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留守儿童是伴随着社会转型所产生的,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正由于其“特殊性”。尚无可以借鉴的经验,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虽然做了一定数量的研究,但大多是停留在现状、理论、政策方面的研究。定量研究深入度不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论文 篇1:

农村留守儿童研究中的学校及教师角色定位

【摘 要】 留守儿童的普遍存在已成为农村中不容忽视的现象,他们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农村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探究方法的过程中,我们主张学校转变理念,扩大办学职能,教师转换角色,承担多重职责,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尽最大的努力。

【关键词】 留守儿童;学校;教师;角色定位

全国妇联201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共有6100万留守儿童,而正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他们,大多数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亲情缺失给孩子们的身心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解决留守儿童在教育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农村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做好这项工作,办学者应转变理念,让学校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场所;教育者应积极实践,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承担起多重角色。

一、学校实行寄宿制度,教师扮演儿童生活指导者

身处留守家庭中的儿童本就缺乏一部分关爱,学习上又多数不能得到及时辅导,还会因监护人监管不力面临安全威胁,此时,学校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寄宿制学校可以确保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孩子加强关注,承担起一部分家庭教养的职责,减少因监护不周、管理不到位导致的对留守儿童造成的伤害。在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中,学校转变成了一个大家庭,对学生的教育、生活和安全统筹兼顾,实行全方位管理,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又对学生的生活加以指导,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都在强调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应该将教育和生活结合起来。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应该无微不至地去关心留守儿童,对他们进行嘘寒问暖。当留守儿童在生活中遇到障碍,教师应当尽可能给其提供帮助,并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除了教留守儿童一些生活知识和生活技能之外,教师还应当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理解,让他们在学校寄宿生活中逐渐积累经验,真正理解生活的内涵,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入生活。另外,课余生活也是儿童成长的一部分,合理安排课余生活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学校可以组织留守儿童参加体质体能锻炼,定期给留守儿童进行体检,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文娱活动,如书画会展、演讲比赛、才艺展示、知识竞赛等,让他们能够充分展示自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专题活动,使这些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真真切切感受到身边的温暖。当学校变成留守儿童共同的家,教师就变成了这个大家庭的家长,既能有效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又能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还有利于留守儿童增强自信心,增加与人交往的亲密感,减轻因父母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孤独、无助。

二、学校建立心理教室,教师当好学生的心灵引导者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多数留守儿童得不到家庭完整的关爱,特别是父母的呵护,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现在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都是隔代抚养或者由亲友代为监护,他们不能同长辈进行有效沟通,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长此以往会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以隔代教育或寄养教育为主的监护人侧重于为留守儿童提供物质保障和安全管理,容易忽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从而出现监护漏洞。

学校应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对认识上存在偏差、心理方面有障碍的留守儿童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对一些问题严重的留守儿童实施心理干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知识讲座、心理活动课等方式,规范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学校还可以开发适合本校的心理课程,组织教师围绕本校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研究,依据他们的特点编写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课程教材,做到因材施教。班主任要建立班级留守儿童心理档案,不定期对他们进行观察,与他们谈话,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各科教师也必须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通过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阵地,教师做好心理健康引导者,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撑起一片保护伞。

三、学校完善沟通网络,教师做好家校网络的组织者

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虽然能够扩大教育职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但学校教育不可能完全取代家庭教育,教师虽然能给予留守儿童多一些关爱,但孩子对父母的思念和期盼是任何情感都无法替代的,因此,教师应采取多种措施,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搭建桥梁,切实加强学校、教师、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和监护人的联系,形成立体的、全方位的沟通网,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学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培训班与监护人展开交流,让他们意识到照顾留守儿童不仅仅是供其吃饱穿暖,还要对他们有学习上的监督,与他们有精神上的交流;培训班还可以对监护人进行相关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监护人在教育留守儿童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向学校老师求助,让学校家庭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当然,亲子教育是无可取代的,因此,教师应当积极为留守儿童和他们的父母搭建沟通的桥梁。教师可以建立班级QQ群,将孩子的优秀表现和取得的进步在群里和家长们分享,对留守儿童表现出的问题与其父母进行个别交流;在群里上传孩子们的生活照片或视频,也请家长们上传自己的生活图景由教师集中给留守儿童展示,以缓解互相的思念;与留守儿童父母协商至少每月和孩子通一次电话,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虽不在身边,对他们的爱却从未间断;也可以教育留守儿童坚持给父母写信,不但有利于加强孩子和父母之间情感的交流,而且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还可以利用春节、假期等留守儿童父母返乡的时机,召开由父母出席的家长会,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校、家庭携手,形成合力效应,让留守儿童在这张联系紧密的网中被爱包围。

参考文献:

[1] 胡花平,陈行鸥.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困境探析[J].农村教育研究,2010,(14).

[2] 蒋平.从学习习惯不良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之困惑[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4).

[3] 郭忠玲.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的思考——以河南省为例[J].河南社会科学,2013,(3).

作者:黄美锦 郑兴平

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论文 篇2: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

摘要:留守儿童是伴随着社会转型所产生的,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正由于其“特殊性”。尚无可以借鉴的经验,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虽然做了一定数量的研究,但大多是停留在现状、理论、政策方面的研究。定量研究深入度不够。

关键词:留守儿童;流动人口;研究综述

留守儿童是指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由长辈、亲戚、朋友或邻居等代为照看,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孩子。近几年,国内学者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部分研究,大致归纳如下:

一、研究内容

(一)留守儿童产生的根源

从根本上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问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认为: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中考、高考必须在户籍所在地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在异地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及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若转学则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都成为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胡朝阳、张振乾)。吴霓(2006)也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实际上也是“三农问题”的一个表现,其根源在于人地关系紧张的基本国情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而这两个矛盾在相当长的时期是无法化解的。

(二)留守儿童的监护状况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可总结为以下四种(熊亚,2006): (1)隔代监护。指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2)单亲监护。指母亲或父亲外出务工而另一方在家照顾孩子的监护方式; (3)上代亲戚朋友监护。指由儿童父母的同辈人监护的方式; (4)同辈监护或自我监护。指在父母外出的情况下,由年龄偏大的兄弟姐妹来充当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或留守儿童自己照看自己的监护类型。

殷世东、朱明山(2006)基于对皖北农村留守儿童的实地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监护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临时监护人责任不明确。主要是把重点放在了孩子的温饱问题上,而忽视了身心其他方面的发展;二是监护人精力不够;三是监护人教育能力低下。特别是祖辈。由于大多数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和教育方法落后,明显存在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的隔代教育现象,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在思想品行、身心发育、学习等方面出现问题。

(三)外出务工父母自身因素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外出务工父母的生活方式、从事的职业性质、与子女的交往方式、所形成的多元教育观念对子女的学业成就和发展都带来影响。李庆丰(2002)认为,父母进城务工造成家庭教育长期缺位,对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有些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消极的教育观念:如“读不读书都一样”、“上不了学,今后跟爸妈一起外出打工挣钱”等,极易助长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论”的思想。通过对湖南农村留守儿童行为的调查发现(李翠英,2006),外出务工的父母与留守在家的孩子的沟通频率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行为、社会交往行为、日常生活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父母与孩子沟通频率越高,留守儿童的学习行为和生活行为更好,反之亦然。

(四)对留守儿童自身状况的研究

1 学习状况。父母外出打工对子女的学习是否产生影响?国内研究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子女的学习没有显著影响。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2001年进行了“农村外出劳动力在家子女受教育状况的研究”认为,父母在家的学生和留守儿童在学习行为上没有显著差异,儿童的学习成绩与父母是否外出打工没有明显的关系。然而,大多数学者研究表明,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成绩有较大的负面影响。西华大学课题组(2006)通过对郫县四中学的留守子女问卷调查发现,在双亲外出的27名留守子女中,学习成绩好的占15%、较好的占40%、差的占13%。

2 心理状况。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长期与父母的分离使他们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吴霓等(2004)认为,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很大,留守儿童与同伴交流内心烦恼的比例要低于非留守儿童,他们与同伴的关系更松散。王东宇等人(2003)对福建省284名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有30.3%的中学留守儿童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他们的心理问题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

3 行为与交往状况。家庭教育的缺位,加上农村学校观念落后、管理不科学、师资力量薄弱,“留守”学生行为失范相对比较严重。行为失范主要表现在:打架斗殴、抽烟、酗酒闹事、欺负小学生等校园暴力;处在青春期的男女学生的性越轨行为;以及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和心理行为习惯(殷世东、张杰,2006)。林宏(2003)对福建省的留守儿童的研究也发现,有55.5%的留守儿童表现出任性、冷漠、内向和孤独,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显得更加自卑或暴躁等,出现一些极端的性格。

4 思想道德状况。迟希新(2006)认为,留守儿童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亲子关系的失调,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和父母监控机制的弱化,这些都影响了留守儿童道德观念的获得、道德情感的发展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使他们容易出现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人格以及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偏差,有些留守儿童甚至出现严重的过错行为和强烈的反社会倾向。黄应圣、刘桂平(2004)也认为。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花钱不知节省、道德情感缺失、只知单向地接受爱而不施爱、依赖性强、缺少社会责任感、生活自理能力差等。

(五)学校教育及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性

张鹤龙(2004)认为,目前父母外出的留守儿童从教师那里得到的支持和帮助要少于父母在家的非留守儿童。大多数教师认为:父母外出的“留守子女”学生大都是“双差生”,是班主任和学校的一块心病。因此,许多教师对这些学生采用一种“只要不出事。遵守学校的纪律,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管理策略,放任这些学生的行为。郭三玲(2005)认为,由于农村孩子缺少公共活动场所及设施,加上无人看管,流连在网吧和游戏机房就成了部分孩子课余的主要生活方式。

(六)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1 政府方面。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要城乡结合。统筹安排;依靠政府部门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制力量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采取措施净化学校、社区的育人环境等。

2 学校方面。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管理:改变办学条件,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积极开展社会教育,培训留守家庭家长;加强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重视学校的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开展法制、安全和生存教育等。

3 社会与社区。加强舆论宣传,积极开展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宣传,以引起全社会关注;建立农村社区少年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发挥社区综合教育功能,形成社区、学校、家庭立体式的教育管理网络,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体系;乡镇社区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培训,建立“代理家长”制等。

二、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有待深入之处

一是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有相当部分的研究成果都只是对留守儿童问题做出理论或经验上的概括和归纳。或是做一些浅显的调查分析,全面而深入的实证研究仍然较少。

二是对留守儿童问题研究不够。大多是对留守儿童状况做总体上的调查分析,缺乏对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状况等方面深入的研究。

三是对留守儿童心理关注不够,缺乏系统的研究。

四是部分研究带有先入为主的倾向。在研究设计、资料收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各个阶段。更关注与留守儿童有关的“负面”问题,研究明显缺乏客观性、中立性。

所以,未来对留守儿童的研究方向,在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的同时,应着重对留守儿童各方面问题做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而形成完整且成熟的研究成果及其相应对策。

作者:苏 萍

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论文 篇3: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断增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关注。如何正确调整、引导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促进个体成长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和交叉学科研究方法,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其成因进行研究,并从政府、学校和家庭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 农村留守儿童 对策研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对我国今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心理成长是在儿童教育和人才培养中所必须注意的。文章拟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党和政府的政策、解决问题的路径等多层次、多方位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以期能为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良好行为习惯难以养成。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可能缺乏对其的正确引导,由此造成其在行为习惯上的不良影响。依据叶敬忠(2006)的统计①,在生活习惯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或抚养人农活繁重,生活艰苦,放学后不能够按时吃饭的留守儿童占31.5%,父母或者是抚养人做饭时考虑留守儿童营养状况的占38.8%;给留守儿童买喜欢吃的健康食品的只占33.6%。许多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按时吃饭、不按时作息、生活无规律,经常不洗脸、不洗澡等。还有些孩子在行为上也存在问题,出现思想上的失控,以致形成不良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叶敬忠(2005)②在中西部农村地区某校的调查表明,留守儿童中15.4%的人有说谎话的习惯,27.7%的人有偷人钱物、破坏公物、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17.1%的人无心学习,沉迷于玩游戏机。

对学习的认知存在偏差。由于父母外出、家庭教育缺失,与同龄孩子相比,农村留守儿童在就学、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均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

从就学情况上看,据江西省吉安市对该市辖区内的农村留守儿童入学率统计发现:小学、中学入学率基本上都达到99%以上。但是,进入初中以后,农村留守儿童的辍学率较高。在所有辍学的学生之中,有近70%的辍学学生是留守儿童。从学习动机上看,周林、青永红(2007)③等研究者对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动机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许多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不明,绝大多数学习目的模糊。且学习能力显著地比非留守儿童弱,具体表现在对于知识的领悟能力较低,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弱等。

从上文分析看,在就学情况、学习动机、学习能力诸方面,留守儿童的表现要比非留守儿童差,这些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必然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总体较差,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家庭教育出现断层,心理健康问题堪忧。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严重断层或缺位。与同龄的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明显存在差异和问题。

第一,焦虑心理。焦虑心理常常表现为出现持久且强烈的担心、烦躁不安的情绪。一项研究中发现,“留守儿童的整体学习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城市儿童的学习焦虑水平”④。第二,自卑心理。具有攀比心理和自豪感是大多数儿童的天性。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感觉自己没有保护人,缺乏安全感,尤其是当他们看到别的小朋友与爸爸妈妈在一起,其乐融融时,会产生失落感,进而产生自卑心理,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第三,封闭心理。由于缺乏亲情和关爱,部分留守孩子内心很容易产生自卑感,抑郁孤僻、冷漠多疑,合作意识差。他们对于家庭、身份问题也很小心、敏感,并且有意回避,不愿意向别人吐露心事,长此以往容易形成封闭心理。

除此以外,我国留守儿童的安全状况令人担忧。当前,留守儿童安全方面的事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意外事故的伤害;其二,被犯罪分子侵害;其三,被他人拐骗;其四,轻生、自杀等。一幕幕悲剧的发生,不仅仅是一家一户的伤痛,更是全社会的悲哀。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

社会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农村留守儿童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

首先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可以说是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大背景下滋生出来的。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户籍壁垒使得父母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进行教育,导致亲子分离。

其次是城乡、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中国的东部与中西部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我国城乡居民之间收入水平也一直存在差距。加之,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落后,教育发展程度落后于城市。显然,这就构成了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深刻经济因素。

再次是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和农村教育风气的恶化,让不谙世事的留守儿童良莠难辨,诸如“读书无用论”、“一切向钱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错误思想对其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农民进城务工实现的经济境遇转变,以及当下大学生普遍就业困难的现实状况,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以为接受教育并不能产生经济回报,所以宁愿坚持让孩子尽早地进城打工赚钱。

最后是相关政策执行力不够。相关政策法规贯彻落实不力之事时有发生。留守儿童监护的缺失、在父母务工地入学难、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儿童保障机制的运行方式和完善程度差别还较大等,皆为相关政策贯彻落实不够,从而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发生且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家庭教育和家庭关爱的缺失。家庭作为儿童接触社会的第一场所,家庭因素可谓是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家庭因素主要有:

一是家庭生态环境建设的缺失。留守儿童父母对自己职责的放弃,导致其家庭生态环境宛如废墟。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家庭生态环境对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家庭建设的投入不够。长此以往,缺乏家庭温暖、渴望父爱和母爱的孩子们,势必产生心理疾患,出现非正常的言行,更为严重者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家庭经济状况等多重因素制约,孩子无法进城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无法享受健全的家庭教育。同时,在查阅了一定的资料和深入访谈后,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家庭教育能力欠缺。他们把培养孩子成才的希望寄予学校和老师,由家庭教育的主体、孩子的监护人转变为孩子的抚养者。

三是家庭监护的缺失。当前,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主要由双亲中的一方和双亲的委托人代为执行,大致分为三个类型: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亲戚朋友、同辈监护。在单亲监护中,一般是由母亲承担监护的职责,在监护上存在管教不能刚柔相济、没有太多的精力以及对孩子的教育和监护能力有限的问题;在隔代监护中,监护缺失比较严重,普遍存在着重看管轻沟通、重物质轻精神、重养育轻教育的现象,与孙子辈之间有着明显的代沟;在亲戚朋友、同辈监护中,监护缺失最为严重⑤。这种不科学、非理性的监护模式,一定程度上成为孩子不良习惯和行为的催生剂,对孩子人格的发展、社会道德的发展带来负面效应。

学校、老师对留守儿童心理教育重视度不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构成了人类所接受的全部教育。当儿童入学以后,学校对于儿童的影响力逐渐上升到首要地位。学校因素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首先是学校职能履行不到位。学校由于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无论在办学方针还是管理措施上都不得不以“分数”为中心,片面追求升学率。办学方针和指导思想的失误造成学校教育失衡,重文化知识传授轻思想道德教育、重成绩分数提高轻综合素质培养、重学习成本投入轻校园生态环境建设、重优生轻差生,已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普遍“通病”。在这样的氛围中,留守儿童难以得到科学的辅导教育,难以与老师、同学进行良好沟通,缺点难以得到及时纠正,心里困惑难以得到及时解决。

其次是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差、农村教育投资少。这突出表现在:一是农村教师业务能力相对较低,许多教师是高中毕业以后就在学校任教,部分教师还缺乏教师资格证;二是农村教师结构不尽合理,语文、数学等主科教师较多,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的专业教师奇缺;此外还存在着是农村教师队伍编制不足和待遇低的问题;三是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地方财政相对很紧张,对教育投资少,从而导致学校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受限,不少教育活动无法开展,这也成为产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之一。

最后是对家庭教育指导不力。在我国农村,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是脱节的。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使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更显迫切和重要,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对孩子监护人进行指导。而学校对家长的错误理念和行为听之任之,并未主动地加以引导和纠正。由于学校对孩子家长或监护人指导不力,“家”、“校”脱节,从而难以保证教育发挥最大功用,学校也不可能对留守儿童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和管理。“家”、“校”双方均不能将问题解决于萌芽之中。

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对策分析

强化政府职能,体现政府的主导作用。首先,加快我国经济增长,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奠定物质基础。政府应通过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降低技术引进成本,扶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加快经济发展,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城市化进程等各种方式为农民工创造更多的本地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其次,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直至消除城乡差距,确保收入分配起点公正。

再次,保证城乡儿童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逐步取消进城就业家庭的农村儿童在城市上学的各种限制,为他们提供均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对于农村中小学教育,国家应加大投入,同时应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加强监督,将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此外,投入学校的资金可作为引进教师、建设校园、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在校寄宿环境之用。

最后,政府各级职能部门应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净化留守儿童校园周边环境,进一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障机制,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救助工作,扩大社会的宣传,充分运用舆论导向的功效,引导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重视学校作用,建立和谐的校园氛围。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构建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充要条件。一是要改变师资短缺的现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与挖潜相结合,重在挖潜。职业道德教育与业务能力提高相结合。改善教学环境与提高教师待遇相结合,规范管理,强化制度,加大教学设施建设,提高教师收入。

二是要推行家长代理,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对于留守儿童比较多的农村中、小学,可以抽出一至两名教师,具体负责留守儿童的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工作。

三是要广泛筹措资金,扩大和完善寄宿制度。第一,争取政府投入、社会团体和个人多方捐赠,下大气力扩建宿舍,抓好食堂,改善寄宿条件。第二强化管理、规范各项费用,提高管理水平。创新制度建设。

四是要加强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能力。学校可设“留守儿童”自主自强培训班,让他们学会生活自理,学会与父母交流情感,学会理财,学会互相帮助,学会奋发向上。

五是要将家校合作常态化,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学校应根据留守儿童的个性或特点,建立切实可行的家校合作制度。此外老师应该尽可能为留守儿童创造与家长联系的机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此外学校可以指导留守儿童定期与在外地的家长保持沟通和交流。

优化家庭环境,营造温馨的家庭空间。良好家庭生态环境不仅关乎孩子健康人格和美好品德的形成,而且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优化家庭生态环境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首先,提高留守儿童父母和代理监护人的素质是当务之急。一是以村或几个相邻的村为单位,大力推进社区家庭教育,加大对留守儿童父母或代理监护人的培训力度。二是进城就业的农村家长应加强自我教育,应有意识地探求“远距离育儿”的新办法,一定要打工和学习两不误。

其次,将建立和谐的邻里关系作为优化家庭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建立和睦的邻里关系,一是要求父母以身作则,与邻里之间和平共处,互帮互助,建立良好互动的关系。二是在父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下,引导和鼓励子女加强与邻人交往,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品味交友的乐处;继而引导子女主动参与同龄群体的活动,与同学友好相处。

最后,合理选择监护人,强化父母或代理监护人的责任意识。选择监护人时,务必严格标准: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经济能力,具有爱心和较强的责任心,没有不良品行。家长将孩子委托给代理监护人之后,不能放任不管,而应该保持与监护人的联系。

(作者为周口师范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河南省2013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2400411238)

【注释】

①叶敬忠:“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人口学刊》,2006年第3期。

②叶敬忠:《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2~34页。

③周林,青永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北京: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2页。

④胡朝晖,王红玉:“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探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⑤李新,张静:“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刍议”,《人民论坛》,2012年第3期,第83页。

责编/许国荣(实习)

作者:臧书起

上一篇:铁路站段人事管理论文下一篇: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