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主义观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赫斯曾是马克思志同道合的伙伴,但随着思想分歧的产生,赫斯与马克思的关系变得逐渐疏远,最终分道扬镳。但不可否认,赫斯的确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尤其是社会主义和经济学理论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对马克思有着重要影响。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马克思社会主义观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论文 篇1:

论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中国化

〔摘要〕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包括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分析方法和未来社会的制度设计。中国共产党通过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坚持了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核心内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创造出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理论。马克思社会主义观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就是回到马克思,超越马克思。

〔关键词〕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毛泽东社会主义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搞清楚的一个前提。但是多年来,我们并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困境促使我们思考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中国在坚持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基本原理基础上,结合自身现实,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观,实现了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主义观是指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及其实现条件的学说。狭义的社会主义观是指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本文是从狭义上来讲社会主义观。孙代尧和薛汉伟两位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是三位一体的,包括了分析社会主义的方法论、价值目标和制度设计。

一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就是为了实现其价值目标。马克思恩格斯说:“共产主义就是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 〔1 〕 (P236 ) 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什么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2 〕 (P649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了未来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3 〕 (P294 )我们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就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即摆脱艰险繁重的劳动、摆脱自然与社会的奴役、摆脱阶级剥削与压迫,人成为自然、社会和自身的真正的主人。

二是分析未來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唯物史观。马克思分析社会主义是以唯物史观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的。恩格斯指出:“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 〔4 〕 (P676 )这表明马克思的分析是从客观事实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马克思从分析资本主义发展所造成的经验事实出发,“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5 〕 (P416 )马克思通过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发现了剩余价值,阐明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趋势要求消灭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生产资料社会所有的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实际上,马克思强调了社会主义与生产力的关系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能够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三是未来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五大特征。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才能实现。马克思没有对未来社会的特征作出系统的论述,因为他始终认为要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就必须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但他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和同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流派的斗争中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制度设想。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的特征主要有五条: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有计划地组织生产;未来社会消费品的分配,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动量分配消费品,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阶级的消灭;国家的消亡。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方法论,强调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的特征,则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的派生内容,是可变化的。概括地说,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就是:(1)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坚持唯物史观,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3)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有一个过渡时期,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任务是实现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消灭商品生产,消灭阶级和国家;(4)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实行有计划组织生产,不存在阶级和国家,实现了人的自由联合,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动量分配,在其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

二、马克思社会主义观中国化的成就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中国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实践中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指导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毛泽东社会主义观。毛泽东社会主义观是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从思想来源上看,既受到了马克思列宁等经典作家思想的影响,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现实来源看,受到了国际形势、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和中国现实国情的影响。总体上来说,毛泽东社会主义观属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范围,注重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

从价值目标来看,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价值目标与马克思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毛泽东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认为社会主义要为人民服务,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从方法论来看,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坚持唯物史观,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率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要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并提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主张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在文化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提出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强调社会主义要继承民族文化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长处等等。但毛泽东有时过于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精神意志的重要性。关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时间,毛泽东原本认为“大约需要三个五年计划”〔6 〕 (P316 ),但在实施过程中急于过渡到社会主义,用一个五年计划就迅速完成了改造,产生和遗留了一些矛盾,影响了后来社会主义的建设。晚年毛泽东由于脱离实际,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过于强调生产关系和人的主观性对于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忽视了现实生产力水平和中国国情,期冀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共产主义,使社会主义的实践遭到了挫折,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损失。

从社会主义制度设计来看,毛泽东主要受到经典作家论述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认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在经济上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剥削阶级。毛泽东在《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中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 〔6 〕 (P316 )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我国建立了一个高度国有化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了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文化、教育、科技和其他社会制度基本上都是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理论创新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既坚持了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又与时俱进地发展了马克思社会主义观,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在价值目标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实现共同富裕,坚持了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 〔7 〕 (P64 ),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和压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7 〕 (P364 )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8 〕 (P294 ) 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出社会主义发展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9 〕 (P15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中,逐步认识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目标,并把这一价值目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

在方法论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坚持了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10 〕 (P279 )运用唯物史观深入研究中国社会现实,把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自觉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不能教条地实行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制度,也不能照搬别国的社会主义模式。

从制度设计上看,在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生产力的重要性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总结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借鉴吸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教训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成果,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时俱进地发展了马克思社会主义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最大创新和发展。在所有制结构方面,从中国生产力落后的情况出发,把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经济制度的基础,同时发展多种所有制,打破经典作家的设想和苏联的单一公有制。在分配制度方面,根据所有制结构,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经济体制方面,摆脱了计划经济属于社会主义而市场经济属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认識,实行了市场经济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市场经济来为发展生产力服务,实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迅速发展。

在政治方面,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保证国家权力的社会主义性质,强调了社会主义与民主的内在必然联系。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10 〕 (P312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9 〕 (P27 ) 国家积极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促进和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推动公民社会建设;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精简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防止权力的滥用。

在文化方面,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利用、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当前中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逐步改革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

在社会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中国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国共产党正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在价值层面上坚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在方法论上,坚持唯物史观,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中国社会现实出发,大力发展生产力;在制度方面,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马克思社会主义观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克服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困境,紧密结合中国现实,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不断深化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认识,实现了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马克思社会主义观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就是回到马克思,超越马克思。

回到马克思是实现马克思社会主义观中国化的理论前提,即只有客观、全面和正确把握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坚持正确的因素,才能实现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中国化。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是包含着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目标,高度重视生产力发展的唯物史观和具体的社会主义制度设想的理论体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价值目标和唯物史观,其在马克思社会主义观中居于主导地位。具体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由这两个内容派生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它是马克思社会主义观中的最低层次,是可变动的。要实现马克思社会主义观中国化,最核心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价值目标和唯物史观。由于马克思所在的时代,社会主义并没有成为现实,马克思的制度设计是建立在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基础上的;而现实的社会主义又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要实现马克思社会主义观中国化,就不能照搬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制度设计,而必须从现实出发来进行制度设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超越马克思是实现马克思社会主义观中国化的关键。所谓超越,就是摆脱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教条主义认识,全面认识和把握中国国情,把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同中国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解决在新的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对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意义,是以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为依托的。只有把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运用和转化,才能成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力量。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成就,是因为对中国实际情况有着正确的认识。但在毛泽东晚年,由于缺乏对国情的正确认识,提出了一些错误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和政策,造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曲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深刻认识到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的国情,提出了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实行改革开放,科学规划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继续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这也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7 〕 (P213 )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6〕毛泽东文集:第6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江泽民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0〕邓小平文选: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王建军

作者:刘洪刚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论文 篇2:

赫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影响

[摘 要]赫斯曾是马克思志同道合的伙伴,但随着思想分歧的产生,赫斯与马克思的关系变得逐渐疏远,最终分道扬镳。但不可否认,赫斯的确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尤其是社会主义和经济学理论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对马克思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马克思;赫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莫泽斯·赫斯是德国19世纪著名哲学家,也是最早在德国宣传共产主义理论的学者之一,恩格斯曾称他为“德国社会主义之父”。赫斯曾和马克思保持着深厚的友谊,他的很多观点都曾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前面,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和共产主义理论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虽然二人后来因理论分歧而分道扬镳,但是,研究赫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理论渊源,尤其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进一步探索有重要意义。

一、 赫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影响

(一)对哲学共产主义的论证

1837年,赫斯在《人类的圣史》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思想。1843年,赫斯在《来自瑞士的二十一印张》中发表了三篇文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行动的哲学》和《唯一和完全的自由》。在这三篇文章中,赫斯对社会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思想进行了全面集中的论证。他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活动,但现实的情况是人丧失了自由活动的可能,其本质发生了异化,要使人重获自由就要扬弃这一异化的状态,这种异化扬弃的结果就是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和赫斯于19世纪40年代初开始与赫斯交往,在《莱茵报》时期二人接触较多。

马克思于1842年任《莱茵报》主编,此前《莱茵报》就刊登过赫斯的《德意志哲学派别》,文章指出,“当前的任务是通过消除贫困和确立社会主义原则的方法来解放全体人民。”①此后,赫斯在《莱茵报》和《德法年鉴》上多次发表论文,他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的阐述引起了执政派的攻击,为此马克思还以编辑的身份对赫斯的文章进行辩护,并多次肯定赫斯的理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也是从人的本质出发论述了劳动异化及其扬弃,进而阐述了共产主义思想,并且在《手稿》序言中提到:“不消说,除了法国和英国的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以外,我也利用了德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但是,德国人在这门科学方面所写的内容丰富而有独创性的著作,出去魏特林的著作,就要算《二十一印张》文集中赫斯的几篇论文和《德法年鉴》上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②”。此外,马克思还在1895年《<政治经济学批评>序言》谈到了两个促使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原因,一个是“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③”,另一个是“在《莱茵报》上可以听到法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带着微弱哲学色彩的回声”④。第一个原因是指关于林木盗窃的辩论,第二个原因即指赫斯等人在《莱茵报》上有关社会主义的讨论。起初,马克思对这个讨论持反对态度,但在与代表执政派的《总汇报》的争论中,马克思发现他对法兰西思潮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了解还十分不夠,因此《莱茵报》所刊文章和讨论促成了马克思由“社会舞台退回书房”,开始重新调整研究社会问题的思路。虽然此时马克思曾撰文为赫斯辩护,也对关于共产主义的讨论表现出了反思和质疑,但显然他还没有接受甚至形成共产主义的思想。所以,无论是在时间逻辑还是文本顺序上都无疑证明,作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宣传者和维护者,赫斯在加速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转向和接受共产主义思想方面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对德国哲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和英国经济学的结合

马克思通过批判地吸收德国古典哲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但是仔细考察文本的时间顺序,我们会发现,赫斯是先于马克思将德国哲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结合研究,并用于共产主义的论证的。赫斯的《欧洲三头政治》写于1839年到1940年间,1841年在莱比锡匿名发表。在书中,“三头政治”就是指德国、法国、英国,赫斯主张继承法国革命的“进步方面”,即自由精神。他把德国宗教革命和法国革命进行对比,并且提出政治性的社会自由在英国早已产生:“如德国的自由是通过法国的自由而补充一样,二者在他们之间中介运动的完结的形式中,这次由第三种自由而补完。这种自由已经在英国萌芽①”。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证共产主义是对人的本质的占有时也体现了他将德国哲学、法国政治学和英国经济学进行统筹考察的极大可能性。“异化的扬弃总是从作为统治力量的异化形式出发:在德国是自我意识;在法国是平等,因为这是政治;在英国是现实的、物质的、仅仅以自身来衡量自身的实际需要。从这一点来看应该承认和批判蒲鲁东②”。对此,我们虽然不能直接将马克思的论证途径简单归功于赫斯的启发,但不可忽视的是,赫斯是最早在德国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并且他对圣西门、傅立叶、蒲鲁东等人的社会主义批判都是先于马克思及其同时代的青年黑格尔派。同时,赫斯在1842年到1843年多次在《莱茵报》上发表关于对法国革命和英国资本主义灾难的评论,即便在当时马克思尚未完全接受赫斯的理论,但后来他自己对共产主义进行系统研究时,也不可能绕过赫斯。

二、 马克思对赫斯的超越

如果说赫斯是马克思的理论先行者,那么马克思无疑是完成者。因为马克思最终超越了赫斯的理论观点,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其社会主义思想的飞跃。

(一)关于异化理论的分歧

赫斯在《论货币的本质》中将费尔巴哈关于宗教的异化观点引入到对社会制度的分析当中,他认为私有制社会的人们,丧失了自己的类本质,货币不仅导致了货币本身的异化,还导致了个体与类的异化,他将货币定义为“相互异化的人的产物”,是“凝结成为死的文字的、扼杀生命的交往手段”,货币丧失了本应作为一般交换手段和生活中介勿的本质。但他仅是对货币异化和人的类异化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粗略分析。

马克思在对货币导致异化的表述上虽然和赫斯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对宗教异化、货币异化和社会异化均做出了全面的论述。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对宗教异化、社会异化和货币异化展开了系统详细的论述。在《手稿》中马克思又进一步论述了异化产生的根源和异化的四个内容,并且提出了消除异化的途径。赫斯认为,“教育才是获得人的自由、真正的所有权的真正保证,信奉爱和人道的宗教,通过仁爱、自由和正义才能使一切人得到幸福。”而馬克思明确指出,私有制的产生源于分工导致的异化,实现人类从私有财产和奴役制的束缚中解放,就要通过无产阶级革命,从而实现共产主义。显然,这一根本差异表明,在看待异化问题上,马克思比赫斯更深刻,马克思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旧哲学的清理更彻底。

(二)关于如何实现共产主义

赫斯虽然同马克思和恩格斯一道参与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但是随着赫斯“真正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马克思和赫斯的观点分歧越来越大,最终由于阶级立场和哲学立场的不同而分道扬镳。赫斯虽然也将共产主义看作是全人类的事业,认为共产主义既是实践的,又是理论的。但1844年后,赫斯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赫斯开始反对暴力革命,转而依靠伦理教育和渐进式的社会改革,此时他代表的仅是某一阶级的利益。而马克思不同,他站在全人类的解放的出发点上,把无产阶级视为革命的主体力量和领导力量。显然,赫斯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理论已成为带有小资产阶级属性的社会主义。赫斯通过论述德国哲学和法国革命,认为人只要通过爱的教育和渐进式的公有制改革,就会认识到历史演变的法则,从而具备扬弃异化的自觉性,实现共产主义。而马克思则认识到,历史演进的决定性因素在于经济基础。生产实践与社会革命才是决定人的素质和实现人类解放的必要因素,人们只有在社会生产中才会提高生产能力,恢复自由本性。同样,教育作为手段,也建立于经济基础之上,是社会经济制度决定教育,而不是教育促成所有制改变。显然,与马克思不同,赫斯欠缺的是对于经济因素对实践的决定性作用的把握。

三、 结论

赫斯虽然是马克思早期社会主义思想的领路人,但他最终还是在人本主义逻辑上止步不前,而马克思却已从历史生成逻辑出发,在唯物史观和实践辩证的基础上创立了更符合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社会主义。但是承认赫斯影响着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不是对马克思一些理论独创性的否定,也不会否定马克思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历史地位。通过重新考察赫斯的思想内容和他对马克思的启发之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

〔参 考 文 献〕

〔1〕 〔德〕莫泽斯·赫斯.赫斯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侯才.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谭文富〕

作者:梁舒婷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论文 篇3:

浅谈习近平对马克思社会主义法治观的继承发展

摘 要:法制兴则国家兴,法制衰则国家乱。马克思社会主义的法治观是马克思主义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我国的法治建设进行了重要的论述,本文就针对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马克思社会主义法治观的继承和发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习近平;社会主义法治;继承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不仅进一步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法治思想,还对我国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法治思想进行了传承和发展。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不仅丰富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同时具有深厚的理论研究价值,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依宪治国继承了马克思社会主义法制思想

宪法是治理国家的最高权威准则和根本依据,由此可见宪法在整个法律体系当中的重要地位,不管是组织还是个人都要在宪法范围之内开展相关活动,不能够越过宪法权威,始终将其作为根本形式原则。以十八大为开端,在今后的历程当中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反复强调要建立起制度建设的重要地位,将完善制度保障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是要求科学部署依法治国和建设法制国家方面的各项工作,凸显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提升国家竞争力。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委员会的第一次集体学习当中,习总书记更是特别说明和反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三个构成要素是制度、理论体系以及道路。从中又可以进一步看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那么要想建设一个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体系,必须要确保每一项的立法都符合我国的宪法精神。当前阶段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在立法建设的过程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民本思想,树立立法为民的坚定观念。习总书记在回顾国家宪法设计制定与发展历程的同时也特别注重反思,还注意对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的经验教训进行学习借鉴,得到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的大会上就特别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就要坚持依宪治国,而且依宪执政是依法执政的关键要素。这样的论述不单单肯定了宪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的地位,还体现出对广大人民群众正当权益的维护和保障,使得人民可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主人,让人民主张可以真正变成国家主张。

二、依法治国发展了马克思社会主义法治目标

美国前驻华大使在知晓习总书记的系列事迹后给出了高度评价,认为习总书记是邓小平后最具转型色彩的中国领导人,注重保持稳健发展的同时,还体现出强大的自信,也因此吸引了全世界领导人的目光,得到了人们的由衷赞叹。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依法治国,实际上就是从法治层面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的法治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还从四个角度也就是司法,立法,执法和守法出发,研究了应该怎样打造我国的法治体系。就在2013年,习总书记把丰富和基础扎实的社会调查研究作为重要根基,对我国目前所处阶段的国情与法治发展进程进行了把握,并就应该怎样适应新形势,做好新形势下的政法工作给予了重要批示。在此之后,他的一系列讲话中都对我国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进行了清楚的描绘,包括了宪法的实施,司法的改革,法制的教育,人大制度,党内的法规等等内容。习近平总书记面对这一系列的改革,大气从容地规划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新航向。习总书记号召全党继续坚定不移的发展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指出全党必须提升自信,增强定力,树立改革创新思想,在新常态背景下带领全党与全国人民走出一条新路、干出一番事业。习近平总书记的目标就是建设现代化的法治中国,他这种踏实肯干、实干、苦干的精神,赢得了世界范围内各个领袖的广泛认可和尊重。

三、依法治国建设了马克思社会主义初步构想

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会议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然要建成的是法治小康社会,还在会上为依法治国的贯彻落实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要求我党要坚定不移地领导人民依法治国,全党上下要保持一致共同和全面助推科学立法与公正执法,最终实现全民守法,开创依法治國的新景象,建设国家发展的新面貌。这样的行动又进一步凸显了习总书记在助推依法治国实现方面的强大决心和顽强毅力。另外,习总书记还立足国家前途,从战略角度出发,把依法治国纳入治国基本方略之中,从不同角度出发思考了我国应该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第一,必须要健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强化宪法实践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第二,深入助推依法行政制度落实,全力打造法治政府。第三,要确保做到司法系统公平公正,提高我国司法的公信力,实现这一点对于实现我国的社会公正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第四,要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建设法治社会。第五,要建设法治工作队伍。第六,加强依法治国的全面领导。

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具有开拓的视野,他以改革开放规划者的角度,领导了全党和全国人民进一步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高举依法治国的战略大旗,推动我国党和国家事业逐步迈向新高度。

[ 参 考 文 献 ]

[1]徐曼.马克思法治思想对我国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价值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01):7-8.

[2]李静.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探究[J].林区教学,2018(09):9-10.

作者:赵立霞 王孝坤

上一篇:主管竞聘演讲稿(精选2篇)下一篇:中学生学习计划(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