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营销发展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主体成分,而营销型农业龙头企业对农产品流通的带动作用更为突出,因此,要大力发展营销型农业龙头企业。从营销型农业企业的概念、特征出发,提出了营销型农业企业的判别方法,以及发展营销型农业企业的对策。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农业营销发展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业营销发展论文 篇1:

探讨互联网农业营销的发展新机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各个领域,推动社会步入网络经济的阶段。互联网方式营销农产品不仅有有利于农业生产者开发其消费者,而且有利于消费者以快捷方式了解多种农产品的信息,这样既提高农产生产经营的效率,而且有效降低经营管理的各项成本。然而,目前互联网农业营销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为此,本文基于现阶段互联网农业营销存在的问题,探究互联网农业营销的有效策略,旨在发展提高互联网农业营销的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营销;存在的问题;发展新机遇

一、前言

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网络的推广以及应用,使得人们进入资源共享的阶段,既有效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又极大程度节约生产成本[1]。将互联网应用于农业营销是我国实现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的有效手段[2]。本次基于对互联网农业影响问题分析,认为可从重视完善物流体系、重视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程度、重视培养优秀农业营销专业人才等方面发展农业营销。

二、现阶段互联网农业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设施有待完善

网络设施是进行互联网农业营销的前提条件。尽管近些年农村地区相关的网络设施已经得到较大发展,但是大部分地区的网络发展水平还是相当滞后。很多农村地区网络设施不完善,而且尚未建立相关的资料共享制度,进而农民对于信息的利用率不高[3]。此外,多数关于农业营销的网站侧重公开农产品的信息,忽视提高交易技术的安全性,尚未真正做到避免消费者信息出现泄漏的行为。究其原因在于,目前互联网农业营销方面缺乏真正的技术人才,而且尚未意识到和金融机构展开合作的重要性。

(二)营销人员网络营销意识淡薄

目前,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一个公司以及产业发展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很多农业营销人员尚未足够重视农业信息资源的作用[4]。虽然近年来农业营销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接触了网络以及计算机,逐渐接受并且应用,但是很多营销人员还认为在互联网上展开交易的安全性以及可行度不高。究其原因在于传统文化以及社会经济影响,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从互联网上获取农业信息的能力。

(三)农产品标准化普遍不高

包装水平、产品质量等因素直接影响农产品销售,只有标准统一的农产品,才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增加销量。现阶段,多数农产品的标准化水平不高,普遍存在包装不符合相关制度要求、质量级别不明确等问题。

(四)物流配送的系统相當滞后

物流是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相互连接的重要因素,其功能在于将农产品及时送至订购者,可见,提高物流的发展水平有利于互联网农业营销的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物流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国物流系统信息化水平不高,导致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调剂的作用很小,进而使得农产业盈利水平极低,原因在于目前国内物流行业尚未形成一个系统,信息利用率不高,导致物流环节和降低运输成本的互联网农业营销观念极其不符;很多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主要是鲜活类型的农产品,很难存储,极易产生腐烂,因而对物流的要求很高。

三、发展互联网农业营销的对策

(一)重视完善物流体系

高水平的物流体系是发展互联网农业营销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物流,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才可将农产品送至订购者手中。为此,物流发展水平对消费者满意程度具有重要影响,可从以下三点着手:一是开发农业物流的相关软件,着力建立一个交流信息的平台;二是完善农村地区的储藏设施、公路等;三是将市场作为导向,使得市场和物流联系起来。

(二)重视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程度

实践证明,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在互联网上销售更加易于被消费者接受,农产品也是如此,为此,管理部门以及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应当重视提高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管理部门应当对农民进行科学引导,树立品牌的意识;引导农民积极注册商标,有利于产业聚集形成;提高农产品的包装水平,形成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的相关制度,不但可规范农户的生产行为,而且可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三)重视培养优秀农业营销专业人才

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发展农村地区的相关职业教育,重视计算机普及,提高农民参与互联网农业营销的热情。例如邀请农业专家为农民讲课、组织农民到夜校学习、开设相关农业的培训班。此外,由于青壮年接受网络知识的速度较快,为此有关部门应当完善激励机制,使得外出打工的青年返乡工作,推动农村地区文化水平提高,促进互联网农业营销发展。此外,由于近年网络诈骗事件不断出现,相关应当应当加强法制建设,规范网络营销各主体的行为。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农业影响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快捷的物流体系、先进信息技术,将农产品送至订购者手中,这是信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析现阶段农村地区互联网农业影响存在网络设施有待完善、营销人员网络营销意识淡薄、农产品标准化普遍不高、物流配送的系统相当滞后等问题着手,并且提出具有针对性建议,以增加农产品销量,促进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杨璐,穆向丽.“互联网+”休闲农业的营销模式创新——安徽绩溪“聚土地”项目实施的经验[J].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2015,(2):81-83.

[2]胡永洲.构建“互联网+农业”智能生产模式的思考[J].唯实(现代管理),2015,9(7):46-48.

[3]于浩淼.“云营销”在绿色农产品营销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3,(8):62-65.

[4]夏守慧,潘杨福.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的发展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2,(9):75-77.

(杨美婷 刘志鹏: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作者:杨美婷 刘志鹏

农业营销发展论文 篇2:

发展营销型农业企业是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关键环节

摘要: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主体成分,而营销型农业龙头企业对农产品流通的带动作用更为突出,因此,要大力发展营销型农业龙头企业。从营销型农业企业的概念、特征出发,提出了营销型农业企业的判别方法,以及发展营销型农业企业的对策。

关键词:营销型;农业企业;构建;对策

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包括流通主体、市场体系、信息体系和管理机制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流通主体的发育程度是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比较重视加工型龙头企业的作用,但从实践发展来看,仅由加工型的龙头企业还不够,还应大力发展营销型的龙头企业。因为真正有竞争力的,能把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主要是营销型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牌和营销网络,他们对农业的拉动作用更强。所以,要培育一定数量的且在国内外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营销型农业企业,以促进更多的农业生产企业和加工企业向营销型农业企业转化。这对于提高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覆盖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营销型农业企业的内涵和特征

(一)营销型农业企业的内涵

营销型农业企业指为与“供过于求”的农产品市场格局相适应,以提高营销率为企业核心目标的、以营销力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以营销型管理体制为特征的、以营销型理念为企业管理理念的新型农业企业。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双高型,、即企业具有可持续的高营销力和与其相匹配的、可持续的高生产力;另一种是企业本身具有可持续的高营销力,不具有高生产力,但它拥有高生产力的联盟企业与它相匹配。

营销型农业企业与农产品营销企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农产品营销企业是按企业所在价值链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它与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等相对应,它们一起构成了农产品价值链。农产品营销企业通常是指为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等提供流通、销售、品牌等服务的企业,如营销协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营销型农业企业在我国还不是很多,但大部分龙头企业已经开始注重营销理念的吸收并积极实践,已逐步形成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型理念。

(二)营销型农业企业的特征

营销型农业企业既具有一般营销型企业和农业企业的共同特征,也具有一些自身独特的特征:

1.以营销理念为核心。营销型农业企业主要的业务是进行农产品的销售流通,主要业务收入来自于农产品流通领域而不是生产领域。在这个意义上,营销型农业企业比其他类型的农业企业更具有现代企业的特征,是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进行企业管理的现实基础。

2.独立完成农产品价值链。农业企业一般都是中小企业,难以独立完成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的整个价值链条。目前,我国的小型农业企业一般分为农产品生产型,农产品加工型和农产品营销型,相互之间存在依存关系,而营销型农业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这三种企业的共同任务,因此在规模上营销型农业企业大于一般的中小型农业企业。

3.资金周转要求高。农业产品需求量大,在销售上比较稳定,营销型农业企业在资金周转上面临较大压力,同时农产品生长周期长,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大,也产生了一些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

4.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愈加重大。农业企业近年来发展很快,目前已形成了以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为骨干,数万中小龙头企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群。最近几年,国家农业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等9部委陆续认定了582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在这些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大部分都是营销型农业企业,如蒙牛乳业、烟台中粮、李子园牛奶等。

从上面的四个特征中可以看出,营销型农业企业兼具农业企业和营销型企业的优点,是一种优质的农业企业,也是我国农业企业产业化的整体发展方向,发展营销型农业企业对我国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营销型农业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一)营销型农业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营销型农业企业判别指标应包括:市场占有率、营销战略、营销手段、市场信息需求反馈、营销队伍素质、产品结构、产品品牌、广告策划、价格定位、售后服务十个要素。

(二)营销型农业企业评价方法

1.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1)定量评价指标标准由5档标准值和与之相适应的标准系数组成,实行统一确定。首先确定评价标准值,评价标准值以评价年度全国农业企业会计报表数据为基础,将定量评价指标划分为优秀(A)、良好(B)、平均(C)、较差(D)、差(E)5个等级值;然后确定标准系数,标准系数是指标实际值对应5档标准值所达到的档次系数,具体规定为:优秀值及以上的标准系数为1、良好值及以上的标准系数为0.8、平均值及以上的标准系数为0.6较差值及以上的标准系数为0.4、差值及以上的标准系数为0.2、差值以下的标准系数为0。(2)定性评价指标标准按单项指标分别设定,每项指标都分为优秀(A)、良好(B)、平均(C)、较差(D)、差(E)5个等级;每个等级系数分别为1、0.8、0.6、0.4、0.2。

2.评价模型。(1)定量评价指标计分方法是将各项指标实际值对照相应评价标准值,计算各项指标实际得分,其公式为:

定量评价单项指标得分=本档基础分+调整分

其中:本档基础分=本档标准系数×单项指标权数

调整分=(实际值一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一本档标准值)×(上档基础分一本档基础分)

定量评价指标总得分=∑定量评价单项指标得分。在实际评价时,对适度指标做如下规定:当适度指标的实际值=行业平均值时,其标准系数为1,得满分;当适度指标的实际值≥行业极大值或≤行业极小值时,其标准系数为0,得0分;其他情形按5档标准值计算得分。(2)定性评价指标计分方法采用专家判断法。专家判断法就是由评价专家组的各位专家,按照定性评价指标所考核的内容,依据定性评价参考标准判定企业各指标达到的等级,再计算定性评价指标得分。其公式为:1)定性评价单项指标得分=专家评定等级系数×单项指标权重;2)定性评价指标总得分=∑定性评价单项指标得分;(3)综合评价是运用整个评价体系产生的结果,对评价对象作出的综合评价结论。综合评价的计分方法是根据定量评价指标得分与定性评价指标得分进行加权平均而计算出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分,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评价得分=定量评价指标总分×30%+定性评价指标总分×70%

然后,根据综合评分排序。

三、营销型农业企业发展对策

(一)树立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理念

加入WTO后国内外市场的统一,使农业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先导,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首先,企业必须以消费为中心,做到先营销再生产。在营销手段和方式上,要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营销方式,积极创新,采用连锁经营、委托销售、商业代理、特许经营、网络营销、期货交易和拍卖等多种手段,促进企业营销的发展。其次,依据WTO对产品的要求,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切实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卫生、营养和健康。最后,把握整体产品概念,不仅要重视农产品的核心效用,同时要关注农产品一般产品形式和附加产品形式,尤其要注重打造农产品品牌,实施品牌战略。

(二)多方培育农业企业的实力

我国加入WTO后,使原有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必然打破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平衡,为了寻找新的平衡,企业必须进行经营战略的创新。总地来说,企业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努力:一是实行行业内和行业间企业联盟。加强产业内的产、加、商一体化和产业外的一体化合作,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协会+农户”、“专业市场+企业+农户”、“生产企业+商业组织”等多种组织形式。二是加强技术合作以获得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技术外取”方法。与国内和国际上拥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企业合作,以弥补我国农业企业技术落后的不足。三是组建企业营销联盟。通过实施联盟,共享分销渠道和国内外分销网络,使本企业产品迅速进入目标市场;四是实施品牌共建策略。我国农产品知名品牌甚少,大多数农产品的市场认知度不高,影响产品销售。合理利用国内外品牌“借壳上市”,可以获取理想市场份额,为建立自己的名牌产品,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大力提高农业企业营销能力

1.抓好基础建设以夯实基础。增强市场营销能力的深层的持久的方法在于基础建设,包括企业内部制度、机制建设、推动不断创新,增强开放性的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战略决策能力培养,这是企业不可替代的资源。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和重组企业结构,积极推进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使内部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源泉,企业要建立创新机制,实现观念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确立人才观念,树立现代营销理念,吸收符合理论的方法。增强企业对环境的相容性,不断扩大开放、加强横向合作、接受社会监督,从搞好自身营销,发掘自身资源,集社会有效资源增强自身实力。搞好自身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文化建设的重点是改造市场营销的土壤,战胜自我,走出企业文化建设中已存在的误区,对传统本土文化加以扬弃,批判的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树立新的文化观。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保证所制定的战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增强营销的弹性以灵活应变。市场营销观念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企业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都要充分体现其盈利性与发展的本质特征,必须综合考虑影响企业营销效果的环境总和,并把它作为指导企业营销活动的基本依据。它要求企业根据内外环境灵活的加以选用,并且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一句话,市场营销要有足够的弹性,首先,企业要确立弹性营销的观念;其次,企业要注重市场调查,要占有足够的背景材料,以便能根据情况调整决策。

3.实施高标定位以明确目标。市场营销的高标定位是揭示市场营销内部活动的一种较好方法,它通过市场营销内部活动的表现和实施情况的度量和评比找出基准之间的差距及原因,并制定弥补这一差距的可行性计划。它是企业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市场营销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高标定位方法,能够让企业明白很多市场营销能力的相关关系,找出制约企业发展和控制市场营销能力的真实因素,找出企业营销能力不足的真正原因,企业可依据这些,采取相应措施,逐渐建立起市场营销能力优势,进而确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4.建立学习型组织以提供后劲。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一个企业要想在当今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就要不断学习,随时了解全球各方面的新信息,学习层出不穷的新知识。企业未来发展惟一持久的优势是比其竞争对手学习能力更强。1983年壳牌石油公司在一项调查中发现1970年列入财富杂志500大企业排行榜的公司,到了20世纪80年代却有三分之一销声匿迹,其原因就在于非学习型组织的缺陷阻碍了公司的成长。学习型组织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共同发展,将全体员工凝聚在同一旗帜下,形成企业强大的生命力;二是团队学习,企业将通过整体个人的学习,形成企业前进的动力和强大的号召力;三是企业战略组织,学习、提高素质、创新、加快发展速度——不断学习、提高素质、不断创新、加快发展速度。因此,企业必须将吸纳新知识系统化、制度化。创造出好的学习环境,企业要有足够的财力保证所有员工都得到培训,使员工勤于学习。

作者:王杜春

农业营销发展论文 篇3:

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分析

如今信息化建设越来越迅猛便捷,互联网成为创新最活跃生活最广泛影响最深刻的领域,跨界融合为特征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对经济发展形成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把握时代机遇,是农业经济实现弯道不断超车的重要方式,有效促进农业经济长久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渗透,中国农业经济也走进了互联网时代,上一个时代农民动手勤劳务农,中国经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立了多个功成伟业,推动了经济发展,实现中国梦不仅注重科学发展,农业经济也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体系,如今全国多地依托地方农业特色开拓农产品营销一体的互联网模式新道路,推动了农业经济发展,成就了农村与城市的中国梦。

一、“互联网+”时代农产品营销的主要模式

(一)“互联网+”的概念分析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及加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也随之进步,“互联网+”是一种把互联网技术互相结合为基础的新经济模式。并且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把互联网技术作为发展重点,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当前社会生产要素进行整合,以此使相对应的生产要素更加具有网络特性,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网络的一体化发展。

(二)农产品+电商模式

农产品电商模式就是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比如:京东、天猫、淘宝等大电商平台来展示所售卖的农产品,从而使大众消费群体根据所需要来进行下单及购买。按照传统的购物方式,消费者只能去线下超市定期进行购买,但在电商模式下,购物可以变得更加便利。农产品经过高新技术包装后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销路变多,销量提高。

(三)农产品+微商模式

在如今“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农产品可以通过微商营销的方式来获得农产品的收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农业带来的最大的改变就是拉近了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距离。微商模式可以通过将产品图片、视频分享到微信群、微信朋友圈以及微信公众号来吸引潜在消费者的注意,使其更加直观明了的看到农产品的生长环境和外在形态,给消费者带来一种可视性。

(四)农产品+电商平台+网红带货

作为网络扶贫主力军之一的电商平台,在今后的进程中更是大有可为。去年,全国800余个贫困县的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190.8亿元。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助农计划,通过打折促销、直播带货、产业扶持等手段帮助农业实现数字化。地摊儿商城顺势而为,助力乡村振兴,打造助农电商新平台。

产业要发展,销路是关键。近些年,许多乡村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种植市场前景好的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将农产品挂网进行销售,助推产业发展。自从搭上了电商快车,乡村的产业得到了发展,村民从紧紧巴巴地过日子到衣食无忧,生活越来越好,生活质量有所提升,幸福感越来越强。

网红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通过打造网红进而打造出网红品牌的特产,从而使农产品有一个良好的销路。前段时间的乡镇干部助力农产品直播带货,就是互联网带领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直观体现。

(五)农产品+直销店

消费群体不仅可以直接消费农产品,还可通过餐饮店、餐饮电商平台等间接消费,减少了中间渠道,降低了所销售产品单价,通过打造特色餐饮的农产品互动体验,将原产地农产品和客户真实互动起来,能快速实现农产品的销售。

二、“互联网+”时代下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一)物流运输不完善

在如今“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农产品想要实现真正的网络销售,首先要具有完善的物流运输体系。目前我国农村发展势头良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农民受益很大,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依然落后,路程长远,政府补贴力度不够运输成本,缺少信息化管理手段,导致管理成本和人工成本过高,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路况不好、交通阻滞,不能实现联运等等一系列问题都会使农产品得不到质量保障,容易在运输过程中损坏,从而极大降低消费者对此次消费的满意度。

与工业品相比,农产品具有生物属性,容易腐烂变质。农产品是自然的产物,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产品的自然属性对其运输、包装、加工等提出了特殊的也是更高的要求,经营农产品物流风险较大。

物流的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每一项功能的实施,都与物流的基础设施和物流技术水平有关。农村道路状况差,物流运费就高;没有公共的信息平台,物流信息就难以处理和发挥作用:没有科学的冷藏设备,鲜活农产品就难以运输、加工等實现其价值;没有科学的工艺和技术,农产品就难以实现加工增值。

(二)缺乏专业的销售人员

在我国相对偏远的农村地区,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销售后的情况还不太常见。由于我国农村教育水平偏低,其中近一半低于小学水平,其中极少有人接受过高等教育。此外,农村居民意识里的网络文化是休闲和娱乐,很少有人意识到可以通过网络开展商品营销。思想决定高度,当农产品遇到滞销时,他们根本没有用互联网改变困境的意识。要顺利进行这个项目,我们需要有一点操作计算机能力的人员,同时需要做到既了解计算机如何使用又要懂得营销,同时,农产品的营销需要非常熟悉农产品基本特点。因此,人员水平,资源环境和技术条件的不足一直制约农业的发展。

(三)网络设备基础较差

中国农村居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但互联网用户数仅占全国互联网用户总数的0.8%,农村网络建设力度不足是很大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因为电子设备在农村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相比城市而言,农村人口接触先进设备的渠道更为狭窄。很多农村居民对智能设备的操作流程并不熟悉,导致无法完全发挥先进技术的最大价值,也正是因为如此,农村经济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态。智能设备作为和外界沟通、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能够成为农村居民进行网络销售的主要方式。

三、“互联网+”时代的农产品营销带来的农业经济发展

在农业经济发展阶段,农村存在很多不正确的思想意识,思想认识上不去,个人观念太过迂腐,对循环经济的认识相对浅薄。“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出现,并不是指將农村的产品向城市输送,也不是向农村卖商品,而是以农村为中心构建—个生态体系,并通过鼓励创业的方式积极带动农民就业。

互联网技术利用数据的交流与传输,在全世界拉开了一道大网,极大丰富的数据流与实时交流技术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了思想与思想之间的距离,也缩短了商品产出者与购买者之间的距离。信息在无数网络平台上传播,商品信息能够最大程度地快速让所有人知道,比如说,通过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是农村发展的一根绳子,没有互联网,农村也会一步步进行,但是有了互联网,使农村的人们有了改变生活的契机,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也有了更多的出路。

除此之外,互联网提高了信息交换的效率,互联网所带来的创新模式以及互联网公益对贫困落后地区的帮助,也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互联网农业,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农业的创新,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业态。互联网农业,助力智能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大提升。农业从业者的服务更有针对性、农业生产经营的管理科学化,是今后现代农业基本方向。

互联网在农业的应用下,现代化和产业化,电子商务彻底改变农村结构模式,提升农产品收成,规模化销售,拓展更多的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的见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不但摘帽脱贫而且精神娱乐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返乡务工人员变多,资金开始往农村回流。

四、“互联网+”时代的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社会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产生了许许多多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方式。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营销思维已风靡全球,农产品网络营销也显得十分必要,加强网络营销,繁荣农村经济势在必行。互联网+的营销策略对于增加农产品的销售量,树立农产品特色品牌,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产销对接、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重大影响。

(一)强化农产品品牌意识,提升农产品市场价值,增强经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任何销售模式发展的关键都在于品质的提升。在产品进行销售时,借助互联网+的营销思维,来提升农产品营销信息意识,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网络营销知识体系培训,要严格按照相关质量标准来检测,规范其生产流程,确保农产品的质量,提升百姓食品安全意识。通过加强生产技术等来推荐产品的生产标准化,在前期工作做好之后去扩大其品牌效益,努力提升农产品品牌意识,以此做到农产品利益最大化。

(二)发展农产品电商人才,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逐渐扩大农产品电商人才基数,培养高层次电商人才,推动农产品电商发展。

(三)完善网络设施结构,健全电商物流体系

在“互联网+”的时代下,想要推动农机经济的发展,应构建新型的农产品电子销售渠道,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进一步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拓宽网络营销渠道,多视角、多维度与电商进行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共享、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核心优势。

(四)力促农产品信息发布,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建设

通过建立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利用地方的资源优势、文化优势及政策优势对地方特色农产品进行整体定位、包装、宣传,从而在消费群体面前树立良好形象。

五、结语

互联网作为我国新型经济的主导力量,成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在电商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远远没有普及到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农村电商经济的短板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在这个“互联网+”的新时代,农村要不断摸索新的营销方式,制定策略时要从消费者和市场的角度出发,不断创新发展农产品的销售手段,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推动整体农业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平度市云山镇经管统计审计服务中心)

作者:廉晓慧

上一篇:国外媒体理论论文下一篇:组织部半年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