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产管理技术要领分析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作为现在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生长快,木材易加工的一种木材,杨树是现在林业部门重点保护的一种树木,而杨树的栽培以及病虫害的防治也是现在林业部门的基础工作。所以对于现在栽培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方面,本文也就在杨树栽培技术的基础之上分析主要病虫害的根源以及防治措施,从而引出说明杨树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为杨树的栽培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基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林业生产管理技术要领分析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林业生产管理技术要领分析论文 篇1:

林业营造林技术与效益分析

摘要:营林对提升林业资源保护水平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列举营林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对应措施,然后重点介绍营林技术管理,从营林方法和技术措施两个方面展开讨论,最后简单分析营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营林;技术;效益;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森林资源开发越来越剧烈,造成森林资源总量下降。要恢复林业发展动力,提升森林资源保有量,除了加大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力度之外,进行人工营林应该最有效的方法。林业可持续发展当然离不开营林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在营林上改变传统生产管理方式,建立新形势下营林工作的新秩序,确保营林生产能够收到切实的效果。

1林业营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营林工作的重要性不用赘言,将营林管理制度化已经是大势所趋,虽然营林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只要将营林管理纳入科学化制度化管理体系,采取有力措施和对策,就一定可以取得营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1.1存在问题

我国开展营林管理由来已久,但营林效果并不能够让人满意,一些制约因素不克服,一些问题不解决,营林效果很难有大幅度的提升。

一是对营林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营林工作是林业管理的重要的内容,但营林管理依然还在低层次水平徘徊,说明营林工作还没有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二是林木良种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具体表现在种子类型单一,管理水平不高,苗木培育生产形式落后,更新换代周期过长;三是营林数量和质量不成正比。政府和相关部门每年都要投入巨资进行营林更新,营林面积迅速扩展,可因为营林质量不高,营林保存量难以保证,有人种无人管现象比较严重,造成营林成本加大;四是营林与市场需要不配套。营林需要定向培育,要有长期打算,因为缺少商业考虑,林业木材出现供应困难,这也影响了营林的经济效益;五是集约化生产能力欠缺。营林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规范化生产,如果管理长期处在松散的状态之下,营林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实现集约化生产、科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应该是营林生产追求的重要目标。

1.2措施与对策

针对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要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切实抓好苗木基地建设,因为只有扩大种植优质林木才能实现速生丰产。要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在林木良种的选育快速繁殖推广方面下功夫;二是优化营林造林的经营管理方式,要采用集约化经营方式,改革传统粗放式营林管理模式,规范营林行为,提高机械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三是建立营林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监管,提升营林质量,要增加林业资源总量,有效保持总量,实现营林数量和质量的同步增长;四是营林经营要与市场接轨。市场经济下营林也要适应市场需要,这样才能赢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赢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林业营造林方法和技术措施

林业营林方法很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营林管理中也需要实施一些具体的技术措施,这也需要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2.1造林方法

2.1.1播种造林播种造林有叫直播造林,就是将种子直接种植在林地进行的造林方法。直播造林省却了很多环节,当然显得简单易行,操作方便,适用于大面积造林。但直播造林对立地条件有比较严格的要求。种子容易发芽,种源也比较充足,其他自然灾害比较轻。特别是对人烟稀少的地区,更适合这种播种方式。直播造林还有块状播种、条播、撒播、插播、穴播之分,一般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和消毒处理。这对保证发芽率和出苗率都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1.2植苗造林植苗造林法应该是最常见的营林方法,主要是通过培育苗木进行移栽定植。采用这种营林方式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要追求营林的高效,就要注意不同地块不同土质对苗木的影响。所以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树种种植或者间作、套种、混交,充分发挥土壤肥力,攫取效益最大化;二是选择最佳营林时间造林。不同季节不同区域不同树种,对种植时间的要求都有不同。

2.1.3植造林所谓分植造林,就是用林木的器官或地下茎等作为造林的材料直接栽植造林的方法。分植法相比植苗法要简单,操作比较容易,成活率也较高,幼苗生长也比较快。采用这种造林方式,还能有效保存母体的优良性状。像杨树、柳树、泡桐等都适合采用分植造林的方式。这种造林方式对林地立地条件要求比较高,同时也受母体数量与分布的限制。大面积推广还是有些难度的。

营林方法众多,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有些树种几种造林方式兼而有之,就要进行对比和筛选,要选用最简便最有效的那种方式。营林效果应该是最需要考量的技术标准。

2.2技术措施

营林经营手段包括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天然培育等多个方面,人工植苗培育更新是最直接最普遍的做法。如何把植苗培育工作做好,把苗木栽植管理措施落实到位,这关系到营林经营管理的成败。因此,要加强相关技术措施的管理,规范营林经营行为,提高营林效果。

2.2.1造林地选择造林地块选择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唯一需要遵守的就是“适地适树”,也就是根据地质条件选择适合的树种进行造林。这就需要对立地条件进行科学评估和分析,然后针对这些适值参数进行树种选择。当然,立地条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必要的时候也要进行人工改造,改变土壤结构。

2.2.2整地复垦地块选择好之后,就要对地块进行整理备耕。可以对地块上的杂草灌木和其他植物进行彻底清除。要增加阳光直射地面的机会,对土壤结构进行物理改变。因为土壤温度升高也能够增加土壤肥力,还能够提高幼苗成活率,提高造林质量。整地当然要进行复垦中耕,就是对地块进行土壤深翻,不仅可以改善土壤内环境,还能为树根吸收养分水分正常发育提供条件。

2.2.3播种育苗播种育苗是造林的重要环节。一是良种选择,浸种消毒;二是肥水管理,培育壮苗,为人工造林奠定坚实基础。

2.2.4定植抚育植苗定植也要注意一些技术要领。一是在移栽时间要把握好,阴雨天最合适,定植要将植苗端正栽植,注意压实周围泥土,还不能有窝根现象;二是栽植后要及时浇水,确保植苗成活。植苗成活后,相应的抚育管理也要及时跟上,中耕、除草、松土、追肥以及灌水排水等等,这些细节工作都要做实做细。

2.2.5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原则,通过多种防治手段,把病虫危害控制在最低水平。常用的防治方法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其中化学防治是见效快的有效防治方法,要针对不同病虫害类型施用不同的药剂,还要抓住最佳防治时机,这样才能获得最佳防治效果。

3林业营林效益分析

营林经营在迅速增加林业资源总量的同时,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也随即生发出来。大面积人工造林,可以为各行各业提供木材资源,特别是适销对路的树种,更是市场上的抢手货,经济效益值得期待。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业都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所以,人工造林是一举多得的经营手段。

3.2生态效益

营林的生态效益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是涵养水源效益,丰富的林业资源,可以有效净化水质、防止水土流失、抵御旱涝,对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效果非常明显;二是防护作用,人工林能够有效防沙固土,可以为人们筑起一道道天然屏障,所发挥出来的生态效益难以用数字来表示。人工林还有绿化美化环境和净化空气的作用,这对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新章.论加强营林工作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2011,(12).

[2]金宏伟.浅谈营林的经济实用技术[J].实践与探索, 2010,(12).

[3]陈淑香.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广东科技,2009,(3).

作者简介:罗衡,壮族,荔浦县林业局林地管理办公室,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造林技术。

作者:罗衡

林业生产管理技术要领分析论文 篇2:

分析杨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摘 要】作为现在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生长快,木材易加工的一种木材,杨树是现在林业部门重点保护的一种树木,而杨树的栽培以及病虫害的防治也是现在林业部门的基础工作。所以对于现在栽培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方面,本文也就在杨树栽培技术的基础之上分析主要病虫害的根源以及防治措施,从而引出说明杨树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为杨树的栽培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基础。

【关键词】杨树;栽培;病虫害;防治

引言

作为现在我国主要的经济型林木,杨树的正确健康的栽培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是我国现在林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所以对于我国来说,加强对杨树的生产管理和技术加强越来越成为现在杨树栽培的焦点。研究杨树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概述杨树栽培技术

杨树栽培要把握好3个环节的内容,即杨树栽培应采用良种,栽植杨树的整地要求和抓好杨树的栽植环节,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栽植杨树的技术要求,以黑杨树为例

根据黑杨派杨树的生物学特性,杨树造林时推行“四大一深”科学栽植法,即大塘1米见方,大苗苗高3.5米以上,大株行距,大水浇足,深栽80厘米。

(二)栽植杨树的技术要领

杨树植苗造林的技术要领可用“三埋两踩一提苗”来概括,具体说是:先埋1/5深(20厘米)表土,然后将苗放入,再埋土至2/3深(70厘米左右),踩紧实,最后埋土至地面,再次踩紧实,接着将苗往上提提,以利根系舒展,浇足水。

(三)栽植杨树的整地要求

杨树根系发达,呼吸作用强烈,需要良好的土壤通气条件,另外在多数情况下,土壤中许多养分由植物不能利用的形式转化为可利用的形式,也要依靠好气细菌的分解作用。因此在杨树人工林集约化栽培中,全面深翻整地是重要措施之一。全面整地时,翻耕深度应视土壤坚实度而定。在中壤和沙壤土上,深翻30-40厘米即可;在较粘重的土壤上,要适当增加整地深度。

平原农区,发展杨树可不必进行全面整地。在造林前将穴挖好,穴的规格:培育大径材应挖大穴,为100×100×100厘米,培育小径级材,纸浆材可小些,但不应小于60×60×60厘米。

(四)栽植杨树的施肥要求

杨树造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在这类土壤上营造杨树丰产林,必须大量施用有机肥,每穴施厩肥100-200千克。在植树穴底部与生土搅拌均匀,再覆上10-15厘米表层土后造林,使苗木不与肥料接触。沤制有机肥时,添加过磷酸钙效果较好。在造林的同时,每穴拌入0.5-0.7千克过磷酸钙也可,但是要特别注意不要使磷肥与苗根接触,因大部分小型化肥厂所产的过磷酸钙有游离硫酸残留,与根系接触时会发生烧伤。

(五)栽植杨树的技术环节

⑴防止苗木失水是保证成活的关键,要尽一切可能在起苗、运苗过程中防止苗木失水。苗木运到造林地后,最好在水中把苗干下部浸泡2-3天(至少浸泡24小时),使之充分吸水后再取出造林。⑵在轻质土壤和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段栽植大苗时,应适当深栽,可使原根茎深入土中50-70厘米或更深。但在粘重土壤上或夏季地下水位过高处造林时不宜深栽。⑶在栽植时,应将太长的侧根截短,以防栽时窝根,影响生长,将伤、断根及机械损伤严重的根系清除,以免发生腐烂而感染病害。⑷春旱严重地区,造林后必须立即灌透水1次,灌后栽植穴土壤下沉不均,造成苗木倾斜时要及时扶正踩实。如栽植后发现苗木地上部分已干死,成活无望,但苗根还存活时,应立即平茬。⑸如苗木上端稍有弯曲,可在栽植时,将不垂直地面的苗木梢部转向北面,利用杨树苗的向光性,逐步把苗木梢头调直。⑹栽植大苗时,应将侧枝全部修去。但为防止苗干产生更多的萌条,可对部分较大侧枝进行短截,保留长5-10厘米小桩,1-2年后再从基部截去。

二、杨树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食叶类害虫

防治措施:人工清除越冬蛹,尤其是摘除第1、2代幼虫虫苞,利用成虫趋光性,灯光诱捕诱杀成虫;利用白僵菌或苏云杆菌防治,可用90%敌百虫、80%敌敌畏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其他食叶类害虫如杨小舟蛾、刺蛾等可参照杨扇舟蛾防治方法。

(二)蛀干类害虫

防治方法:幼林注意抚育除杂,保持林内通风透光,在幼虫期用毒签或500倍有机磷农药用注射器注入蛀孔再用湿泥封住;在成虫羽化期(7-8月)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施树干杀灭成虫;花绒坚甲和啄木鸟对天牛有抑制作用,应加以保护利用。

(三)刺吸类和螨类危害及防治

防治方法:防治草履蚧可选择氧化乐果等农药,红蜘蛛可用三氯杀螨醇1000倍液,叶蝉可用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防治。

(四)杨灰斑病

危害多种杨树,从苗木、幼树到大树都能发病。以苗期和幼树受害最重,病叶早落嫩梢枯顶。病害发生在叶片及嫩梢上,在叶片上先生出水渍状病斑,后期病斑上发生深绿色突起的毛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幼苗顶梢和幼嫩树梢病后死亡变黑,失去支撑力下垂。病害的发生与降雨、空气湿度关系密切。6-7月份高温多雨易引发病害,尤其是苗圃地以及幼树。防治方法:注意扦插苗不宜过密,实行轮作,不重复使用同一地块作苗圃,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喷雾杀菌,半月1次,坚持3-4次,消除病株病枝。

三、杨树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一批杨树优良品种的培育出,需依靠坚实的栽培技术与研究的辅助,可以在缩短了轮伐期的条件下,提高产量和木材质量;在杨树病虫害防治方面,结合原因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综合防治技术。

在广大平原农区,种植杨树不仅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很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四旁”(路旁、渠旁、村旁、宅旁)有很多空闲地适于种杨树,除可供应木材外,还能发挥保护农田和美化环境的作用。杨树在生产木材的同时,吸收和固定大量CO2,净化空气作用很显著。

四、结语

根据上文陈述的现在栽培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方面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出,在杨树栽培技术的基础之上分析可以很清楚的看出病虫害存在的根源以及解决方式,在一个侧面来说,推动了杨树培育的发展,更是给杨树在以后生活中的更好的生长培育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志华,林芳,程祖强.杨树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3):208.

[2]赵波,傅军,徐建敏.安徽营造林工作手册[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2008:20~26

[3]刘华,王之安,浅谈杨树病虫害防治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7):125.

作者:刘晓敏

林业生产管理技术要领分析论文 篇3:

小葡萄缘何成为助农增收大产业

【摘要】设施葡萄栽培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葡萄栽培上的新发展,它是通过建造温室和大棚,形成一定的生态环境,使光照、湿度、水、气、土壤等方面更适于葡萄生长,同时可以防御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根据葡萄生长发育规律,人为地控制它的温度、光照、湿度、营养,达到预期的生产目的,如把成熟期提早或延迟上市,满足不同季节消费需求。张掖依据优良的光质、洁净水土、昼夜温差大等优越自然条件,自2004年以来,从试验、发展到逐年扩大种植设施延后葡萄规模,已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

【关键词】设施葡萄 发展 调查

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南依祁连山、北靠合黎山、龙首山,黑河贯穿全境,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素有“塞上江南”、“金张掖”之美称。张掖是传统的农业市,农业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祁连山沿山的冷凉区域农业条件差,种植结构单一,农民增收难度大。但由于光照充足,土壤结构疏松,矿物质含量丰富,气候温差大,环境无污染,非常适宜于优质葡萄栽培,在葡萄产业的发展上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此,张掖市经过多年来的积极引导发展设施葡萄产业,现已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为背景持续快速发展设施葡萄的新路子,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

一、产业发展现状

张掖设施葡萄栽培自2004年起步以来,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强势推动和各县(区)的大力实施下,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全市六县(区)43个乡镇建成葡萄生产基地3.25万亩,产量达706万公斤,产值9884万元,亩均收入达3041元。为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张掖将设施葡萄产业规划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设施葡萄8万亩。生产的设施红地球葡萄品质优良,2009年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011年获得有机食品认证,“金张掖红提”荣获“甘肃十大名果”、“中华名果”称号,先后获得“全国晚熟、晚采优质葡萄金奖”和“第二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金奖”等奖项。张掖市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中国设施延后葡萄第一市”。

二、产业发展的优势

张掖市具有优良光质、洁净水土、充足光照、温差大、设施葡萄生育期长等优越自然条件,所生产的设施延后葡萄,果实色泽艳丽、果肉硬脆、含糖量高、适口性好、风味独特、品质上乘,且产期、质量、效益占有明显的优势。

第一,气候冷凉,充分利用“冷资源”,有利于设施葡萄的延后生产。露地栽培的葡萄成熟期多数都集中在7、8、9三个月上市,但由于祁连山、大黄山沿山区年平均气温3~6℃,冬季无连续3天以上的降雪天气,具有得天独厚的冷凉气候,有利于控制棚内温度,可使葡萄提前到5月或延后到12月~1月成熟,延缓成熟,拉长产品货架期,是国内公认的设施葡萄延后栽培优质产区。

第二,光源充足,生长期延长,有利于葡萄着色。张掖川灌区气候干燥、日照充足,在葡萄生长期日照时数达3085小时,葡萄成熟期的水热系数K<0.6,蓝紫光含量高,光质优良,有利于葡萄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适宜优良葡萄品种的种植。干燥的气候条件,降低了葡萄病害的发生几率,使用农药相对减少,所生产的产品色泽艳丽,品质优佳。

第三,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糖分积累,提高适口感。张掖白天气温高,夜间凉爽,昼夜温差15℃~20℃左右,有利于糖分积累,特别是适宜的气温,在海拔1800~2400米的地区可利用冷热空气置换方法等配套技术,使其果粒着生松紧适度,果肉硬脆,甘甜爽口、不酸、不涩,有适宜的口感。

第四,资源利用少,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缓解农业灌溉用水矛盾。设施葡萄是一项节水、节地、节劳力的高科技产业,可利用石砾、滩地、沙荒地和撂荒地发展,不占用耕地或占用耕地少;设施葡萄需水量为每亩150M3,是大田种植作物用水量600M3的1/4,生产管理用工仅是大棚蔬菜的一半。

第五,市场需求大、前景好,增收效益明显。我国春节前后,鲜食葡萄的需求量为20万吨,而国内的生产能力仅为6000吨,其余全靠进口满足需求。张掖种植的设施葡萄一般在10月份后至次年2月份前上市,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张掖规划发展设施葡萄8万亩,产量可达到1.2亿公斤,按每公斤平均售价13元计算,产值达到16亿元,仅此一项,全市农民人均可增收1700余元。

三、产业发展的做法

第一,构建组织作保障。2008年,张掖把发展设施葡萄产业纳入全市 “十大工程”之一的现代农业示范工程,相关部门成立了设施葡萄产业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力做好设施葡萄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项目争取、技术培训、产品质量提升、市场营销、宣传及种苗基地建设等工作,建立张掖设施葡萄网,定期提供技术指南、产业动态、市场供求等信息。

第二,惠农政策促发展。积极整合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资金,发放林业小额贴息贷款21469.6万元,财政贴息966万元,对每座标准大棚补助资金5000至10000元,用于大棚配套卷帘机,保温棉被,配套滴灌设施;对每座标准温室按3万元-10万元贷款补助3年贴息,促进了基地规模发展。同时各县(区)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措施,使设施葡萄在全市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力促产业发展壮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三,科技助推增效益。一是制订《张掖市设施红地球葡萄果实质量分级标准》、《绿色农产品张掖市设施红地球葡萄生产技术规程》、《有机农产品张掖市设施红地球葡萄生产技术规程》、《张掖市葡萄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程》、《张掖市葡萄苗木质量检测及包装储存技术规程》,形成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二是围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实施“112”科技培训,推行“定人、定责、定棚、一定3年不变”责任制,集中为农户开展全方位技术服务,全力推进葡萄标准化生产。三是在设施葡萄栽培生产过程中,以设施延后栽培为主,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引进葡萄“双调、果粒增大技术”等2项专利技术,组装配套美国“奇宝”、中国“绿源贝”和德国生产的有机专利产品碧护等6项专利产品,提高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

第四,金融措施保服务。一是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全方位提供资金支持。充分利用支农资金,不断简化贷款审批手续等措施,全方位解决设施葡萄产业发展资金缺口。止2014年9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53亿元,较2008年增长2.16倍。二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支付工具和手段,结合农信银系统、金融便民服务点、助农取款服务点等构建畅通的支付结算平台。近几年全市先后在农村地区架设ATM机295台、POS机具4071台、转账电话及其他支付工具4138台,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937个,设立金融便民服务点及助农取款服务点共294个,为葡萄产业发展提供了极速、便捷的结算通道。

第五,创新营销拓市场。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产品知名度。通过在省会城市设立大型宣传广告牌,编印介绍金张掖红提葡萄的各类宣传册,在金张掖红提葡萄网站及时登载和发布信息,让国内外客商了解我市设施葡萄产业发展的最新情况。二是通过召开设施葡萄发展研讨会,邀请客商来张掖进行现场观摩及学术交流和产品推介会,扩大在国内外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金张掖红提的知名度。

四、存在的问题

第一,规模化生产尚未形成,产业化经营程度低。目前,设施葡萄栽培基本上以家庭为单位,规模不大,组织化程度低,先进的设施葡萄高产栽培技术得不到很好的推广应用,难以形成规模型市场效益和区域优势,产业化程度较低。

第二,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资金短缺制约发展。设施葡萄是一项高投入、高技术、高产出的项目,以“十二五”规划的新建8万亩设施葡萄为例,据估算所需投入资金就达31.6亿元。而政府补贴资金有限,社会融资困难多,依靠群众自筹建设有一定的困难,虽然政府行为对设施葡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资金不足直接制约设施葡萄产业的发展壮大。

第三,农户的市场意识不强,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一是受根深蒂固的传统农业生产观念和生产模式的影响,农民习惯于小而全、多而杂和粗放管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设施葡萄缺乏认识,顾虑较多,等、靠、要思想相对严重,政府推动与群众自愿差距大,出现了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二是由于设施葡萄栽植是一项技术密集型和精细管理的新产业,需要文化素质较高的新型农民,而我市农民大部分都是粮农转果农,接受并应用设施葡萄高产栽培技术能力低,真正懂设施葡萄栽培技术人员少,缺乏在政策、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宣传和引导。

第四,信贷支持力度不够,金融服务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一是虽然辖内涉农金融机构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积极支持设施农业发展,但由于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储银行支农功能弱化,仅靠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持设施农业发展显得力不从心。二是对于设施葡萄种植和农业产业发展大户来说,传统的期限短、金额小的小额农贷已经难以解决生产经营中的资金需求,发展现代化的规模产业,需要三至五年甚至期限更长,金额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的资金支持,往往由于缺乏合格的抵押担保资产而难以得到相应的信贷支持。三是农村金融体系组织机构单调,服务功能不全,服务手段传统、单一,金融服务方式滞后,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发展需求。

第五,市场开拓能力弱,品牌效应不够。未充分利用“金张掖红提”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价格,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在国内外市场没有形成品牌影响,而是依靠农户分散经营、自我营销模式,难以扩大销售市场。

五、加快设施葡萄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根据市场需求,立足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快基地建设,扩大设施葡萄种植规模,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以农户为主体,按照布局区域化、基地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建设设施葡萄示范园,在技术推广、人员培训、经营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不断壮大葡萄产业规模,优化产业发展。

第二,积极探索发展方式,走多元化发展新路子。设施葡萄前期投入大,农民投资能力有限,必须多层次、宽领域拓宽投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一是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支农资金,采取补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等方式,优先配套完善灌溉、电力等基础设施,优先安排打井、农机具补贴等扶持措施,创造有利的生产条件,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产业注入活力,增强产业发展后进。二是进一步培植和发动专业大户,以其在资金、技术、土地、市场、社会影响等方面的优势,带动广大农户积极参与产业建设,共同致富。三是引入公司、企业建立基地。通过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吸引公司、企业建立有规模的示范基地,扩大产业规模,帮助农户解决建设资金和销售问题,使葡萄生产无后顾之忧,增强发展后劲,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第三,创新金融服务理念,解决产业发展后顾之忧。一是主动争取政策,健全完善金融机构网点。在现有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金融便民服务点功能,加快村镇银行建设,做到乡镇、中心村、居民集聚区、特色园区全覆盖。二是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根据特色产业的新发展,推广金融服务新产品,不断满足产业发展的金融需求。三是继续推广授信贷款、联保贷款,根据农村产业延长贷款期限;着力完善生产设备、宅基地、农房等有形抵押贷款;积极探索发展“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公司+产业市场+农户”等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贷款等多种担保方式,有效破解贷款担保难问题。

第四,健全服务体系,强化技术支撑。一是坚持“服务农民,服务农村”的宗旨,开展分片分类包户培训,促进培训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结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二是逐步建立县、乡、村、社科学技术推广体系,形成县有中心、乡镇有站、村有技术员,社有明白人的科技推广网络,为设施葡萄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社会化的科技服务。三是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帮扶示范点制度,坚持标准化生产,切实解决好种植户的技术难题。

第五,狠抓市场开拓,推进产业化经营。一是充分发挥温室葡萄生产合作社作用,进一步培育设施葡萄经纪人和营销流通队伍,加强信息的沟通与合作,认真搞好市场调查,参与产品保鲜、销售,尽量减少流通环节,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抗风险能力。二是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及时收集整理、分析预测和发布信息,为葡萄产业提供产、供、销一条龙的营销网络,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保证种植户既丰产又丰收。同时在现有宣传的基础上,还要借助旅游产业的发展,扩大葡萄产品宣传,提高“金张掖红提”葡萄的宣传效应和知名度,开拓消费市场。

作者简介:万雪梅(1977-),汉族,甘肃靖远人,中国人民银行张掖市中心支行,研究方向:金融。

作者:万雪梅

上一篇:村镇环境管治方案下一篇:村委清洁工程应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