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下高中历史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程度不断加深,学校也从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中历史课程亦不例外,也要进行课程改革,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本文就针对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情景教学法的应用进行浅显的分析和研究。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情景教学下高中历史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情景教学下高中历史论文 篇1: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情景虚拟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情景虚拟法就是通过复现、模拟等方式创设历史情境,跨越时空,让师生走近历史,感受历史的真实,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进而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文试图探讨在新课改下,如何利用好情景虚拟法来上好历史课。

关键词:情景虚拟 感知历史

高中新课程改革实践对我们而言,既是一种挑战,更是难得的机遇。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课改后,使许多人摸索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其中就有情景虚拟法。情景虚拟法就是通过复现、模拟等方式创设历史情境,跨越时空,让师生走近历史,感受历史的真实,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进而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方式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非常符合新课改的精神,通过借助虚拟场景,让历史变的生动有趣。那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情景虚拟法,激发学生学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本文尝试探讨。

一、虚拟情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

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那么,怎样进行虚拟情景,使学生爱学历史,真正感知历史?

1、 利用情景虚拟法导课并留有悬念

导课作为一节课的开场白如果设计得好,就能唤起学生们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如何导好新课很重要。

在学习岳麓版必修二《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时,导课时笔者设计了一个情景:刘奇是汉代一位家道没落的读书人,为了养家糊口,他决定要“改行”,你认为他选择从事农业还是选择工商业,为什么?

通过简单的历史情景虚拟,使学生融入虚设的情景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2、在讲授新课时虚拟情景应设有疑问

新课改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样,虚拟情景也应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在设计教学时,应将虚拟的场景与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寓问于景、寓趣于问。如:在学习岳麓版必修一《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笔者让学生组成一支希腊历史考察团,坐时空穿梭机来到了希腊,见到如下场景:迪姆,居住在雅典,二十五岁,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家中成员还有妻子、两个儿子,一个7岁一个9岁。家里还有几个奴隶。片段一:进入庭院,看见只有一个奴隶在埋头干活,其他人都不在。向奴隶询问主人去向,他只是不断摇头。迪姆不在家,可能在哪里?干什么?他的两个孩子可能在干什么?片段二:这时他的妻子回来了,气愤地对我们说:“他参加公民大会,让我看一下都不行?!”他的妻子为什么无权参加会议?片段三:到了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大会还没有正式开始,会场很热闹, 在门口执勤的监察员阻止我们进去。为什么?片段四:会议很快就开始了,整个会场一片激烈的争论声,人们在争相谴责一个人的行为:“他以为自己曾在对波斯人的战争中立下了功劳,就居功自傲,现对国家大事从不关心,总是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此人的下场会怎样?为什么?(注:教师在一边引导学生思考时,一边播放提前准备好的图片,创设更好的情景)这样的学习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感知历史,缩小和历史的时代距离,在思考、探究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能力。

应当注意的是,教师在虚拟情景设计问题时,设计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应具有启发性、深刻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和价值,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知识的金矿,体验发现的快乐。

3、利用虚拟情景巩固教学应注意回味

以往新课内容学习完后,教师喜欢设置一些简单直观的题目让学生巩固知识,但笔者认为这样比较枯燥无味,因此笔者在这一环节中虚拟情景,让学生感受学习历史的乐趣。比如,在学完岳麓版必修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时,笔者设计“历史小诊所”,让学生作为历史小医生,对描述的历史情景进行诊断,借以巩固知识。

如:小明穿越时空隧道,来到新石器时代,他发现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靠种桑养蚕为生。

接着他来到唐代,发现唐朝经济比较发达,纺织作坊也比较多,即有官营的,也有私营的。之后他又来到了明代,走在北方大街上,他发现市场上在销售棉衣,老百姓们也个个都穿起棉衣,棉衣成为最常见衣服。他自己也买了一件明朝棉衣继续悠然地走着……

这类设计让历史课变得生动,耐人寻味,做到“课虽终,趣不尽”。

二、情景虚拟法应注意什么?

历史教学的实践证明,实施有效的情景虚拟法,有助于体现历史的生动性,也有助于理解生动的历史,可以说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情景虚拟应注意以下原则:

1、真实性。在创设历史情景时不能完全凭空臆造,必须依据前人遗留下来的真实的历史材料来创设情景。真实性是情景虚拟法所要遵守的最重要的原则,离开了真实性,就不是一堂合格的历史课。

2、实效性。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学非常注重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教师切记不要为了情境教学而盲目追求情景,更不能将搜寻的图片文字等资料不加分析、不作选择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成了观众,而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这样,既违背了新课程理念,也丢掉了历史课的基本特色,走入历史新课改的误区。

3、合理性。情景虚拟不能牵强附会,哗众取宠,情境的设计、内容的深浅、时间的安排,一定要合情合理。

在新课改的这条路上,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还有很多,这还有待于我们所有的中学教师去探讨,当然情景虚拟法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希望新课改的路越走越宽,使中学历史教学在教书育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作者:文展宇

情景教学下高中历史论文 篇2: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情景教学法的应用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程度不断加深,学校也从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中历史课程亦不例外,也要进行课程改革,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本文就针对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情景教学法的应用进行浅显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新课改下 高中历史教学 情景教学法 应用

在新课程改革体制下,高中历史教师采用情景教学方法开展历史知识教学活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高中历史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参与到历史课程教学活动中,有助于学生有效的掌握高中历史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中历史教师在历史课程中应用情景教学方法,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在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高中历史教师在历史课程中应该将教学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历史课程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能力和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地主体性,才能更好地体现情景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

一、合理的创设情景,充分发挥学生在历史课程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高中历史教师在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情景教学方法,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创设情景,将历史知识形象化,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这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产生的教学效果截然不同。以往高中历史教师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教师的主导作用虽然得到充分发挥,但是,无法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不到发挥,历史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不高。现在,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历史知识的主动性,积极的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历史教师在历史课程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创设情景,能够增加學生参与历史课程的程度,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历史能力。由此可见,高中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重视合理的创设情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历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二、设置小组讨论式情景,开展历史课程教学活动

高中历史教师在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小组讨论式情景进行历史课程教学活动,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的历史能力。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评价秦始皇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设置问题:秦始皇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这个问题进行辩论,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针对秦始皇功过问题发表个人见解,使学生融入历史课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在小组讨论式情景教学活动中自觉的提高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认识,也对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充分了解,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观,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由此可见,高中历史教师通过设置小组讨论式情景开展历史课程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辨证历史观,对于提高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设置问题启发情景开展历史课程教学活动

高中历史教师在历史课程教学活动中采用情景教学方法,可以设置问题启发情景开展历史课程教学活动,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理解历史知识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历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设置一些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讲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过程中,根据西周分封制的内容设置了几个问题。如西周统治者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统治国家;西周统治者分封的对象有哪些;分封的目的又是什么;分封制度的作用又是什么。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提出新的问题,如分封的含义,天子与诸侯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西周分封制相关知识,不仅能够发挥历史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还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此可见,高中历史教师在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创设问题启发情景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提高学生立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结

本文通过对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情景教学法的分析和研究,从中深刻的认识到高中历史教师在历史课程教学活动中应用情景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意识以及人文精神,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师应用情景教学方法开展历史课程教学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胜录. 试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9(10).

[2]谢庚平.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J]. 广东教育,2007(2).

[3]蔚泽军. 新课标下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J]. 科技信息,2007(4).

[4]王伟丽. 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方法探究[J]. 沙棘:教育纵横,2010(5).

作者:吴志文

情景教学下高中历史论文 篇3: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情景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摘 要: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倡导高中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由于历史的时效性很强,需要记住的知识点很多,很难通过逻辑思维掌握每一个内容。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因为这门课程是学习“过去的事情”,它不可避免地会显得枯燥和难以记忆。因此,我们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课程的知识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高中;历史情境语言学习

一、 导言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展开。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历史教师在开展历史课程教学活动时,可以采用创新的情境教学方法,通过多种课堂介绍形式,多媒体手段与直观材料相结合,创造角色扮演,最终,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素质和核心素质,推进素质教育。

二、 情境教学法概述

情境教学法是将“情”与“景”融入课堂教学,改变单纯依靠语言的传统“全班”教学模式,使教材内容更加生动具体。情境教学法可以改变以往的刻板结构,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有更多的历史体验和参与感。在新课程改革中,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历史成为学生掌握时空观、全球视野和全局意识的工具,培养具有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等核心素质的发展型学生。

三、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 采取多种形式的课堂介绍

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堂介绍,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听和学的状态。方式有很多。一般来说,需要简要切入相关课程主题。可以采取的形式包括歌曲、视频、故事和问题。例如,当谈到“秦始皇陵和埋葬了2000多年的兵马俑”时,教师可以制造一个问题:为什么兵马俑如此珍贵?他们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是什么?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欲望,激发学生形成保护文物的观念,能够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历史问题。

(二)多媒体手段和直观材料相结合

多媒体手段是很好的教学辅助工具,能够使纯“图片+文字”的教材变得生动起来,对教材中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直观的实物资料来帮助学生形象地记忆当时的历史场景。

(三)创设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也称为“历史再现法”,即教师选取该学期中比较重要、操作性也相对较强的几个经典历史故事做主题,将班上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定期演绎一个十分钟的历史短剧,同时将演出质量作为学生期末考核的一项内容,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角色扮演能够让学生迅速进入历史场景,使课本上枯燥无味的年代、地点和事件立刻在记忆中鲜活起来。最重要的是,角色扮演无形之中要求学生能够揣摩和掌握历史人物的心理变化轨迹,感受人物在时代风云下的选择和人生际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更能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和人文情怀。

四、情境教学法在应用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课程内容丰富、人物故事众多,情景教学法有多种应用途径,但首先必须明确的是,不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该遵循真实性的原则。当然,个人可以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看法、主观感想,让教师有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实现情景教学法对代入感的要求,

(一)根据学生学习特点,明确教学目的

在历史课堂上使用情景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较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具体起来,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接受能力。但是,从情景教学法的实际运用结果来看,这一教学目标并不总能达到教学初衷和预期目标。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最大的原因在于教师没能转变角色、处理好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在因材施教上還有待斟酌。假如教师的教学方法只是符合教师的讲课风格,如只注重对相关音像资料的真实性的考量,忽视了学生好动,喜欢有趣新鲜事物的特点,依然难以提高学生的學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把握课堂氛围,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目前,大部分历史教师都会采取多媒体手段进行情景教学,但有不少教师仅仅局限于做一个简单的课前引导,一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又依然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这样的应用方法仅仅是短暂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整个课堂乃至整个学期的课程的趣味性依然没有提高,一方面没有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最终还是没能激发情景教学法的教学潜力。

五、结束语

高中历史课程要跟紧教育改革的步伐,在教学方式上不断创新,恰当的情景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历史人文知识、提高学习质量。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要能做到因材施教,科学灵活地运用情景教学方式,确保历史教学课堂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满足新课改需 要,并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吕杰.浅析历史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人物教学[J].考试周刊,2019(39):151.

[2]刘树亮.高中历史互动情景式教学模式分析[J].文理导航(上旬),2015(1).

[3]张胧文.高中历史“互动式”课堂诱导策略初探[J].科教创新导报,2014(5).

作者:李晓艳

上一篇:服装商场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共青团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