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大地震或特大地震影响范围广,成灾严重,需要开展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的研究。该文从国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的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进行分析,得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大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建设的建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论文 篇1:

实施灾害科学管理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014年12月6日至7日,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2014年度合作项目之一“灾害·生态·旅游 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与灾害管理战略论坛”在成都召开。

四川省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业界管理者、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中外专家学者60余人出席论坛。论坛的主题是“灾害·生态·旅游 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与灾害管理”。

为了推动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与灾害管理,促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本论坛从灾害、生态、旅游的关联角度,立足跨学科、跨界的学术探讨,通过开放的学术对话,探索有效实施灾害科学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创新理论与方法推动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与灾害管理,为论坛参与者进一步系统研究,形成专题科研成果,给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起到积极作用。

论坛主要议题、观点和建议有: 灾害是与人有关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函数, 大气污染演化系统是一个高度不均匀性、强非线性、具有独特耗散结构和演化特征的复杂系统, 并从确定性还原论思维角度提出了一种假设:只要知道所有影响因子及相互作用机制,就可以对大气污染物的时空演化做出确定性的预测;从长江水资源污染和消耗方面提出一系列问题,结合长江经济带和生态带,呼吁健全完善相关法律,进行科学考核、评估与论证,促进决策更加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通过研究国内各类应急预案和日本社区防灾计划,得出在应急预案方面不可不足,更不能应急过度;从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必要性及意义方面,必须在震前做好准备——核心要素之一是对地震点貌,可能产生的极端后果进行全面的认识;从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方面,得出要从以下方面:地震(短临)预报、评估有限目标、定性和定量评估、潜在灾害分布图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采用空间建模的思想,运用空间模型库技术,建立相关模型,如土壤侵蚀模型、滑坡风险模型和洪水淹没区融合等模型,对洪水淹没区提取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处理——降雨及社会经济数据处理,对风险演变格局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灾害评估报告,如基于信息量统计法的洪水灾害评估、临灾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等评估报告。在互联网时代下,旅游需求从传统的“6要素”转变为“6+N要素”,智慧旅游的建设应以服务游客为中心,变革旅游管理和服务的模式,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创新营销手段,吸引国际旅游市场。在分析国内智慧旅游的困境—重硬轻软,资金缺乏,人才缺乏基础上,提出急需研究的问题是统一旅游云平台建设标准、旅游云平台数据接口标准及分析旅游云平台的推广策略。

论坛参与者一致认为:生态文明建设要统筹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既要积极实现当前的目标,又要为长远发展创造条件;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生态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追求将经济、社会、生态的共同发展融为一体的目标,实现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四川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快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具有极强的支撑作用;灾害应急管理的任务是降低风险,最大减灾在于提前预测预警和正确的应急决策。

论坛由大会主题发言和学术交流圆桌会议两部分组成。论坛参与者有灾害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领导、业界负责人、高校教授、科研学者、媒体记者和相关专业的博士及硕士研究生等,其专业和学术背景涵盖了诸多学科。大家围绕灾害、生态、旅游,从多元视角对我国岷江流域地震灾害频发原因、对策、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上游环境影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灾害、生态、旅游管理中的应用,灾后文化生态、形态及演化路径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前沿剖析。从管理学、大气科学、生态学、地理学、历史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视野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讨论,形成了较多共识和积极有为政策建议。

作者:川友

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论文 篇2:

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研究综述

摘 要:大地震或特大地震影响范围广,成灾严重,需要开展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的研究。该文从国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的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进行分析,得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大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地震 防灾 灾害损失 基础设施 风险

区域综合防御体系是研究重点防御区减轻地震灾害的战略措施,其地区范围既可跨市,也可跨省,它是对一个地区抗震防灾的宏观的、指导性的措施和对策。由于中强地震波及范围广,在一个特定范围内形成受灾区,对区域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后果,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大陆与台湾等地区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展了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多个方面的研究。

1 美国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

美国加州是美国地震危险性最高的地区,针对该区域美国开展了多个区域地震灾害综合防御体系的研究。1990年,加州地震安全委员会主持开展了加州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体系的研究[1]。1990—2002年期间,减灾计划实施已投入190亿美元,年均15亿美元。该研究共开展148个减灾项目:地震地质(15个)、科研(13个)、教育(12个)、经济(12个)、土地利用(13个)、既有建筑(15个)、新建建筑(12个)、基础设施(10个)、减灾准备(12个)、应急响应(18个)、恢复重建(16个)。其中,重点研究加强区域重大骨干基础设施[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桥梁)的抗震加固]和区域应急救助资源建设(如投入最多的一项是医疗系统的抗震防灾,共投入71亿美元)。加州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体系以未来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为基础,分项目、分部门等条块的进行,其显著特点主要是以法案为主导体制,以项目实施为手段,以持续改善区域承灾体抗震能力为基础,以重大基础设施和救灾设施抗震能力的提升为主线,以科技能力提升为支撑,以强化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能力为补充,通过灾后恢复重建完善灾区防灾体系。

南加州开展的“The Shake Out Scenario”综合防灾计划[2-3]。2008年,由来自USGS,加州地质调查所,南加州地震中心和地震安全委员会加州办公室的300多名科学家、工程师和各领域其他专家共同研究了南加州“The Shake Out Scenario”综合防灾计划。“The Shake Out Scenario”综合防灾计划基于历史数据预测了旧金山湾地区在未来30年(2003—2032)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几率达到62%,所以假想美国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发生7.8级地震进而引发1 600多处起火,假设断裂带运动的裂度和强度,基于地震学模拟地震发生过程和影响范围,分析影响区域状况(人口、建筑、火灾源、天气等),研究地震对区域、城市基础设施的破坏情况,评估地震灾害损失并制定相应的减灾规划方案。该综合防灾体系的显著特点主要为以情景假设为研究基础,以地震学模拟、GIS空间分析技术和软件仿真等为手段,以典型建筑结构、疏散、爆炸等理论模型为依据,综合地球科学、物理破坏和社会影响多方面,估计地震危害,制定减灾措施。

由美国的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的研究可知:区域地震灾害综合防御是以地震灾害损失风险评估为依据,以加强基础设施、建构筑物等的抗震能力为手段,以制定应急疏散救援和恢复重建计划为对策,体系的重点在于防灾计划实施的连续性、更新性。

2 日本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

日本的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最具代表性的是东京都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4-6]。该综合防灾体系是以假定震源位置、地震等级以及当时环境因素(如风速等)进行灾害情景模拟,并结合灾害调查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对不同情景的人员死伤和设施损毁情况予以推测,以制定应对措施。

日本东京都区域主要是遵从“灾害评估→灾难预防规划→灾变危机应急体系”三位一体的循环危机管理模式来编制区域抗震防灾计划。其主要特色为以区域地震灾害综合风险评价为基础,区域空间防灾结构区划为平台,区域应急交通体系为骨干,构建多层次多方式保障救灾通道,支撑区域综合防御体系的“三位一体”救灾体系和区域不同类型的多等级应急避难疏散场所支撑体系,加强区域城镇多源、多方式应急供水体系建设和区域医疗卫生应急救助依托中心及医疗资源建设,强化区域多中心互为备用的多冗余应急电力、通信支撑体系,建设区域抗震救援资源配置体系(如物资储备库、救灾设备的优化布局等)。

3 台湾地区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

台湾地区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板块相接触的活动带上,灾难性的地震频繁发生,造成的震灾也非常严重。因此,台湾地区早期也开展了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的相关研究。台湾地区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也以地震风险分析和评价为基础,预测不同地区的地震损失率,进而配置防灾救灾资源,并保障区域主要救灾干道的连通性,构建了区域救灾物资的支援体系和物资的城乡分发体系。台湾地区的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是在汲取日、美国家防灾经验的基础上,强调地区综合防御体系的落实,突出地区城镇防灾资源优化配置[7-9]。

4 中国大陆地区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大陆开始了区域抗震防灾方面的研究。1988年底,《京西北—晋、冀、内蒙古交界地区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10]项目的开展,是抗震减灾领域中,由单体到城市,由城市到区域防灾的第三个里程碑。1989年,江苏省建设委员会组织开展了《江苏省长江三角洲地区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11]工作。

在开展了早期的两个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研究之后,国内相关专家学者[12-16]在构建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的设想、区域地震灾害综合防御体系能力的评估模型、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的编制模式以及城乡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的构建思路与框架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工业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的苏经宇研究员等人所提出的在城乡防灾体系建设中考虑两道防线的思路,形成由点—线—面构成的城乡救灾空间格局,并初步构建城乡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框架和城乡救灾空间布局模式。

5 结语

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的建设应以地震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为基础,开展抗震防灾空间结构布局,配置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和应急服务基础设施,建立应急救灾资源的区域联动联防体系和制度,构成一个完整的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

参考文献

[1] California Seismic Safety Commission.California Earthquake Loss Reduction Plan(2002-2006)[Z].

[2] California Seismic Safety Commission. Shakeout Scenario Supplementary Reports[Z].

[3] Sinan O. Ak?iz, Lisa Grant Ludwig,J Ramon Arrowsmith,et al.Century-long average time intervals between earthquake ruptures of the San Andreas fault in the Carrizo Plain, California[J].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10,38(9):787-790.

[4] 滕五晓,加藤孝明,小出治.日本灾害对策体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 东京都.东京都震灾预防计划(昭和58~62年度)[Z].

[6] 东京都.东京都地域防灾规划震灾分册.2007修订版.

[7] Pelling M,Maskrey A,Ruiz P,et al.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A global report reducing disaster risk:A challenge for development[R].New York:UNDP,2004.

[8] 戴瑞文.地震灾害之防灾系统空间规划及灾害潜势风险评估之研究[D].台湾成功大学都市计划研究所,1995.

[9] 陈亮全,赖美如.地区防灾计划研拟之初探[C]//第四届防灾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2000.

[10] 京西北-晋、冀、内蒙古交界区区域综合防御体系协作组.京西北—晋、冀、内蒙古交界地区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Z].1992.

[11] 江苏省建设委员会防震抗震领导小组抗震办公室.江苏省长江三角洲地区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Z].1996.

[12] 毕兴锁,邸永寿.地区性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的设想[J].山西建筑,1991(2):20-24.

[13] 徐祥文,黄崇福,胡宝生.区域地震综合防御体系的模糊数学模型及其能力估价与对策[J].中国地震,1992,8(2):61-72.

[14] 李延兴,李明传.区域综合防震减灾规划模式研究[J].城市与减灾,2001(4):28-30.

[15] 苏经宇,马东辉,王志涛.构建城乡防灾体系的初步探讨[J].城市规划,2008(9):81-84.

[16] 王志涛,曾德民,苏经宇,等.通过汶川地震谈增强城乡抗震防灾能力的若干建议[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 30(4):88-91.

作者:刘朝峰 李岩峰 窦远明 王威 王琛 冒鹏飞

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论文 篇3:

渝三大片区典型震例分析及应急对策研究

摘要:本研究根据重庆市近两年来在渝东北、渝西和渝东南发生的三次地震(2016年8月11日垫江4.4级地震、2016年12月27日重庆荣昌4.8级地震、2017年11月23日重庆武隆5.0级地震)作为典型震例,收集3次地震的地震烈度、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房屋建筑破坏等资料,归纳分析3个地震震害特征,总结不同区域地震灾害特点,根据地震灾害区域性差异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应急应对措施,以期为提高全重庆的防震减灾能力提供建议。

关键词:地震;震害;特征;应急;对策

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大部分地区处于扬子准地台的二级构造单元——四川台拗东南侧的川东陷褶束(三级构造单元)内[1],在地震构造上属于南北地震带边缘,属相对稳定的区域。单纯从地质构造条件来看,重庆地震活动多以中小地震为主,不易发生像汶川地震那样震级高的地震,虽然地震强度不算太高,但由于震源浅,震感强烈,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较重[2]。2016年至2017年,两年时间内,接连发生3次较大地震,2016年8月11日重庆垫江发生4.4级地震、2016年12月27日重庆荣昌发生4.8级地震、2017年11月23日重庆武隆发生5.0级地震。

本研究收集整理这三次地震的地震烈度、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房屋建筑破坏等资料,归纳分析3次地震震害特征,根据地震灾害区域性差异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应急应对措施,以期提高全重庆的防震减灾能力。

1震害特征

1.1垫江地震

2016年8月11日11时49分,重庆市垫江县(北纬30.27度,东经107.38度)发生4.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黄沙镇、长龙镇、高安镇、高峰镇交界处一带,属于渝东北少震弱震区,处于四川台拗东南侧的川东陷褶束内,历史上没有5级以上的地震记载,记录的最大一次历史地震为1878年的4.0级地震。垫江地震震中烈度为Ⅴ度强(Ⅴ+),宏观震中位于黄沙镇一带,在微观震中以东2千米的方位,Ⅴ度区呈椭圆形状,长轴呈近东西走向,北到长龙乡,南到高峰镇,西到太平以东4千米,东到高安、杠家镇,长轴19千米,短轴11千米,面积约165平方千米。由地震基本参数与现场调查结果综合判定,经CAP全波形反演方法推测,此次垫江4.4地震震中区域无明显构造行迹,有可能是在区域应力的作用下,使得地表盖层内局部层间的应力得到集中加载,在浅地表产生滑脱而形成了此次地震[1]。

1.2荣昌地震

2016年12月27日8时17分,重庆市荣昌区(北纬29.47度,东经105.60度)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荣昌区和大足区震感明显。该区域属于重庆市荣昌区、四川省内江市和泸州市三地交界的地区。荣昌地震震中烈度为Ⅵ度,Ⅵ度区呈椭圆形状,长轴呈北东走向,长轴和短轴分别为17.7千米和11.9千米,面积为166平方千米,涉及荣昌区的昌州街道、昌元街道、峰高街道、广顺街道、古昌镇、万灵镇,以及大足区的珠溪镇。荣昌4.8级地震微观震中位于华蓥山断裂带南段东侧,从震中位置、震源机制类型和震中附近构造综合分析,判断本次地震的发生与华蓥山断裂构造相关。

1.3武隆地震

2017年11月23日17时43分,重庆市武隆区(北纬29.4度,东经107.94度)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距武隆城区20千米,距离重庆市中心城区136千米,是重庆地区自1989年渝北统景5.4、5.2级地震后发生的首次5.0级以上地震。地震发生时,重庆市25个区、县(自治县)有震感,其中武隆、彭水、黔江等区县震感明显。武隆地震震中烈度为Ⅵ度,宏观震中位于火炉镇车坝村,Ⅵ度区形状呈椭圆形,总体呈北北东走向,长轴20.9千米,短轴11.8千米,面积194平方千米,主要涉及重庆市武隆区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根据灾评科考组的调查,震中未发现地表破裂。根据区域地震地质构造环境分析,综合区域构造和武隆5.0级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断层面倾向SE、走向NE、正断性质的七曜山-金佛山基底断裂带很可能为本次武隆5.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

1.4三次地震震害损失对比

三次地震震级相差不大,震源深度均在10千米及以下,烈度为V度强(V+)至Ⅵ度。但是单从震级来看,震级相对较低的垫江4.4级地震的极震区的烈度达到V度强(V+),震害损失较同震级的地震明显偏高,研究发现,可能与本次地震的震源深度非常浅有很大关系(黄世源等[1]研究認为,就算考虑速度模型误差,垫江4.4级地震震源深度也基本可以判定在1千米左右,是地壳内部发生的一次非常浅层的地震,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给出的10千米深度有较大差别)。荣昌4.8级地震跟武隆5.0级地震相比,震级低0.2级,但房屋震害损失和直接经济损失都偏大,前者倒塌18间房屋,后者仅垮塌1间,研究发现该特征与当地建筑特点关系密切。

2区域特点

垫江县位于重庆东北部,属于渝东北片区;荣昌区位于重庆西部,属于渝西片区;武隆区位于重庆东南部,属于渝东南片区。渝东北片区的万州区、开州区、石柱县、巫山县、巫溪县、云阳县、奉节县、丰都县、忠县等9个区县都位于三峡库区,地理条件、地质构造复杂;渝西片区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发达程度较主城区略低,但又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重庆社会发展格局和国民经济中处于“第二梯队”的地位,处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属于发达的重庆大都市区,据最新统计数据(2018年),渝西片区不论是户籍人口密度还是常住人口密度均最大,这与该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密切相关,不过其农村经济实力较为薄弱,房屋抗震性能较差,并且其区域内拥有在现代构造活动中,仍不失活力的华蓥山基底断裂[3];渝东南片区包含重庆的4个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其经济特色是旅游服务业,第三产业比重较大。

3应急对策

为有效应对地震,减轻地震带来的灾害,需要制定一系列对付地震的战略战术[4],具体如下:

3.1提高渝东北片区水库地震的应急响应级别

渝东北片区大部分位于三峡库区重庆段,有发生水库地震的可能。要非常重视对水库地震影响范围内的居民住房等建设工程抗震性能的提高。水库地震可能影响范围内的居民房屋建筑,应当高于当地基本抗震设防烈度1档以上进行建设。在易发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区域,不能修建居民住房[5]。另外要定期进行水库周边地震次生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在隐患排查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地震风险评估,按照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制定整改落实方案,落实责任,并做好整改跟踪。与天然构造地震相比,水库地震有其复杂的震情特点,应适当提高地震应急响应级别。根据最新的《重庆市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三峡重庆库区地震分级响应条件较天然构造地震降低0.5级响应,分别为:Ⅰ级响应:三峡重庆库区发生M≥5.5级地震;Ⅱ级响应:三峡重庆库区发生4.5≤M<5.5级地震;Ⅲ级响应:三峡重庆库区发生4.0≤M<4.5级地震。三峡重庆库区一旦发生地震,需要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做到应急工作有章可寻,有案可依[6]。

3.2加快渝西片区建筑物抗震能力改造

渝西片区虽然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好,但是农村经济差距较大,部分农村还以砖木结构房屋为主,缺少框架结构房屋,地震发生后,极易发生房屋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需要尽快对渝西片区的老旧房屋进行拆迁或者升级改造。另外需要加强对非承重构件的重视。在荣昌4.4级地震中,荣昌城区的汇宇建材市场属于大跨度的框架结构,在填充墙内没有设置任何的承重构件,且还设计一扇门,门上面的墙体在该次地震中开裂,导致大块砌体掉落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7]。因此在建筑施工中,需要增强对非承重构件的重视,不能随意开墙装修施工,影响承重效果。今后应加大政府管理的介入,对村镇房屋进行相应的调控,给予行政指导和经济扶持。在建房初期为房主提供符合实际经济状况、满足功能使用需求的建造图集,不能为了美观不顾安全,帮助房主选用合格的建筑材料。另外,对那些因提高抗震标准建设、为符合抗震设防要求修建住宅而增加的支出进行补贴。

3.3重视渝东南片区少数民族居民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

渝东南片区有众多少数民族居民,以苗族、土家族居多,民风较为淳朴,他们对自然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加之掌握的地震科普知识较为匮乏,一旦发生地震,极易引发恐慌。因此针对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居民,平时要注重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地震知识,知道什么是地震,掌握必要的避震逃生技能,直面不惧怕,存有忧患意识,知道如何应对地震,如何避震逃生。震时要加大地震科普宣傳力度,重视灾区民众心理安抚,稳定灾区社会秩序,避免人员聚集成片传播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6]。

3.4地质灾害及交通设施应急对策

重庆,地质灾害频发,以滑坡、泥石流、危岩崩塌及地面塌陷等为主,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大范围广,有6个片区属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地震、地质灾害的成因大致相同,本质上都是岩体失稳破坏现象,相互间存在伴生、连发的紧密关系[8]。因此为减轻地震带来的地质灾害影响,平时应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首先是政策管理,推行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度;第二对严重威胁重大工程项目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工程治理;第三是注重地质灾害防灾知识教育,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和应对滑坡风险的承受能力;第四是对发现的险情和可能出现的险情及时进行应急调查处理,建立应急抢险反应系统[9]。重庆是非常典型的山地组合城市,特殊的地形形成了以自由式路网结构为主的路网形式,道路弯曲不规则,不同几何形状的道路路网结合地形条件随地形起伏,依山就势,组成结构不合理。面对如此复杂的道路设计标准,一旦发生较大地震,道路损坏将相对严重,这会阻碍震后救灾物资顺利运往灾区,会延缓救援队伍到达现场的时间,进一步加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另外,重庆山多河多致使重庆的桥梁多、隧道多。如果遭遇较大地震,区内跨江大桥、立交桥和隧道容易发生结构破坏,导致城市瘫痪。因此,我们需要在准确了解交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定期评估交通基础设施的防震减灾能力,按照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分批进行抗震鉴定,合理增加对交通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按照国家抗震标准和抗震加固技术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路段、桥梁、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工程加固,改进和提高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防震减灾应急能力,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

4结语

重庆属于少震省份,发生4级以上的地震并不常见,然而近两年(2016—2017年)接连发生了2016年8月11日垫江4.4级地震、2016年12月27日重庆荣昌4.8级地震、2017年11月23日重庆武隆5.0级地震,3次地震的发生对于重庆地区的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践证明,灾前预防比灾后救助更人道、更经济,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实施科学的地震灾害应急对策对于减轻地震带来的伤害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黄世源,王宏超,秦娟,等.2016年8月11日重庆垫江MS4.4级地震特征分析[J].四川地震,2017,2(163):1-5.

[2]李桂美,徐刚,邱玉超,等.重庆地区地震时间结构的多分形特征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2(12):1-8.

[3]丁仁杰,李克昌.重庆地震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

[4]白建方.地震应急与对策[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1-44.

[5]王尚彦,陈本金,王波,等.贵州水库地震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2017:1.

[6]钟德燕,郭欣,李佳,等.三峡库区重庆段水库地震应急对策研究[J].科技风,2020,1(1):166-167.

[7]史丙新,孔军,唐茂云,等.2016年12月27日重庆市荣昌4.8级地震震害特征分析[J].四川地震,2017,1(162):6-10.

[8]丁仁杰,汪成民,胡正华,等.试论长江三峡库区地震、地质灾害及其监测、预报与防治[J].自然灾害学报,2001,10(3):71-78.

[9]李东升,徐小钦,刘东燕.重庆地质灾害防治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7(3):46-49.

基金项目:2019年度地震应急青年重点任务(CEAEDEM201911)资助

作者简介:钟德燕(1987—),女,硕士,工程师,2012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主要从事地震应急工作。

作者:钟德燕 郭欣 李佳 吴磊 耿波

上一篇:投标合同三篇下一篇:一年级教案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