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反思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体育教学;反思高中体育教学一直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因为高中生学习压力比较大,他们没有时间和心情上好体育课,或者说比起体育课他们更愿意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复习文化课上。这就导致高中体育教学成了一种形式,更多的教师把体育教学当成一种应付,没有认真对待。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高中体育教学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体育教学反思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体育教学反思论文 篇1:

浅谈体育教学反思的内容及策略

摘 要:体育教学反思则是指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查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过程。体育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有人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两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符合教改需要的。它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可以减少教学中的“遗憾”,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使教师从传授型向学者型转变,为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提供了不竭动力。体育教学反思则是指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查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与强化,或给予否定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过程。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反思;内容;策略

一、教学反思的内容

(一)记载成功之处。任何一堂体育课都有其成功之处,或许是教学中教师引导巧妙、方式灵活;或许是体育教学形式和体育教学方法有所创新,体育教学理念先进等。凡是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教师都可以详细地记录下来,供以后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二)反思失误之处。不管一堂体育课有多么成功,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为此,体育教师课后应进行冷静思考,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的反思;分析产生疏漏、失误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汲取经验教训,变本次的失误之处为下次的成功基石。

(三)捕捉瞬间灵感。灵感是师生思维相互碰撞时产生的智慧火花,及时捕捉这些智慧火花非常重要。因为其突然而至,转瞬即逝,不及时记录下来,则会失去很好的教学素材。

(四)客观冷静应对突发事故。体育教学课堂一般是室外进行,学生一直处于动态。意外事件随时有可能发生,对于经验缺乏教师,是一个很大的考验。首先,要做到纪律严明,用铁的纪律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其次,讲明授课目标和要求,整个教学过程要在教师的指导、调控下进行。若稍有疏忽,就会造成安全事故。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教师先稳住学生情绪,不要慌乱,维持课堂秩序,然后师生共同想办法应对事故。教师一定保持头脑清醒、冷静客观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将问题事故处置,公开、公正,让家长、教师、学生信服。

(五)重视学生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让学生要有“话语权”,对每个项目的学习和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要让学生大胆说出来。这样,才有“创新的火花”的闪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群策群力,课堂才会“龙腾虎跃”,每个学生的潜能尽情发掘出来。作为老师应当充分肯定、鼓励、表扬这些“敢言”、“敢为”的学生,把这些独到见解很好地运用于教学实践。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兴趣,集思广义,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锻炼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可以拓宽体育教师的教学思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设计再完善。一节课下来,教师静心反思这节课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有无突破,训练是否到位等。及时记录下来相关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纳与总结,思考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新教学设计”,这样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体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教学反思的策略

(一)反思教育教学理念,践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全面推进身体素质教育,

有人认为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教学设备的不足,而是教学理念先进与否,因为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就会有相应的教学结果。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时,体育教师首先需要反思的就是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否落后于教学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学习先进体育理念,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二)反思体育教学过程,调整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及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好的体育教学方法与形式,能对学生产生一种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达到“润物細无声”的教学效果。为此,体育教师要对教学的组织形式、方法和技巧的运用是否得当,重点在于其是否符合体育教学目标和要求,是否符合学生的生理、心里及体育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等。尤其要看是否贯彻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其不在于一堂体育课问多问少,讲多讲少,练多练少,而在于问、讲、练的过程中,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否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内在动力,否则会陷入形式主义。这就需要体育教师不断反思,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进而运用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和高超的技巧,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作者:田为兵

体育教学反思论文 篇2:

新课改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反思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体育教学;反思

高中体育教学一直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因为高中生学习压力比较大,他们没有时间和心情上好体育课,或者说比起体育课他们更愿意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复习文化课上。这就导致高中体育教学成了一种形式,更多的教师把体育教学当成一种应付,没有认真对待。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高中体育教学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高中体育教学不但要求教师和学生转变观念,正确认识体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而且还要求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新课改下,笔者对高中体育教学进行了观察,发现了以下几点变化。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

在新课改下,笔者发现大多数体育教师不但教学理念转变了,而且角色转换了,方法新颖了,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的需求。比如,在篮球、足球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和需要选择队员,这样结成的队友比较默契,而且还比较团结。再者,学生自己选择的队员,他们就会在学习中互相鼓励,互相督促,共同提高。当然,作為高中体育教师,要对学生选择队员进行考核,如果经过练习发现还是不合格,那么就要和学生进行商量,给他们选择更加适合的队员。作为体育教师,只要能和学生平等相处,并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问题,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再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教学方法,就能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还能让学生和教师和谐相处,促进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顺利完成。

二、课堂教学策略有了相应的变化

以往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策略存在两个弊端:一是教师只管传授理论知识及动作技巧,不管学生能否接受,导致学生认为体育课不重要,可上可不上;二是教师只重视理论,没有把理论知识和体育项目的活动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了兴趣。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教师把理论与体育项目的实践结合起来,在“教中学,学中教”,把教学生当成提高自己业务素质的途径,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意识。所以,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顾着灌输,不能一套一套地死教一些体育动作,要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采用一些灵活、积极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用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高中生学习压力比较大,大多数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对体育课缺少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在教学中根据高中生的年龄特征及好胜心这个特点,将其融入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爱上体育课,并愿意在体育学习中投入一定的热情和创新精神。比如,可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学生熟悉的体育比赛,如长跑、短跑、篮球、足球等,还可以组织女生都喜欢的体操比赛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竞赛和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但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在竞赛中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体育综合成绩,达到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二)根据内容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兴趣。体育教学相对比较灵活,不同于传统课。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渲染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乒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提前让学生观看往界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场面,让学生感受中国球员在比赛场上的战斗精神、坚持态度,以及他们勇于夺冠的毅力和决心等等。等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从心里感受到乒乓球运动员的伟大和不易,然后再让学生进行乒乓球的学习和练习,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三、能从设计开放性的练习入手,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提高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无论在任何科目的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提高都是教学的重点。因为新课改要求要彻底改变把学生当成学习机器的错误观念,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且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当然,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才真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比如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察不同动物奔跑、走、跳跃的动作和姿态,抓住它们的行走特点。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各种动物的跳跃、奔跑、走连起来,组成一套有趣的运动操。这样带有创造性的、有趣的体育教学,既能让学生感到有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编辑:王金梅

作者:高秦生

体育教学反思论文 篇3: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反思

摘 要:对于高中生来说压力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想逃却又逃不掉,假如学生们不知道如何自我缓冲,就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创伤。体育课就是学生们的“休息室”,能够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随着阳光体育这一教学理念的开展,体育课不仅仅是学生的“休息室”,还成为了学生的“加油站”。本文作者就高中体育教学中落实阳光体育这一教学理念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反思;衔接

目前,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大中小学之间相脱节,没有把十六年的教学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没有在这十六年中根据学生在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和其它规律进行研究,即“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体育教学出现了低层次的重复,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而且无形中阻碍了社会体育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大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整体衔接势在必行。

一、终身体育的观念深入校园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与学校体育的关系密不可分,这就要求在校期间要着力培养学生“自觉参与运动的习惯和能力”,这无疑都体现了终身体育思想在中小学和高校校园的深入和发展。

二、初中、高中、高校体育的特点

(一)初中体育的特点

初中生的年龄多为11~15岁,正是身体发育的高峰期,除了身高体重等指标迅速增加之外,体内的各器官和组织也趋向成熟,各种生理机能迅速增强。身体素质方面,这一时期是人体速度、力量和耐力发展的敏感期,体能也随着年龄的增大而迅速增强,这为学生学习各运动项目的技术和技能提供了身体的保障。

初中生的兴趣爱好没有定型,许多项目都是刚接触,处于初步了解的阶段,因此,初中体育多普及开展各项目,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各个运动项目,例如多参与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田径等基础项目的学习,有条件的还可以将新兴时尚的项目引入校园,引导学生参与各项目的活动体验,带领他们感受成就与成功,在获得基础的技术技能的同时,也为形成个人爱好初步奠定基础。

(二)高中体育的特点

在初中阶段学生接触了大部分运动项目的基础之上,许多高中学校根据项目和学生的特点都实施了模块(选项)教学,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专项学习。

高中阶段,学生的身体仍然还处于发育的后阶段,但心智成熟趋于接近成人,能够理解终身体育的意义,这对于学生参与体育的习惯、能力的培养是有正面促进作用的。但是,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繁重的文化学习任务,这对于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三)高校体育的特点

高校体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尊重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树立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教学观念,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班级集体授课不再是体育课程唯一的授课模式,“俱乐部模式、三自主模式、选项教学模式”等都是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项目进行修习,因此,在普通的项目之外,又有更多的项目被广大学生认同,如跆拳道、轮滑、健身操等。

高校体育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与社会体育的接轨,大学生的体育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的现状,不仅反映高校体育教育的效果,而且还关系到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工程目标的实现。同时,社区体育开始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块新的阵地,高校体育也赋予了体育教学新的社会化意义。

三、初中体育与高中体育的衔接

初中、高中教育同属于基础教育,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有些完全中学的初、高中的教学资源和场地都一样。但是,就体育学科来说,初中与高中在阶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的组织方式都有较大的差异,但体育教育的总体目标还是一致的。

初中学段是小学学段的后续,是高中学段的学前准备,除了身体素质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提高之外,初中学段都必须要在身体素质、运动基础、体育知识等内容上为高中的选项(模块)教学打好基础。因此,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项目的运动,要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尽可能地了解每个普通项目的特点,体验每个项目的感受,并奠定1—2个项目的运动技术方面的基础。

体育中考的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l~2个运动项目的兴趣,并为这一到两个项目打下基本的运动技术的基础。但有的学校将应试的目标作为体育教学唯一的目标,从初中一年级开始每节体育课都练习那几个中考项目,学生经过3年的初中学习,其它什么项目也没有接触,相反,由于长期练习这几个项目,造成极大的抵触情绪,毕业之后,学生见到这几个项目就心烦,这对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是没有任何促进作用的。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两个看似不同的阶段目标,其实是可以统一的,完全可以找到鍛炼习惯和兴趣爱好的培养与体育中考的应试相互促进的優化途径。

四、高中体育与高校体育的衔接

学校体育教育表现出一定的学段性,对于文化学科来说,高中学习的是基础知识,大学要学习更为专业的知识,但体育学科却不完全是这样,体育既是学科,其实也是一项目标,大学体育是高中体育基础知识的延伸。大学的体育教学必须也应该建立在高中学生学习水平的基础上,这一要求符合教育改革、学校体育改革的方向。

因而高中是高校教育的基础,这就要求两者之间尽可能保持紧密联系,才能实现国家教育的长远目标。高中校通过这几年的选项(模块)教学模式的实施,高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体育知识技能有所提高,参加体育锻炼的能力正在不断加强。就目前来看,高校的体育教学也在不断地变革,许多高中学生通过选项(模块)的学习,毕业之后都能带着自己的体育专长进入高校继续学习,高校也能通过体育社团、“俱乐部”、“三自主”等教学组织方式继续强化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和能力。

体育课程和学生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高中体育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与学科为研究的重点,不断创新体教学模式,将德育渗透到课堂中,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体育名人的案例,渗透优秀的品质。其次,可以采用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再次,在体育课堂的细节处渗透德育。最后,体育教师应发挥榜样作用,用实际行动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总之,体育教师一定要意识到体育课程和德育之间的联系,不断创新课程,落实高中生的品质培养,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振宇.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000(004):137.

[2]高灿玉.浅析中学体育教学中抗挫折心理教育[J].考试周刊,2013,000(054):122-123.

[3]金海云.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抗挫折心理教育策略探讨[J].都市家教月刊,2013(4):104-105.

作者:何坤

上一篇:廉洁从业自查报告(精选2篇)下一篇:扶贫自查自纠报告(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