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政治文化发展探究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我国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一部文化的变迁史。同样, 政治文化的发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所有社会的文化都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

(一)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形成。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 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体。在战国百家争鸣的过程中, 儒墨道法四家并为显学, 不过, 墨家的影响不出战国, 而其他三家的思想却在中国封建时代一直延续下来。秦汉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 在思想文化领域内, 儒道法三种思想传统的相互作用, 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一大特色。而在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中, 儒家思想处于主流地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属于“顺从型”或“臣属型”。作为其主体的儒家政治思想, 以血缘关系的自然差序为基础, 倡导“王权至上”的政治原则, 强化“长幼尊卑”的伦理等级意识, 为传统社会塑造了一种普遍的依附和被动心态。

(二)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形成。新中国成立之初, 为从根本上铲除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赖以滋生繁衍的土壤, 党和政府着手经济改造:没收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的资本为国家所有,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满足千百年来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结束了长达几千年剥削制度, 建立起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由此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创立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在人民群众中倡导社会主义的新风尚、新道德及新的生活方式, 推动全社会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心态、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友爱互助的精神风貌, 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状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全社会成为主导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 为正确对待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建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三)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新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改革的切入点首先是经济体制改革, 以市场经济意识来消除封建落后陈旧的传统观念, 并以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获取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政权的广泛认同和支持。正式在这一背景下, 逐步创立和形成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使过去曾一度被扭曲的政治文化重新回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轨, 重新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

党的十五大以来, 依法治国的实施, 标志着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向宪政文化转型的开始。江泽民指出:“依法治国,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 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思想是新时期政治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它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提出了从“人治”向“法治”转变的治国方略, 对我国实现政治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一方面秉承了邓小平经济强国、精神文明与政治体制改革三者内在统一的发展思路, 推出以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来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以法治的架构实施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等强化政治文明建设的举措。另一方面,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一政治理念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 新一届中央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朝着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前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 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二、我国政治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 我们国家和整个社会逐步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政治文化, 即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化观。但不可否认, 由于近些年来对政治文化建设所给予的主观关注不够, 致使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发展正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一) 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促进新型政治文化形成的同时, 也引发了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分化。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 这使得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等被激活并极大地调动张扬出来, 传统文化的依赖意识被逐渐摒弃。市场经济以个人, 企业为中心, 强调经济的独立和选择的自由。而政治文化以国家为中心, 强调政治的干预和管制的有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衍生的价值理念正在逐步扩散, 以利润为主要价值取向, 以消费体现存在价值的观念被个人、群体接受或默认, 个人在追求自我消费的同时淡化了民族的认同, 企业在逐利过程中往往不顾国家利益。在自我价值取向上倾向于自我实现和绝对自由。个人主义, 金钱崇拜等观念使得过去被视为社会主义精神支柱的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等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政治取向不一,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政治文化的凝聚力和整合功能的发挥。

(二) 政治参与机制还不健全, 公民政治参与热情降低。政治冷漠作为一种政治态度, 它指的是一国的公民对政治活动的冷淡和政治问题的漠视。作为一种政治行为, 它指的是对政治参与的疏远和逃避。当前我国出现的政治冷漠现象具体表现为:公民对政治的关心度下降;政治生活的高参与率和参与的低质量并存;青年、农民等主要社会群体对政治的淡漠尤为突出。

政治冷漠现象在当前出现绝不是偶然的, 它有深刻的社会原因。首先, 它和转型期中国特有的政治参与机制、利益诉求、社会心态、公民政治素质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国虽然建立了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在内的比较完备的政治参与机制, 但是这套机制存在着配套性差、自主性弱和渠道单一的弱点, 使得一些具体制度只是停留在空泛的原则上, 而难以被具体贯彻实施。其次, 公民参与政治活动, 无疑是在寻求一种利益表达, 相反, 如果公民的利益诉求总是获不到满足, 也会弱化他们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再次中国当前的政治冷漠现象还和公民的社会心态有关。中国公民对“腐败官僚主义”“失业下岗人数增加”“贫富悬殊”“社会风气败坏”“农民负担过重”和“治安恶化”等社会问题表示严重担忧, 这种心态加重了他们内心的无力、无奈感, 继而对政治生活产生心理距离。最后, 公民政治素质有限, 也是影响其参与政治活动的主要障碍。

三、推进我国政治文化发展的路径

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复兴梦想, 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 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形式, 重构自己的政治文化, 重树自己的民族理想和民族信心。在当前全球一体化的复杂背景下, 我们需要确立明确的政治文化构建目标, 进而针对我国政治文化的现状与特征, 采取有效的构建路径, 加强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发展。

(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加强培育公民政治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在任何一种文化体系中, 居于核心地位的都是其中的主导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 它规定着该文化体系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因此, 构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体系, 关键要培植健康的社会价值取向, 构建大众的人生理念, 弘扬政治文化的主旋律。

(二) 健全政治参与机制, 培养和发展参与型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培育公民的参政意识。广泛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 是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 最终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水平和能力, 形成参与型的政治文化。

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自觉性、主动性及政治参与的水平和能力。公民意识与社会的平等、自由、法治和人格的独立互为因果。公民意识是人类进步的产物, 也是人类文明的体现。然而, 公民意识不会自发形成, 它需要精心的培养。通过普及政治科学知识, 让人民大众通过政治生活了解和掌握科学的政治, 打破政治神秘感, 摆脱政治冷漠主义, 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 自觉投身民主建设之中。同时要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 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政治活动的参与者, 使他们认识到可以通过自身政治参与来行使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利, 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 增强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积极性。在当代中国, 国家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让渡才刚刚开始, 要想在中国这样一个广袤的大地上广泛培育起公民人格, 形成一种优良公民政治文化, 还必须首先从培养广大民众的公民意识做起。

(三)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创建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共和体制, 公民广泛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必然的要求。由于诸多原因, 我国民主制度还不健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一些具体操作层面还不能有效地体现民主, 人民群众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参与政治、反应自己意志的程序还不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是切实完善选举制度, 提高广大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保障人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民只有享有真正的选举权, 才能真正拥有反映自己意志和利益的制度化渠道, 才能真正对领导干部和政府机关监督和制约, 同时, 广大的领导干部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为老百姓办实事。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同时, 要以此为基础, 培育公民意识, 拓展公民参政、议政的其他渠道, 创建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使我国政治制度真正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特色和优势。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 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 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 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摘要:在当前全球一体化的复杂背景下, 我们需要确立明确的政治文化构建目标, 进而针对我国政治文化的现状与特征, 采取有效的构建路径, 加强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发展。

关键词:当代,政治文化,发展,探究

参考文献

[1] 陈义平.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J].政治学研究, 2008 (04) .

[2] 郝丽.试论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政治文化变迁[J].理论学刊, 2010 (03) .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4] 王绍光.政治文化与社会结构对政治参与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04) .

[5] 毛寿龙.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6] 成伯清.从同情到尊敬——中国政治文化与公共情感的变迁[J].探索与争, 2011 (09) .

上一篇:残疾人就业权立法保障研究下一篇:中年段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