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当代文学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教育制度深化改革,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审美艺术、表达能力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等方面阐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作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大学生当代文学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生当代文学论文 篇1:

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

摘 要: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使高校在不断调整教育目标和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目前的高校现当代文学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文学知识教学,更多的是着眼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体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的教育功能和价值。现当代文学教育在高校教育活动中产生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大学生的语言基础能力培养、审美意识激发以及人文素养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我们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致力于利用该门课程引导学生形成正面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笔者将结合高校教育活动中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简要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综合素质;高校教育;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也在积极作出调整,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压力,大学生在学习方向和内容上逐渐朝着实用性、功利性方面发展。高校在这样的人才需求导向下,也开始忽视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因此高校课程设置过程中,像中国现当代文学这样具有人文性课程的地位在逐渐下降,压缩人文学科的现象在高校教育中也比较普遍,文学专业边缘化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但是面临新形势和新需求,当前高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是要重视起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这样人文学科的作用也再一次逐渐显露出来。

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能够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促进学生文化素质提升

我们通过历史学习了解中国社会制度和形态变化,而文学作品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特征,这样学生能够通过文学作品历史背景、内容直观和见解了解阶段性历史状况。文学作品依托于作者所处的历史大背景,包括作家的创作风格、情感表达等都和社会历史环境具有直观联系,而学生就可以结合作品中的历史环境、社会形态以及思想意识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这样的认识既是感性的也是深刻的。

如20年代的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对中国当时的社会矛盾、现实问题和不良现象进行了反映;30年代的左翼文学对中国当时的革命现实、民族危难进行了及时的描写。我们可以在文学作品中直观体会社会历史环境变迁,思想意识的不断演变和进步。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也是其解读中国近现代史的过程。

二、 现当代文学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起源于现实生活,同时高于现实生活,其创作思路和过程都无法脱离现实生活而独立存在,大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和了解文学史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得间接的社会经验,这样能够提前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利于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比如鲁迅先生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性,其在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孔乙己、祥林嫂、阿Q,都是一定社会背景下群体的缩影,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真实存在的。阅读和学习这样的作品,能够让学生更加客观地看待社会现实,不仅是了解当时的社会问题和现象,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生活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也可以说这是学生见解积累社会经验的过程。

三、 现当代文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核心就是对全人类的关怀,在思想意识上能够体现出我们对人类命运、价值和尊严的关注和维护。人文素养是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推崇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但是想要学生理解和逐步具备这样的素质,还是需要一定的依托。又如作家路遥创作的《平凡的世界》,我们就可以通过作品解读,了解主人公孙少安在平凡生活中对爱情的追求以及对亲情世界的维护,如我们近年来看到的央视记者柴静创作的《看见》,就对现代社会不同群体面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在面对时代命运的状态展开了观察。我们透过这样的作品可以以小见大,透过时代一角试图窥视时代全貌,了解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生存现状,这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四、 現当代文学有利于学生提高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

韦勒克认为:“文学有它自身独有的特色,那就是文学中的审美性和想象性。”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和表达能力培养要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选用的文学作品都是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经典之作,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发展和学生的语言能力表达提供了客观条件。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对文章的题材、表现形式、表达手法都可以直观了解,还能够积累很多词句和表达方法,在今后的自我表达中就可以借鉴这样的方法和技巧,这对其自我表达能力提升具有很大助益。此外具备文学知识储备的人,更容易理解和领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审美倾向,这显然就是学生鉴赏能力的体现。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上起到的积极作用,因此现代高校课程设置过程中,要重视人文学科设置,合理利用人文学科优势和特征,向社会输出高素质人才。但是就目前的高校课程设置和教育理念来看,扭转实用性和功利性的教育观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能够实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作用得到发挥,本研究中笔者结合现代高校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产生的影响,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全之.人文教育:商海大潮中的自救之舟——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3,11(6):114-115.

[2]孔增强.论国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14,32(5):147-148.

[3]张颖.文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4,32(12):521-522.

[4]杜艳云.多元化艺术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艺海,2015,32(2):321-322.

作者简介:

张凤,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人事处。

作者:张凤

大学生当代文学论文 篇2:

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教育制度深化改革,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审美艺术、表达能力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等方面阐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大学生;综合素质;人文精神

一、问题提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大学生受到市场经济观念的冲击,价值取向日渐扭曲,道德意识缺失,人文精神淡薄,文学素养低下,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好好反思。而文学与现实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当今许多著名的理念均出自文学作品,对社会乃至整个国家都具有深远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大精深,是一个非常宏观的概念,包含了许多科学理论,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现当代文学里的一些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念能够正确引领当代大学生,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积极影响。随着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增强就业竞争力。所以现当代文学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各高校应该抓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育。当今社会离不开文学,学校的教育、人际交流等都离不开文学。本文重点对现当代文学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文学的重要性。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现当代文学教育逐渐从过去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审美艺术的影响

目前大学生的专业素养普遍偏低,许多学生文字功底欠佳,表示读不懂一些深奥的文学著作,即使一些中文系学生也表示难以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和寓意。语言和文学是不可分离的,文学作品代表了一个民族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够为文学作品增添艺术性,同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另外,文学作品中一些经典语录以及词汇可以运用到文章写作中,增添一定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最重要的是,文学有助于大学生审美意识的提高,包括语言美、内容美、结构美、意境美等等,对文学作品的赏析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行为,但每个人对文学的解读都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赏析的差异性,也为文学增添了一份艺术,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增添艺术修为。

(二)对表达能力的影响

随着人才教育模式的转变,当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文学作品能够为学生提供标准的语言范式,可以为学生学习汉字提供生动灵活的场景,有利于激发学生想象力,增强学生表达能力,包括文字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把从文学中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写作和日常交际中。此外,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体裁,比如小说、诗歌、话剧等等,不同的表达形式,能够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培养发散性思维,训练写作技巧,比如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此外,文学作品内容丰富,趣味性强,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习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进步。

(三)对人文精神的影响

文学具有育德功能,即净化心灵、提升品德、提高涵养等作用,通过文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修身养性。另外,文学作品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生活,主要是对个性自由、思想解放的宣扬。人文精神主要的获得途径就是学校教育,但当代大学的人文精神已经被浓厚的商业气息所掩盖,要想弘扬人文精神,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就必须重视文学的育德作用,利用著名文学作品中宣扬的积极向上精神和理念,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思想品质。

三、总结

总而言之,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于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符合目前教育改革趋势,它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还可以提高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够弘扬人文精神,发挥教育育德功能。所以,各高校要重视现当代文学教育,与教学目标相适应,改革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体系,使其能够发挥最大的影响价值。

参考文献:

[1]邱诗越.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J].江漢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01):78-81.

[2]戴定华.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从文本细读入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12):264-265.

[3]陈红旗.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82-85.

[4]王玉林,周睿.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德育渗透[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12):118-120.

[5]盛翠菊,王为生.由知识传授走向素质培养——应用型本科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实践教学与改革[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3(02):79-81.

(作者单位: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作者:王子婷

大学生当代文学论文 篇3:

现当代文学对培养大学生文学涵养的作用

摘 要:大学生文学涵养的养成离不开人文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实践知识的结合。现当代文学对于培养大学生文学涵养有着明显的优势和作用。在现当代文学的积累过程中,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掌握文学知识,奠定文学功底,另一方面,学生能够从、作者的写作手法中洞悉作者的生平和挫折,从而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再者,现当代文学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完善大学生的文学涵养,加快大学生个性的养成。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大学生;文学涵养;作用

作者简介:郭馥铭,吉林省四平市人,硕士研究生,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一、传授人文方面知识,奠定学生文学素养基础

现当代文学在对学生的塑造中,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传播文化,进而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能够奠定学生基本的文学素养。人文知识是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所表现出的,构成了人类知识的重要组成方面。现当代文学通过对文、史深入剖析和再现,让生动的历史场景在学生脑中再现画面。每个人只有经过了一定时期的文学积淀才会深化成为文学涵养。

现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文学、艺术等丰富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向学生传输基础的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还要能够把这个过程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思潮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走在时代的前沿去把握现当代文学知识。在较新的科研中,有许多新兴的文学观点和知识,因此,教师要能够承担得起这一责任和重担,积极向学生介绍新知识,增加学生的求知兴趣,让学生在新的知识中吸取营养,从而能够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

二、融入挫折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学心理素质

现当代文学在积极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它能够增强学生面对挫折的信心和毅力,增强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在完善大学生人格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文学品质的提升。文学实际上人的学问,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往往是作家经历、人格、精神的再现,这些都能够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加深学生文学涵养的形成。作家的经历和背景,为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能够帮助学生在文学的海洋中自主进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在文学精神之上得到升华。

(1)现当代文学中朗朗上口、简洁明了的诗句有助于大学生文学涵养的形成。现当代文学往往包含有诗句的内容,诗文通过再现当代事物和表现状况,从而构造成影响人们的诗句,在对诗句的研究中,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文学的魅力,帮助学生建立起文学之墙。

(2)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往往选取英雄典型来塑造人物,从而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面对挫折的思想。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的情况是非常多的。在文学教学中,有许多的文学人物在历经挫折之后仍旧积极面对挫折,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正是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当代人物为例,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指导,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在面对文学创作时,能够用自己的文学积累来积极创作和表达。

三、完善人文个性,提升大学生文学写作能力

人文精神,是文学素养的内在支撑和表现,它包含着学生的内在信念、意志、价值观等个性。文学史人文科学中最重要的精神和品质,对于完善大学生的文学创作个性、塑造学生的文化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优秀的现当代文学,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深刻继承和发扬的丰富的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现当代文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人文涵养,逐步完善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

(1)培养学生的文学道德情怀

现当代文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文学道德情怀。现当代社会中道德败坏、丑陋的现象屡见不鲜,而现当代文学通过对当今社会的种种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写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培养起学生的文学道德情怀,促进学生在文学创作中注意一定的道德准则,关注道德的影响,从而建立起新兴的创作模式。

(2)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创作观

现当代文学在对学生的文学涵养方面具有重要的培养作用。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起一种新的创作方式,对大学生的创作观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大学生人生创作观的形成同时反映的也是文学涵养的形成和发展,在观念的改变中我们更加能够体会到创作观对于学生文学涵养的深刻作用,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意义。

(3)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

现当代文学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善于抓典型,对其进行深入的歌颂和弘扬,通过使人物精神和形象活灵活现的展示出来,于是出现了英雄做表率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现代文学为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和积极的创作观念、增强文学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表现出学生创作的激情和活力。

(4)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在知识经济占据卓越市场的条件下,我们势必需要进一步创新现当代文学,加快实现现当代文学与当代实际相结合,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注意发挥艺术的独特功能,通过让现当代文学教学来加快提高我国大学生文学涵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而实现我国现当代文化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侯景娟.文学经典阅读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87-89.

[2]邱诗越.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88-91.

[3]段莉莉.如何通过现当代文学培养大学生的文气[J].湘潮(下半月),2014,12:78-80.

作者:郭馥铭

上一篇:党支部工作措施(精选2篇)下一篇:心理工作计划(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