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务翻译中的信息对等论文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外企业的国际商务往来也越来越频繁,而商务合同的签订是国际商务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人们也更加重视商务文本的翻译。笔者试图探讨商务文本中的行文特点,并提供基本翻译策略。本文首先介绍英文商务文本的文体特点、翻译标准以及翻译原则,最后结合实践及翻译技能的培养策略,笔者指出了商务文本的翻译策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商务翻译中的信息对等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浅谈商务翻译中的信息对等论文 篇1:

跨境电商背景下浅探商务韩国语的翻译技巧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商务翻译己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之间进行贸易活动及商务往来的桥梁。然而,当前国内外市场上的商务翻译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对中韩商务翻译的研究不多,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韩两国间各类商务活动的顺利展开。该文从跨境电商背景下首先对商务韩国语翻译工作的前景与趋势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商务韩国语翻译工作的特点、范围以及对从业者的要求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最后以外贸网站中韩文版中的品牌和商品名称及详情介绍的翻译为例,结合自身翻译工作的经历,对商务韩国语翻译技巧与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中韩翻译  跨境电商  商务韩国语  翻译技巧

A Brief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Skills of Business Korea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LIU Qiany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450002  China)

隨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当今信息时代重要的发展趋势。作为21世纪崭新的商务模式,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韩两国作为隔海相望的近邻,关系密切的友邦,不仅在教育、文化等领域交流密切,两国间的贸易往来也日益频繁。而中韩跨境电商的发展也为商务韩国语从业者提供了新机遇,发出了新挑战。

1  中韩跨境电商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全球性物流网络的构建,跨境电商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态势,交易规模日益扩大。目前跨境电商已经站到了资本市场的风口上,一大批传统企业将目光瞄准在电子商务的新契机,转而投身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国家也支持小微型企业从事跨境电子商务。2019年1月1日起,我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包含了诸多的利好因素,其中就包括新增22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对跨境电商行业给予了肯定和支持。

韩国也很看好中国企业,努力开拓中国市场,加大对华投资。韩国高度发达的互联网产业,给其消费者进行跨境交易提供了可能[1]。韩国仁川市已具备发展双向跨境电商的各种基础优势。韩国的化妆品、服装、电子产品等受到许多国内企业和消费者的青睐,贸易合作增多,贸易往来频繁。中韩FTA贸易投资论坛的举办以及中韩自贸区的设立更是为促进中韩两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平台。

2  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韩国语翻译工作相关内容

2.1 新时代对商务韩国语翻译工作从业者的要求

两个国家间的经济贸易交往,同时也是两国间文化与意识形态的交流和碰撞,这也对从事商务韩国语翻译的人员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首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能够熟练地运用韩语来进行交流与翻译;其次,要了解国际贸易相关知识,如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物流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熟知基本的商务知识、规范和礼仪,才能在从事外贸业务中促进两国间的经济交流;最后,还要了解中韩两国间的生活、文化差异与语言习惯、法律法规等。品牌及商品的标识、图片展示、详情介绍等,既尽可能地保留有本国的文化元素又要让海外消费者接受。另外,在市场营销方面也要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以及敏锐的商业眼光,善于捕捉、分析营销机会。除以上几方面的基础能力之外,商务韩国语翻译者还应学会运用CAT翻译工具及相关专业术语语料库进行辅助翻译,来提高翻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对跨境电子商务工作应抱有着积极工作的热情和学习态度。

2.2 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韩国语翻译工作的特点及趋势

商务翻译与一般的中韩翻译不同,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第一,目的性,即为达到某种商业目的、满足交易双方商业需求而进行的语言间的对等翻译,同时也便于在翻译工作中获得更好的进步。第二,客观性,指的是在进行商务翻译工作时,要避免主观臆想,避免加入个人情感与偏见,要客观、公正地进行翻译,做到准确地传达信息。第三,逻辑性,即为了减少误解和分歧,翻译时要条理清晰,逻辑鲜明。第四,商业性,这一点也是商务翻译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即语言具有很强的商业性,要准确运用专业术语,体现出商业性与专业性,向消费者及合作方展现出认真负责、真实可靠的积极形象[2]。同时,如何做到在翻译中使两国的消费者都能够无差别地了解和认可产品从而提高销量,是中韩跨境电商翻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随着跨国贸易发展,不同民族和地区间的文化差异带来了营销新变化,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构成的营销环境的文化差异越大,企业市场进入的风险就越大,文化不适将会导致营销障碍[3]。为了顺应时代和经济的发展、满足市场的人才需求,各大院校也纷纷开设了应用型的商务韩国语专业。2007年经国家批准设立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具有专业素养及技能的口笔译人才。跨境电商的发展更需要对外贸公司的网页以及出口商品的名称、描述、推广等内容进行专业的翻译处理。虽然目前跨境电商行业中多以英语为工具进行交流,但对于特定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的贸易,用贸易对象国的语言来进行沟通和贸易往来则更有具针对性和特殊性,能够加深客户对商品的了解从而提高销量。因此笔者认为商务韩国语翻译人员具有很广阔的就业市场和机会。

3  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韩国语翻译技巧

跨境电商中的商务韩国语翻译主要是对外贸公司网页以及跨境购物网站中的内容进行翻译,包括商品的标题、说明及网页中引导按钮的翻译。在进行翻译时,必须要明确目的,做好具有专业性的翻译工作。

3.1 品牌及商品名称的翻译技巧

名称是一个商品最直接的标签,是能够体现商品属性以及品牌特点的最直观、最重要的内容。汉语属于表意文字,而韓语属于表音文字,因此中韩两国在进口品牌及商品名称翻译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我国对于外来品牌及商品的翻译,大多采用音译和意译两种方法,而韩国则更倾向于直接进行音译的方法,这与韩语中外来词较多这一特点也有一定的关系。例如,Starbucks,在中国被译为“星巴克”,而韩国则直接用韩文音译为“????”,并未改变其读音。韩国品牌Innisfree进军中国被意译为“悦诗风吟”,被中国消费者认为是“神来之笔”,体现出该品牌化妆品自然、健康、朴素的特性,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标准以及消费市场的需求。而在韩国,康师傅被直接音译为“???(???)”,“老坛酸菜牛肉面”被译为“???? ????”。笔者认为,在这里如果采取意译的方式,会导致商品名称较长,不易于消费者检索商品,从而会减少产品的曝光率。因此,在品牌及商品名称翻译上译员要格外注意,既要简洁明了,又要符合对方国家的语言阅读习惯。

同时在电商平台中,翻译时可以借鉴使用一些有助于增加曝光率、提高销量的特定名称。比如最近在韩国人气很高、具有中国特色的“??(麻辣)”系列产品。但译者要注意该类音译词的普及度及受众人群,切忌随意“编造”。还可以在原有名称前适当地添加修饰词,如“???(超火)”“??(热销)”“????(人气商品)”“??(chic)”等。在遇到“一词多译”的情况时,译员要根据每个译文的使用频率、检索次数、使用人群等因素来选取最佳翻译。

3.2 商品详情的翻译技巧

所谓商品详情,就是对商品的功能、外观、规格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客观、详细的介绍,能够使消费者进一步了解商品。因此,在跨境电商的翻译工作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1)用词要准确,要符合对象国的语言文化、风俗及消费习惯[4]。译员在翻译前,首先要对商品进行全面的了解,熟知相关商品的专业术语,避免出现术语使用错误或不准确的“致命错误”。尤其是在翻译中国特有的词语时,既要考虑对商品描述的准确性,又要考虑文化因素,要符合对象和消费者的语言文化习惯,尽可能使外国消费者理解,激起消费欲望。例如,最近一段时间在中国流行的“姨妈红”颜色的口红,如果直接直译为“???(姨母红)”,韩国消费者根本无法理解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颜色。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就要特别注意,一般建议直接对商品进行客观真实的翻译即可。“姨妈红”其实是指暗红色系的口红,所以可以根据商品实际情况翻译成“???(李子色)”或“???(酒红色)”等。

(2)巧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语言简明扼要。在语言描述无法完全满足商品详情介绍的情况下,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外国消费者更加直观、准确地了解商品。但译员要注意图片与翻译文字的密切结合,在有图片的情况下,翻译文字尽量要言简意赅、抓住重点。电商的出现就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一个更优质、更便利的平台服务和消费体验,而过于复杂繁琐的文字介绍会导致消费者无法一下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产生视觉疲劳、购买欲下降的负面效果,影响商品的销量。特别是韩语,可以通过减少助词和终结词尾的方式,达到简洁易懂的效果。如“男女同款”,如果译成“??? ??? ? ?? ? ?? ???”就会显得过于啰嗦,而译成“????(男女共用)”,可直接突出商品特点,使消费者一眼便可知道商品适用的人群。

4  中韩外贸电商网页翻译内容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中韩跨境电商平台在近几年迎来了井喷式发展,但在许多外贸电商平台的网页中,仍然不乏会出现一些翻译错误,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译者在翻译中必须首先保证原文语义的正确传递,让译文读者能够理解[5]。而许多外贸公司盲目地使用翻译器来进行翻译,这种无感情的机翻导致的直译,就出现了我们经常调侃的“本国人看不懂,外国人也看不懂”的“外语”。这不仅经常出现在商品详情介绍中,网页中引导按钮的翻译中也屡见不鲜。例如“免运费(??? ??)”翻译成了“???”“?? ??(主页)”翻译成了“主要画面”“收藏(???)”翻译成了“????”等。这不仅会影响交易,还有损企业形象,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消费者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其次就是忽略语言与文化因素谈翻译。虽然韩语中汉字词占60%以上,但许多汉字词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和理解却大不相同,两国在文化认知上也有差异。例如,某韩国外贸网站的中文版页面中将“?? ??”一词直接译为“魔法妖精”,而在中国“妖精”一词与“妖怪”类似,具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在这里应翻译为“魔法精灵”更为恰当。而这种忽略文化差异的翻译,会直接影响国外消费者对商品的认识甚至产生误会误解,因此译员要格外注意。

最后就是翻译腔问题。“翻译腔”是指译者将原语文化信息转化成译语文化信息的过程中,因受原语语形、语法或文化的影响,未能灵活、准确地转换原语,导致译文多处出现语义不明、表达不符规范或繁简失调,从而使读者感到译文明显带有原文痕迹的翻译失误现象[6]。主要表现为译文不自然、不流畅、生硬、难懂、费解等特点。这就要求译员要提高自身语言素养,能够熟练的运用翻译技巧,如中韓翻译中经常运用的还原转换法、增补转换法、移位转换法、替换法等,都可以灵活地运用到商务翻译中来[7]。

5  结语

综上所述,中韩跨境电商翻译从业者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翻译能力及综合素养,从以往的翻译工作中积累、发现、探索出更多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还要培养跨文化意识,做到翻译受众精准定位,从人口、语言、文化、风俗习惯、购物消费特征等方面评估潜在顾客的需求。与时俱进,加强对中韩两国消费市场及流行趋势的敏感度和洞察力。专业、优秀的商务韩国语翻译人才能够进一步增进中韩两国贸易往来,促进中韩电商贸易向着更规范、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晓亚.中韩自贸协定与两国跨境电商的前景[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2):4.

[2] 彭施龙.文本理论下商务文本翻译策略研究[J].海外英语,2019(11):153-154.

[3] 李辉.跨文化视角下我国跨境电商营销策略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20(12):71-73.

[4] 郝玉鑫.商务韩国语翻译方法及翻译的文化因素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23):122-123.

[5] 卢岩.全译视角下的翻译腔问题研究[J].语文学刊, 2017,37(5):151-154.

[6] 丁梦琳.中韩翻译中的汉字词误译研究[D].山东大学,2018.

[7] 李苇.浅谈韩国语长句翻译技巧[D].烟台大学,2016.

作者:刘倩颖

浅谈商务翻译中的信息对等论文 篇2:

浅析商务文本特点及其翻译策略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外企业的国际商务往来也越来越频繁,而商务合同的签订是国际商务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人们也更加重视商务文本的翻译。笔者试图探讨商务文本中的行文特点,并提供基本翻译策略。本文首先介绍英文商务文本的文体特点、翻译标准以及翻译原则,最后结合实践及翻译技能的培养策略,笔者指出了商务文本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商务文本;特点;翻译策略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变得日益频繁,随之而来的是商务英语文本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广泛应用,其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将以英语特点为基础,来浅析商务活动中应该采取的正确翻译策略。

商务英语的重要性早已被国家各大高校及相关部门提上正规的日常。译员我们需要更加努力的去了解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熟悉商务相关专业的大量词汇,掌握商务英语的翻译知识,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必须遵循翻译原则,适当的采用与其相对应的翻译策略,对日后能够做好商务英语文本翻译是非常重要的。

一、商务英语文本翻译的特点

商务英语文本具有普通英语的语言学特征,但它同时又是商务知识和普通英语的综合体。与普通英语翻译相比,商务英语文本翻译甚是复杂难以琢磨。当今,国际贸易间的商务活动在经济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双方都试图从商务合作中获取更多的利益,所以商务英语文本翻译在商务交往双方的经济活动中愈显其重要性。

在商务英语文本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商务英语文本的独特特点,通常来说,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忠实于原文。商务英语文本翻译中尤其注重翻译的完整性,意思是力求内容的完整,就是要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表达出原文的深层含义,尤其是原文中内藏的文化信息。具体要求是在保证原文表达意思完整的前提下,译者还要保留原文的文化底蕴及含义。因为,在商务英语活动中,商务英语文本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译入语的读者完全的明确了解信息发出方的要求和原则,商务英语文本翻译应该忠实完整地再现原文的文化信息。

2.精确翻译术语。在国际贸易交易的商务活动中,经常涉及到众多领域内的翻译内容,常见的如经济、贸易、法律等很多方面,因此作为商务英语文本的合格翻势必要涉及掌握很多方面的专业术语。要精确无误地传达出原文的准确信息,所以翻译时必须使用标准的、对等的相关专业术语,目的是强调词汇的精确无误和充分对应,从而目的语读者能准确理解原文。

3.语句简洁凝练。商务活动过程中,互相交际合作的双方讲求的就是短时间内具有高效率的交流活动,这也必将成为商务活动基本准则之一。总所周知,在商务活动中,保证语言及动作中的礼貌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简练准确地表达出需要表达的内容并把握好工作效率和分寸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商务文件的翻译必须保证简洁精练。在商务交往或者商务文件中,双方都要尽量坚持措辞简洁严谨的原则。因此商务文本的翻译原则上应突出目的性,语言精练客观,强调以理服人,不追求华丽的词藻与虚饰。

二、商务英语文本翻译的标准

本文认为,对商务文本的翻译来说,中外翻译史上的翻译标准大多数显得笼统,根据商务文本本身的特点、翻译的目的和译文的读者层,作者认为商务文本翻译的具体尺度应该是意思准确,术语规范,语气贴切。

在讨论商务文本的翻译之前,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国内外对翻译标准的探讨,看这些标准是否能真正指导商务翻译实践。对翻译标准问题的探讨历来是中外翻译界的热点问题。在我国,翻译标准一直是翻译理论界讨论的焦点问题。比如支谦的“循本旨,不加文饰”,道安的“尽从实录,不令有损言游字”,玄奘的“既须求真,又须喻俗”,这些有关翻译的观点都是他们在翻译佛经过程中的一些主张。后来又出现了严复的“信”、“达”、“雅”之说,傅雷的“神似”说,钱钟书的“化境”说,而这些标准是针对文学翻译而言的。在西方,泰特勒(Tytler)认为翻译应该保存原作的思想、风格和手法以及原作的通顺,现代的翻译标准有奈达的“动态对等”(dynam ic equivalence)和后来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和苏联费道罗夫的“等值论”。①这些标准,实际上仍然离不开“忠实”二字。如果用以上这些标准来指导商务文本的翻译,似乎显得过于笼统。笔者认为翻译的问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具体的翻译受到翻译的性质、翻译的目的以及不同读者群的制约。②所以我们不妨具体来考察一下商务文本的翻译尺度问题。就翻译的功能而言,具体表现在模拟信息、揭示思维模式、满足人们的审美娱乐感、丰富译入语及缩小世界语言距离几个方面③。商务活动直接涉及到交易双方的经济利益,任何一方均想从谈判、合同、协议以及最后交易中获得最大利益,正如人们所说,商场如战场。同时,商务文件又涉及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就要求译者忠实地把原作的内容模拟出来。同时,在文本中,双方又都不失礼貌、客气,商务材料和文件无论从用词、句法结构还是行文方式上都相当严谨,其措辞显得天衣无缝,从文体上说属于庄严文体,非常正式。因此,译者也要模拟出原文的语气和文体。这样就可以避免产生歧义现象,免得引起误解或由于措辞不严谨而被对方利用。这样看来,模拟信息和揭示思维模式这两种功能在商务翻译中就表现得尤为突出。另外,翻译面对的是不同的读者层,比如我们不得不承认W TO公约的读者与《简爱》的读者层是不一样的。不同的读者层对翻译的要求和期望值也不一样。商务材料和文件的读者不同于文学欣赏的娱乐性读者。娱乐性读者最看中的便是译作的审美价值。

三、商务英语文本翻译的原则

1.语言要简洁。商务活动讲求的是时间和效率,正所谓Time is money,因此,简单和适当地表达有关商务内容非常重要。因为商务人员无暇在遣词造句上斟来酌去,同时晦涩难懂的语言也会给贸易伙伴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外贸信函、商业报告、商业文档的句子结构大都比较简单明了,逻辑上条理清晰,很少使用文学英语、新闻英语和科技英语等过于复杂的句子。在翻译时也应讲究简明扼要,明白无误,不追求文辞华美。另外,在一些商业宣传中为了渲染审美与诱导功能,通常使用多种修辞手段,这些汉语修辞语看似行文华美,但对英文读者来说,很可能会索然无味、含糊不清,甚至有不可理解的文字出现。翻译时应从译者的需要和期待考虑,使用符合目的语的语言结构模式和简约的语言文字风格,对原文作必要的增删和改动,凸显语言的简洁性。

2.意思要准确。意思准确是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选词要准确。“准确”不只是与字面解释相一致,而且要在词义和专业用语上与原文的含义相吻合。商务文本翻译与贸易、合同、保险、投资、货运、金融等环节的专业知识相联系,意思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用词上。商务文本中的许多词汇除具有基本含义外,还有其特定的专业意义。因此,在翻译时为了确保译文的准确,一定要了解某个词特定的专业意思、了解该专业的相关知识,尽量避免使用多义性和歧义性的词。

3.术语要规范。专业术语就是指适用于不同的学科领域或专业的词,用来正确表达学科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商务文本中的专业术语是商贸领域交流和沟通的专业语言,在信用证、合同、商务信函中具有固定的内涵,不得随意更改。所以,译者必须懂得商务文本中所涉及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避免专业术语使用的多义性,否则轻则闹翻译笑话,重则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翻译时应尽量做到用词专业规范、术语统一、格式完整。

4.结构要严谨。商务文本特别是国际商务合同句式一般较长,这给国际商务合同的翻译提出了极其严格的要求。为了保持合同的严谨性,英文商务合同中还经常使用含有多个从句的复合长句,以致句子结构长、语法关系复杂。在翻译这种类型的长句时,必须弄清原句结构关系,分清主次,以主句为主导,从句作说明,用规范的中文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如信用证中多长句,这也是信用证作为法律文体的一个特点。长句中从句合法修饰成分较多,结构较复杂,大多是复合句,并很少使用标点符号。这种一气呵成、结构复杂的长句使文体显得庄重严谨,以免双方产生误解和纠纷。在翻译时,必须正确理解句子主干与它的修饰成分,遵循准确严谨、规范通顺的原则,否则会造成错误的理解。

四、商务英语文本翻译的策略

1.注重跨文化知识。国际之间的贸易属于一种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其他国家的文化内涵,了解别国的文化底蕴,这样才可以在文化语境的基础之上表达出原语的真实含义和意义。因此,只有准确了解交际双方所特有的民族文化,才能真正意义上了解他们的价值标准,最终完美解决好在商务活动中的有关于跨文化交际问题的翻译,实现更高层次的跨文化交际。

2.秉承翻译原则。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等值翻译理论,可以说是指导商务英语文本翻译的最好原则。在商务英语文本翻译中,为了达到文化信息等值或对等,应遵循以下原则:即忠实准确原则、规范一致原则、语体相当原则。忠实准确原则是要求译者在商务英语文本翻译过程中忠实于原文,意在将原文有用的语言信息用译文语言真实而又准确的表达出来,实现信息内涵上的相对应。规范一致原则,是指译文的语言和行文方式都要符合商务文件的语言规范要求和行文统一。语体相当原则,是指在商务英语文本翻译中要了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以便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无论是措辞、语气还是在格式方面都做到保持原文的文体和语言特色。

3.牢记相关专业术语。商务英语文本翻译和普通英语翻译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商务英语文本拥有相当庞大的专业词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商务英语文本翻译要求译者不仅要精通两种语言文化、掌握一定翻译技巧,更重要的是还必须掌握商务英语文本语言特点和数量可观的相关的专业术语,要杜绝专业词汇被普通词汇所代替的现象。因此,要提高商务英语文本翻译质量,掌握大量的专业术语的同时,必须及时了解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动态中的相关最新词汇,这样才能在商务翻译过程中把握和理解每个词汇句子的真正含义,避免语言翻译中的失误。

4.使用规范化的书面语言进行翻译。一般来说,商务文本采用书面用语,这样可以使商务合同中的语言显得规范严谨。书面语言具有两个功能:它能使超时空的交际成为可能;让词语在脱离原始语境的情况下仍能得到分析和研究。翻译时使用规范化的书面语,翻译过程中可以经过起草、修改和完善,可以在翻译过程中参考前面的内容来思考后面的行文以保持文本内容和形式的严肃性,可以使译文更加严谨准确。当然,使用规范化的书面语言进行翻译也可以充分体现合同的法律约束力,使合同的语境传递更加严谨细致防止出现冗长的句子出现。也可以使译文的结构、语句符合商务文本的书写方式和约定俗成的要求。

5.了解汉语的表达习惯。无论汉字或是单词,都只是表达意义的载体,而人们要表达意义时会选择平时习惯了的方式去表达,那么要翻译英文商务文本当然要了解汉语的表达习惯。每个国家的人都有各自的表达习惯,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表达习惯。比如,中国人喜欢把姓氏放在前面,把名字放在后面,表示对祖先的尊敬,而美国人正好相反。英文在引入部分经常使用重叠词语而汉语更为正式。

6.确保内容完善。译者刚翻译完应先进行认真审校,防止漏译。这对译者对文本的大体内容还比较有印象,也许在翻译的过程中字有写错或打错。译者应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对于文本中的各个细节仔细推敲,尤其是合同的翻译,事关重大。

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商务英语文本翻译作为国家间商务往来的重要环节和基本,其最终目的就是为洽谈双方提供标准生动的翻译条件,而不是只能将句子简单的按照字面含义进行翻译转述。这就要求商务英语文本翻译人员自身应当具备非同寻常的翻译知识及文学素养,进而娴熟的驾驭翻译工作。同时,商务英语文本翻译是一种注重实用效果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对商务英语文本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应始终予以重视,增强跨文化知识,了解别国的文化习俗,从而可以确保义息、风格信息和文化信息最大程度的对等。

【参考文献】

[1]赵雪涛,王明辉.浅谈商务英语翻译与文化关联[J].商场现代化,2008(24).

[2]张晓芬,郑平坪.论跨文化因素对商业广告英语翻译的影响[J].中国商贸,2011(5).

[3]刘春环.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J].文教资料,2006(18).

作者:岳宇佳 朱洁

浅谈商务翻译中的信息对等论文 篇3:

商务英语翻译的文体特征及技巧

摘 要: 商务英语翻译属于一种专门用途翻译。针对其每一种用途,以具体实例为代表,从商务题材、文体特征和翻译技巧三个方面分析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

关键词: 商务英语翻译 商务题材 文体特征 翻译技巧

一、引言

商务英语翻译的用途广泛,主要应用于各种各样的商务活动,尤其与经济利益相关。要想在商务活动中处以有利的经济地位,就要熟知商务英语翻译的各种特点。

二、商务英语翻译的题材

只要有一种商务用途,就会出现与其对应的商务翻译。因此商务英语翻译的题材涉及到商务活动领域的各个方面,诸如:商务旅游、知识经济、商务信函、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金融、涉外保险及人才管理等。每一个商务题材都有属于自己的商务内容。商务旅游翻译就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包括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背景及宗教信仰等方面。比如在对动物的认识和联想中,文化差异就很大。在中国,猫头鹰有着不吉祥的寓意,甚至在中国的某些农村地区,有梦见猫头鹰叫,就意味着家破人亡的说法。而在日本,猫头鹰却有着吉祥的寓意,被人们拿来做奥运会的吉祥物。在希腊,猫头鹰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化身,因而西方有一句谚语“as wise as an owl”。各种文化差异在商务旅游翻译中随处可见,可以出现在与商务旅游内容相关的一般性的说明文,也有可能在旅游景点的简介中,甚至是体现在各种饮食文化的菜谱中。相比而言,有关知识经济的翻译则会遇到与生产、服务、科技、以及知识与信息相关的内容和文本。比如,与生产相关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或是与科技相连的各种信息技术及其产生的各种技术商品和服务。而商务信函则包含了书信的基本要素和书信的基本特征等内容,具备商务信息传递的功能。

三、商务英语翻译的文体特征

商务题材的广泛性决定了商务文本的复杂性和商务英语文体特征的多样性。

从词汇上看,以商务信函为代表的商务英语词汇多专业术语、缩略词和礼貌用语。如:GNP (gross national product),Spec. (specification),I have pleasure in...(我十分高兴地……)等;而商务旅游中出现的一些文本需要通过使用一些有修饰效果的华丽的词藻来引起人们的兴趣。比如:“盛夏炎日,一走进四川九寨沟的林间小道就汗止心凉,加上清风拂熙,浑身有说不出的舒坦。”除此而外,商务英语的词汇还具有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特点。比如,由知识经济所带来的有关政治、生活、学习及网络的新词:“网民”(netizen)、“网虫”(networm)及“网上冲浪”(net surfing)等。

从句型来分析,商务英语的句法也呈现出两种相反的文体特点:一方面,以电子商务翻译中的电子邮件为代表,商务英语日趋口语化、简单化;另一方面,除了商务信函之外,一些商务文本属于法律范畴,如商务合同、保单等,又必须保持其严密性、准确性的特征,在句子结构上多用长句、复合句、被动句等。比如商务信函中常见的一些句子:“Our corporation is established for the purpose of...as well as other activities in connection with foreign trade.”

四、商务英语翻译的翻译技巧

商务文本的复杂性决定了商务文本翻译标准的多元化,不同的商务文本该有不同的翻译标准。在对商务旅游、知识经济、商务信函等不同的商务内容和文本进行翻译时要做到灵活处理,随机应变。

商务旅游翻译要考虑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的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在翻译时就要考虑“功能相似”原则而不是要求字字对等的“忠实”翻译,灵活地使用“意译”法。比如对上文提到的一句谚语“as wise as an owl”,既然中西方存在着如此之大的差异,在译成中文的时候就不要出现“猫头鹰”的字样,只要能表达出某人很聪明的意思即可。知识经济的翻译针对大量的经济数据、专业术语及新兴的词语,就要在词语、语法结构及表达方式上尽量做到保持一致、准确,即以“直译”的翻译方法为主。同时,在对新词翻译的时候还要注意与“旧”词的区别。比如,在对“邮件”一词翻译时,就要区别出是电子邮件(快件)“E-mail”,还是传统意义上的慢件“snail mail”。再如:“冲浪”一词也有“网上冲浪”(Net Surfing)和“海上冲浪”(Ocean surfing)之分。而商务信函根据其特点和实际用途,在翻译时则要做到事实准确、礼貌得体、功能对等。具体而言就是要准确传达原文的事实信息并贴切再现原文的公函语体。比如,对以上的例文,“Our corporation is established for the purpose of...as well as other activities in connection with foreign trade.”应译为:“本公司是以经营……业务以及对外贸易有关的活动为宗旨而建立的。”这里,“Our corporation”被译为“本公司”比译为“我们公司”好,而“the purpose”被译为“宗旨”比译为“目的”好。就是因为翻译信函在做到意义的对等之外,还要做到风格的对等,尤其是商务信函功能的对等。“本公司”和“宗旨”能更好地体现商务信函正式和郑重的语体功能。

五、结语

总之,商务英语翻译从商务题材、文体特征及翻译技巧上都各俱特点。在全面掌握商务英语翻译的各种用途和相关内容的基础之上,熟悉其文体特征,在翻译时做到灵活处理,就能使商务活动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梅德明.新编商务英语翻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8-95.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44-45.

[3]杨飞雪.浅谈知识经济时代一些新词答案翻译方法[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2,(4).

[4]Roger T. Bell.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6-7.

作者:李锦琴

上一篇:特校作风建设整改方案优选下一篇:证婚人发言稿致辞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