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理论人道主义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亚当·沙夫的人道主义思想研究

摘要:历史上有诸多人道主义者用不同方式对待人性问题,但殊途同归于同一个逻辑,即“人性本来是完美的,后来异化了,人性丧失了,所以人性要获得解放和恢复。”因此,新马克思主义在整个东欧社会主义正营中获得高度重视,并赋予其有别于苏联“斯大林主义”为代表的正统马克思主义相独立和深刻的新内涵——共同的理论特征和价值追求——积极倡导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与对现存社会主义异化现象的扬弃和反思。那么,作为波兰乃至东欧享有盛名的新马克思主义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的亚当·沙夫,根据当时存在着人的生存、地位、异化、自由、解放和发展等诸多问题和现实困境,对苏联“斯大林主义”中的种种弊端和消极方面进行严厉的批判和深刻的反思,进而促使沙夫回溯和坚定的站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立场上,果断的从以“斯大林主义”为代表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朝向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性转变。对萨特的存在主义进行批判的同时,给出了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的构想。因此,展现于我们面前的沙夫的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便是以人类个体为核心、批判和反思异化现象为主题、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斗争为主线,勾勒出未来新的社会主义的设想蓝图,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续写新的历史沿革和篇章。本文主要通过四个方面的问题对沙夫的人道主义思想进行详实的论述,即以宏观系统的视角对沙夫思想形成的渊源、发展历程、具体的内容和特征进行阐述,及对沙夫的人道主义思想所存在的历史局限性给予评析。首先,作为东欧乃至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继承和传播者的沙夫,其人道主义思想理论缘起何处,就要追溯至沙夫身处波兰所在东欧的地理位置,地缘政治、历史文化传统、青年马克思的人本主义、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其思想的影响。又因沙夫对马克思的思想及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的认识同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及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所以在此通过青年马克思的人本主义、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沙夫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进行阐述,从理论渊源得到其人道主义思想发展的出处,为客观详实的认识和理解沙夫为什么是坚定的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来言说“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其次,对沙夫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给予历史性的交代,是为了客观准确的认识与理解在沙夫思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次重要的历史性转变和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向“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的转变,及通过沙夫的视角展现出对未来社会主义的构想。在沙夫看来,马克思的人学理论在继承和批判前人“人的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而来。而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之前有关人的思想理论的主要形式,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亦来源于此。因此,东欧思想界重新回归马克思主义本身,对“斯大林主义”进行反思,使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东欧兴起,从而给出了沙夫的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且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进行历史性和现实性构想。第三,对沙夫人道主义思想的内容和特征的阐述是本文的重要内容和相关问题的集中体现,即通过前两个问题,对沙夫人道主义思想的渊源和历史发展的梳理,切实的对沙夫人道主义思想的内容及特征进行客观的阐述。在人道主义思想中,沙夫对将人孤立于社会关系来看待的萨特存在主义思潮进行批判,认为持此观点的存在主义不断取向主观主义,否定唯物主义,更是与历史唯物主义理清关系,看似萨特意在通过存在主义来弥补马克思主义,不断向马克思主义靠拢,事实却渐行渐远。因此,沙夫明确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哲学的现代表现形态就是“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其根本目标是让人生活得更加美好,消除产生普通痛苦的根源,尽可能地创造实现人类幸福的社会条件;与人类个体是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中的核心内容;及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使人全面异化的批判,阐释沙夫的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同时,沙夫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四种特征,即现实的人道主义、自治的人道主义、战斗的人道主义和乐观的人道主义的界定,更加凸显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实践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最后,是对沙夫的人道主义思想所存在的历史局限性给予评析,使我们能够更加客观现实的看待沙夫的人道主义思想,并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对沙夫的人道主义思想中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进行反思。沙夫的人道主义思想以人类个体的概念为核心,对资本主义存在的普遍异化现象给予严厉的批判,从而坚定的站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立场上。但还要看到沙夫的人道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尤其是在“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断定“异化”现象亦在包括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在内会长期存在、具有历史局限性的“战斗的人道主义”等,是需要商榷、批判和反思的。

关键词:亚当·沙夫;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人类个体;异化

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文献综述

第一章 沙夫人道主义思想的溯源

第一节 青年马克思的人本主义的影响

第二节 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第三节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第二章 沙夫人道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探究

一、西方人道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

二、马克思对西方人道主义的继承

三、马克思对西方人道主义的发展

第二节 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向“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斯大林主义”对波兰的解放与新的束缚

二、波兰“非斯大林化”的思想新解放

三、“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第三节 对未来社会主义的构想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二、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

三、社会主义的历史承担者

第三章 沙夫人道主义思想的内容及特征

第一节 沙夫人道主义思想的内涵

一、对萨特存在主义思潮的批判

二、作为哲学主题的人

三、人类个体

四、异化现象

第二节 沙夫人道主义思想的特征

一、现实的人道主义

二、自治的人道主义

三、战斗的人道主义

四、乐观的人道主义

第四章 对沙夫人道主义思想的评析

第一节 对沙夫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的反思

第二节 对沙夫人道主义思想中“异化”的反思

第三节 对沙夫的“战斗的人道主义”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教育和教学论文提纲下一篇: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