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下高中历史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高中历史“思维型课堂”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教材都已经开始试用。历史教育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强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在转变。本文以林崇德教授和胡卫平教授的“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为基础,新课改方向为目标,结合在教育实习中使用新教材的经验,对高中历史“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受应试教育影响,高中历史课堂更多的教学模式依然是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再现以求提高学习成绩的知识型课堂。在经历几次课改后,尽管有些老师已经意识到了学生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但在教学实践中,因为种种因素教师们依然选择了根据教参照本宣科;或是在课堂上加入了思维活动,但由于缺乏理论与实践指导,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都十分的有限。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高中历史“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进行设计与实践分析,希望能够丰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为一线历史教师提供更多的选择。第二部分从实践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两方面入手介绍了“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价值。“思维型课堂”可以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进行实践,是因为新课改、新教材、新高考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要求,和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逐渐成熟。“思维型课堂”的核心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它强调两个主体的基本思想,形成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课堂;“思维型课堂”紧密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有效完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强调多元性评价体系;“思维型课堂”注重知识探究的过程与反思,注意问题的启发性,引导教师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第三部分介绍了高中历史“思维型课堂”的实践策略。在教学导入环节,通过该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入新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并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有效性,结合历史学科中史料的特点,加强方法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学总结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与方法,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建构思维体系,“思维型课堂”模式也强调教师的反思与总结;在应用迁移环节运用“思维型课堂”模式,旨在对学生思维品质进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第四部分通过教育实习期间进行的“思维型课堂”实验及课例的展示,对高中历史“思维型课堂”的实践结果进行分析。在运用课堂观察、问卷分析以及考试成绩三种考察方式下,综合分析得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型课堂”模式对于学生的历史兴趣、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是有效的。该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的弊端,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能够学生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终身的发展。

关键词:思维型课堂;高中历史课堂;思维能力

学科专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介绍

一、高中历史“思维型课堂”的实践价值

(一)高中历史课堂中运用“思维型课堂”的可行性

(二)高中历史课堂中运用“思维型课堂”的必要性

二、高中历史“思维型课堂”的实践策略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导入中运用“思维型课堂”模式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型课堂”模式

(三)在高中历史教学总结中运用“思维型课堂”模式

(四)在高中历史应用迁移中运用“思维型课堂”模式

三、高中历史“思维型课堂”的实践及成效

(一)高中历史“思维型课堂”的课程案例

(二)高中历史“思维型课堂”的实践成效

(三)高中历史“思维型课堂”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国内烟草企业品牌营销论文提纲下一篇:金融中心形成研究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