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学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论文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母语是一个人的第一语言,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生存基石和生活方式。从一般的母语学习到修读高阶段的大学语文课程,从课程开设和教学质量到教材编写和选文优劣,牵涉到大学语文教育诸多层面的问题。在意识到存在的问题之后,着力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并积极运用于实践中,乃当务之急。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大学文学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大学文学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论文 篇1:

提高大学文学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摘要:文学教育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年来高等院校加强了文学教育建设,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文学教育功能的高效发挥。本文从观念的变革、科学课程体系的建立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探讨了提高文学教育质量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文学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文学教育,狭义的理解,是指纳入教学体制的文学课程。广义的理解,文学讲座、读书交流、文学节目等都可纳入文学教育的范畴。本文所讨论的文学教育主要是第一种狭义范围的理解,即纳入教学体制的文学课程。且在本文中只讨论作为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文学教育课程。文学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学科,肩负着提高青年学生文化素质、继承中国文化的重任,地位日益受到重视。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提出希望各高校重视加强作为文学教育主要学科的大学语文的改革和建设,全国各高校纷纷响应,一时间,大学文学教学获得了加强。但综观今日各高校情况,仍存在着不容乐观的因素:有些高校虽开设了大学语文,但课时不断地被压缩;有些高校课程体系内有众多的文学选修课,但开课率不高,即使开课效果也属平平。基于上述状况,笔者认为高校文学教育课程亟待加强,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文学教育的功能,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转变观念,充分认识高校文学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1.充分认识文学教育对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意义。现在大学教育强调培养创造性人才,而“创造性人才必须具有的开阔的视野、独立的思考、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使命感和博大的胸襟和抱负等素质”都可以通过文学教育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层面培养和提高。“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①,解读经典文学作品,是与伟大心灵的对话,这种交流和对话会感染到后世的对话者,影响对话者的价值观,净化对话者的心灵。同时对文学作品的学习还可以提高人的艺术感受力、激发想象力、增强创造力。在文学作品所呈现的是用语言描绘和建构的世界,读者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才能了解这个世界。因此,对文学作品的学习过程是刺激和锻炼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的过程。想象力和感受力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艺术的修养不仅加深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②这种宏观形象思维其实就是一种创新能力。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文学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自上而下地转变重科学轻人文的观念。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倾向,这种观念影响到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也影响到在校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当今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学校和学生都更多地表现出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倾向,重理工轻人文、重实用轻修养,很难在高校中形成人文教育应有的氛围。在这种情况下,文学教育依靠一些政策的支持,虽在高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却未能真正引起关注,很多时候成了点缀性的课程。要想真正发挥它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需要高校体制内自上而下地提高对文学教育的重视,学校提供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如从课时保障、师资配备等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为文学教育提供优厚的环境。在教师层面上,也要转变观念。把承担文学教育课程看作是重要的工作,努力探索适合自己所在学校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在学生层面上,要增强学生学习文学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近年来,随着思想和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文学教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课程的一部分进入了人才培养计划,并加以实施。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就文学课程体系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它功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除大学语文外,各高校开设的文学课程,一般都采用相关教师申报什么课程就开设什么课程,这样看起来开设的课程不少,但实际上是杂乱无序的,缺乏体系性和科学性。从教师角度而言,某一学期开不开设自己承担的文学教育课程视自己完成教学工作量的情况而定,因此,有些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在某一学期却不能真正开出,影响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从学生角度而言,一般学校规定选修的固定学分,如笔者所在的学校规定文学类选修是6学分,即选修两门文学类课程即可。这样学生对文学课程的选择也是十分有限的,同样造成了课程体系的不完整。由于上述原因,表面上看起来文学教育课程不少,但对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人文精神、综合素质却不能产生应有的作用,所以,要对文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在考虑课程体系优化问题时,首先要解决缺乏统一性的问题,要求凡承担文学教育课程的教师,必须保证每学期都会开设课程以供学生选修。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科学性和需要性的原则,对文学教育类课程进行以下三类课程的优化设计。

1.知识类课程。此类课程以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培养综合素质为目的。开设中国文学概论、西方文学概论,辅助开设中西文化比较类课程。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学、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在中西文学文化的对比中,更好地思考中国文化的精神与品格,优长与缺陷,更好地确立自己的文化人格。

2.鉴赏类课程。此类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感知和体验文学作品,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审美感受能力,培养人文精神。可开设古代诗词欣赏、古代散文欣赏、现代小说欣赏、现代诗歌欣赏、世界名著导读等课程。这些经典作品是美的存在、是人文精神蕴含丰沛之所在。学生通过阅读、欣赏、感知、体验可以获得美的熏陶、情感教育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

3.能力训练类课程。此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为目标。可以开设写作课程。在课程中学生可以进行文学写作、新闻写作和论文写作的训练。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大学生表达能力整体不高,特别是理工专业的学生。写作训练可以强化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同时,写作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按照上述三类设计具体课程,使高校文学教育课程具有比较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各院系在课时性质、学时学分等方面进行优化,文学教育类课程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三、优化文学教育课程教学方法,适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不是单向传播体验的过程,而是一种双向传播交流活动。针对非语言文学类专业开设的文学教育课程,教师要在短时间内向众多学生传授大量文学知识,往往采用简单省时的讲授法,成为“填鸭式”教育。这导致师生间缺乏交流和沟通,使学生兴趣下降,也未能达到文学教育课程开设的目的。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优化教学方法。除讲授法外,笔者认为,要在文学教育的课堂上广泛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并适当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1.启发式教学法: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大意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这虽是古老的教学方法,但对目前的文学教育教学而言,它可以改变“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如在讲授先秦散文时,经常选的篇章是来自《左传》的“郑伯克段于鄢”,其中分析郑庄公人物形象是重点。梳理完课文后,教师可抛出一个启发性的问题:母亲姜氏想让共叔段代替庄公为国君,你觉得两兄弟谁更适合做国君?同学们陷入思考,一会儿,开始踊跃发言,大家共同认为共叔段无才无德不适合做国君。对庄公的认识发生了分歧,有的同学说庄公赶走弟弟、幽禁母亲,不仁不孝,不适合做国君。有的同学说庄公行事老到、善于谋划,具有政治家的素质和风范,适合做国君。针对分歧,教师讲述了春秋的诸侯争霸的时代环境,引导大家分析在这样的时代作为一国之主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才能。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变得饶有兴味,更好地体会了庄公这个形象。

2.体验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方法。它的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抽象的知识更加生动有趣。同时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课程为体验式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自己是文本发言人的观念,引导学生做文本对话的主角,用自己的心和情感去体验作者的情感,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作者的生命。由此,学生由生活的世界进入到文本的世界,在文本的世界中体验、移情、反思,与文本的世界共鸣,撞击出思想和情感的火花。在讲授婉约词人李清照时,教师一边讲她的人生经历,一边引入她各个时期的诗作。引导学生从“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清竹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体会她少女时代天真烂漫的情怀;从“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体会她的相思愁怨;从“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体会她的雄健豪气。由此,学生了解了一个多侧面的李清照。在此基础上,学生在深入解读李清照晚年作品《声声慢》时,学生一方面体会到了晚风、暮秋、黑夜、细雨,凄凉的氛围和心境,另一方面,体会到作者不屈的灵魂在做一次又一次的抵抗,这里有生命的悲哀,更有生命的不屈。没有体验的情感是肤浅的,只有调动学生的情绪去体验、去玩味,才能获得更多的心灵的启迪。

综上所述,高校的文学教育要更好地发挥它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首先要转变重实用轻人文的观念,同时注重课程体系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我们相信经过高校、文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定会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文学教育环境,使文学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温儒敏.唤起大学生对中国语文的兴趣[N].中国教育报,2007-07-04.

[2]涂元季,顾吉环,李明.钱学森最后一次谈话:中国大学缺乏创新精神[N].光明日报,2009-11-05.

作者:李翠萍

大学文学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论文 篇2:

母语.课程.教材

摘 要:母语是一个人的第一语言,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生存基石和生活方式。从一般的母语学习到修读高阶段的大学语文课程,从课程开设和教学质量到教材编写和选文优劣,牵涉到大学语文教育诸多层面的问题。在意识到存在的问题之后,着力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并积极运用于实践中,乃当务之急。

关键词:母语 课程 教材 大学语文 教育

从牙牙学语的儿时到如今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都和我们的母语——汉语相伴;从小学生书包里精美的语文课本到大学中与美文佳作有更多亲近机会的“大学语文”课程,母语教育在我们的学习、成长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里,笔者暂且割舍掉对母语、语文、文学最富激情和魅力的感性表达,理性地发表一些有关母语、课程、教材的浅论。

母语是一个人的第一语言,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生存基石和生活方式。离开母语,我们的思考、表达以至行为便失去了凭借和依托,便没有办法继续下去。优质、经典的母语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思想品格、独立人格的培养和塑造起着重要作用,对一个人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产生着最基本却又最深刻的影响。请不要简单地认为自己的母语知识够用了,就放松对母语的学习,其实母语的基础性地位已经注定它不仅是一种知识、技能,而且是一种精神食粮、生命源泉。因此,一个人即使到了大学,乃至后来的人生,对母语的修习都不容松懈。母语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制约着一个人的思维空间和精神高度、行为方式,以及与他人、环境的关系。对于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和魅力的优质、经典汉语,在今天文化全球化、产业化、网络化大背景下的困窘处境和尴尬地位,的确值得每个国人警觉和深思。

大学语文作为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核心课程,可以使修课学生在中学教育阶段语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提升语文素养及人文、文化素质,为其人格和知识能力结构的全面发展及深化创造必要的条件,以便为适应将来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开设的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自1978年开设至今三十年来,对提高大学生语文水平、文化素质起到了巨大作用。2006年8月,在东南大学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大学语文研讨会上公布的对全国近三百所高校大学语文开课情况的调查显示,50.54%的高校已将该课列为全校必修课。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院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6年11月,教育部发起并委托中文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大学语文研究会在湖南文理学院合作召开研讨会。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下达“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确立大学语文为必修课,明确了课程性质、功能和目的。尽管大学语文课在不少高校被列为必修课,但也有许多院校迄今仍未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这一状况亟待扭转。对于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高校来说,重视并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加大师资引进和培养力度,稳定和扩大专职教师队伍是摆在面前的首要任务。

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出版是推动母语教育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三十年来,为适应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需要,许多高等学校,乃至各地高等职业教育部门、高等远程教育部门或函授教育部门,都组织编写了自己的教材;一些新型本科院校——独立学院也组织人员编写了适合自身实际需要的教材。迄今为止,各种不同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有数百种之多。较为通行和新近出版的主要有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第九版)》(华东师范出版社,2007年版),王步高、丁帆主编的《大学语文》(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马原、肖瑞峰、南帆主编的《大学语文新读本》(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009年再版),丁帆、朱晓进、徐兴无主编的《新编大学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夏中义主编的《大学新语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张新颖主编的《大学语文实验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温儒敏主编的《高等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魏饴主编的《大学语文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吴宝玲、李斌成、李雪主编的《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崔际银主编的《大学语文》(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等。全国出现的这种编写、出版大学语文教材热潮的背后,固然有各高校和出版社基于自身利益考虑推出教材、抢占市场的因素存在,但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教材编写中长期存在的徐中玉主编一统江湖的局面,形成了多元共存、互补、竞争的发展格局,对丰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探索、建构和实践科学的大学语文教学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整体来看,大学语文教材普遍以“文选”的方式收录古今中外的“好文章”、“美文”,但在编写理念、选文标准、组合方式、体例安排、单篇设计和阐释等方面呈现出多种样态。其中,编写理念的选择、确立和落实,既能体现出编者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和教学方式的不同理解,又能直接影响一部教材的价值、特色和样式,因此它是衡量教材编写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在这方面,以下三部教材颇具代表性。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1]从语文的“文”出发,强调对书面语——文章阅读表达能力的培养,打破文体界限,以古代、现代、翻译和诗歌为组合标准,划分单元,遴选“好文章”,并以“平行阅读”的方式增加“文”的比重,拓展阅读空间。但文体界限的打破使得该教材文体意识减弱,在选文上稍显重复,例如演讲词包括了现代的1篇和外国的3篇(外国部分共4篇)。张新颖主编的《大学语文实验教程》[2]以母语教育为主线,以文学教育为依托,从重新发现母语的汉语文体验中回到被忽略的原初,从流淌三千年的汉语文化学长河中感受经典母语带来的心灵震颤和绵亘古今的情思脉动,从精粹的汉语译文中触摸翻译名家将别种语言转换成汉语时的变和美,从“写”的技法、“说”的艺术和“日常生活”里的写作中展示汉语的本体魅力和实用价值,最终透过一篇篇“美文”重识我们的母语、重建我们的语文观。崔际银主编的《大学语文》从“认知传统文化、培育心性品格,提高审美素养、增强生存能力”的教学目标出发,将该教材的编写理念定位为“以文体为类属,以文化为根基,以文人为参照,以文本为载体,以文用为旨归”[3];博采古今名家名作,涵盖中外文学精华,依文体类属,划分为9个部分,每部分再依时代先后排序,收文共85篇。单纯按文体分类编撰教材,好处在于结构清晰,但不利之处诚如编者在“前言”中所说,文体界限并非泾渭分明,许多篇目难于归类。此外,编者对文体代表性的过分强调,使教材编排的古今篇目比例有所失调,重古轻今现象明显,例如古代篇目收46篇,外国篇目收16篇,现代篇目仅23篇,且现代和外国的部分篇目成色欠佳,所收中外篇目尚需斟酌。

从一般的母语学习到修读高阶段的大学语文课程,从课程开设和教学质量到教材编写和选文优劣,牵涉到大学语文教育诸多层面的问题。在意识到存在的问题之后,着力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并积极运用于实践中,乃当务之急。在这样一个崇尚外语、看轻母语,倾心网络语言、疏离经典汉语,本国语文水平和能力滑坡严重的时代,我们自当坚守一份对母语的虔诚,用自己的口言说汉语,以自己的手书写汉字,承载民族传统文化,续写中国现代文明,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发出只属于汉语的那历久弥新而抑扬顿挫的声音。

(本文为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2010年度教研立项课题“我院《大学语文》教材与通行教材特色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陈洪主编:《大学语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张新颖主编:《大学语文实验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崔际银主编:《大学语文·前言》,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张强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基础课部 301811)

作者:张强

大学文学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论文 篇3:

从树立文化自信论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提升

[摘  要]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大学语文课程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语文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文化自信对大学语文教学发展提升的必要性,讨论了新时期文化自信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证了文化自信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效果和重要作用。

[关键词]文化自信   大学语文  教学  提升

引  言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十分重视文化自信,并强调坚定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的独立、国运的兴衰息息相关。文化自信体现了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可和重视及对传统优秀文化内涵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大学语文建设作为我国高等院校学生文化能力培养和语文育人的重要文化载体,承担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发展使命,而从我国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实践现状来看,文化自信的精神培养和文化融入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

传统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国内高校的大学语文教材繁多且特点各异,虽然很多高校对大学语文和学科专业能力建设进行了大胆创新尝试,但是从其内在传承传统文化、树立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心的各个角度来讲,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如缺乏对教学思想观念和教学主题的深入提炼。大而全的通用教材较少,有些高校的语文教材结构混乱、内容庞杂,与普通高中语文教材相比,其教材篇目重复较多、系统性较弱,导致大学语文教材的教学主体性严重欠缺。此外,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解读视角单一。教师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课程内容进行解读,局限于作品当时的背景,千篇一律地解读文章内容,没有结合当下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讲解,缺乏对文章内涵的解读和对文章当下现实意义的认识,无法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学方式传统,课堂师生、生生交流互动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文化自信对大学语文教学发展提升的必要性

文化自信经国家提出和号召以来,各高校进行了大学语文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为主题的课程改革,推出了其他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从课本、教师和考核等多个方面着手对文化自信如何融入语文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还开设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完善和编撰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精品教材。但是在大学语文教材中,文化自信元素相对较少,且教学的实施方式较为滞后。大学语文是传播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是开展文化自信教育和树立学生文化自信的主阵地,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的必要性,落实和贯彻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工作,不断地提升大学语文教学质量。

文化自信在大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课程设计以文化自信等元素为指导思路,然后结合教材设置的篇目及学生的实践情况划分了以下四个方面文化自信在大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1.选讲国学经典

选讲的国学经典篇目主要根据大学语文教材来定,包含“美食”“家国”“民族”“故乡”“风俗”等主题。教师在授课前可以先让学生课前预习写作背景和人物简介等基础知识,梳理出自己在课前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课堂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常见问题进行集中回答,对个别的特殊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引导学生深刻地了解相关的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挖掘其对现在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课后教师仍然要以核心文化重点为研究主題设计学生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查找有关案例等多种方式完成这些作业。

2.创建读书会

读书会主要通过学生自主阅读、集中分享读书和作报告的形式进行。教师提供古今中外经典著作书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研读内容,并在课堂中作个人读书报告,报告一般分为三方面:一是书名、作者等著作的基本信息;二是用简洁明了的文字来概述书中的主要内容和涉及的相关文化自信话题;三是分享读后感,阐述自己针对这本书的想法和认知,谈谈通过阅读自己关于文化自信的认识和感悟。

3.经典朗诵分享

教师将诵读的内容要求直接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在充分认识经典著作核心观念和思想情感的基本内涵后,以感受文化自信为目标,探索文章该如何表达,并在课堂上进行诵读。在整个诵读课堂上,学生除了朗诵之外,还可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分享传统经典中蕴含的文化自信内容。如杜甫的《春望》、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经典作品,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于家乡和国家的深厚情怀和文化自信,同时通过对作品的诵读和领悟,还能使学生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4.写作

教师可以根据文化自信的背景和主题,让学生选择相关的写作题目,如“美食”“风俗”“家乡特色文化”等。写作要充分体现出自己对“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的理解与认识,说明“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写作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内化+书写”的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原创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技巧。

语文教学中文化自信建设效果

1.明德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教师要培育和引导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个具有大爱、多才多能、富有情怀的人。“培根铸魂”阐明了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能与使命。对大学语文而言,“培根铸魂”是教育启迪、陶冶情操,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如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引用《大学》中的经典语句引导学生思考新时期树立文化自信的意义,然后在教学中通过选讲国学经典、建立读书会、经典朗诵分享、写作等教学环节体现“立德树人”和“培根铸魂”的理念。

2.心系家国情怀

在我们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无论是国家还是自己的家庭,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就大学语文教学而言,无论是《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还是大学教材中我们所选取的关于热爱祖国、捍卫民族尊严的文章,都向学生传递着热爱祖国和民族的家国情怀。本文以教师布置的家国题材举例,通过学生的朗诵阅读,从四个方面指导学生的分享和探讨:一是为什么要选这篇文章?二是怎样理解文章的情感思想?三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体现文章的情感?四是通过朗诵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 在家国主题的界定下,讨论和分享国家与小家的关系,通过讨论分析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国家的生死存亡与小家的关系。如在讲岳飞的《满江红》时,教师可以借助岳飞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使学生充分了解宋代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人和家庭乃至民族的繁荣兴衰都离不开社会的发展。通过这些道理的讲述加深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理解程度,将爱国精神刻画进学生的心中,并深深地融入学生的思想。

3.树立文化自豪感

新时期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精神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自豪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深挖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文化自豪感,如在讲解《乡愁四韵》这篇文章时可以从我国宝岛台湾的变化等讲起,讲解《春望》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从安禄山背叛讲起,讲解《满江红》这篇文章时可以从南宋抗金讲起。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了解学习内容的历史背景之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在历史中的发展变化,每一个历史阶段中都有很多为民族发展考虑、爱国爱民的人士,正是他们不顾自我安危、心系国家和不断奋斗刻画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征程,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我们国家的伟大之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我们的精神食粮,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地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是文化习俗。教师可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设置“姓名探源”“风俗博采”“品食忆味”等内容,然后根据中华优秀文化习俗开展教学工作。“姓名探源”让学生了解自己姓氏的来源,明白自己名字的文化含义。在古代,古人会为自己选择字、号,教师就可以据此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名字的含义选适合自己的字、号。教师通过这些来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名字的意义和古人起名的传统,通过让学生模仿古人为自己起字、号,引导学生探究姓、名、字、号之间的联系和意义。“风俗博采”环节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为中心探讨三方面的问题:问题一,节日的意义是什么?问题二,这些节日为什么這么设计?问题三,因为什么才会有这些风俗习惯?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制作“我们国家的节日”视频,以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风俗中的的文化含义。在“品食忆味”部分,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学生说说自己家乡的独特风味和这些美味的制作工艺和制作手法,以使学生更加地了解自己家乡的传统风俗文化。

结  语

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其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支柱,使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奠定了我们的文化根基。中华文化具有悠久历史渊源与浓厚的文化底蕴,但其不是一直不变的,而是不断改变和不断进步与完善的。新时代里,高校应注重增强大学语文教学的历史使命,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还要注意多教授学生课外文化知识,强化学生的中华文化学习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为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创造良好的氛围。

大学语文教学在树立学生文化自信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应该积极发挥自己教书育人的优势,根据新形势下的时代要求培养人才,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推动大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淑平.文化自信视角下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定位与实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37(7):55-57.

[2]黄丽,叶桂郴.大学语文立体课程体系的构建[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3):89-91.

[3]张蕾.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建构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7):84-86.

[4]郭玲.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视角下的关于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思考[J].魅力中国,2011(17):122+168.

[5]葛雅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J].文学教育(下),2017(2):64-65.

[6]艾洪庆.从严治党背景下大学生党员信仰教育问题审视及思考[J].思政教育,2018(29):85-86.

[7]冯大建,陈洪.提升母语素养 激活文化自信——浅论作为母语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与教材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8(5):24-28.

[8]江胜珍,韩殊君.近年来国内高校文化育人研究综述 [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5):122-127.

[9]徐奉臻.“文化自信”的定位内涵及功能路径[J].社会科学家,2017(10):7-11.

[10]程钢.增强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思想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18(2):11.

(张瑞华:渭南开放大学)

作者:张瑞华

上一篇:城区监督管理工作方案下一篇:文物普查调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