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班级管理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国越来越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中小学阶段在学生的人生当中是很重要的,而中小学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正确观念的建立等起到了关键的影响。在对中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基于核心素养知识的教学就开启了学生了解这个社会的大门,并教学生怎样辨别事物,如何了解世界。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德育班级管理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德育班级管理论文 篇1:

小组合作模式在德育班级管理的运用

【摘要】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时代要求人们对教育事业进行一定的改进,使得当前教育能够更加高效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能学习,会学习,高效学习的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关研究发现,由于师资力量的不平衡以及教师本人的因素等等,使得教育事业中存在以下不良现象:教育教学难以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及身心发展规律相结合,只教给学生知识,忽略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培养,难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学习方法的培养,重视教忽视学等等。新课标指出,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等方式进行教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方式,也是为国家所提倡的方式,在学习中,学生能够与老师,同学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对于提高自己的能力以及促进自己学习科学知识都有有力的帮助。而小组合作模式就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教育教学方式之一。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班级德育管理的应用实践中,可以让班级小组之间形成竞争与合作关系,小组成员之间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地展现自我,共同努力完成各类学习与班级任务,能够更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责任意识和竞争精神,有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与共同进步。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探究小组合作模式应用于初中班级德育管理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组合作;德育;班级管理;初中阶段

引言

本文将以现代化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模式为例,以小组合作模式的优势为主要依据,从小组建立以及小组管理两方面探讨小组合作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构建高效课堂等方面提供一些具有实质性的教学价值。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的优点

(一)实现师生,生生互动

通过小组合作,小组讨论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可以针对探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彼此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学习意见,促进学生在实际课堂中进行思维互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师生合作,与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有很大的差异,能够形成多维互动的课堂,从而为课堂教学过程注入活力。

(二)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小组合作,小组讨论的学习模式,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将二者有机结合,使学生更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际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出自主性与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与教师都全面的投入到课堂之中,在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中探求知识的真理在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中,进行智慧的碰撞,在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中,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每个人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众所周知,小组讨论非常适合大班级群体,因为在大班级群体中,本来每个人都难以获得发言机会,或者只有少数人能够得到发言机会,但通过小组合作,小组讨论,往往每个人都可以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让大家知道自己的想法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点,并且还能使得记忆的相关知识点非常深刻。

(三)促进友好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通过小组合作,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化被动为主动,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中,使教师真正的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能够更加努力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取得进步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小组讨论这种方式进行学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好处就是,教师一个人面对大班级群体进行教学时,往往很难做到因材施教,难以对每个人的教学学习情况都进行一定的了解,但是通过小组合作,小组讨论,在这方面有优势的同学,就可以帮助在这方面有劣势的同学,从而取得共同进步,也帮助教师注意到了难以注意到的方面。

(四)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体验和感悟小组

通过小组学习,小组合作,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化被动为主动,投入到教学教学中,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往往能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与自身体验相结合,而恰恰因为这一方面,就有利于使学生在学习以及记忆时往往都能够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组分配方式缺乏科学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让组员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带动整个小组整体共同进步与提升。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学科优势等情况,只是单纯地对学生進行小组分配,或者根据学生的座位顺序为学生进行分组。这样的分配方式看似合理,实际难以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合作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二)学生参与意识有待提升

初中教师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究学科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改变学生被动参与教学课堂的情况。小组成员均有参与学习活动、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与分析方式能够进行交流与碰撞,最终找到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通过学习的不断深入,能够逐渐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流于表面,内部成员没有明确的分工,成绩好的学生负责讲,成绩低的学生负责坐在旁边听。多数情况下性格开朗外向的学生更愿意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性格内向的学生参与效果并不理想。还有些学习小组并没有讨论学习内容,而是聊一些与课堂学习内容无关的话题。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是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三)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使用不当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很多初中教师没有掌握好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方法。没有考虑到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特别是在做公开课的时候,不论是什么样的问题,都固化的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讲演,使得合作学习流于表面,不但影响了学生集中注意力参与课堂学习,还对最终的教学目标产生了影响。

三、应用小组合作的具体措施

(一)科学合理组建小组和进行任务分工

新时期的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结合德育教育的理念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实行以德育为基础的班级管理,以此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综合素质的发展。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新一代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拉近师生关系,以此为基础建设良好的班风和完善班级管理的制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同时还需要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指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完成以上班级管理指标,应该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将小组合作模式应用于初中班级德育管理的实践中,先科学合理组建小组,再进行任务分工,为提高班级管理效果打好基础。在这里,本文要声明,在小组合作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教学教育模式开展之前,班主任最好适当开展一些有关于培养团结意识的活动,比如斗牛,跳绳,拉力比赛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每个学生都充满激情,充满热情,以为小组争光为荣,以为小组抹黑为耻。

(二)加强小组文化建设以及培养荣誉感

文化对于个人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在潜移默化中,文化就会塑造出不同的个体,使个体具有个体差异性,使得个人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因此,初中班级德育管理的实践应用小组合作模式,班主任教师就需要对小组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拼搏进取、团结互助的文化,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长,使得国家的教育培训目标得以实现,更好提高初中班级管理效果。

(三)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进行评价

将小组合作模式与初中班级德育管理实践相结合,班主任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做到各个小组进行相互监督,要求小组内部进行互相督促,從而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学习时间,自我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并且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自我控制,形成积极向善的道德标准。在一段时间过后,班主任可以根据日常观察与抽查调查等方式,总结各个小组学生的自我管理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对于进步较大、改变明显的学生或者小组给予奖励,对于进步较小或者退步、改变不明显的学生或者小组进行批评,引导他们积极进取。

(四)注重对小组组长的选拔与培养

在小组合作,小组讨论的教学学习模式中,小组组长的选拔与培养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进行小组组长的选拔与培养呢。这里本文要重点说明,在选拔小组组长之前,要考虑到小组组长的人格气质特征。众所周知,气质类型包括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和多血质四种,班主任在进行小组组长的选拔与培养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一点,对于胆汁质的学生教师要培养其沉着,稳定的特点,对于粘液质的学生,教师则要促进他们更活泼的一面,对于抑郁症的学生,教师在说话时要婉转,对于多血质的学生,教师就要培养他们稳定,宁静的一面,同时教师要注重对于胆汁质和抑郁质的学生多加关注,做到因材施教。

(五)打造高效课堂

在日常生活中,初中班主任教师有重视高效教育教学方法的应用。首先,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备课工作,结合各种因素,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其次,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循序渐进,有结构性,有系统性,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这一点尤为重要。最后,在课后,教师要做好课下作业的批改。由于教师工作具有广延性,因此,教师可以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对部分学生进行家访,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小组合作模式应用于初中班级德育管理的实践,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德育管理的目标要求,在明确小组合作模式的主要内容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组建小组和进行任务分工,制定班级量化考核细则和小组公约,加强小组文化建设以及荣誉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进行评价等,系统性有条理的促进班级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初礼环.探索中小德育衔接途径之班级活动小组模式[J].基础教育论坛,2019(32):16-18.

[2]陈小燕.初中班级管理中的道德教育方法探微[J].新课程研究,2019(13):39-40.

[3]钟露.合作课堂在德育课教学中的运用感悟[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02):129-131.

[4]高庆.小组合作学习在德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1(15):596.

作者:章皓雯

德育班级管理论文 篇2: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中小学德育班级管理策略

摘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国越来越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中小学阶段在学生的人生当中是很重要的,而中小学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正确观念的建立等起到了关键的影响。在对中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基于核心素养知识的教学就开启了学生了解这个社会的大门,并教学生怎样辨别事物,如何了解世界。不过在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德育教育的不足就会影响到学生核心素质的形成。所以讲,中小学校的教师们一定要准确的看到在德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通过采取相应的教育举措去改进中小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有助于中小学生在思想上有健康良好的发展。为此,该文就核心综合理念下的德育管理加以探讨,提供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班级管理;德育教育;核心素养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我国正在不断地落实核心综合素养的理念,为了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小学和中学时期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当前时期,我国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学校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到相应的措施去处理这些问题,这是现在中小学时期班级管理中一个主要工作。要求中小学的老师在平时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要将德育的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更加良好的发展。

一、中小学阶段德育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新时代的学生教育而言,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比较小,并且心智尚未成熟,心理比较敏感,学生的好胜心强势,好奇心和自尊心也很强。如果说没有正确的对待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那么老师的教学工作就会受到一定的阻碍,甚至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中小学的老师在自身教育经验不断地累积中需要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地把知识传输给学生,而是要抓住一些学生的不同的心理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一些措施减少对学生内心上的打击,才能够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从另一个角度说,中小学的德育融入对于管理工作来说在是很重要的。

二、中小学德育的班级管理方法

1.结合课本内容,加强德育渗透

现行中小学教材把德育教育渗透在具体的课文与章节中,教师在教学生学习这些内容时,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对语言和文字的理解,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进而拓展主题,达到启蒙的目的。例如,学习“一个苹果”的时候,要让学生知道要学会谦虚,谦虚是一种美德,还要用实际行动说话;比如乘公交车的时候,在车上看到老人、病人和孕妇,学生应该学会让座位,公共场所应该遵守秩序,不要插队。这种课文很多,老师要把每篇课文的主旨说清楚,同时,在上课的时候也可以经常引用一些德育的例子,以便学生更多地了解一些优秀的美德。现在倡导的美德,如热爱祖国,尊重老师,团结友爱,尊重老人,爱护幼儿,对人有礼貌,处处讲文明,为正义而战,帮助有需要的人,努力学习等,这些都被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的具体内容,除了必须要了解这些,还要明确地告知广大学生,作为新世纪中国的花朵和继承人,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中小学生很单纯,对于道德没有一个明确而又牢固的概念,这就需要老师多给每个学生讲讲怎样做才是一个道德的人,同时也需要从反面告诉每个学生不讲道德将会承担什么后果。

2.合理使用激励措施,促进德育管理

在中小學的管理工作中,必须要确保激励手段的合理有效。老师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激励手段,在使用激励措施的同时要找好时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如何进行激励,这样才能够发挥出激励手段的效果。比如说,老师在给学生普及保护环境内容的时候,可以通过问题的形式问学生:“大家知不知道在生活过程中怎样爱护环境?”这时候就会有同学想要进行答复,老师可以请第一个举起手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在学生讲完之后,老师可以对学生说:“这位同学讲得很棒,我相信我们班中的其他同学也能够在生活中做到保护环境,那么我们继续听一听下一个同学的看法”。当找了几个同学回答之后,老师就要夸奖这些同学:“这几个同学讲得都很好,我相信其他没有发言的同学一定有更好的想法,以后一定要积极发言,表现自己。”通过这种老师问让学生进行回答的方式来表扬举手的同学,同时鼓励没有举手的同学,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学生德育的养成。

3.老师应注重做到换位思考,拉近德育与学生的距离

老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换位思考,掌握学生的内心情况。 老师和学生之间毕竟是出生在两个年代的人,而且,老师以及自己的学生之间仍然存在着生活的经历、知识的多少、各方面的能力以及德育思维等等的不同,这些问题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情况下则会直接导致老师和自己的学生之间所存在的想法以及两者看问题的角度截然不同,基于这个原因,老师与学生之间会产生种种矛盾。如果老师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没有真正做到换位思考,运用科学的标准去要求和对待每个学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工作并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如果教师从学生的角度上去想问题,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让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近,进而拉近学生以及德育之间的距离,以此提高教师的德育教学效果。如:当老师在积极开展自身的德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要带给学生们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并回想自己在当时的中小学时期做学生的时候对老师是存在着怎样的心态和心理,以及当时的自己比较愿意接触哪一类德育方法,最厌恶哪一类的德育方法,因此老师就会可以真正切身地感受每个学生的实际体验和思想状态,在积极开展自身德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也会有耐心,从而更加切实地将自己放在学生身边的适当位置。

结语:教师是学生和德育教学的连接者。在教育学生方面具有重要责任。正是这种神圣的责任引导着教师要不断改善管理方法,把道德教育和日常管理相融合。在上课的时候,不仅要用书本知识填充学生的大脑,而且要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1]李民.谈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J].华夏教师,2020(20):44-45.

[2]张丽萱.浅析中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方式[J].才智,2020(18):127.

[3]滕俊鹏,汪韦如.解析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J].中华少年,2020(04):174-175.

作者:刘玉忠?颜丙光

德育班级管理论文 篇3:

基于小组合作理念的初中德育班级管理策略

【关键词】初中阶段;班级管理;小组合作;德育渗透

一、在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开展小组合作的意义

在当今学校里实行的小组合作模式,大多是教师为了学生的学习而开展的,对于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这方面基本上没有涉及,忽略了小组合作在德育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而笔者通过在实践中研究则发现,在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实施小组合作不仅能使班级管理模式更加丰富,学生在班级中的日常表现也更加活跃,从以前对同学漠不关心,逐渐转变为了无微不至。这都是因为学生们在小组合作模式中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从此他们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小组中的一分子,他们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为班级学习营造出了良好的氛围。

二、当前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开展小组合作中的问题

(一)小组合作注重形式,忽略了合作内涵

在初中的与班级中开展小组合作,归根结底,重点还是要落实在合作的内涵上,而不仅仅是表面形式上的合作。而在当前的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开展小组合作中,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响应教师的号召,从表面上进行合作,根本没有真正接触到合作的实质,只是听从了教师的建议,和其他同学开展合作和分行动。而在实践中,他们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清洁班级卫生中,依然是在潜意识里把自己看作单独的个性行动,他们大部分的合作就仅限于在课上进行讨论时互相交流一下意见,除此之外的合作行动少得可怜。并且由于他们这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在长辈的宠爱中长大,在沟通交流上缺乏平等意识,总是下意识地认为别人就应该认可自己的意见,因此在合作中都只站在了自己的角度上思考,没有顾虑到其他人的感受。

(二)小组合作式的班级管理形式中组长的选择传统单一且权力过大

对于在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开展小组合作来说,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是平等的,但是初中生处于热气方刚的时期,当某个人被教师任命为小组长时,他们就会下意识地认为自己是组长,就应该指挥其他组员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将自己从小组成员中独立了出来。而对于其他组员来说,他们会认为小组长这样做太过于霸道,不服从小组长的管理,因此常常闹矛盾。长此以往,小组内甚至会开始勾心斗角,形成两个不同的派别,这就有违背我们开展小组合作的初衷了。另外,就初中生的心态而言,他们之间很难真正认可并服从对方,更多的是认为自己最厉害。因此,教师在任命小组长时,不能仅仅唯成绩论,看谁的成绩最好就任命谁是小组长,应该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比如谁的领导力强,能将其他的组员紧紧团结在一起;或者是亲和力比较强,其他的成员都愿意听从他的意见。如果实在无法平衡组内其他的个人意见,教师还可以采取轮流做组长的方式开展小组合作,避免其他的小组成员认为不公平。

(三)小组合作式的班级管理内容片面

小组合作式班级管理模式应该体现在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应该局限于课堂学习中。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课程安排相对来说较为宽松,除了学习,在校园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内容,比如日常的清洁班级卫生、课间休息中的娱乐活动。教师在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开展小组合作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在各个方面规定好如何做,让学生们在进行小组合作时有章程可以依据。另外,纪律问题可以说是初中校园生活中很令教师头疼的问题了,良好的纪律是学生好好学习的基础,如果班级中纪律维持不好,学生时刻受到各种外部干扰,那无疑学习效率将会大大下降。因此,教师一定要在这方面做好安排,让小组合作成为维持纪律的有效手段。

三、在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开展小组合作的策略

(一)在学习中开展小组合作,营造融洽学习氛围

学生的最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班主任在渗透德育时应以学习为重心,在学习中开展小组合作模式,可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六个成员,其中两名优等生、两名成绩中等学生、两名潜力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人由组内成绩和领导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也可由学生自荐或者选举。在课前各负责人根据教师的要求提醒组员进行预习,或者由组长带领共同进行预习。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互动时,要组长做好组内的引导工作,带领组员们展开有序、积极的讨论,共同针对教师给出的问题进行有效探讨。可以建立组内学习讨论群,在大家课后独立学习的时候遇到问题时,将问题发到讨论组内大家一起讨论解决。这些措施虽然看起来会花费很多时间,但是只要大家坚持做下去,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就必然能提升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能力。

(二)在卫生管理中开展小组合作,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

小组是班级日常卫生打扫和保洁考核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在卫生管理中開展小组合作,能提升学生的合作分工能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卫生习惯。在具体的实施中由各小组轮流管理班级日常卫生,每个小组负责一周的卫生工作,包括每周一次的大扫除和日常打扫等。

在分配清洁任务的时候要具体到个人,确保在接下来的卫生检查中出现问题时不会因责任划分互相推诿。而在进行每周一次的班级大扫除时,则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完成,负责本周卫生打扫的小组负责统筹安排任务和卫生检查。在安排任务时要注意人性化分配,男生和女生各自负责自己擅长的方面,比如在为男生安排任务的时候,可以安排拖地、摆放桌椅这些需要良好体力的工作;而对于体力较差、做事比较细心的女生,则可以安排清扫地面、擦玻璃、擦桌子之类的任务。各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做好卫生工作,此过程能他们培养出吃苦耐劳的精神,树立起他们积极的责任意识,有效增强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

(三)在纪律管理中开展小组合作,提升他们的遵守规则意识

纪律管理的主要内容则是课上、课下和自习课的纪律管理,同样由各小组轮流管理,纪律委员和班长负责监督和指导。在课上,组长督促组员认真学习,时刻跟随教师的思路高效学习,在发现组员出现走神、说闲话和其他的开小差行为时可以互相提醒。课下注意班级纪律的保持,各小组组长督促组员不准在班级内大声喧哗,更不可以推搡打闹或者追逐嬉戏。教师可以实行积分制,出现上述情况的小组,根据实际情况的严重程度和影响扣除纪律分,纪律分则和期末的成绩挂钩,以此让学生重视遵守班级纪律。在自习课上则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在需要借东西或者有事出去的时候尽量将动作和声音放轻,避免影响到其他人。组长负责监督自己的组员,在组员做出不当行为的时候及时提醒。班主任应当从初中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遵守规则的意识,从道德层面上让他们明白这样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为学生日后在社会上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初中阶段是人生中成长的分水岭,人的诸多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都是在该阶段养成的。因此,在该阶段对学生开展良好的德育工作,为他们的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念,对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班主任要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培养学生的各项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在他们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输入健康的道德观念,促使他们养成优秀的品质,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学习。

作者:刘丹红

上一篇:铁路污水处理论文下一篇:电视农业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