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分析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李嘉图学派不能成功解决等量资本为何获得等量利润,资本与劳动相交换如何与价值规律相符合等理论难题,导致了该学派最终解体。马克思通过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以部门间资本的竞争所带来的利润率的平均化,以及相应的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成功地解决了以上理论难题,有效地维护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分析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分析论文 篇1:

马克思与李嘉图的地租理论比较分析

摘要: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在批判继承和发展李嘉图地租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章通过研究马克思和李嘉图的地租理论,从时代背景、地租理论基础、地租定义、地租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者阶级性五个方面对二者地租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二者地租理论存在的异同点。指出二者地租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李嘉图;地租理论;比较

随着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央政府提出在稳定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农村实行土地流转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地租理论无疑为我们分析现行土地经营方式、探讨地租本质起着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与李嘉图地租理论的比较,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从而使地租理论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做出突出性的贡献。

一、地租理论的历史演进

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以后,土地所有权问题成为社会生产过程发展重要而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政治经济学家先后对地租进行了研究。按照政治经济学发展的顺序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地租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威廉.配第、杜尔阁、亚当·斯密、安德森、李嘉图等;19世纪上半叶庸俗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地租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萨伊、马尔萨斯和杜能;19世纪下半叶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西方地租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歇尔、阿隆索、萨谬尔森和巴洛维(周辉莉,2008)。虽然各阶段地租理论有着不同的经济背景与内容,但各阶段理论之间存在着继承发展关系。现代西方地租理论继承和发展了庸俗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地租理论,而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则在继承和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地租理论尤其是李嘉图理论的地租基础上发展起来。

二、马克思与李嘉图地租理论比较分析

(一)李嘉图地租理论的概述

1.李嘉图地租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李嘉图考察地租理论的时期是1770-1815年,是英国小麦价格不断上涨的时期,因此李嘉图的地租理论同农业生产率的降低或产品正常的涨价是有联系的。此外,李嘉图时代,英国已进入到了机器大生产的工业时代,商品经济处于比较发达的阶段,商品经济的很多矛盾都已体现出来。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各种社会矛盾也开始出现并逐渐激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嘉图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研究了地租理论。

2.李嘉图地租理论的基础。李嘉图地租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他认为:“效用对于交换价值来说虽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却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关于劳动价值论,李嘉图不仅正确阐述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而且还提出了必要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思想,使劳动价值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使得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具有某些局限性,从而使得李嘉图地租理论陷入困境。

3.李嘉图地租理论的主要内容。(1)地租的定义。李嘉图认为,地租“是为使用土地原有和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产品”。(2)地租存在的原因。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李嘉图提到了地租存在的原因,即土地的有限性和土地肥沃程度及位置的差异。而他的地租存在的原因在后来马克思看来其实是地租产生的两个条件。在李嘉图看来,“因为土地并不是无限的,各块土地的肥沃程度也不尽相同,……地租的多少取决于两块地在质量上的差别”。(3)地租的产生与变动规律。李嘉图把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基础,着重研究了级差地租(差额地租)的问题。他认为,级差地租有两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远近的不同而产生的地租,实际上是级差地租。第二种形态是由土地报酬递减所带来的。从这一点来说,他对级差地租Ⅱ也做了考察。

李嘉图在地租理论上的主要功绩,在于他有意识地运用了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的原理,创立了差额地租学说。他运用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地租,在土地肥力和位置差异的基础上,建立了级差地租的初步体系,对级差地租理论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他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垄断是形成地租的根本原因,并且否认了绝对地租的存在。因此,马克思在继承李嘉图地租理论的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了发展。

(二)马克思地租理论的概述

1.马克思地租理论的时代背景。马克思地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分支,19世纪末,工人阶级异军突起,社会主义思潮不断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使得马克思考察了地租理论,并揭示了资产阶级地租的剥削本质。

2.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基础。马克思地租理论除了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基础外,还有剩余价值论、利润理论、生产价格论作为其理论基础。(1)对于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继承了李嘉图地租理论的科学成分,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从根本上改造了劳动价值论,论证了它的历史性质。(2)对于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在说明级差地租的起源时就运用了他创立的关于相对剩余价值的原理。马克思把级差地租归结为在比较肥沃的土地上劳动的农业雇佣工人的“级差剩余劳动”或相对剩余劳动所创造的相对剩余价值,这揭示了级差地租的起源及其本质。(3)马克思的利润理论和生产价格理论实际上是广义的剩余价值论。他认为:“剩余价值无非是无酬劳动”,“因此,剩余价值超过平均利润的余额是指:商品中(商品的价格中,或者说,剩余价值构成的那部分商品价格中)包含的无酬劳动量,大于形成平均利润的无酬劳动量,因而大于商品的平均价格中构成商品价格超过商品生产费用的余额的无酬劳动量。”。这就是说,转化为绝对地租的内在剩余价值超过平均利润的余额或商品价值超过生产价格的余额,是由商品中所包含的多余的剩余劳动量或无酬劳动量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3.马克思地租理论的主要内容。(1)马克思的土地所有权制度。关于马克思的土地所有权制度,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他认为土地所有权是土地作为财产权制的存在状态,是土地制度的核心;土地所有权是一个历史范畴;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是在土地所有权基础上形成的,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形成引起了社会阶层的新变化。(2)马克思的地租理论。①级差地租。关于级差地租,马克思主要阐述了级差地租的含义及其产生的条件与原因、级差地租的基本形式及其两种形式的区别和联系。第一,马克思认为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生产条件差别相联系的地租,是由土地上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第二,马克思将级差地租按其形成条件不同分为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第三,马克思不仅区分了级差地租的第一形式和第二

形式,而且指出了这两种形式之间的联系,他认为级差地租Ⅰ是级差地租Ⅱ的基础和前提,级差地租Ⅱ的量的变化必须以级差地租Ⅰ为基础,二者都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②绝对地租。马克思指出,最坏的土地和生产率最低的那笔投资也要提供地租,那就是绝对地租。产生绝对地租的原因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绝对地租的实质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③垄断地租。垄断地租是指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地租。垄断地租形成的条件是某种土地的特殊优越性和稀缺性,形成的原因是对这种土地的经营垄断,形成的基础是垄断价格。④非农业用地地租。马克思所提到的非农业地租包括建筑地段地租和矿山地租。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真正的矿山地租的决定方法,和农业地租是完全一样的”。而建筑地段地租既包含级差地租,也包含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3)马克思的土地价格制度。马克思提到垄断地租、建筑地段地租和矿山地租,并指出了土地价格。他认为,土地价格的实质是地租的资本化。

(三)马克思与李嘉图地租理论的比较

马克思地租理论是在批判和继承李嘉图的地租理论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二者的地租理论进行比较。

1.关于时代背景的比较。由于李嘉图地租理论形成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经济上升的时期,特别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为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经济危机还没有爆发,无产阶级还没有成长起来,这使得李嘉图把资本主义看作是最合理的和永恒的社会生产方式,把商品生产看作是永恒的。他只注重研究价值量,而忽略了价值本质的研究,不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为什么和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要转化为价值,也不理解商品交换的实质就是商品生产者劳动的交换。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使李嘉图的地租理论具有很大的缺陷。而马克思地租理论形成的时代则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加速,社会主义迅猛发展的时代,这样的时代背景为马克思形成完整的地租理论,揭示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2.关于地租理论基础的比较。(1)相同点。马克思和李嘉图的地租理论都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肯定了李嘉图阐述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对价值由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原理做出了很高的评价。除坚持了劳动创造价值的一元论外,二者在涉及到创造价值的不同种类劳动的转化问题和物化劳动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的问题及必要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上的观点是一致的。(2)不同点。马克思虽继承了李嘉图地租理论基础(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成分,但二者地租理论基础仍有很大不同。第一,二者对劳动价值理论的态度和看法不同。李嘉图提出劳动价值论,仅仅是为了确定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而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资本对于劳动的剥削。第二,李嘉图地租理论基础只是狭义上的劳动价值论,而马克思地租理论除有劳动价值论外,还包括剩余价值论及利润理论和生产价格理论(李善明,1988)。

3.关于地租定义的比较。上文中我们提到,李嘉图认为地租“是为使用土地原有和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产品”。马克思指出:李嘉图的地租定义“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第一,土地并没有‘不可摧毁的生产力’。第二,土地也不具有‘原有的’东西,而是自然历史过程的产物……除此以外,下面这一点还是对的,即地租是为‘使用’自然物而支付的,完全不管这里所说的是使用土地的‘原有的力’,还是瀑布落差的能量,或者是建筑地段,或者是水中或者地下蕴藏的待利用的宝藏”。马克思提出:“地租是为了取得使用自然力或者(通过使用劳动)占有单纯自然产品的权利而付给这些自然力或单纯自然产品的所有者的价格”。

4.关于地租主要内容的比较。(1)相同点。李嘉图的地租理论主要是差额地租理论,而马克思地租理论也承认级差地租的存在。马克思肯定了李嘉图关于级差地租总是使用两个等量的资本和劳动所取得的产品量之间的差额的论点。同时,二者都很好地研究了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2)不同点。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在李嘉图地租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二者地租理论必然有其不同点,而这不同点正在于马克思地租理论对李嘉图地租理论的发展上。马克思对李嘉图地租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马克思明确地指出了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乃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之一,明确地提出了绝对地租、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第一形式和级差地租第二形式这些范畴,并予以科学的解释。李嘉图却只提出级差地租。第二,李嘉图把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土地肥力和位置的差异,说成是形成地租的原因,却忽视了生产地租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经营的垄断。马克思指出,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的不同以及同一块土地上每一笔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只是形成级差地租的条件,而不是原因;土地上产生的超额利润之所以转化为级差地租,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第三,李嘉图错误的将利用土地从好地到坏地的顺序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与地租联系起来。马克思指出,利用土地的顺序和土地上的报酬是递增还是递减,都与级差地租的形成无关;只要土地在肥沃程度和位置上有差别,只要土地上每一笔投资的报酬有差别,就会产生级差地租。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不仅区分了级差地租的第一形式和第二形式,而且指出了两种形式之间的联系。第四,李嘉图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马克思则分析了绝对地租。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弥补了李嘉图地租理论的重大缺陷。

5.关于研究者阶级性的比较。李嘉图认识到了土地私有权与资本私有权的对立。他批判土地私有权,但只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反对封建主义土地私有权,并不反对一般土地私有权,只是反对不属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土地而付给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权的地租。马克思同李嘉图一样对土地私有权持批判态度。但是马克思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分析问题的,是在资本私有制和土地私有制的对立联系中考察资本主义地租的。马克思从历史和阶级的观点出发,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资本主义地租存在的必要性,并设想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一切地租形式将消失,并且一切价值形式也将消失。

三、马克思与李嘉图地租理论比较启示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阶段,马克思与李嘉图地租理论的精髓无疑为我们认识地租范畴、分析地租本质起着积极作用,同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对于李嘉图的地租理论,我们不能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对于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我们更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而应该通过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践在经济理论上创造出我们自己的东西。

作者:赵一 李娟娟

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分析论文 篇2:

论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对李嘉图第二难题的解决

[摘要]李嘉图学派不能成功解决等量资本为何获得等量利润,资本与劳动相交换如何与价值规律相符合等理论难题,导致了该学派最终解体。马克思通过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以部门间资本的竞争所带来的利润率的平均化,以及相应的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成功地解决了以上理论难题,有效地维护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史哉书教授无视商品经济转化的历史条件,假想商品始终按价值出售,用一般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否定均衡结果,用价值理论否定生产价格理论,不理解马克思价值理论与生产价格理论的内在一致性,他对马克思生产价格理论的批判完全是错误的。

[关键词]李嘉图第二难题;等量资本;等量利润;平均利润;生产价格

价值理论作为经济理论的基石,其差异往往是造成经济理论体系分歧的根源。从经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中世纪神学家较早地借助“公平价格”思想表达了朴素劳动价值论的观点。然而,直至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才被重新拓展并被加以研究。在价值理论上,作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大卫·李嘉图在批判地继承斯密的价值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最高理论成就。李嘉图的价值学说的主要科学贡献在于他坚持了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原理。他坚定地认为,交换价值决定于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强调商品交换价值与其生产时所耗费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的生产率成反比。然而,李嘉图的资产阶级立场让他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做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的、自然的形式,无视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不同发展阶段上作用形式的变化。正如马克思所言,“把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误认为是社会生产的永恒的自然形式,那就必然会忽略价值形式的特殊性,从而忽略商品形式及其进一步发展——货币形式、资本形式等等的特殊性。”这种缺陷表现在价值理论上面临着两大困难:第一个困难是,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如何同价值规律相符;第二个困难是,等量资本,无论它们的有机构成如何,都提供相等的利润,或者说,提供一般利润率,这如何用劳动价值论给予解释。李嘉图的这两个困难成为反对者攻击的突破口,由于李嘉图及其追随者不能够自圆其说,最终导致了李嘉图体系的解体。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史上一个公认的事实是,马克思通过劳动力商品学说和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学说,成功地解决了李嘉图学说体系的上述两大难题。然而史哉书教授在其新著《李嘉图难题的再解决》一书中,却对此提出了质疑和批判。他认为“马克思关于使李嘉图学派失败的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是一半正确,一半有问题”,同时特别强调该书的任务,“就是要说明马克思关于使李嘉图学派失败的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是有问题的。”史哉书教授不仅批判了马克思的解法,而且提出了自己新的不同于马克思的具有创造力的“再解决”。并且自信地认为“这是一个新的经济学体系,一个中国经济学人提出的经济学体系。它是斯密、李嘉图、马克思体系的继承、批评和发展。以它为基础,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矛盾消失了。”当然从不同思想体系之间所展开的论战和斗争来看,从李嘉图体系第二难题是否成功解决来攻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界也是屡见不鲜的,既有庞巴维克的疯狂攻击,也有萨缪尔森“擦橡皮式的戏法”的极端污蔑,还有森岛通夫虚伪的同情。看来能否科学解答李嘉图难题,从根本上涉及到劳动价值论是否成立,同时也关系到马克思整个经济学体系是否成立,以及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和如何建设当代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笔者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客观分析史哉书教授对马克思的批判是否成立,以及史哉书教授的再解决是否科学,以实现理论研究的正本清源。鉴于史哉书教授批判马克思没有真正解决李嘉图难题,主要是以李嘉图第二理论难题的解决为例展开分析的,所以本文也将主要以李嘉图第二难题的解决展开讨论。

一、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及其对李嘉图第二难题的解决

李嘉图之所以不能解决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规律的矛盾,从最根本上说是因为他的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他不是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作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而是将它看作是自然的、因而也就是永恒的、一成不变的生产形式。具体说,是因为李嘉图混淆了价值和价格,不理解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价值规律向生产价格规律的转化。马克思在批判吸收李嘉图的价值价格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生产价格理论,这一理论揭示了剩余价值如何向利润进而向平均利润的转化和对应的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规律,从而解决了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矛盾。

资本拜物教的逻辑使得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获得利润,在资本主义的竞争条件下,其结果使得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正如马克思所言,“全部困难是由这样一个事实产生的:商品不只是当作商品来交换,而是当作资本的产品来交换。这些资本要求从剩余价值的总量中,分到和它们各自的量成比例的一份,或者在它们的量相等时,要求分到相等的一份。”利润率作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的衡量指标,是资本家在商品生产中唯一关注的比率。然而,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异带来了利润率高低的不同。一般而言,在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中,由于可变资本在资本中所占的比率大,导致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条件下,剩余价值量多,从而利润率就高;相反,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利润率就低。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只要资本数量相同,无论资本家在哪一部门中生产,都能够得到大致相等的利润量。矛盾现象随之产生,如果商品按照自身的价值出售,不同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中的利润率就会大相径庭,从而与实际情况相矛盾;如果各个部门实现了相同的利润率,那么商品就不能按照自身的价值加以出售,从而与价值规律相矛盾。

如何看待这种矛盾现象呢?在马克思看来“应当从剩余价值率到利润率的转化引出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而不是相反。实际上,利润率从历史上说也是出发点。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相对地说是看不见的东西,是要通过研究加以揭示的本质的东西。利润率,从而剩余价值的形式即利润,却会在现象的表面上显示出来。”可见,马克思明确地指出了,利润率及其差异是对剩余价值率及其分配这一本质关系的现象层面揭示,对于矛盾现象的分析应该回到价值规律。随后,马克思在舍弃对资本周转加以考虑的条件下,对五个资本数量相同、但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部门展开分析,得出了如果等量资本占有的剩余劳动量不相等那么利润率就会不相同的结论。接着,马克思认为,不同部门间的利润率差异,必将会导致部门间的竞争,即“……资本会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抽走,投入利润率较高的其他部门。通过这种不断的流出和流入,总之,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根据利润率的升降进行的分配,供求之间就会形成这样一种比例,以致不同的生产部门都有相同的平均利润,因而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同时,马克思也强调,随着一个国家的条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逐渐适应,资本的平均化也就越能实现。由此,我们不妨把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理解为,随着简单商品经济条件向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的历史转化,价值也会逐渐由个别

价值通过市场价值这一中间转化形式而最终转化为生产价格。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或接近于它们的价值进行的交换,比那种按照它们的生产的价格进行的交换,所要求的发展阶段要低得多。而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则需要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因此,如果条件展开得不充分,利润率的差异会或多或少存在的。这显然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平均化显然是结果,而不可能是起点。”

二、史哉书对马克思生产价格理论的错误批判

史哉书教授在其新著《李嘉图难题的再解决》一书中,对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进行了几乎全方位的批判,认为“马克思没有解决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矛盾,经济学又回到了过去的某一点,即需要解决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事实的矛盾的那一点。”试图以此来证明他自己对李嘉图第二难题的再解决是正确的、并且标榜自己已经超越了李嘉图阶段。

1、用一般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否定均衡结果,假想商品始终按价值出售

史哉书的第一层批判是,如果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正确的话,那么“在资本主义下,在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规律起作用的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其利润率低)的生产品总是处于小于需求的一定点上,因为只有在这样一种供给与需求的比率下,它才能得到平均利润;……在资本主义下,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生产品是否总是小于需求,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的生产品是否总是大于需求、超过需要呢?这是有问题的,是与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相矛盾的。”

史哉书之所以认为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产品总是处于供给小于需求的状态,是因为这部门的利润率低。史哉书做出这一判断的逻辑是这样的:由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利润率低,所以要想得到正常利润就必须让商品高于其商品价值出售,而高于其内在价值出售的条件就是商品供不应求。殊不知,史哉书却不知晓商品高于其内在价值出售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商品按照其生产价格出售,这时商品既高于其内在价值出售了,又不必然出现商品供不应求的情形,而是完全有可能达到供求平衡。这显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生产价格理论所揭示的一种经常化的状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讨论这一问题时,强调了资本自由流动只是以利润率的高低为条件,利润率高低归结起来还是要用价格来表现,只不过这时的市场价格已经不再以商品内在的价值为基础了,并且从总的情况来看,市场价格改由以商品的生产价格为基础,马克思由此强调生产价格货币表现的市场价格才是均衡价格。

史哉书用利润率在一般利润率形成过程中的波动来否定一般利润率的存在,说明他在研究价格波动和新的均衡价格形成过程时仍假想商品按价值出售,由此才始终抱定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利润率低。事实上,在竞争过程中,在一般利润率形成的剧烈波动中,无论是资本高位构成、低位构成还是中位构成的生产部门,其产品价格都不能与其价值始终保持一致,其资本利润都无法说一定是高于、低于或等于一般利润率。只有从长期趋势来看,才能说,价格趋于统一的均衡价格即生产价格,利润率趋于统一的一般利润率或平均利润率。西方经济学研究均衡价格时也是如此。对于任何的一个处于波动状态的市场价格,都对应着一定的供给和需求。反过来,任何一定的供求也都决定一个既定的处在波动状态的市场价格。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均衡价格论从形式上来看是一致的。史哉书却依据波动的价格来断然判断供求的不平衡,显然他忽略了即时的市场价格的波动,以及这一波动对投资和供求的影响,进而生产价格的形成。也就是说,如果资本相对稳定而不再运动,那么显然资本获得了平均利润,这恰恰是资本逻辑展开的结果而不是起点。史哉书用生产价格形成过程中的价格和供求关系,否定了均衡形成结果的价格和供求关系,这显然是一种误解。

2、不区分价值表现形式和价值转化形式,用价值理论否定生产价格理论

史哉书的第二层批判是,“马克思关于商品按生产价格交换,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都能得到平均利润的观点,也是有问题的。”,并认为,“商品按生产价格交换,可以是两种商品直接按生产价格交换,也可以是通过货币的中介进行交换(商品流通)。”接下来,史哉书教授强调“……这只有在生产黄金的资本家的资本有机构成等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其生产价格与价值一致条件下,才是可能的,否则就是不可能的。”随后,史哉书教授又以货币为中介来分析各部门的买卖行为,并用他的分析结果进一步指出,“一切商品都按生产价格出卖,不仅不能保证各部门的资本家都得到平均利润,而且一般地说,各部门的资本家恰恰不能得到平均利润。”

史哉书之所以将黄金生产部门纳入到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体系中,是因为他混淆了价值表现形式和价值转化形式,没有认清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内涵是价值形式的转化,而不是价值表现形式(即价值到货币)的转化。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提出后,遭致了诸多学者的误解和攻击,鲍特凯维兹就是其中的一位。为了修正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鲍特凯维兹将黄金生产部门引入其构造的价值体系中,以此来引出生产价格体系。鲍特凯维兹的这一解法同样遭到了学者的质疑,丁堡骏教授较早地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他认为,鲍特凯维兹的模型没有平均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因而也就不能理解价值转化分析的实质——利润通过平均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因此,在寻找方程组的惟一解时遇到了困难,只好把第三部门假设为黄金的生产者。这样,鲍特凯维兹就完全误解了马克思的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把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误解为价值到货币的转化。史哉书强调只有黄金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等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时,商品的生产价格才能与其价值实现一致,这显然重蹈了鲍特凯维兹传统。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强调他如下的分析逻辑,即在一般利润率形成的过程中商品始终按照价值出售。

为了进一步批判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史哉书教授又提出了一个与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相反的命题,这就是,“在资本主义下,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条件下,商品按生产价格交换的结果,必然引起商品向按价值交换转化。”史哉书提出这一命题的原因在于,他试图强调商品按照生产价格交换的结果并不能保证实现生产价格与价值的相等,商品按生产价格交换条件下的利润规律,不是平均利润规律,而是交换所得商品生产部门利润规律。为了论证上述命题,史哉书借助“商品价值=生产价格÷生产价格背离价值系数”公式,并结合“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条件下商品按生产价格交换资本家所得利润情况”表格,论证了如果A部门生产的产品和D部门生产的产品进行交换,那么A得商品价值是和该部门交换的D部门产品的生产价格,这样部门间产品的交换就不会获得平均利润,而是获得了与其交换部门的利润。史哉书正是凭借这一分析逻辑来否定了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正确性。其实,在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体系中,平均利润只是供给的条件,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部门会根据其价值与生产价格的背离程度展开资本的部门间流动,通过资本在部门间的配置来获得相应的利润,实际上也就是平均利润。史哉书之所以得出他所分析的理论结果,实际上还是他坚持认为平均利润形成过程中商品始终按照价值出售的缘故。

三、结语

史哉书教授对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批判,一方面没有遵循马克思的逻辑顺序展开,用生产价格形成过程否定均衡形成结果;另一方面没有认清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的本质内涵,混淆价值转化形式与价值表现形式,重蹈了鲍特凯维兹传统。在此基础上,史哉书教授对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所展开的批判,我们只能认为是一种理论分析的破产。它不但没有解决李嘉图第二难题,超越马克思,而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曲解和庸俗化。

注释

①该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2009年4月出版。考虑到学术界的流行译法,本文采用李嘉图而不是里嘉图。

②马克思的关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转形理论有两个环节,首要的环节就是部门内部竞争带来的个别价值向市场价值的转化,详见丁堡骏:《论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吉林财贸学报》1992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8。

[2]丁堡骏,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当代现实[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18。

[3]史哉书,李嘉图难题的再解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4]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丁堡骏,转形问题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9,(5):31。

责任编辑:黎贵才

作者:刘元胜

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分析论文 篇3: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的影响

【摘要】本文先对马克思的利息率理论进行了阐述。之后借助该理论,从我国近几年的利率变动趋势和区间,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的影响。我国贷款利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与马克思认为平均利息率呈下降趋势相一致,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推进的结果。同时,利率浮动区间的放宽,增加了银行的自主定价权,也是利率市场化的表现。

【关键词】利息率理论 利率市场化 银行利率

一、引言

近些年,利率市场化一直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依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银行的利息率应由实际的供求关系和竞争决定。我国自1986年开始尝试放开银行间的拆借利率,到如今的“双降”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存款和贷款利率,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框架。

本文主要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利率理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分析我国近几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利率的政策调整及其影响。

二、文献综述

(一)马克思利息理论、利率理论与我国利率市场化

周纪信(1996)从马克思利息理论角度,阐述利率市场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推进金融体制和信贷资金运营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并给出金融应当如何适应利率市场化。

刘义圣(2000)、李建建(2006)、董娟(2008)从马克思利息理论角度,分析了我国利息的本质及作用、利息的来源以及利息率的形成问题。用马克思利息理论,指导我国利率体制改革,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利率机制。阐述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王云中(2007)从马克思借贷资本利率理论角度,给出了银行存款供给(借贷资金供给)与银行存款供给(借贷资金供给)曲线,企业投资(借贷资本需求)与企业投资需求(借贷资本需求)曲线。

(二)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

罗应中(1997)指出我国利率体制的弊端,但也强调利率市场化是我国的必然选择,给出了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条件。

陈岸斌(2006)阐述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从竞争压力、风险、机遇、创新、等角度,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给国内的商业银行带来新的经营压力和风险挑战,以及面临的变革和发展机遇,和新形势下的措施。

巴曙松(2013)将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以及西方利率决定理论发展的三阶段,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凯恩斯的流动性利率理论、新古曲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做了对比,分析了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三、马克思利率理论

《资本论》第三卷的第5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中,马克思集中阐述了利息理论和利息率理论。

(一)借贷利息是利润(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在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循环和周转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了货币资本的闲置。职能资本家使用了借贷资本家的闲置资本,这样职能资本家就不能占得全部剩余价值,即利润。职能资本家要把利润中的一部分,以利息的形式付给借贷资本家。这样借贷资本家以其对借贷资本的所有权,通过带出资本收取报酬的形式,获取了一部分职能资本家的剩余价值。

平均利润=利息(借贷资本家)+企业利润(职能资本家)

(二)平均利润率决定利息率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平均利润率决定利息率的高低。当平均利润率一定时,金融市场上借贷资本的供求情况决定利息率的高低;当借贷资本供求平衡时,将通过法律、习惯等方式来决定利息率。

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利息率不能高于平均利润率。如果利息率大于平均利润率,职能资本家的企业利润为负,这样职能资本家就不会借入借贷资本。利息率也不可能为零,否则借贷资本家也不会借出资本。

0<利息率<平均利润率

马克思认为,利息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水平。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一起变动,且利息率随平均利润率同向变换。

当平均利润率水平一定时,利息率取决于金融市场上借贷资本的供求情况。当借贷资本的供给大于需求时,利息率会下降。市场利息率不同于平均利息率。市场利息率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一个产业周期不同阶段,市场利息率会不断变化。平均利息率则在一定较长时期内相对稳定,它是对一个产业周期不同阶段的市场利息率加以平均得到的。本文所引用的利息率,所指的是市场利息率。

(三)資本主义信用——银行信用

借贷资本被借贷资本家贷给只能资本家,又以原借贷资本附利息的形式回到借贷资本家手中,如此往复的形式,形成了资本主义信用。资本主义信用分为,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这里主要说银行信用。

资本主义银行介于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之间,其所控制的资本包括自有资本和社会资本。资本主义银行的银行利润存在于负债业务与资产业务间的差额,即贷款利息与存款利息间的差额,在这部分差额中扣去银行的经营管理费用的剩余为银行利润。银行利润的本质,为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

四、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的影响

我国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思路为,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

(一)从贷款利率、存款利率角度

上面图2、图3,根据近五年存款和贷款利率绘制。根据近五年我国贷款利率变化可看出,2011年起,贷款利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短期贷款利率低于长期贷款利率。根据近五年我国存款利率变化可看出,同样也是2011年起,存款利率呈明显下降趋势,长期存款利率高于短期存款利率,活期存款利率变化不明显,呈平稳趋势。

马克思认为,平均利息率呈下降趋势。原因一,平均利润率呈下降趋势,平均利息率由平均利润率决定。原因二,资本主义信用不断的发展。银行把市场上大量闲置的货币资本和闲散的货币都汇集起来,从而借贷资本迅速增加,当借贷资本供给大于需求时,就会引起利息率下降。

马克思认为平均利息率呈下降趋势。本文,着重看市场利息率。我国近几年,存款和贷款利率均呈下降趋势,这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结果。

从西方经济学角度来看,利率的下降有助于刺激投资的增加。投资函数I=I0-bi。当中,自主性投资与利率之间无关,利率与投资之间呈负相关。对于企业,一方面,其投资资金的来源多数来源于金融机构的贷款,贷款利率下降,企业的投资成本就会降低、企业利润就会增加,从而刺激企业投资,推動了经济增长。相反,贷款利率上升,企业的投资成本就会升高、企业利润就会下降。此情况下,有些企业可能就不会再继续投资,有碍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看,如果企业的投资资金源于自身之前资本的积累,市场利息率的下降,也降低了企业的机会成本。相反,市场利息率较高时,机会成本较高,企业的投资也会相应减少。对于消费者,存款利率下降,人们更倾向于将手中的钱用于消费购置物品,这要比将钱存入银行带来更大的效用,如此刺激了消费,也推动了经济增长。若存款利率较高,人们更倾向于将手中闲置的钱存入银行,如此一来,减少了购买力,需求减少,有碍于经济增长。由利率降低,导致的投资增加、消费增加,总需求变大,后续将会使得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加,增加就业机会等。

尽管利率下降会使投资增加,但仍要防范凯恩斯陷阱。货币的需求分为投机性需求和交易性需求。当中,投机性需求与利率呈反向关系。当利率较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往往比较高。在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在人们的期望中,利率有望回升,那时有价证券的价格就会下降,为了避免将来的损失,人们会在有价证券价格较高时卖出,没有人再会买进有价证券。卖出有价证券换来的货币,人们也会留作日后买进有价证券,此时投机性需求虽大,但投机较少。在预期收益率下降的同时,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就不再下降,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到利率水平附近或者低于利率水平,企业就不愿再继续投资,此时投资需求就会减少。

(二)从利率的浮动区间角度

我国从逐渐放宽利率的浮动区间,到逐步放开期限较长的利率浮动区间,体现出,我国要将利率交给市场,突出增加了银行的自主定价权。

银行拥有了一定的自主定价权,这有利于银行间的公平竞争,促进了银行业内的价格竞争。当利率受到管制的时候,银行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质。利率的逐步市场化,使得我国银行业内形成一个优胜劣汰的机制,促使商业银行提升管理素质。有利于银行优化客户的结构,在基准利率浮动范围内,银行可根据不同类型的客户,制定不同程度的贷款利率,提升银行效益。有利于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自主定价权的使用和规避风险的角度,银行会退出更多的金融衍生品。

五、建议

利率市场化,增强了银行间的竞争,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风险和压力。银行的主要营业收入来自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一旦价格竞争开始,这部分差额会逐步缩小,影响了银行的效益。而且,利率市场化后,利率的波动变得不可预测,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也会随利率的变动而产生很大的变动。银行在只定期利率时,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针对以上风险和压力,银行可多研发金融衍生品和中间业务,保证其经营效益,规避利率风险。银行业内也要建立起相关定价机制,避免因恶性利率竞争引起的利率波动。银行之间也要建立起以效益为中心,高效协作的定价机制,避免因恶性竞争引起的利率波动。银行应该建立良好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一旦出现波动与问题,不会措手不及。

参考文献

[1]周纪信.简论马克思的利息理论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J].金融教学与研究.1996(3).

[2]刘义圣.马克思利息理论与我国利息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0(12).

[3]李建建.马克思利息理论与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实践[J].当代经济研究.2006(10).

[4]董娟.用马克思利息理论解读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3).

[5]王云中.马克思利率理论视角下的银行信贷资金和利率及其政策含义[J].当代经济研究.2007(1).

[6]罗应中.利率市场化取向浅析[J].农村金融研究.1997(3).

[7]陈岸斌.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对策.特区经济.2006(12).

[8]巴曙松.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

[9]资本论》,第三卷第5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万莉丽(1988-),女,汉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政策。

作者:万莉丽

上一篇:中学教师竞聘演讲稿下一篇:教师读书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