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角下辅导员育人工作路径探析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也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高校培养人才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中心环节,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政府相继出台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长效机制。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体系的提出,是把思想教育、学生管理、课堂教学、学术研究等教育教学的环节统一协调起来,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培育当代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实现新时代赋予他们的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一历史使命。

新形势下,在“三全育人”的大环境中,辅导员只有深刻理解自身的工作职能,提高职业素质,打磨职业技能,做好职业规划,认清职能转变,才能做好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才能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成果、有实效。把处在人生关键期的大学生培养成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我们不断思考规划、总结经验,结合新时代,形成新思路,全面深化改革,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提升育人水平。

一、必须把政治站位放在首位,突出价值引领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而“立德”是“树人”的思想基础与先决条件。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使取得再优异的个人成绩,也是徒有其表,毫无内涵。理想信念对于青年学生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只有确立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价值目标才会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引领、坚持开展“中国梦”教育、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对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的大学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思想教育工作是凝神聚魂的工作,是高校培养一代新人的生命线,必须覆盖教育工作的始终。我们要始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本质上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也会因客观环境产生巨大差异,也必然会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和独特的国情印记。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信仰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要让青年在校学生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充分利用思想武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让马克思主义真理深深地印在脑海里,融入到他们的日常行为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合格人才,才能办好我们的高等教育,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充分发挥全员育人格局影响力

学校所有教育教学工作者都肩负着育人的光荣使命与崇高职责,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其前提就是全员全过程育人。全员全过程育人,就是要将学校全体教职工、学生家长、知名校友学生中的优秀代表等人员都纳入这个教育体系中,让每个人都能发挥其对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作用。高校要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各类课程都要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发掘一切可利用的育人机会,在给予大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的同时,将育人功能渗透其中。辅导员和思政课程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的教育,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知、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独立人格、优良品质和良好心智,也要给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专业课老师也需要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本领、拓展多方面的能力,全面成长成才。

只要经过充分挖掘,高校的每一门课程都有在思想上育人的功能,每一位老师都肩负立德树人的责任,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遵纪守法的自觉能力,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思想活动具有多样性、活跃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我们要创新全员育人教育的工作方式和载体形式,通过微视频、微漫画、微杂志、微课堂等探索创新开放、生动活泼、互动频繁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模式。以提升学生思想、筑牢思想堤坝为重点,通过常规课堂、网络课堂、实践课堂,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等等。

充分重视网络课堂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打造“指尖上的学习平台”,构建起以微信公众号、微博、APP等为主的新媒体教育阵地。要积极探索专业课程育人的闪光点,深入学生生活,发挥朋辈效应。积极探索大环境下不同的教育方式,把新知识、新信息、新媒介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辅导员工作与时俱进,增强师生的相互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加师生的信任感,提高工作效果,努力开创新形势下育人工作的新局面。

三、注重育人功能覆盖整个教育过程

大学生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会有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面临的环境及对自身的认识要求都不一样,这就导致了他们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心理特点与心理需求。辅导员要认真研究他们不同阶段的特点,坚持问题导向,将遇到的成长成才的问题归纳总结,不断完善应对方案和方法措施,使我们的育人工作从学生们入学伊始贯穿至毕业步入社会,做到全程覆盖、分门别类,既要关注普遍存在的问题,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例如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经济与精神方面的支持,为择业困难、目标不明确的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建议,为志愿支教支边的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机会等等,从中不断创新育人手段,构筑全程育人服务体系。

大学生是国家事业的建设者,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就是为学生服务,虽然有很多性质和特点,例如直接性、复杂性、繁琐性等等,但本质的特点就是服务性。学生在经过大学生活后能否顺利完成学业、是否适应社会要求、能否成才,辅导员的作用毋庸置疑。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不单纯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如果我们不能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就会压抑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辅导员的最终目标是要引导动员学生为实现他们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学习,不断取得进步,早日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大学生作为党的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政治立场是否正确、理想信仰是否坚定,将直接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的实现。高校作为人才与知识集聚的地方,是学术和文化孕育的场所,是彰显科学与人文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源头。

高校的根本使命是通过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对学生施加教育的影响,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可以说,大学教育是他们踏上社会、承担义务、肩负历史重托前,陶冶高尚人格的一次至关重要的机会,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重要的阶段。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上还不够成熟、坚定,他们同样面临来自校内校外的诸多挑战和冲击,在此过程中他们容易产生困惑和误区。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不仅要身正为范,更要关爱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材施教,诲人不倦。

四、创新实践育人的工作方法

“三全育人”是一项完整的育人系统工程,它把整个育人工作从人员构成、阶段划分、方式方法、目标导向进行了系统分解,相互融合、渗透。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离不开全方位育人这个重点手段的补充,三者相辅相成,相互融合。辅导员要在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方法中,将工作职能充分渗透到教学、科研、社会实践、学团活动、素质拓展、毕业实习中。定期进行回查回访回看,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工作载体,推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发展。

教育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面对当今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辅导员既要有大局观,注重从各方面进行统筹,又要因人而异,针对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把工作做到每个人的心上;既要立场坚定。信仰坚定,从宏观上牢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又要从微观上为学生解答清楚他们的各种问题。工作中,既要辩证思考和重点把握思政教育的内在逻辑,又要牢牢把握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相统一,准确把握学生工作主线,找准关键发力点,才能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实处。

现在,对大学生教育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即把它看成是辅导员专门的事务,而与其他无关。这实际上是人为地割裂了思政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我们倡导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也正是要看到学生工作的各个方面,善于从中提炼思政教育的内涵,渗透思政教育的元素。专业课程、服务管理、勤工资助等等同样具有育人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学生工作和其他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能画地为牢,故步自封。既要注重在具体的事务中以抓铁有痕的工作态度抓落实,也要注重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感受到思政教育的效果。青少年时期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得到我们的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要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引导广大青年拥护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要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相关链接】

“三全育人”总体目标: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强化基础、突出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现实意义: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既是对当下育人项目、载体、资源的整合,更是对长远育人格局、体系、标准的重新建构。做好试点工作,不仅要巩固优势、扩大影响,更要破立并举、善于创新。通过改革试点,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辅导员:

辅导员是指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的教师。每个辅导员一般管理一个或数个班级。辅导员职责按照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执行。

基本要求:

恪守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的职业守则;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摘要:党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视。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研究辅导员的育人工作路径,必须把政治站位放在首位,突出价值引领,充分发挥全员育人格局影响力,注重育人功能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坚持全方位育人的观念不动摇,创新实践育人的工作方法。

关键词:三全育人,辅导员,育人工作路径

参考文献

[1] 陈东琼.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论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8(12):26-28.

[2] 陈亮.“三全育人”模式下的学生工作体制创新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9):130-133.

[3] 樊蓉.浅析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6.

上一篇:试论企业文化理念与员工行动力的关系下一篇:大学生英语学习中安徽方言对英语语音负迁移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