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行政制度创新论文

2022-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地方政府治理制度创新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地方政府治理制度不断完善,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影响制度创新,影响地方治理发展。影响因素包括几大方面:制度创新的主体困境;体制机制问题;文化影响;公民法治思维等。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构建地方政府治理制度创新的路径的具有重要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我国当代行政制度创新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国当代行政制度创新论文 篇1:

探寻制度创新视角下的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实践路径:一个文献综述

[摘 要]国内学术界从制度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制度创新的瓶颈和根源以及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等问题上做出了不同解读和理解。通过检视这些学术成果,可以看出以制度创新视角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实践路径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还有许多亟待深化的地方。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进程中的制度创新问题既要重视从学理角度来阐释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政治制度创新的特有属性和内在逻辑,又要注重从政治实践的角度,在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基本理论和原则的指导下,深入研究适合中国基本国情的政治制度创新实践路径。

[关键词]制度创新;中国政治发展;实践路径;文献检视

新制度主义研究者中的先驱詹姆斯·马奇(James G. March)和约翰·奥尔森(Johan P. Olsen)认为,相互依赖关系是在政治制度与自主社会的关联谱系中必然存在的。政治制度是考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变量,具有一致性(coherence)和自主性(autonomy)的特征,而不仅仅是当做社会成员的行动背景而存在。〔1〕与之相近,道格拉斯·C.诺斯(Douglass C.North)强调:“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因此,它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2〕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制度创新影响着政治变迁,甚至是政治变迁中最重要因素。一方面“制度创新把一切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制度化为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发挥积极作用的动力”〔3〕。另一方面,制度创新的水平和能力又决定着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的前景。

制度创新为中国政治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体现在诸多方面。无论是权力运行和监督结构的完善,还是国家治理模式的现代化,抑或是改革成果共享机制的构建,制度创新都将产生积极影响。通过政治制度创新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学术界对于此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成果。本文拟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理论检视,并探寻如在中国政治发展语境下推动制度创新。

一、制度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现实选择:学术界的四种观点

从世界发展历程来看,后发展国家的政治发展都需要借鉴其他国家尤其是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中国亦如是。但是,这并不等于中国应当简单复制西方政治制度。总的来说,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前进与发展最终还是要依靠基于自主经验而展开的制度创新。政治发展成果的巩固需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也有助于促进政治观念的更新,也能使政治结构的合理化。学术界对制度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中的实践价值的探讨,有四种代表性观点:

第一种观点通过考察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得出结论。该观点认为政治文明的发展和政治现代化建设可以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实现。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桑玉成、董幼鸿等人就认为“人类政治发展的经验表明,政治文明的进程同时就是政治制度的设计和创新过程,因而可以说,正是政治制度的设计和创新水平,决定了一定时期的政治文明程度。”〔4〕这些以代议制为例的学术成果指出了西方代议制的重要性。同时,一些重要的政治问题在代议民主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解决。他们认为“历史发展的实践表明,作为一种制度设计,代议制较为成功地解决了民主政治的实际运作问题。”〔4〕从社会主义发展史来看,巴黎公社根据社会主义原则创造性地进行了各项制度设计,创新了各项制度。可见,注重制度的设计和创新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既具有历史渊源,又具备基本经验。

第二种观点认为从苏联政治模式和西方模式的“不适应论”以及建国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教训出发,强调制度创新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李景治等人认为,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和发展了符合自身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但在政治权力的运行和监督结构等中层制度和具体体制机制方面仍受到苏联政治模式的影响。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西方政治思潮涌入中国,许多人提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应该和世界民主发展潮流接轨,采取权力分立等西方式的政治模式。但这种观点并不符合中国国情,也没有从根本上理解西方政治模式的本质。基于此,他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既没有现成的实践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成熟的具体制度作依托,只能依靠制度创新”。〔5〕此外,这种观点总结了社会主义阶段中国政治发展的经验与教训,认为“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适应的具体制度创新不足, 导致具体制度不健全、不完善”。〔5〕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实现人民民主,体现出社会主义优越性,必须创新政治治理模式和体制机制。

第三种观点从政治发展的“危机理论”出发强调制度创新可以有效克服中国政治发展中所出现的合法性危机、整合危机以及参与危机等。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指出:规范地来看,政治制度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要求和相对优良的策略选择。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政治制度创新的功能在于“创设制度性成果、发展制度性规范、更新制度性功能”〔6〕,进而提升政治制度化水平。高度制度化的管理组织和程序不仅可以减少政治问题的不确定性,而且将可能造成危机后果的政治要求纳入到制度化的轨道当中,从而有效促进政治发展过程在可能产生各种危机的情况下继续推进。经验地来讲,政治制度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践指向和相对可行的策略选择。其逻辑必然体现在政治制度创新有利于增加政治参与机会,尤其是普通公民的政治参与机会,并规范参与的行为方式。〔7〕

第四种观点认为制度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动力机制和核心内容。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制度创新之所以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选择,从内在要求层面来看是因为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具有“特殊性”,在没有现成经验模式的参照下,自主探索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唯一选择。同时,一方面“政治发展客观实践的动态演进与变动不居,要求制度必须适时变革与更新”;另一方面“政治发展的成果需要制度建设来加以确认和保障”。〔8〕从动力机制层面来看,是因为一方面通过制度创新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为政治发展提供物质支撑;另一方面通过制度创新能够从观念上破除思想观念束缚,调动社会积极性,为政治发展提供思想文化资源。从核心内容层面来看,政治制度层面上的制度化、政治行为层面上的理性化、政治文化层面上的的现代化等都是政治发展的题中之意,而政治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手段。〔8〕

二、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制度创新的瓶颈及根源:三种分析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制度创新的瓶颈和根源,学术界主要有三种分析:第一种分析从历史制度主义出发,认为路径依赖是影响制度创新和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当代中国对政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发展路径存在依赖。这一现象表明当政治制度自构建之时起,它的存在和发展便会体现出一种明显的惰性,这就导致了制度会沿着特定轨道发展,并扩大其规模,任何试图改变其发展轨迹的做法都将付出代价。即便出现更为优选的制度模式,旧制度也并不容易被取代。他们指出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政治制度在发展过程中的路径依赖现象严重。而收益递增效应则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在建国初时制度选择。同时,当代中国政制在收益递增效应作用下不断强化对既有路径的依赖。这种依赖虽然能够为日后的政治发展提供制度基础和目标指向,并维持优良的政治制度的运行,但是它也可能保持了某种恶性体制的生命力。〔9〕

第二种分析认为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出发,探讨了在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对制度创新的影响。王彩波教授分析指出在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社会公众、利益集团、执政党、立法机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在的“成本—收益”式的理性算计下采取行动。当其预期净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理性目标被认为能够通过改革实现时,利益相关者推动的直至最终实现目标的改革才是有可能展开并完成的。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能否顺畅、改革举措能否取得实效必须考虑如何依靠和调动体制内机构的政治改革动力的问题。〔10〕

第三种分析从制度短缺、制度滞后、制度虚置等具体层面论述分析了当前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制度创新的困厄。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一方面,与当前中国政治运行相配套的具体制度在供给上相对短缺,如选举制度、公民政治参与制度、民主协商机制等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权力的运行和监督体系仍需进一步改进。这些制度的供给不足是制度短缺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尽管党和政府不断加强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理顺党政关系,优化政府职能结构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的契合配套程度来看,行政管理体制仍需完善。可见,相关改革不到位也会带来制度创新滞后的不利后果。此外,制度虚置是由于“制度供给能力也不断增强,但是在制度执行方面却相当乏力”所导致的。〔8〕

三、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鉴于学术界对影响制度创新因素的不同理解,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出了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第一,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创新的具体实践路径可以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分析路径出发。有学者认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以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为主要研究领域。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资源出发,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各理论流派,大致形成了以算计路径、文化路径和路径依赖为代表的三种制度分析路径。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创新而言,这三种制度分析路径具有重要研究意义。〔11〕与此同时,未来中国的政治制度创新,还应当更加注重理顺政治权力关系,优化执政党、政府和人大的关系。同时更新政治理念,构建以先进的政治理念为核心的政治发展观,并且运用制度手段规范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使之实现制度化参与。〔12〕

第二,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在于重视民众的制度需求,从观念变革、机制完善、健全执行、培育文化等多层面推动制度创新。有学者主张一方面要面对公民的变革要求,真实地体现与满足公民在政治发展中的现实需要,这是制度创新的目标指向,另一方面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是在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也是制度创新的题中之意。同时,制度创新的成果要寻求法律上的支持,通过法制加以巩固。〔3〕与之相近的观点认为,制度创新的实践途径首在解放思想革新观念,破除妨碍制度创新的思想束缚。次在深化改革政治体制,完善政治制度;推动制度的有效执行,确保制度扎实完整落地。三在公民政治文化的培养,改善政治有效运转的外围环境。〔8〕

第三,从革新政治观念、平衡制度供需关系、保持制度变迁连续性三个维度上推动制度创新。有学者指出:一方面,由于制度变迁受到价值观念冲突的影响,因此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推进制度创新的基本前提就是推动理论创新和实现观念变革;另一方面,考察制度变迁必须重视制度安排中的以“成本——收益”为内容的重要变量,在制度创新过程中要保持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相对均衡,把制度创新所带来的可能风险控制在供给者和需求者都能容忍的范围内。所以,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要实现制度创新,关键在于实现制度均衡,即平衡制度供求的关系。同时,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应注重制度惯性的影响,保持制度变迁的连续性,这是推进制度创新的重要基础。〔7〕

此外,有学者提出在当代中国推进政治制度创新,首先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先进理念作为先导,积极创新理论。并通过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实践经验和人民群众的发明创造,夯实制度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另外,还要处理好继承传统、借鉴国外与自主创新的关系。〔5〕

四、结语

应该说中国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和制度创新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值得参考。然而,目前以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视角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实践路径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还有许多亟待深化的地方:首先,学理的本土化探索与研究不够充分,相当一部分的研究成果只是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诸流派、制度变迁理论等方面的介绍和移植;部分关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的政治制度创新问题的研究仅仅是对既有理论的简单套用,与我国实际仍有不小距离。与此同时,在思考政治制度创新的恰当起点、顺序和路径时,不能很好地从中国的现实经验出发。其次,研究角度和方法亟待丰富。现有的大多数研究主要侧重于从宏观层面提出当代中国政治政治发展的现实路径,提出政治制度创新总体性的方向,价值层面的倡导是其主流,既缺乏中观层面的解释框架,也缺乏对具体制度安排的深入研究。从研究方法上讲,大多数采用规范研究方法,比较缺乏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在加强定性研究的同时,更需要加强对政治制度创新的定量研究。

通过检视现阶段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在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进程中的政治制度创新问题时,中国学者更需要遵循“从‘理论阐释’到‘重点问题’再到‘实践路径’”这样一条逻辑线索,即首先在宏观和基础理论方面,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制度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从学理角度来阐释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政治制度创新的特有属性和内在逻辑;其次要重点论证推动政治制度创新与促进中国特色主义政治发展之间的逻辑必然性;最后是要从政治实践的角度,在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基本理论和原则的指导下,深入研究适合中国基本国情的政治制度创新实践路径。

〔参 考 文 献〕

〔1〕James G. March and Johan P. Olsen.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J〕,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8, No. 3 (Sep., 1984), PP.734-749.

〔2〕〔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

〔3〕王彬.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制度创新〔J〕.江西社会科学,2002,(10):110.

〔4〕桑玉成,董幼鸿.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制度设计与制度创新〔J〕.东岳论丛,2003,(04):23-24.

〔5〕李景治.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制度创新〔J〕.社会科学研究,2007,(03):02.

〔6〕刘乃源,马雪松.政治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J〕.广西社会科学,2012,(09):09.

〔7〕闫辰,王海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的制度创新问题探析〔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3,(03):13-14.

〔8〕张娟.制度创新: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诉求与路径选择〔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0,(01):116-120.

〔9〕史成虎,张晓红.制度创新: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本质与核心〔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2):36-38.

〔10〕王彩波,闫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论纲——本质内涵、动力系统与实践路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05):151.

〔11〕虞崇胜,罗亮.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基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考察〔J〕.行政论坛,2011,(01).

〔12〕罗亮.新制度主义视阈下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创新探析〔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0,(05).

〔责任编辑:张 港〕

作者:闫辰 王海荣

我国当代行政制度创新论文 篇2:

影响地方政府进行治理制度创新的因素分析

【摘 要】地方政府治理制度创新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地方政府治理制度不断完善,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影响制度创新,影响地方治理发展。影响因素包括几大方面:制度创新的主体困境;体制机制问题;文化影响;公民法治思维等。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构建地方政府治理制度创新的路径的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主体困境;体制机制;文化影响;法治思维

当前,地方政府治理越来越公开、透明、法制,各级地方政府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也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总体上看,多元治理格局初步形成,治理制度逐渐完善,各级地方政府不断提高责任承担能力,治理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等。但是,也要看到地方政府治理仍存在较多问题,制度创新有可能被非规范性所掩盖,有些地方政府制度建设缺乏创新等。影响地方政府进行治理制度创新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一、制度创新的主体困境

(一)地方政府对制度创新缺乏积极性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对制度创新的积极性不高,一些地方政府依赖于中央政府的创新,以求稳为目标,局限于执行中央政府制定的各项制度,避免冒政治风险。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虽然赞成政制度创新,但行动上却等待观望,不愿意主动探索,总想搭其他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便车。这也导致在实践中,有些地方政府,不顾本地实际情况,盲目照搬其他地方政府的各项制度,造成简单搬用和移植的不良后果。

(二)地方政府对制度创新的认识不足

一些地方政府往往认识不到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单纯从自身利益出发来决定是否进行制度创新、何时进行创新及如何进行创新。缺少对制度创新的长远性认识,表现为一定的滞后性、主观性和随意性。一些地方政府往往看不清合理的创新时机、更不会合理运用理性因素以及构建制度的多元分布,在创新过程中出现应付应急的现象。一些地方政府在创新上,单纯强调政府作为主体的功能与作用,而忽视了其他创新主体的参与作用,没有形成协同机制,而且治理手段、制度创新方式方法等较为单一。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稳定而牺牲创新,或者为了创新不断地肆意夸大价值与效果。有的进行“口号式”创新,只是习惯于在各种会议、文件上高举“创新大旗”,口号喊得及其响亮,却没有进行真正的制度变革。有的进行“盆景式”创新,靠大量的资源支撑,树立典型的办法,进行所谓的创新,为了迎合上级而创造出的典型“盆景”,最終没有起到推广作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对地方财政造成严重危害。有的进行 “意识形态化”创新,把创新绝对化,认为只有新的东西才是先进的、合理的,没有正确把握创新的本质意义。

(三)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不足

能力不足,是影响地方政府治理水平和进行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一些地方政府的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不高,存在民主决策能力不足、依法治理能力不足、责任控制能力不足、合作共治能力不足、以及危机防控能力不足等问题。能力不足,便无法有效提升治理效果,也影响制度创新。同时,一些政府对民生关注不够,往往忽视当地实际和民众的需求,忽视公众身边发生的事情,对与政府工作相关的舆论监督回应不及时,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社会舆情反应不及时等,也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瓶颈所在,严重影响地方治理制度创新。

二、体制机制的问题

(一)现行社会管理体制不科学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社会管理体制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强政府、弱社会”的静态的社会管理体制。在这种影响之下,政府对治理的职能界定不清,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管了很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同时,治理手段又相对单一、落后。又因为存在着部门分割,多头管理等问题,造成职能交叉、部门之间的关系很难处理。这些都不利于地方政府治理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制度创新。

(二)法治建设相对滞后

法治建设是地方政府进行制度创新的根本保障,但当前一些地方政府法治建设不完善,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地方政府立法不足。制度创新需要丰富的法治资源作支撑,尽管当前我国的法治现状已逐年改善,但是,地方政府治理在法治层面还存在立法滞后、基本法缺位、内容不科学等问题。例如,一些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对于基层政府及各部门的权力和责任规范不明确,导致部门间权力冲突、责任不清,影响制度创新。同时,由于缺乏严格程序规则制约等原因,一些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出的规范性文件往往质量不高,甚至会出现与法律法规相冲突的情形。法治资源不足将会严重影响制度创新的环境,也成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性因素。第二,地方政府执法不足。一些地方政府执法主体较混乱,执法缺乏透明度,执法目的不明确,甚至执法存在责任区分不明、不协调和冲突的问题,更有甚者出现选择性执法问题,严重影响地方政府治理基础。

(三)财政体制不合理,地方政府职能与财力不匹配

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公共服务以及根据本地情况进行制度创新,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更是与群众的权利和日常生活关息息相关。那么,随着地方政府的服务内容和范围的不断增加,就需要相应的财力支持,但是地方政府在财力上却无法满足制度的运作,导致制度的失范。因为我国实行分税制以后,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职能划分并没有真正做到那么明晰、合理,一些本应该由中央财政支持的建设却不可避免的落到了地方政府的身上。这就导致,一些地方政府财政严重吃紧,仅够维持政府的日常运转,有的地方甚至债台高筑。一些地方政府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不足,对社会发展的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将仅有的少量财政资金用于发展那些见效快、容易出成绩的领域,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项目却得不到应有的资金保障。这些都导致地方政府职能缺位,使落后地区政府和农村在社会治理方面面临更大的困难和压力,难以进行制度创新。

(四)监管和问责机制缺失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治理的监管机制缺失,监管能力低下,各监管部门间缺乏沟通协调,监管存在严重漏洞。一些监督体制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一些监察制度“虚置”问题比较严重,群体监督力量较为薄弱。一些地方政府推行的政务公开,只是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公开而已,并没有实质性的公开。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督,政府难以真正做到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监督机制的缺失,也导致其他制度易流于形式,无法进行有效创新。同时,地方政府责任制度不完善,地方政府缺乏政治责任机制,责任机制和惩罚机制存在不平衡性,政府与公众的直接责任关系不明显等问题。问责机制存在的漏洞,会导致公民意识和公共责任弱化甚至丧失,影响地方政府治理制度创新。

(五)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和干部考核任用制度不科学

一是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化的缺失,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处于自发状态,具有盲目性、随意性、消极被动性等特征。在评价标准上,缺乏全面、综合、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往往只注重单一的指标,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评价程序不规范,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评估结果很难做到客观、公正,甚至流于形式。这就使得评价的导向和规范功能极为弱化,难以发挥正常的作用,影响地方政府治理发展,影响制度创新。

二是干部考核任用制度不完善。长期以来,受不科学、不合理的政绩观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对经济指标高度关注,忽视政府公共服务及治理功能,对社会养老、社会保障、贫困救助等公共服务关注不够,投入资源不足,严重影响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影响制度创新。在干部任用方面,尤其是一些基层在选人用人方面,公开竞选、竞聘的还较少。在德、能、勤、绩的考核上,还没有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强的量化指标,说到底,还是印象分等占主导地位。这就导致一些干部缺乏知识积累和能力,难以做到科学执政,影响治理能力,影响制度创新。

三、受传统文化影响,创新缺乏空间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社会管理过程中一切以政府为中心,公民和其他非政府公共组织成为政府组织的附属物。在这种文化理念影响下,公民几乎没有公共意识,习惯于政府做主。公众只能被动地接受政府及其官员为他们安排的事情,虽然表面上看政府在为群众负责,但这种对群众的责任心至多是一种家长式的责任心,也导致公民缺乏平等意识、参与意识、创造精神,影响制度创新。同时,中国的行政文化“求稳不求变”的思想根深蒂固,一旦提出要制度创新,地方政府比较盲目、被动,是否要创新,怎么创新,创新遵循效益原则还是公平原则,创新的制度空间在哪里,这些都需要综合考虑反复思索才能进入决策议程,影响地方治理发展,影响制度创新发展。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尤其是多数地方政府仍然把自己当作经济建设的主体,仍然把发展经济当作政府的第一职责,把公共服务当作第二职责。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制度文化的缺失,观念转变不彻底。政府治理进行制度创新没有制度文化的支撑,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四、公众缺乏法治思维

进行政府治理,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要积极建言献策和协同治理等。但是,受传统政府管理模式影响,公众对政府的治理形成了路径依赖。一些群众认为自己只是被管理的对象,只能对政府的管理的绝对接受和服从。一些群众认为政府治理是政府的事,缺乏创新意识和积极行动,更不愿意积极参与,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意义。同时,也导致公众法治意识淡薄,面对问题缺乏法治思维,因而出現了对待社会治理的消极应对和敷衍态势。例如,长期以来,一些群众缺乏法治观念,人治思维根深蒂固,遇到问题习惯“找关系”“走后门”,以为要想解决问题只能通过找关系,引发领导的重视。甚至一些人信奉“闹”的原则,遇到问题各种闹。这些都严重影响政府治理的进一发展,影响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李明强,贺艳芳.地方政府治理新论[M].武汉:武汉 大学出版社,2010.

[2]孙柏英.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M].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高峰,刘丽.提升我国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对策[J]. 经济研究导刊,2012,(11).

[4]傅大友,宋典.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 [J].苏州大学学报,2004,(1).

[责任编辑:秦 超]

作者:梁春光

我国当代行政制度创新论文 篇3:

浅析当代我国政治发展中的制度创新

摘 要 制度创新是政治建设的核心,是促进政治发展的关键因素。政治制度科学合理的程度是政治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 政治发展的成就必定要在政治制度上体现出来。由于制度特定的属性及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决定了当代我国政治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制度创新。要实现制度创新,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理论创新,注重总结实践经验,渐进推动,紧紧抓住近期制度创新的重点。

关键词 政治发展 政治建设 制度创新

一、制度创新是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手段

政治制度先进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回顾人类政治发展的进程, 我们可以发现, 政治发展的过程与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同一个过程。政治制度是政治发展的主要标志。城邦民主是希腊文明的集中体现, 政治权力的分立与制衡是现代政治的主要体现。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政治制度不断更新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政治建设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同时社会中也存在不少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依靠传统的政治思维模式和政治管理模式, 很难应对新的挑战和问题。因此, 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政治思维模式, 创新政治管理模式和各项具体制度、机制, 才能迎接挑战, 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我国在当前条件下政治发展主要靠政治制度创新。所谓制度创新, 绝不是改变根本制度, 而是指具体体制和机制的变革。一般而言,制度创新指一种新的制度安排, 根据新的实际, 建立新的制度, 使整个制度体系更加规范严密, 通过它使整个社会组织体系更完善, 结构更合理, 功能更健全。其中包括运行机制、操作程序、职责功能、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因此, 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手段无疑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逐步完善和不断创新。

二、制度创新是政治发展的核心

政治发展指政治观念更新、政治结构合理、政治制度完善、政治行为进步的过程。政治制度是政治行为规范、规则和惯例的总和, 它规定着人们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行为。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道格拉斯·诺斯认为: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 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的个人行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 它们建立了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政治科学中的历史制度主义将制度界定为“嵌入政体或者政治经济组织结构中的正式或者非正式的程序、规则和惯例”制度建设, 尤其是制度创新是政治发展的核心。政治建设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最终要依靠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来解决。政治和谐离开制度保障, 即政治制度的建设和创新是无法实现的。從政治建设的价值取向来看, 民主和社会公平正义是不可或缺的。民主既是一种原则、作风,更是一种制度。实现民主既需要各级领导坚持民主原则、树立民主作风, 更需要通过民主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 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同时使各级领导民主执政、民主行政。同样, 社会公平正义也需要制度保障。由此可见,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政治发展成果要通过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来巩固。政治发展, 包括一些好的想法、作法, 一些利国利民的重大政治举措, 一些民主化的进程,如果不及时转化成新的制度, 就有可能由于领导人注意力的转移而被忽略, 或者因时过境迁而被淡忘, 甚至仅仅遭到少数利益集团的反对就被否定。

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政治结构的合理化。所谓合理化, 是指权力配置平衡, 专门化分工明确, 专业化和一体化协调一致, 相互制约机制完善, 形成完善的体系。很明显, 政治结构合理化的每一个步骤, 都离不开制度建设、制度创新。合理化的每一个成果, 都需要相应的制度加以巩固, 使之可以持久、稳定地发挥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 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经济、政治、社会改革的深化, 社会结构的变革, 国家政治结构必然随之进行改革, 即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合理化。离开制度创新, 政治结构就难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因此,政治结构合理化的过程, 也就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制度创新有助于政治行为进步。从一定意义上说, 制度创新重新规定人们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理性行为边界, 以新的规则配置约束与校正人们的行为。换言之, 制度创新在于调整失范的规则体系, 重新界定政治参与各方的利益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的行为边界, 规定人们在政治活动中的作为和不作为, 引导政治参与各方的行为有利于规则运行与构建新的制度体系。这样,制度创新就有助于人们改变不良的政治行为, 形成良好的政治行为, 因而有助于政治行为的进步。 制度创新有助于政治制度完善。在政治发展的进程中, 政治发展与制度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制度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新制度代替旧制度,效率高的制度代替效率低的制度的过程, 这一过程自然有助于政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三、当代我国政治发展中制度创新的思路

从制度的社会属性来看, 制度创新既是一个制度自身的成长问题, 也是一个社会主体的选择问题。创新不能忽视创新的基础、前提条件,也要重视主观的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 无产阶级国家的实质是“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是“人民群众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马克思国家观基本原理决定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与战略选择是: 以调整国家与社会的权力结构为着眼点,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为原则, 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

1、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地推行改革。在中国, 权力结构调整中的市场化、社会化取向不能忽视和否定政府的作用。权力结构的调整使得地方、企业与社会获得了更多的权力和自主空间。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地推行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 也是获得更多合法性、巩固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的核心所在。

2、构建一种人民作用于国家权力的制度体系。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国家权力分流, 各种市场主体如个人、非政府间组织等逐渐成熟。他们的诸多要求如果能够被更好地考虑、满足的话, 将会赋予国家、执政党更多的合法性来源。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政府职能的转换, 需要增加社会的自治能力, 以收回一些原本属于社会的政府权力, 发展公民社会。培育社会的自治能力不但需要政府向社会分权, 更需要社会自主性的养成。在这一过程中, 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公民社会组织化的力量得到加强, 从而使政府与社会的权力得到一种相对的平衡。以村民自治为表现的基层民主无疑可以使普通人“体会民主”, 从而推动更高层次的民主。“政府权力由此得到制约, 以权力制约权力, 监督才有实现的可能”, 因为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总结古今政治实践的教训时, 曾作出精湛的论述:“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3、解决政治制度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二者的矛盾。制度及时性就制度而言,是指它被制定出来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就制定制度主体而言,即制定制度的一系列行为、过程和结果。制度及时性主要解决制度缺乏问题,解决有法可依问题。制度有效性是指制度取得的实际效果或效用,亦即制度的目的能不能达到。制度及时性解决的是有无制度的问题,制度有效性解决的是制度能不能、有没有效果的问题。换言之,制度及时性涉及“有法可依”,而制度有效性则涉及“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是制度大量被制定出来,及时性得到解决;而制度的有效性却没有解决,一些制度的效果极差,“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大有存在。影响制度有效性的表现主要有两方面,即“滥用制度”和“漠视制度”。滥用制度是指用制度为自己的私利服务,以自己的积极行为去做制度不允许的事情,如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等。漠视制度即认为制度与自己无关,表现出一种对制度的冷漠态度。两种表现都会使制度由有效变为无效,不利于制度本身的建设,从而影响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就制度而言,它的有效性若要很好地得到实现有赖于三个因素:一是制度的制定者,二是制度的执行者,三是制度的被规范者。如果制定者制定了正义、合法的制度,执行者认真执行制度,被规范者认可制度,那么制度的有效性就能得到落实。□

(作者单位:四川省芦山县委党校)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 - 10 - 16.

[2]李景治.等.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制度创新.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1.

作者:高霞

上一篇:城市化进程中物业管理论文下一篇:阅读法治责任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