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手外伤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手外伤皮瓣修复术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进行手外伤皮瓣修复术治疗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为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患肢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临床护理手外伤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临床护理手外伤论文 篇1:

临床护理路径在手外伤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 要】目的:通过对手外伤患者进行快速临床护理路径,并进行效果比较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共计手外伤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于干预1组手外伤患者来说,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患者治疗。对于干预2组手外伤患者来说,采用快速临床护理路径,比较效果。结果:通过对干预1组、干预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以及关节活动度评分进行比较,干预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整体效果较好(P<0.05)。结论:对于手外伤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途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手外伤情况,效果优。

【关键词】快速临床护理路径;手外伤;效果

目前来说复杂手外伤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双手作为人身体中较为频繁器官之一,在多数情况下患者双手处于暴露位置,因此在接受各种各样操作工具的同时其容易导致双手功能受到影响[1]。手外伤患者容易出现面积缺损、坏死等,因此对于手外伤患者如果不进行及时救治将会导致手功能丧失。本文通过对我院选取的手外伤患者80例进行探究,比较具体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共计手外伤患者8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查看。患者中手外伤类型主要包含机器伤、挤压伤、车祸伤、爆炸伤等几类,人数分别为20例、23例、17例、20例。通过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进行患者资料比较,其中两组患者无较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于干预1组、干预2组进行手外伤患者进行治疗,随后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于干预1组的患者来说,采用传统及常规术后护理。通过进行手外伤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并进行手术治疗及相关状态告知,做好术前检查。随后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关一系列的治疗,做好尿常规、凝血检查,并做好相关准备。在术前中还应对患者的慢性病史以及营养状况进行评估,采用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除此之外还应进行患者睡眠、饮食等的指导和训练,并进行相关模拟[2]。

对于干预2组患者来说,采用临床护理路径,通过制定相关目标,以预防感染、无菌操作为主,同时加强相关皮瓣血运护理,在确保护理效果的同时减少不良情况。通过建立临床路径流程,并介绍科室环境,建立小组。进行健康宣教,通过进行相关医院环境、注意事项的介绍,并进行健康手册的发放,消除恐惧。

通过在干预1组护理的基础上做好相关皮肤护理的工作。对病房温度湿度进行维持,并告知患者要注意饮食,如出现异常可以给予流质食物[2]进行应用,在患者出院时,应对患者的自理能力进行测评,如无恶心及异常症状的发生,可以进行下床活动。手外伤患者容易出现疼痛情况,主要以减少患者的疼痛为主,并帮助患者实现治疗。通过及时给予手外伤患者健康教育,并对手外伤的注意事项进行宣教,及時掌握其中的不足之处。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并做好责任宣教。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快速康复理念主要以学科优化为前提,主要以减少围术期患者的应激反应为主。作为多学科协作的过程,打破传统的治疗并增加患者的适应能力。在手外伤后进行配合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应激状况,提升修复效果[3]。

在现阶段微创技术不断发展,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组织系统功能的恢复,并使患者的机体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一定影响[4,5]。

通过对干预1组、干预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以及手关节活动度评分进行比较,干预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干预1组具有明显改善,整体效果较好(P<0.05)。综上所述,在手外伤患者中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加快患者的关节恢复,并提升整体满意度,效果好。

参考文献

[1] 周飞,曹尚鹏,郑娜.不同在手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5):53-55.

[2] 韩良军,胡维国.两种不同皮瓣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应用安全性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9):1517-1518.

[3] 曹元峰,段启云.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采用穿支对提升治疗效果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研究[J].世界复合医学,2021,7(3):86-88,91.

[4] 李剑英,李利燕.手外伤患者应用腹部带蒂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21,6(5):171-173.

[5] PAN Xiufen,XIE Yanmin,TAN Yujuan.Application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in hand trauma[J].Chinese Practical Medicine,2019,14(22):127-129.

作者:袁菲菲

临床护理手外伤论文 篇2:

手外伤皮瓣修复术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手外伤皮瓣修复术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进行手外伤皮瓣修复术治疗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为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患肢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TAM、MM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实施护理干预后,生活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组(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出现感染、关节僵硬、患处糜烂、局部皮肤坏死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21.05%,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外伤皮瓣修复术中应用临床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的患肢功能,缓解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外伤皮瓣修复术;临床护理;患肢功能;生活能力;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

[文献标识码]A

手外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疾病。由于手部功能复杂,对外观要求高,手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是手外科的重点[1]。皮瓣修复术是临床治疗手外伤的常用方法。有研究显示,对手外伤皮瓣移植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皮瓣的成活率,促进恢复[2]。但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进行手外伤皮瓣修复术治疗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探讨手外伤皮瓣修复术的临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进行手外伤皮瓣修复术治疗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7例,入选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35.23±2.63)岁,病程1~7d,平均病程(5.28±1.53)d;受伤原因:压砸伤有12例、交通事故伤有10例、机器绞伤有7例、锐器伤5例、其他4。观察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36.46±2.25)岁,病程1~6d,平均病程(4.98±1.13)d;受伤原因:压砸伤有11例、交通事故伤有9例、机器绞伤有8例、锐器伤6例、其他4。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受伤原因比较均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研究项目已经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均进行手外伤皮瓣修复术;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详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3-5]。排除标准:合并传染性疾病、存在手术禁忌症者[6];合并语言及精神疾病,无法正常进行交流者。

1.3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告知患者术中注意事项及用药方法,术后卧位,用弹力绷带固定和抬高患肢;定期观察皮瓣变化及换药等。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介绍医院规章制度、主管医生、责任护士,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配合术前常规接触检查,保持患者的病房内整洁,将病房的温湿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2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了解患者心理状况。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安慰和鼓励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增强治疗信心。尽量满足患者术前的合理性要求,使其精神状态得到放松3控制室温25°C左右,局部60W烘箱灯连续照射1周,病房空气每天消毒一次,密切观察皮瓣血供,防止血管危象,进行抗感染、抗痉挛和抗凝治疗。患肢抬高10~20cm,下肢抬高30~50cm,制动,以利于静脉回流。4术后告知患者术后包扎和卧床休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姿势,如何在卧床休息时翻身,以及如何用一只手吃饭。患肢固定在腹部前,并用强力绷带包扎。调节患者的卧位,在保护皮瓣不受压和血液供应的前提下,可将头部适当抬高10°~20°,以避免长期卧床引起不适。皮瓣移植完成两周后,应用弹性敷料包扎患处,防止患处水肿和瘢痕增生。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根据进行功能锻炼的时期予以饮食指导,开支给予消肿汤、桃仁粥等行气活血,消除肿胀膳食为主。5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提醒患者按时复诊,并面对面进行交谈,充分了解患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

1.4观察指标1患肢功能:用手指总活动范围(TAM)评价患肢的运动功能,TAM>220°为4分,TAM在200°~220°之间为3分,TAM在180°~200°为2分,TAM<180°为1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肢的运动功能越好[7];使用手部肌肉测试(MMT)来评估患肢的肌肉强度。能抵抗重力和正常阻力完成所有关节活动为5分,能完成所有对抗重力的关节活动,无法抵抗阻力的活动为4分,在重力消除的情况下,全关节活动可以完成为3分,明显的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为1分,无肌肉收缩为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肢的运动功能越好。2疼痛程度、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分值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疼痛程度选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进行评价,分值为10分,分值越低说明疼痛程度越低[8]。3并发症发生率:对护理后两组患者出现感染、关节僵硬、患处糜烂、局部皮肤坏死的发生例数进行统计分析。

1.5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例(%)”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肢功能比较护理前两组TAM、MMT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个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2.2两组疼痛程度及生活能力比较护理干预前两组

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生活能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经实施护理干预后,生活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出现感染、关节僵硬、患处糜烂、局部皮肤坏死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21.05%,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3。

3讨论

手外伤后,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能力,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家庭带来不利影响。皮瓣修复术是临床治疗手外伤的常用方法,同时给予科学的护理对患者的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护理是一种深入的整体护理,它改进了以往以护理人员为主体的不足,强调团队合作和患者参与,更加科学高效。

近年来临床护理在手外伤皮瓣修复术的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且效果显著。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TAM、MM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患肢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护理通过术前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如简单介绍手术及治疗效果介绍,使患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以及增强患者的信心。术后卧床期间翻身、单手饮食、患肢固定等,使患者掌握术后卧床的注意事项,术后早期定期密切观察并记录创面,以保证移植皮瓣的顺利成活和血供的正常。观察组经实施护理干预后,生活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临床护理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临床护理的推广在临床医学护理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渗透到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各个方面的健康教育。在严格的时间框架指导下,护士可以有序地进行护理工作。以患者为中心的有效管理模式,可以理顺医疗程序,规范医疗行为,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医疗质量。正确的功能锻炼对患者手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饮食中增加蛋白质和富含钙和磷的食物,以增强患者免疫力,促进患者恢复。此外临床护理中密切观察皮瓣的血供情况,在观察过程中,应详细记录皮瓣的情况。同时,伤口敷料应保持干燥和清洁,以便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出现感染、关节僵硬、患处糜烂、局部皮肤坏死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21.05%,差异显著(P<0.05),说明临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将临床护理应用于手外伤皮瓣修复术中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患肢功能,缓解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媛媛.综合护理干预在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应用效果及并发症[J].系统医学,2020,5(11):170-172.

[2]陈义文,吕洪红.探讨手外伤患者应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5):41.

[3]胡翠娟,鲁蓉,徐丹,等.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6):222.

[4]李艳萍.手外伤皮瓣修复术的临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7):332-333.

[5]潘秀芬,謝燕敏,谭玉娟.手外伤腹部皮瓣修复术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2):127-129.

[6]翟丰,李婷婷.渐进式护理对手外伤患者皮瓣移植术后成活率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8,27(5):147-149.

[7]苏畅.术后强化护理在手外伤交腹皮瓣修复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6):64-65.

[8]费小轩,王辉,杨义.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与腹部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7,26(11):38-41.

(收稿日期:2021-3-20 接受日期:2021-4-30)

作者:胡媛媛

临床护理手外伤论文 篇3:

疼痛护理对手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摘 要】目的:对疼痛护理对手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了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手外伤病人74名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两组人员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情况做好记录并进行分析,再对比两组人员的治疗情况。结果:通过对比两组人员的治疗情况,发现两组病人的治疗情况具有一定的差异,将两组病人的各方面进行记录,记录结果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给病人制定相应的方法,实施此护理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减少病人的不舒服的感受,并使病人的心灵上的压力有所减轻,加快了病人的手部的恢复,此护理方法值得推广并使用。

【关键词】疼痛护理;手外伤;护理效果

手外伤这一病症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外物的挤压、外物的刮蹭等等,这一病症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疼痛的感受,使病人的身體和心理都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工作人员对病人要进行正确的护理,从而不会使病人感受更加疼痛。有些工作人员在对病人进行护理时,有时会拿捏不住操作的力度,因此导致了病人的疼痛感加重,给病人造成了很大的痛苦。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工作人员应该运用合适的治疗方法对病人进行护理,从而减少病人的疼痛的感受,使病人的紧张情绪能够有所减轻。所以,在此次研究分成两组,对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护理,对观察组采用了新型的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情况做好统计后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6年到2017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手外伤病人74名,将病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名。通过将两组病人的一般信息进行对比,没有明显的不同,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研究。

1.2方法 对两组人员都采用了传统的方法进行护理,但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还采用了疼痛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详细方法如下。1.2.1对病人进行科学的按摩 此护理方法需要工作人员根据病人的疼痛情况,制定合适的方法进行护理,从而使病人的疼痛感有所减轻。由于按摩对病人的自身具有很好的帮助,能够使病人的受伤部位的肌肉减少不舒服的感受,所以,工作人员在护理中要对病人进行正确的按摩,在进行按摩的过程当中,需要给病人使用相适应的药物,避免给病人带来不好的影响。

1.2.2与病人交流分散病人的注意力 工作人员在给病人治疗过程当中,应该与病人进行一些交流,从而使病人的注意力得到分散。大部分的病人在接受治疗时都会非常的紧张,害怕疼痛,从而导致病人的疼痛感更加的明显,所以,工作人员可以与病人进行一些交流,聊一些病人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工作、生活、爱好等等各个方面。工作人员还可以向病人多讲授一些比较励志的话题,从而使病人增加信心,放松自己的心情。

1.2.3给予病人服用适当的止痛药 虽然治疗的病人都是属于手外伤的病人,但是病人的受伤程度却不相同,有些病人是轻微的受伤,不会有很大的疼痛感,但是有些病人的伤势就比较严重,会有很大的疼痛的感受,因此,工作人员就需要给病人服用相应的止痛药,从而减少病人的不舒服的感觉。工作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在给病人服用止痛药时,一定要严格的控制好药物的分量,不能服用过多,也不能过少。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对两组人员的治疗情况进行记录,并作分析。将病人各个方面的治疗情况进行评分,疼痛方面最后所得的分数越高,说明疼痛的感受越强。对病人的心理方面也进行评分,最后所得的分数越高,说明病人的心理状态越好。通过对分数的统计,对比两组人员的治疗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这次的试验所用的所有数据均是使用了统计软件进行权威性的处理,计量数据采用标准差,最后得出P小于0.05时此对比试验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通过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后的两组病人手部疼痛感评分具有一定的差异,对照组的病人在护理后手部疼痛感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后的两组病人心理状态评分具有一定的差异,观察组的病人在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如下表。

3 讨论

在临床上,手部外伤对病人具有很大的影响,有些受伤严重的病人会导致病人的心理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利于病人的手部的恢复,所以,完全有必要针对病人的病情对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从而使病人的身体和心理都能够有较好的发展,从而加快病人的受伤部位的恢复。此次研究的过程当中,对病人不仅运用了传统的护理方法,还在此基础上采取了疼痛护理的方法,通过对治疗情况以及结果的统计,表明此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使病人的各方面评分都较好,加快了病人的身体恢复。因此,此方法在手外伤的应用当中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姜丽群.疼痛护理对手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医疗装备.2016.(4).

[2]李乐雅.研究疼痛护理对手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J].大家健康.2014.(6).

[3]张野.手外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减轻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7).

作者:韩玲玲 李玉林

上一篇:护士工作安排(精选2篇)下一篇:学校办公室工作计划(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