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短信传播功能分析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传统互联网时代,人们网上获取信息主要围绕web浏览器展开,收藏夹或书签栏里的书签就是一个个服务入口,利用者通过电脑终端获取档案信息资源和相关服务。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等移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快速普及,正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和服务的方式。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手机短信传播功能分析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手机短信传播功能分析论文 篇1:

新闻语言研究综述

摘 要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产生以及新闻媒介种类的不断增加,同新闻有交叉的学科也不断的产生和发展起来,新闻语言作为与之相关、相近的学科就是在这一基础之上形成,但在研究获得了较大的进展的同时在一些方面依然可圈可点,本文就目前的新闻语言研究现状做了一个综述,对新闻语言的现状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希望对后来的研究者们提供一个不算成熟的参考。

关键词 新闻语言 研究综述 研究反思

一、新闻语言研究现状分析

新闻语言是对社会现实立体的呈现,同时,也是一种鲜明的公共语言,因而,对于新闻语言的研究一方面更容易进行有章可循的分析,另一方面,也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蕴值得去研究。

新闻语言具有新闻的属性,同时又兼顾语言的属性,是一种特殊的有新闻性的语言呈现,因此,对于新闻语言的研究常常要涉及到一个交叉性学科的研究,如林溪漫《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差异与合流》对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根本区别展开讨论。同时,就新闻与文学“合流”现象进行剖析。鉴于这一特殊的学科属性,国内对于新闻语言的研究,大致可以从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角度等的不同来加以划分,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一)不同研究内容的新闻语言研究

研究新闻语言,首先要弄清楚何为新闻语言,新闻语言至少包含新闻和语言两个要素。新闻,是传播者通过传播媒介向受众传播以事实为前提和基础的信息,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因此,在近年来的新闻语言研究中,有很大一部分对新闻语言的本体的研究。这类研究大多体现在对于新闻标题语言、语言运用、模糊语、语用规范以及新闻特性等等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文献中。

石义彬《论新闻语言的本质特性》认为“新闻语言是如实呈现客观事实的语言,是人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反思的结果,是一种“受众约语言”。它来源于社会实践,依赖于社会实践,它的面貌总是随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随社会兰活约发展而发展的”,由此分析了新闻语言的本质和特性。喻国伟《浅论新闻语言的时代性》认为新闻语言可以从词汇和语言风格这两个方面体现它的时代性。“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没有语言,无以成文学。同样,新闻的第一要素是新闻语言,没有新闻语言,一切报道全无依托。”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语言的研究不可小视。此外,宋嘉扬《论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与模糊性》,艾丰《新闻语言的具体特点——谈谈在报道中如何使用“具体”和“准确”的语言》、都从不同的内容对新闻语言进行了研究分析。

(二)不同研究角度的新闻语言研究

沙林觉斯蒂芬·厄尔曼说过:“语言有两种用途。语言可以用来陈述事实传达客观的论点,其目的纯是交流。同时语言也可以具有一种主要是情感的、能动的功能,即表达、激发感情和影响行为的功能。”新闻语言同时兼备着两种属性,因此,对于新闻语言的研究更多的学者会从语用学和修辞学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分析。

葛西劝、葛素表《对新闻语言中新词语应用的一点看法》中提出,新闻媒体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窗口,对规范使用语言文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谓“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李菲《新闻语言中的消极修辞》认为新闻语言的表达效果不仅直接关系着一篇新闻的传播效果,而且影响着一篇新闻的质量高低,文章主要从新闻标题、词语的表达以及句式的安排等方面探讨了新闻语言中的消极修辞。

(三)不同研究对象新闻语言研究现状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技术的普及,新型媒体的产生和发展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新闻语言在不同媒体中的呈现和反映形式也因此产生出微妙的不同,这种改变,有其进步的空间,也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不同媒体的新闻语言使用研究,也成为新闻语言研究的一个新路径。

1、以报刊为对象的新闻语言研究

报纸刊物作为一个历史最为悠久的新闻媒介,有其固有的、特定的语言规范,报纸的标题特别是新闻标题“既是新闻事实的浓缩与结晶,新闻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对新闻事实的认识与评价,是媒介对舆论的引导”。所以这一方面的研究占了很大一部分。丁春花《中国报纸新闻语言中称谓语系统研究》就以《文汇报》为例,分析了新闻语言中称谓的类型、特征、成因及历史变化。对于鲜少有对新闻语言(特别是报纸语言)这一特殊领域中的称谓语进行系统、全面地研究。叶林海《报刊新闻语言运用三原则》论述了报刊新闻语言的运用呈现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遵循三大对立统一的基本原则:朴实与生动的统一、准确与模糊的统一、简洁与严谨的统一。

2、以电视为对象的新闻语言研究

电视自产生以来就很受人们的喜爱,随着电视的普及、受众的增多、受众整体素质的提升和要求的增加,电视新闻语言也开始发生时代要求下的变化。周伟红、张凤辉《电视新闻语言探析》中分析了电视新闻的语言有着与报纸新闻语言和广播新闻语言所不同的特点。此外,《电视新闻访谈语言元功能分析》、《新闻调查——出境记者的叙事特质》等等研究类的学术文章开始出现,甚至对于地方方言类节目的研究也初见端倪。这些都是媒介活动发生改变后随之而来的语言方式的转变,这一类研究也是对于电视类节目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闻语言运用及其变迁的必要性的探讨。

3、以广播为对象的新闻语言研究

广播作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曾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意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种新媒体的出现,广播的使用范围不在广泛,但终究有其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只是,目前对于广播的新闻语言的研究甚少,还有待研究者可以发掘其中的研究价值进行探讨。

4、以新媒体为对象的新闻语言研究

我们现在所说的新媒体一般是指: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言的。新媒体的出使得新闻语言在语言运用的通俗化、陌生化、创新化等方面的变化尤为明显。但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控制的弊端。

在这一背景下,对网络新闻语言的研究开始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有大量的文章开始涉足这一方面的研究。房新宁、李川《网络流行语在新闻语言中的应用》着重分析了新闻语言在使用网络流行语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网络新闻语言与话语权变迁》分析了由于网络传播者身份的多样化、网络传播渠道的多元化,网络新闻语言的主观倾向呈现复杂化,“与传统新闻高临下的传播方式不同,平行的横向传播模式使网络新闻不仅设置了公众谈论的话题与讨论的议程,而且为更多人提供了发言的渠道,使语言意识倾向发生了一定变迁,话语权不仅仅局限在少数人的手中,使话语处于有序竞争状态。”

二、新闻语言研究现状述评

对于新闻语言的研究,我国虽处在一个新的阶段,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在各类学术性刊物上公开发表的研究新闻语言的论文,有百余篇。著作有蓝鸿文、马向伍的《新闻语言分析》、黄匡宇的《电视新闻语言学》、李元授、白丁的《新闻语言学》、孙国平的《实用新闻语言》、段业辉的《新闻语言学》、李佐丰的《广播电视新闻语言学》等等。另外,在许多新闻学教材,尤其是大部分论述新闻写作的著述中,对新闻语言都或多或少有所涉及,有的还设有专章进行了讨论。这些研究和探讨都对新闻语言的研究产生了很好的开端,在这一基础上,近年的新闻语言研究中,研究人员不断增加,研究范围有很大的扩大,研究成果也有了更深的意义和价值。相信对于新闻语言的研究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质的飞跃。

然而,在开启一系列关于新闻语言的研究时,作者对新闻语言定义的理解不同也造成了对新闻语言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的不同。这就导致了新闻语言研究的某些不足和缺陷。从表象来看,似乎研究新闻语言的论文不少,但是,逐一研读这些论文会发现,结合语言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理论来深入研究我国新闻语言与权力与意识形态等关系的期刊论文几乎没有,也缺乏结合这些学科理论来研究我国新闻语言范式演变以及这一演变与政治、社会等因素之间的影响与被影响关系的论文。

一方面不少论文停留在表象层面的概括上,缺乏结合相关学科理论对之的深入分析,如《新闻语言应简练》、《新闻用语要有新发展》、《浅谈新闻语言的节奏》、《浅谈新闻写作的语言美》等等,这种论文是典型的感想式随笔,不是真正意义的学术论文。

此外,有些论文从题目上看似属于很接近的相关研究,但内容则基本没有涉及。如《从时代变迁看新闻语言的发展变化》(2009)一文只谈了解放后至文革前、文革十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几个不同时期我国新闻语言的风格特征,整个论文只是对表情况的描述,没有深入分析。

还有部分论文涉及到用“批评语言学”理论来分析新闻语言,但并没有涉及到我国自从国人办报以来新闻语言的范式演变以及我国新闻语言与政治、社会环境的关系。如《从批评性语篇分析透视两则新闻报道(2008)、《从批评性语篇分析的角度分析新闻报道》(2008)。另外,这类论文的作者主要是语言学专业以及外语学院的师生,新闻专业的师生对此研究不多。

对于兴起的网络语言研究类论文也有明显有追逐潮流之嫌,如《试论网络新闻语言与网络语言的异同》、《网络新闻语言的认知语境观分析》、《网络新闻语言的隐性功能分析》等等,这些论文所研究的内容多属于应用方面,且多是只从表象上描述网络语言的特点等,缺乏理论借鉴与学理深度。

三、新闻语言研究现状反思

语言的本质即人的本质(海德格尔语),伽达默尔认为在文本与读者、传统与现在之间起桥梁和中介作用的正是语言,理解过程也是一种语言过程。索绪尔(Ferdinal8aussure1857—1913))把语言现象划分为语言(1anguage)层面和言语(parole)层面;语言是深层的结构和规约,言语则可以认为是显性的表达层面,所以,语言不止是在语,还要言。新闻语言更是要在语、言,的基础上,契合新闻报道的各类规范,这就对新闻语言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新闻语言作为大众媒体传播信息的符号中介,新闻语言的变化也必然是新闻流变的某种外显和表征。一方面,新闻语言有自己较固定的表现模式,它是对社会现实立体的呈现,同时,它是一种鲜明的公共语言。另一方面,“作为新闻的载体,新闻语言伴随着新闻媒介的产生而出现,并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发展。”因此,鉴于上述因素,新闻语言也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蕴值得去研究。如何运用好新闻语言,更好地发挥它的传播功能,更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到实践进行认真深入地分析和研究。

但在我国新闻学研究领域,就目前而言,还缺乏一个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研究的内容还比较狭隘、静态研究仍然是研究的主流、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还比较缺乏,更缺乏上升到语言哲学、政治学高度的关注和深层次思考。基于这些客观原因,新闻语言的研究还处在一个探索发展的艰难阶段。但是,我们也应该坚信,艰难的准备工作终究会迎来曙光。这当然也要求我们的新闻工作人员以及研究人员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我们相信,当语言研究随着重心逐渐由静态而动态,由句子而语篇发生重大转移,语篇研究这场“兴师动众的,也许是涉及若干代人努力的马拉松竞赛”,将会促发学界的一次重大革命。

参考文献:

[1]艾丰.新闻语言是一种独立的语言[J].新闻与写作,2010(11).

[2]金永辉.新闻语言的时代性[J].时代文学,2009(24).

[3]业辉.新闻语言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4.

[4]王群,曹可凡.谈话节目主持艺术[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5]李美霞.话语类型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7.

[6]王一川.语言乌托邦——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探究[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作者:字东玉

手机短信传播功能分析论文 篇2:

移动应用设备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

传统互联网时代,人们网上获取信息主要围绕web浏览器展开,收藏夹或书签栏里的书签就是一个个服务入口,利用者通过电脑终端获取档案信息资源和相关服务。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等移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快速普及,正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和服务的方式。2012年上半年,网民的增长速度延续了自2011年以来放缓的趋势,但手机网民数量大幅上升,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数达6.86亿,这些数据充分表明,移动终端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服务的重要媒介。对档案工作而言,在移动网络技术环境下开展移动服务是顺应潮流的有益探索。

一、国内研究现状

(一)档案工作移动服务技术研究

上海大学的肖春红发文介绍3G技术的概念、与1G、2G相比3G的特点和优势,创造性提出了"手机档案工作"的概念,指出手机档案工作不是字面上理解的在手机上构建数字档案工作,而是通过“改变信息转播和利用的方式”“拓宽与用户的信息交流渠道”的一种档案馆手机服务系统,从档案资源建设、服务方式构建、技术条件保障三个方面分析了基于3G技术的手机档案馆构建策略,并展望了手机档案馆这一概念的未来发展。海峰在分析手机档案工作建设实践和3G技术应用趋势的前提下,在“手机档案工作”概念基础上首次提出“移动档案工作”概念,并提议将云计算技术运用到移动档案工作建设。将云计算技术引进移动档案工作建设,也就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数字档案资源存储和利用的安全。张学辉和裴友泉提出了对基于WAP的“手机档案服务”构想,深入浅出地介绍了WAP技术,阐明了在档案服务中WAP技术比网格技术发展更快,并从网站的实际构建、WAP网站界面设计等方面论证了如何更好地运用WAP网站方式查询档案。

(二)基于短信的档案工作移动服务研究

最早将短信服务引入档案工作信息服务中的是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的陈洁,她认为应该要将手机短信实践于档案工作信息服务,创造性提出了把“固定式服务”转变成“移动式服务”,文章初步分析了手机短信在档案工作实现的方法,及手机短信在档案领域可实现的功能。陈勇指出了手机短信在档案工作中包括信息交流、档案查询、档案咨询等在内的七个应用领域,从方便获取所需的档案信息、促进档案工作与利用者互动交流等方面阐述了手机短信在档案工作服务中的作用。宁现伟认为,档案馆可利用手机短信这个信息平台,为档案用户提供实时的信息服务,从实时性、简易性、自主性、经济性和可存储性五个角度分析了档案工作手机短信服务的优点,从手机移动通信技术、用户、档案工作自身的网络服务系统三个方面对手机短信服务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省级档案信息网站的调研,对手机短信服务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文章的最后也说明了短信服务平台存在的不足。该文将提供短信服务的档案工作直接称之为“手机档案工作”。

(三)基于微信的档案工作移动服务技术

王潇、黄新荣发文指出,微信公众平台可使档案机构向档案用户推送档案信息和服务动态,从而能够实现与档案用户的互动交流,并提出档案馆要重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着重对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要突出档案的特色,将档案的优势与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都发挥出来,相得益彰,以此提高档案工作的信息服务能力。刘福利通过"档案工作"和"档案"这两个关键词,对国内档案工作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基于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大众传播的“5W”模式,分析了档案工作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服务的可行化从发布档案信息,实现档案咨询等四个方面进用了档案工作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分析,从档案工作要跳出微博思维设计微信特色活动等角度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具体开展提出有益的思考。

(四)档案工作微博服务研究

张垒首先概述了微博的概念和特点,以新浪微博上用"档案工作"为关键词检索到的12家开通了新浪微博服务档案工作为调查样本,从影响力和服务内容两个角度进行了调查,指出了档案工作开通微博的意识淡薄等三点不足,并提出了包括强化行业微博政策引导在内的四种解决对策。松姗通过采用实证分析,对新浪微博上综合档案馆政务微博两年不同的数据进行了跟踪对比分析,比较的项目包括活跃度、影响力、命名、形象标识、服务内容等调查数据为基础,指出目前政务微博的若干问题,从转变思想、规范经营、整合资源、加强内容建设角度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逢通和肖文从高校档案信息服务的角度,分析了移动通信平台在高校档案信息服的重要性,文章认为微博、微信等移动通信终端,为高校的档案信息服务工作提供了借鉴,预测了移动通信平台在高校档案服务中的三个应用方向,提出了运用高校档案信息移动通信平台的四点策略保障。文章中没有对微信和微博加以区分,比较笼统的将二者视为高校档案工作可以利用的移动通信平台。

二、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Web技术发明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国外档案工作服务开始尝试与移动技术结合,开展档案工作移动服务有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数字化项目的推进、政府资金投入的加大及Web2.0技术的推广,传统意义上的档案工作定义也发生了转变,数字档案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工作不再是由档案机构独自支撑。在档案资源整合方面,图书馆、档案工作、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加强馆间合作,利用移动传播媒介使数字档案资源实现“移动服务”。

Rovatti-Leonard,Angela针对公共文化机构如何提高社会教育服务功能时,提出构建一个“Mobile LAM”即移动的图书馆、档案工作、博物馆合体机构。她介绍了移动LAM的概念、应用的技术及成功的案例模式,并重点突出以用户为中心的移动服务是图书馆、档案工作和博物馆合作的工作核心。在实践方面,2009年由美国的史密森尼学会倡导的图书馆、档案工作、博物馆合作的SPS(Smithsonian Photographic Services)史密森尼摄影服务项目,就是利用Flickr(网络相簿)创建一个论坛共享各机构拥有的摄影作品,实现了数字信息资源的跨时空整合与利用。美国国家档案工作创造性地开发了一款手机应用软件“历史上的今天”(Today’s Document),在网页上提供APP下载链接,以文字、图片、音频等形式定时发布历史上当天的重要事件的介绍信息,充分发挥了档案馆的文化教育功能。另外,国外一些数据库生产商(OCLC World Cat、EBSCO Host Mobile等)也开展数字信息查询服务。以OCLC的World Cat Mobile項目为例,用户通过在移动终端输入其网页地址可登陆平台获取所需数字信息资源。

从已有的有关档案馆移动服务的研究成果来看,目前研究主题较为分散,没有明确提出档案馆移动服务这一概念,也没有系统地提出档案移动服务的功能和特点,没有宏观地把握档案工作移动服务的方式途径,对移动服务的构成要素及模式缺乏研究。在对实践的调研中,主要是针对档案工作开通微博的现状进行调研,对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现状调研则没有较多涉及。国外的研究成果中则更多地表现为对网络社交媒体应用于档案信息传播领域的探讨,以及开展移动服务APP的介绍,没有从理论上构建档案馆移动服务的体系和模式。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数字档案的来源有两类:传统档案经过扫描,缩微等方法数字化形成数字档案;直接由电脑及数字设备形成的电子文档、表格、图形图像、音视频等。

(一)、数字档案的建立方面

1.背景

数字档案的建立和使用,才刚刚起步;这两类活动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手机作为移动数字设备,已经非常普及。在建立两类档案的过程中,手机都能够发挥出较大的作用。

2.手机可能的用途

传统档案数字化:扫描、拍照之后,需要与目录数据库对接,期间需要大量的输入、校对工作,单靠档案管理人员难以完成。通过手机客户端,授权相关档案的利益相关者录入、校对相关内容,不但提高档案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使数据更加准确。

数字档案的建立:类似于传统档案数字化,将电子文档与目录数据库对接时,大量的校对工作可以由手机端的相关人员进行。附带地,只要做好权限控制,手机也可以辅助采集图像视频音频数据。

3.与电脑相比

手机的此项应用无法由PC机代替,手机可以相当可靠而便捷地实现身份认证,而PC机的身份认证相当困难。

(二)数字档案的使用方面

1.权限控制

非公开的档案,需要权限控制。非涉密档案的权限控制,只需通过手机使用短期有效的密码就可以控制。此外,手机应用还有更多权限控制方法可供选择。所以,在适当设计使用流程之后,这类档案完全可能由手机端远程使用,极大降低档案查阅的成本。

2.手机计算能力方面的限制

由于手机属于移动设备,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相对于PC机来说要差很多,对于使用档案有很大的限制。比如较大的表格在手机上很难阅读,较高清晰度的照片在手机上看不出效果等。

在手机已经获得档案使用权限后,手机端可以向由当前手机端所使用的电脑授权的方式,将手机会话扩展到电脑上,利用电脑的计算、存储、显示、打印功能使用档案。(是否允许打印尚待论证)

(三)档案服务方面

1.深入调研了国内省级档案工作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移动服务的现状,借此了解国内档案工作移动服务开展的情况和水平,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几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为档案工作开通移动公众平台提供经验和指导。

2.论证了档案工作开展移动服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构建了档案工作移动服务的系统,逐一分析了该系统内的几大要素及相互间的关系。

3.在梳理档案工作开展移动服务模式的基本方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档案工作移动服务模式。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通过选取检索词,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国内有关档案工作移动服务的研究成果,对检索结果进行整理和分类,分主题进行文献综述,从而准确地掌握当前国内外档案工作开展移动信息服务的理论研究情况和实践进展状况,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与空白,尚存在可继续深入硏究的部分,为本研究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二)对比研究法

通过与国内外图书馆建立移动档案馆开展档案服务、国外档案工作在移动服务上的成功实践案例与国内档案工作移动服务现状的对比,找到国内档案馆与前二者之间的差距,更好地吸收借鉴已有的成果和经验,少走弯路,并结合工作实际探索移动设备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五、研究所用的技术路线

基于移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建立移动档案服务实验平台,尝试开发移动档案服务系统。

(一)服务信息提供方

1.选取部分公开档案和部分非公开档案,建立对外服务数据接口,与档案目录数据库和档案内容数据库建立安全接口;

2.针对所选的数据,开发权限控制及验证系统;

3.开发数据查询及生成接口:按照接收到的服务请求,查询得到服务数据,并按照客户设备的类型和呈现能力进行格式加工。

(二)手机客户端

1.开发权限申请与安全子系统,向服务信息提供方请求特定档案内容的使用权限。并负责在服务终止之后清除相关数据,确保服务数据的安全性。

2.档案数据使用子系统

与服务方协商,针对特定的客户设备呈现能力和档案数据格式,接收由服务方进行格式加工之后的格式化数据,以约定方式,在数据有效期内,提交给客户使用。

技术难点:

1.信息服务系统与档案数据库之间接口的安全性,通过恰当的权限分配、权限管理、使用监测、数据审计等技术保证;

2.用户身份验证

在各类应用系统中,用户身份验证是最困难的。但对于档案系统和手机客户端配合使用,有特殊的优势:就是档案内容。档案系统事先拥有客户的各类信息,这些信息以选择题、问答题的方式,配合预留的手机号码,能够很方便地验证用户身份,而且不会泄漏用户数据。

得到验证的身份的有效期,按照数据的安全要求和通信路径的不安全程度综合确定,并在数据请求与使用的全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控制。

(三)数据销毁

服务端的数据,在使用完毕后由安全接口负责销毁;客户端的数据无法保证可能销毁,因而在客户端的需要保证安全的数据,任何情况下均不进行明文传输与保存。需要研究一种加密算法,使除最终呈现给客户的数据之外,其它传输和暂存的数据全部采用与用户身份和有效期相关的密钥进行加密。一但用戶身份失效,或者数据超出有效期,暂存的数据将再也无法还原。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

作者:王燕凤 马宁

手机短信传播功能分析论文 篇3:

从银川市政务微博看西部民族地区微博问政的打造

摘 要:近年微博问政日渐升温,地处西部民族地区的宁夏银川市政务微博问政大胆创新,走在了全国前列。本文综合分析其发展情况及运作经验特色,以期对西部其他民族地区的微博问政运作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微博问政 微博群 政务新工具

一、引言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进行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它具有短小、快速、方便、随时随地访问、所得即所见等特点。微博的这些优点使其迅速成为备受关注的舆论新阵地,为网络问政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作为社会化媒体的重要类型,微博已成为继新闻网站、论坛、博客之后,网络舆论生成的主要载体。微博作为网络民主的扩展和延伸,“微博问政”在推动公民参与政治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微博用户目前已破2亿,而作为政务微博在全国范围可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有1708个,政府官员微博720个(张志安贾佳,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新闻记者2011,06)。这是一种仅仅140字的互联网文字应用,其媒介方式已悄然为中国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注入了活力。如今,通过开设微博与公众进行互动,已经成为许多中国官员与政府机构的选择,而银川政府微博又从理论上对政府问政的创新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理论总结。

二、银川市政务微博的发展情况

2011 年以来,中国的微博问政日渐升温,政务微博建设蔚然成风。地处西部民族地区的银川市微博问政走在了全国前列,2011年下半年,银川市的网络问政便能与群众实时互动,能够针对性地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在全国政务微博群中独树一帜,得到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中央到地方各级媒体的关注,其先进理念和较强的操作性甚至被东南一些沿海城市学校效仿。

银川市施行真正意义上的网络问政开始于2010年底。2010年下半年,银川市委、市政府派人去广州、南京等其他发达城市考察学习。2011年3月,银川市委召开常委会议,通过了推进网络平台建设意见。4月,银川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向社会公布了推进网络平台建设意见,从而将网络问政提到正式日程中来。银川市的网络问政可以分为七大板块:党务政务公开、重大决策问政、信访投诉受理、权威信息发布、微博政民互动、手机短信平台和网上审批办理。到2013年底,已开通市、县(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及其组成部门政务微博近500家,形成了规模化、系统化运行的政务微博集群体系和工作督办机制。其中“@微博银川”由市政府办公厅负责维护,主要发布重要政务信息、宣传解读政策、征集建议意见;舆情应对,快速发布辟谣信息,防止谣言扩散;微博直播市委、市政府重大活动;受理、转办、反馈网民诉求。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微博银川”共发布微博7038条,其中2013年全年共发布微博2185条,受理群众诉求3605条,转办办结3605条,粉丝总数为276万人,使这一政府信息公开网络新途径正成为银川市政民直接沟通的重要平台。

微博和门户网政民互动平台开通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信访件减少了50%左右,全市信访总量同比下降了23.35%。(政务微博“银川模式”逐步成型http://www.nxtv.cn 2014-1-9 9:16:54 来源:银川日报)

在人民网2011年全国“十大地方新政评选”中银川市政务微博集群获得第四名;在工信部主办的“2011年中国最具影响力政务微博推荐评测”中,“@微博银川”当选“2011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政务微博”(党政机构类),被国家行政学院评为“2012年度中国电子政务最佳实践奖”。“银川模式”也与公安微博多元模式等并列,成为唯一以城市名命名的微博模式。

三、打造民族地区有影响力政务微博的启示

从银川市政务微博所取得的成就看,银川市虽然地处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但政务微博的起步并不落后,对西部地区应用新媒体进行信息交流传播与社会管理具有借鉴作用。

1. 打造政务微博群

银川政务微博发展至今,已经有200多个政府机构集体入驻微博,打造政务微博群,创新了政府的社会管理。各级职能部门通过新浪微博平台联动办公,形成了完整互动的银川市政务微博生态系统,是政府微博向网络问政深水区发展的一次有效探索。它不仅突破了微博上政府与网友互动的格局,更强调当地政务微博群之间的互动优势;不仅能畅通公众的意见渠道、及时发布各方面权威信息,而且能通过微博形成政府联动办公模式,创新管理方式,打造更强大的亲民、惠民话语平台。政务微博群的打造,加强了微博政务系统的横向与纵向构建,加强了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多范围地满足了群众的诉求,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系统。

2. 政务微博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于关注民生、解决问题

网络问政运作中,与网络舆论应对和引导相比,解决群众的实际利益诉求是第一位的,服务百姓,畅通百姓利益表达渠道,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是政务微博开通的最终目的。银川政务微博从开通之初,就把解决群众关注的问题放在了首要位置。

“@银川食品安全”是银川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官方微博,也是第一个给银川网友留下深刻印象的政府微博。开通不到两个月,就吸引了5000多位粉丝,调查了十几起网民反映的热点食品安全问题.比如染色馒头、牛肉拉面中用的添加剂蓬灰、火锅底料、凉皮、鸭脖子等等食品的安全性,“@银川食品安全”无一遗漏地予以关注,并以最快的速度调查、解决和回复,被网民评为“最具诚意食品安全微博”。

银川市政务微博办结率达80%以上。及时解决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银川市民最关怀、最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政务微博开通以来,银川市委重要领导的信访件减少了50%左右,全市信访总量同比件次降落了23.35%。

3. 微博问政重在问政、重在互动

微博问政的活力在于互动。但与日俱增的政务微博正遭遇难以突破的“瓶颈”,不少地方的政务微博仍然停留在简单的信息发布,与民众缺少互动,更谈不上解决问题。政务微博就是一个微型的网络议政场,运作是否成功关键要看民众是否对其欢迎与信任。所以,政务微博应多发布一些能够引起民众兴趣、互动性强的话题,多播发第一手新闻信息,多涉及老百姓生活中最关心的问题,耐心听取民意,及时回复相关问题。政民互动专报,是银川市为加强微博问政时效所建立的一项制度。市委副书记主管,直接呈报市委、政府主要及分管领导,没有中间环节,形成民意直通车,提高了行政效率;市纪委履行监督职责,对回复群众意见不力的单位,启动问责机制,比如2012年3月因官方微博“@银川物业”回复网民投诉不及时,银川市物业管理办公室3名干部分别受到诫勉谈话和调离岗位的处分。

4. 政务微博成为银川政务新工具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政务微博,已经成为政府倾听民情、沟通民意、服务民生,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一种尝试。银川政务微博群发展至今,微博问政体系趋于成熟。通过政务微博实践,政府汇集民智,服务政府决策,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并借力网络监督,建设廉洁高效开放式政府。政务微博成为银川政府政务推进的新工具。

政务微博促使政府改变行政理念和方式。在社会管理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以服务为立足点,管理为手段,通过有效服务达到管理目的。政务微博作为一个开放的公共意见平台, 促进政务公开、透明,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如网民在微博中反映银川医保管理中心因为理论学习停止办公、市政务服务中心一行业窗口无人值守等问题后,政府积极会同职能部门进行了深入查处,对责任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以此为契机,严格纪律,加强管理。政务微博的开通运行,使民意上传更通达、矛盾化解更及时、工作效率更高,这顺应了社情民意。利用和引导微博这一载体可以更好地实现信息时代下政府管理的改革与完善。

5. 话语表达方式的转变体现正确出正确的角色定位

微博作为一个公共平台,将政社拉到同一个等级,实现平等对话。对于进驻微博问政领域的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来说,必须放下官架子,牢记微博是个无等级平台,做好自我定位,凭借良好的沟通技巧处理好与民互动的各个环节。@问政银川政务微博的一个重要特色,是话语表达方式的转变,不讲官话、大话,娴熟稳健地利用网络话语、网络工具,与网民展开有效快捷的互动,多个性化表达、人性化表达,拉近了与网民的距离。

囿于文化信息资源的现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穷落后依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信息资源环境的现状、政府部门对国内落后民族地区信息和文化传播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媒体从业人员传播素养与技巧的欠缺、国内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研究相对滞后等都是导致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力薄弱滞后并进而产生经济贫困的主要原因。

当下,中国正处在各种大转变的历史阶段,价值多元,观念纷繁,世态万千,新媒体手段使原来的大众传播更向着以个人为中心的自媒体发展。民族地区如果不提高和发展自身在新媒体传播中的主体作用,那么这一问题就很难得到解决,新媒体发展势头锐不可当,它们以自己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的功能克服了传统媒体的某些短处,推动社会加快了信息的传播和信息交流。在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媒体在不发达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中受到的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将逐渐被新媒体先进的功能所化解。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就是要顺势而为,加快新媒体的发展步伐,重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主体的价值系统、行为和观念模式,从而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和有效的信息传播,促进西部各族人民和谐相处与共同发展。

当然,如何真正起到群众舆论监督作用,从政民互动达到政民互信,从网络问政到网络行政,是网络问政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及行将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桐子岚.“微博问政”不是终点[N]. 南方日报,2011(20/12)

[2]邓遂.“微博问政”热潮的冷思考[J]新媒体,2011(8)

[3]文艳.“微博问政”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管理论坛,2012(15)

[4]王舒怀、张意轩.“微政务”创新社会管理[N].人民日报,2011(30/8)

[5]王庆.略论微博问政[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4)

[6]杜永红.利用政务微博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2(3)

[7]刘畅.微博问政、治理转型与“零碎社会工程”[J].南京社会科学,2012(4)

[8]沈亚平、董向芸.微博问政对于政府管理的价值与功能分析[J].南京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2(3)

[9]马文博.微博问政分析[J]. 青年记者,2012(2)

[10]徐弋加、周雅、杨守伟、彭斯路、祝腾辉.微博问政若干问题的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2(20)

[12]张志安、贾佳.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11(6)

作者简介:

保惠,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新闻与传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新闻学理论及新闻业务

责任编辑:邰山虎

作者:保惠

上一篇:幼师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提高孤儿保障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