真实临床实践的差距,反馈显示能有效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目前,部分学生在最初临床实践中缺乏经验,动手能力较差,受到一部分患者的排斥,加之年龄特点易冲动,故在与患者沟通中存在一些问题,成为医患关系的一大隐患。在现有的医疗背景下,如何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研究显示,实验组通过情境和角色扮演,用模仿和体验渗入医德教育,在课堂中引发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培养学生的病人意识、社会意识、服务意识。

综上所述,该教学法通过情境教学,能明显提高学生的成绩和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热情,促使理论教学和医德教育深入统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胡经文,阮慧琴,郭燕,等.案例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和医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4):603-604.

[2]王前,张卫社,姚若进,等.模拟医学与妇产科教学[J].中国医学工程,2007,5(15):461-462.

[3]代安琼,刘芳.高等医科院校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实践探索[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12(22):946-947.

作者:郑璇,吴肖晓,胡婷,余颖,陈晨

母婴护理学论文 篇3:

母婴护理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摘 要]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规范的母婴护理员职业人才培养体系和专业标准。通过分析母婴护理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培养母婴护理员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方法。希望研究能够对提高母婴护理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母婴保健行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 键 词] 母婴护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母婴护理员指为产褥期的产妇和1个月的婴幼儿提供护理和生活服务的人员,在我国主要指各类月子会所从事产后康复和婴幼儿护理的从业人员[1]。由于我国2016年开放“二孩”政策以后的生育高峰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高龄产妇比例增大以及我国家庭经济收入的提高,推动了母婴保健行业的高速发展,母婴保健机构数量从2018年的6000余家发展到2019年超过7300家,并且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2],旺盛的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母婴护理员人才需求。母婴护理员缺乏国家职业标准,母婴护理员的组成主要是来自医学护理类专业、非医学公共服务类专业以及社会培训人员,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以医药类护理专业为主,存在培养规格不一致、课程及教材内容滞后、职业契合度低等问题,我国尚未建立国家标准的母婴护理员人才培养体系,面对巨大的人才需求,如何培养母婴护理员这一职业的人才,提高职业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母婴护理员人才培养现状

(一)母婴护理员来自各种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差别较大

由于母婴护理员是一个新型职业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尚未收录,因此也没有设立相应的母婴护理专业和专业标准。目前的母婴护理员来自护理专业、助产专业、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社区康复专业、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等,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各不相同,培养规格也千差万别。母婴保健这一行业需要建立国家职业标准,母婴护理员的专业人才培养也需要对应的国家专业标准。

(二)学生报考非医学大类母婴护理员专业意愿较低

母婴护理员主要针对家庭进行母婴保健的护理工作,工作人员也称为“月嫂”,主要属于家政行业的业务管理范围。因此大家会有刻板印象,认为母婴护理员就是“月嫂”这一类家政服务员,导致非医药卫生大类专门培养母婴护理员的部分专业学生报考意愿较低,比如家政服务与管理、社区康复。

(三)专业课程体系尚未建立,核心课程缺乏核心教材

母婴护理员的岗位服务内容包括产妇的生活照护、产妇的专业护理、产妇的心理辅导以及新生儿的生活照护和专业护理[3]。各职业院校还未建立母婴护理员岗位的课程体系,母婴护理员目前使用的教材主要是来自育婴师资格证考试资料以及护理专业如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的教材,这些教材不是为母婴保健机构和护理员岗位撰写,因此教材内容并不完善,部分内容如产妇心理辅导、产后营养膳食还未开发相应的教材。

(四)國家尚未组织母婴护理职业技能大赛,毕业生学历提升通道受阻

目前国家开展了医药卫生大类的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但是母婴护理员尚无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因为母婴护理员不仅仅是来自护理或助产专业,就读母婴护理或母婴保健相关专业后不能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不利于相关专业和母婴保健行业技术技能的提高。母婴护理员相关的本科专业仅有高级护理专业儿科方向或妇产科方向,非医药卫生大类专业毕业的母婴护理员没有相关学历的提升通道。

二、母婴护理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一)护理及相关专业课程理论体系偏向疾病状态护理,与母婴护理员行业岗位知识与技能需求差别大

目前母婴护理员主要是由护理专业毕业或者其他专业参照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进行培养,课程体系的内容比如病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精神病学、神经病学这一类主要讲授疾病护理,这些课程内容很少涉及母婴保健行业的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其他课程比如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的主要内容也是讲授对病人疾病状态的护理,这与主要为产后的健康产褥期女性提供饮食、心理、体形及新生儿生长发育服务的母婴服务行业工作内容差别很大[4]。因此需要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对产妇生活照料、产妇膳食营养、产后专业护理、新生儿生活照料、新生儿专业护理的内容应该加大比例,而对疾病的护理方面的内容可以酌情减少甚至删除。

(二)非医药卫生大类专业毕业生较难从事母婴护理员职业

部分非医药卫生大类如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社区康复专业、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等专业学生在考取育婴师资格证以后也可以作为母婴护理员进入母婴保健行业。我国的母婴保健机构主要由民政部门管理,但是由于该行业的主要资格证育婴师资格证相对容易取得而且该证书的专业程度比护士资格证低,无论是产妇还是母婴保健行业的管理人员都更信任或更愿意招聘护理专业获得护士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因此很多母婴保健机构的招聘的专业要求都是护理专业。教育部从2019年开始进行“1+X”证书试点,其中就有母婴保健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试点工作,如果这一证书能够广泛得到社会和行业的认可,对推动非医药卫生大类专业学生从事母婴护理员职业是非常有利的。

(三)护理相关专业从事母婴保健行业意愿不高

我国母婴保健行业主要是私营或者民营企业,行业中小企业多,布局分散,人才缺口主要在经济发达地区和一线城市,如江浙地区、粤港澳地区、北上广地区等,某些地区的母婴保健机构母婴护理员以“月嫂”为主甚至有些是保姆[5]。由于大多数母婴保健企业的规模小并且是私营民营性质,母婴护理员平均劳动强度比医疗机构更大,因而这些地区的护理专业毕业生毕业后更愿意进入医疗单位,使得护理专业毕业生从事母婴护理员意愿不高。

(四)继续教育培训社会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数量不足,短时间的职业培训不能满足母婴保健行业发展需求

一些母婴护理员来自社会培训机构短期培训,他们存在年龄结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培养时间短、培养标准不统一等问题[6]。因为社会培训的母婴护理员学历参差不齐,至少需要2个月以上的理论与实训时间进行培训才能初步掌握母婴保健机构岗位设置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有学者调查了郑州在岗的一百多名在岗母婴护理员,显示95.5%有继续培训的需求。

三、母婴护理员人才培养思路及课程体系构建

(一)建立课岗对接,优化课程体系

为了解决就业岗位面向母婴护理员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与母婴护理员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不一致的问题,应该积极开发校企合作课程,通过课程和岗位对接、技能和工作内容对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课程体系可以从通用能力、岗位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进行构建,根据岗位技能需求、工作任务需求、岗位能力需求设置课程。如图所示。

(二)订单培养与现代学徒制结合,校企协同育人

母婴护理员的人才培养从招生开始就应该与行业企业合作,积极和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和现代学徒制培养。因为我国现有的母婴保健场所提供给产妇“坐月子”的方式分别有台式、韩式、日式、中式、欧美式,虽然提供的主要服务基本一致,但在产后康复和经营理念上各有特色,通过订单式培养和现代学徒制培养既打造出人才培养的特色,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就业问题,通过一对一的人才培养提高非医学大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共管,实现技能提升与创新相结合

大多数培养母婴护理员的专业实训室与护理专业共用妇产科、儿科实训室,或与幼儿教育专业共用幼儿保健实训室,学生在实习之前难以接触真实的母婴保健机构和真实的工作场景。培养母婴护理员的职业院校应该与母婴保健企业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与企业工作场景一致,实现校内重现工作过程,打造学生工作技能;专业教师服务校外实训基地,将科研课题带入课程,带领学生完成行业科学研究,打造学生科学思维创新能力。

(四)与企业共同参与“1+X”证书试点,制定行业标准

现有的岗位面向母婴护理员的专业类型多样,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难以统一,职业院校应该积极参与母婴保健或产后康复“1+X”证书试点工作,通过与企业共同制定职业标准可以推动行业标准与人才标准接轨,从而厘清专业建设思路,培养出行业认可并积极从事母婴护理员职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行业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专业的人才培养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趋势和行业最新技术,并借助院校的科研实力反馈企业,提高企业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

四、结语

我国经济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型职业,这些职业具有和传统职业相似的一些特点,但又拥有完全独立的职业技能体系。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经济服务,在办学过程中应当注意这些新事物和新方向,积极创新和调整已有的人才培养方式,提高职业教育的敏锐性和针对性,真正培养出符合现代职业特点和职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鲍金雷,孙博伦,王璐,等.我国产后照护模式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9,19(11):811-815.

[2][5]若冬.2020互联网+月子中心TOP100[J].互联网周刊,2020,656(10):16-21.

[3]王姗.母婴护理员职业标准的构建[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6.

[4]王姗,许虹,张晶.我国母婴护理员行业研究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60-62.

[6]方秀新,于秀荣,翟清亮,等.产后母婴家庭照护管理现狀调查与应对策略[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0):58-60.

编辑 司 楠

作者:杨雷

上一篇:磁力仪研究论文下一篇:法治国家宪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