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视力下检验医学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出现视神经损伤合并症患者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颅脑外伤后出现视神经损伤合并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9例采用手术治疗(手术组),其余21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保守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好转情况。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外伤视力下检验医学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外伤视力下检验医学论文 篇1:

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手术效果,以及术前术后视力改善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应用玻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32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术后无1 例眼球摘除,术后视力大部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40 眼伤眼中,手术成功共39 眼,成功率达97.5%,其中功能治愈35 眼,解剖治愈4 眼,失败1 眼,失败率为2.5%。 结论 随着玻璃体切割术的技术不断成熟, 玻璃体切割术在严重眼外伤中的治疗作用越来越重要,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术;眼外伤;严重;视力改善

眼外伤是眼科的常见病,仅次于白内障,为居世界第二位的致盲性眼病[1]。眼外伤病情复杂多样,常伴有眼内多种结构的损伤如眼球穿通伤或破裂伤、眼内异物存留、眼内出血、视网膜损伤及脱离、晶体损伤等。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眼外伤,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保守治疗很难提高视力,且眼外伤如合并玻璃体内积血后易造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和眼球萎缩[2]。随着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快速发展,严重眼外伤患者通过玻璃体切割术保住眼球及恢复视力成为可能。本研究回顾性总结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应用玻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32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应用玻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治疗的严重眼外伤患者32例40眼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22例(28眼),女10例(12眼),40只眼均为单眼外伤,其中左眼22眼,右眼18眼,左眼与右眼之比1.2∶1。年龄14~66岁,平均(46.2±5.6)岁,其中<40岁占60%。职业分布:农民及民工16例(50%),城镇居民4例(12.5%),工人7例(21.9%),学生3例(9.4%),其他2例(6.25%)。其中以农民和民工所占比例最多。就诊时间:就诊时间最短者10min,最长者2年,其中伤后24h内住院12例,占37.5%。致伤原因:钝挫伤5例(前房玻璃体内大量积血4例,晶状体脱位玻璃体积血1例),眼球穿孔伤及破裂23例,眼球穿通伤眼内异物残留伤4例。术前眼部检查:无光感共16眼,光感共12眼,手动、数指各4眼,0.01~0.05共2眼,0.06~0.1共2眼。术前眼压正常28例,偏低2例,高眼压2例。

1.2 手术方法

术前经B超检查玻璃体及视网膜情况,有球内异物者行X线定位检查,并记录末次最佳视力。穿孔伤及破裂伤应当日急诊行眼球壁清创缝合术,术后10~14d行二期行玻璃体手术;异物伤应当日急诊行清创缝合+玻璃体切割+球内异物取出术;钝挫伤玻璃体积血应10~14d后行眼内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切除术切尽玻璃体积血或牵引条索,用巩膜顶压法尽量清除基底部玻璃体,部分病例借助曲安奈德使玻璃体皮质着色,有助于切尽玻璃体皮质,剥离视网膜前膜,并根据眼底情况进行激光光凝,眼内填充C3F8或硅油。玻璃体手术3个月后或硅油取出1个月后行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所有患者均采用显微镜下经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闭合式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术后予抗炎、激素、散瞳等治疗,对于眼内填充硅油或惰性气体患者体位保持俯卧位或头低位。

1.3 手术治愈标准

依据Ryan疗效标准[3],分为功能治愈:术前视力光感者术后视力提高到0.025以上或视力提高2行以上;解剖治愈:视网膜解剖复位,屈光间质透明,眼球重建成功,但视力没有达到功能治愈的标准;未愈:术后视力没有改善或者视力更差,或出现无法治疗的视网膜脱离,或者眼球萎缩。功能治愈和解剖治愈都归类为手术成功,而未愈者归类为手术失败。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均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x2检验处理计数资料,P<0.05代表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0只眼术前术后视力改变情况比较

术后无一例眼球摘除,术后视力大部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前视力与术后6个月视力比较见表1。

2.2 手术治愈情况

40眼伤眼中,手术成功共39眼,成功率达97.5%,其中功能治愈35眼,解剖治愈4眼,失败1眼,失败率为2.5%。

2.3 术后并发症

术后出现角膜水肿、角膜上皮损伤及角膜浑浊6例,患者出现疼痛、畏光、流泪及视物模糊症状。术后局部滴表皮生长因子眼药水和点必舒眼药水,口服强的松,1例角膜内皮细胞损伤严重患者予包盖双眼2~3d,严格卧床休息,减少瞬目运动等机械性刺激。治疗3~10d后,5例角膜恢复透明,1例最终出现角膜带状变性。5例患者术后出现少量玻璃体出血及前房出血,其中1例患者诉眼前有红色影子飘动,2例出现视力下降。出血活动期,予口服或静脉使用止血药;出血静止期,予扩张血管药物和活血化瘀的中药;2~4周后患者积血基本吸收。3例患者术后发生视网膜再脱离,出现视力下降伴眼前黑影,其中2例患者再次行玻璃体切除术加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复位;另1例为出血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因经济条件放弃再次手术治疗,最后出现眼球萎缩。术后3~6个月2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浑浊,予白内障摘除术。

3 讨论

严重眼外伤常造成复杂的眼球组织损伤,直接影响患者眼睛功能的预后和视力功能的恢复,尤其是眼内炎、眼内异物、玻璃体出血等。临床上出现眼外伤患者其处理原则是立即缝合伤口,恢复眼球的完整,恢复或切除脱出的虹膜,恢复脱出的睫状体或脉络膜。切除积血及被破坏的晶状体和玻璃体,避免葡萄膜嵌顿在伤口内。摘出眼内异物。复位视网膜,14d后考虑行玻璃体切割术[4-5]。传统的眼内异物取出术多在X线定位后经巩膜切口取出,成功率低,并发症多,易发生PVR[6]。对于包裹时间较长的异物及非磁性异物摘出难度更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在直视下取出异物,恢复眼球正常的解剖结构,有效地切除增生细胞依附的纤维支架,防止PVR形成。玻璃体切割术可以保住大多数严重眼外伤患者的眼球并挽救部分视力,最大程度保护视力和眼球。尤其对于儿童复杂性眼外伤,玻璃体切割术更是最佳选择。通过玻璃体切割可及时的清除混浊的屈光间质,发现并治疗视网解膜病变,直视下取出异物,去除玻璃体积血和机化组织,通过切除增生细胞赖以依附的纤维支架,可以减少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改善预后[7-9]。

本研究显示,40眼伤眼中,手术成功共39眼,成功率达97.5%,其中功能治愈35眼,解剖治愈4眼。另外。严重的眼外伤患者多伴有视网膜裂孔及视网膜脱离,出现巨大裂孔、严重PVR及视网膜伤口嵌顿,会影响视网膜最终解剖复位,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可以充分松解视网膜,尽可能提高视网膜的复位率,恢复部分视功能。但正确掌握玻璃体手术技术,严格选择适应症及手术时机,可以挽救多数外伤眼,并显著改善其视力。同时术中应注意:如眼外伤合并眼内异物时,术前应详细评估异物的大小、形状、性质,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及异物镊。同时夹异物时应夹异物中央,保持异物长轴与切口垂直。对于包裹性异物,应分离异物表面包膜,游离异物后取出。对异物周围损伤视网膜行激光光凝,以防视网膜脱离。对于晶状体浑浊,无视网膜脱离的眼穿孔伤,玻璃体切除同时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减轻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有效提高视力。切割时从前向后,从中央向周边,至前玻璃体基底部。尤其是眼内炎和有PVR形成者,术中吸引力要小,切割频率要快,以免损伤视网膜[10-11]。

综上,随着玻璃体切割术的技术不断成熟,玻璃体切割术在严重眼外伤中的治疗作用越来越重要,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秋雁,李建国,魏霞,等.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09,9(5):1004-1005.

[2] 陈惠英.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外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7):2708-2709.

[3] 傅靖婷,汪玉川.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8):982-983.

[4] 钟建胜.玻璃体切除术在复杂眼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13):140-141.

[5] 陈放,庄朝荣,赵明,等.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影响治疗效果因素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9,31(5):324-327.

[6] 马志中.玻璃体手术治疗开放眼球伤的时机和核心问题[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9,25(1):1-3.

[7] 曹永亮,李聪伶,康凤英.复杂性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手术时机的选择[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5,27(12):918-920.

[8] 龚毅.眼外伤1452例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08,8(5):980-981.

[9] 吴惠琴,赵燕麟,王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的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07,7(6):1731-1733.

[10] 贾乃伟,李兵,李寅伟,等.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临床观察[J].眼科研究,2009,27(7):627-628.

[11] 方丽君,陈平,林亚珠.玻璃体手术治疗复杂眼外伤65例临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9,31(5):53-54.

(收稿日期:2013-07-30)

作者:赖江峰

外伤视力下检验医学论文 篇2:

70例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出现视神经损伤合并症患者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颅脑外伤后出现视神经损伤合并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9例采用手术治疗(手术组),其余21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保守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好转情况。结果:随访3个月,手术组视力治疗有效者35例(714%),无效14例;保守组视力治疗有效者10例(476%),无效1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后出现视神经损伤合并症的患者,在颅内血肿救治的同时,应及早进行手术视神经探查, 施行充分减压以保护视力。

【关键词】颅脑外伤;视神经;视力;手术治疗

视神经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颅脑外伤合并症。据统计其发生率大致在03~5%左右。由于大多数颅脑外伤病人在入院时即有意识障碍,因此其视神经损伤合并症在早期抢救时易被医师忽略,失去了此病的最佳治疗时机[1]。本研究抽选我院70例颅脑外伤后出现视神经损伤合并症患者为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5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70例颅脑外伤后出现视神经损伤合并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视神经损伤诊断[2-3]:①视力下降并有视野缺损或者是失明;②患侧瞳孔检测直接对光反射消失,仍有间接对光反射及集合反射;③应用CT或X线影像检测可见视神经管骨折;④早期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肿并且充血,边界不清,晚期检查可见视乳头苍白以及视网膜动脉明显变细。根据治疗手段不同,分为手术组49例和药物保守治疗的保守组21例。手术组中男23例,女26例,年龄15~61岁,平均年龄(3265±1736)岁, 加速伤7例、砸伤7例、车祸伤20例、殴伤2例、坠落伤3例;伤后视力检查示无光感者19例(其中双眼均无光感者4例);有光感者14例,眼前手动者9例,眼前指数者7例;保守组中男13例,女8例,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3271±1745)岁, 加速伤3例、砸伤4例、车祸伤10例、殴伤2例、坠落伤2例;视力检查示无光感者10例(其中双眼均无光感者2例);有光感者5例,眼前手动者4例,眼前指数者2例;两组患者视力情况及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视神经管减压手术适应证:①意识清醒患者视力急剧下降或者是发生进行性减退;②X线或CT检测有明确视神经管骨折;③可合并脑挫裂伤或者是颅内血肿者。本研究手术治疗49例,对于颅内血肿者或是脑挫裂伤病人,应首先清除患者颅内血肿,再予以视神经管减压治疗;对于无颅内血肿的病人,可以直接沿蝶骨小翼或者是眶顶将硬膜剥离至眶尖部,然后将碎骨片清除干净;无视神经管骨折的病人予以视神经管去顶术,然后直视下探查视神经状况。对于鞘内出血或者是鞘膜破裂者,可将鞘膜切开以减压,对于硬脑膜有破损者以及前床突存在骨折者,则可行硬脑膜剪开,对视交叉神经以及脑底组织进行检查,予以充分减压后再进行硬脑膜缝合。采用保守治疗的21例患者中有10例存在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指征,但由于颅脑外伤过于严重而放弃视神经损伤手术治疗,待患者全身状态稳定后已失去减压手术机会,其中8例因伤后昏迷较晚察觉到存在视神经损伤,其余3例伤后5~7天清醒时才发现存在视力丧失。保守治疗主要措施有应用脱水剂、血管扩张药物、营养神经药物、皮质激素、高压氧疗、自由基清除剂、B族维生素等治疗。

13疗效判定[4]患者视力治疗后恢复良好,达伤前水平则视治疗为有效;未达伤前水平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意识状态均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手术组35例患者视力术后恢复良好,治疗有效率为714%;14例治疗无效(视力恢复至02~05者10例, 恢复至眼前指数者4例)。保守组治疗有效为476%;11例恢复差,治疗无效(8例视力恢复至01~02,仅恢复有光感者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疗效对比表[例(%)]

项目例数有效无效有效率手术组49351435 (714)*保守组21101110 (476)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3讨论

视神经损伤好发于颅内段或者是视神经管内段等部位,由于颅内段位于前颅凹底和脑组织之间,当发生颅底骨折或者是有局部血肿时,极易引发挫裂伤;视神经管其生理结构是受骨管所包围的,且位于骨壁,极其容易受到牵拉影响以及供血血管的损害,另外还易受到变形骨管以及碎骨片的压迫,从而引发一侧眼睛或者是双侧眼睛失明[5]。当颅脑外伤患者处于意识不清状态时极易引起漏诊,体格检查时可见患侧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是视神经损伤最有意义的体征。

伤后视力是外科术式选择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有研究表明[6],伤后视力检测为眼前指动级别是患者选择手术治疗、保障术后视力能够有明显改善的必要条件;伤后视力检测为无光感级别者,术后视力亦无法得到有效改善。对于早期视力下降呈进行性并伴有视神经管骨折或者是碎

骨片刺入的颅脑外伤病人,应积极行视神经管减压治疗。笔者认为,对于颅脑外伤后出现视神经损伤合并症的患者,在行颅脑外伤治疗的同时联合视神经减压术,对于颅脑外伤较轻但合并有视神经损伤者可经筛窦、蝶窦进行视神经管减压治疗,对于颅脑外伤病情严重且不稳定且合并视神经损伤者应予以大剂量类固醇激素治疗,再据病人视力改善状况决定是否行手术减压。本研究随访3个月结果显示,手术组视力治疗有效率714%,对照组视力治疗有效率4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赵晓波等[7]将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予以手术治疗者和药物保守治疗未行手术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发现, 手术组的疗效优于后者,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对于颅脑外伤后出现视神经损伤合并症的患者,在颅内血肿救治的同时,应及早进行手术视神经探查, 施行充分减压以保护视力。

参考文献

[1]吴慧锋,工能军,和建林,等.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胸部闭合性损伤38例救治体会[J].华北国防医药,2010.22(4):347.

[2]张军普.中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J].山东医药,2009,78(37):95-96.

[3]魏新亭,保建基,孙红卫,等.前颅窝底骨折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23(4):261-263.

[4]张晓峰,漆松涛,张嘉林.创伤后间接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2007.18(5):741-742.

[5]吴亚军,李冬梅,吴喜.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6):362-363.

[6]叶秀群.眼外伤性视神经挫伤视觉诱发电位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6):32-33.

[7]赵晓波.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21例治疗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30):60-61.

(收稿日期:20140102)

作者:董举峰 王军

外伤视力下检验医学论文 篇3:

中西医结合治疗挫伤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视网膜挫伤的疗效。方法:对61例(76眼)眼球钝挫伤引起的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西医对照组30例(38眼),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1 例(38眼)。对照组30例(38眼)常规应用扩血管、维生素治疗,必要时加用抗生素及止血敏治疗;治疗组31例(38眼)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水煎服日1剂内服2次。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3.7%,总有效率97.4%。对照组治愈率44.7%,总有效率76.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挫伤性视网膜病变可以提高疗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眼球钝挫伤 挫伤性视网膜病变 中西医结合治疗

眼球钝挫伤引起的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是眼外伤后视力严重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轻者预后较好,重者或延误治疗者可引起永久性视力损害。多年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1 例(38只眼),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6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的挫伤性视网挫伤膜病变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38只眼)和对照组30例(38只眼),治疗组:男15例,女16例;年龄12~58岁,平均31岁,单眼24例,双眼7例。致伤原因:木棍、拳击、脚踢伤16例,车祸伤8例,球类击伤6例,高处坠落1例,单纯视网膜震荡伤22只眼,重度挫伤性视网膜病变16只眼。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7~62岁,平均35岁,单眼20例,双眼9例。致伤原因:木棍、拳击伤13例,车祸伤10例,砖头击伤3例,球类击伤4例,单纯视网膜震荡伤21眼,重度挫伤性视网膜病变17眼。两组病人均为伤后1~72小时入院,年龄、受伤程度、眼底病变程度及就诊时间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

诊断及纳入标准:诊断依据及纳入标准:①明确眼部挫伤史;②视力不同程度下降;③单纯视网膜震荡表现为:黄斑部水肿较轻,有水纹和混浊,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消失,不伴有视网膜出血、渗出。重度挫伤性视网膜病变表现为:眼底水肿范围大,程度严重,后极部网膜呈灰白色,黄斑部呈樱桃红色,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消失。伴有视网膜出血、渗出[1,2];④眼底检查无视网膜破孔和脱离;⑤眼眶CT排除视神经管骨折,头颅CT排除颅脑损伤;⑥有出血倾向、孕妇及妇女经期不在纳入范围。

治疗方法:治疗组,入院后予0.9%NS 250ml加舒血宁注射液(内含银杏叶)20ml静脉滴注(儿童用量酌减),每日1次,10~14天为1疗程,治疗1~2个疗程,复合维生素B 2片/次,3次/日,维生素C片0.2g/次,3次/日;有眶壁骨折或睑皮裂伤着加用头孢类抗生素静滴5天,出血者加用止血敏1.0g入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静滴3天;入院3日后加用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方药组成:桃仁10g,红花8g,赤芍15g,当归15g,川芎10g,生地15g,丹参15g,牛膝15g,柴胡10g,泽泻10g,车前子10g,茯苓15g,猪苓10g,甘草6g,眼底出血者桃仁、红花减量加用丹皮12g、旱莲草12g,三七粉3g。每日1剂,煎汤,早晚各200ml饭后口服,5天为1个疗程,对1个疗程未愈者,间歇2天后重复第2疗程,全部病例1~3个疗程。后期眼底病变大部分吸收或仍有少许渗出及出血则加用明目地黄丸以补益肝肾,益精明目。对照组,西医治疗同治疗组药物。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①治愈:视力恢复1.0以上,视网膜水肿消失,渗出、出血吸收,眼底清晰可见;②好转:视力上升到0.8以上或上升四行以上,视网膜水肿消失、出血渗出大部分吸收;③无效: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呈部分吸收,但视力无明显上升。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X±s表示,应用SPSS12.0软件包,两组数据行t检验,P<0.01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 果

治疗组38只眼,治愈28只眼,占73.7%。好转9只眼,占23.7%。无效1只眼。总有效率97.4 %;对照组38只眼,治愈17只眼,占44.7%。好转12只眼占31.6%。无效9只眼。总有效率76.3%。

治疗结果经统计分析,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sup>29.517,P<0.01),见表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比较,治疗组视力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眼)

讨 论

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是由于外来的钝力作用于眼球,经闭合的眼睑打击角膜或巩膜,经眼内容的压力波或整体运动传导至眼球后极部网膜,而颜面部受伤时,压力波通过翼上颌缝进入眶部,通过软组织首先打击到眼球后极部,视网膜的种种改变主要表现为视力突然减退,后极部网膜水肿。由于钝力大小不同和个体对钝力的反应不同所产生的损害严重程度不一,根据临床和病理研究可分为轻度挫伤性视网膜水肿,又叫Berlin视网膜水肿即视网膜震荡,重度挫伤性视网膜水肿又称为视网膜挫伤性坏死或挫伤后色素性视网膜病变[3]。目前多数认为挫伤引起血管舒缩障碍,产生麻痹性血管扩张,视网膜小血管和脉络膜毛细血管极度扩张,以后极部最显著。在严重的震荡伤,视网膜血管极度扩张,血液外渗,组织水肿、渗出、出血,甚至局部变性坏死[4]。该病属祖国医学“撞击伤目”或“暴盲”范畴,因外伤后气血受伤,组织受损,以致气血瘀滞,络伤出血[5]。而眼之能视万物,辨五色,全赖气血的正常运行与气血的濡养。若气血而运行不畅,气化失司则水停,形成视网膜水肿。气血瘀滞,损伤脉络,血溢脉外则为出血。治疗应以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为本,利湿消肿为标,兼以止血,止血而不留瘀。早期出血不明显者,予以桃红四物汤加减,方中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川芎行气活血化瘀;生地凉血、止血、清热;柴胡疏肝行气;牛膝通利血脉引血下行;茯苓、泽泻、猪苓利水消肿;甘草调和诸药相互辅助,可使气血通使,瘀消痛止,并利水明目。出血明显者桃仁、红花减量加用丹皮既清热凉血又兼活血化瘀,旱莲草凉血止血,三七粉活血止血,且止血不留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扩张血管,增加眼部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从微循环中摄取氧的能力,促进机体对氧的利用,通过调整毛细血管床的开放而降低血管内压,降低血管通透性[6],减轻水肿反应,同时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起抗凝作用,从而增快血流,防止血栓形成,加快病灶吸收[7]。病變后期,网膜病变大部分吸收,应补益肝肾,益精明目,加服明目地黄丸以善其后顾其本。同时配合西医治疗可以防止和减少受损的视网膜细胞变性坏死,促进网膜细胞的恢复,提高视力。本院通过治疗观察,治疗组的治愈率73.7%,总有效率97.4%。对照组的治愈率44.7%,总有效率76.3%,治疗结果经统计分析,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sup>9.517,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比较,治疗组视力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相得益彰,效果优于单一治疗,是提高疗效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吴振中.现代临床眼科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97.

2 葛坚,赵家良,崔浩.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18-419.

3 张效房,杨进献.眼外伤学.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330-331.

4 张承芬,主编.眼底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33.

5 廖品正,主编.中医眼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26-127.

6 成都中医学院,主编.中药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240.

7 赵海英.复方丹参液治疗视网膜震荡疗效观察.现代中医药,2006,25(5):52-5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分布(眼)

作者:刘萍萍 王建春 杨媛 于海泉 温建华

上一篇:环卫工作计划优选3篇下一篇:学生管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