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文本细读教学当代文学论文

2022-05-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师范专科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与本科院校及普通高职院校不尽相同,其精品课程建设的原则、教学改革的重点与方向等方面也必然有所不同。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和关键,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职文本细读教学当代文学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职文本细读教学当代文学论文 篇1:

当代文学经典化的路径及其内涵

摘 要:《团泊洼的秋天》属于我国工人的当代诗歌经典,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诗歌艺术、文学史等价值,是经典化发展的基础。在传播媒介方面、文学世家方面的推崇因素、审美风格因素、社會风气因素的影响下,诗歌的经典化发展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可见当代文学经典化发展的路径非常复杂曲折,是各个时间段、各个领域中的政治文化需求、诸多专家学者共同促成的,这个路径的背后也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政治文化内涵。下文就以《团泊洼的秋天》为例研究当代文学经典化的路径与内涵,旨在为经典化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当代文学 经典化 路径 内涵 《团泊洼的秋天》

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就是作家、作品在逐渐演变的状态下占据经典的位置。通常情况下,这个演变的历史时间越长,就越可以将价值检验、彰显出来。我国很多当代文学作品,在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的情况下成为经典,《团泊洼的秋天》属于其中的典型部分,在经典化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了相应的内涵。下文就研究当代文学作品中《团泊洼的秋天》的经典化路径与内涵,旨在为经典化研究领域提供依据。

一、当代文学经典化路径——以《团泊洼的秋天》为例

(一)传播媒介有关的路径

从当代文学作品的经典化路径方面的研究可以发现,传播媒介属于重要路径,如果没有发表和出版,就不会大范围进行传播,难以进入到公众的视野范围,也无法吸引文学批评界的注意力。上个世纪《诗刊》中就发表了这首诗歌,在发表之后受到广泛关注。次年又被编入到北京市的中学语文教材之内,另外,还编入了《文选》《心潮集》等诗歌集之内,2017年初又被《诗刊》杂志社评价为最具有影响力的经典作品。从《团泊洼的秋天》的经典化传播媒介的发展路径情况来讲,《诗刊》《解放军报》中都有所宣传,不仅在编排的过程中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内容方面也做出了删改。在进入到选本的阶段,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属于最高峰的时期,平均每年都会存在六种,在此之后2003年与2009年也超出了这个数量,但是在2010年以后这首诗歌的入本频率开始降低,数量在五种左右,2015年甚至只有一种。这首诗歌在经典化发展的传播媒介路径方面,2010年之后选本的次数降低,可以看出当时这首诗歌的经典化地位有所减弱,但是传播媒介还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使得经典化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推动和促进。[1]

(二)批评家的有关路径

一般情况下,文学批评提前于文学选本和文学史研究,承担着明确优秀作品、作家的特殊性任务,不断丰富其中的内涵,增强文本的影响力。从《团泊洼的秋天》这首诗歌的经典化进程中可以了解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批评界就开始在政治思想的层面进行肯定和推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阶段,批评家将诗歌的诗学艺术成就揭示出来,但是还存在一些争议,所以这个时期的诗歌解读有“众声喧哗”的特征,就是在这个环境中,诗歌保持着经典地位。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辉、张景超就对这首诗歌进行了批判性研究,站在政治思想的层面剖析其中内容,给予诗歌一定的肯定,不仅涉及到本身的时代特色,也和《诗刊》中发表了诗歌、精细化编排存在直接联系。之后也有学者开展对这首了诗歌的批判性研究活动,肯定了这首诗歌的经典地位。在批评界的研究中还认为,这首诗歌能够将现实情况反映出来,有着饱满的战斗激情,在诗句研究中逐一分析和现实政治之间的联系。无论文学批评界对《团泊洼的秋天》有着怎样的态度,都会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这首诗歌乃至于作者的政治抒情能否成为被长时间效仿的经典作品。在新时期发展的过程中,各个领域已经开始重新认知当代文学作品与作家。如:在《艳阳天》的这个小说中就引发了两次争论,就算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作家和作品,都受到了否定性的评判。这些评判也是使得《团泊洼的秋天》当代文学作品向着经典化进展的主要路径。[2]

(三)文学史书写的有关路径

上文研究了《团泊洼的秋天》经典化进程中的传播媒介路径与批评界路径,其实从具体情况来讲,最终还是要进行文学史的书写,这也是经典化路径的重要部分。文学史在书写有关当代文学作品期间,属于后续在明确经典地位方面的重要标志,也属于经典化进程中主要的环节。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讲》中就书写了《团泊洼的秋天》这首诗歌,作者在其中提出了诗歌具有战斗性很高的政治抒情特点,可以将当时的无产阶级战士的斗争意识显示出来,将诗人对革命的忠贞情怀、坚定信念等表达出来;但是,没有从诗歌中找寻政治斗争的证据,而是针对一节篇幅进行分析,研究写作的特色情况,甚至可以将其中的“音乐美”指出。当然此类文学史的书写审美眼光具有局限性,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纲要》中也可以体现出来,在文学史书写期间介绍了诗歌的作者,将其当作是主要的代表作,在出版之后也就意味着诗歌作者取得了文学史的重要地位。[3]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团泊洼的秋天》被纳入到文学史中,除了可以将文学史家独特的眼光凸显出来,还能从不同层面真实反映诗歌的文学史地位。虽然其中有很多政治术语不合适、思想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但是诗歌被认为可以凸显“战斗精神”,蕴含着一定的政治思想元素、“斗争美学”的欣赏元素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团泊洼的秋天》在经典化进程中面临曲折,经典性也受到了一定的争议,经典地位反复无常,此阶段文学史书写期间的评价有略微的摇摆,不同文学史书写着的评价有所不同,但是也不会影响其在经典化进程中的地位。二十一世纪我国文学史书写期间开始重视《团泊洼的秋天》诗歌与作者典型案例的剖析,在文学史书写方面给予其经典地位、经典价值一定的肯定。[4]

二、当代文学经典化内涵——以《团泊洼的秋天》为例

上文分析并且总结了《团泊洼的秋天》的经典化路径,虽然当代文学经典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很多,各个时期的认可度也不同,但是,从整体情况来讲,经典化发展会受到批评家、文学史、民众等因素的影响逐渐提升,在经典化发展中的内涵也有所表现,主要为:

(一)社会思想内涵

从政治思想角度入手分析《团泊洼的秋天》这一当代文学作品,其中保存稿件的人员、《诗刊》编辑部还有朗诵人员、听众等都会共同参与,编辑部所产生的作用非常明显。《团泊洼的秋天》的经典化发展最为得力的时间段就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批评界进行了现实政治与诗句的对接批评,但是多数都是从史学的层面推崇其中的语言风格。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有了注重写文学史的思潮,深度解释文学经典作品,有着细读的环境,人们开始着重细读与点评《团泊洼的秋天》,在其中挖掘政治思想内涵。[5]

(二)思想情感内涵

在诗歌内容的研究中不难发现,第一部分比第二部分的艺术性高很多,第一部分中存在较为优美的形象、新颖的思想,但是在第二部分却有着空洞的理论、口號,将政治性的术语融入到诗歌之内,缺乏一定的思想情感。这个不足经常被认为是历史的局限,但是这个局限也和诗歌一样,可以将当时的历史情况凸显出来。所以在阅读这首诗歌的时候可以发现,作者在创作期间虽然并非有着一定的思想高度和艺术高度,但是内心存在矛盾,其中的思想情感内涵非常复杂,就算是有这种现象,也无需修改,主要因为诗歌可以将当代真实情况展现出来,属于后辈的珍贵遗产。对于人们在《团泊洼的秋天》方面的批评,无论是从诗歌艺术角度还是从文学史角度来讲,“反经典”的行为都会引发对诗歌内容的反思性解读,研究其中的思想情感内涵,也能够起到经典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社会文化内涵

从当代文学经典化发展的情况来讲,各个时间段都存在各种不同标准,而此类标准和当时的政治文化存在直接联系,也就是说在研究当代文学经典化路径的同时,也是对其和政治文化内涵之间的关系进行考量,而政治文化内涵也是在各个时期、领域中人们在政治文化方面需求、文学参与需求等共同促成,此阶段中蕴含着历史内涵、政治文化内涵。《团泊洼的秋天》在经典化发展的进程中,就被不断阐释相关的政治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与文学史价值等,从最开始因为有时代性的政治文化价值进入到经典化的路径中,到后来成为了诗学艺术经典、文学史经典一体化的当代文学作品,也彰显出了政治文化内涵。[6]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团泊洼的秋天》当代文学经典化进程中,有着传播媒介的路径、文学史书写的路径、批评界路径等,不同路径的经典化发展情况不同。而从经典化发展的内涵层面来讲,主要有政治思想内涵、思想情感内涵、政治文化内涵等,其中蕴含着的思想内涵、有价值的内涵十分丰富,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全面分析和探索,为后人提供具有借鉴性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付祥喜.当代文学经典化的路径及其内涵——以《团泊洼的秋天》为例[J].文艺研究,2019(3):64~73.

[2]马兵.现当代文学原典教学的思与行[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3~77.

[3]施战军.叙事学难得的建树型成果[J].当代作家评论,2020(4):101~104.

[4]赵依.经典的牵引——由重读《九月寓言》说开去[J].芒种,2020(2):114~118.

[5]赖锐.实用主义与中国当代阐释学——以“强制阐释”和“公共阐释”为中心[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0(2):143~151.

[6]张丽军,田振华.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现状、问题及实现路径[J].山东社会科学,2018(3):95~99,106.

(作者单位: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完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职高专院校基础课课题“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王磊(1972-),女,蒙古族,河南新野人,本科,讲师,1996年10月参加工作,一直在教学一线,研究方向:中国文学史。

作者:王磊

高职文本细读教学当代文学论文 篇2:

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 师范专科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与本科院校及普通高职院校不尽相同,其精品课 程建设的原则、教学改革的重点与方向等方面也必然有所不同。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 设的前提和关键,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精品课程;师资;课程教学

所谓精品课程建设,简言之,就是要建设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 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 工程,涉及到各个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作为一所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我校语文教育专业 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于2008年6月被黑龙江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这也是到目 前 为止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同类课程中唯一的一门省级精品课程。在主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 深深地体会到,因师范专科学校的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不同,与其他高职院校也不尽相同, 课程建设的原则、教学改革的重点与方向等也必然有所不同。现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获得的 经验、存在的不足、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思考等加以总结,以期对同类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 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和关键

精品课程建设首先必须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我校一直特别注重师资培养工作,相继出 台了“硕士培养工程”和“名师、良师工程”等相关扶持政策。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省 级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我们又采取了如下举措:

一是加强师德建设,尤其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提倡“爱的教育”,树 立“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人生理念。

二是实行青年教师上岗试讲和接受辅导的制度。新教师上岗前必须试讲,并要接受相应的教 学辅导,开课前要先进行专题讲座,且须获得系学术委员会及学生的普遍认可。

三是建立“双三级联系制”。一是“传、帮、带三级联系制”,即建立高级、中级、助 级教 师联系制,加快青年教师成长,促进老教师知识更新;二是“教、学、研三级联系制”,即 教 师同自己大学时的导师建立联系,指导自己科研和业务提高,同小学教师或企业技术人员建 立联系,了解小学和企业实用型人才现状,更好地为培养目标服务。

四是加强教研和科研的梯队建设,建立双周集体教研制度。定期围绕本课程开展专题讨论 ,积极申报科研课题,有意识地结合课题研究进行课程建设。

五是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创造条件让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进修 学习以及各种科研、学术会议。

六是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大力提升师资水平。

实施以上举措取得了显著效果。课程组主讲教师现均已成为我校语文教育专业的骨干教 师,其中一人被聘为校级专业带头人,两人被聘为校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一人被评为校教 学名师,两人被评为校优秀青年教师,并享受相应的科研津贴。课程组主讲教师分别毕业于 六所大学,具有硕士学位2人,在读 硕士1人,副教授4人,平均年龄不到37岁,教学队伍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 龄结构均较为合理,发展潜力很大,正向着“高职称、高学历、高素质”的“三高型”优秀 教学团队目标稳步迈进。

二、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

1.教学思想上注重创新,教学改革中体现特色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被列入高职高专系列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它既与本科师范不同,也与高职院校不同。如何既不做本科师范 的“压缩饼干”,也不盲目跟从高职院校,而在夹缝中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新路,同时突出 师 范特色和职教特色,为培养优良的小学语文师资做出应有的贡献,是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必 须思考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师专语文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课程定位、教学内 容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用等,都应紧紧围绕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来进行和展开。求 新、求变,又不冒然抛弃传统优势,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与本科院校的同类 课程相比,本课程教学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注重既体现师范特色,又体现高职特色 , 从课程定位到内容选取乃至教学方法手段的选用,都力图依据培养目标和独特学情,走出一 条与本科课程教学完全不同的新路,不做其“压缩饼干”。我们采取的具体操作路径是:把 文 学思潮教学背景化,把文学史知识教学纲要化,把作家作品教学主体化。课程教学以对重要 作家作品的讲解、赏析为主,并借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在课程教改过程中我们已逐 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即以文本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文本细读为主要方法。在课程教 学改革过程中我们特别提倡和要求学生进行文本细读,侧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 的审美感知能力、品评鉴赏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及作品创作能力等,最终达成培养学生的可 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

2.选择、调整并合理组织安排教学内容

我们依据学生毕业后多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及相关领域工作的培养目标,本着“必需、够 用”的原则,在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充分体现了针对性和适用性的特点。

针对专业理论课程课时普遍被压缩的实际情况,我们将授课内容做了相应调整,将其归 整为三大系列:一是文学史知识体系,注重文学史发展的动态脉络与基础知识的掌握;二是 文学思潮体系,以不同历史时段出现的不同文学思潮为主线,贯穿不同文学社团的论争和不 同作家群体的创作风貌;三是作家作品体系,以现当代作家作品为教学重点,在动态地展现 文学史的过程中凸显文学大家的风采和经典文本的意义。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我们以文学思潮体系教学为导入,以文学史知识体系教学 为纲要,以作家作品体系教学为主体和重点。这样既解决了课时压缩所带来的课时紧张问题 ,也突出了教学重点与难点。此外我们还力争做到几个结合,即现当代文学史基本知识与文 学前沿知识相结合,思想剖析与审美鉴赏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文学创作相结合。

3.结合课题研究,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课程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结合课题研究,尝试构建“参与型”、“研讨型 ”、 “案例型”等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大程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和主动性。

在教法方面,我们在采用高校文科教学传统的讲授法、发挥其固有优势的同时,根据课 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效果。

(1)采用“问题驱动法”展开教学内容: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并积极围绕问题设计教 学 内容;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为中心训练其思维能力、赏析能力和批评能力。

(2)采用“讨论法”进行问题研讨:对重要的问题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其合作能 力、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概念:对重要概念要结合案例进行讲解分析,以增强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促进其活学活用。

(4)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对适宜的内容可虚拟相应的情境开展课堂教学 ,以利于学生的角色意识的培养,为其将来求职做好相应的知识、能力及情感的储备。

在学法方面,我们首先对学生的专业阅读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并做了相应的 学情分析,然后结合师专中文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特别注重对其专业阅读行为进行监控和 指导,提高其阅读的针 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要求学生结合阅读内容,写作具有一定学术性的研究论文,综合培养其 审美感 知能力、文学批评能力乃至论文写作及文学创作能力等。此外,还采用布置富有启发性的问 题并进行相应辅导、答疑等方式或手段,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4.选用优秀规划教材,积极建设特色精品教材

本课程以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作为规划教材,具有较强的师范特色 ,能很好地满足本课程的专业教学需要。同时又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作为配套教材 ,以利于主讲教师的“作家作品”部分的教学。课程组还针对师范专科学校的独特校情和学 情,编著了 一部富有特色的辅助教材《中国现当代名家名作细读:问题与方法》,用以配合以培养问题 意识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此书已由黑龙江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我们在教学中,本着依 托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结合具体学情,对授课内容进行相应取舍,对授课顺序进行 了有针对性的调整和重组,体现了规范性和创造性的结合。

三、加强课程网站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

课程网站建设也是精品课程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它是实现教学资源网络共享目标 的保障性前提。

精品课程的网站资源应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教的资源,主要包括课程大纲、考核标准、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教案、教学课件、课程录像等;二是学的资源,包括课程学习指导、 阅读指导书目、名著名片影像资料、名家名作在线阅读等。

此外,还要将精品课程网站建成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师生借此互动交流,答疑解惑,从 而实现课程教学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一是因课时压缩导致的文学史教学与作品教学的课时冲突的问题仍然存在。今后我们 将根据教学实践和学情反馈进一步修订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使文学思潮教学更为简明 扼要,文学史教学更为纲举目张,作家作品教学更加突出重要作家和经典文本,课堂教学中 的学生活动时间更能得到保证。

二是部分学生考试时仍存在较严重的功利心理,高分低能现象依然存在。今后我们将进 一步改革考核、考试的方法,其中平时成绩的考核要涉及学习态度(出勤率、课堂发言意愿 等)、学习习惯(听课笔记、读书笔记等)、学习成效(阅读的广度与深度等)等诸多方面,期 末笔试要知识与能力并重,试卷中以考查作品阅读与赏析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开放题 型要占更大比重,让平时不读作品或不认真读作品的学生很难得到高分。

三是部分学生经典文本细读的主观意愿不强,仍存在一定的惰性心理。今后我们将进一步 加强对学生专业阅读情况的调查和了解,加强督导,注重以论文写作和文学创作等方式来充 分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汪旭辉.我国高等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战略性思考[J].理论界,2008(2)

[2]范树成.21世纪初叶我国高校课程体系改革与建构[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1) .

[3]赵淑华.搞好课程建设,努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6(6).

〔责任编辑:徐光宗〕

作者:孙玉君

高职文本细读教学当代文学论文 篇3:

应重视高职院校“阅读环境”的建设

摘要:真正“不爱读书”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由于环境、条件等外在因素导致学生阅读状况不理想。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在“阅读环境”建设方面多下工夫。首先,要加强图书馆建设,发挥图书馆在专业乃至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有的作用;其次,学校应承担教育责任,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再次,教师应更新陈旧的知识性教学模式,构建素质培养与知识传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阅读环境;中文专业;现当代文学作品

高职学生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是比较高的,但阅读状况并不理想。那么,这种状况是如何造成的,我们又该怎样应对呢?笔者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此加以探讨。

调查研究的对象、内容与方法

笔者的调查研究问卷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语文教育专业学生为对象;调查研究的内容是中文专业学生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状况不理想的原因;问卷由6个封闭式问题和2个开放式问题构成;调查研究的方法主要有问卷法、分析法、访谈法、文献法等;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60份,回收324份,经查,回收的问卷全部有效,有效率为90%。

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封闭式问题调查结果分析

问题一: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原因。在324位学生的答案中,因自己有兴趣的占77.78%;因教师推荐和课程学习需要的各占8.95%;因同学介绍的占2.16%;因对作者有印象的占1.23%,因媒体评论、网上选载的各不足1%;因相关影视作品影响的为0。从年级和性别来看,差别都不大。

问题二: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受谁影响最大。在学生的答案中,教师占49.07%;其他人占28.70%;同学占20.99%;父母占1.23%。就年级而言,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影响呈递减态势:大一占56.78%;大二占49.57%;大三占38.20%。同学的影响呈递增态势:大一占13.56%;大二21.37%;大三26.97%。这两项就性别而言没有差别。父母的影响之低出乎意料,只有4位学生回答受父母的影响而阅读,虽然这可能与我院学生大多来自不发达地区有关,大城市学生的情况应该更好些,但家庭教育的不理想可见一斑。

问题三:你觉得现当代文学教师在学生阅读量方面的要求如何。在学生的答案中,认为“虽不严格,但因喜欢老师的课,还是看了不少作品”的占49.69%;认为“不太严格,有推荐,但没检查,故我没看几部作品”的占29.01%;认为“严格,逼我们看了不少作品”的占2.78%;认为“不严格,我根本没看作品,也能蒙混过关”的占0.93%。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学生阅读方面的定量要求不高,检查力度不强,教师上课水平高低、要求严格与否是影响学生阅读量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怎样有效检查学生阅读情况是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问题四:你觉得现当代文学教师在作业方面的要求如何。在学生的答案中,认为“较严格,有些作用”的占64.51%;认为“严格,对我们有很大作用”的占15.74%;认为“较严格,但没多大作用”与“不严格,很容易混过关”的比例相当,各占10%多一点。就年级而言,认为“教师要求严格,对他们有作用”比例最高的为大二学生,占88%;其次是大一学生,占66.1%;最后是大三学生,占65.17%。认为“不严格,很容易混过关”的大一和大三学生比例相当,分别占22.03%和20.22%,而大二学生只占8.55%。三个年级都由笔者讲授《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二年级情况最好,是因为当年教师布置的作业量最大,每学期1篇正式作业和8篇读书笔记,而在一年级和三年级教师规定的作业量减少。在调查数据统计出来后,通过对各年级部分学生访谈了解到,教师的硬性作业是迫使学生阅读的强大外力。由此可见,教师的严格要求和相当数量的作业对提高学生阅读量和本课程的学习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问题五: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主要来源。在学生的答案中,其来源依次为:图书馆,占68.21%;购买,占11.42%;向同学或朋友借,占6.17%;网络,占3.70%;其他,占2.16%;家藏图书,占1.85%;租赁,占0%。这样的调查结果与“图书馆是不同层次中文专业学生阅读专业作品或经典名著的最重要途径”的结论相一致。而“家藏图书”所占比例之低与问题二的答案互相佐证,说明家庭对学生的阅读影响几乎为零。

问题六:阅读方面遇到的主要困难。在学生的答案中,困难从大到小依次为:图书馆藏书少,占34.57%;书价过高,占24.38%;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大,占16.36%;缺少读书氛围,占13.58%;根本不爱读书,占5.25%。就各个年级而言,因“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大”而影响阅读的,大一学生占20.34%,大三学生占16.85%,大二学生占8.55%,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状况。这是比较正常的,因为大一学生是新生,入学后要忙于上课(每周25节课,很多公开课在大一开设)、学英语、学计算机、考试(应付自学本科考试,即便是准备现代文学科目考试,学生更多地会阅读教材和自学考试专门教材)及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等等;大三学生忙于实习且面临就业压力,相当一部分学生申请离校到企业顶岗实习,心境浮躁不安,无暇静心阅读;只有大二学生尚不必考虑前途出路,有时间静下心来阅读。认为“周围缺少读书氛围”的大一学生占20.34%,大二学生占11.11%,大三学生占4.49%,可见读书氛围的好坏与年级的高低成反比。

(二)开放式问题调查结果分析

问题一:学生希望教师改进的地方。在开放式问卷中,空白不作答的有96份,明确回答“对教师的教学满意、不必作改进”的24份,占7.41%。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要求教师改进的地方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首先,希望在阅读和学习上给予具体切实的帮助。占20.37%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够向他们推荐好书”;占4.32%的学生希望教师“多与学生讨论互动,交流读书感受”;有几个学生希望教师“讲课内容提前通知,让他们有时间阅读相关作品”并“指导读书方法”。这与笔者对学生“阅读数量、倾向和习惯”的调查结果吻合,也与一项大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结果一致。

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希望“多播放相关作品的音像资料”的学生占7.41%;希望“更具体详细地分析作品”的学生占8.64%;希望“多介绍作家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作品前先简介作品内容”的学生占4.94%;希望教师“有自己的见解,能形成独特的授课风格”的学生占1.23%;希望“重点分析名家名作,不必每个作家面面俱到”的学生占0.62%。

再次,在教学方法方面,希望教师“授课方式灵活,注意与学生互动,多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学生占8.02%;希望教师“多举办一些与课程有关的活动”的学生占0.93%。

最后,在作业方面,希望对学生的阅读和作业方面要求更严格的学生占4.94%,这与封闭式第三、第四个问题的调查结果相呼应。其他的如希望教师提供书籍供学生借阅等意见,则反映了学院图书馆藏书量较少的现实。

问题二:学生希望学校改善的地方。在开放式问卷中,空白不作答的有65份。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迫切要求学校改进的,首先是图书馆建设。根据调查统计,有12条建议,其中8条是关于图书馆的。希望“增加图书馆藏书的种类和数量”的学生非常多,比例高达68.83%,希望“提高图书馆藏书质量”的学生也占14.81%,而希望“扩建图书馆”、“改善图书馆环境,创造良好阅读氛围”、“各类图书分类细致,排列有序”、“增加图书馆开放时间和借阅数量”、“延长借书期限”等建议都不同程度地有学生提及,这说明学生是有浓厚的读书兴趣的,只是学校缺乏良好的读书条件和氛围,才使学生把兴趣转向他处。其次是改善教学条件。希望“改善教学设备,普及多媒体教室”的学生占 20.06%,这表明学生对学校落后的教学条件不满意,但与近70%的学生对图书馆不满意相比,说明学生最注重的并非教学设备的先进与否,而是能否给他们提供一个最起码的读书学习的良好环境。再次是改善教学软件。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课程建设等。希望“开展多样化的读书活动,增强读书气氛”的学生占3.40%;希望“多开设文学鉴赏课程”的学生占1.85%,表明学校在这些方面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

结论与建议

根据调查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1)真正“不爱读书”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更多是由于环境、条件等外在因素导致学生阅读状况不理想;(2)随着年级的升高,虽然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影响呈递减态势,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仍然是较大的;(3)教师对学生阅读上的帮助和指导不到位;(4)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和作业方面的要求不够严格,且缺乏有效的检查监督手段;(5)学校在图书馆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6)校园读书文化建设薄弱,无法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合读书学习的良好环境。据此,笔者认为,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在“阅读环境”的建设方面下工夫。

首先,要加强图书馆建设,发挥图书馆在专业乃至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有的作用。(1)增加图书(特别是文化或专业含量高的图书)藏量,提高图书采集质量。(2)增加学生图书借阅数量,适当延长借书期限。(3)美化图书馆环境,激发学生读书欲望。(4)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为学生阅读提供优质服务。(5)作为校园文化资源的传播中心及大学生吸收文化信息的重要场所,图书馆应该通过幽雅的自然环境、丰富的馆藏、优质的服务营造文化氛围,从而成为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学校应承担教育责任,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1)广泛宣传阅读的重要意义,营造校园读书氛围;采用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广泛深入地做好宣传;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广播、墙报、简报、横幅、图片展和座谈会等形式,在教学楼、食堂、学生宿舍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全方位地、密集型地宣传,使全体学生包括不经常去图书馆的学生,在学校的各个场所都能接受阅读的宣传教育,让阅读的重要性深入人心。(2)定期开办阅读方法讲座,指导学生读书,促进学生阅读活动的深入和阅读习惯的养成,使校园阅读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3)改革课程设置,增设文学鉴赏课。就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而言,可以开设《鲁迅作品细读》、《红色经典解读》或《20世纪散文欣赏》等文学鉴赏专题课程。教师应选取中外经典名著进行文本细读,并有意识地采用多种阅读方法(如泛读、精读等)和多种文学批评方法(如精神分析学、女性主义批评、结构主义、美学、现象学、解构主义等)鉴赏作品,以期培养学生的专业阅读能力。(4)组织文学类社团,开展多样化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如根据中外著名作家的诞辰和忌辰纪念,举办鲁迅、老舍、巴金、莎士比亚、泰戈尔等作家的读书周活动;针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进行青年道德成长完善教育,举办“励志、诚信、进取”读书月活动;定期免费播放名家名作和“国宝档案”、“百家讲坛”等人文社科类音像资料;邀请名家来校开设讲座等等。以此营造一个具有浓厚书香气息的阅读环境,覆盖性地影响学生的课余阅读生活。

再次,教师应更新陈旧的知识性教学模式,构建素质培养与知识传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严重制约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和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应构建素质培养与知识传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所谓素质培养,是指培养学生在文学气质、鉴赏能力、艺术感受及审美修养多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和能力不可能在文化空谈中提高,只有依靠对大量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才能逐渐进步、提高。为了贯彻、落实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考查等教学环节上作相应的改革与调整。

一是要调整教学内容,淡化“史”的线索,以解读经典文本为教学切入点。借鉴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师的做法,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为主,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材为辅,增加对名家经典名篇的鉴赏比例。教学中的单篇作品赏析约占整个教学内容的70%,文学史和作家论知识约占教学内容的30%。

二是要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教育服务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身份是引导者、帮助者、监督者和评判者,而将学生视为思考者、探索者、实践者、发现者,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目标与要求,更多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与评判,获得所需要的答案与结论,最终培养自己感受体验、审美判断、理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教学方法上,应重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教学,但需避免过度依赖技术而导致懒人课堂、傻瓜式课堂的出现;应采用讨论式互动教学法,教师只对本专业少数名篇进行示范性审美鉴赏,大多数作品采取课堂讨论的形式,通过点名提问、自由发言、教师小结等方式,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应在鉴赏方法论上作适当的点拨性小结,“授人以渔”。

三是要量化作业标准。应严格要求和定量布置作业,以作业带动学生的阅读。

四是要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现有的考核大都是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形式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试卷按比例设置相应的主、客观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能力。这种方式实际上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一考见高低”的方式,使许多平时不认真阅读作品、考前临时突击的学生可以凭借现代技术手段轻松应付过去,得以取巧。乐山师范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考试考查方面进行了如下改革:(1)在考试导向上变督促学生机械背记为激励学生探索创新;(2)在评分标准上变机械标准答案为务实评价;(3)在评分比重上变侧重期末考试为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并重。笔者认为这样的改革完全值得借鉴。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价值结构是作品、过程与精神三位一体的学科建构。在教学中应把审美教育作为教学目标,把优秀作品的阅读与理解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使学生从感性层面感受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对于高职师范类中文专业的学生而言,只要能够把握百篇(部)以上的现当代文学优秀作品的内涵,能够了解最基本的文学发展线索,也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笔者在调查统计的过程中,得到张永丽、姚晓群、凌嫦、刘俏云、张玉红等同学的细心帮助,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郑惠生.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经典名著接触途径中有多重要——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五[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1).

[2]张小华.高职院校师范类学生的专业素养不容忽视——中文专业学生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的调查研究之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

[3]郑惠生.关于当前大学生视听与读写状况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5).

[4]仲江,于静.高校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6).

[5]陈国恩.近年来武汉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4).

[6]税海模.从知识传授型课程向素质培养型课程转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11).

[7]肖智成.中国现当代文学微观实践教学的缺失及其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9).

作者简介:

张小华(1972—),女,广东潮州人,硕士,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作者:张小华

上一篇:小学校园植树节活动方案下一篇:镇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