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下经济建设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地方经济社会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组成,是保障国家科学进步与技术创新的基础支撑。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校科技下经济建设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高校科技下经济建设论文 篇1:

高校科技中介机构在技术转移中的作用及发展思路

摘要: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建立,是高校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实现技术转移,体现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依托高校建设的技术转移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中介机构,根据自身的功能定位和运行机制,在促进高校技术转移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促进高校技术转移,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建立数量适中结构合理的科技中介机构服务体系,提高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科技中介;技术转移

中国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科技中介机构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促成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企业之间共同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技术转移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并实现其经济价值的根本途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加速技术进步,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高校科技中介机构作为科技成果发源地与产业界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高校技术转移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高校科技中介机构有效的工作,可以促使高等学校和产业界发挥各自的优势,把高等学校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效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

1 科技中介机构是高校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实现技术转移,体现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

(1)高校自身科技资源优势的发挥依赖于科技中介机构的扎实工作。

我国高校拥有不可多得的优质科技资源。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已经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目前,6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36%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27%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依托高校建设。

高校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显著。据教育部最新统计,自1985年国家设立科学技术奖以来,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奖共31项,占获奖总数51.7%;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共1103项,占获奖总数35.5%;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共2658项,占获奖总数28.7%。自2003年以来,高校获国家三大奖的比例均超过了50%。这些优势科技资源和优秀科技成果是国家财力支持和高校科研工作者辛勤工作的结晶,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技术转移和转化,则意味着国家物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是国有资产的巨大流失。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重要性就在于其通过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科技成果以多种形式向社会转移,把高校自身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企业的技术进步需要高校科技中介机构来实现技术转移。

科技进步的主体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但目前我国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普遍较弱,绝大多数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能力,主要依靠企业外部的技术输入来满足其技术需求,也就是说技术转移仍是目前满足企业技术需求的主要途径。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技术转移中心(TTC)、技术转让办公室(TTO)、科技市场等中介组织,这些中介组织大多是依托高校建立的,对本国的经济发展、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美国一项关于技术转移的研究发现,通过技术转移,企业的平均收益为55%,而通过技术创新,企业的平均收益仅为22%。

我國的科技资源主要分布于经济领域之外的局面在短期内不会得到根本改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高校仍将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优质科技资源的一个重要拥有者。技术转移仍将是满足企业技术需求的主要途径。因此发展高校科技中介机构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发展机遇期,高等学校的科技中介机构过去、现在以至于将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完成技术转移的重要使命,使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3)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需要科技中介机构来体现。

当今高等学校的职能已被定位为育人为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也就是说,现代高等学校除了要搞好人才培养、科研工作外,还要责无旁贷地为社会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而且,只有高等学校完善了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国家经济建设依靠教育才有可能实现。当前高等学校建立科技中介机构,用以整合和组织高校科技资源,开发和扩散行业共性技术,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高校技术转移,加强科技、教育与经济的联系,是完善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功能的必然要求和有力措施,也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实体化、具体化的一种体现。

2 几类高校科技中介机构促进技术转移的作用方式分析

目前,依托高校建设的科技中介机构主要有技术转移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它们在促进高校技术转移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几类科技中介机构的功能定位、适宜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不同,对促进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作用方式也不同。不同领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的企业对技术的需求也不同,针对企业多样性和层次性的需求,客观上也要求有不同功能定位的科技中介机构存在。

(1)组建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解决高校技术转移最直接的有效途径。

高等学校具备科技与人才优势,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理应成为技术转移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力军,组建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势在必行。2001年11月6日,教育部和国家经贸委在清华大学举行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授牌仪式,首批认定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五年多来,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取得的一系列成绩说明,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是高校建设的最具代表性的科技中介机构。

支持高等学校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是教育部和国家经贸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和把握国家公共财政方向、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有益尝试,是进一步推动产学研联合工作的重要措施。作为高等学校组织和整合科技资源的机构,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不直接参与技术创新,对课题立项、研究进展及技术成熟程度有及时而准确的把握,将比较成熟的先进适用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通过专利许可或成果转让的方式转移、扩散到企业是它的主要功能。

(2)高校生产力促进中心,向中小企业进行技术转移的助推器。

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必须从推进技术、产品和管理创新等方面走出困境,目前我国没有完备的技术创新、集成及职工培训机构。因此,和技术转移中心一样,高校生产力促进中心可以直接向中小企业转移先进适用技术,也可以向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多方面、综合性的服务,如企业诊断、企业策划、技术咨询、法律咨询、质量认证、协助企业申报项目等综合性服务,以提高它们的技术素质、人员素质、管理素质、技术创新水平与效率等。

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一种与国际接轨的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科技中介机构,为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高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被誉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一面旗帜。以高校为依托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已成为

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的一个新模式,成为沟通科技链与产业链、大学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智囊团、参谋部和信息库,必将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3)大学科技园,高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综合平台。

大学科技园作为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与过渡途径,目前已成为各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和辐射源。迄今,经科学技术部、教育部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已达62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家大学科技园逐步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他社会优势资源结合,已发展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通道、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为高校实现产学研结合及社会服务功能提供了重要平台,也成为了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的重要创新源泉之一。

大学科技园紧邻高校,有多学科技术成果和大量创业者队伍支持,其功能定位于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和培养复合型人才,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场所和创新资源汇聚结合的平台,是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摇篮。国家大学科技园有别于高新区,提供优惠政策是其职能的一部分,为创业者或技术提供孵化平台,着力提高孵化企业或项目的能力是其生命力所在。

(4)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注重中试环节的高校技术创新基地。

目前,36%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27%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依托高校建设,教育部本身也成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依托高校建立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解决高校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中试薄弱这个重要问题,提高科技成果的配套性、成熟性,加速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先进的科研设施、优秀的科技创新队伍,具备雄厚的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开发研究实力,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开发经验,是行业领域里权威的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直接参与技术创新,其基本职责是从事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集成和扩散,并为行业制定技术及工艺标准,为行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储备,是高水准、开放的行业共性关键技术中试基地。

3 高校科技中介工作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1)提高认识,明确科技中介服务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十一五”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将进一步进行产业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对高等学校科技工作特别是高等学校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创新、技术的源头,高新技术的重要创造者和拥有者,应提高对科技中介机构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应清醒的认识到,高校建立科技中介机构是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高校提供科技中介服务是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的延伸,是为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在人才、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科技资源优势,发挥科技中介机构在促进技术转移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纽带作用,将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学校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努力营造促进高校技术转移的良好氛围。

(2)统筹规划,建立数量适中、结构合理的高校科技中介机构服务体系。

高校科技中介机构数量应能够适应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需要,满足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需求。在依托高校已建设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和首批认定的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建设一批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继续大力推动大学科技园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在加强现有科技中介机构能力建设的同时,应根据市场需要,新建一批依托高校的科技中介机构。

结构合理,就是应依靠高校优势,与我国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目前,科技中介机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地区分布不均和急需的科技中介机构缺失,高校应鼓励科技工作者创办诸如科技评估、科技咨询(包括科技信息获取、处理和分析)、科技查新以及技术合同仲裁、中介機构资质认证、面向决策的战略研究等专业科技中介机构,满足政府和各类企业对科技中介机构多样化、系统化、高层次的需求,完善高校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3)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社会化服务水平。

欧美国家服务贸易非常发达,科技中介服务尤其发达,这些机构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高校的科技中介工作才刚刚起步,需要加强学习和交流,借鉴发达国家科技中介机构长期积累的有益经验,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科技中介机构的社会化服务水平。科技中介服务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是集经济、科技、市场和产业知识与信息等一体化的服务,做好科技中介服务工作对于相关工作人员来说是一种挑战,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在岗人员培训,改变从业人员知识背景单一、专业能力不强、市场开拓经验不足的局面,着力培养跨学科、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中介服务人才,造就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科技中介服务队伍。

(4)提高市场意识,实现高等学校科技中介机构良性循环发展。

技术转移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有赖于市场的旺盛需求,因此足够的市场意识以及坚持市场导向是科技中介机构做好工作的基本保证。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尤其是全球化的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科技成果是社会急需的重要资源、稀缺资源,这种资源的效用最大化有赖于充分利用市场这种配置手段。科技成果能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优质资源,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能起到多大的作用,都取决于市场对它的配置是否合理。因此在转移过程中,中介机构只有最充分地了解市场,准确把握市场的需求强度及需求层次,科技成果才会有最大的用武之地。

要根本改变我国科技资源主要分布于经济领域之外的局面,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需时日。但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利时机不等人,作为科技资源优势的重镇,高校一定要加强对科技中介和技术转移工作紧迫性的认识,培养和激发科技中介机构的开拓精神,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科技资源优势,促使科技中介机构积极主动地与政府、产业部门及企业协作,努力寻找技术转移的最佳方式,推动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推进传统产业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和行业技术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刘洪民 杨艳东

高校科技下经济建设论文 篇2:

浅谈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摘 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地方经济社会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组成,是保障国家科学进步与技术创新的基础支撑。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使命下,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理应坚持“突出原始创新,鼓励自由探索,注重基础应用,强化平台建设,培养顶尖人才”的思路,发挥团队作用,聚集和吸纳创新人才,面向地方经济社会重大发展战略的需求,构筑知识创新体系,促进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提高地方高校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地方高校 创新平台 平台建设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地方高校培育人才和聚集人才的重要载体,是为推动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科技创新平台主要包含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学科技园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点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科学凝练研究方向和加强校企合作力度。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目的是希望借助科技创新平台将学科建设、人才建设与科技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人才和资源的充分共享,继而形成一种新的、交叉的、重要的科研组织运行模式。[1]据有关资料统计,地方高校数量占全国高校数量的95%以上,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地方高校创新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乃至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但相比985高校,地方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及科研基础能力较为薄弱。如何建设及提升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平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平台依托优势特色学科进行探索性和创新性研究,是实现人才和仪器设备共享的一种新的运行模式。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在资源设置的合理化和利用效益最大化。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途径是确定自身的优势特色,寻求全方位合作,加大人才及经费的投入,寻求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争取与企业联合建立研究中心,并且加强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为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使其更好地解决重大的科学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发展, 2004年7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由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制定的《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发表,标志着我国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工作全面启动。[3]科技创新平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保障,是科技创新成果产生和转化的基础和载体,也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所以,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和重要内容,具有技术研发和转移、资源共享、共建企业等作用,是培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工具,是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支柱,更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的引擎和加速器。

组建科技创新平台可以融合更多学科优势,实现系统集成,提高担当承建重大科研的能力,获得原创的重大科研成果,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所以要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点放在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上,这样才能实现我国的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性。

二、地方高校创新平台的发展现状

科技创新平台作为地方高校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是支撑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基础,是获得原始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基本手段。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就是通过对现有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等进行多元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改善科学研究现状,增强科技的发展能力,加强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加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为地方高校科学技术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4]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有益于学科间的交叉贯通、高层次多方面复合人才的培养、高水平创新团队的组建和“产学研用”科技攻关能力的提升。

目前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尚处于探索和起步发展阶段,一些长期困扰平台建设的因素仍然没有得到解决。[5]许多地方高校的科技平台建设还未引起国家或地方性政府的重视,地方高校拥有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数量太少,而且省部级以上的科技创新平台所属学科太过于单一,缺乏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缺乏原创性成果及前沿性的研究;承担国家级重点及重大项目的竞争力严重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研发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影响地方高校科研平台建设的主要原因是:各级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其主要表现在经费和人力投入严重不足等,从而导致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缓慢,建设水平低;人才引进培育力度不够,缺乏科技领军人才;缺乏激励政策,留不住人才;团队协作精神不够,没有大师级人物做台柱,科研团队如一盘散沙;资源整合力度不够,资源共享机制不够完善,因此很难形成资源优化配置。

三、提高地方高校创新平台建设的对策及措施

如何建设好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使之有序健康运行,是我们当前必须重点思考的问题。各地方高校在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的过程中,要根据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学科的作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要求,坚持“优化配置、开放共享”的原则积极探索各类平台建设,同时还必须结合地方高校自身特点,争取各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与经费投入,建立起符合各地方高校学科发展实际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科技创新平台[6],将提高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研究竞争力为目的,来建设好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

(一)重视团队建设,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整体实力

人才队伍建设是建设好科技创新平台的关键点,也是地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基础。只有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大师级人才的引进,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采取“开绿灯、花重金、区别化”的方针,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平台人才引进专项资金、设立特殊岗位津贴和实施拔尖人才津贴等措施,积极引进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团队,才能增强学科的发展实力。同时要发挥团队的优势,利用团队的优势来弥补缺乏大师级学者的不足。利用科技创新这个平台,培养地方高校自己的大师级人才,人才的培养要重点培养年轻人。充分利用创新平台的优势,加大担子重量,在实践中创造人才,“赛场选马”,我国航天的成功经验就是很好的证明。[7]

因此,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要想具有真正的竞争实力,首要任务是加大人才引进及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其次是建立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组建多学科集成的创新团队,形成大师加团队的新格局,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具备与其他高校竞争的真正实力。

(二)加大科技创新平台专项经费的投入

加大科技创新平台专项经费投入力度是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方面。科技创新平台专项经费投入的加大对于科研工作人员和设备仪器的功效是显著的。衡量科技创新平台工作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经费投入量的大小,科研经费的多寡决定着科研成果的大小。但地方高校的科研经费往往投入不足,特别是科技创新平台专项经费的投入,这也是制约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的原因之一。所以,要促进地方高校的科技发展和科研平台的建设,就必须要争取更多的政府以外的企事业单位的项目经费投入。例如,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横向科研任务的合作,首先应该积极加大对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自身前期投入,开展科学研究的前阶段研究,努力在前期取得较好的成果,为争取政府更多经费投入创造条件。在取得政府经费投入后,也要注意分阶段、重点突出地朝重点研究领域方面进行投入和扶持。地方高校在争取政府以外的科研经费投入能力较薄弱的情况下,一方面要争取学校支持,加大对科技创新平台的经费投入力度,为争取承担应用部门的委托研究课题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必须依靠政策、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来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在争取政府的经费投入方面,地方高校一方面需要省部级相关部门的支持来进行科研平台建设;另一方面,要争取各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进入省级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在此之外,地方高校也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争取地方政府的更多经费支持。

(三)整合资源,发挥地方高校自身特色学科优势,凝聚特色,建设特色型科技创新平台

地方高校除了要紧跟国家科研热点和科研重点领域外,更要注重突出和发展自身的优势特色。优势特色是地方高校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形成特色,发挥特色,创造特色是实现地方高校科研发展的重点标志之一。第一,地方高校应树立自身的学科品牌专业,注重加强内涵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和增强地方社会发展,比如加强地方资源的合理利用及跟地方企业事业单位的科研合作等,通过对资源的优势利用给地方高校的科研发展带来长足的好处。其次,地方高校要坚持开展校企、校行、校市之间的合作,在给地方经济带来广阔发展的基础上,整合有关的资源,结合相关的优势学科,创建有独特优势的科研创新平台。在该平台建设的基础上,科技创新团队就能够更好地找准研究方向,更容易取得优良成果和获得较快的科研增长速度,积累达到一定的实力后,就可以朝更具有挑战的领域出发,进一步增强实力,从而努力成为国内外的科研水平一流的团队。

(四)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地方高校的社会认同

产学研结合是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生命力所在,坚持产学研结合是发展科学研究的根本途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校是人才、知识和技术的摇篮和重要力量,同时地方高校的责任和功能之一也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所以地方高校更应该团结学校内部资源和外部地方、企业的相关资源,努力建设完整成熟的高新技术科技平台和对内外可以共享资源的科技平台;充分发挥科技平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度高的优势,找准合作的重点,积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力度,努力推进“产学研用”的结合,从而提高科技创新平台的研究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力。

四、结论

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使命下,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理应坚持“突出原始创新,鼓励自由探索,注重基础应用,强化平台建设,培养顶尖人才”的思路,发挥团队作用,聚集和吸纳创新人才,面向地方经济社会重大发展战略的需求,构筑知识创新体系,促进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提高地方高校综合竞争力。

[ 注 释 ]

[1] 苏跃增,徐剑波.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几个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6(12):39-41.

[2] 覃永毅.基于创新平台建设的地方高校创新能力转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7):190-192.

[3] 戴晓琳,刘成敏,陈子敏.西部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实践——以宁夏大学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2):91-92.

[4] 闫健,栾忠权.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发展的策略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1):70-72.

[5] 骆丹,华小梅,宋浩.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管理,2007(9):20-22.

[6] 王志刚.论地方高校科研平台的建设——高校办学特色系列研究之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4-90.

[7] 徐剑波,苏跃增.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工作机制[J].科学管理研究,2009(1):22-25.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覃礼堂 莫凌云 张鲜艳 林华

高校科技下经济建设论文 篇3:

面向创新型甘肃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

[摘要] 建设创新型甘肃宏伟目标的提出,无疑对甘肃高校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对甘肃省高校科技创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从而使甘肃省高校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关键词] 高校科技创新,甘肃高校。

[文献标识码] A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甘肃省高等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高等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多,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对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当前,甘肃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就是要坚持经济社会的发展依靠科技,科技进步依靠不断创新,科技创新依靠创新型人才。随着建设创新型甘肃宏伟目标的提出,甘肃省高校科技创新将面临新的机遇,为了使甘肃省高校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推动学科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对甘肃省高校科技创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分析,并探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目标和对策是很有必要的。

1 甘肃省高校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

1.1 总体概况

截至2006年底,甘肃省设有普通高校33所,有国家级重点学科7个,78个省级重点学科,在甘肃省国家正式批准的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依托甘肃高校1个,另有省部(甘肃省与科技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16个国家部门重点开放实验室(基地)中,高校占14个。在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高校占5个。国家依托高校在甘肃建立的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国家级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2个,国家部委及国际合作科学技术研究基地14个,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3个。甘肃省建立的4个省级经济发展研究院都依托在高校,以企业为主体建立的3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中试基地中,高校占12个。初步构建起了甘肃省高等学校国家级、省级、校级重点学科“三级构架”和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五位一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十五”期间,甘肃高校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科技经费10.17亿元,承担各类课题8797项,出版科技著作566部,发表学术论文25172篇,申请专利436件,专利授权141件,获得各级奖励258项。由此可见,高等学校已成为甘肃省科技发展的主力军。

1.2 科技人力状况

2000年以来,甘肃高校教学科研人员总量持续增长,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加入到R&D活动中去。2000年到2003年甘肃高校从事R&D活动的人员迅速增长,之后呈逐年下降势头,2006年比2000年负增长33.69%。不论是科技活动人员还是R&D人员投入,甘肃相对全国其他省市来说比较少,2005年甘肃高校科技活动人员投入5023人,分别占全国及西部地区的1.06%和5.30%:R&D人员数为2750人,占全国的1.14%,在全国排名第25位,R&D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例99.1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R&D全时人员占全国1.67%。在西部12省市中,甘肃高校R&D人员和R&D全时人员分别排第7、5位。

1.3 科技项目和科技经费状况

甘肃高校2006年共承担科技课题2801项,主要从事自然科学领域和工程与技术领域的课题研究。2000年到2006年甘肃高校科技活动筹集经费呈递增趋势,2006年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为399545千元,比2000年增长了384.38%;R&D经费拨入217272千元,比2000年增长了388.39%。2006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345427千元,比2000年增加了413.84%;R&D经费支出156765千元,比2000年增加了366.31%。从总量来说逐年增长,但与全国其它省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2006年甘肃高校的科技活动经费只占全国高校科技活动总经费的0.87%,在全国排名第23位,拨入R&D经费217272千元,占全国高校拨入R&D经费的0.84%,R&D人员人均拨入经费56.43千元/人,是全国高校平均水平的73.46%;甘肃高校支出R&D经费156765千元,占全国高校支出R&D经费的0.78%,人均支出R&D经费49.12千元/人,是全国高校平均水平的85.22%。在西部12省市中,甘肃高校R&D经费排第5位。

1.4 科技成果及技术转让状况

2000~2006年,甘肃高校共出版科技专著523部,发表学术论文35936篇,申请专利617项,累计有223项获得授权,占申请量的36.14%;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397项。从科技成果获奖情况来看,反映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高校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较少,整体水平欠佳。从高校科技成果转让情况看,合同数88项,合同金额58814千元,实际收入26724千元,不论是合同数还是转让实际收入都说明甘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效率低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2 甘肃省高校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尽管甘肃高校科技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已经具备了初步基础,但是距离建成能为创新型甘肃提供一个知识和技术强力支撑点的高校创新体系仍存在较大差距,有不少问题尚待解决。

2.1 高校科技创新实力较弱

由于种种原因,甘肃区域内的33所普通高校中,进入“211”工程和“985计划”全国重点大学行列中的只有兰州大学,其实力在全国还未能跨入一流地位;国家级、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偏少,国家级重点学科偏少,博士学位点、硕士学位点偏少,这与西部大开发和创新型甘肃建设不相适应。

2.2 从科技创新的主体看,单兵作战多,团队攻关少

高校有着巨大的人才资源,有着创新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的教师群,但由于高校科研和教学组织形式还比较僵化、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缺乏灵活的人才组织体系保障,各高校之间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体系远未形成,各高校的优势科技创新资源难以有效集成。高校的科研项目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少,高校之间的科研项目合作也较少。这样,使高校整体力量无法整合,创新资源不能优化配置,人才优势也不能充分发挥。

2.3 高校科技创新供给与企业创新需求错位

高校科技工作仍未从“计划立项一科学研究一鉴定报奖”的旧模式中完全转变过来,高校在计划课题立项时,对预计产生的科技成果的实用性方

面、市场需求及生产条件、工艺条件了解不够深入,从而产生了科技成果未必是市场期盼的对象,相当一批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有关专家统计,我国高校所鉴定成果中,至少有30%属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即使是一些高水平的成果,有相当一部分尚属实验室技术,还需进行中试,才能进行规模化的工业生产。有些成果虽然本身成熟了,但还缺乏配套技术,在实践中还是难以转化。高校的科研活动通常以申报硕士点、博士点和学科建设为主要目标,难以按统一的科技创新目标凝聚和集成相关创新活动,集成创新能力弱。

2.4 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少,使用效率不高

由于没有统一的符合市场要求的能将整个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并向区域内所有高校提供所需科研设备、科技文献资源等方面服务的区域协调机制。各高校的创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科学仪器设备资源、科技文献资源、科学数据资源、专业技术资源等科研资源利用率低下,浪费现象司空见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各单位各自为阵、封闭使用。这就导致一方面,创新经费投入不足,另一方面,许多创新资源闲置,派不上用场。各高校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布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突出。科技创新资源总量不足与大量闲置并存。

2.5 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严重匮乏

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科技人才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主要力量,科技进步和创新离不开高水平的科技人员和创新团队。而拔尖创新人才,特别是在科学领域有重大影响的领军人才匮乏使得甘肃高校一直难以摆脱受制于人才的困境,严重阻碍着高校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队伍的总量不足尤其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环保产业等高技术领域的人才紧缺,不能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高层次人才流失的现象还未从根本上解决。

3 甘肃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对策

甘肃高校科技工作要为创新型甘肃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必须提高科技水平,增强为创新型甘肃建设服务的能力。从目前甘肃高校科技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高校科技资源分割、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研究开发等问题,全面激活科技资源、充分发挥科技潜力是关键。

3.1 充分认识高校在创新型甘肃建设中的使命,不

同高校应在科技创新链中找准定位

高校在服务地方发展和区域发展中,可以发挥多方面、多层次的重要作用,既要能“顶天”,又要能“立地”,在三个方面可以大有作为:解决科技难题,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解决影响区域发展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共建科技平台,搭建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化平台,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培养创新人才,把科学研究实践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高校丰富的教学师资和培训资源的作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建设创新型甘肃,为高校发展提供了重要空间。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必须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历史阶段,甘肃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就要依托本地高校科技创新,解决发展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高校是创新型甘肃建设中不可替代的、日趋显著的生力军,是知识创新体系的主力军,在培养创新人才、产出创新成果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校要充分发挥知识密集和高新技术创新的源头作用,坚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大力提倡和积极推进高校科技创新,进一步把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和能力与甘肃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高校在基础科学和高技术研究前沿具有的独特优势与巨大潜力,在集成的平台上把高校的科技成果、技术力量和创新人才等资源与甘肃科技经济社会有机融合起来,促进高校融入甘肃区域创新体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实施创新型甘肃战略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

目前甘肃高校可以分成三个类型:第一类是研究型大学,只有兰州大学一家,应该在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发展方面承担主要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二类是以本科教学为主的院校,如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在以教学工作为重心的同时,应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开展科学研究,主要以应用型科研项目为主,面向甘肃经济建设主战场和地方经济的研究;第三类型是高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业和行业具有天然而密切的联系,负有面向中小企业和地方经济开发、革新以及推广应用技术的责任。各类高校的职能都是育人为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区别在于科研和社会服务所占的比重不同,在找准自己定位的基础上追求高质量、高水平,发挥自己的优势,创造自己的“绝活”。

3.2 建立有效的凝聚机制,立足全省,拓宽视野,

加强横向合作研究,力争集成创新

当代科学的内在发展趋势是学科间不断交叉、综合和相互渗透,这种趋势不断产生一些新的学科、新的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没有大团队,就不能搭建大平台、争取大项目,也不能取得大成果、多出快出人才。因此,无论从甘肃的省情和高校的实际出发,还是从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考虑,都必须把创新团队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由于科研项目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和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以科研项目为基础,组织科研团队、产出重大成果、培养学术人才,是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任务。实践表明,与研究机构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广泛联合协作,对高校及其教师和科研人员来说既可以促进新型交叉边缘研究的产生和发展,又能促使科研人员开阔视野、贴近实际,还能提高科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高校之间或者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强—强”合作,有利于发挥高校整体优势,争取重大项目,促使科研上水平、上档次、出大成果。因此,应该在各高校之间、高校与研究机构之间,以各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为纽带,增强相互间对学科、人才优势的了解,加强高校科技创新过程中科学与技术的集成,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集成,在集成的平台上把各高校的科技人力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甘肃省高校在大学科方面的集团军和人才群体,发挥整体优势。同时,要力求深入甘肃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使科技项目更贴近、更符合甘肃的实际需要,把高校的强大科技“势能”转化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能”。

3.3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强化学科整合和技术集成,

全面释放优势,形成新的创造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甘肃高校科技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在科技资源有序整合的基础上,应以自身优势为着力点,创新机制,理顺关系,把优势转化为推动力和创新力。

第一,必须激活现有资源,以资源整合为支撑点,建立联合、开放、流动的科技工作运行机制,把分属于不同部门、机构的科技资源形成合力。一

是激活人力资源。进一步创新人才组织体系,建立有利于队伍整合和学科交叉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破院校、学科之间的界限,以开展重大项目研究为引导,组织不同学科、不同院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开展合作,形成一些实力较强的创新团队。二是整合物力资源。以重点实验室为载体,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平台,全面整合物力资源,建立以资源共享为核心的仪器设备管理新机制。改变“谁所有、谁使用”和“谁使用、谁所有”的状况,全面推行开放、流动的管理模式,做到“谁需要、谁使用”。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大学大中型仪器设备的共享机制、图书情报共享机制、计算机网络系统共享机制,加强对校园网络以及网上合作研究中心的建设,为网上实验、网上设计、网上计算等提供公共平台服务。

第二,充分发挥人才、学科、技术优势,强化学科整合和技术集成,形成新的创造力。一是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甘肃省的33所普通高校中拥有近2万名教学、科研人员,其中:两院院士6名,省属高校外聘院士7名;国家级专家学者15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11名,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39名,国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7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13名;省级专家学者232名,甘肃省优秀专家48名,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跨世纪学术技术带人189名,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228名,其中第一层次人选33名;学科队伍中具有博士生指导教师近400名。这是非常宝贵的科技资源,也是高校的优势。通过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政策引导等有效措施,把高校的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型甘肃建设的巨大智力资源和科技优势。二是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甘肃高校已建有7个国家级重点学科、90个省级重点学科、近200个校级重点学科,基本形成了合理的学科建设格局,为大力推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迅速提高高校科技攻关和取得原创性成果的能力创造了条件。要进一步发挥高校独有的学科交叉及由此带来的人才聚集优势,淡化学科界限,根据科学前沿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结合科研任务的要求,适时调整学科设置。推动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积极建立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三是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甘肃省高校共建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还有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一大批其他各类重点实验室及研究所,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和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随着对这些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进一步加大,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积极的政策导向,在更高水平上实现高校科技发展的新跨越。

3.4 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与高水平科研院所联合攻

关,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系统的主要执行主体,在基础性研究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从科研项目及其获奖数量上来看,甘肃高校已经成为甘肃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高校自身科技储备不足、实力不强,与经济、社会对科技需要迫切的矛盾仍很突出,加强高校知识创新系统建设的任务仍很艰巨。笔者认为,建设创新型甘肃客观上要求高校与高水平科研院所携手,形成创建合力。这是因为,科研和教育是分层次的,如果在低层尚可以分离的话,那么随着层次上移两者开始结合,越往上结合得越紧密,特别是在知识创新方面,高校与研究机构作为基础研究的两大主力军,有着联合的现实基础。所以,实行两大主体的强强联合,加强组织协调,集中优势力量重点突破,形成聚合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研究人员和教师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投资强度和投资效益。基础性研究的过程既是知识创新的过程,更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只有进一步加强学科梯队和科研基地的建设,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结合甘肃的特色与实际,有所为,有所不为,经过持久的努力,才能在诸多领域上实现突破。通过实施交叉集成战略,大力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跨学科集成、多学科合作和新学科开拓,瞄准科学前沿和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知识创新系统的建设,为甘肃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具有积极作用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高校通过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渗透,通过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的水平,从而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提高自主创新的水平。

3.5 进一步加强应用开发研究,加速科研成果的转

化和产学研合作

应用开发研究是直接服务于工、农业、国防、医疗、教育和公益事业的。甘肃省高等学校也曾开展了大量的应用开发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从总体来看甘肃省高等学校应用开发的意识还不强,水平还不高,成果尚不显著。甘肃省高等学校要根据本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针对甘肃省工农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要结合甘肃省工业、农业、医疗、生态环境等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发研究。高等学校特别要重视产学研的结合,加强与企业、地县的全面合作,了解基层的实际需要,了解企业的技术难题,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展重大项目的联合攻关。当前,应进一步加强甘肃省产学研的统筹和协调,完善有关政策,推动制度创新,通过产学研这个大平台,推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形成一些重点领域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建立产学研集成信息服务平台,建立高校科技人才及成果信息资源库、企业科技需求信息库,在校企之间建立顺畅的信息传导网络,推动省内外产学研沟通与互动;积极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工程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集成与扩散的示范中心,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督促大学尽快成立技术转移机构,鼓励其通过专利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方式实现大学高新技术成果的扩散与应用;支持高校与企业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技术开发中心和股份制企业,进行从立项到投产“一条龙”的全面合作。

3.6 以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抓手,加快创新型人

才培养

目前甘肃人才结构上的突出问题是高层次人才少、创新型人才少、实用型人才少、新兴学科专业人才少、跨领域、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少。创新型甘肃建设,人才培养是关键,要培养大批留得住、用得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高校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要通过教育和科技创新,不断增加甘肃高层次人才比例,不断改善人才结构。要培养能创造、掌握和运用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培养创新、创造、创业能力都很强的人才。要通过培养和聚集高层次人才,保证甘肃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能准确把握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高新技术的前沿。要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吸引和培养学术大师、工程技术大师、具有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培养和造就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中青年科研骨干,培育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和优秀创新群体。当前首先要加大对研究生层次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力度和规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机制。为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甘肃省日前根据科研队伍、科研设备、学科优势等方面的综合条件,确定了第一批6个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对于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放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位置,充分利用学校科技项目、指导教师和研究条件,使之与博士生的培养和学科平台的建设紧密结合。学科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平台,要使学科平台的建设成为科研活动和知识整合互动的创新舞台,成为原始性创新和重大科研成果的发源地,成为高层次研究人才培养的基地。要探索并形成科研活动和教学工作良性互动的方法和机制,使得科研活动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知识能够及时反映在教学活动中。

作者:王永斌

上一篇:社区劳动建设工作总结下一篇:综合管理部工作总结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