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推广农业科技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供需视角下福建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而发展科技与创新驱动力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的途径之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各省不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和机制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木种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农业科技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福建省近年来聚焦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加快发展农业七大特色优势产业,农业科技成果的数量与质量较往年有着较大的提升,而各高校在研发与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时的作用不容小视,其拥有雄厚的科教力量、先进的研究成果和完备的基础设施,同时作为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主要承担者之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通过分析与比对福建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理清高校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优势与问题,从供需两方发现解决制约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因素,对加快地方农业发展和地方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供给与需求等理论基础上深入研究供给方(以各高校为主)与需求方两方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归纳思考前人研究成果,从供需视角总结了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最后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以高校为代表的供方和需求者这两方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供需失衡,强化农业技术供给、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升需求方素质等措施加快高校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关键词:供给方与需求方;高等院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学科专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业科技成果

2.1.2 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1.3 农业科技成果的供需主体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供给与需求理论

2.2.2 契合理论

2.2.3 成本收益理论

3 福建省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分析

3.1 福建省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

3.1.1 福建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与规模

3.1.2 高校研发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

3.1.3 福建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给结构与技术市场交易情况

3.2 福建省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种典型模式

3.2.1 自行开发模式

3.2.2 技术转让模式

3.2.3 产学研联合模式

3.3 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3.3.1 高校内部各部门间缺乏沟通与合作

3.3.2 高校与企业信息不对称

3.3.3 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3.3.4 缺少专业的成果转化机构与相应的配套体系

3.3.5 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抗风险能力较弱

3.3.6 政府科研立项影响高校科研选题产生偏差

4 供需角度下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证分析

4.1 供需主体分析

4.1.1 农业技术供给主体

4.1.2 农业技术需求主体

4.2 影响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分析

4.2.1 内在因素

4.2.2 制度因素

4.2.3 外部环境因素

4.2.4 需求方自身因素分析

4.3 研究假说

4.3.1 供给方影响因素假说

4.3.2 需求方影响因素假说

4.4 模型说明

4.5 变量选择与赋值

4.5.1 供给主体指标选取

4.5.2 需求主体指标选取

4.6 模型估计结果与解释

5 加快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高校现代农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5.2 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深化科研体制改革

5.3 充分发挥政府相关配套政策的作用

5.4 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5.5 加强农业科技宣传教育,培训方式层次化

5.6 注重校企合作,把握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图书馆学学术理论研究论文提纲下一篇:卫生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