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管理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校实验室管理是指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实验教学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减轻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供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实验室管理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实验室管理论文 篇1:

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的融合路径初探

[摘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物的运行都需要制度进行约束和管理。高校实验室是供学生进行实验活动的地方,摆放着各种实验器材和仪器,帮助学生运用不一样的方式进行学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但是高校实验室也需要进行管理,通过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的融合,保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同时也保证实验室能够发挥其最大作用。

[关键词] 实验室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融合路径

[

高校实验室摆放着很多实验器材和材料,其中一些器材和材料都存在潜在的危险,当学生使用不当时很可能会发生危险。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一些实验器材的寿命也是有限的,如何在课上时间对实验器材进行有效运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问题,将采用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相融合的办法来解决。

一、认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

(一)制度管理

1.制度管理的概述

制度管理,顧名思义就是通过建立制度条例进行管理。首先要明确事物所要达成的目标,根据事物运行的状态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制订一些管理条例。这些管理条例是所有涉及的人都必须遵守的,所有人的行为都受到管理制度的约束,以此可以达到工作有序的目的。制度管理可以体现出管理的科学性,同时程序化的管理也体现了管理的有序性,制度的约束也体现了管理的规范性。统一的制度能够为人们提供公平的工作环境,同时还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2.制度管理的局限性

虽然制度管理有很多优点,但是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其也有自己的局限性。首先,制度管理是一种程序化的管理,虽然能够使工作有条不紊,但是完全程序化管理下的工作人员仅仅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缺少工作的主动性,而且还忽视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东西,即沟通。工作人员之间缺少沟通,每个人仅仅关心自己负责的事情,忽略互帮互助,忽略团队精神。其次,制度管理起着外在的监督作用,很多规章制度需要一套不断完善的监督体系去完成,但是不断完善监督体系会花费大量的管理成本。最后,制度管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管理制度是在总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后确定的,对以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无法预测,对一些比较隐蔽的工作问题、管理制度可能无涉及。

二、文化管理

(一)文化管理的概述

文化管理和制度管理有着很大不同,制度管理是刚性的,而文化管理则相反。文化管理是以人们的思想为主进行管理的。通过文化让相关人员产生共鸣,让相关人员对自己的行为和理念表示赞同。让相关人员多交流、互相帮助,增加相关人员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让员工工作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文化管理的特点

首先,文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对组织的认同感,更加注重相关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助,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发挥工作人员的能动意识和创新能力,让相关人员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其次,文化管理属于相关人员的自我管理。与制度管理不同的是,文化管理通过帮助员工建立与组织相同的价值观以及对员工进行充分的人文关怀,让相关人员对组织表示认可,从而自觉地遵守组织相关规定,积极地完成工作内容。

最后,文化管理更加重视人们精神层面的管理。通过建立统一的价值观和对员工进行人文关怀,营造公平民主的工作环境,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工作人员形成主人翁意识,从而对损害组织利益的行为进行监督谴责。并且文化管理能够根据组织的不断变化进行完善,从而和制度管理互补,弥补其滞后性。

三、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相融合

(一)构建有特色的实验室文化

实验室独有的特色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通过很长时间的积累以及对优秀文化的借鉴所形成的。在建设实验室的特色文化时,要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做好带头作用,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同时还要对实验室成员勤加培训,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实验室特色文化的展示,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墙壁,通过标语、墙画等形式表现出来。

(二)制度管理中体现人文管理

在进行制度制订时,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展示实验室管理者的人文关怀。尊重实验室成员,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也调动了实验室管理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在制定制度时,要尊重实验室成员的意见和建议,要求公平、民主、透明,如此制定制度,有利于制度的实行。

(三)制度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

在执行管理制度时,不能生硬地进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在要求实验室管理成员按照制度做事时,还要给予实验室成员足够的关心。执行管理制度要做到公平公正,营造良好的工作风尚,同时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对提高实验室成员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都有帮助。

四、小结

管理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没有明确的制度,工作人员就没有明确的工作方向,但是设立生硬的管理制度不容易让相关人员信服,还会打击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所以要想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实验室工作氛围,就要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相融合,取长补短,才能够更好地进行高校的实验室管理。

参考文献:

[1]孟昭霞.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的融合[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4):12-15.

[2]孟昭霞.文化管理: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新视角[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5):269-271.

◎编辑 冯永霞

作者:袁海雯

高校实验室管理论文 篇2:

高校实验室管理中智能管理系统的实践应用

摘 要:在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中,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对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文章设计的智能管理系统由移动服务支持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办公开发子系统、移动服务子系统、安防子系统构成,将其应用于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实践应用表明,该智能管理系统对提升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管理;智能管理系统;实践应用

0 引言

高校实验室在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探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需要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作为支撑。在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中,为了逐步提高管理效果,实现对实驗室资源的优化利用,高校应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对管理模式和管理技术进行创新,积极探索智能管理系统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从而逐步发挥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效能,促进高校实验室管理的高质量发展,真正充分发挥高校实验室管理的重要作用,为高校教育教学、科研探索活动的开展服务。

1 智能管理系统的构成

智能管理系统是在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支持下形成的,能展现出人工智能管理优势的管理系统,一般由移动服务支持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办公开发子系统、移动服务子系统、安防子系统所构成。

1.1 数据处理子系统

数据处理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高校实验室中涉及的相关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能支撑其他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管理方面相关研究数据的处理效率和处理精确度[1]。

1.2 办公开发子系统

办公开发子系统主要由门户网站、大型LED显示屏及OA办公系统所构成,在系统运作过程中,门户网站能发布实验室管理方面的重要通知和相关规章制度,门户网站一般会与LED屏幕管理系统联系在一起,可以将重要的信息投放到屏幕上。门户网站能支持OA系统的登入,在OA办公系统中,使用者能完成实验室使用申请、办公室使用申请审批等方面的操作。

1.3 移动服务支撑子系统和安防子系统

(1)移动服务支撑子系统:主要作用是为移动服务子系统提供基础服务支撑,能在实际应用方面方便高校师生对实验室预约、使用情况进行查询[2]。

(2)安防子系统:主要作用是能对高校实验室门禁进行管理,还能控制实验室的电源,增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效果。在安防子系统设计应用方面,构建与校园卡系统相关的模块,就能增强门禁管理水平,教师和学生需要刷卡进入实验室,有助于增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实际效果。

1.4 移动服务子系统

移动服务子系统一般在移动终端应用,在当前移动终端市场上能借助安卓移动终端和IOS移动终端实现移动服务子系统的操作。在安装移动服务子系统并完成认证操作后,学生能在移动服务子系统上完成实验室使用情况的查询和对实验室的预约使用,操作便利性明显增强,能促进高校实验室资源的高效化利用[3]。

2 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

在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中,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增强实验室管理综合效果,为了促进实验室管理智能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需要学校结合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探索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合理化应用,从而为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系统支持[4]。下面就结合实验室管理中不同模块工作情况,探索智能管理系统的有效应用。

2.1 在实验室管理综合模块中的应用

将智能管理系统应用到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中,针对实验室信息化系统实施统一的管理和规划,高校在构建全新实验室管理模式时,应该依托智能管理系统构建实验室管理数据库,并在全校实现对实验室使用信息的共享。在实验室管理实践中,还可以借助教学场地编号的方式,方便师生对现有实验室资源进行查询和预约,有效增强实验室管理的综合效能。

如在“材料学与工程学”实验室管理实践中,高校就可以结合实验教学改革的需求,构建开放式实验综合公共服务平台,按照材料学与工程学实验要求,统筹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发挥材料学与工程学实验室的作用,对实验室资金管理、资源分配管理和布局管理进行优化,对实验室工作进行统筹规划,从而优化实验室教学和科研服务能力。同时,通过制定高校材料学与工程学短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提高实验室公共资源公共性、服务性,增强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效率性,确保在高校实验室管理实践中,能充分发挥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价值,提高综合管理水平,促进资源的高效化配置,切实优化高校各学科实验教学整体质量[5]。

2.2 在实验室队伍管理模块中的应用

实验室队伍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内容,一般而言,在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队伍管理主要包含教师队伍管理和学生队伍管理,应用智能管理系统能对各学科实验教师的基本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对教师的职称结构、性别结构、学科教育特点、教育倾向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录入,增强实验室教师信息管理的规范性,使实验室管理工作能结合师资力量对实验室资源的配置进行统筹安排,逐步优化实验室人员管理的综合效果。

在学生管理模块,核心内容为本校学生的信息管理,高校实验室在引入智能管理系统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能构建学生信息的数据库,对学生信息实施统一管理,本校学生也能查询与自己专业、学段相关的实验室课程、项目计划、课程内容、通知等,有助于增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人文性和服务性,促进实验室管理智能化和高效化发展。

2.3 在实验室课程管理模块中的应用

实验室课程编排是实验室管理中的核心要素,依托智能管理系统创新实验室课程管理工作,不仅能优化课程编排,还能将实验室课程大纲、具体项目规划、训练题库等资源在公共服务平台上分享给学生,使学生能更加全面的了解本专业实验室课程体系情况,能合理选择实验室资源完成学习任务[6]。

以“材料学与工程学”实验室管理方面课程体系的规划为例,在应用智能管理系统对实验室课程进行管理和规划的过程中,高校构建了能与“材料学与工程学”专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一二三级”实验室课程体系,并构建了分层次、多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在“一二三级”实验室课程体系中,“材料学与工程实验”属于一级课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实验”“复合材料与工程基础实验”“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实验”为二级实验课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大型综合实验”“高分子材料大型综合实验”“复合材料大型综合实验为”三级实验课程。通过构建多层次实验室课程体系,学校在开展實验教育的过程中,能由浅入深的对学生实施实验教育指导,在实验室课程教学中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能有意识的借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真正将学校理论教育与实验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促进课内和课外实验的有效开发,逐步展现出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价值,提高实验室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为高校实验室课程教学的高效化发展奠定基础[7]。

2.4 在系统维护模块中的应用

智能管理系统在高校实验室管理方面的应用不仅能促进人员管理和课程规划的高效化发展,还能为实验室系统维护提供相应的辅助,提高系统维护的整体质量。一方面,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对实验室相关数据资源进行备份,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学生的实验室操作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开展针对性教育指导;另一方面,在智能管理系统的辅助下,高校实验室管理环节能对实验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存储和备份,避免实验数据丢失引发严重的后果,提高实验室维护管理水平。

3 结语

在对高校实验室管理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应用智能管理系统对各项管理工作进行创新,能有效推动高校实验室管理智能化、信息化发展,促进学校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升,还能构建全新的实验室综合管理模式,推动高校实验室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更好地发挥高校实验室服务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的作用,在提高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促进了高校科研探究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琪,代广辉.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设计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5):104-108.

[2]谭鹏鹏.智能管理系统应用对高校实验室管理重要性的作用[J].科技风,2020(26):18-19.

[3]刘永,宁玉富,孟繁兵.高校实验室智能综合管理平台技术研究综述[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9):91-93.

[4]陈越.浅谈智能管理系统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20(9):77-79.

[5]李文涛,俞建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8):304-307,312.

[6]董傲通,文俊浩.基于“互联网+”的实验室机房智能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8):250-252,257.

[7]王毅敏.高校实验室管理中智能管理系统的实践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9(12):160,163.

(编辑 何 琳)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in

university laboratory management

Liu Miao

(Shandong Police College, Jinan 250014, China)

Key words:college; laboratory management;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practical application

作者:刘苗

高校实验室管理论文 篇3:

高校实验室管理之智能管理系统的运用

[摘 要] 实验室是高校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主阵地,提高实验室管理质量,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效率。现阶段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存在一些明显问题,影响了实验室管理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简要分析这些问题,并就如何运用智能管理系統实现实验室高效管理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关 键 词] 高校实验室;智能管理;管理现状;具体运用

实验室是教师、学生和科研人员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地,高校实验室管理质量直接影响教学科研工作质量。运用智能管理系统开展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既是高校教学科研事业发展需要,也是满足实验室优化需求的必然之举。纵观现阶段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依然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

高等教育改革愈发关注对人才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新的教育背景下,各高校将教学改革重点放到个性化教育、研究性学习方面。为了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需求,各种创新科技活动、创新项目层出不穷,实验室资源明显不足。不少学生反映:想去学校实验室做个实验,要向课任老师申请,还要向实验室老师申请。即便申请上了,有时也要排好久的队,还不一定轮上自己。与此同时,这些个性化教育、研究性学习涉及的实验项目、实验室仪器设备、实验人员等因素较为复杂,如果采用传统人工统计模式,那么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很难及时准确对实验结果、实验项目、实验数据进行合理评价,遑论给出相应的指导意见,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导致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质量低下。

因此,传统实验室人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在国家教育部门大力支持之下,高校科研项目资金逐年增加,各大型实验设备被引入实验室,这对实现智能化管理具有积极意义。实验室领导和管理人员应当加强智能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努力增强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质量。

二、智能系统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一)实验室管理模块

智能管理系统运用于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第一个重要体现就在于实验室信息化系统的统一管理,高校应当建立全校实验室信息的统一化管理数据库,以实现全校实验资源的共享。各实验室可以通过“教学场地编号”和信息字段随时随地查询实验室现有资源,统计管理同样可以借助这两种形式进行快捷工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校可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在线360度实景观看实验室。这样即便是足不出户,管理人员同样可以随时了解各实验室使用情况,以便实时进行管理。这种信息化系统的统一智能管理不仅为全校实验室资源共享提供了方便,同时为实验室建设计划提供了有效信息,可谓一举两得。

(二)实验队伍管理模块

实验队伍管理应当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管理。实验教师基本信息管理智能系统同样可以采用全部信息字段统计教师基本情况,例如,教师队伍职称结构、人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性别结构等。需要修改个人信息时,教师可以登录系统自行录入相关内容,这避免了因教师人员变化带来的重复统计工作。

学生管理模块主要是本校学生学籍管理,高校实验室应当建立本校学籍管理共享学生信息数据库,以便实现学生信息的统一集中管理。通过学籍管理共享学生信息数据库,本校学生可以通过学号和密码查看本人信息、实验室基本情况、实验室项目计划、实验室课表、实验室仪器设备、实验室课程内容,这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实验项目,学习时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实验课程管理模块

课程管理模块包括实验课程信息管理、实验课表管理两部分内容。首先,在课程信息管理部分,课程信息主要是记录和保存课程编码的相关信息,智能化编码系统应当采用网上自动编排的方式,减轻人工操作任务量。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全部信息字段对课程编码信息进行统计查询,这将会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学校广大师生同样可以借助系统查看实验教学大纲、实验课程简介等内容,节省资料查询时间。

其次,在实验课表管理部分,与专业理论课相比,实验课较多受到场地大小、仪器设备多少的影响,同一个实驗由于班级人数不同,具体安排同样存在差异。因此,实验课表管理应当引入“课程序号”字段,根据学期、院系、专业和班级进行生成性安排,这样就有效解决了同一实验课程难以进行多种安排的问题。如果需要打印课表,教学秘书可以查询学期、院系、专业和班级序号生成任务单,减轻课表打印任务。

优化实验室管理,为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是办好高校的重要条件之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得到了全面普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高校实验室的智能管理,不仅提高了管理服务水平,同时充分发挥了实验室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益,进一步实现了实验室资源的整合。高校实践教学管理负责人和实验室一线管理者应当结合本校实验室实际情况,开发符合本校实际的智能管理系统,为教师、学生和教研人员提供更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吴文华,杨庆,沈新元.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下的实验室开放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7(11):101-102.

[2]王妍,孙德兵.高校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开发与实践[J].2010,8(2):87-88.

作者:朱丽娜 何长征

上一篇:多媒体教育技术论文下一篇:高校人事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