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继续工程教育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通过对我国继续工程教育三十年阶段性发展的历史回顾,阐述继续工程教育研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探讨继续工程教育研究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以推动继续工程教育事业的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工程师继续工程教育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程师继续工程教育论文 篇1:

工程师资格认证与继续工程教育

摘要:本文从工程师资格认证出发,深入剖析在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中推行继续工程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工程师资格认证和继续工程教育之间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以及根据国外开展继续工程教育情况,并提出了对我国进一步开展继续工程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工程师资格认证 工程教育 继续工程教育

1 引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新型工业化发展,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管理和评价体系提出新的要求,现行“工程师评定制度”存在的问题,借鉴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创新地建立我国专业化和法制化的“工程师资格认证”体系,促进我国工程人才培养和国际化的流动。

2 国外“工程师资格认证”体系

英国的“工程师资格认证”体系。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最早建立工程师资格认证体系的国家,管理机构是英国工程委员会(Engineering Council United Kingdom)ECUK,旗下共有37个相关专业学会,有三级工程师资格认证(特许工程师CharteredEngineers\实务工程师Incorporated Engineers\技术员Technical).工程师的资格认证需经过规范的流程。

首先,申请人所学的工程教育专业必须经过项目认证,认证评审由英国工程委员会旗下的37个相关学会,组织评审委员会对申请工程教育项目进行评审。工程教育项目的认证程序和标准包括定义与陈述,“作为通向工程职业领域的途径,工程教育项目认证是一个过程的主要结果,用来保证项目的适用性,认证包括参照为人们接受的工程教育标准定期开展评估活动,主要是基于一种同行评议,由受过专门培训并且独立的评审小组来实施,成员由工程学术人员和专业工程师组成,通常包括详细检查数据资料,有组织地对一所正在运行该项目的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实地访问。认证过程应该由人员构成合理,国家认证机构或有关的机构团体来实施。每次认证都针对某个具体工程教育项目,认证将保证确保一个教育项目达到毕业生为取得必要教育资格证书所要求的标准,以便他们能够进入相关的工程职业领域。

其次,相关工程学会将根据申请人的学历,工作经验,经过组织相关专家进行面试后,批准吸收为相关学会的会员(学生会员、会员、资深会员)。

再次,由批准申请人的工程学会代为向英国工程委员会申报相关工程师资格级别的认证(特许工程师、实务工程师、技术员)。

最后,获得工程师头衔后,工程师每年必须经过由英国工程委员会旗下的学会,认可相应继续工程教育学时的证明,到批准其成为会员的相关工程师学会对进行年度审核,如没有完成相关的继续工程教育学时的工程师,限时完成学习,否则将被取消相关工程学会的会员及工程师资格。

工程教育是工程师从业,发展,竞争,创业的需求,如新技术、健康、安全、福利、劳动标准、就业机会、权利和责任、职业面试和谈判等能力,都需通过工程继续教育来培养。继续工程教育分别由高等教育、国家认可的机构、工程学会及行业协会等英国工程委员会认可的机构完成。

英国工程师资格认证体系为英联邦国家的承认,工程师资格认证体系是以工程教育项目认证为前提,后来以高等工程教育学历多国互认的“华盛顿协议”;工程师资格互认的“工程技术人员流动论坛”,“欧洲工程教育项目的跨国认可与认证”等多数以英国工程师资格认证体系为基础。目前,国际上工程师互认体系主要包括“两个层次、六个协议”。“两个层次”是指学历互认和专业资格互认;“六个协议”是指《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都柏林协议》(以上三者是学历互认方面的)、《工程师流动论坛协议》、《亚太工程师计划》、《工程技术人员流动论坛》,’(以上三者是专业资格互认方面的)。其中,《华盛顿协议》和《工程师流动论坛协议》是国际上工程师互认体系的主流。

3 “继续工程教育”在“工程师资格认证”中的重要性

“继续工程教育”和“工程师资格认证”,它们之间有着紧密地相互依存地关系。“继续工程教育”,是针对工科院校学毕业生,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人员,进行的一种专业更新知识、提升职能的教育,目的是保持专业知识的先进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工程师制度”,取得“工程师职称”与的工资待遇挂钩,且终身享用,弊端是工程师对参加“继续工程教育”的积极性和迫切性不高,影响工程人员知识的先进性和创新能力。

国际通行惯例的“工程师资格认证”体系,取得“工程师”头衔的工程技术人员,其资格不是终身的,规定每年必须参加一定学时的继续工程教育和考核,考核通过者才有资格继续享受相应级别工程师资格的头衔。将“工程师资格认证”与“继续工程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建立我国现代“工程师资格认证”体系与国际接轨,“继续工程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国际上推行“继续工程教育”情况

工业化国家继续工程教育的概念和含义不尽相同,美国、法国和德国的继续工程教育各具特色。

美国的继续教育是指已受过一定教育,力求使自己的知识与技术能得到更新的成年人经常参加的正规学习活动。继续教育的途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高等院校设立继续教育部门,在这些学校里,继续教育与其本科和研究生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目前,美国高等院校中有46%的学生接受此类继续教育;第二类是企业及有关政府部门组织的对本单位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第三类是各行业协会组织的面向本行业的继续教育。如作为美国继续工程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全美国的工程硕士教育,它起源于1933年,大战结束后,美国政府为军工企业而设立的转岗培训项目,美国大部分企业承担部分继续教育培训经费,提高企业员工参与续工程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法国继续教育一般限定在“继续工程教育”,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继续教育立法的国家。第一次立法是1971年颁布了《继续教育组织法》,后来在1978年和1984年先后做了两次修改和补充。据了解,法国政府部门规定,所有企业需将相当于其企业工资总量的12.5%的费用交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管理,作为教育培训基金,或提供给学校用于该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费用,费用可作为企业向国家税务部门抵税,该款项带有强制性。国家通过法律保证企业为工作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经费,企业提交的教育培训经费抵税能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企业愿意、个人满意,最终为国家受益,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德国的继续教育概念含义较为广泛,他们把校外教育统称为继续教育,包括为获得学校毕业证书的学校补充教育,为获得职业上各种资格的职业教育、改行转业教育,以及企业、工会对工人进行的各种教育。德国建立了带薪的继续教育休假制,如规定一年给工人20天的学习假期。德国工程师继续教育(即、“继续工程教育”)的特色,是一直实行传统的工程师学位(Diploma)教

育,非常受到德国工程师们的欢迎。

工业化国家发展“继续工程教育”的国际交流。高薪吸引工程人员为本国服务;同时输出国际认可的工程师资格认证体系,开展国际间“继续工程教育”培训项目。

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只有约1.67%。工程师的比例更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也只有5-6%,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部分受制于继续教育投入不足,所以我国需构建“工程师资格认证体系”,开展终身“继续教育”,推进“继续工程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5 工程教育、继续工程教育与工程师资格认证的辨证关系

2001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在《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

“加强继续教育,以改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建立国家、单位、个人三方负担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建立由政府引导、充分发挥高校、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等各方面积极性、以需求为导向的继续教育体系”的重要指示,确立综合国力以人才为第一资源的战略。“继续工程教育”提高和延长专业人员的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我国开展与国际“工程师资格认证”接轨的工作,“继续工程教育”是检验“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是否成功的试金石。

工程教育、继续工程教育和工程师资格认证之间的关系,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和相互发展的条件关系。它们的存在与发展是我国走高科技发展之路的必然,经济发展,依托科技,而支撑科技的是高素质的人才。

6 积极推动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的进程,加快“工程师资格认证”步伐

我国的香港与台湾已相继成为“华盛顿协议”成员,对于我国来说加入华盛顿协议的重要意义在于:(1)加人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体系,是贯彻落实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需要;(2)加入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体系,是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技术发展的水平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3)加人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体系,有效地打破贸易壁垒,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国际服务贸易,并输出人才、技术和保护知识产权;(4)加入工程教育国际互认体系,有利于我国全面参与专业技术教育培训,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资格的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定,提高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的国际地位和就业机会,增加个人收入,维护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的合法权益。

国际工程教育互认在先;工程师资格的互认在后,加入华盛顿协议,是加快我国“工程师资格认证”步伐,继续工程教育国际化是创新,从而提高人才的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

作者:伍学珍 马正午 乐法成

工程师继续工程教育论文 篇2:

三十年来中国继续工程教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摘 要:通过对我国继续工程教育三十年阶段性发展的历史回顾,阐述继续工程教育研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探讨继续工程教育研究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以推动继续工程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继续工程教育;研究;回顾;思考

一、三十年来我国继续工程教育的阶段性发展

1979年5月,第一次世界继续工程教育大会在墨西哥城召开,清华大学水利系张宏宪教授代表中国参加了大会,并且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续工程教育国际专家工作组成员。他把继续工程教育的概念引进国内并多次撰文,介绍国际继续工程教育的情况,宣传继续工程教育的重要意义。他认为,继续工程教育是“对工程师和技术员的,是大学以后的教育”, 并且指出“它是补充知识、更新知识满足生产的需要,是满足工程师和技术员的就业、转行以及提高的需要”[1]。

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和规定的出台,继续工程教育的组织结构基本建成,在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的统一指导下,全国协会和地方或部门协会组织有了快速的发展,各部门、地区和基层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定期组织了全国继续工程教育研讨会,积极推动了我国的继续工程教育。企业继续工程教育呈现出明显的行业特点并形成规模化发展,院校继续工程教育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开展远程教育新模式方面颇具特色。同时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概念的引入,使继续工程教育的含义得到了延伸和扩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继续工程教育活动纷纷开展起来。

从2010年起继续工程教育进入了全新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继续工程教育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则为继续工程教育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主战场指明了具体方向。

二、三十年来我国继续工程教育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国际地位的提升

我国继续工程教育虽然起步晚,但是较早参与了国际的交流和合作。特别是积极参与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活动,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对于传播世界范围的继续工程教育的信息、经验和具体做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从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IACEE成立以来,浙江大学校长路甬祥教授、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张寿荣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冯长根教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胡东成教授、清华大学副校长余寿文教授先后担任理事会副主席。同时,中国专家和学者积极参与协会活动,提供论文,参加IACEE的国际会议。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韩丛艾高级工程师的论文“建立继续工程教育与知识管理全面互动的体系”获得第八届世界大会的三个“最佳论文奖”之一;宝钢集团公司在第十二届世界大会上荣获两个“马丁奖”之一,这是国际组织对在继续工程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颁发的最高奖项。

(二)形式多样的课题研究

1987年10月,在国家科委科技干部局的领导下,全国继续工程教育发展规划研究课题组成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为课题组长单位, 广东、陕西、四川、天津、上海等六省市和电子部、农业部、中国石油总公司三个专业部门参加,历时两年半,完成课题总报告、7個分报告和2个专题报告,1990年4月,该课题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这是我国第一个有组织的、参与部门和人员较多、研究时间较长的国家级继续工程教育课题,为特定时期我国继续工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1990年6月,国防科技工业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创造力开发研究组在旅顺成立,这是以协会形式开展的第一个继续工程教育专题研究。随后,在各级协会、行业、院校的组织下,结合各个阶段的国内外形势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开展了研讨会、论坛、专题会等形式多样的专题研究活动。

(三)学术著作的出版和论文的发表

继续工程教育的专家学者从应用研究的角度,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实际情况,参照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一些系统研究,出版了一些著作。如:国防科工委的《继续工程教育通俗讲话》(1988),马振义的《继续工程教育概要》(1988)和《中国继续工程教育法规知识》(1989),杨玉岭的《企业继续工程教育管理》(1991)等。著作多集中于八九十年代,关于企业继续工程教育的著作较多。其中,马振义的《继续工程教育概要》是迄今为止我国出版的对继续工程教育较为系统的理论著作,无论对于继续工程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是对于继续工程教育的实践活动,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2]。

1986年4月, 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编印发行的《继续工程教育通讯》第一期出版, 1987年1月, 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在《科技日报》上开辟“继续工程教育”专栏, 同月由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主办的杂志《继续工程教育》创刊,全国发行。1987年9月,当时的国防科工委主办的《继续工程教育》创刊,在系统内部发行,成为国防科技工业部门内部的宣传平台,1993年9月,更名为《继续教育》后公开发行。1988年3月,由上海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和上海市干部培训中心创办了《继续教育报》,成为全国继续教育界唯一的一份专业报纸[3]。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搜索统计,1979年至2008年有关继续工程教育的论文共计1000余篇。

三、推动继续工程教育研究的几点思考

从以上回顾可以看出,继续工程教育研究成果大都集中于八九十年代,近年来数量较少。作者进一步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选取《继续教育》、《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三种高水平的中文核心期刊,以“主题”为“继续工程教育”为条件搜索到2001~2010年的期刊论文共43篇,其中《继续教育》有26篇、《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有7篇、《高等工程教育》有10篇。作者又检索到国家图书馆馆藏学位论文仅4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3篇,博士学位论文1篇。从结果可以看出,继续工程教育研究还不能令人满意,下面通过具体分析提出思考和建议。

(一)对原始文献的关注和挖掘不足

以往的研究较少对原始、官方文件较为系统的整理和深入的分析,较多地迎合了时代的特点和经济效益的需要,没有从中国历史、社会发展史、官方文件的层面着手。43篇论文按照参考文献进行分类统计,如图1所示。56%的论文没有参考文献,超过10个参考文献的论文总计3篇,仅占论文总量的7%。统计结果不仅反映出学术论文的规范性存在欠缺,而且更重要的是缺乏对继续工程教育原始文献系统的考察和深入的分析。

“历史的叙述帮助我们触及基础,接触系统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的原因和后果。历史成为与变革和稳定有关的事情,特别是那种不被人承认和未见到的事情”[4]。由于国家机构改革以及近年来继续工程教育对象存在争议等问题,使我国继续工程教育研究出现停滞。面对这种情况,更需要重视历史资料的研究,把继续工程教育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才能真正挖掘出继续工程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更好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继续工程教育。

(二)对国外继续工程教育研究的不平衡

在43篇论文中,国外教育推介的有9篇,占总数的21%,比例并不低。重视国外继续工程教育的比较研究,对发展我国继续工程教育是有益处的,但是通过对这些论文的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研究者关注的国家主要集中在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明显重视不够。第二、研究的时间点集中在当代,焦点集中在特色与经验,很少有学者在所研究国家的历史背景、教育体制、经济模式的大背景下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缺乏对事物因果关系的分析。第三、对论述对象肯定和褒扬较多,问题和不足反映不够。所以虽然国外研究的论文不少,但有借鉴推广价值的很少。

美国比较教育家艾萨克·康德尔认为:“比较教育的研究,继续教育史的研究,把教育史延伸到现在,它比任何其他有关研究,都更加清晰地阐明教育同它所服务的那个社团的文化形式之间必然存在的密切关系”[5]。因此,对国外继续工程教育研究的目的是要为我所用,“做引进的消化、吸收、创新, 成为我们自己的生产力, 使知识再生。然后把新获得的知识再生的新技术, 教给广大工程师, 使其才能得到再生”[6]。

(三)研究方法的缺憾和研究内容有待提升

按照研究方法,即经验总结、描述讨论、比较研究、调查法、文献研究对43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如图2所示。总体上看,研究还主要停留在经验总结和描述讨论的层面上,这类论文分别占论文总数的47%和21%,共29篇,这大抵与作者多来自继续工程教育实践一线有关,研究多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和项目,经验体会和主观表述较多,其它研究方法如调查法、文献研究则非常少。

从研究内容分析,主要涉及培养模式与创新、认证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职业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化、校企合作等,反映了继续工程教育的现实问题和发展趋势,体现了作者对实践的反思和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迫切愿望。在继续工程教育高质量、高效益、规模化发展的今天,采取更加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升研究的理论高度,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定量研究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迄今我国还没有继续工程教育的统计指标和可考证的准确数据,这将影响继续工程教育的预测和规划。另外,继续工程教育专家张宏宪提到“继续工程教育哲学是继续工程教育的理论基础。讲到继续工程教育的理论基础, 就不能不涉及整个工程教育,不能不涉及工程师的学习认识过程——认识论, 也不能不涉及这种教育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它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性”[7]。当前许多实际问题没有解决,其根源之一就是在理论上没有讨论清楚。

(四)校企合作的不足和研究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近年來企业继续工程教育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的继续工程教育的开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院校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新的形势下,由于经济效益的驱使以及科研经费的不足,国家级别的校企横向联合研究课题很少,很多专家、学者也不断呼吁,“建议高等院校、继续工程教育学院的老师, 能主动的直接到大企业进行需求调查,了解大企业的技术装备条件、科研攻关课题、技术改造任务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需求的概括情况,也使企业了解高等院校在不同专业领域的科研教学优势,双方共同探讨合作领域、方法等等。”[8]

目前继续工程教育的教师队伍基本是专兼职相结合,流动性较大,研究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制约着研究质量的提高。高等院校在师资、设备、资料信息、科研、科学门类等方面有十分有利的条件和优势,应该是继续工程教育研究的主阵地。要鼓励有工程实践经历、教学一线经验,并有一定研究能力和水平的年轻人从事继续工程教育研究工作,发展并壮大研究队伍。

总之,三十年来继续工程教育事业已经成为一项符合国情、特点鲜明、效益显著的教育事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逐步实现国家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继续工程教育研究对于提高全民对继续工程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探讨继续工程教育的规律、为国家建立继续工程教育体系建言献策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才能使我国继续工程教育事业有更大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宏宪.继续工程教育是一项前途远大的事业[J].继续工程教育,1988,(6).

[2]马振义.继续工程教育概要[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3]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十年大事记[J].继续教育,1994,(2).

[4][美]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5][美]艾萨克·康德尔著.王承绪等译.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张光斗.加强继续工程教育 提高工业竞争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1995,(7).

[7]张宏宪.继续工程教育的经验和问题[J].继续教育,2003,(12).

[8]阎毓祖.产、学、研结合是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J].继续教育,1996,(4).

【责任编辑:王红军】

作者:田慧君 王孙禺

工程师继续工程教育论文 篇3:

基于个性发展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等工程教育的使命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途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增强高等院校的办学特色与发展学生个性问题,而后就如何建立满足人的个性发展需要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个性发展 高等工程教育 体系

高等工程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智力支撑,是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在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标准日益融合和明晰的背景下,应当更加关注工程教育与人的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就“基于标准、建设特色、尊重个性”的主题,探讨基于工程教育质量标准的人的个性发展问题。

一、高等工程教育的使命与工程技术人才成长

(一)高等工程教育的使命与内涵

当今中国已经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目标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战略,其核心是创新驱动。只有科技创新才能为企业提供发展与进步的根本动力,而企业的创新主要来源于工程技术的创新和工程师的创造力,这种可持续的创新和创造力离不开工程教育所提供的科技和人才保证。在工程教育所涉及的标准、特色与个性的逻辑关系中,没有基本的质量标准就无法建立科学的工程教育体系,标准是基础,标准是保障;而没有高等工程教育的多样化,就难以形成不同院校的办学特色与学科特色,就难以实施更宽域、更有效的因材施教,就无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就谈不上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因此,发展基于基本标准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工程教育,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持续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使命。

高等工程教育的价值取向涉及国家、工业界和公民三方的价值诉求。在高等工程教育领域,国家的价值取向应该是以人为本和为创新国家建设服务;工业界的价值取向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且满足企业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公民的价值取向是获取优质教育资源和适合自身条件的良好就业前景。因此,高等工程教育的内涵就是培养满足国家、工业界和公民三方面价值诉求标准,寻求建立基于国家利益和个人全面发展之间的平衡。众所周知,在经济全球化、市场高度竞争的今天,国家及其工业界对工程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不仅是满足培养规格,而且要求具有创新的潜质和能力。由于现代企业对同一学科专业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受教育者个体需求的多样性,使工程教育界必须面对这样一种挑战:如何基于基本标准,建设高校特色,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同时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和人的发展需要。

(二)工程技术人才的成长途径

1 工程技术人才的成长离不开系统扎实的工程教育和学习者的自觉。系统性的工程教育是高素质人才成长的重要基础,而学习者的自我取向往往是他们能否成功的内在动力。高等工程教育强调工程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强调重视对学生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必须通过建立基本的专业标准、完整的实施保障以及学生自主性的调动才能实现。

2 工程技术人才的成长离不开长期的工程实践磨练。工程人才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大环境,特别是大的工程环境,而工程教育离不开工业界的参与,工业企业也必须依靠创新型的工程教育来支撑。高校有责任让学生走向企业、走向社会、走向未来尽职的环境;企业有责任为大学生提供工程实践的机会和场所,这必须从法的角度予以保证和落实。

3 工程技术人才的成长是人的个性特征、知识结构和岗位选择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的个性是多样化的,岗位是多元化的,工程教育的目标也应当是多向性的。从工程发展领域来看,有精于钻研、技术精良的技术骨干,有在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有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组织管理精英,也有引领技术创新和学科发展方向的工程战略科学家。只有在人才的不同层次和人才成长的不同阶段,采取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培养方式,才能人尽其才,发挥所长。

4 必要的激励评价机制、创新文化对工程技术人才成长具有导向作用。高等工程教育应当形成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尊重个性、自主选择的制度环境,多元评价、突出特色的工程能力评价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批判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为日后在工作岗位上的创新打下基础。

二、基于工程教育基本标准的院校特色与学生发展

(一)质量标准的现实差异与融合

中国与世界一样,工程教育认证是一项提升工程教育的主题,它在满足标准的框架下,进一步角逐国家间、校际间、专业间的教育特色,并为斟酌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发展提出新的课题。当然,工程教育国际认证标准较多,各具特点和关注点,这些都是我们提高工程教育的对标基础。将来我们也需要自己的标准,它应该是实时的、开放的和与时俱进的,应该适应国情本土、适应未来工业发展趋势,这恰恰是缘于中国工程师最多、经济发展的国际化空间更大的缘故。若想形成清晰可行、符合本国实际的工程教育新体系,既要注意工程教育实际所存在的差距,又要有高校与企业界的共同参与,合作确立国家间相互认可的工程教育标准。鉴于世界各地民族交流合作的不断增多,考虑世界各国工程师教育体系与工程师教育质量控制体系以及工程职业管理体系的差异,打破地域间壁垒,建立学位与专业资格互认制度等等,将成为未来工程教育新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质量标准的同一性与院校间的特色体现

1 特色应当建立在相互认同的质量标准之上。质量标准的同一性满足了从事相关行业工作的最基本教育要求,工程技术人才的成长规律应当首先落实到质量标准上,而质量标准的同一性往往需要通过专业认证等手段来实现。工程教育要培养学生综合性的知识和素养,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技术基础和创新基础,具有为人类进步服务的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工程教育要让今天的学生为未来的人生和职业生涯做好准备,为他们未来在技术、管理的腾飞插上坚实的翅膀;工程教育要提升学生对于社会和道德的关注,努力创造和应用各种方法,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按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可比性的质量标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2 特色是不同学校之间质的规定。特色是一所高校区别于其它高校的本质体现,这种体现源于学校的办学定位、现有的学科专业优势以及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缺乏明确定位和学科特色的大学是没有个性的大学,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大学。相对统一的基本质量标准解决的是高等工程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而无法规定其特色。高等工程教育特色的凝练,需要建立各类工程专业自身的特色和各层次类型学校的特色。创新型的高等工程教育应当体现在基本质量标准同一性基础上对差异性的关注,主要包括各层次类型学校的办学定位、学科优势和专业自身的特色等。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养成的矛盾与融合

1 学生个性发展应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学生个性化成长是人才成长规律的反映,工程教育不仅仅是职业教育,更是人的教育、个体成长的教育。学生个性发展的机制是适应不同岗位角色发展的机制,也是鼓励偏才、怪才等特殊人才成长发展的机制。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系统的基础和专业教育、扎实的工程实践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当前,如何建立在确保达到基本培养规格的前提下创新学生个性发展的机制仍是高等工程教育实践中需要破解的难题。

2 与众不同的个性可能是某些杰出人才成长的先期特征。每个人在反应客观现实时,都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和方式,并由此构成了人与人之间在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上的差异。理想的工程教育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能提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科专业领域的机会,提供满足学生在某一学科领域个性成长的系统教育基础;按照学生个性特征,给予个性化的因材施教和指导,在制度设计上,应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选择和个性表达。就企业而言,需要为毕业生提供满足其个性发展的不同工作岗位、角色和空间。

三、未来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展望

(一)创新: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和个性发展

破解工程教育的发展难题需要改革创新。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是教育界和企业界的共同目标,改革是工程教育发展的永恒动力。工业企业的创新来源于工程技术的创新和工程师的创新。工程的本质是创造,是超越存在和创造存在的智慧性、实践性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现实基础。技术的革新来源于工程师持续、有活力的创造性才能,这些都需要通过改革工程教育实践来实现。

面对中国工程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挑战,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实践才能加以破解。创新是工程教育本质属性的最高概括,它以严谨的科学精神为先导,以深厚的社会责任感为基础,以批评性的理性思维去检讨各种结论性的前提,其核心应体现在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上。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曾指出:“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中迫切需要五类工程人才:第一类,理论+技术实践,解决工程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第二类,理论+发展新技术,发表科研成果的工程科学人才;第三类,理论+技术实践+新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的技术交叉创新人才;第四类,理论+技术实践+创新设计的新产品开发人才;第五类:理论+技术实践+创业与具有市场能力的工程管理及经营人才。”未来工程教育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通过对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来实现。

2010年起中国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图通过改革实现卓越的科学与工程教育。卓越工程师教育不应当是简单的工程教育样式的变化,而应当是一次工程教育水平的引导和推进,避免工科教育的理科化及工程实践环节的弱化;需要特别关注如何完善和创新工程教育,纠正偏离,保持工程教育规律;准确把握产业需求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定位,立足工程能力,落实培养体系,其中最核心的是“回归工程”的实践性与“回归教育”的规律属性。

(二)合作:实现教育界与工业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有效互动

工程师职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工程教育、企业的职业岗位训练和完善的继续教育三者之间的合作。实现教育界与工业界的互动,其根本任务是共同制定标准,共同推进协同创新,共同探讨工程创新人才成长之路,使工程教育形成国家、高校、社会、教师和学生五位一体的互动体系。因此,工程教育要增加兼容性,使原来各种不同类型的工程教育能够互通;增强流动性,促进科技人力资源的综合利用;增强实践性,使工程学科的学生接受系统的实践锻炼;增强协同性,使工程教育界和工业界相互协调,协同创新。

工程类科技社团、企业与高校应共同探讨工程教育需求与发展方向,促进了解和交流,开展积极的前瞻性探索,改造工程教育实践的方式和渠道。要让工业界人士走上大学讲台,大学生到企业中实习,真正地在企业中去发现问题,与企业的技术人员一起协同解决问题。高校有责任为企业发展培训工程技术人员,有责任面向企业需求开展工程师教育、工程硕士以及项目驱动(Project Driven)模式的人才培养等。企业应当接受大学教师开展短期专项技术培训,为工程和技术教育提供有特色的兼职教师。

(三)开放:寻求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广泛支持

首先,推动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化。要接轨国际工程教育环境,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拓展学生视野,提升竞争力。建立校际专业间教学国际交流平台运作制度,形成一线教师“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机制,推进高水平网络课程的国际交流平台建设,建立国际化共享教育机制。

其次,促进政府和部门对工程教育的政策引导,促进公众对工程教育的支持,增进对工程教育的理解和应用。政府、大学管理者及广大教师应共同努力去解决工程教育问题,平衡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利益,满足政府、企业、大学、学生等多方面的诉求。

第三,促进海内外科技组织和工程科技社团对工程教育的支持,使高等学校与两岸四地乃至世界各国的科技界和工程科技类团体建立良好的双边和多边关系,共同制定标准、组织认证评估、协同创新与培育人才。

作者:金祥雷 赵继 高青 于扬

上一篇:英语教师工作总结下一篇:哲学源流与园林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