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助力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

2022-1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应用型高校围绕转型发展和内涵提升,树立“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动脑与动手结合、创业与就业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提升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推进学校与区域发展的紧密结合、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

一、科技创新与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关系

“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科技创新是高校职责所在,高校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在当前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着重加强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大学生具备科技创新的使命担当,担负起建设新时代国家的历史重任。

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部于2015年10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这对应用型高校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是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二、科技创新助力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

科技创新为创新人才培养搭建了平台,是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源动力,是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进行的有益尝试,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基础支撑。科技创新对推动应用型高校优化整合科技资源、加快转型发展、推进区域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强国家科学技术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突出应用型科技创新

1. 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科研协作,凝练应用型科学研究方向

积极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努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对接地方创新驱动发展等需要,积极建设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产学合作,初步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办学模式。

紧紧围绕区域及地方发展需要和学校发展定位,坚持转型发展理念,不断凝练学科建设方向,加强对特色基础专业群的建设和管理,学科建设实现了从单一型向多科型和从被动学科设置向择需学科组建的转变。

2. 调整科技创新方向,凸显应用技能服务地方

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既是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也是寻求错位发展的必然选择。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适时调整科技创新方向,彰显其应用型科技服务特色。一是与地方的新兴业态、产业特点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相结合,广泛开展成果转化、项目开发、改进工艺流程、技术革新等应用型科研活动。二是实现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无需跟风学术型高校,可与当地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应用型研究及应用技术型协同创新研究,把企业的技术需求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和发明创新相结合,同时发挥政策部门的协调作用,推动技术的协同创新。三是通过应用型科研将最新的生产技术、管理理念和产业发展动态引入教学实践中,提高课堂教学的应用型品质和应用型课堂教学质量。

(二)实施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及其带领下的科技创新团队是科技创新的灵魂。鼓励青年教师创建及加入科技创新团队,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育优秀青年人才和协同创新科技团队,进一步凝练方向、整合资源、汇聚力量,形成人才聚集和团队效应,提升学校应用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转型发展。为充分调动和发挥以科研团队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实施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予以政策、人力及经费资助,共同推动科技创新正常运转和长效发展。

(三)革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不断革新,是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能力和水平,推进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1. 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动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突破口,解决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内外学时分配,完善学籍管理和学分认定办法,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求新。组建专兼职创业导师队伍,完善师生双向选择机制,强化个性化培养。

2. 丰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建立一批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和一批优质的国际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开设专业实践导论、创新研讨和创新工程实践等必修课程;增设工管结合、工商结合的选修课程。引入或自主开发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类慕课以共享。选聘优秀校外师资开设一批优质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举办系列创新创业类讲座。完善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建设。

3. 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积极整合内部资源,争取外部资源,建设并利用好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健全运行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基地条件,保证“制度、经费、人员、场地”四到位,发挥基地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为学生创新创业打造良好的硬件设施和完备的软性服务。

4. 创新创业项目催生创新创业成果

积极挖掘并依托国家、地方的科技、人力资源等部门发布的创业项目指南和各级各类科研课题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从需求反向推进学习和思考,引导学生识别创业机会,捕捉创业商机。积极向企业推介优秀项目,促成项目变成创业成果。通过学校层面积极争取省市等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的支持,促进项目对接、落地转化、知识产权交易、项目融资,提供生产经营场所和企业孵化服务,提高孵化成功率,努力实现产业化。

三、结语

应用型高校需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从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属性特征及人才培养模式、关键环节和基本要素等方面开展深入探索与创新;继续坚持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学校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树立“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主动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构建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将科技创新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力加强具有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校企合作能力的师资队伍建设。科技创新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战略支撑作用,助推了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

摘要: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是国之所需,民之所盼。科技创新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保障,既适应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要求,又促进了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发展。本文针对应用型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以科技创新为抓手,阐述了科技创新与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关系,提出了科技创新助力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举措:突出应用型科技创新;实施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革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科技创新,转型发展,应用型高校

参考文献

[1] 刘海峰.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与科研工作的转型[J].中国高教研究,2015(7):69-74.

[2] 陈小虎,雍海龙,黄洋.新兴大学与转型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136-142.

[3] 刘德才.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6(1).

[4] 王永喜,胡玫.高校科技创新对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的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7(7):110-111.

[5] 石贵舟.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下的高校内涵发展研究[J].学术论坛,2016(3):150-154.

上一篇:跨国互联网公司在华失败因素探析——基于企业价值链的分析下一篇:中医药治疗风寒湿痹症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