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实践土木工程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大型电子工业厂房工程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

摘要: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促动了一批大型电子工业厂房的建设及电子产业集群的诞生。为了测定大型电子工业厂房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诊断安全管理缺失的关键问题所在,制定改进计划并予以实施,促使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持续改进,基于项目工程特点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实际运行状况,采用问卷调查、理论结合实践及规范比对等研究方法,对大型电子工业厂房工程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架构框架、成熟度概念范围、运作周期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大型电子工业厂房工程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PC-SMMM)的研究,本文主要从模型架构和模型运作周期两条主线路及工程实例的应用进行展开:(1)构建大型电子工业厂房工程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架构。从层次域、支撑系统、过程改进阶段等成熟度概念范围的定义出发加以论述,并依此制定大型电子工业厂房工程安全管理成熟度概念框架图及模型内部结构关系图,明确模型的应用流程和模型要素间的相互关系。(2)构建大型电子工业厂房工程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运作周期。基于大型电子工业厂房工程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最佳实践检索表的创建,结合模糊度综合评价法、因果分析法、时间管理优先矩阵法对其评价知识体系、评估及改进等模块加以说明,明确安全管理成熟度持续改进系统中关键问题的分析方法、优先顺序的判定方法和改进路径的制定。(3)工程实例分析研究。从微观层面以大型电子工业厂房工程安全管理成熟度概念范围中的建筑项目安全管理为底,以福州京东方第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为例,对PC-SMMM模型加以应用。大型电子工业厂房工程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PC-SMMM)为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一个成熟度改进路径,并将安全管理上升至战略高度。此模型将单个项目的安全管理放于整个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环境中加以管控,其全局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有助于确保工程现场参建管理人员基于充分了解工程现场存在的安全管理关键支撑点的情况下,通过采纳一种对项目分部工程、单项工程和建筑项目进行安全管理的结构化方法,成功实现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目标。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最佳实践检索表;持续改进

学科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大型电子工业厂房工程项目特点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1.3.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的逻辑结构及技术路线

1.3.3 论文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本理论综述

2.1 安全管理理论综述

2.1.1 安全管理概念

2.1.2 事故致因理论综述

2.2 安全评价理论综述

2.2.1 安全评价概念

2.2.2 安全评价方法综述

2.3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理论综述

2.3.1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概念

2.3.2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理论

第三章 大型电子工业厂房工程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建

3.1 大型电子工业厂房工程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定义及基本概念

3.1.1 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定义

3.1.2 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的若干基本概念

3.2 大型电子工业厂房工程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架构

3.2.1 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层次域

3.2.2 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支撑系统

3.2.3 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的过程改进阶段

3.2.4 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架构总览

第四章 大型电子工业厂房工程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的运作周期

4.1 大型电子工业厂房工程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知识

4.1.1 最佳实践

4.1.2 安全管理成熟度模型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4.2 大型电子工业厂房工程安全管理成熟度的评估

4.2.1 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本原则

4.2.2 建筑项目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3 建筑项目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的等级特征

4.2.4 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方法

4.3 大型电子工业厂房工程安全管理成熟度的改进

4.3.1 安全管理成熟度改进顺序的确定

4.3.2 安全管理成熟度改进计划的制定及实施

4.3.3 安全管理成熟度的持续改进

第五章 工程实例分析研究

5.1 工程概况

5.2 项目工程特点

5.3 工程安全特点

5.4 建筑项目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

5.4.1 问卷调查

5.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4.3 模糊综合评价

5.4.4 成熟度等级确定

5.5 安全管理缺失项改进

5.5.1 安全管理缺失项改进顺序的确定

5.5.2 安全管理缺失项因果分析

5.5.3 确定、执行改进计划

5.6 改进后即时状态再评估

5.7 持续改进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问卷调查(一)

问卷调查(二)

问卷调查(三)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课论文提纲下一篇:网络新闻为例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