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信息技术发展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基于分布式的省级林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以湖南省为例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数字林业”建设的大力推进,特别是集体林权主体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林木林地流转业务日趋频繁,对于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林权管理信息系统要求越发迫切。林权管理信息系统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为林业信息化和“数字林业”的建设奠定基础。现有的林权管理信息系统存在小班宗地界线不清、数据共享性差、图形编辑缺乏、系统兼容性差、系统维护成本高、不易扩展、产权无法明晰等问题,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需求。 当前,省级林业信息化水平在中国还比较低,随着林业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省都加大了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有些省厅单位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林业数据,急需对这些数据进行规范管理,并充分利用好这批数据,发挥出林业数据的潜在价值。同时,前几年开展的森林资源数据更新,对林业工作人员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培训,使全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具备了应用林业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现有林权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以及省级有关部门的指导意见,结合林权业务的流程和林业相关部门的制度进行系统分析。系统采用客户端/服务器的三层体系结构,结合组件式技术,基于.NET框架平台,以ArcGIS Engine9.3组件为开发工具,ArcSDE为空间数据引擎,Oracle为后台管理数据库系统研发的基于分布式的省级林权管理信息系统。 本文以湖南省林权管理信息系统为例,结合林权改革成果,按照林权业务流程来设计省级林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由于林业数据是海量的,所以在数据结构设计过程中,基于空间数据模型,对林权权属数据和地理基础数据进行集中管理,详细分析了数据结构,数据处理流程,最后采用后台托管提交版本的方式解决版本冲突的问题,定期进行数据压缩分析,通过建立属性索引和空间索引的方法来优化数据库的性能。论文结合湖南省林权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进行了林权信息管理的需求调研、可行性分析、数据库设计、功能开发、集成测试等过程。实现了基本的地图浏览查询、权属导入导出、林权证初始登记、统计报表输出、多用户同时在线图形编辑和属性数据录入等功能。解决了林权改革后,林权数据信息管理困难的问题,为深化林权改革服务,使林权数据以更直观、更方便的方式为林农所用。经过试用,该系统可以满足业务的要求,实现了林权数据的集中管理,同时保证了信息在网络中传输的安全性,能为省、市、县不同层次的林业相关部门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系统支持基层数据处理、中层管理控制和高层分析决策的要求,全面提升了湖南省林权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本系统是组件式GIS技术在省级林业应用中的一个有益探索,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并指出了基于分布式的湖南省林权管理信息系统以后要继续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关键词:林权;ArcSDE;GIS;ArcGIS Engine;信息管理系统

学科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概述

1.2.1 林权

1.2.2 林权变更

1.2.3 林权管理

1.2.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1.2.5 林权证

1.3 国内外林权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1.3.1 国外主要林业管理信息系统

1.3.2 国内林权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概况

1.3.3 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的发展趋势

1.3.3.1 数字林业

1.3.3.2 林权信息管理

1.3.3.3 数据标准化,规范化

1.3.3.4 精准林业

1.3.3.5 网络 GIS

1.3.4 国内林权管理信息系统存在问题分析

1.3.4.1 技术原因

1.3.4.2 主观原因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2.1 林权管理信息系统架构

1.4.2.2 林权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1.4.2.3 林权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实现

1.4.3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选题依据

2.1 研究理论基础

2.1.1 林业信息化理论

2.1.2 数字林业理论

2.1.3 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中的应用理论

2.2 关键技术

2.2.1 空间数据库

2.2.2 Oracle 概述

2.2.3 ArcSDE 概述

2.2.4 ArcGIS Engine 概述

2.2.5 .NET 框架及 Visual C#语言介绍

2.2.5.1. NET 框架介绍

2.2.5.2 Visual C#语言概述

2.2.5.3 DevExpress 控件概述

2.3 系统技术路线与时间进度

2.3.1 系统技术路线

2.3.2 进度时间安排

第三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3.1 需求分析

3.2 可行性分析

3.2.1 技术方面

3.2.2 经济方面

3.2.3 数据方面

3.3 数据库设计

3.3.1 数据库设计

3.3.2 数据库构成

3.4 系统软硬件环境

3.4.1 客户端的硬件环境

3.4.2 服务器端的硬件环境

3.4.3 系统的网络环境

3.4.4 系统开发的软件运行环境

3.5 系统总体设计

3.5.1 系统总体设计目标

3.5.2 系统总体架构

3.5.3 系统建设原则

3.5.3.1 规范化原则

3.5.3.2 先进性原则

3.5.3.3 适用性原则

3.5.3.4 经济性原则

3.5.3.5 安全性原则

3.5.3.6 面向用户的原则

3.5.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5.4.1 GIS 基本功能模块

3.5.4.2 林权业务处理模块

3.5.4.3 林权数据查询模块

3.5.4.4 林权数据管理模块

3.5.4.5 林权数据质检模块

3.5.4.6 林权统计报表模块

3.5.5 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3.5.5.1 数据库的安全性

3.5.5.2 用户角色和功能模块的访问权限控制

3.5.5.3 系统日志

第四章 系统功能集成与实现

4.1 系统功能集成

4.2 系统功能实现

4.2.1 系统界面

4.2.2 系统登录

4.2.3 林权管理

4.2.3.1 林权初始登记

4.2.3.2 林权流转

4.2.3.3 林权抵押

4.2.3.4 林权解押

4.2.3.5 林权注销

4.2.4 林权查询

4.2.4.1 林权证打印查询

4.2.4.2 林权小班查询

4.2.4.3 林权变更历史信息查询

4.2.5 林权数据处理

4.2.5.1 林权小班附图批量处理

4.2.5.2 林权调查因子批量输出

4.2.5.3 林权调查因子批量导入

4.2.5.4 属性数据批量更新

4.2.6 林权数据质检

4.2.6.1 重复小班号检查

4.2.6.2 小班面积检查

4.2.6.3 林权证发证检查

4.2.6.4 逻辑规则检查

4.2.7 林权报表管理

4.2.7.1 林权报表生成

4.2.7.2 林权报表查询

4.2.7.3 林权报表统计汇总

4.2.7.4 林权报表统计汇总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系统总结

5.2 系统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职业学校教学论文提纲下一篇:初中教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