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角色造型设计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动漫主要是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因此,动漫角色造型设计的趣味性是动漫设计的重要环节。动漫角色主导着整个动漫作品的情节、风格等,动漫角色造型设计必须与动漫作品内容相互映衬,这样才能很好的传达动漫作品的含义,吸引观众眼球。本文从如何理解以及塑造动漫角色趣味性等来探究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中的趣味性。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动漫角色造型设计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动漫角色造型设计论文 篇1:

中职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摘要】动漫角色造型设计是当前中职教育中较为热门的一个专业课程,因为它覆盖的职业范围很广,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前景较好。为继续提升优化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品质和效率,文章从教学探索与实践入手,分析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专业课程的改革方向与创新重点,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中职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教学大纲;创新

一、前言

动漫在当前第三产业当中属于热门产业,在手游、漫画以及多个艺术领域、娱乐领域方面的岗位中有显著的技术能力优势。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专业课程在推出伊始,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迎合当前动漫角色造型设计等岗位的变化需求,众多中职教育者纷纷在专业课程教育改革方面做出了努力。从改革探索与实践角度看,中职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专业课程的发展,需要配合当前最先进的教育技术、教育平台以及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维护、推动教改。

二、中职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专业课程现状

(一)中职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专业课程发展现状

当前,中职院校在发展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专业课程方面,一贯保留最初的教育方式,即“理论教授-课后练习-播放优秀教学视频-学生模拟实践-教师点评”。该教学步骤较为合理地将复杂且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给了学生,并给予了学生一定的学习感悟、锻炼实践的时间,展现出来的教学效果也体现了该教育方式的教学优势。在课程教学发展的过程中,该专业课程也加入了一些新颖的教学资料,因为在动漫产业,动漫角色造型设计的理念、方式方法有很多种变化的可能,为了让学生今后在思想、能力、技术等方面都不落伍,教育必须优先改革,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已经开始改革探索、实践的教学案例不难看出,在多媒体社交平台、动画制作系统升级等优势条件的促进下,教育效果已小有成就。比方说,大多数中职毕业生在进入岗位之后,都能够顺利适应动漫领域的发展环境;学生都具备动漫角色造型设计所需要的一些理念、想法和惯性思维;等等。由此可见,中职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专业课程的发展现状是健康的,其实施教学探索和改革的目的是通过创新教学思路,开拓教学平台,进一步优化、深化教育影响,以体现中职教育的教育价值。

(二)中职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中职动漫角色造型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难以掌握动漫角色造型设计的全部流程。动漫角色造型设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需要掌握相对全面的理论知识、操作技巧以及时下的流行意识等。现在的课堂,教师引入的实践案例、操作技术都是课本上的,相对落后,且过程与内容较为固定化,难以与时俱进,缺乏创造力。

2.学生的积极性难以激发。作为设计类的一门学科,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也需要灵感,需要努力,需要创新,但是就中职学生整体的学习素质和意识来看,沿用传统教育方法,很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实现培养学生动漫角色造型设计教学的根本目标。

3.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难以落实。虽然目前有很多中职院校已经开始了对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但是改革的道路上依然面临很多困难。比方说,课程改革需要理论支撑;造型设计软件系统更新换代很快,难以实现数据、信息的同步操作;动漫角色造型设计的灵感和内容是不确定的,理论改革的空间很小;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下降,这个弊端未能避免;等等。

三、中职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中职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专业课程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本文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之后认为,专业课程的改革需要结合现实,也要在思想和意识上有所突破,特给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完善、优化教学大纲,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和综合素养

首先,围绕“教”与“学”两大步骤,对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学习与反馈。例如建立微课堂,把涉及动漫角色造型设计的课程分为几个基础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微课堂上有目的地锻炼某项专业能力:动漫角色造型理论差的学生,可以在模块上复习、背诵理论知识;Flash动画设计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在模块上反复观摩造型设计案例,以锻炼自己动画设计的熟练度和操作能力。微课堂可以填补学生难以在课堂、课程上掌握动漫角色造型设计全部流程、全部学习资料的弊端,更有利于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中职动漫角色造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动漫角色的细致观察、对动漫角色造型设计的理解等能力,这些能力培养的前提是学生要热爱动漫。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视频、动画、手游以及其他动漫领域产业的动画作品,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谈论哪些动漫角色是自己喜欢的,哪些动漫角色的造型设计是符合自己审美的,哪些动漫角色的造型设计是需要自己学习的等等。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座谈会,每个学生都可以就自己的想法设计动漫角色的造型,还可以在座谈会上讲述自己作品的设计历程。因为只有学生青睐,有意愿去仿效,學习,才会更乐意去参与一些造型设计的讨论活动。

(三)坚定不移地推动课程改革,引入创新教育模式与平台

现如今,动漫角色造型设计比较常用的制作课件是Flash,该软件的制作能力和操作表现较好。在教育教学创新上,依然可以保留对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有利的教学软件、教学平台,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寻求其他先进设计软件和系统的帮助。如最近比较热门的“翻转课堂”,它是凭借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客户端、QQ平台等应用于互联网上的,学生使用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都可以操作使用。另外,还可以使用云技术,将教育教学的课程资源延伸到其他领域。例如在课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布置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任务,学生可以引入模仿其他动漫角色造型设计元素,但是要说明理由和创意思想。最后,教师将学生的作品以PPT的形式展示出来,将学生作品进行对比点评,甚至教师也可以在点评的过程中为学生举例说明。如此使用实例的教学方式,能让教学更具创新性,因为教育资源丰富了,学生的眼界和视野也能更加开阔。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中职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专业课程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具有冷静、理性的思考意识,不能一味地为了追求“改变”而改变,因为对于动漫角色造型设计这个专业来讲,改变是必然的,但是在课程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依然要坚守遵循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原则,才能让该课程教育教学的表现呈现健康状态,其发展也会更加稳健、成熟、完善。

【参考文献】

[1]梁志娟.微课在中职Flash动画制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01):255-256.

[2]陈晶晶,陈敏.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14):277-278.

作者:孙雨慧

动漫角色造型设计论文 篇2:

浅谈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中的趣味性

摘要:动漫主要是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因此,动漫角色造型设计的趣味性是动漫设计的重要环节。动漫角色主导着整个动漫作品的情节、风格等,动漫角色造型设计必须与动漫作品内容相互映衬,这样才能很好的传达动漫作品的含义,吸引观众眼球。本文从如何理解以及塑造动漫角色趣味性等来探究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中的趣味性。

关键词:动漫角色;造型设计;趣味性

0引言

评定动漫作品是否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最先是看其视觉效果。当前,日本动漫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为凭着剧情的创新和趣味性。其动画发展的模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比如漫画里近乎逼真的亚洲人和各种鲜明特色的文化影子。动漫角色主导着整个动漫作品的情节、风格等,动漫角色造型设计必须与动漫作品内容相互映衬,设计角色形象时候要抓住角色造型的趣味性,才能更好的表现形象,体现出角色的趣味的生命力和幽默性,动漫人物造型的趣味性设计使动漫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

1动漫角色造型设计的趣味性理解

动画设计师设计动漫角色造型,首先要理解动漫人物形象。理解角色,就要去探寻人物心理,感受人物最细微的情绪变化,把握人物性格。这样才能通过动漫造型设计体现角色内在本质的趣味性[1]。日本动漫故事中的角色能够吸引观众,重点在于曲折,神秘的动漫故事中一个个性格鲜明的角色,与现实生活中青少年有类似的性格,从而塑造出青少年心目中所想要追求的角色性格。设计使正是抓住了这些角色性格,才设计出这么生动有趣自然的角色。

2动漫角色造型设计的趣味性塑造

只有将人物性格塑造置身在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中,保持人物性格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这样才能给观众深刻的印象。另外,动漫人物性格的真实性是不可缺少的。如《星际宝贝》中的那个来自外星球的蓝色小怪物角色,长着尖利的牙齿和爪子,性格狂躁,喜欢破坏,不安宁,类似现代都市生活中的顽皮、孤僻、爱搞恶作剧、让人伤脑筋的小男孩或小女孩。这样人物角色的塑造就拉近了动漫人物与观众的距离[2]。

(1)针对不同观众。随着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不只是儿童才看动漫,其他年龄层的观众也喜欢观看动漫。所以,动漫角色造型设计要根据观众的角色进行设计。在动画制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定位面向的观众群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1)儿童观众:早期的动漫,主要的对象是儿童观众。由于儿童爱幻想的性格以及让儿童了解现实的需要,所以早期的动漫一般来说故事内容简单,短小,情节缓慢,容易被理解,故事强调教育性和引导性,可以满足儿童对于适应社会的经验的索取[3]。例如,我国经典的动画系列片《黑猫警长》中机智、勇敢的黑猫;捷克著名的动画系列片《鼹鼠的故事》中那个胖胖的、乖巧善良而又快乐的小鼹鼠,总是热心帮助周围的同伴和森林里的邻居,对一切充满了好奇与希望;日本电视系列动画片《机器猫》中的机器猫每次施展的超能力都令小观众欣喜若狂,不论是抽屉中的时空穿梭隧道,还是能够飞上天的戴在头上的小小的螺旋桨,它所具有的神奇本领让每个小观众都幻想在家里拥有一个机器猫玩伴,满足自己的愿望,完成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梦想。2)青少年观众:处在叛逆期的青少年常表现出逃避现实的情绪,对于现实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动漫的虚拟性和幻想性恰好满足他们的需求。对于故事中任务的行为表现,他们易引起强烈的认同感。因此,动漫设计师所设计出的动漫角色的性格应该符合青少年观众的心理特征,使他们产生共鸣。3)成人观众:成年人思想都已成熟,有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己的见解。对影视作品的观赏,他们偏重主观世界的阐述。所以,面对成人观众的动漫故事,动漫的表现形式多使用电影语言的艺术表现手法,即借鉴电影丰富的镜头语言、构图方式、拍摄技巧和后期剪辑等手段,结合动画本身的特殊表现力,以丰富其视觉传达效果[4]。这些角色的性格特征与外表塑造并不是完全的规则和概念化的模式,体现出让人意想不到的角色趣味性的特征。 设计者需塑造复杂、变化奇特,能够引发观者想象力的动漫造型风格。

(2)细节刻画表现。动漫角色的设计要围绕角色性格,通过详尽的细节刻画来增强任务的趣味性。如下:第一,头部塑造。通过近景镜头、特写镜头和大特写镜头等不同方式,使画面变得具有更强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体现角色细致的表情变化和内心活动。因此,头部设计要仔细推敲,要求应最为精细,更加直观地体现出角色的趣味性。如《樱桃小丸子》中小丸子爷爷的造型,圆而长的脑袋上,没有头发,五官造型简单,但是年龄一目了然可爱趣味性十足[5]。但是,动漫角色造型没有绝对固定的模式,老人的脸也可以有扁扁圆圆的娃娃脸,体现老年人可爱的一面。第二,手和脚塑造。手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情绪变化、情感交流的直接反映。手的设计要体现人的年龄、身份。动漫人物的手的外形设计较为丰富,手指可以简化为三个、四个,甚至没有指头。如,日本动漫《机器猫》中的“机器猫”的手只有圆圆的手掌,这与它整个圆形几何体造型非常协调,《机器猫》主要面对的观众是小学儿童,因此,角色造型上相对简单,图形化效果突出。第三,表情的刻画。人的外部表情总是不经意的会展现自身的内心活动。动漫的表情刻画应当由内而外,自然而然,准确地把握角色复杂的内心活动。多通过夸张地,有层次的眼神眉宇之间的变化,表现出来。面部表情是动漫角色内心活动情绪变化表现的主要来源。动漫因不同国家,不同的艺术表现风格和手段,角色表情的表现程度也有所差别。日本《樱桃小丸子》中主角小丸子的各种符号化的夸张表情,简单、概括,非常符合片中的角色造型的图形化特征,大大增加了角色的趣味性和人物的性格特征,性格的差异使塑造角色的外表特征有很大不同。第四,表现手段。动漫造型多通过线条来表现自身,使形与线自然地融合,能够更好的展现动漫的形体变化。线条造型是认识上和行为上的抽象过程,即主观从客观中分离出的造型语言,因此线条造型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线条造型最重要的是概括提炼,要对复杂的形体结构进行概括分析,运用虚实对比的方式在纷繁的线条里找出主次关系。

动漫对于某个对象的某几个外在特征特别得夸张和强调,这种变形如果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破坏对象整个形体的比例均衡,甚至引起怪诞的感觉。动漫的世界是自由的,漫画家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只要抓住角色的神态,长相的“短处”大圆鼻子或宽下巴,还有小眼睛之类的夸张地揭露出来,让你哭笑不得地发现自己的特别之处。现在很多漫画家尤其热衷于对明星、政客的变形漫画。

3结语

以上关于动漫角色趣味性的探究,是当前动漫领域经常运用的。把握住这些动漫角色的设计点和设计方向,塑造出的动漫角色形象才能深入人心,真正体现出动漫角色造型的趣味性之所在。动漫角色的设计者在设计角色形象时候要抓住角色造型的趣味性,才能更好的表现形象,体现出角色的趣味的生命力和幽默性。在表现和塑造角色外形是动漫角色造型的整体过程,不能孤立对待,设计者需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才能触类旁通设计出符合动漫作品的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 许盛.浅议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中的趣味性[J].动漫产业,2008(03).

[2] 曾燕婷.产品动漫造型设计中的趣味性[J].艺术传媒,2010(09).

[3] 张明.产品造型设计实务[M].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10).

[4] 崔天剑.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理论与技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06).

[5] 刘国余.产品基础造型设计[J].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11).

作者简介:丁艳(1985—),女,湖南醴陵人,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媒体。

作者:丁艳

动漫角色造型设计论文 篇3:

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中夸张手法的运用

摘 要:适当的角色造型设计不仅能为动漫作品润色,还是一部作品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本文针对动漫角色的造型设计、服装、性格、动作等环节对动漫角色造型中夸张手法的运用进行分析、鉴赏。

关键词:夸张手法;动漫角色;造型设计

一、动漫角色造型的设计手法的运用

拥有蓝色皮肤的蓝精灵,拥有黄色且大而扁的嘴巴的唐老鸭,挺着圆圆小肚子和圆圆大耳朵的米老鼠,拥有香肠鼻子和小黑眼的阿凡提,大大脑袋的大头儿子、尖细头的小头爸爸,憨厚的熊大熊二等。这些经过夸张手法运用后的角色不仅让我们对这些角色念念不忘,且在观看他们的表演时很容易随着它们的喜怒哀乐而变换着我们自己的感情;这些动漫角色正是因为其优秀的角色造型设计才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它们所处的情景中而无法自拔。

对整部动画作品而言,角色造型是整部动画篇的灵魂所在,其影响着一部动画片的成败。优秀的角色造型设计可以增强动画片的生命力,使其更感人,更能引人入胜,而拙劣的角色造型则容易让人产生反感,导致影片的失败。

因此对动画中角色造型设计的研究是相当有意义的一项工作,对其鉴赏能让我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会设计的技巧。

动画作品中活灵活现的角色设计手法有很多种,在设计中可以运用写实型手法、装饰型手法、漫画型手法、夸张型手法、可爱型手法等。本文将从夸张型表现方法的运用,结合例子来分析、鉴赏动漫角色。

高尔基这位著名文学家曾经说过:“夸张是创作的基本原则”。其实,夸张对我们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古有梵高抽象的人物造型,现有BENJAMIN设计的欣长身材的角色造型等等。那么夸张的设计手法是怎样的呢?

夸张的角色造型是一种创新的造型设计变化,通过虚构的形式把对象的特点和个性中积极的方面进行夸大,给人一种奇特的感情变化,给观众留下了宽阔的想象空间,同时引起观众的观看兴趣。在动漫角色造型中可从角色的造型、服装、性格、动作等方面入手进行夸张设计,突显动漫角色的形象。

下面将从这几点来举例分析、鉴赏。

(一)角色造型夸张性

角色造型的夸张可以表现在角色外在形象上。如《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中,夸大了大头儿子的头,头圆滚滚的,搭配两个大大圆溜溜的黑眼睛,小巧的鼻子和嘴巴;这样一个大头与纤细的手脚,圆圆的小肚子看起来有些不协调,也会给观众一种疑问:这么重的头会不会压坏小身体呢?然而正是这样的设计给观众一种萌萌的感觉,突显出这个角色的可爱之处。而小头爸爸的角色则是将头部设计得像一个梯形,上小下大,大大的方形眼镜更显得他的头很尖,圆圆的大肚腩突显了他的可爱慈祥的形象。

在《喜羊羊》中大小羊们的造型设计就是一种特别的夸张表现手法,纤细化了的手脚搭配着滚圆的身体,让人替羊羊们担忧那两条小腿会不会站不起来迈不动步伐。

正是这些“不搭调”的表现手法设计出了能够让大家在忙碌紧绷的生活中轻松一笑的材料。

(二)角色服装夸张性

服装设计也是角色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夸张得当能为作品增添风采。如《妖精的尾巴》中艾露莎大胆的布条着装,将她婀娜多姿的身材展露出来,长裙飘飘的却拥有着呆板的性格,而纳兹敞胸露怀的小马甲搭配厚实的围巾,冷热不均的搭配方式将他不羁的性格与不畏艰难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海贼王》中乌索普简易的荷叶边帽子,穿著带毛边的吊带裤,光着膀子,斜背着红色大布包,将其爱发明爱制造的性格很好的表现出来。

(三)角色的性格夸张性

要想塑造角色鲜明的性格特征,需要赋予他和别人不一样的性格,才能体现出他自身的独特性。一部成功的动漫作品,角色的性格也要有自己的独特性。《冰雪奇缘》中安娜是一个极度勇敢无惧,神经大条的性格,给人开朗温柔体贴的感觉,塑造了她容易被感动、受骗的个性,而其姐姐艾莎在恐惧中保持她的优雅、矜持、王者之相,但是最终恐惧战胜了一切,让她变得性格孤僻不与人交流,好在随着剧情的发展,唤起了她对妹妹的疼爱之情,使她的性格转变为乐观、不畏艰难险阻的性格。这些角色性格的转变使得观众在观赏时不自觉地被带入到剧情的发展中。又如动画版《憨豆先生》这部动画片里面的憨豆先生的角色塑造为有点笨拙、幼稚、思想单纯、腼腆的性格,正是因为这种夸张化的性格将幽默表现得更好。

(四)角色动作的夸张性

一部成功的动漫作品除了恰当的角色场景设计外,角色的动作也是很重要的部分。动作设计得好的话,一方面可以更好的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能增加作品的观赏指数。

经典动画《猫和老鼠》中猫汤姆经常被老鼠杰瑞抓弄,在剧中,汤姆有时会被炸得浑身焦黑,但很快抖一抖身子就会恢复回来;有时会被碾压得像一张纸张,很薄很薄,不一会儿又像被充了气一样恢复回来;有时还会被杰瑞拉成长条状,等他恢复精神状态时又是正常的效果。正是这种夸张、不现实的动作效果让观众在观赏中能够哈哈大笑,笑完还是会情不自禁地循环去看,使这部动画片的从1940年2月10日首映到现在仍然是热播动画片之一。

二、总结

使用夸张手法来设计一个动漫角色可以充分体现出角色的独特个性。夸张性既能表现在角色的造型上,让角色看起来更具特色;也能表现在服装上,特别的服饰安排不但能体现角色的身份、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引起观众的审美共鸣;还能体现在动漫角色的性格上,性格的大幅度转变能让观众随着其性格改变而跟着改变自己的感情,这样在不知觉中就能丰富剧情,吸引更多观众;除此之外夸张性还表现在动作上,夸张的动作表现出来的震撼效果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总而言之,夸张的设计方法能让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上得到一个质的飞跃,为作品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袁晓黎.动画造型基础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

[2] 秦明亮.动画造型与设计艺术(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5-1.

[3] (美)Nancy Beiman 著,薛蕾译.准备分镜图——动画编剧与角色设定(第2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5-1.

[4] (美)班克罗夫特著,王俐,何锐译.动画角色设计:造型 姿势 动作 表演.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2-1.

作者简介:佘育丹(1986-),女,广东人,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作者:佘育丹

上一篇:优才计划(精选2篇)下一篇:综合部经理竞聘演讲稿(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