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审美文化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希腊哲学中“伊壁鸠鲁学派”的哲学观点,与我国以先秦哲学思想为代表的传统哲学有许多相通之处。在分析中国传统美学对武术审美文化所产生的影响过程中,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解读武术的文化内涵,探讨伊壁鸠鲁哲学观对于传统武术在当下发展过程中的审美启示,对于武术的现代发展和丰富其审美意蕴,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武术审美文化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武术审美文化论文 篇1:

论中国武术审美文化中的意象系统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等方法,探讨中国武术审美文化中的意象系统。研究认为,武术审美文化中的意象系统不单纯指武术技艺的形式演绎,更深刻的是“循象而入”,渐趋于内的“为道”玄思,体现了一种主体化了的“天人合一”生命理想,其意象结构包括武术技艺层面的自然意象、身体意象和社会层面的武术人文意象。“自然意象”是主观地存在于人们意识中、传递武术审美意蕴的自然物象。“身体意象”是塑造武术技艺动作而参照的身体美的评判标准。“武术人文意象”是习武之人在社会人生价值追索中所形成的体现武术特质的人、事及其彰显的人文精神,主要包括武术人物意象、武术典故意象、武术精神意象等。武术审美意象不仅体现了习武之人对自然生命的审美观照,同时彰显了在人生本真观照中的人格尊严。

关键词:中国武术;审美文化;审美意象;自然意象;身体意象;人文意象

Key words:Chinese Wushu; aesthetic culture; aesthetic image; nature image; body image; humanity image

中国武术是华夏艺苑中一枝绚丽缤纷的奇葩,承载着诗情画意的中华文化风韵,诠释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元典精神。全球化语境下,社会的泛审美化趋向俨然昭示着一种新时代的文明洗礼,武术审美已然不自觉地伴随着时代的脚步悄然来到我们日常生活之中,成为时人对武术新的价值追寻,成为武术高品位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彰显中华审美文化、愉悦大众心境的精神载体。“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其基本内涵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推演到人生之中,形成了人与自然、人自身、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思想理念。武术审美文化形成的哲学基础正是基于“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观,因而,武术通过身体符号传递着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和谐与共的理念。以此为立论基础,我们对武术审美意象做出三个维度的理论假设:第一,追求与自然和谐的“自然意象”;第二,追求自身“内外兼修”的“身体意象”;第三,追求与社会和谐发展、体现武术特质的“武术人文意象”。

1 武术审美文化中的自然意象

本研究中,我们将“自然意象”界定为:主观地存在于人们意识中、传递武术审美意蕴的自然物象。自然物象来源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体现了武术审美意象中的自然生命精神和融通自然的仿生之美,透视出生生不息的宇宙生命美韵。许多武术拳种、术语、谚语、拳理等都蕴含着丰富的自然意象。

1.1 武术拳名中的自然意象

“自然意象”汲取了大自然中的諸多客观物象,因此,决定了武术套路拳种的多样性,决定了各种拳种不同的演练风格,从而呈现出不同的意境神韵。中国武术中独具特色的象形拳就是通过模仿大自然中的一些动物的姿势、神态,并汲取它们与其他动物打斗中的技巧、特长形成武术技法,并借以传达人们的思想情感而创编的。薛颠认为:“象形拳法,……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推演变化,妙及神明,内运其意,外发其象。……盖有象而外全非真象,无意之中确有真意。法曰:‘有象有意不成妙意,即象即意不可思议。’[1]8”象形拳中的“意象原型”是自然界动物的形象,“象”是动物形象,“意”是动物神情。象形拳不仅要求演练者外在形态要逼真,更要求其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要“神似”,象形拳的韵味就在于“象其形,延其意,取其神”,在角度和力度的变化中,姿态万千,各得其美,各尽其势,从而达到“形神兼备”的审美理想。另外,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通臂拳等较具有代表性的武术拳种,其名称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审美文化意蕴,透视出“太极”“五行”“八卦”等具有象征宇宙自然风韵的意象系统。

1.2 武术动作、术语中的自然意象

薛颠认为:“象形者,会意也,发于外而谓之象,蕴于内而谓之意,意可蕴,亦可发,意由心出,象由性生,中庸云,誠于中,形于外,正是意象之谓也。[1]22”形意拳十二形(龙、虎、猴、马、鼍、鸡、鹞、燕、蛇、骀、鹰、熊十二种动物的形态)通过效仿十二种自然界的动物神态(如虎的“威严之象”、鸟的“独立之能”、鹞的“翻身之疾”等),充分体现了自然意象之美韵。通臂拳通过揣摩猿猴等动物特长造拳取势。猿猴能舒肢展臂、伸缩弄长,故有“猿猴闪身”“猿猴入洞”等动作;老鹰能振翅扶摇,故有“大鹏展翅”“黄鹰探爪”之势。[2]

少林武术中的“虎鹤双形”动作,首先要对“虎”“鹤”等自然现象之“形”“神”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形成的“心中的虎鹤双形”就是“虎鹤意象”,展示出来的武术动作则为武术意象再造,而由此给人带来的美感则是审美效应,就具有了武术艺术的风韵。

武术动作术语很多都是依据动物之名和动物之能而命名,如太极拳中的“白鹤亮翅”“金鸡独立”“白猿献果”等,将“鹤”“鸡”“猿”等自然意象融入武术动作,以人体肢体语言透视自然意象,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命美韵,彰显了武术审美文化中自然意象的特殊内涵。

1.3 武术拳谚、拳理中的自然意象

武术拳谚中蕴含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拳谚“刀如猛虎力无边、剑似飞凤上下翻、枪如游龙随身转、棍似旋风打一片”中,观者看的是“刀”“剑”“枪”“棍”这些武术器械的演练,想的是“猛虎”“飞凤”“游龙”“旋风”这些“自然意象”的自然属性,二者融会贯通就体现了“物我合一”的生命美韵。又如,把长拳的高跳低落比喻为“高如鹰击长空,低似鱼翔浅底”,把太极拳的动作要求比喻为“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把形意拳的技法比喻为“起如伏龙登天,落如霹雷击地”等都是通过特定语境下的“自然意象”使人感悟武术的审美风韵。

在古代武术技艺的相关表述中,就已经在不自觉地运用“自然意象”。《管子·七法》形容“春秋角试”时豪杰之精湛武艺“举之如飞鸟,动之如雷电,发之如风雨”。其中的“飞鸟”“雷电”“风雨”都是一个个的“自然意象”,成为特定语境下的武术审美意象。

从武术的动作要义来看,如把长拳中的动静起落、站立转折、快缓轻重十二种姿势比喻为“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雀,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折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铁”,其中的“涛、岳、猿、雀、松、鸡、轮、弓、风、鹰、铁、叶”是具有生命意蕴的自然界客观物象,与之分别对应的“动、静、起、落、站、立、转、折、快、缓、轻、重”是武术动作的外在形态,这些武术动作的外在形态的意蕴是通过与之相对应的自然界客观物象来传达的。同时,由武术技击形成的武术特有的格斗意象也多依附于“自然意象”的审美表达。

2 武术审美文化中的身体意象

本研究中,我们将“身体意象”界定为:塑造武术技艺动作结构而参照的身体美的评判标准。武术是通过人体的身体运动来表达思想情感的,属动态的视觉艺术符号,即由人体姿态发出讯息的一种复杂的符号系统。所以,作为一项既是审美主体又是审美客体的人体运动,武术技术动作的展示自然脱离不开对人体自身的审美观照,这种审美评判依据则为“身体意象”,即按照身体美的尺度来塑造武术动作外形。

2.1 身体美学的审美评判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美的最高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美是形式结构的比例和谐,以及变化中的统一”。比例是构成美的基本元素,体现了结构“和谐”的思想。整齐、对称、均衡、多样统一等是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美规律。所以,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说“美是数的和谐”。梁启超在《书法指导》中称“真正的美在骨骼摆布,四平八稳,到处相称”。由此,从外形的“整齐”“对称”“均衡”“多样统一”等形式结构体现了比例“和谐”的美学思想,成为客观事物外形美的一般审美标准,从而也形成观照人体外形之美的“身体意象”。

2.2 武术动作结构体现了身体意象的审美取向

武术浩如烟海,种类繁多,表现出不同的肢体符号,但其总体原则遵循“身体意象”的普遍标准,即外形比例的“和谐”“秩序”“适宜”“匀称”“协调”等一般身体美学法则。邱丕相先生认为:“武术套路的形式美表现为齐整、参差、主次、均衡、对称、对比、呼应、比例、协调等。[3]”华拳技法讲究“五体匀称”,“五体”也称为“五骨”或“五筋”,即身体的躯干、两上肢和两下肢,华拳动作即依身体意象标准来塑造武术动作造型之美。中国书法是生命的艺术,历来讲求筋、骨、血、肉,明人丰坊在《笔诀》里说:“书有筋骨血肉,筋生于腕,腕能悬,则筋骨相连而有势,骨生于指,指能实,则骨体坚定而不弱……然大要先知笔诀,斯众美随之矣。”邱丕相先生从“均衡、阴阳、神韵”等方面,提出了书法同武术动作间同形同构和会意传神的基本点。“弓、马、仆、虚、歇、拳、掌、勾”犹如“永”字八法,即“点、横、竖、撇、撩、挑、勾、捺”[4],将武术与书法进行了形象的对比。

另外,武术讲究“内外兼修”“形神兼备”“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等都强调身体外在形态与内在意志的和谐统一,都是按照身体美的法则来塑造武术形象,都体现了一种“身体意象”的审美表达。

3 武术人文意象

武术人文意象是习武之人在社会人生价值追索中所形成的体现武术特质的人、事及其彰显的人文精神。前已论及,当原本野蛮、残酷的击打消解在武术演练中的“意象”之中,武术已经得到了“艺术化”加工,从而超越了技术层面。当武术与社会发生关联,某些武术行为无疑又站在了群体的高度升华为习武人的一种人格境界。“人格境界本身就是美学问题。”[5]

“意象”不单纯指艺术的形式演绎,更深刻的是“循象而入”,生发于外、渐趋于内的“为道”玄思,体现了一种主体化了的“天人合一”的生命理想寄予,同时也是发自人对生命本然的深切反思,是在人生本真的自觉观照中的人格尊贵升华。“中国古代美学认为,意象是一个体现了‘道’的有无相生、虚实结合的宇宙精神,又充满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的特定美学范畴。[6]”比如,“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母亲”这一意象,其意义已然超越了“黄河”的地理学意义而升华为一种气势磅礴、生命力强大的人格境界,陟升出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本真韵致。从技术层面中的武术造型到各种武术技法的运用,从习武人对人体自身的内外兼修到对社会的人生价值追索,最终旨归是通过对自然的眷顾和社会的人文关怀激发对生命本然的始源性追索,是超越了外在之“术”而对形而上的“道”的人性探索和精神诉求,因此,武术之美即在“意象”,以“象”达“意”,才会脱离干瘪的文字和概念的束缚,而产生象外之象、韵外之韵的无穷回味,才能体悟“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气化一元”“不二法门”等思想的深刻哲理,从而营造神妙无穷的武术意境,驻守于一种超验人格境域,反映了人格内向升华的心路历程。武术人文意象主要包括武术人物意象、武术典故意象、武术精神意象等。

3.1 武术人物意象

几千年的武术发展史,谱写了一曲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生命战歌。武术仁人志士以“铁肩担道义”的“侠义精神”寄托了忠义的爱国情怀,体现了武术人的一种社会担当、正气弘扬,折射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和人文精神。这些武林仁人志士所颂扬的武术精神经历史积淀已成为社会约定俗成的精神纽带和审美心理,因而,这些时代颂扬的武术人物也就成为了英雄人物意象,它的深层意蕴已远远超越了其自身的英雄行径,而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审美感召。

比如,人们一提到关羽就想到“温酒斩华雄”的高超武艺、“过五关斩六将”的诚信、“千里走单骑”的忠勇、“华容道义释曹操”的仁义等等,因而,“关羽”被后人尊为与“文圣人”孔子相提并论的“武圣人”,成为武林中人顶膜礼拜的英雄人物,成为人们家中镇宅供奉的精神依托。“关公”自然成为传递“忠勇仁义”思想的人物意象符号。其他的如戚继光、霍元甲、黄飞鸿、李小龙等武术名人业已成为一种武术精神的代名词,成为催人奋发的“武术人物意象”。又如,古代侠士是侠义精神的缔造者,当侠士成为历代颂扬和讴歌的英雄人物时,就已经成为大众公认、社会约定俗成的英雄人物意象。众所周知的战国侠士荆轲,其不畏暴秦、正义豪迈的英雄壮举为世人动容而世代传颂,因而,后人在荆轲身上寄予了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英雄情结,荆轲则成为象征道义、英雄的人物意象。

3.2 武术典故意象

历史故事往往承载着当时的社会风尚、文化传统以及时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趋向,因而,当某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成为大众耳熟能详、历代口传笔述的情感素材时,这些典型事迹就形成了文人感怀抒情的典故意象。

比如,“闻鸡起舞”这一典故使我们想到东晋祖逖拔剑习武、奋发图强、立志报国的人格精神;“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等是三国演义中关于关羽的有名典故,从中使人感受到关羽的诚信为人、仁义之举的高贵人格品质,进而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典故令人们不约而同会联想到少林武僧的英勇大义、勇武精神等等,这些约定俗成的与武术人物或事件有关的历史典故成为人们抒情感怀的审美意象。

又如,“荆轲刺秦”“专诸刺吴王”的历史典故历来作为古代侠士的经典而颂扬,因而,在诗人笔下,这些典故俨然成为一种审美意象,透视出对侠者人格之美的感慨,或澎湃激昂或凄凉悲壮。[7]

3.3 武術精神意象

武术精神意象是指经社会积淀而形成的独具中华格斗术的精神特质,主要包括武术礼仪意象、武术道德意象、武术侠义意象等体现武术特质的意象系统。朱志荣认为:“人生境界中的审美意象,是主体通过自然与人生贯通的思维方式,以生命意识对人格进行评判的结果。”[8]

武术中的“抱拳礼”具有浓郁的武术专业特征。使人一看到“抱拳礼”,就自然联想到武术中人的“谦逊”“豪气”“仗义”等审美文化意象。武术中的“拜师”也闪烁着武术特有的文化意象。“拜师”是千百年来历史积淀所形成的武术界的一种师徒传承模式,内含择徒标准、拜师贴、拜师礼仪、拜师后的行为规范等等文化审美意蕴。

武术“意象训练”不仅是始终贯注“战斗意念”和“技击理念”的武术技术练习模式,而且还贯注了武德修养的人文诉求理念,是把“技击”“虚拟对手”“战斗场景”贯穿于想象之中,从而把残酷、血腥的打斗消解在“格斗意象”之中,既满足了人之野性的“本能”诉求,又呈现出“艺术化”的审美效应,是“形”之载体和“意”之彰显的统一,是“立象以尽意”思想的体现。另外,武术仁人志士身上折射出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人格境界都充分说明了“武术意象”的超越性。“仁”“义”“勇”“礼”等构成了象征武术道德本体的意象系统,陟升出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本真韵致。

“侠义精神”是武术特有的文化意象,蕴含侠者仗义任侠、重然守诺、重名守节、扶弱济贫、快意恩仇、精忠报国等崇高的人格品质。侠义既是侠者仗义任侠的豪行,更是一种精神特质。从侠客身上折射出的“侠义精神”成为人们对英雄崇拜的侠义意象。侠义意象不是某一侠者的人格境界体现,而是经历史积淀、侠者人格精神共性的民族文化抽象,是大众意识形态中的“观念侠”,承载着正义、诚信、义气、名节的精神追求,成为人们思想意识深处的最高“情义”伦理和审美理想。因而,侠义意象是一种精神意象、文化意象,传递着武术审美文化中独特的审美特质。由上,笔者勾勒了武术审美文化中的意象系统结构图(图1)。

4 结论

以“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思想为基础,武术审美文化中的意象系统既包括武术技艺层面的自然意象、身体意象,又包括社会层面的武术人文意象。象形拳、形意拳、太极拳等武术拳种、拳谚、术语、拳理中蕴含着意味隽永的“自然意象”。作为一种独特的肢体语言符号系统,武术技艺的动作展示离不开身体美学的审美评判,因而也就具有了“身体意象”的审美尺度。“武术人文意象”体现了习武之人的社会价值存在与人格境界升华,体现了对形而上的“道”的人性探索和精神诉求。它们之间既体现了武术审美意象的分层意蕴,又形成一个相互依托、相互影响的互联结构,成为中国武术审美文化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薛颠. 象形拳法真诠[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编撰委员会.中国武术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117.

[3]邱丕相. 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34.

[4]许金民,邱丕相. 武术运动员的智能训练[J].中国教练员,1993(2):2.

[5]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74.

[6]梁一儒,户晓辉,宫承波. 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240.

[7]孙刚,殷优娜.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武侠审美文化研究[J].体育科学,2013,33(4):66.

[8]朱志荣. 中国审美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8.

[9]郭瑞青.文化认同视域下武术文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6(3):6.

作者:孙刚

中国武术审美文化论文 篇2:

基于伊壁鸠鲁学说视角对中国传统武术审美文化的现代解读

摘 要:希腊哲学中“伊壁鸠鲁学派”的哲学观点,与我国以先秦哲学思想为代表的传统哲学有许多相通之处。在分析中国传统美学对武术审美文化所产生的影响过程中,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解读武术的文化内涵,探讨伊壁鸠鲁哲学观对于传统武术在当下发展过程中的审美启示,对于武术的现代发展和丰富其审美意蕴,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伊壁鸠鲁;传统文化;武术;审美

一、伊壁鸠鲁学说与先秦哲学思想

(一)伊壁鸠鲁学说主要内容

希腊哲学主要由柏拉图路线和自然哲学路线构成。伊壁鸠鲁学说作为希腊自然哲学伦理精神的最完善形态,以“快乐主义”的道德理论为主要标志,该理论包括哲学观的唯物性,即物体源于原子,物体、空间(虚空)也是真实存在的。伊壁鸠鲁学说看重友谊,它被看作是积极快乐的主要来源,这种友谊是超脱实际功用的,体现出一种“相互有利”。该理论主张的是自然和知识观念下的灵魂自由与快乐主义。伊壁鸠鲁对于欲望、幸福持有理性和审慎的态度,认为探求个人心灵的安宁和快乐的人生目的,是天生最高的善;而达到途径则是节制欲望,远离公共事务,审慎计量,倡导和平共存,对于快乐与痛苦学会取舍,由此获得一种宁静致远的快乐和幸福感。

(二)先秦哲学思想的主要内涵与特征

先秦哲学是指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各哲学体系,作为中国哲学的起源和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根基,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先秦哲学关注宇宙本源、自然规律、天人关系、善恶之辨以及认识论和逻辑学相关问题,以儒、道、墨、法、兵及阴阳等各家思想为主要代表。其主要思想为:儒家以“仁”为核心,主张“中庸”、“德治”、“仁政”,重视伦常关系,崇尚“礼乐”、“仁义”;道家则崇尚自然,具辩证法和无神论的特征,主张“清静无为”、“天人合一”;墨家重视真知、实践、从知识领域去探究生命本义和世界真相,具有辩证唯物论的色彩;作为影响后世的重要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兵家思想则包含了丰富的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因素;阴阳家思想则融合古代数术、阴阳五行学说,在探索宇宙、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变化法则过程中持以辩证统一的观点,强调事物之间的对立消长与相互转化。而在上述诸子百家的典型流派中,尤以儒、道文化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最为深远。

(三)伊壁鸠鲁学说与先秦哲学思想的共性分析

对伊壁鸠鲁学说和先秦哲学思想的特征进行对比,不难发现,两种看似对立的哲学体系,却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1.起源背景相似

二者均产生于既有社会秩序的没落和动荡巨变的时代。伊壁鸠鲁生活的希腊化时代,民众遭受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关注人生苦难和寻求幸福,拯救和解脱自己灵魂的诉求,成为伊壁鸠鲁哲学形成的基础。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乱世纷争造成的痛苦,为先秦各家哲学思想产生提供了土壤,其中尤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最为突出。作为萌生于乱世的新哲学,伊壁鸠鲁学说与道家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2.主张远离政治

伊壁鸠鲁哲学主张远离政治,不被公共事务所干扰,退隐于自己的心灵,过一种平和而宁静的生活。这一点与道家推崇的“远离政治和权力中心,清心寡欲、无为而治”的归隐状态非常接近。

3.崇尚自然与简约

伊壁鸠鲁认为的善以“自然”而体现,这种自然之物的“善”是摒弃外界的人为复杂因素,简明,易被人接受,他所主张的快乐主义则是建立在这种自然观基础之上。而传统道家哲学同样崇尚“自然”,老子在《道德经》中所倡导的“道法自然”则是对这一观点的最明确表述。二者都倾向于一种“不知善而善”的自然状态,然而道家则是用虚静、恬淡、寂寞和无为来达到此自然状态,这与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的自然观有所区别。另一方面,伊壁鸠鲁主义不喜外界的繁杂对心灵宁静的干扰,因而体现出一种朴素的生活要求。伊壁鸠鲁对于欲望的观点亦倾向于一种自然而然,认为必要的欲望仅是满足幸福感、身体的舒适以及生存所需。而道家老庄思想中对于生活的要求则更加简单、纯粹和易于满足。

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对武术审美的影响

武术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有其独特的要素和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套路和对抗为主要运动形式,讲求术道并重和内外兼修。历经漫长的历史演变,武术已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源于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尤其以儒家、道家为代表的主流哲学思想,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传统美学基本体现了先秦美学的核心思想,并对武术审美文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主要特征

李泽厚、刘纲纪先生曾在其著作《中国美学史》中关于中国传统美学的特征作过论述,简而概之,主要体现在:

1.重视善与美的统一

纵观中国历史,“善”一直是中国哲学讨论的最重要的话题。与西方哲学相比,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处于较为次要地位,是认识善的本质的过程。因此,这种观点表现在美学上,是强调善与美的统一。

2.情理相融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善和美的统一,往往通过艺术在道德伦理中的作用体现出来,人们对于道德原则的接受不同于法律的强制和抽象的理论认知,更多的是通过情感的表达来实现情与理的融合。与古希腊美学相比,中国传统哲学对于感情的重视程度高于认识,认识被看作是包括在情感之中的。

3.认知与直觉的统一

中国传统哲学对“善”探求的根本目的不局限于用一种抽象分析来论证其本质,更注重将至善的人格理想和人生境界反映于平常生活。因此,传统美学也受到这一哲学思想的影响,表现出一种重视直觉的理性主义特征。

4.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的探討,是中国哲学思想关注的核心问题,“天人合一”则是这一哲学观的根本所在。无论是道家推崇的“复归于自然”,还是儒家倡导的“正德”、“厚生”,均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一美学特征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天人合一”观念下的中国古代美学,不仅依赖于人的自然生命与社会伦理道德高度统一,而且非常重视形式美,将人的情感通过规范化、程式化的艺术形式自由表达。

5.富有古代人道主义精神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里包含着质朴、真诚、互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人与自然的统一,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于审美和艺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和”的观念不仅成为社会政治的理想,也是美与艺术所追求的。

6.视审美境界为人生最高境界

最能体现中国传统美学特征的儒家和道家思想,都把“天人合一”认作人生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自由境界,也是一种极高的审美境界,从而反映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所追求的善与美的高度统一。

(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对武术审美文化的影响

从发展过程看,武术文化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很显然,传统美学思想也渗透在武术文化中,武术不仅是一种生命创造性的运动形式,亦成为重要的审美对象。

1.崇尚自然与和谐

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武术重视人与自然、社会以及其自身内外的和谐统一,寻求一种平衡的自然美。从外在看,它顺应自然,反映出自然的规律,达到融入宇宙自然的审美境界;从自身的“内外合一”看,则体现出意、气、神的统一。

2.辩证统一的审美观

武术文化受古代辩证法的影响,主要表现于阴阳生化以及形神统一诸方面。这种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使得武术体现出一种动静结合、刚柔并济、虚实相生和形神兼备的审美特质。传统道家思想对武术审美文化的表达影响深远,其内在精神通过武术动作等技术要素展现出来,例如,八卦掌依八卦方位而变化,形意拳体现的五行生克,太极拳中的阴阳转换原理。

3.根植于道德伦常的审美观

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看,儒家所重视的道德伦常是武术思想文化的渊源之一,其教育思想对于武术文化及审美影响尤为深远。自先秦以来,儒家的“仁爱”观念构建了武术文化中伦理道德的核心。由于儒家思想非常注重社会的教化作用,因此,“仁爱”“忠义”“尊师”“重道”“明礼”均成为武术精神及内在审美的重要因素。

4.外儒内道的古典审美风格

受先秦美学的影响,武术体现出的美具有一种外儒内道的风格。作为审美对象,它不仅强调外部形体、动作和技术反映出的美,更追求“精、气、神”的统一,达到“形神兼备”,让审美境界得到更高的升华。

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语境下,武术运动折射出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风格,并形成自身的审美特性。主要表现在:武术是源于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创造性运动形式,由这种创造性的自由活动所产生的生命体验和被唤起的审美愉悦,充分体现了武术成为审美对象的前提条件。其次,“气”成为武术审美的本源。自古以来,武术各家流派均重视内修、练“气”,认为“气”是人的生命根源和基础,而这种自我完善以及融于宇宙万物的过程,正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中关于“气”是美的本源的表述,认为“美”与“丑”区分是因为“气”的阴阳、刚柔、清浊等关系的变化所致。而这一点也成为武术对于人的气质、审美理想、艺术情趣等后天修养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表现为动静、虚实、刚柔、开合、俯仰、起落、进退等等各种武术运动的对立关系,均以阴阳二气相互运化的形式呈现,形成了阳刚美、阴柔美、节奏感、形神合一等一系列审美特征。

三、伊壁鸠鲁主义人生哲学

对当代武术审美的启示

美是人类一直追寻的目标,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各自审美文化应运而生。基于西方“逻格斯”与中国“道”两种完全不同的审美原点,关于审美的理想、观念、方式以及对象,二者理论迥异。然而,从人类的审美追求和对于美的本质的探求过程来看,不难发现东西方审美思想仍存在着某些一致性。如前文所述,在希腊哲学中,伊壁鸠鲁学派的自然哲学特征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有着诸多相似点。另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武术审美文化仍缺乏较为系统和宏观的研究,因此,从文化发展与交流,或是从武术这一中国传统竞技体育发展的角度看,在理解中国传统哲学对于武术影响的基础上,代入伊壁鸠鲁主义人生哲学的思考去看待武术审美,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伊壁鸠鲁哲学观与中国武术审美文化

中国武术在审美追求、审美方式、审美价值、审美理想等方面都显示出其独特性,长久以来,人们更习惯于从形而上的精神层面看待武术审美,然而中西文化的差异,并不妨碍从各自的视角去完成对于审美对象、审美性质以及美的本质等关于美的探究。相反,两种不同美学观念的碰撞对于武术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似乎会有一些新的启示。

1.来自于生命体验的审美意识的形成

中国武术审美意识的萌发与形成,源于人们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对自然、生命的体悟,在“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的追求过程中,武术被赋予一种“气、韵、意、象”的古典美的气质。而武术中诸如“剑”之类的代表性器械,更是随着武术从格斗走向表演与审美的过程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武术由“武”走向“舞”这一实用情感向审美情感的升华,是以客观和自然为前提的,而这一审美观念的形成与伊壁鸠鲁对于物质的肯定和对自然的追求是一致的。他认为建立在“自然”之上的才是善意和美好的,并且,以感觉、经验为前提的审美认知也很符合伊壁鸠鲁的理论逻辑。从某种意义上看,二者均强调了审美对象的客观性。

2.物质与时空中的武术审美典型形态

武术以其动作为物质基础,它不仅包含了物质的客观存在,同时也是在空间中进行的一种程式化、虚拟化的表达形式。这种直观的审美形象以其蕴含的寓意更易于满足人们在心理、精神上的审美需求。这符合伊壁鸠鲁哲学视角对于物质、空间的认知和态度。

3.基于认知与感觉的审美理想

武术的最高审美理想是“形神兼备”。在中国,“形”與“神”的关系,不仅是哲学命题,也是古典美学中的重要内容。武术美是以形作为神的基础。虽然武术对于审美的追求如中国传统画一样强调神韵,但并不否认形的重要性,它重视“形”、“神”的辩证统一,以达至形美意真的境界。由此可见,对于客观对象的形态认知是上升到对其精神内涵领悟的基本条件,而这一点正是伊壁鸠鲁所追求的建立在自然和知识观念下的灵魂自由与快乐的体现。

4.宁静致远的武术审美境界

传统武术的修为强调体悟,而这种体悟的过程必须以内心的宁静为前提条件。相对于由逻辑推理获得的知识而言,由体悟获得的感知和经验并不一定清晰、系统、标准,却有其自身优势,尤其是以一种宁静、放松的状态所获得的经验知识往往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外在现象,以此更接近真相。同样,伊壁鸠鲁观点认为知识始于经验,强调感觉对于认知的重要性,认为探求个人心灵的安宁是天生最高的善。这种态度似乎没有缜密的逻辑性,但恰恰是一種体悟的思维方式,与传统武术所追求的审美方式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5.至善至美的审美教化

从审美价值的视角看,武术审美极其重视仁礼教化的人格修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追求“美”与“善”的统一在武术审美中尤为突出,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武德上,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仁、礼”教化作用。虽然伊壁鸠鲁的哲学观点表现出对公共事务的远离,但并非对社会的漠不关心,从其“治疗哲学”的观点和对友谊、正义的重视,同样可以感受到其“美善统一”的审美追求中所体现的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中国武术发展的时代要求

武术的发展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然而从发展的角度看,其无法处于一种封闭的文化环境。在东西文化交融过程中,用多维的哲学视角去分析传统武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求同存异,对于探寻武术国际化发展的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东西方体育文明相互融合

古希腊哲学对于奥林匹克文化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二者都是构成古希腊文化的重要部分。作为古希腊哲学中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同样对西方体育审美产生了一定影响,他所追求的快乐心态正是西方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结合伊壁鸠鲁哲学观对传统武术进行现代解读,是东西方体育文明相互交融的必然诉求。

2.武术作为现代体育项目的发展要求

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无论是从文化传播还是体育竞技发展的视角看,走向国际化是必须面对的。虽然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西方竞技体育,但是在国际化发展路径的探索过程中,仍需面对竞技体育对其产生的影响。通过对伊壁鸠鲁哲学观与武术审美文化内在联系的研究,更有助于面对中西体育文化价值观冲突时,通过二者之间的共性分析实现彼此之间的文化认同和相互融合。

3.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之一,其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必然联系,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不仅要从其所处的文化土壤、历史背景、哲学体系进行纵向研究和寻找方法,更需要从横向角度与其它文化进行比较,在体现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同时,实现观念上的突破和形式上的转变,通过创新促使传统文化适应时代发展。

(三)伊壁鸠鲁哲学对于武术审美的现代意义

运用认识论等科学的理论推进武术审美研究。与影响武术的传统道家思想比较,伊壁鸠鲁理论虽与之相近,实际又存在明显差异。从形式上,伊壁鸠鲁学说已经包含了形而上学、逻辑学、政治学、伦理学的内容,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虽然中西两种哲学观面对日常生活都追求超凡脱俗、至善理想的状态,并力求发挥其作用的普适性,但是伊壁鸠鲁更注重概念思维下的哲学论证和阐述,运用形而上学中的原子论、心理学解释以及逻辑学的推导规则,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来层层递进得出其快乐主义人生哲学的伦理规范。作为早期的希腊哲学,现今来看难免有被人诟病之处,但其理论体系分析更显得理性、严谨、缜密。

武术中所折射出的道家哲学境界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混沌的、朦胧的融合状态,这是一种较为原初的状态,而面对当今科学发展的环境,人与自然的统一更需一种建立于自然科学的实验探究的态度。从伊壁鸠鲁哲学的唯物观点以及由此发展出的原子理论分析来看,其对于主体的人与客体自然现象之间关系的分析更力求知性、理性以及自觉地实现主客统一。这一思维对于武术现代的科学发展和具体形式的审美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伊壁鸠鲁,卢克来修.自然与快乐:伊壁鸠鲁的哲学[M].包利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马文友.中国武术的审美文化[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6.

[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4]包利民.伊壁鸠鲁哲学意义的现代解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1-37+94.

[5]郭春阳,张治国,郭耿阳.体育文化理论发展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

[6]江百龙.武术运动丛论[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7]徐向东.东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融合下的武术国际化发展[J].体育学刊,2015(2):32-35.

[8]魏孟飞.论传统武术修为中的体悟思维[D].开封:河南大学,2015.

[9]周勇.先秦哲学思想与传统武术文化之契合探微[J].广西教育,2014(1):161.

[10]晁乐红,龚浩宇.伊壁鸠鲁与道家的人生哲学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13-20.

作者简介:王文藜,硕士,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通讯作者:童文华,硕士,上海审计局高级审计师。

作者:王文藜 童文华

中国武术审美文化论文 篇3:

中国武术的嬗变:从生存到审美

摘要作为国粹的中华武术,经历了千年风雨,其价值功能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生了根本性的演变,即由古代的生存需要转化为现代的一种审美文化。文章以武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为线索,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对中国武术的价值功能进行解读,以期为武术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武术生存审美发展

出于对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武术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兽的争斗中形成了最原始的打斗雏形。古代社会生存条件恶劣、战争的频繁决定了武术最初的出场形态:“技击”;当西方列强的火器使冷兵器黯然失色后,中国武术担当起了强国御辱的民族使命;和平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审美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决定了对武术价值需求的变化,武术开始作为一种娱乐、表演项目,受到大众的青睐。

一、古代武术:人类的生存的需要

(一)武术起源说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武术的产生,体育史学界和武术界有丰富的研究并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武术源于劳动;武术源于战争;武术源于宗教;武术源于自身活动的需要;武术是人类与野兽搏斗而产生。众说纷纭的武术起源之说,反映了武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二)人类生存需要决定了古代武术的“技击”属性

中国武术,可以追溯到最原始的社会生产活动,在远古时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很低,要想获得生存,就要有食物的供养,在当时的条件下人们只能靠在自然界中得到现成的食物,采集和狩猎就成为当时人们主要的生活方式。作为人们生存手段的武术最初的出场路径是单一的,主要的出场形态就是一种技击格斗,既含有人与人的格斗,又包括人与兽的搏斗。其主要目的就是杀伤对方,保存自己[1]。明《纪效新书》载:“凡武艺,不是当应官府的公事,是你来当兵防身立功杀贼救命本身上贴骨的勾当。你武艺高,决杀了贼,贼如何又会杀你。你武艺不如他,他决杀了你。若不学武艺,是不要性命的呆子[2]!”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而言,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就是生理需要和对安全的需要,因此,在冷兵器时代,武术的技击功能就是出于战争和个人生存需要,简单的说,武术就是为生存需要而产生的。

二、近代武术:“强国强种”的招牌

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破了清帝国紧闭的大门,中国社会及其文化系统迅速发生解体,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辛亥革命的爆发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随之,思想解放运动势如破竹,对中国近代体育产生了重大影响,武术运动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点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被救国雪耻的爱国人士所推崇。1909年上海技击大师霍元甲创立精武体育会,传授武术,1919年中华武术会成立,同年十月全国教育联合会提出推广“中化新武术”一案,“请全国中学一律添习武术”,指出中国武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能培养自卫能力,意义重大。加之当时的社会环境,正直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的战火和列强魔爪的骚扰使国人认为非尚武不足以立国,非国强不足以雪耻。面对帝国主义“东亚病夫”奇耻大辱和戏谑挑衅,武术担当了抵御外辱,强身强国的重任。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民经济恢复、生产力得到有效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好转,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为了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改变体育运动与国家发展和地位的不相称,毛主席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在国家体委和中国武术协会的正确领导下,武术运动得到蓬勃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朝着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国际化的方向前进[3]。

三、现代武术:一种视觉审美文化

(一)当代社会人们审美价值取向变化

新世纪,随着文化范式的大幅调整,出现了现代人的媒体化生活和消费的艺术性,他们对传统的文化等级秩序和深度追求构成巨大消解。在迅猛发展的现代科技的强力支持下,在扩大市场以赚取更大利润的雄厚资本操纵下,渗透着审美趣味巨变的大众文化,彻底扭转了几千年来人类因因相袭的群体形而上沉重,转而走向企图个性化的个体体验性轻松。从唯审美的精英文化启蒙到泛审美的大众文化狂欢,经典美学走出审美自律的内聚模式,迅速进入了自身的当代转型和现实重构[4]。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贫困的生活状态中解脱出来,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社会的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方式发生了变化。武术作为健身价值的作用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要,审美生活化时代,武术的美学艺术价值得到了发展。

(二)武术本身所具有“美”的因子

武术最初是以“技击”为出场形态的,并伴随着美的“因子”。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文明出现并有所发展,当人们的审美思维萌芽后,武术的美学艺术特征就表现了出来。最初武术被称为“武舞”,“武舞”产生于古代捕猎食物成功或者祭祀、歌颂功德,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舞蹈元素占的比重较大,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但是迫于当时生存需要,“技击”本质占据着主导地位。当社会经济水平和人类文明程度达到一定的层次之后,武术的审美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且成为现代武术发展的主要途径。比如近几年推出的《风中少林》、《武颂》、《少林武魂》、《盛世雄风》、《武林时空》等功夫舞台剧,受到世界人民热烈欢迎[5],武术舞台剧将武术和舞台艺术形式相结合,借助现代的科技手段,产生一种新颖的艺术样式,吸引大众的眼球,使人们对武术产生浓厚兴趣,舞美设计也满足了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可谓独具匠心,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以中国武术为题材,采用现代舞台技术加以制作,加强了武术的艺术性,符合现代大众审美的价值需求,因而会引起强烈的轰动。

四、结语

“武舞同源”自古有之,所谓同源是指有共同的艺术性特征,就如同舞蹈一样,在武术演练中,通过肢体和形神的变化可以让观众体验武术套路的运动之美,武术是一种视觉审美文化,同时又是一种身体文化。在特定历史时期和价值需求下武术表现出了不同的价值功能,武术在古代是以“技击”为主要功能的一种满足人类最基本需求的生存文化;在国家和民族受到威胁时,武术表现出的是一种强身健体、强国强种的民族精神;而在和平年代,社会转型时期,武术的艺术化满足了大众的审美情趣,是当代人们休闲和减压的良好选择。经历千年发展的武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原因就是武术是一个“活态”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生存需要,到当代满足大众的一种视觉审美需求,这是武术成长的过程。审美生活化时代,武术所具有的审美特性必将会受到更多人的青睐,武术与艺术的结合,也将是当代武术发展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 李龙.论中国武术的出场形态[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4).

[2] 威继光.纪效新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80-90.

[3] 李宁,江百龙.中国武术史略[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61.

[4] 傅守祥.审美化生存[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3.

[5] 王国志.从舞台剧《风中少林》看武术的艺术化之路及国际传播[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2).

作者:张鹏

上一篇:社会经济保险制度论文下一篇:大学个人总结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