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论文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且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们要看到,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教学模式单一,师生互动交流少等,這就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切实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论文 篇1: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途径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诸多困境,为提升阅读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教师应从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这两方面进行革新,同时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阅读资源,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以及思想内涵。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新课程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体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文本阅读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个性与人格形成,体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阅读热情,体现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探究,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由此可见,小学语文阅读改革与新课程理念相照应,对学生培养大有裨益,与此同时,学生在新课程背景下,能享受到更优质、更人性化的素质教育,能拥有更利于自身成长的教育环境,还能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为中学乃至于大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意义

小学语文教育对小学生培养意义深远,小学语文中识字拼读以及书写等基础方面是学生日后学习的根基,而阅读以及作文则是语文教学中较重要的部分,阅读以及写作能力是学生逻辑思维以及抽象思维的体现,同时也是学生情感教育以及人文素养养成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学习能力与人格培养有重要作用。当学生具备一定识字数量之后,教师有必要对其进行阅读能力培养。首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能巩固以及提升学生识字量,使学生在广泛阅读中扩充词汇并且提升语感,掌握词汇用法;其次,阅读能拓展学生知识面,由于小学科目较少,学生获取知识来源较为匮乏,而通过提升学生阅读量,能使学生学习了解各领域常识,培养学生广泛兴趣,激发学生对不同知识的好奇心,为其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最后,因为小学生思想观念尚未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影响,如若缺少正确引导则会使其误入歧途,而阅读经典文本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世界观、人生观,使学生具备独立、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受到不良思想侵害,同时,阅读过程中优秀文学内容能帮助学生建立高雅的审美观念,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高尚志趣。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应当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以阅读能力作为基点,进而从写作等其他方面扩充学生能力,满足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育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

(一)阅读材料范围小 具有局限性

小学生阅读材料主要集中在语文课本上,尽管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语文课本较以前改善不少,但仅仅依靠语文课本对小学生来说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而除去语文课本,多数学生往往没有机会接触到其他阅读材料,于是其他科目教材也成为小学生阅读范围。不仅如此,由于学生受到好奇心驱使,对科普书籍会产生较大兴趣,而因其辨别力较弱,容易接触到非正规科普书籍,将其中错误观点误认为是真相,这会对学生产生较大危害。由于阅读材料缺失以及范围限制,小学生难以在阅读过程中磨练语感,提升语言应用能力,对其作文以及思维训练有较大阻碍,不少小学生在开始写作文时会感到困难,难以下笔、言之无物,并且,小学生往往在学习时不能举一反三。所以,小学生思维受限,想象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原因可以归结于此。

(二)缺少精读 印象不深刻

小学生在阅读时首要关注点是阅读材料的趣味性,对于吸引力较强的读物学生能津津有味地看下去,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将培养学生兴趣作为主要内容,避免过多干预破坏学生积极性,但也因此造成学生阅读时过于宽泛,不能有意识地对阅读内容进行吸收,导致过眼即望,对自身能力提升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考虑到学生受限于人生经验与阅历,在阅读严肃作品时不能切实体会到作品内涵,因此也不对学生进行深入解读,只是仅仅对生字词及大意进行一番概述,这就使学生只能了解作品最浅显的内涵,难以对其有深刻印象。

(三)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功利性强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阅读成绩,因此培养方向是教会学生如何在阅读时拿到高分,而不是重视阅读对学生的教化功能,从而忽视对学生成绩之外其他方面的培养。这种功利的教学理念对小学生成长大为不利,一是将学生能力束缚在考试之中,容易扼杀学生想象力以及发散思维能力,将学生培养成考试机器;二是这种目的性强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缺少足够关怀,教师通常依据成绩高低戴有色眼镜对待学生,因此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叛逆情绪,这对学生人格塑造以及正确思想观念培养形成负面影响。

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对策

(一)增加小学生阅读材料范围

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首要方式即是扩充小学生阅读量以及增加学生阅读范围,这些需要书籍种类与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为学生阅读提供支持。对于条件优越的学校而言,可以建立小型图书馆,图书馆内主要以儿童普及读物为主,类型要兼顾科普类、故事类以及文学类等,以丰富的类型满足学生不同需求;书籍选本要对小学生友善,低年级可选用全本注音,而高年级则可根据书籍内容进行注释,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内容,获取知识。对于欠发达地区小学而言,由于办学规模以及资金限制,建立图书馆超出其能力范围,则可利用教师以及学生自身书籍资源,建立图书角,图书角书籍主要为学生及教师提供,要力求种类丰富,并采取借还制,每本书限定借阅期限,到期时强制归还,以提升书籍流通效率,使学生能更大限度地阅读到更多书籍,扩充阅读范围。

(二)阅读教学过程增加精读教学

尽管小学生受限于人生阅历经验,对于较严肃作品缺乏足够的同理心去深入理解,如迫使学生对此进行精读,有可能使学生积极性遭到挫伤,从而降低阅读兴趣,但是,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精读的训练,能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在阅读中静下心将阅读材料剖析,汲取其中重要思想,进而促进自身能力提升。在进行精读训练时,教师需要选取较为浅显作品,以便于学生理解,如古诗词中可以选择作者自身情感观念不强,而是偏向于自然描写这一类作品,并针对此对学生进行写作技法探析;而随着学生精读教学深入,学生阅读量积累不断增加,便可以逐渐将作者感情倾注到作品中作为精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以此来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活动,以及培养学生内涵。

(三)以新课程为标准更新教师理念

新课程对于学生的要求更多体现在素质教育方面,也更强调对学生本身的关懷,但成绩依旧是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对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方式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会对学生素质教育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教师需要注重新课程教学要求,摒弃过去对学生成绩的执念,将一味要求学生成绩的注意力放在学生全面发展之上,从学生角度对学生进行人格以及价值观塑造。在阅读教学方面,教师所教不应以考试为取向进行教学,而要注重阅读文本本身对学生所起的作用,通过阅读,学生应该收获精神满足,而不是仅仅学会一些考试技能,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剖析文本内涵,解构行文方式,将文章韵味展示给学生,令学生取得长足进步。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其中不免出现波折,这需要教学工作者深入了解新课程内涵,进而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提升小学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吕卓卓.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23).

[2]万吉军.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J].科学导报,2019(2).

[3]刘佳悦.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的课程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

作者简介:刘燕婷,女,1989年生,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人,研究生在读,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

作者:刘燕婷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论文 篇2: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且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们要看到,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教学模式单一,师生互动交流少等,這就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切实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本文主要立足新课程背景,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进行了简要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语文教学;探究

小学语文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读文识字能力,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不断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的教学设施、教学条件大大改善,教育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一是学生学习方法不够科学。小学生大都活泼好动,喜爱游戏,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有的小学生态度不端正,错误地认为语文就是汉语,就是识字、阅读,忽视了语文学科培养学生个人修养和人格品质的作用。二是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长期以来,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占据核心地位,引导学生探索知识,丰富学习体验,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很大。传统教学中,许多老师常常采用讲授制,即认字、朗诵、习题模式,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解题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某种程度上约束了学生的想象力,僵化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核心素养。新课程背景下,有的老师开始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一些网络上的教学案例搬到课堂,看起来热闹,实际没有抓住精髓,教学效率往往不高。三是师生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交流。小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现在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学生无法很好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学效果不佳。甚至有的老师职业素养较低,带着个人情绪上课,对后进生态度不好,影响了学生的进步。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意识。传统语文教学下,老师多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学生则是被动学习接受,此种形式的教学,学生无法更好的参与课堂,学习的知识不能内化,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效率也不高。小学生爱玩好动,如果课堂学习枯燥无法,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不高。

(二)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有效调动学生兴趣。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及时转变离你那,改变讲授制教学方式,创设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低年级是学生识记生字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形象生动的事物,老师把其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的学习材料,利用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应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创设生动丰富的教学情境,教给其识字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比如,在教学“清”字时,老师可以利用“情、请、晴”等渗透字根识字法,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在教学象形字“车”时,老师可以通过动画把汉字的演变过程展示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切实营造交流平台。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和学生间互动交流少,学生自主思考意识不强。新课程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把知识通过讨论的形式印到学生脑海,此种方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可以为学生更多的互动交流机会。

(四)进行合理教学评价,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新的语文课程改革就教学评价提出了明确的意见,传统的语文评价比较狭隘,只是注重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尤其是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评价方式僵化单一,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新的课程背景下,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进行多方面、多角度评价,科学、合理、全面地评价学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还要丰富评价主体,让学生参与其中,采取自评或互评的方式,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想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老师就一定要正确看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改进,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浓厚课堂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并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常凤侠.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11).

[2]黄素娥.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2018(13).

[3]张宏云.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7).

[4]杨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

[5]何毅.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课内外》,2018(04).

广西省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中心学校 方秋怡

作者:方秋怡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论文 篇3: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阅读的策略

摘要:学生是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的主体,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产生求知欲望,自觉主动投入到阅读之中,尽情地去感受、感悟、品读,从而获取精神的养分,还能为其知识的储备以及技能的提高提供助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感受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教师所设计的阅读教学具备有效性,那意味着学生在阅读中会比较投入,且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此,学生既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深刻体验,也能获得相应的启发与启迪。因此,有效的语文阅读课堂始终关注学生这一中心,使其从阅读中获取精神的力量,并且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将所学应用于具体的实践之中。由此也能让学生在阅读能力以及素养的发展和提升中爱上阅读,并成为其终身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策略

随着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和社会发展人才培养方向的转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总体目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阅读素养再次提上日程。改善小学生语文阅读刻不容缓。这也意味着,作为教师,在为小学语文教学主题活动设计方案、组织学生参与阅读理解时,应积极探索各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方法为明确的目标。便于更好地应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正确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所阅读文本背后的文化情怀和历史人文信息,更好地培养阅读文章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文课程的综合素养。

1小学语文课堂有效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对于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还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可以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在当前越来越关注教学质量的背景下,一个微小的问题,也有可能会引起巨大的改变。在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做出的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的转变,肯定会对语文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产生影响,如果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那么肯定也会相应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同时,对语文课程做出科学的改进,减少原有的缺点和不足,不断地完善语文课程教学体系。与此同时,教师水平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的同时,教学活动的主体也会受益匪浅,学生们个人的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有利于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标准,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在课堂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甚至和作者产生共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积累素材,为语文学习其他方面提供一些积累。也可以通过更高效的阅读,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提升自己,教师再加以思想上的正确引导和干预,将有利于全面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

2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重塑教学目标

有效的阅读教学目标,是开展高效阅读教学的基础和关键,直接决定了阅读教学的质量。关注学生能力、品格、情感的培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优化阅读教学时,必须要优化阅读目标。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面设计阅读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有效的阅读教学目标引导下,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在重塑阅读教学目标时,还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不同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掌握情况、阅读水平、认知和思维发展能力等,设计出具有差异化的阅读教学目标。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可适当降低阅读教学目标,将其设定为基本的读训练;针对五、六高年级学生来说,可将阅读教学目标进行升华和延伸,理解文本中的内涵、文化、思想等内容,切实保障教师设计的阅读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契合,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2优化教学手段

小学语文教师在优化阅读教学时,还应关注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比如,应结合阅读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针对性的阅读方式开展教学。首先,问题引导,强化学生阅读兴趣。阅读兴趣得到激发,可促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和理解,最终完成高效阅读。其次,创设阅读情境。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基于此,教师可结合阅读内容,灵活借助图片、视频和音频等途径,给学生创设针对性的阅读情境,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最终促使学生对文章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最后,读写结合。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在实现高效阅读教学时,还应转变传统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相互隔离的状态,灵活借助读写结合的方式,引领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在多种写作训练中深化阅读理解,增强阅读体验,最终真正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水平。

2.3利用写作提高阅读教学水平

写作可以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也是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阅读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将更多的素材运用到作文中,真正地积累有用的内容。因此,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教师必须重视写作的教学。利用写作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的方法有很多种,如课堂随笔、读后感等。如小学语文的《写作:写信》,要求学生学会写信的格式等内容,教师便可以让学生从阅读过的文本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以朋友的角度向他写信,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安排可以让学生深层次地揣摩人物情感,体会人物性格,将阅读内容进一步细化,有利于学生阅读学习水平的提升。

2.4创建课外阅读条件,丰富阅读教学资源

语文教材的阅读内容是有限的,而课外的阅读材料是无限的,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创造课外阅读条件,丰富课外阅读教学资源,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设置读书角,并添置适合学生进行阅读的书架、椅子、盆栽等物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放置合适的图书,如“四大名著”、伊索寓言、《简·爱》等,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并在书架上放置一本字典,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翻阅字典增加学生的识字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享,分享图书、故事等都可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阅读能力是提升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基础,更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前提,对学生长久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目前阶段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导致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基础,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利用学生年龄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少年智则国智”,学生是国家以后的栋梁,更是民族的希望,小学教育工作者担任着至关重要的责任,进一步推动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分析[J].学周刊,2021(14):161-162.

[2]蔡克喜.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方法的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123.

[3]马进元.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J].考试周刊,2020(11):49-50.

[4]吳小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9(23):35.

作者:王荣慧

上一篇:大学园区工委的工作总结下一篇:小组合作学习数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