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心理资本视域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究 ——基于成都市部分高校的调研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突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社会目标的同时,要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重视教育对象积极品质的开发。本研究立足于心理资本的相关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挖掘“90后”大学生的心理资本,通过积极品质的培育和开发,增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采用自编的《“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调查问卷》对成都市6所高校的489名“90后”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利用半结构访谈问卷访谈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及“90后”大学生,共计49名。再结合文献研究法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现状进行了质性研究。此外,还采用《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对成都市6所高校的594名“90后”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了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发现“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其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与法治精神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1)忽视学生主体性功能的发挥(2)教育效果缺乏有效的评估工具(3)教学内容呈现理论化与市场化倾向(4)教育过程中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消极教育模式。心理资本水平方面,“90后”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较高,总分及其各个维度得分均处于中上水平。心理资本的各维度中,乐观和希望得分较高。自我效能和韧性得分较低。在学校类型、年级、性别、不同生源地、学生干部变量下,“90后”大学生在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上存在差异,而在独生子女、党员、专业变量下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心理资本理论应用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符合相关理论基础,将心理资本理论应用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整体上开发“90后”大学生的心理资本,一方面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因材施教,使得“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协调统一发展,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心理资本;“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方法探究

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2 相关概念的内涵界定

2.1 “90后”大学生及其心理资本的内涵界定

2.2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涵界定

3 心理资本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3.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3.2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

3.3 现代人本主义哲学理论

4 “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探究

4.1 研究工具的选取

4.2 取样方法与统计软件

4.3 调查样本的概况

4.4 调查结果

4.5 “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研究结果与分析

5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现状的质性研究

5.1 调查问卷内容编制的理论依据

5.2 问卷编制的过程

5.3 取样方法与统计软件

5.4 调查样本概况

5.5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5.6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半结构访谈结果与分析

5.7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现状分析

6. 心理资本视域下增强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6.1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开发和管理 “90后”大学生的希望品质

6.2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培养 “90后”大学生的乐观品质

6.3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开发和管理 “90后”大学生的韧性品质

6.4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提升 “90后”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调查问卷

附录B: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访谈问卷(学生版)

附录C: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访谈问卷

附录D: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访谈问卷(教师版)

致谢

上一篇:微课程本科教学论文提纲下一篇:合资企业财务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