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相关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论文主题涵盖五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会计专业相关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分析了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联系与区别,论述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我国现阶段企业会计改革的合理模式——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兼容并蓄。

第一篇:会计专业相关论文

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改革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变以及新会计准则的发布,会计电算化及会计电算化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改革现行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未来经济管理和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已成为高等学校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一、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正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市场的全面开放要求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必须赶上国际发展需要,特别是会计电算化程度必须提到一个新的水平,才能加强对外交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到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会计信息化”概念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延用了20余年的“会计电算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目前以电子商务为引擎,在企业实现信息化过程中MRP、ERP、SCM、CRM等先进思想的引入,会计流程重组研究的开展,计算机网络、数据仓库技术等IT技术的运用已经并将持续对会计电算化理论与实务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另一方面,走“产学研”合作之路是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育的必然选择,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在新的背景下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实施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目前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财务会计改革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会计在学科体系上、知识结构上和业务技能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行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与之相比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堂结构不合理,内容重复,造成学时浪费

现行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结构,是以传统会计制度为依据,按照部门和所有制来设置学科的。其核心课包括《工业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施工企业会计》和《股份制企业会计》等。由于这些会计课程都是在《企业会计准则》统配之下,因此,各科之间内容大量重复,四门课程相互重复量占60%左右,如《工业企业会计》与《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之间,只有三章内容不同,其余完全一样,造成了学时的浪费。传统的会计教育各科目之间各自为政,忽视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包括课程数量、授课内容等方面。如《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两门课,在授课内容上有很多重复之处,而在课时上却按完全独立的两门课安排,教师之间在这方面往往也交流不够。《经济法》与《税法》也存在类似问题。

(二)重理论,轻实践,没有突出技能培养

在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下,老师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学生也许学会了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在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与会计问题方面则显得不足。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会计实践技能教学内容少,会计模拟手段落后,在各门专业课程没有相应配套的实践手段,综合会计模拟虽已具备,但手段落后,只限于手工模拟,电算模拟尚不具备。

(三)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按部就班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讲授课本知识,等到课程结束时学生也不一定能够形成对该门课的一个总体认识。甚至会有这种情况:会计专业学生完成专业学习后,竟不能系统地回答什么是会计,会计的作用是什么等问题。这不得不让我们对传统会计模式究竟教会了学生什么产生了疑问。这是会计教学内容上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呢?原因有两点:一是对我国会计改革的方向认识不透,没有把握准会计发展的趋势;二是与实际业务部门联系不够密切,对实践的认识和掌握不足。

三、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设想

会计电算化专业作为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专业,目前很多学校都在开设,包括中专、大专和本科等各种层次。但是,很多毕业生感叹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好像根本联系不上,书上是一套,实际是一套。有鉴于此,我们将对学生的培养着重定位在能力上,以“三证书”的要求来构建我们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安排上加大了实践的比例,理论和实践的比例基本上达到了1:1,学生毕业时不仅能获得毕业证、会计从业资格证、计算机等级证,而且通过实践课的学习也掌握了会计岗位所需的必备技能。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培养模式让我们的毕业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得心应手,也为企业减轻负担!为此,我们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培养目标具体化、模块化

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良好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掌握外语和相关经济法律法规,精通计算机、会计知识,适应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出纳、投资理财、财务系统维护及其相关工作的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按照培养目标,提出职业岗位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职业岗位知识:要求学生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知识,掌握企业资金运作和财务分析、经济活动预测、决策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

在职业岗位能力方面:要求学生具有会计核算能力,收集、加工、分析经济信息能力,应用有关计算机软件能力和财经应用文写作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达到具备科学理财能力,参与企业预测、决策等经营管理能力。同时要求取得相关的资格证书,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计算机等级证,并以两个证书为依据构建专业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知识与能力要求,设立课程模块。在课程设置上,以职业岗位能力分解为主要依据安排每门课程,重视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重视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和成组化。我们设计的课程模块结构如下:(1)知识与素质模块:包括社会科学与文化素质教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经济管理知识教学三个子模块。(2)专业技术操作模块:包括会计核算技术、会计分析、预测决策及计算机操作、写作能力等子模块。这一课程模块结构,把如何形成职业能力特色作为整个课程体系及课程内涵设计的主要目标,从而使课程之间、理论教学与职业岗位能力训练之间形成有机结合,以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

2.做好教学的前置准备工作,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内容

会计电算化应归属一门会计专业课。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会计理论的前提下,还应该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和相关的知识,在确定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应该在本专业教学定位的基础上,注重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注意知识的连续性与变革性的有机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硬件的连接,软件的安装,软故障的排除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财务的兴起,对网络基础知识的了解也应该成为财经专业学生必备的知识。(2)《计算机语言》等课程。作为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工具,学生应掌握一至两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如Visual Basic语言或C语言等。(3)数据库。主要是Access、Visual、FoxPro等。会计上的大部分数据采用数据库的形式存放。随着网络的发展,也需要掌握大型数据库(如SQL Server等)的基本知识。(4)会计专业的其他主干课程,比如:基础会计学、中级会计学、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这些课程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课程,必须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之前安排教学。(5)介绍市场上常用的会计软件。现在市场比较常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有用友、金碟、先锋等软件。这应该是会计电算化的启蒙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会计信息系统软件的操作的同时对会计电算化有所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系统中各模块的使用及软件所涉及简单的二次开发的方法,而且应注意讲授主流软件的数据处理流程及软件中各模块内外的数据传递关系。这对学生理解系统的开发方法非常有帮助。

3.实施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能力、培养素质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不在于教师在课堂上讲了多少,而在于我们的教学是否真正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落实,是否真正地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用启发的思想和原则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由此,我们在评判一堂课质量的好坏时,就不仅仅要着眼于课堂的外显形式是否具有启发教学的痕迹和特征,更要关注这节课的教学要求是否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和动力,是否在通过学生不断思维磨练下真正获得了发展和深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课堂教学几乎是清一色的灌输式,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学研式等优化教法,不仅传授知识,还要交给学生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发扬教学民主,变课堂为学堂与讲堂结合,给学生一定学习自由度,让他们能主动地思索和选择。

4.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现代化科学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条件。飞速发展的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扩展,不仅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而且对教育管理、教育观念乃至教育功能、教育行为等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引起多方面的变革。为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要利用课件和多媒体进行教学,要研究和建立基于校园网技术的校内教育资源共享系统,实施校内网络多媒体教学,并不断提高其使用效率。要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在真正实行启发式教学的同时,加快高水平网络课件和网络学习环境的建设。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不仅对高校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且对高等教育本身的提供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展示了为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人提供新形式高等教育的巨大可能性,使得网络教育不仅成为传统高等学校及其提供的课程的一种补充形式,而且正逐渐成为传统高等学校及其提供的课程的一种重要替代。因此,在扩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网络学习环境建设。

5.合理设置教学考评方案。考试可分为两大部分,分次进行。一部分是理论考核,应占总成绩的60%~70%;另一部分是实训考核,应占总成绩的30%~40%。不设模块教学的其他会计课,应在考核中在分析、鉴定及解决能力上加大力度。如《财务管理》课可增加财务报告分析,《审计》课可增加审计案例分析等的比重。

参考文献:

[1]邓红杰.会计学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探讨.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周杨.面向21世纪会计教育发展的对策.会计之友,2002(10).

[3]李丽滢.关于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思考.会计之友.2008,6(上).

[4]杨春华.试论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重构.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4.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部)

作者:周家文

第二篇:新时代会计相关专业融合与重构

【摘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技术融合不断加快,财务机器人引发的新变革,将取代大量的基础会计核算岗位,传统的会计教学方式已不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基于此,会计相关专业融合与重构成为大势所趋,通过设置多元化学科知识、业财融合、打造一流会计专业教师团队、校企合作、以赛促教、培养一流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等方面入手,由此提出广东省一流高职建设院校在培养会计专业知识素养高、技术技能强的复合型人才方面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 新时代;会计相关专业;会计技能大赛;融合与重构

一、引言

2016年11月,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确定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确定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18所高职院校,作为广东省一流高职建设院校,培养目标是直接面向产业一线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以实际工作岗位操作技能为核心,广东省一流高职建设院校要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学校的发展思路,确保办学质量处于全国高职院校的领先地位。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应用、云计算、物联网、传感技能、人工智能、工业4.0,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技术融合不断加快,互联网与大数据的融合发展,为人工智能创造了更加高效、更加便捷、更加系统化的会计信息处理平台,随着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可以预见未来大量的基础财务岗位工作将会被替代,会计相关专业融合与重构势在必行,对财务数据的整理、分析、预测,将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的依据,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例,要结合广州通过大力发展以IAB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积极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会计教学策略、顶岗实习与实训环境、专业建设标准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等,加快促进会计相关专业融合与重构,探索与广州主导产业相吻合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广州地区企业的发展和需求,特别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财务会计工作简化提供助力。

二、广东省一流高职建设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现状——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目前,广东省一流高职建设院校会计专业,多数已开设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四门主干课程,在会计专业必修课中,一般基础课和核心课的课时比例、理论学时与实训学时的分配比例等不同。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是全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其会计专业面向以满足中小企业财务、会计中介服务机构等一线需求,培养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成本计算与分析、成本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等专业知识,能熟练使用互联网工具及常用办公软件进行数据的检索、分析及日常公务处理,具有较强的会计信息化处理能力及一定的成本管理、税务筹划、财务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具备“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2017年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课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分为三类:职业通用能力课(平台课程)、职业专门能力课、职业综合能力课,约16门课,69学分,占总学时64.9%。其中,职业通用能力课(平台课程)包含:会计学基础、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会计基本技能等。职业专门能力课包含:经济法、企业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成本计算与分析、出纳实务、财务软件应用、财务报表分析、纳税筹划、企业财务管理、企业成本管理等。职业综合能力课包含:教学企业项目(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财务决策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与毕业调研等。作为职业能力拓展的选修课包含:企业管理、会计英语、审计、管理会计、统计基础、企业内部控制、行业会计比较、证券投资实务、财政与金融、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数学等供学生选择,约12门课程,10学分,占总学时7.84%。会计专业开设课程学时学分比例表如表1所示。

三、会计相关专业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会计课占主流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科体系中,基本划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三大类,课程基本涵盖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出纳实务、财务管理等会计类课程,占比达60%以上,且大多都是按照本专业的会计知识点进行授课,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存在交叉严重、内容重复较多的现象,由于占用了大量的学时,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界线模糊,在教材内容方面存在重复,而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都是以资金运动为研究对象,且都采用数量化分析方法,因此,反映在教材上,也是内容交叉重复。此外,作为會计基础操作技能中的点钞,随着考核要求的提高,由于占用学生太多时间练习,常常有学生抱怨“数钱数到手抽筋”。但根据绝大多数会计专业毕业生反映,工作中基本上很少需要用到点钞,在手机移动支付广泛使用的今天,多数人使用现金支付的日益减少,点钞技能是仍就化分四个不同学期进行考核,还是将其弱化为仅一个学期学习考核完,需要围绕学生并结合工作实际需求理性对待。

(二)会计课实操流于形式

从普通高校高职(专科)专业目录(2017年)可知,各大高职院校财务会计类相关专业有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会计信息管理四个专业,基本上普遍已使用机房进行教学,但从实际应用效果看,仅仅是利用单个专业的软件进行实训,且大多是针对重复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缺少对实际业务流程和相关工作岗位的总体把握。有些院校尽管已购买成本会计实训软件、财务会计实训软件、税务实训平台等教学软件,但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使用效果并不理想,有些最终也未能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使用该软件进行实操。此外,高职院校都建立了财务会计类专业实训室,开展校内实践教学,但基本上都是针对某一个会计岗位展开的,也有涉及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等多个不同岗位的ERP软件,但因为与其他相关专业的实训不关联,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4.0等新时代背景下,不能直接获取到会计相关其他岗位的数据,不利于对财务数据的分析、预测。

(三)会计专业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教师在年龄、学历、企业工作经历、职称、个人研究方向、信息化操作技能、教学理念、自身专业局限性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因而会计专业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会计相关专业的融合与重构,进而影响会计人才培养质量,没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就很难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例如:有些教师喜欢给学生授课,科研水平一般,而有些教师只喜欢搞科研,不喜欢给学生上课,有些教师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任教,缺少企业实战经验,难以适应高职高专侧重实操的要求,有些来自企业的教师,实战经验丰富,但缺少对学生个性的了解,在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此外,学院实行校编和财编教师的同工不同酬的工资制,在同级别职称中,校编教师待遇低,使得校编教师无法专注于钻研专业技术应用与教学工作,造成优秀教师离职等。上述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打造一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进而影响到会计相关专业的融合与重构。

四、新时代会计相关专业融合与重构的建议——以广东省一流高职建设院校会计专业为例

(一)设置多元化学科知识

随着人工智能在财务领域的应用,无论是德勤财务机器人还是毕马威、安永或普华永道的财务机器人,从中可以看出财务机器人引发的财务工作新变革,机器人的推广使用不仅提高了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还帮助财务人员完成大量重复性规则化的工作,有专家预测:“预计到2025年,基础财务人员都会被财务机器人替代”。高职院校开设的会计专业课程,需要分析主导产业结构特点,紧跟新技术和新会计岗位的发展趋势,按需培养会计人员,通过设置多元化学科知识,将传统会计教学重点进行转移。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应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4.0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技术融合不断加快,人工智能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展现出极强的运算能力、数据储存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企业因此可以自动获取市场上的各种相关信息,实现对预算编制进行动态调整与监控,极大地减少了会计人员、审计人员和税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企业高管制定战略、提供经营决策、预算管理、投资决策、融资决策、成本控制、绩效考核、风险管控等依据。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需要做前瞻性预测,结合未来企业对财务人员的需求,让会计教学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增加关于IT知识、程序算法化的思维、投资并购、知识产权保护、金融工具及其衍生金融产品、IPO财务准备、情绪管理、沟通技巧等跨领域知识,避免传统的会计知识与技能趋于单一,培养出的会计专业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受到局限,从而有利于培养会计复合型人才。在实操方面,建议通过跨专业综合实训,提升会计专业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可以依托ERP软件(用友或金蝶),或者联合经管类相关专业,分别提出对各自实训软件的需求,找一家有条件的软件公司采取个性化定制,在满足多个不同专业教学的同时,实现相关专业数据互通,财务部门直接从其他不同部门获取数据,有助于会计专业学生了解企业其他相关业务部门的操作流程以及数据来源。

(二)业财融合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的发展,财务人员需要快速地融入公司业务中,最大限度地提升财务人员的自身价值,为公司创造利润提高长期价值,这就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懂得财务会计知识,更需要懂得公司业务部门的工作流程、利润增长点、商业盈利模式等,还需要了解宏观经济运行和行业情况,于是业财融合成为大势所趋,如果按照传统观念,把财务工作当成记账与报税,显然对财务人员自身发展不利,对公司长期发展更是不利。财务人员应积极主动参与到业务活动中,以民营企业往来会计为例,往来会计主要是负责公司应收业务、应付业务的核算,应收会计除了要熟悉公司销售部门的业务流程,及时跟进货款回收外,还需要对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大客户公司的财务状况有所了解,涉及金额较大的出口业务,更是要关注出口国所在地客户的资信情况。应付会计需要熟悉采购部门、物流部门、仓库、供应商比价、交付货物、领、退料等业务流程,对供应商评估、比价、选择等,做好应付账款管理、现金预算、货款结算方式和融资计划等。另外,以编制企业全面预算为例,以往财务人员由于受分析工具和理论知识的局限,在编制企业全面预算时,都是根据企业的历史数据和内部数据来编制,难以做到与国内外同行业的竞争企业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尽管也会根据杜邦比率分析来计算各种财务指标,但往往数据的合理性与可比性并不强,而现在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企业能迅速地对所获得的实时数据进行记录、整理、计算、分析,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经营管理决策依据。

(三)打造一流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团队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教育机构,育人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体现在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与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应将学科建设水平积极主动与国内一流会计专业对标,甚至放到世界一流高职范围内进行横向比较,全面增强学科的核心竞争力,树立见贤思齐的赶超意识,总结并反思差距和存在的不足。积极学习并借鉴国内外一流会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先进经验,加强会计专业建设的前瞻性。

首先,需要一流高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师较快适应会计专业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加速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快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下,会计专业教师需要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引进知识、挖掘知识、吸收知识、进行知识整合,探索式创新,激发创新精神,转变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应用技术和跨领域综合分析能力。

其次,树立积极乐观的教学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自身不应该太过忧虑未来会计职业面临的挑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成立课程团队,讲授同一门课程的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心得体会,在提高自身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还可通过以老带新、观摩听课、说课比赛、听学术讲座、撰寫论文、参与课题申报与写作或编写教材、指导学生参加会计类技能竞赛等提升自己。派会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也是极好的方法,如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财税公司等会计服务中介机构优先考虑,因为财务部数据很敏感,且分工很细,很多企业并不太希望外人知道财务数据,一般也不会安排重要的会计岗位工作,因此,教师应谨慎选择去企业财务岗位,避免浪费难得的下企业机会。

再次,通过积极参加各种会计类培训,也是快速提升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开拓思路的有效途径,例如: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都有针对当前企业最关心或时下最热点的会计政策、法律法规制定高规格培训课程,都能极好地拓展会计专业教师视野思路,实战性强,且对会计政策变化或会计内容增减迅速作出解读的高端培训,能促进会计专业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有助于会计教师专业成长与个人职业发展。

最后,要使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处于较高水平状态之下,除了要有卓越技术实力的会计领军人才和享有社会声誉的会计教学名师以外,更为迫切而重要的是学校实行同级别职称教师之间均衡的高薪酬激励机制,留住优秀教师,鼓励并推荐会计专业教师兼任企业财务顾问、税务顾问等,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同时,也能克服理论脱离会计实际工作的短板,有利于促进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校企合作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通讯技能、大数据、云计算、全球工业4.0的发展,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能有效避免会计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操的不足,满足企业对既有理论又动手能力强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有效对接。目前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种:校企合作办学、企业大学和校办企业。

1.校企合作办学。校企合作是一种学校和企业联合办学的方式,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有效整合学校与企业的优势资源,共同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或校内办厂、订单班、学徒制以及企业向学校派出有一线经验的技术能手,到学校给学生讲课或举办讲座,学生下到企业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联合培养学生,实现资源共享、共建、共生、共赢的局面。比如:校企共同建实习实训基地,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和师资,又或者学生到企业参加培训、实习等,都能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或仿真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或实践技能。高职院校应格外注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将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成长,合理地设计具有前瞻性“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与“综合素质+一技之长”的跨领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一切行之有效的渠道和办法,同有实力的企业建立良好的共享、共建、共生、共赢关系,从而实现知识链、产业链、教学链、价值链、培养链的高度融合。

2.企业大学。企业大学是指由企业出资办学,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来设计,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国内一流商学院教授及专业培训师作为师资,把企业的内部实战经验和知识转为实用课程,与高校和国际优秀的学习资源合作,通过实战模拟、案例研讨、形式多样的论坛、沙龙,互动式教学等多样化富有实效性的教育手段,以培养企业内部中高级管理人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满足人才专业化学习需要的一种新型教育平台。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规模做大后,优秀的企业家不再把员工看作是人力成本而作为资本,优秀的员工不仅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更加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必须将培养人才放在企业工作中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目前,国内企业大学有3 000多家。企业大学能弥补传统高校侧重于理论知识,而实际应用方面存在不足的弊端,增进企业员工、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高校教师和专业机构等之间的交流合作,进而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

3.校办企业。校办企业是由各级学校自身创办的,把教育同产业发展相结合,目的是实现学校经营性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我国高校创办的企业中如:清华同方、北大方正等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助力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与重要影响力。

(五)通过以赛促教,培养一流高职会计专业人才

全国高职会计技能大赛是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最顶级、最权威的赛项,目的是引导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与企业财务岗位工作过程有效对接,促进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完善工学结合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竞赛,在展示全国各参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效果的同时,从中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赛促教,培养一流高职会计专业人才。该赛项比赛内容涉及多个岗位,如:会计主管、成本会计、总账会计、出纳、采购员、销售员、仓管员、存货核算员,在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可结合赛项,设计综合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对企业实地调研,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状况,以酒店、宾馆的住宿业务为例,企业库存商品的购、销、存流程与客人的住宿业务极为类似,可以把“仓库档案”改为“客房档案”,“入库业务”与“出库业务”修改为客人的“入住登记”与“退房登记”,“采购入库单”改为“客人入住单”,“销售出库单”改为“客人退房单”,“调拨单”改为“客人换房单”,“请购单”改为“客房预订单”,“退货业务”可修改为“取消预约”或者“提前退房”等,进一步引导学生对酒店、宾馆的住宿业务流程进行深入分析,还可以让学生思考酒店怎样能提升入住率,利用大数据分析怎样更好地吸引回头客,提高客人的品牌忠诚度和满意度,以及网上预定酒店先交订金,能带来更好的现金流,怎样提升库存管理水平和周转效率,怎样通过网络平台,如去哪儿、飞猪旅行、携程、艺龙等,将个人预订预付和团购预付业务做好,更好地提升酒店业的营销效率等,通过把学生分组,布置对酒店进行实地调研的任务,作PPT分别介绍酒店的基本设施、经营情况分析以及酒店行业数据分析等,并画出酒店业务的流程图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随着国家对会计技能大赛支持力度的加大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大赛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参与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对竞赛获奖学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体现出企业对学校培养技能人才的关注和重视,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加大,通过会计技能大赛,能有效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会计技能实践的深度融合,培养参赛学生心理素质、临场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能力,并成为选拨会计技能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高职院校设有各种各样的会计类技能大赛,如: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财务管理决策技能大赛、全国财会技能大赛、全国税务技能大赛等,以赛促教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能将受益面扩大到更多的会计专业学生,而非仅仅是参加竞赛的极少数,把竞赛指导工作常态化,普惠更多学生,则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五、结语

在互联网、大数据应用、云计算、物联网、传感技能、人工智能、全球工业4.0的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与国家战略的调整,能源革命和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我国加速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快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对高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本文以广东省一流高职建设院校——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例,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将传统的会计工作与信息技术、大数据应用、云计算、人工智能,与采购业务、物流配送、销售业务、资金业务与企业经营管理和金融机构等相结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持续关注不断涌现的新兴学科,扩大会计前沿研究与应用领域,并尽可能将其延伸到各行各业中,提出通过设置多元化、跨学科的知识、业财融合、打造一流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团队、校企合作、会计技能大赛等作为重点措施,对新时代相关专业融合与重构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将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相结合,培育“综合素质+专业技能”过硬的复合型会计人才。J

【主要参考文献】

[ 1 ] 杜素音,赵男男.“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信息化新常态教学模式的思考——以高职院校财务软件应用课程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

[ 2 ] 杨红.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师资建设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7).

[ 3 ] 李雅文.浅谈财务机器人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影响及应对[J].教育学,2018,(6).

[ 4 ] 褚玲仙.“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商业会计,2018,(22).

[ 5 ] 杜素音.開放的ERP系统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模式[J].国际商务财会,2016,(5).

[ 6 ] 王娅斐.基于财务职能定位的业财融合措施分析[J].会计师,2018,(4).

[ 7 ] 李方超.“互联网+”下高职银行会计教学模式创新探索[J].商业会计,2018,(23).

【作者简介】

杜素音,女,研究生,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财务软件应用。

作者:杜素音

第三篇: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相关问题思考

【摘要】 本文分析了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联系与区别,论述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我国现阶段企业会计改革的合理模式——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兼容并蓄。

【关键词】 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 联系 区别 合理模式

会计准则与制度无论在内涵还是外延上都存在差别,在内涵上,两者的指导思想是截然不同的。在国外,准则的制定,以英美为代表,其指导思想是“指导性”,因此以原理为导向;制度的制定,以法国为代表,其指导思想是“指令性”,因此以规则为导向。这一差别是准则与制度的根本差别,并最终导致了它们在外延上的差别。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二者哪一个更适应中国现状,本文从比较入手,试对这一问题作出解答。

一、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联系与区别

会计制度是以特定部门、特定行业的企业或所有的企业为对象,着重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使用和会计报表的格式及其编制加以详细规范;会计准则是以特定的经济业务(交易或事项)或特定的报表项目为对象,它详细分析各项业务或项目的特点,规定所引用概念的定义,然后以确认与计量为中心并兼顾披露,对围绕该业务或项目有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做出处理的规范。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均属于行政法规性的规范性文件,均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披露或报告等作出规定,均由财政部制定并公布,均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所以同属于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适用范围不同。具体会计准则大多只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有些也适用于其他企业。而《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除金融保险企业以外的所有符合条件的大、中型企业。

其次,侧重点不同。具体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披露或报告方面作了原则性的规范。侧重于确认和计量,重点规范会计决策过程。而会计制度则侧重于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和报告作可操作性规范,确认和计量的内容只是体现在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中。即会计制度重点规范会计的行为与结果。

再次,结构体系不同。统一的会计制度自成体系,它由三个层次构成:《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保险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为第一层次;在此基础上,分别一般企业、金融保险企业、小企业建立各自操作性较强的有关会计科目的设置、具体账务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和对外提供办法;对于各个行业、企业专业性较强的特殊业务的会计核算,财政部将陆续制定专业会计核算办法。而各具体准则之间相互独立,分别就企业的某项业务或某一方面核算内容作出规定。

最后,规范形式不同。会计准则的规范形式、语言表述比较符合国际通用形式,并已构成国际通用会计惯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会计制度的科目、报表式的规范形式则符合我国广大会计人员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1、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以及跨国公司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资本市场日益壮大,跨国兼并活动日益频繁并愈演愈烈,资本流动也日渐迅速。在这种情况下,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要求也就越来越迫切。

首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了区域或全球资本市场的加速形成。根据1998年底的情况,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价总额中,有70%来自于非英国公司;德国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中,有80%来自于60多个国家的非德国公司;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的13000家公司中,有1000多家为外国公司;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有58家外国公司上市。“由于各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投资者和公司都在不断寻找跨越国界的机会,因此对世界通用商业语言的要求也就更为迫切。”

其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导致了全球企业兼并步伐的加快。仅在1999年,全球企业购并总金额就猛增至3.31万亿美元,超过了1990年至1995年的并购总额之和。然而,在世界购并浪潮中,由于缺乏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造成了企业财务信息不可比,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在最著名的德国戴姆勒—奔驰(Daimler-Benz)案例中,戴姆勒公司1993年的经营情况,按德国会计标准计算是1.68亿美元的利润,而按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计算,却是大约10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两者差距之悬殊,令人咋舌!因此,各国政府、有关国际机构均意识到,减少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推动各国会计准则的趋同,对于提供可比、透明的财务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快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虽然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较为复杂,但一些国家金融和会计监管体系不健全、会计和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会计准则的质量较差等肯定都是重要的原因。如果没有正确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导致财务会计报表未能及时提供有用信息,以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分析引发金融危机的各种重要因素,就会严重降低公司和银行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如今,全世界的投资者对跨国投资,尤其是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变得更为慎重;同时,世界银行等一些国际开发银行也相继对贷款国家和企业提出了按国际会计准则提供财务信息的要求。

因此,制定全球通用会计准则并促进各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市场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危机及其他事件的教训对加强会计监管、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的推动所带来的结果。

2、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改组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提供了可能

众所周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自1973年成立以来,为制定和推广国际会计准则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国际会计准则亦受到了日益普遍的应用。然而当国际会计准则被推荐到拥有世界上最大资本市场的美国应用时,却遇到了挑战。这种挑战一方面来自于IASC组织结构的缺陷;另一方面来自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竞争。

就IASC的机构性质而言,它是一个会计职业界的国际组织,会员代表全部来自于会计职业界和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经费也主要由IASC理事会的会员所在机构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提供。国际会计准则既缺乏像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得到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那样的“实质性权威支持”,也缺乏像有些国家所采用的行政或法律制度保障的强制性,因此其应用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IASC要求其会员尽最大努力说服本国政府、会计准则制定团体、证券管理机构和工商企业界在财务报表的所有重大方面遵守国际会计准则,但限于IASC组织机构的性质和会员的影响力,使国际会计准则的权威性大打折扣。目前,西方主要发达国际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已从初期的属于会计职业机构的组织发展成为独立的民间组织,而国际会计准则要在一个主权国家中应用往往需要经过该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认可,IASC如果不直接与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保持直接的联系,就很难推动国际会计准则与各国会计准则的协调和趋同,国际会计准则在全世界的推广也将会举步维艰。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美国对IASC的努力并不以为然。美国自认为制定会计准则的历史最为悠久,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多,美国GAAP最为详细和完善,准则制定程序也最为充分、公开和独立。美国凭借其政治地位、经济实力以及最大资本市场所在国的优势,以“高质量”为借口,阻碍国际会计准则在美国资本市场的应用,同时又竭力扩展美国GAAP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在2001年IASC改组以前,美国FASB只是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IASC的理事会,基本没有介入IASC的工作,也没有真心支持IASC的国际会计准则,因此事实上造成了IASC与FASB的两套会计准则同时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割据的局面。一些欧洲国家的证券交易所,还同时允许应用本国准则、美国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改革,实际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已由原先作为各国会计准则的“协调者”变成“全球会计准则”制定者。

三、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兼容并蓄——我国现阶段企业会计改革的合理模式

正是由于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存在着上述众多差异,两者之间有着各自的侧重点和不同的作用,但又都无独自承担规范我国会计核算的能力。所以,我国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共同承担规范我国会计核算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问题在于两者是否兼容?是否应该彼此替代?是否符合会计国际化的要求?这有待于我们深入研究。

我国已加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并成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观察员,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国公司和外国会计师事务所将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同时我国企业也要走出国门,到世界资本市场融资,所有这些都要求我国加快会计改革的步伐,顺应会计国际化的潮流。那么,我国会计如何改革?能否照搬美国由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并公布的上百项会计准则来取代目前使用的会计制度?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首先,从发达国家会计规范的发展历史情况看,会计准则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制定的,要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会计准则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而我国目前只有13个会计准则,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其次,会计准则通常只作原则性规定,不可能像会计制度那样详细具体。以会计准则作为会计规范的唯一或主要形式,要求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有比较高的素质,以便在会计和审计过程中根据准则的原则性要求发挥专业判断。但是,我国大部分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对会计准则比较陌生,难以把握,尚不具备这样的专业素质。

最后,西方一些实行会计准则的国家,其会计准则一般由有关机构或职业团体制定并公布,作为公众普遍接受和认可的会计原则,不具有法规性和强制性,执行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这也不符合我国的国情。

通过会计立法来规范会计行为是我国会计规范的重要特征。我国的会计规范采用“制度”的形式,不但由来已久,而且制度向来被认为是法规的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和强制性。可见,以会计准则代替会计制度,以我国现有的条件为时尚早。反之,会计准则所拥有的针对性、专业性、通用性等独自的魅力和特殊的作用也是会计制度所无法替代的。正因为如此,《企业会计制度》就是在充分吸收《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我国已有的会计准则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布施不但不会取代会计准则,反而会加快具体会计准则制定步伐需要。发布《企业会计制度》的同时发布了“租赁”、“借款费用”、“无形资产”三个具体会计准则,修订了“投资”、“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现金流量”、“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五个具体会计准则就是有力的证明,正如著名的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所讲的那样,准则与制度无所谓孰优孰劣,两者只是侧重点不同,只要在内容上借鉴国际通用的会计惯例,吸取世界上先进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的技术,牢牢把握三个“有利于”的基本思想,即:有利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利于报表的阅读、理解和运用;有利于监督机构的监督。并且认真处理好制度与准则的合理分工,不要出现过于明显过于突出的矛盾,即使出现矛盾,也要随时用补充规定来调整。这样,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并用,不能不说是我国现阶段企业会计改革的合理模式。

作者:李兵 徐立 李娟

第四篇:环境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关思考

摘要: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做好环境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工作,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优化成本结构,确保医院资金投入的合理性,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当下,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影响着社会发展,加强环境会计建设,优化财务管理岗位设计,从医院管理的内容入手,制定环境会计的落实措施,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保障医院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基于此开展本文的研究工作,对环境会计和财务会计进行简单的概述,分析两者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提出几点有效的应用措施,能够充分发挥环境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优势,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质量。

关键词:环境会计;财务会计;思考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经营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逐步发展为了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组织。在此情况下,医院越来越重视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工作。通过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能够为医院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财务信息支持, 做好医院财务信息的披露工作,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当然还需要提高对环境会计的重视程度。加强医院在环境会计建设的投入,做好污水处理、医疗垃圾处理、医患关系管理、医院安保等一系列工作,优化成本结构,合理支配资金,做好环境会计管理工作,保障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落实环境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各项工作,实现医院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1环境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概述

环境会计指的是核对医院用于环境保护费用、人文环境管理和自然资源消耗管理的会计人员。环境会计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用于治理环境污染,降低自然资源损耗,参加社会各界举办的保护环境活动的费用,二是医院关注人文环境打造,在安保系统建设、日常服务、医院环境建设等方面投入的资金。三是医患关系的管理。财务会计是对医院已完成资金的核算与监督,以及为政府有关部门,投资人债权人等提供医院财务状况等经济信息的会计人员。财务会计能够为医院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提高医院的透明度,加强医院经营管理。环境会计与财务会计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两者的会计主体都是企业,两者获得和利用的资料相同。开展的核算程序也相同。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了充分利用经济资源,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不同的是财务会计是为了创造组织利润最大化,而环境考会计则会考虑到企业经济行为对社会影响。

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区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会计计量方面,传统的会计主要是以实际货币单位进行计量。而环境会计中涉及到了许多环境资源价值这些价值是难以衡量的,无法通过市场交易进行计量。二,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传统会计形成的资源负债表,并没有对部分的环境负债进行确认,在损益表中也并未确认企业采取环境治理措施的支出。而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主要弥补这一问题。而且由于自然资源,自然资本不能以货币计量,也没有办法在财务报表中展现出来。

2环境会计与财务会计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2.1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

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环境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优势,合理设置会计岗位,并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有利于会计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落实,提高管理质量,满足医院对财务工作的需求。财务会计会整合医院以往的信息,做好分析工作,出具财务报表。也会对现行的会计活动进行明确分类,将医院的发展战略目标和规划进行量化,能够逐步实现这些目标,促进医院的快速发展。而环境会计能够结合国家针对医院运行制定的环境指标,控制医院在环境方面的投入,能够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同时也能优化资金的使用,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

2.2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

环境会计负责将医院用于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的资金进行计量确认并予以报告,进行环境会计信息的有效披露,能够赢得社会的认可和良好评价,在社会公众心中树立一个良好形象,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开展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出具财务报表,做好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也能提高资金利用率, 为医院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通过环境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有效应用,能够实现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发展。

3环境会计与财务会计在医院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完善环境建设管理制度,细化环境会计岗位

环境会计分为环境财务会计和环境管理会计,在医院管理工作中,会计人员会结合环境建设的需求,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确保资金投入的合理性。为了充分发挥环境会计的优势,需要重视环境建设管理制度的建設,提高对医院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保护医患关系等的重视程度。在这一制度中,需要强调环境会计的主要工作内容,细化人文环境、医患关系管理、环境保护等工作内容的规定,能够对环境会计形成一定约束。而根据这一制度需要合理设置环境会计的岗位,优化组织结构。重视环境财务会计与环境管理会计之间的联系。尤其是涉及到交叉重复的工作内容,需要明确不同岗位的责任。出现问题及时追责,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例如人文环境的建设管理,涉及到了医院的环境建设。需要积极采纳患者的一些建议,注重以人为本。而环境会计需要考虑这些内容,做好预算管理工作,既能体现医院的人文关怀,又能节约成本支出。

3.2强化会计人员的环境管理意识

根据环境会计和财务会计的需求,需要注重人才引进,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而为了更好的开展环境建设管理,强化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对现有会计人员做好培训,在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强化会计人员的环境管理意识。重视医院的环境保护、医患关系管理和人文环境建设,分析各种措施的成本和最优方案。例如医院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医疗垃圾,这些垃圾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其中包含的细菌病毒,还有可能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此医院针对这些医疗垃圾制定了针对性的处理以措施,设立了专项的资金。而环境会计则需要跟进这一项目,了解医院的各项措施、措施实施情况和取得的结果,采集历史数据制作财务报表。使得管理层能够清晰了解医疗垃圾处理的财务支出情况,能够为制定新方案、作出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3.3建设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各部门联系

医院需要建设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医院各科室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便于会计人员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优化资金的支出。尤其是环境财务会计人员,他们需要结合医院在环境管理方面的支出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就需要了解到各科室的具体情况。借助于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各科室的重视程度,能够积极与环境会计人员联系,提供各项资料,提高环境会计的工作效率。建立一个明确的财务审批制度,做好各笔支出的审核工作,优化资金的使用,也能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此外还需要建立一个风险防范机制,通过监督控制,预测医院经济活动中的一些风险问题,进行有效防范。通过内部控制体系的稳定运行,做好对会计工作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环境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优势。例如开展医患管理工作,加强人文环境建设,都需要了解各科室的具体情况。儿科往往是医患纠纷十分严重的科室,如何处理医患纠纷,做好后续工作是一重大难题,针对这一情况医院也出具了各种方案,制定了应急措施。环境会计人员需要与儿科联系,了解以往的情况,以及可能发生的一些问题。做好财务预算工作,优化应急预案,为医患管理提供重要的材料支持。

3.4加强审计工作

医院的环境审计工作主要是围绕医院各项环境保护政策落实情况,加大对环境保护资金的审计力度,还需要市级医院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明确工作重点设计审计目标,选择恰当的审计方法进行有效推进。综合运用立项审计,无项目审计和实时监控三种方式,同时加强与各项执法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了解医院针对环境保护所做出的各项工作,以及资金的投入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督促医院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做好整改工作。强化环境审计的工作,优化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针对财务会计开展审计工作,要渗透到财务管理的每个过程中做好监督和控制工作。应引入注快诗审计方法,结合新制度改革的相关要求,完善内部审计的内容,构建一个全新的内部审计体系,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同时还需要了解医疗行业的相关政策以及医院的具体运营情况。

3.5加强会计信息的披露力度

财务会计和环境会计的日常工作中,结合医院的各项信息和经济活动制作财务报表,做好财务分析。他提供的是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和生态效益指标。做好会计信息的披露工作,才能了解医院的日常运行情况以及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在财务报告中进行有效反映,接受全社会监督。医院可以在日常核算的基础上,通过编制财务报告反映医院财务管理和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投入成本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国家相关部门应当针对披露的内容和要求进行规范审核,督促医院及时整改,加强会计信息的披露力度,提高信息透明度,也能获得更多社会资源。

3.6加强信息化建设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引进信息技术,构建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逐步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提高环境会计和财务会计各项工作的处理效率。这一系统借助网络加强了各部门的沟通联系,也有助于环境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实现信息共享,进行及时的沟通联系。将医院的管理系统和软件信息结合在一起,共享内部的各项资料。会计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需求及时获取各项信息,解决信息孤岛信息闭塞的问题。需要提高一些软件的利用率,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在这些信息软件的支持下,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分析,为会计人员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此外还需要做好系统的维护工作提高系统的安全系数,保护医院各项财务信息。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些年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工作,对各个行业都提出了生态环保的要求。医院在发展中也需要积极践行,充分发挥环境财务会计人员的优势,加强环境快捷的建设,引进专业人才,提高他们的环境管理意识,完善环境建设管理制度设置各项岗位,满足工作需求满足工作需求。建设内部控制体系,便于各部门沟通联系,也便于环境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审计力度,对环境会计和财务会计形成一定监督。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充分体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还需要注重人才引进,为各项工作提供人才支持,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财务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才能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满足医院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霍睿轩.环境会计发展的理论回顾与未来展望[J].中国商论,2017(31):120-121.

[2]华蕾菲.浅谈管理会计在公立医院的应用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21):31-32.

[3]李兴虹.医院财务会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18):257.

[4]赵艳丽.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7(18):229.

[5]焦利华.会计环境变革与财务会计理论创新[J].时代金融,2017(24):190+194.

[6]周淑芬.環境会计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研究[J].职大学报,2017(04):54-56.

作者简介:申清明,(1979-3-),男,汉,山东省巨野县,中级会计师,大学,研究方向:会计审计。

作者:申清明

第五篇:高职会计类专业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研究

摘要:鼓励高职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为例,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的研究,以求解决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会计类专业;职业技能竞赛证书;课程考核;互通;改革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职业技能大赛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竞赛”的大好局面。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即职业技能竞赛证书直接替代对应课程的成绩及直接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的依据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教育部发布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提出,要发挥技能大赛的引领和评价作用,推进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教育部职教司印发的《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3年工作要点》提出,要出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免试升学的政策。《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遴选方案》规定,高职院校需要设置技能大赛专项资金,每年开展校级职业技能大赛;学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和各项职业能力竞赛,在省级相关竞赛活动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可见,开展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是参加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遴选的重要条件。以上政策为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指导思想,开展互通改革研究和实践对高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

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

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的意义分析

课程考试考核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根据职业技能大赛的要求和特点,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实行“以赛代考”的新模式,适应了目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学的需要。《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2012年度报告》指出,2011届广东省高职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三项,其中认为专业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占21%。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改变了教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以及学生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的应考方式,实现了对学生综合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考核,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13年4月,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与深圳德永信税务师事务所职合举办了“德永信杯”会计技能大赛,有300多名学生参加了赛事,学生积极主动地按照竞赛大纲准备和学习,近50名学生取得优秀奖及以上奖项,直接取得《会计综合实训》的期末成绩和该门课程的学分。“以赛代考”的新模式有如下特点:首先是体现出教学和考试方式的多样化;其次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再次是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学习自主性、实践性、创新性。

《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2012年度报告》指出,2011届广东省高职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三项,其中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的占44%、认为“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的占18%。教育及信息化相关部门每年根据我院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技术变化,及时调整了技能大赛的项目、内容和标准。我院依据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内容及标准动态调整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项目、内容及标准。此外,我院每年与深圳德永信税务师事务所联合举办“德永信杯”会计技能大赛,技能大赛的项目、内容及标准由公司确定。该公司每年根据珠三角企业会计人才职业能力新要求,及时调整技能竞赛项目、内容及标准。我院根据企业调整后的技能竞赛项目、内容及标准相应调整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的项目、内容及标准,以顺应珠三角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

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结构有待优化,教学能力有待加强。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需要教师深入分析竞赛项目、内容、标准,并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如全国职业院校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的比赛内容包括财务模块和供应链模块。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化教师不仅需要熟悉会计理论和实务知识,还需要掌握采购、库存、销售等供应链管理知识。此外,信息化教师还需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功底和企业实践经历,才能胜任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可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需要教师掌握更全面的业务知识和教学能力,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教研能力。

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的内容

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的成绩替代和获取课程学分的原则 我院在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的实践中,按以下原则进行:取得竞赛获奖证书可替代一门相对应课程的期末成绩并直接取得对应课程的学分,不同级别的竞赛获奖证书对应不同的分数,但团体赛只能按相同的分数替代对应课程的分数;若学生参加某门课程期末考试未通过而需补考,取得竞赛获奖证书可免补考,直接取得“补及”的成绩和对应课程的学分;若学生在毕业清考之前取得竞赛获奖证书,免于清考,直接取得“补及”的成绩和对应课程的学分;若某门课程已举行期末考试,则不得替代;只能替代已开课或正在开课的成绩,不得替代未开课的课程成绩,但取得省级二等奖以上(含省级二等奖)可申请免修一门对应未开课的课程;以上成绩的替代和获取学分均需要提供获奖证书的复印件或扫描件,作为登记成绩和取得学分的依据;取得竞赛获奖证书只能替代成績一次。

職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的成绩对应设置 我院在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的实践中,按照竞赛证书级别越高分数越高的原则,在校期间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取得获奖证书,提供证书复印件,按表1替代对应课程的期末成绩,并直接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的课程对应设置 我院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的课程范围如表2所示。

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的保障基础

校企深度合作,与企业联合开展会计技能大赛 我院会计学部与深圳德永信会计咨询有限公司、德永信税务师事务所有良好的合作基础。至2013年4月,我院与德永信公司已联合举办了5届“德永信杯”会计技能大赛,累计有近千名学生参加了该项赛事。德永信公司每年根据珠三角中小企业对高职会计人才岗位、规格、能力的需求确定竞赛的内容、项目及标准,内容包括建账、日常经济业务处理、期末处理、对账结账、编制会计报表、纳税申报及整理会计档案、工商及业务会计实训;岗位涉及税务会计岗位、账务会计岗位、税务助理岗位、账务助理岗位、工商服务岗位、业务会计、会计主管、税务主管等岗位。“德永信杯”会计技能大赛为我院会计类专业开展与“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互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实训教学平台可以支持大规模开展会计类专业校级职业技能竞赛和省赛、国赛的选拔训练 近年来,我院加大了对会计专业的投入,建立了网中网财会实训教学平台,涵盖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务会计”、“银行会计”、“会计单项实训”、“会计综合实训”等课程,该平台支持教学、考试、竞赛、实训,利用财会实训教学平台可以开展校级“网中网杯”会计技能大赛。该平台也是全国职业院校会计技能大赛的支持平台,利用该平台可以为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会计技能大赛提供训练条件。因此,财会实训教学平台为我院会计类专业开展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的互通提供了保障条件。此外,我院申报的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培育专业(会计专业)建设项目已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立项,按规定省级高职教育重点培育专业建设期为1~2年。为适时参加省级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建设项目遴选和改善实训及竞赛条件,我院购入用友会计信息化教考系统(U8.72),该教考系统可同时实现教学、实训、考试、竞赛一体化功能,且竞赛平台与目前全国会计类职业技能竞赛平台一致。同时,教考系统为我院会计类专业开展与“会计电算化”、“用友ERP应用”等课程的互通提供了保障条件。

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会计技能竞赛并取得了较好成绩,积累了竞赛经验 近来年,我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会计技能竞赛,并取得较好成绩。我院同时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分析省级、国家级会计技能竞赛的项目、内容及标准对专业课程教学的影响,为完善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提供支持。

“以赛促改、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结合”的教学活动观正逐步被高职院校所接纳并实施。通过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创新性,从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方向阳,魏力,王竝.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促进高职教育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9(5):104-105.

[2]李文,高健.职业技能大赛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启发[J].职业时空,2010(4):48-49.

[3]游静,熊艳兰.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力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22(11):151.

[4]杨群,吴开岑.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时代教育,2011(3):33.

[5]芮琳琳,涂澄.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技能大赛对国贸专业内涵建设的促进作用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81-182.

(责任编辑:杨在良)

作者:袁荣京 杨玲

上一篇:货币资金论文下一篇:会计类本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