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工程专业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地方高校工程类专业硕士素质培养研究

摘要:我国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工程技术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们面临的工程问题日益复杂,亟需培养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人才。地方高校承担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工程类专业硕士作为高层次技术人才,对地方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而当前我国培养的工程类专业硕士实践能力不足、与工学硕士同质化培养、就业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等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地方高校工程类专业硕士所需要的素质。因此,开展地方高校素质研究,对提高研究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更好的服务社会。为此,本论文开展的研究内容主要如下。本研究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梳理国内外关于能力素质模型以及工程人才培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素质、工程类专业硕士、地方高校的概念内涵。为构建地方高校工程类专业硕士素质模型,首先提取相关文献中的工程类专业硕士素质特征条目,结合行为事件访谈法,得到27个素质要素。然后依据筛选得到的特征条目设计了调查问卷,对问卷结果进行因子分析、信度效度检验,得到了地方高校工程类专业硕士素质模型。该模型包含15个素质条目,四大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素质、实践素质和心理素质。基于构建的素质模型设计了素质培养现状调查问卷,根据问卷数据从专业素质、职业素质、实践素质、心理素质四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对策,为地方高校工程类专业硕士素质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素质;工程类专业硕士;地方高校;培养

学科专业:教育学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和趋势

(二)国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三)研究综述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

一、概念界定

(一)素质

(二)工程类专业硕士

(三)地方高校

二、理论基础

(一)三螺旋理论

(二)能力本位理论

第二章 工程类专业硕士素质模型的构建

一、素质模型构建的原则

二、素质模型确定的依据

(一)工程类专业硕士培养通用标准

(二)工程类专业硕士素质的研究

三、素质模型构建的步骤

(一)工程类专业硕士素质要素集的确定

(二)问卷编制与发放

(三)问卷数据处理

四、素质模型的提出

第三章 地方高校工程类专业硕士素质培养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二、调查结果

(一)样本基本信息

(二)素质培养现状

三、地方高校工程类专业硕士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职业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实践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心理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地方高校工程类专业硕士素质培养的对策

一、专业素质方面的对策

(一)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二)提升科研能力

(三)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四)重视终身学习能力

二、职业素质方面的对策

(一)促进职业道德的养成

(二)突出团队合作能力的作用

(三)重视择业就业能力的培养

(四)强化人文教育

(五)加强与职业资格的衔接

三、实践素质方面的对策

(一)加强案例式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二)强化专业学位论文的应用导向

(三)完善双导师制度

(四)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四、心理素质方面的对策

五、其他方面的对策

(一)明确办学定位,强化服务区域职能

(二)完善评价机制,突出实践能力评价导向

(三)更新教育理念,完善培养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一 行为事件访谈提纲

附件二 地方高校工程类专业硕士素质特征调查问卷

附件三 地方高校工程类专业硕士素质培养现状调查

致谢

上一篇:民族院校德育论文提纲下一篇:项目招标机构工程建设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