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论文

2022-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乡镇卫生院处于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中间层次,是连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村级卫生组织的枢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以潍坊市为例通过研究新农合的实施对乡镇卫生院财务状况的影响,对乡镇卫生院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论文 篇1:

贫困民族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的过程中。高坡乡在办公管理、乡村医疗卫生资源、外出民工参合积极性等方面存在不少的问题。应从加大财政转移支付方度以确保乡村卫生资源的有效需求、强化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供应商的监管、提高外出民工的参合积极性三方面入手,解决贫困民族乡镇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贫困;民族乡镇;人才建设;监管

一、高坡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情况

高坡苗族自治乡(简称高坡乡)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东南端,距贵阳市51公里,辖19个行政村,121个村民组,87个自然村寨,是典型的民族地区。总人口20789人(农业人口占99%),其中苗族占71%、布依族占3%,汉族占26%。高坡乡还是典型的贫困地区,属省级贫困乡,全乡有13个贫困村,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70%左右。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为1214元,比省平均水平少771元,只占61.2%。可以说,高坡乡是最具典型意义的贫困民族乡镇,体现着贫困民族乡镇医疗卫生特点和规律的一般共性,因此,将高坡乡作为典型个案进行实证研究,有利于贫困民族乡镇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思路与方略,为落后地区提供举一反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

2005年底,高坡乡正式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农民认识不足、经济落后等原因,2006年农民的参合率仅为37%。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组织、宣传、措施”三到位的方式,2007年高坡乡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总参保人数18733人,参保率达91.3%(2007年农业人口为20580人),比2006年提高了54.3个百分点,资金使用率为37.03%;全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诊2918人次,占参合人数的15.6%,其中,村、乡两级就诊2863人次,占就诊人次的98.1%,县及以上55人次,占就诊人次的1.9%;门诊就诊补偿农民2655人次,每个门诊病人平均报销补偿金额9.29元,住院就诊补偿农民263人次,每个病人平均住院补偿费用195.95元;住院补偿封顶9人,享受大病2次补偿7人。

二、高坡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办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办公用房拥挤,办公条件落后。高坡乡的办公用房除存放资料和办公用品外,留做补偿农民的服务面积己所剩无几。每到补偿高峰期,参合农民只能在走廊里排队等候,既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延误了参合农民的补偿时间,还影响了友邻部门单位的正常工作。高坡乡合管所与社保所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共同的办公场所不足10平方米,办公室摆放3张办公桌、2个文件柜、2张电脑桌后,面积已所剩无几,过路的通道十分狭窄。因面积狭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材料凌乱地堆在地上,有限的墙面上粘贴了写有社保所与合管所工作职责的海报后,再也无地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常见问题,如报销程序及所需材料、报销比例、优惠政策等,以致许多农民在报销时因不清楚相关问题而多次询问办公人员,不仅增加了工作负担,还降低了工作效率。第二。办公人员编制得不到解决,工作不安心。在民族地区。因编制紧张,办公人员长期借调的现象时有发生。高坡乡唯一的乡农合办公人员蓬发顺原是乡卫生院院长,因工作需要已经借调到乡政府一年多了,但他的编制仍在乡卫生院,拿的也是卫生院的工资,年终考核也在卫生院。同样的级别,在乡政府拿工资比乡卫生院要高400元。在调查中他告诉我们:“不知道我的编制问题何时解决,如果解决不了,长期这么干我肯定很亏,回乡卫生院当院长是不行了,干的是政府工作却得不到相应的待遇,所以,工作一直不安心。”这种“人事不合一”的现象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打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乡、村医疗卫生资源匮乏。第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设备陈旧。目前,该乡共有19个行政村,121个村民组,其中离乡政府最远的龙云村有17公里,但只有11个村有卫生室,其他9个村的居民看病极不方便,这与卫生部要求的“村村配备村卫生室、农民小病不出村的要求相距甚远”。乡卫生院是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的枢纽,是直接为农民提供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的主要场所,但从调查情况看,乡卫生院却处于不上不下、最为尴尬的地位,农民小病找村医,大病去县城,独独漏下了乡卫生院。2007年,高坡乡门诊病人全年仅有7319位,日平均只有20位,仅有的8张病床,使用率仅为10%左有,常年空置。不仅如此,卫生院的医疗设备极其落后。该院除了常规的三件套——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外,仅有的1台“现代化”设备——X光机早在2004年就坏掉了。虽多次打报告给区卫生局,但一直没有人来修复,也没重新购买新设备。第二,卫技人员严重缺编,素质较低。目前高坡乡卫生院严重缺编,按照贵州省卫生厅有关文件规定,每1000个村民应配备乡卫生院人员1.3人,照此推算,高坡乡卫生院应配备27位工作人员,但目前全卫生院只有工作人员14人,其中,大专以上的仅3人,11人为中专或相当水平,高级职称的更是一个也没有。村级卫生工作人员的素质状况更令人担心。在高坡乡,除街上村卫生室医生是正规中专文化外,其他的都是在开阳卫校与清镇卫校进修6个月后就背着药箱“走马上任”了。进修前有的是以前的赤脚医生,有的是自费学医,有的是受家族的耳濡目染,全部没有正规的文凭。第三,卫技人员待遇较差。据了解,在高坡乡卫生院,岗位津贴只有30%发到了工作人员手中,还有70%没有到位。同时由于是差额拨款,再加上医院营业状况不好,工作人员连应得的另一部分工资都得不到落实,更别提奖金和其他福利了。待遇得不到落实,生活环境、工作条件艰苦以致大部分医务人员都不愿在农村工作,不用说大学毕业生,就是中专生也不愿立足于农村,所以导致农村医技人员医乏。村卫生室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现在,政府除每月补贴村卫生室医生100元外,再也没有其他投入。有些村卫生室医生为了养活自己,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有时超过了对职业道德的追求,长此以往,必将大大损害参合病人利益。

3.部分常见药品进价高于合医卖价。为了统一管理,贵阳市统一了合医价格,规定了乡卫生院的进货渠道,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竞标成功的医药公司监管不力,他们以物价上涨为借口,违反合同规定集体提高药价,以致部分常见药品进价高于合医卖价(见下表)。详情见表to从下表可看出,差价最小的甘草片买价也比进价低4.1%左右,而差价最大的陈香露白露片合医卖价只有进价的61%。

4.外出务工农民参合积极性不高。近年来,乡村开放,少数民族村民外出经商务工的人员较多。2007年,高坡乡转移到本市范围内劳动力5339人,转移到本省内本市外劳动力254人,转移到外省劳动力3782人,外

出务工人员占了45.6%(高坡乡农业人口为20580人)。其中,转移到省外的为18.4%,转移到省内其他地区的占1.2%。目前,高坡乡实行的是“原籍参合、原籍报销”的办法,即外出农民工要在户口所在地参加、享受补偿。补偿有2种渠道:一是回本地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这种方式既耽误病情又耗费钱财,大多患病村民都不会选择;二是在外地治疗后回来报销,但报销比例极低,县级及以上的医院报销的比例仅有本地的1/2(门诊)和2/3(住院),新农合对外出人员的吸引力不强。2007年,高坡乡有8.7%的村民没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中,外出务工人员占了80%以上。补偿比例偏低、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了解、身体健康等原因造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外出农民工的吸引力下降,由此也增加了政府的筹资难度。

三、完善贫困民族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对策建议

1.加大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民族地区卫生资源的有效需求。民族地区经济困难、财政收入微薄,这是不争的事实,而经济落后所带来的新农合建设中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艰难、办公场所紧张、办公人员编制得不到解决、乡镇卫生资源匮乏等又成为了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如何解决,自我发展民族经济当然是首选,但需要的时间较长,不能解决新农合试点所面临的问题。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大上级政府对民族地区的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与专项财政转移支付,以解决燃眉之急,保证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要确保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落实处,确保民族地区卫生资源的有效需求。尤其要加大投入改、扩建乡(镇)卫生院和农村标准化卫生室,购置、更新医疗卫生设备,加强防疫、妇幼保健、计生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同时,还应采取积极措施,解决工作人员的编制与工资待遇问题,广纳人才。一是定向培养适用人才,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城市卫生机构的在职或离退休卫生技术人员到乡、村服务。二是在医疗技术人员选用上,可以把那些有较高医疗水平的个体医生选聘到卫生院的医疗岗位上,有关部门要做好乡、村个体诊所的医疗资源的牵线整合工作。三是建立城市卫生支援乡、村的长效机制,城市医院要选派医务人员轮流定期到县级医院和乡卫生院帮助开展医疗服务和技术培训;四是国家应制定乡、村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的倾斜政策,鼓励乡、村卫生技术人员安心工作。

2.强化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供应商的监管。合医药品进价高于卖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就会更多地落入各药品供应商囊中,表面上看卫生院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其实不然,参合农民的利益受到更大的隐性损害。因为,第一,即使效果不如亏本的药品,乡卫生院在处方时大多会用营利的药品来代替。参合农民花了钱,就诊效果却不明显,多次反复就医必将增加成本。第二,乡卫生院做着亏本的生意,态度与情绪自然较差,工作起来容易出事故,受害的还是参合农民。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供应商的监管,不准私自抬高进价。对于违反规定的,政府部门可利用行政与经济手段加以干预,数倍罚款;或利用法律武器解除合同、讨回公道、赔偿损失;然后再寻找进货渠道正规、价格合理、有信誉的企业作为长期药品供应商,并与其签订协议,规定价格必须低于市场价或与市场持平。

3.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参合积极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建立在集合大量人数、分散风险的机制之上的,青壮年农民参合的积极性将是决定这项制度成败的关键。而到外地务工的农民,恰恰就是这部分群体。因此,解决好外出务工人员受益难、参合率低的问题不仅关系到贫困民族乡镇卫生事业的发展,更是解决了各级政府的一个难题。可采取以下措施,积极动员外出民工参合:第一,采取多种宣传手段,动员他们主动参合。可以乡政府和村委会的名义,向他们寄送一封公开信,告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标准、补偿模式、参合办法、补偿政策、注意事项等。考虑到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寄信前可电话联系,核实好地址后再邮寄,以免浪费资源,耽误农民参合;还可通过外出农民工的留守家属与他们联系,委托留守家人代为参合;或者村委会以电话形式与他们联系,告之参合的权利与义务,征得本人同意,代为办理参合。第二,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就地就诊,就地报销。可在外出务工农民较集中的地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外建定点医疗机构设立农民工就医专门窗口,参合农民在门诊就医时,可凭合作医疗证在外建定点医疗机构享受直接减免,大病住院时享受原籍县级医院同样的起付线和补偿标准,出院后由外建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初审并当即减免,然后通过网络直接传到县(区)合管办,实施计算机网上直接审核,及时向外建定点医疗机构划拨先期垫付资金。第三,简化报销程序,解决报销难的问题。应本着“减少环节、简化程序、方便群众、减轻负担”的原则,对外出农民工的补偿建立“三个通道”:即患者本人利用返乡或探亲的机会,直接到县合办办理补偿手续;或委托在家亲属代为到县合管办办理补偿手续;或委托原籍地的定点医疗机构审核员代理补偿手续。这三个通道的建立,极大地便利了,外出农民工,从根本上解决了他们报销难的问题。

责任编辑 李 华

作者:谢治菊

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论文 篇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乡镇卫生院财务状况的影响

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乡镇卫生院处于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中间层次,是连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村级卫生组织的枢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以潍坊市为例通过研究新农合的实施对乡镇卫生院财务状况的影响,对乡镇卫生院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作者:郭雅萍 蔡伟芹 陈芳芳 高倩倩

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论文 篇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的原因及对策

近年来,农村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普遍建立,在服务农民健康的同时,也带动了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山东省实施360和1127工程,重点建设360处乡镇中心卫生院和1127处乡镇卫生院,其做为基层的定点医疗机构,承担着为新农合参合农民提供最为及时、便捷医疗服务的重任。但我们应该看到,有些乡镇卫生院起点较低,有的甚至是从零起步,随着参合农民的健康需求不断增长,乡镇卫生院的软硬件规模相应扩大,潜在的医患纠纷呈现上升趋势。如何防范和化解潜在的医患纠纷,理应受到特别的关注。

1 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

1.1医方因素 乡镇卫生院面向的是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农民群体,医患双方在医疗实践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处于优势地位的医方容易忽视对患方的利益保护。(1)由于一些新建卫生院的医德医风教育没有跟上,可能存在部分医务人员医德水准不高,服务意识差,行业作风等严重缺陷,如:态度冷漠,对患者缺乏应有的尊重;作风散漫,延误患者诊疗;责任心轻,技术操作发生差错;团队作风差,在患者中不负责任地议论同行的医疗行为;追名逐利,对患者“吃、拿、卡、要”等。这些问题极易导致患者及家属不满意从而引发医疗纠纷。(2)医疗质量的问题。常见的类型:一是技术能力原因。医务人员因为技术能力所限,导致误诊误治或超范围收治造成的不良后果。二是医疗器械的质量问题以及医疗设备的故障所造成的医疗过失。三是院内交叉感染以及不可预见的医疗意外。四是在实施新技术、新项目的医疗创新过程中的失误和挫折。(3)卫生院内部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投入不足,设备老化,药品不齐,硬件与软件滞后。二是重视程度不够,欠缺自我约束机制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易导致诊疗护理过程中违反医疗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的情况发生。三是医护人员缺乏防范和自身维权意识,对待日常工作中可以淡化危机的举证要件如门诊登记、处方、住院病历、输液记录等登记不全,检查遗漏,治疗方案不规范,违章操作以及未及时履行告知义务等,均可导致医患纠纷。四是人力资源不足,急救知识与技术落后,应激能力偏低,成了医疗风险的潜在危机。五是信息闭塞,知识更新缓慢,对新技术、新知识、新药品了解甚少,一旦发生意外,就力不从心,增加了医疗风险系数。六是辅助科室及后勤管理上的不规范也可能成为医疗纠纷发生的隐患。(4)卫生院业务拓展带来的问题:对乡镇卫生院医疗功能的定位应是解决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但有些卫生院大大突破了既往的医疗规范与分级管理规定,不断扩展业务范围。或者竞相成立名目繁多的××诊治中心,或者什么病都敢看,先收进来查一通再说,什么刀都敢开,竞相开创本地区“先例”,取得行业“突破”,或者私自聘请一些所谓疑难病“专家”哗众取宠。这些急功近利的行为突破了医政管理规定,一旦出现纠纷将产生严重后果。

 1.2患方因素并不是所有的医疗纠纷都起因于医方的缺陷。在医方零事故、零缺陷的情况下,仍然会有因患方不满而导致的医疗纠纷发生。(1)对疾病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患者都希望“医到病除”,立竿见影,而当就诊后疗效不佳则常常责怪医生没本事。或者在有创诊疗措施和收效达不到期望值的情况下,由于心理失衡继发的不良情绪极易爆发。产生这种心态的原因主要在于对医疗服务的特殊性缺乏认识,仅从诊疗效果或愈后状况判定医方的服务质量,认为诊断不出来就是误诊,出现并发症就是误治,患者一旦病情恶化,便一股脑地归罪于医务人员,一口咬定是差错、是事故。(2)对新农合报销结果不满意。有专家研究指出,医患纠纷中的患方人群大多是中低收入阶层,纠纷原因多是与医疗费用有关系,纠纷的目的则大多也是为了钱。既然新农合制度成为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的一种方式,农民患者就会很看重报销的比例和结果,即便是卫生院严格按规定进行了报销支付,患者也可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报销结果不满意,进而以医疗纠纷的形式主张自己的要求。(3)农民维权趋于便捷。当前农民的维权意识日渐增强,对患者来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允许患方复印病历以及司法部门在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时采取“举证倒置”的原则,使得处于弱势地位的患方维护自身权益渠道更加通畅。(4)少数人动机不正当。会有极少数参合农民受不良思想的影响,有意挑拨和制造医疗纠纷事件,借医疗纠纷恶意敛财。

1.3社会因素社会风气、社会舆论等都对医患关系影响较大。一些媒体对医疗服务的特殊性缺乏科学认识,忽视了医患双方在治愈疾病方面的目标一致性,向单纯消费和强弱对立的方向引导社会思维,而农民群众易受社会舆论宣传影响而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另一方面,社会环境存在不利于医患纠纷正常解决的因素,如“医闹”行为的产生:患者及家属认为卫生系统是一家人,医疗事故鉴定和卫生部门调解都是由卫生主管部门主导,会向医方倾斜,对法院的司法鉴定公正性也缺乏信任。如果选择司法诉讼,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一旦打官司可能就是无休止的拖拉战,律师费、诉讼费都将花费不少的费用,最后就算是患方胜诉,真正的赔付也将大打折扣。这就使得“医闹”行为逐渐成为患方要挟医方妥协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2 医疗纠纷的防范对策

2.1加强乡镇卫生院的医务管理为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一是应建立医务管理科室,明确质量监控专员,制定医患纠纷发生和处理预警方案。二是要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及有关人员责任,专人监督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三是树立风险意识,对易发生纠纷的重点科室和重点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定期风险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同时加强对辅助科室的管理。四是建立应急协调机制,与上级医院和卫生行政部门保持密切沟通,一旦发生因自身能力所限无法救治的急危重患者及时转诊。五是树立证据意识,加大对诊疗常规执行和医护文书书写的检查指导力度,该查的一定要查,该记的一定要记,避免住院病历漏记和前后不一致的问题。同时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对健康相关产品如医疗器械等实行索证制度,一旦出现问题立即封存保全证据。六是严格依法执业,坚决杜绝无资格行医和超范围执业的行为发生。

2.2加强对执业人员的教育一是加强医护人员道德素质教育。培养员工的耐心、细心、爱心、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精神,转变以病为本,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强化“及时服务”概念,提高主动服务意识,改善医德医风面貌。二是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全员应自觉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护士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和职业责

任感。以法律为准绳依法执业,才能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才能避免医疗纠纷。三是开展制度化教育。各类事故的根源都是未能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所以要教育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全体医护人员都要实行岗位培训,抓基本功训练,抓急救培训。严格的“三基”、“三严”训练,高度的防范意识,是防范医疗事故的根本措施。

2.3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针对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普遍较低的现状,一要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学习,提高现有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二要加强人才的梯队培养,鼓励医务人员参与继续教育,公派业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培养业务骨干和优势专科。三要以双向转诊的形式,把大医院的人才优势和专科技术向乡镇转移,建立合理有效的转诊、会诊体系,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四要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医务人员相互学习、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发挥有限医疗资源的最大效益。五要加强门急诊医生的配备,落实查房制度,不要让实习生单独出门诊、单独操作诊疗设备。六要有长远眼光,及时补充大学毕业生或社会上有执业资格的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提高整体诊疗能力。

2.4建立医患沟通机制 定点乡镇卫生院接诊的患者具有同一居住区域的显著特点,是建立良好医患沟通机制的优势所在。首先要教育参合农民遵守医学科学规律,不能用贸易经济思路评价医疗经济。医学是有限度地延缓人的生命,决没有回春之能,医疗失败与交易失败完全不同,避免因期望值过高产生纠纷。其次要多向参合农民宣传防病知识,把门诊做为科普教育阵地,尽最大可能杜绝良性的患方原因。第三,要增加收费透明度,严格按照物价局制定的收费标准收费,让患者明白每项治疗的收费情况,对于费用较高的项目使用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提高患者满意度。另外还要多利用新闻媒体,深入广泛宣传乡镇卫生院以及卫生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先进事迹典型,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争取工作的主动性,获得社会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可有效的阻止一些人的无理取闹。

2.5认真履行报告职责乡镇卫生院应该按照医政管理要求,及时将重大医疗过失和医疗纠纷上报卫生行政部门,以便及时处理和总结评估医疗风险。发生医疗事故时应启动应急预案,同时报告乡镇党委政府或联系患者所在村委会,实践证明基层行政组织在突发事件处理中具有正向引导作用。发生扰乱医疗秩序的群体事件,应及时请求公安部门协助,共同处理。对于那些狮子大开口,索要高额赔偿、甚至滋事威胁到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或干扰医院正常医疗活动者,不能一味迁就,适当时候要求助国家执法机构,通过法律途径依法解决,保障医院和医务人员正当权益,维护正常医疗秩序。

总之,新农合的实施为定点乡镇卫生院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机遇,卫生院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对医疗纠纷的防范。核心问题在于要针对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对内从转变观念、加强教育、重视宣传人手,对外与周边群众和社会各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自身创建一个相对有利的发展环境,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顺利实施。

作者:谭 锐 周曰强 徐凌忠

上一篇:旅游定性的研究性学习论文下一篇:单位财务经理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