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门诊工作管理制度

2022-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当今社会,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对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制定一般制度?以下是小编收藏的《picc门诊工作管理制度》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1篇:picc门诊工作管理制度

PICC护理门诊管理制度

(一)专科管理制度

1、PICC护理门诊直属护理部,由PICC护理门诊护士长负责管理。

2、PICC护理门诊应保持安静,避免噪声,做到走路轻,说话轻,开关门轻,操作轻。

3、门诊床单位的陈设和其他物品定位放置,整齐划一,不得随意摇篮搬动。置管患者须着病员服,病床单位的被套、床单、枕套使用后应立即更换,保持清洁卫生。

4、每天进行环境消毒,保持门诊清洁卫生,注意通风。

5、当班医务人员,必须空工作服,戴圆帽,着装整洁。进行无菌操作时必须戴口罩。

6、加强被服管理,建立帐目,专人保管,定期清点。管理人员变动时,应当办妥交接手续。

7、值班医护人员禁止在办公室聊天、打闹嬉笑、打私人电话、干私活。工作区域禁止放置私人物品。

(二)PICC护理门诊维护间管理理制度

1、严格遵守医院及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

2、非维护间工作人员不得入内,维护间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带圆帽,操作时戴口罩。

3、热情接待来诊和咨询的人员,关心体贴就诊患者,耐心做好解释和宣教工作。

4、门诊患者维护前须进行评估、挂号、交费,患者家属不得陪同入室。

5、维护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操作前后应严格洗手或以消毒液喷手,严格执行规程,认真落实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6、PICC护理门诊应保持环境清洁、整齐,每日行空气消毒2次。每次使用后及时更换病床单元被服。用健之素消毒水擦拭治疗车、治疗台表面,消毒水拖地,早、晚房间空气消毒各一次,开窗通风。每做完一项操作要及时进行清理。每周搬家式大清扫一次。

7、按感染控制标准进行物品和耗材管理,严格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物品定位放置,维护间内不得存放生活物品。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每月按时清查物品有效期,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8、做好财产管理,建立帐目登记本,做好每班清点和交接工作。

9、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门诊工作量统计。

(三)PICC安全事件上报管理制度

1、护理人员应掌握PICC置管适应证、置管前后处理、维护和功能锻炼等。

2、置管前和维护过程中如出现下列情况者,应及时上报。 (1)可能对PICC置管有影响者,如上腔静脉部分压迫、穿刺部位有手术史、安装各种支架或导管、血小板异常、感染性心内膜炎、装有心脏起博器、风心病史等。

(2)置管后出现导管脱出>3cm,导管中途移位、导管破损、导管断裂、静脉血栓者。

(3)在病区内拔管的患者(因死亡或其他原因)。

护理人员应将上述情况报告PICC护理门诊并进行相应处理,严格交接班,对观察处理后的转归情况PICC护理门诊护士应进行追踪。

3、对于出现严重感染(或血源性感染)、导管胶出>3cm,导管中途移位、导管破损、导管断裂、静脉血栓者应在24h内填写PICC置管后安全事件登记(报告)表。重大事件或特殊情况应立即上报。

(四)PICC护理门诊感染管理制度

1、医务人员管理

(1)工作服:可穿着普通工作服进入PICC护理门诊,保持服装的清洁,每周更换2次或3次,接触特殊患者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或携带者,或处置患者可能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应穿隔离衣。外来医务人员进入PICC护理门诊进行诊疗操作应穿隔离衣。

(2)口罩:接触有或可能有传染性的呼吸道感染患者时,或有体液喷溅可能时,无菌操作时应戴口罩。当口罩潮湿或有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3)专用鞋或鞋套:进入置管间更换PICC护理门诊专用拖鞋,外来工作人员进入PICC护理门诊应用鞋套。

(4)工作帽:严格无菌操作,必须戴圆帽。] (5)手套:进行无菌操作时,须戴无菌手套,如手部有伤口、给HIV患者进行高危操作,应戴双层手套。

(6)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接触患者及操作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7)工作人员患感冒、腹泻等可能会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时,应避免接触患者。

(8)工作人员每年应接受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卫生保洁人员应接受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2、医疗操作流程

置管时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操作要求,包括洗手,戴口罩、帽子,戴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铺设大无菌单,无菌孔巾。建议用2%氯已定消毒穿刺点皮肤。建议更换穿刺点敷料的间隔时间为穿刺部位覆盖的无菌纱布至少每2天更换一次,透明贴膜可达7d,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污染时应立即更换。由经过培训且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PICC的维护。

3、物品管理

(1)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的按钮、操作面板,应每天仔细消毒擦拭,建议用75%乙醇溶液消毒。

(2)办公桌面、患者的床头柜、床栏、药品柜、门把手等,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电话按键、电脑键盘、鼠标等,应每天用75%乙醇擦拭消毒。为避免含氯消毒剂对物品的腐蚀,消毒一定的时间后(通常1min),应使用清水擦拭。

(3)病床单位每次使用后更换床单、被服。枕芯、被褥等使用时应防止体液浸湿污染。

第2篇:PICC门诊工作流程

PICC门诊设置及作息时间

1、南、北院均成立PICC门诊,设立PICC置管室和维护室

2、地点及工作时间

1)南院门诊地点:设在门诊5楼,原外科门诊手术室。

工作时间:周

二、

三、五上午8:00—12:00,下午

2:00—5:00周

一、

四、六上午 8:00—12:00

2)北院门诊地点:设在北院外科病房。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上午8:00—12:00,周一至周五下午

2:00—5:00。

PICC门诊工作流程

1、门诊病人

1)置管病人挂号门诊就诊评估病人血管肿瘤科医生开具出、凝血时间、血常规、心电图报告单和X线检查单、医生和病人签好的侵入性操作知情同意书和PICC门诊护士开具收费处置单病人交费置管X线申请单到放射科检查导管位置PICC告知注意事项和每次维护时间

2)维护病人挂号门诊就诊护士开交费处置单病人交费维护填写维护手册告知下次维护时间

2、住院病人

1)置管病区护士评估患者血管提出会诊申请(病区须准备

出、凝血时间、血常规、心电图结果报告单和X线检查申请单、医生

和病人签好的侵入性操作知情同意书、已记账的收费二联单、病历,0.9%氯化钠250ml*2瓶,塞丁格需带利多卡因1支)医生开PICC置管医嘱PICC门诊(南院:82211520)门诊护士评估患者血管置管置管成功后病人携带X线申请单到放射科检查导管位置PICC维护手册,医嘱签字,并填写会诊记录单告知患者PICC带管注意事项和每次维护时间

2、维护病人携带已记账二联单门诊维护维护后PICC门诊护士填写维护手册告知下次维护时间

注明:能行走的病人到PICC门诊置管、维护,不能行走的病人PICC门诊护理人员到病房置管,维护由病房护士完成。

第3篇:PICC门诊护士职责

1.掌握PICC置管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做好置管前的评估工作。置管前病区须出示核实相关医嘱(置管、维护、喜疗妥)、血常规化验结果、拍片申请单等。

2.置管前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包括置管的目的、方法、步骤等宣教及心理护理。填写PICC置管同意书。

3.严格遵照PICC置管和维护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提高置管成功率,并做好置管后维护宣教工作。指导患者生活中如何正确维护导管、进行有效功能锻炼,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粘贴条形码,录入相关费用。建立患者PICC档案,指导患者妥善保管PICC维护手册。

5.维护前需仔细核对患者置管的长度,严密观察局部皮肤和全身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如红肿热痛,排查血栓后方可按常规处理),做好记录,并告知下次维护时间。

6.做好PICC置管和维护的评估、分析、反馈等总结工作。

7.PICC门诊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PICC置管和维护的操作规程,加强学习和对外交流。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及PICC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第4篇:门诊工作管理制度

一、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在门诊工作的人员接受门诊部和业务科室的双重领导。门诊部负责门诊的日常管理及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业务科室负责门诊工作人员的业务管理和业务考核。

二、门诊各科工作人员按院方要求时间开诊。

三、门诊部按要求定期组织学习及科务会。

四、参加门诊工作的医、护、技等各类人员,均应取得相应资格并注册,严禁未注册人员单独坐诊或值班。

五、普通门诊必须安排工作满三年以上的医师坐诊,专科门诊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各科每周应安排副主任以上人员出任普通门诊。

六、门诊各级医师应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尽可能减轻病人痛苦和减少负担。门诊病历、检查申请单及处方书写符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对疑难重症及两次仍未确诊病人,当班医师应及时请上级医师复诊或请相关科室会诊或收治住院,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七、认真落实医患沟通制度。门诊医师接诊患者时,主动加强与患者沟通,征求其意见,争取对各种医疗处置的理解。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隐私权、选择权等。

八、门诊各科应加强与住院部联系,以便根据病床使用及病人情况,有计划安排病人住院治疗。

九、对转诊我院病人要认真诊治,若需转回原地时应提出诊治意见。

十、加强预检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各诊室认真填写门诊日志,及时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

十一、门诊医技科室各项检查结果,必须做到准确、及时。

十二、门诊医务人员在为患者进行诊疗、检查或提供其他医疗服务过程中,不得接听电话、手机,确有急事需向病人说明并征得同意。

十三、文明行医,医务人员着装整齐,挂牌上岗。关心体贴病人,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霭、解释耐心,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主动为病人排忧解难。

十四、廉洁行医,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严禁索要、收受红包、回扣及提成。十

五、保持门诊环境整洁、安静、秩序良好,禁止吸烟。

十六、凡违反门诊工作制度,经调查核实,视情节按医院有关规定执行。

第5篇:门诊管理工作制度

门诊管理

门诊工作制度

(一)

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在门诊工作的工作人员接受门诊部和业务科室双重管理。门诊部负责门诊的日常管理及协调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业务科室负责门诊工作人员的业务管理和业务考核。

(二)各科室参加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在门诊部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各科室工作人员按医院的要求时间开诊,认真执行院、科规章制度,严守工作岗位。

(三)门诊工作应由具有一定经验的医师、护士担任。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

(四)对疑难病重患者和三次门诊不能明确诊断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诊治。

(五)急危重症患者应优先就诊。

(六)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认真检查和及时诊治,规范书写门诊病历、处方,检查检验申请单。医技科室检查结果须准确、及时。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

(七)加强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建立发热、腹泻门诊。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八)门诊工作人员,要做到关心体贴病员,态度和蔼,有礼貌,耐心地解答问题,尽力简化手续,有计划的安排病人就诊。

(九)门诊应保持清洁整齐,改善就诊环境,宣传卫生防疫、计戈生育和优生学知识。

(十)门诊医师应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尽可能减轻患者的负担。

(十一)对基层或外地转诊病人,要认真救治。在转回原地治疗时,要提出书面诊治意见。

(十二)门诊各科根据本专业特点,建立相应规章制度、诊疗常规、操作规程,并认真做好登记、统计报表等工作。

(十三)导诊台负责领取保管分发预检分诊的医疗器械、材料及便民的设施设备、用品。

专科、专家门诊管理制度

(一)专科、专家门诊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坐诊。

(二)专科、专家门诊由本人申请,交医务科报请分管院长或由医院根据业务建设需要决定开设。审批后,送门诊部办公室统一安排,由挂号室负责分诊挂号。

(三)各专科、专家门诊时间应列表公示,一般不得随意变动。如因故不能按时应诊,须提前一日通知门诊部调班或挂号室停止挂号。

(四)专科、专家门诊按规定门诊工作量挂号,不得超挂,以确保工作质量。

(五)专科、专家门诊医生接诊时,要做到优质服务,对患者认真负责,检查耐心细致,不得敷衍马虎,病历记录应符合要求。

(六)专科、专家门诊医生必须准时到岗,病员诊治完后才能离开诊断室。

(七)门诊全体医护人员要努力发扬救死扶伤的精神,做好专科、专家门诊的宣传、配合工作。如遇疑难病员挂普通门诊号就诊,首诊医师应热情接诊,先做好必要检查后,再请患者到专家门诊就诊。不得让病员重复挂号,增加负担;已在专科、专家门诊确定诊断的患者,可挂普通门诊号观察治疗,医护人员不得推诿患者。

(八)门诊部要做好专科、专家门诊的管理工作,认真考勤、考核;分诊人员要切实维持好秩序,指导患者就医。

(九)普通门诊需专家会诊时,不需另行挂号;慢性病经普通门诊医师检查后,需看专科、专家门诊者,可嘱患者下次门诊时挂专科、专家号看病。

(十)专家每周一般安排两个半日门诊,除完成定量门诊外,要对低年资医师工作进行指导。专家看普通门诊≥2次/周,以提高普通门诊的医疗技术水平。

预约诊疗工作制度

第一条 医务科负责全面协调医院门诊预约诊疗工作,门诊部负责预约挂号服务的监督和管理,安排专人负责预约诊疗的具体工作。

第二条 预约挂号适用于所有患者(初诊、复诊和转诊)。预约挂号方式包括现场预约、电话和网络预约等方式。约挂号需提前一天预约。

第三条 第三条

专家门诊、专科门诊、普通门诊、均开展预约诊疗服务。

第四条

负责人员接到患者电话及现场预约后,要及时准确登记、填写《预约登记表》。网络预约直接由软件进行记录。

第五条

每天坐诊医生需对外公示坐诊时间和专业特长等信息。

第六条

坐医师要按时上岗,并在开诊前查看网络预约情况,以合理安排患者就诊时间,因故不能坐诊的,要提前向医务科请假,由医务科通知患者坐诊医生变动情况。 第七条

按预约诊疗工作流程为患者提高方便、快捷、优质、满意的医疗服务。 第八条

对不能按时就诊的患者,将通过电话或短信方式提醒。

第九条

医院积极与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开展预约转诊服务。负责预约的工作人员在病人转诊前应与基层医疗机构沟通,做好无缝衔接,优化转诊预约流程。

第十条

门诊部定期对预诊疗病人的信息进行统计、对预约诊疗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持续改进预约工作。

门诊人力资源应急调配制度

第一条

对门诊流量实时监控,具体按门诊流量实时监测措施执行:

一、导诊台护士随时观察,及时将信息反聩给门诊部;

二、各服务窗口、诊室、导诊护士各自监控本辖区的流量,反馈到门诊部;

三、门诊工作人员不定时检查,发现问题现场解决。 第二条

门诊部接到监控信息后,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调配:

一、发现收费、诊室患者拥挤,导诊台护士随时疏通分散患者到其他窗口;

二、药房、化验排队超过15人,立即调配人员增开备用窗口,缓解诊疗高峰;

三、门诊量较大时,门诊部根据门诊流量检测情况上报医务科,医务科通知相关科室主任调配人员协助完成诊疗工作。

第三条

门诊人力资源应急调配工作程序

患者排队超过15人—导医及时分散患者—信息反馈门诊部—门诊部协调相关科室—开启备用窗口—缩短患者就诊时间。

门诊医疗服务流程持续改进制度

一、门诊部是门诊医疗服务流程持续改进的负责部门,要建立健全门诊医疗服务各项工作流程,力求规范,简化,高效。

二、门诊部专人负责检查各项工作流程的落实情况,记录,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整改。

三、门诊部要加强对门诊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主动改善服务的意识、能力和水平。

四、门诊部要采取多种形式听取患者意见建议,并结合实际予以改进采纳。

五、医院质量管理部门要每月考评门诊部工作情况,反馈检查发现的问题并督促整改。

六、门诊部要结合自查和质量管理部门检查发现的问题,认真梳理,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创新方法,认真研究制定持续改进措施,建立起长效整改机制。

门诊导医工作制度

一、门诊导医人员必须熟悉本院、本门诊各科就诊情况及常规开展项目情况,保证能正确引导病人就诊。

二、导医人员必须佩带胸卡,做到仪表端庄,衣着整洁。必须准时上下岗,不串岗、不脱岗、不闲谈。

三、微笑服务,热情主动接待病人,礼貌待人,有问必答,百问不厌,主动介绍医院概况、科室组成、医院设备及门诊各科情况等。

四、经常巡视大厅,引导患者挂号、候诊、检查。

五、见残疾人、高龄老人、久病体弱者应主动接待,免费提供车床、轮椅服务;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者应搀扶到诊室就诊,合理安排优先检查。对用担架抬来的急危病人,应立即协助送急诊科室处理。

六、负责发放病人意见表,及时收集患者对医院各级各类人员的意见,沟通好医患关系,随时为病人提供方便。

七、为病人免费提供开水及一次性水杯。免费发送《就诊指南》《健康教育处方》等卫生宣教资料。

门诊病历书写制度

一、要简明扼要,各种症状和体征应用医学术语。

二、病员姓名、性别、年龄、职务、籍贯、工作单位、住址由首诊医师填写。

三、初诊病员,病历内容包括:

(一)主诉

(二)现病史

(三)既往史及重要的伤残和家族史,应扼要记录

(四)药物过敏史(记录在病历首页上者,可不再书写)

(五)体检情况(各种阳性体征和必要的阴性体征)

(六)常规或特殊检查项目

(七)诊断或印象诊断

(八)治疗、处理意见

(九)医师签名

四、复诊病历记录要求:

(一)重点记录上次检查后送回的报告单主要内容、病情变化、药物反应等,特别注意新出现的症状及其可能原因,避免用“病情同前”字样。

(二)体检可重点进行,复查上次发现的阳性体征并注意新发现的体征。

(三)诊断无变化者不再填写诊断,诊断改变者再写诊断。对拟诊患者,经三次复诊后,应作出明确诊断。

五、间隔时间过久或与前次不同病种就诊的病员,一般按初诊病员要求书写病厉。

六、每次就诊均应填写日期。急诊病历,应填写时间。

七、请求他科会诊,应按规定书写好病历,在处理项内提出请求会诊科室及会诊目的和本科意见。

八、被邀请会诊的医师,在病历上应写检查所见、诊断、处理意见和签名。

九、门诊病员,要住院治疗时,由医师签写住院证,并在病历上写明住院原因、初步印象诊断。

十、医师签字均应签全名。

传染病门、急诊预检分诊制度

为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根据2005年《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完善修订本制度。

1、医院根据要求在门诊部设立预检分诊处。预检分诊处应当标识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相对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2、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在感染性疾病门诊设立专门的预检分诊工作站。

3、预检分诊人员由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处置果断的人员担任。要求工作认真,服务热情。发现意外情况及时报告并合理处置。

4、预检分诊处应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5、对于突发群体性伤害、中毒和烈性或新发传染病,按照“快速分诊、分级处理”原则对病员进行分诊并及时向科主任、医务科、院感科或总值班汇报。

6、按“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就轻”的原则开展工作,对不同病情送到不同地方救治;危重病人至抢救室,普通本人至普通病室。

7、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预检分诊,应当仔细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分诊。

8、经预检分诊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门诊就诊,并对病员采取防止传播扩散措施和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同时按规定进行疫情报告。

9、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染措施,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10、本院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的,应及时将病人转诊至传染病定点救治医院救治,转诊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规定使用专用车辆。

11、预检分诊处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12、疑似或临床确认传染病病人转诊后及时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更换帽子、防护口罩及工作服后方可重新接诊下一位病人,运送病人的车辆、担架等要进行消毒,随车驾驶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

13、做好终末消毒记录:内容包括接诊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空气、地面、物体表面及使用过的医疗用品等消毒方式及持续时间、医疗废物及污染衣物的处理等,最后实施消毒人和记录者的签名,并注明记录时间。

14、从事预检、分诊人员要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门诊主任工作职责

第一条

遵纪守法,依法执业。尊重患者,关爱生命。廉洁自律,恪守医德。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和《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规定》。

第二条

在院长领导下,负责门诊医疗、护理、预防、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 第三条

组织制定门诊部的工作计划,经业务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并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第四条

负责领导、组织、检查门诊病员的诊治和急诊、危重、疑难病员的会诊和抢救工作,接收大批外伤、中毒、传染病员时,要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五条

督促检查医务人员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护技术操作规程,整顿门诊秩序,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简化各种手续,方便病员就诊,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第六条

负责接待和处理门诊方面的群众来访、来信工作。

第七条

负责组织门诊工作人员做好卫生宣传教育、清洁卫生、消毒隔离、疫情报告等工作。

第八条

完成院领导交给的其它工作。

门诊医师工作职责

第一条

遵纪守法,依法执业。尊重患者,关爱生命。廉洁自律,恪守医德。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和《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规定》。

第二条

在门诊部主任领导下,担任门诊诊治工作。

第三条

关心体贴病员,态度和蔼。对危急重病员、老人及来自远地的病员,应提前安排就诊。

第四条

对病员进行认真检查,准确地书写门诊病历;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 第五条

对不能确诊的和疑难重症病员,两次复诊仍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

第六条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疫情报告。

导医服务台人员职责

(一)在门诊部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二)提前十分钟上班,做好所管辖区域的清洁卫生及消毒隔离工作,预防交叉感染。

(三)实行站立服务,仪表端庄、精神饱满,耐心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

(四)主动热情迎候病人,做到一问、二看、三听、四引导、五请示,做好门诊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

(五)熟悉各科就诊时间、门诊部医生的基本情况及专家、专科门诊时间,协助开展病人选择医生工作。

(六)及时做好门诊危急重患者的分诊和转运,并协助病人挂号、缴费、划价、取药、联系家人或单位,协助办理其它各种手续。

(七)为老年、残疾及行动不便的病人提供平车、轮椅、担架及挽扶等服务。

(八)切实做好挂号、划价、收费、取药处的病人疏导工作,协助办理入、出院手续,维持好秩序,尽量缩短病人候诊时间。

(九)加强对门诊病人的健康宣教工作。

上一篇:做个幸福快乐的班主任下一篇:装配组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