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涂装技术分析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汽车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了,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的各项技术也在逐渐的提高和改进,为有车一族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本文简介了些汽车涂装的工艺,并对涂装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给予了详细的论述研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汽车涂装技术分析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汽车涂装技术分析论文 篇1:

汽车涂装喷漆废气处理常见技术分析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工业飞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企业制造业的发展,各个汽车企业并积极开拓自己的疆土,建设新的生产基地,与此同时各种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汽车涂装喷漆作为产生"三废"最多的环节,如何处理汽车涂装喷漆废气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就汽车涂装喷漆废气处理常见技术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汽车涂装;喷漆废气;处理技术

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十二五”期间依然保持快速的发展趋势,对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从而给自然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环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汽车涂装喷漆具有漆雾多、大风量浓度低、成分复杂等特点,汽车涂装喷漆产生的废气给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因此探讨汽车涂装喷漆废气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1.汽车涂装喷漆废气主要成分和危害

汽车涂装喷漆废气主要指的是在喷涂汽车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挥发性的有机物,不同的涂料和涂料溶剂,在喷漆过程产生的废气的成分也不尽相同,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汽车涂装喷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成本约15中,常见的有酯类(如:乙酸丁酯、乙酸乙酯)、醚类(乙二醇丁醚)、酮类(甲基异丁基酮)、苯系物(甲苯、二甲苯等等)。汽车涂装喷漆废气对人类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飘散在空气中的喷漆废气在人经呼吸道吸入后会引发急性或者慢性中毒,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造成损害。当人体吸入的甲苯、苯、乙酸乙酯等成分浓度过高,还会在短时间抑制其注意力、记忆力以及感覺运动速度,如果人体长时间接触这些有害成分,还会对肝脏造成毒性反应,破坏人体的中枢神神经[1]。

2.汽车涂装喷漆废气处理技术

当前汽车行业针对汽车涂装喷漆废气,主要以下几种处理技术。

2.1除雾处理技术

常见除雾技术有过滤法和吸收法。(1)过滤法主要借助滤层将漆雾和颗粒物阻留下来,通常选用炉渣、玻璃纤维棉作为滤料,通过过滤可以除去大部分的漆雾,也会少量吸附有机物,但是因为经过滤器的废气常常无法达到排放标准,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方法二次处理。(2)吸收法。吸收法主要是借助液态溶剂吸收废气从而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除去,其工作原理为相似相溶,也可能通过化学反应来达到吸收的目的,常见方式有喷淋水洗、水旋式处理、无泵水幕处理、雾化洗涤等等。

2.2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处理技术

活性炭作为汽车行业处理涂装喷漆废气吸附剂已经拥有较长的使用时间。由于活性炭具有表面疏水性强、价格便宜、比表面积大,可以达到500~1200m2/g,从而决定了活动性的吸附能力强,其表面可以吸附有机溶剂,待吸附达到饱和后,再将其置于100℃条件下的热空气中开展脱附操作,通过脱附便可以将吸附的气体析出来。活性炭的表面拥有疏水性表面的分子筛,因为其价格低廉,当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在需要去除有机溶剂的场所中。如果在处理汽车涂装废气时采用活性炭吸附技术,需要将该项技术同催化燃烧工艺相结合。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处理技术主要是根据活性炭具有较高的吸附效率和催化燃烧具有节能这两个原理进行设计的,因此又常常被称为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法,该项处理技术主要是应用数个活性炭吸附箱连续工作,并且每个吸附箱之间可以替换使用。吸附的工作原理如下:含有有机物的涂装喷漆废气在经过引风机后,通过活性炭吸附箱,将废气吸附在活性炭内部,待吸附干净后的将洁净的空气排放至大气候,通常活性炭在使用6天后,便可以达到饱和状态后,停止吸附,这个时候有机物已经被浓缩至活性炭中。脱附工作步骤为:将催化净化装置中的加热装置启动,热风进入内部循环,当热风达到有机物的沸点(通常情况下≤120℃)时,有机物便会从活性炭中解析出来,将其送至催化室将其催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可以释放出热量。释放出的热量在进入吸附床脱附时,此时加热装置完全暂停工作,而有机废气会在催化燃烧室中维持自然状态,尾气再生,循环进行,最终到有机物完全从活性炭内部分离开来,直至催化室分解。通过上述工艺,不仅实现了活性炭再生,而且催化分解处理了有机物[2]。

2.3活性炭吸附+溶剂回收技术

通常汽车涂装喷漆车间排放出来废气需要先后通过过滤器进行预处理,从而将废气中的粉尘和漆雾小液滴滤去,然后再通过漆雾分离器中的水洗操作后经高压离心风机抽送至装有活性炭的吸附槽中。涂装喷漆废气在通过活性碳层时,被活性炭吸附在孔隙中,而空气则可以通过碳层。当今吸附后的尾气符合排放要求后再通过吸附槽顶部的排放口最终排至大气中。吸附槽在吸附一段时间后,当吸附槽顶部即将被穿透时,气体溶剂在被蒸汽加热后,实现活性炭的再生。从活性炭表面脱附下来的水蒸气和有机溶剂在经过冷凝器最终凝结成液体,混合液体在经过油水分离槽后实现自动分离,被分离出来的溶剂进入至储槽中,而废水则直接被排放至废水处理厂。活性炭吸附+溶剂回收技术处理汽车涂装废气的方法主要被广泛应用于箱式货运车和集装箱货运车涂装喷漆废气的处理中,采用这种处理技术每年回收再利用废气中的有机物高达90%,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巨大。

2.4生物降解处理技术

在汽车涂装喷漆废气处理中应用生物降解技术的主要原理为:通过微生物产生代谢活动将挥发性有机物气体转化成二氧化碳、水、细胞组成物的过程,生物降解处理技术包含的处理设备主要有生物过滤池、生物洗涤器、生物滴滤塔、膜生物反应器。生物降解技术最早是由美国发明的,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才在西方国家得到应用,而我国对该项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1世纪,欧洲已经拥有近7500套生物降解处理挥发性有机物装置被投入使用。因为生物降解处理技术工作环境为常温、常压,对操作条件要求不高,具有成本低、能耗少等优点,并且这样技术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所以相信生物降解处理技术在今后拥有更广泛的前景。针对挥发性有机物浓度低、风量大的废气,采用生物降解技术进行处理具有成本低、设备简单、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等优点。但与此同时,生物降解技术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体现在生物降解速率有限,再加上汽车涂装喷漆废气中的有机物可以溶于水,因此该项技术在处理具有生物毒性的物质时效果不尽人意。对汽车涂装喷漆废气而言,含量最高的成分为苯系污染物,这类物质难溶于水甚至不溶于水,因此又常常被称为疏水性挥发性有机物。针对疏水性发性有机物废气,我国学者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大量科学家经实验证实:处理疏水性挥发性有机物废气最高效的方法为添加表面活性剂。由于甲苯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低于临界胶束浓度溶液中的增溶明显,可以在采用生物过滤法净化乙苯的过程中假如0.3mol/L的十六酸钾作为表面活性剂,结果净化疏水性挥发性有机物废气效率可以提高25.86%。由此可见,采用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方式能够促进疏水性挥发性有机物增溶和降解,从而为生物降解处理汽车涂装喷漆废气中的疏水性有机废气带来极大地发展空间[3]。

3.小结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飞跃式发展,汽车涂装喷漆废气已经成为挥发性有机物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喷漆废气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并破坏臭氧层,因此在大力提倡环境保护的背景下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汽车涂装喷漆废气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晓琳,邢汶平.浅谈汽车涂装车间废气治理技术[J].现代涂料与涂装,2017,20(07):23-26+57.

[2]施媛媛.活性炭吸附催化一体设备在汽车涂装喷漆废气处理中的应用[J].汽车实用技术,2017(15):167-169.

[3]杨建锁,马力,孟凡敬.汽车涂装喷漆废气处理技术探讨及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15(05):230-232.

作者:杨翠霞

汽车涂装技术分析论文 篇2:

汽车涂装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分析

摘要:汽车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了,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的各项技术也在逐渐的提高和改进,为有车一族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本文简介了些汽车涂装的工艺,并对涂装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给予了详细的论述研究。

关键词:汽车涂装;新技术;新材料;分析

一、汽车涂装工艺的简介

汽车涂装工艺,一般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涂装前金属的表面处理,也叫前处理技术;二是涂装的施工工艺。表面处理主要包括清除工件表面的油污、尘土、锈蚀、以及进行修补作业时旧涂料层的清除等,以改善工件的表面状态。包括根据各种具体情况对工件表面进行机械加工和化学处理,如磷化、氧化和钝化处理。一般采用喷涂方式进行涂装,喷涂工具有空气喷枪、高压无气喷枪、空气辅助式喷枪及手提式静电喷枪。空气喷枪喷涂效率低,高压无气喷枪浪费涂料,环境污染较严重,所以已经和正在被空气辅助式喷枪和手提式静电喷枪所取代。

二、汽车涂装新材料

1、电泳CED涂料

目前在全世界,有超过90%的汽车车身采用CED涂料,为进一步减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污染物质的产生,逐步开发了包括高泳透力CED涂料、耐候性CED涂料、分层CED涂料等多种涂料。

(1)高泳透力CED涂料

汽车在出厂的时候,要求内表面的阴极电泳涂膜达到一定的厚度要求,以增加车身的耐腐蚀性,确保汽车的使用年限和美观,增大车身外表面涂膜的厚度就是一种解决方法,能达到汽车的设计要求。一般外表面膜的材质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性物质,有机化合物的使用量增加了几倍,对于环境是有害的,不利于车间生产员工的身体健康。所以,高泳透力CED涂料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有机挥发物质的使用,作为一种新型的涂料,可以增加车内表面的膜厚度和耐腐蚀的性能要求,既能节省涂料,又能降低生产的成本,还能有效的抑制有害物质的排放量,一举多得。

(2)耐侯性CED涂料

为确保CED涂料的耐蚀性使用到的环氧树脂,是一种易受光老化,耐侯性较差的材料。为改变这种CED涂料耐候性差的特点,同时适应简化工艺,即三喷一烘工艺(3C1B)两涂层涂装体系的需要,表面平滑性好的耐侯性CED涂料得到开发及应用。较为常见的2种类型包括:丙烯树脂CED涂料和层分离型高耐侯性CED涂料。

(3)分层CED涂料

分层CED涂料实际是在耐候性CED涂料的基础上,与原环氧树脂构成的CED涂料相结合。这种涂料在漆膜烘烤过程中,不同的成分通过分层电沉析分别表现出各自的机能,上层表现出耐候性CED涂料的高耐候性能,下层表现出传统环氧树脂构成CED涂料的高防腐性能,是将传统CED涂料与耐候性CED涂料相结合的涂装新材料。

2、中涂涂料

在汽车的涂装过程中,要分多次多层的对车身进行涂装,中涂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对电泳过的表面能进行有效的修复填充,增加了车身的抗击打性能,起到了一定的防护作用。这种中涂的技术手法,增加了汽车的外表面的厚度,能隔绝紫外线对车身的伤害,还能达到一定的耐候性,使得电泳漆的固着和粘附力更强。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汽车涂料的性能更加的稳定,材料的材质也逐渐运用了高科技分子的固体涂料,多数的厂家运用了免中涂施工技术手段,使得中涂涂料逐渐退出了汽车材料的平台,成为了历史。

3、面漆涂料

(1)水性涂料

傳统的汽车涂涂装料都是以有机物如芳香族化合物为溶剂的溶剂型涂料,具有易挥发、易燃、易爆的特点,人体如果长期接触将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因此以水为载体的无毒无害水溶性载体顺应而生,这种涂料既环保安全,又可最大程度上地减少涂料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

(2)粉末涂料

粉末涂料是在水性涂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涂料,这种涂料具有无溶剂、无公害,一次涂装厚,过喷粉末可回收再利用等特点。这种涂料不用进行底涂,就能以较高强度与金属零件结合,同时其具有很优良的防腐、耐热、耐冲击和耐磨性,色泽的选择范围也非常宽,比液体涂料容易施工,形成的涂膜耐久性好,因此较其余产品优势十分明显,极具应用前景。

(3)高固体分涂料

高固体分涂料在传统成膜物质的基础上,设法降低其相对分子质量,降低黏度,提高溶解性,在成膜过程中靠有效的交联反应,保证完美的涂层质量达到或超过热固性溶剂型涂料的水平。其一般固体分大于60%,近几年应用发展迅速的新型无溶剂、无污染的绿色涂装聚脲弹性体涂料就是此类涂料的代表。

三、汽车涂装新技术

1、3C1B涂装技术

传统的涂装技术对环境的伤害比较大,工艺程序也比较繁琐,达不到现在批量化生产的进度要求,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研究,总结出一套新的涂装技术——3C1B涂装技术,是基于3C2B的基础上优化设计得到的,这种涂装技术更加的符合设计的要求,简化了涂装的操作程序,科学的施工手法和合理的材料配比,将汽车的涂装技术推进了另一个巅峰。3C1B涂装技术将车身的底漆烘干后,有增加了底层的涂色步骤,使汽车的颜色看起来更加的光亮,然后再喷涂一层耐久性能好的防护层,可以保持车身的颜色经久不衰,长时间的光鲜亮丽,还能降低有害物质的使用含量,减少涂装的成本。

2、B1:B2工艺

目前被大量应的B1:B2工艺,也是基于3C2B和3C1B两种工艺基础之上,科学、有效地加以集成简化。B1:B2工艺,是将B1层替代了原传统中工艺中的中余层功能,并兼顾了漆底层功能,而将B2层直接作为了色漆涂层。客观而言,B1:B2工艺全面减少了传统工艺中的喷涂过程,既降低了设备投资与动能消耗;同时,也使得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最终排放量降了10%左右;充分体现了B1:B2工艺的节能减排的作用。另外,由于该工艺是基于3C2B和3C1B两种工艺,因此,可直接对原有生产线进行直接改装,仅需投入少量资金就可以实现的新型工艺,既节省了资金又提高了环境效益。

3、双底涂工艺

双底涂工艺主要是在车身的地材上面涂了两次涂料,先喷涂一层电泳涂料,待凝固的时间差不多后,再湿涂一层水性中涂的材料,采用电加热烘干的方法,烘干车身的两层涂层,然后再自然放置,直到完全晾干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这种喷涂的方法有一个优点,就是涂料在车身的固着力更强,底漆的均匀性和光泽更加的圆润,增强了视觉美感。另外,这样的施工工艺可以省略底漆打磨和电泳烘干的操作步骤,缩短了汽车涂装的时间,可以对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使车身的耐腐蚀性和抗击打性能更加的强大,性价比更高。

4、旋杯喷涂技术

该技术是将被涂工件接地作为阳极,而将静电喷枪连接负高压电使其作为阴极,将旋杯通过空气透平驱动,最高转速为60000r/Min。当涂料被送到旋杯时,在旋杯旋转运动而产生的离心作用之下,涂料在旋杯内表面伸展成为薄膜,并在离心力、强电场的共同作用之下,形成带电的细小雾滴,均匀在被喷涂于被涂工件表面,最终形成光滑、丰满、均匀的涂膜,该技术可全面提高涂料利用率,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四、结束语

汽车工业的发展不断带动着涂装行业的进步,巳经从传统的机械化喷涂逐步转变为现在的静电自动喷涂。目前我国这一行业依然面临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必然需要更过更多的技术和设备改造,实现降低成本、降低排放、减少消耗、减少污染的终极目的,这样才能够保证汽车涂装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菲.浅析汽车涂装新技术与新材料[J].科技资讯,2015(15).

[2]吴明锋,邢汶平.节能环保防沉降电泳涂料应用研究[J].上海涂料,2014(02).

作者:盛占辉 李国生

汽车涂装技术分析论文 篇3:

分析汽车用水性涂料的特征及其涂装技术

【摘 要】汽车产业在我国属于支柱型产业,在我国的工业生产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汽车产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我国的汽车生产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特别是汽车的涂装材料和涂装技术的发展,取得了十分明显的进步,其中,以水性涂料的涂装为主的环保型涂料的使用,使汽车的生产不再是一种高污染的产业。本文就汽车用水性涂料的特性、水性涂料涂装技术的发展、该类涂料在环保上的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进行分析,对水性涂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关键词】汽车用水性涂料;涂装技术;环保节能

随着各生产加工制造行业技术的发展和对环保意识的加深,环保型涂料的研究和发展就成为当今世界涂料发展的趋势,汽车用环保涂料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研发成功并开始使用,但由于制造技术和涂装技术的局限,上个世纪的环保涂料速度较慢,成功投入使用并逐步推广的环保涂料为车用水性涂料。水性涂料的环保性能较传统的溶剂型涂料的环保性能优势明显,但在使用技术和工艺上则较传统涂料复杂,对环境要求高,这也间接促进了水性涂料涂装技术的发展和革新。

一、水性涂料及其发展现状

水性涂料主要是指将水作为涂料调配或挥发溶剂的涂料。在目前的涂料中,能够利用水作为调配或挥发溶剂的涂料有电泳涂料、水性防锈涂料、水性中涂漆、水性底色漆、水性清漆和水浆状粉末清漆等。汽车用水性涂料主要有电泳涂料、水性中涂漆、水性底色漆等。世界上大部分的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在涂料的更新上,已经完全将水性涂料替代了传统的溶剂涂料。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迅速但未进行产业上的整体更新,因此,我国的汽车涂装产业目前只普及应用了电泳涂料进行汽车车身底漆的涂装。

二、水性涂料的涂装技术和难点剖析

2.1水性涂料的涂装技术

水性涂料在进行涂装时,在涂装的技术上,与传统的溶剂型涂料具有很大的区别,水性涂料的电阻低,需要在高电压下导电,而涂料管往往都未做导电防御处理,因此无法直接使用水性涂料进行涂装,而喷入溶剂型的静电喷涂设备,也无法与水性涂料的静点喷涂进行通用。因此,在进行水性涂料的使用时,一般会使用外部电极荷电式输漆设备,或将电喷枪进行防电绝缘处理。使用外部电极荷电式输漆设备时,需要将喷杯外部安装高压放电针,不需改变其他的设备和设施。这种方式也是较为节约成本的方法,在目前普遍使用这种方式进行水性涂料的使用。

2.2水性涂料的烘干工艺

在使用水性涂料进行汽车涂装时,对水性涂料的固化是水性涂料使用中的技术重点。因为水性涂料如果出现固化不良,会使涂料的耐水性降低。并且水性涂料在固化过程中,容易出现湿漆膜水分突沸现象,使漆膜外表产生气泡,进而塌陷,影响水性涂料的使用效果。因此,在水性涂料涂装后,应进行特殊的烘干过程,即在烘干前进行预烘干步骤,使湿漆膜的不挥发评分达到80%以上,再进行高温烘干步骤。预烘干的热风条件一般为:风速10m/s以上,温度处于40℃至80℃之间。如果是电泳漆涂膜,则可以直接进入高温烘干室进行烘干,可省略预烘干过程。

2.3水性涂料涂装普及使用的难点剖析

水性涂料在进行涂装生厂上有一定的困难,这是由于水性涂料的生產工艺和生产设备与传统溶剂型涂料的生产工艺不同,设备无法通用,也无法根据自身原有设备进行改装使用,必须将设备完全更新,设备更新的费用昂贵,一般的工厂无法进行随意更换。在水性底色漆涂装完成后,涂料的烘干环境和烘干工艺的环境条件要求过高,对烘干室的烘干系统及设备要求也很高,需要对旧涂装车间进行整体改造。而在水性涂料的烘干中,水性涂料的烘干过程要求和设备都会使用大量的能源,直接增加了涂料涂装的成本。而预烘干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在厂房使用上增加了厂房的面积,使厂房的建设成本增加。水性涂料由于其生产模式和使用模式的制约,价格在与传统溶剂型涂料相比,要高出很多,直接影响了水性涂料的使用成本,这些都制约了水性涂料的普及使用。

三、水性涂料在节能环保上的优势及发展空间

3.1水性涂料的环保优势

水性涂料在使用过程中将溶剂等高污染的制作生产用料省略,直接使用水作为溶解剂或调制剂,这使许多由溶剂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生产中明显降低,使汽车生产的涂装环节更为环保。特别是底色漆的涂装,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减排上,能够减少80%。对环保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我国,已经将水性底色漆的涂装完全普及,使汽车生产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量大大降低,参见表1。

水性涂料在进行水溶型涂料的喷涂时,可以利用超滤装置将涂料进行回收利用,从喷漆室的循环水中将水性涂料分离开来,进行重新使用,能够提高水涂性涂料的使用率,节约成本,并且减少了水性涂料在废水排放时的处理成本和处理设备的使用。

3.2水性涂料的发展空间

汽车水性涂料的研发和生产人员在针对水性涂料的涂装技术和涂装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统一的研究和实验,针对水性涂料生产使用成本高,设备成本高烘干技术要求严格等问题,我国的研究人员正在逐一进行探索和革新。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以水溶型丙烯酸树脂和聚醋树脂等材料为基料生产的水性涂料,能够在室温和烘干温度较低的环境进行烘干,效果良好,更有许多品种的涂料能够自干,对加工环境的要求已经明显降低,解决了目前水性涂料在烘干中高设备高环境要求的现状。目前,在高档轿车的罩光清漆等范围的涂料还未上市,这种涂料一旦上市,在高档轿车的生产中能够有效的改善高档轿车的生产工艺和效果,减少高档轿车生产中的污染排放量,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

四、总结:

21世纪时科技时代,各种领域都在进行科技的革新,对环境的保护在工业生产原料和工艺的革新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工业的发展方向起到决定性的引导作用。汽车行业的涂料涂装过程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主要的污染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水污染,其中以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污染最为严重,对工厂周围的空气环境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的威胁了工人和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通过对车用水性涂料的开发和普及应用,能使汽车涂料涂装过程中所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量减少85%以上,在汽车涂装中,水性涂料的回收利用率和对水环境的保护也是水性涂料的优势特点,水性涂料可以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进行自身制约因素的改进和革新,能够更加提升汽车涂装效果,能够为保护环境和推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是我国未来汽车涂装用料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何亮,周铭,陆朝军,谭正太.水性汽车涂料的研究进展[J].上海涂料,2012,03:28-32.

[2]王锡春,李文刚.汽车用水性涂料的特征及其涂装技术[J].上海涂料,2012,06:38-43.

[3]陆刚.谈汽车塑件的水性涂料及其喷涂技术[J].聚氨酯,2013,11:74-79.

[4]张文毓,侯世忠.汽车涂料的发展与应用[J].现代涂料与涂装,2013,01:23-25.

[5]邢汶平,李晓琳,葛菲.汽车涂装水性免中涂工艺案例[J].上海涂料,2013,07:20-24.

[6]张华丽.汽车用水性涂料及其涂装设备[J].上海涂料,2011,01:32-35.

[7]王锡春.汽车涂装材料的发展历程及市场分析[J].中国涂料,2010,03:22-26+29.

作者:王立

上一篇:二年级家长发言稿(精选2篇)下一篇:党建工作发言稿(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