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会计专业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不断发展,为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会计专业教师应做到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掌握会计的特点,明确会计的任务,运用良好的会计核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职生会计专业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职生会计专业论文 篇1:

浅谈中职生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激趣方法

【摘要】学生的学习动机绝大部分来源于学习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本文讲述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通过师生互动关系的建立、授课艺术及方法的运用等几方面, 来激活学生学习会计专业课程的兴趣。

目前,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部分地区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大好形势下, 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令人鼓舞。但由于受办学规模的持续扩大、招生竞争不断升温、学校间的发展不平衡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依然存在等多种原因的影响, 不少中职学校招生困难的局面仍无明显改善, 于是导致对中职学校对学生入学的门槛一降再降, 只要有初中毕业证, 就可以入学, 因而中职校的生源质量明显下降, 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可总结为“三低”, 即求学欲望低、知识基础差、行为习惯素养低。这给中职学校的教学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 特别是对学习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 所面对的主要专业课程大多是与数字、票据、表格、账单等打交道,内容比较枯燥、抽象, 又涉及计算, 理解难度大, 很多学生都觉得难学, 学起来索然无味, 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会计专业课程的积极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作为一名在中职学校从事会计专业课程教学20 多年的教师, 下面我将就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激趣方法, 谈谈自己的心得和看法。

一、精心筹备巧设计, 妙用方法导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导入新课是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 这个环节如果能精心巧妙地构思设计, 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学生对所学的课程产生兴趣时, 他就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 专心细致地学习, 积极地钻研, 对学习产生巨大的热情。比如, 我在讲《企业财务会计》课“短期借款” 的内容时, 就对学生说: 同学们, 如果你们毕业了自己创业, 开一个店, 首先要有什么呢? 同学们回答:要有资金。那资金从哪来? 同学们活跃起来, 有的说自己投入, 有的说父母投入。老师进一步地引导, 如果资金不够呢? 同学们议论开了, 和别人借, 也可以向金融机构借。这时我会同学们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短期借款”。又如: 在讲授涉及“负债” 的内容时, 引用日常生活的实际案例来导入。“同学们, 请问你们欠过别人的钱吗?欠过的请举手(许多学生举手!)。看来大家都有过这方面的经历呀! 好, 我们通俗地讲把欠别人的债务称之为负债……”。这样一来同学们的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了。在会计专业课教学中, 教师也可运用案例导入、故事导入、情景导入、设置悬念导入等方法, 这些方法都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平等真诚待学生, 和谐融洽促学习

俗话说: “亲其师, 信其道”。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活跃课堂气氛、激趣会计专业课教学的前提。学生只有喜爱教师, 才能对教师讲授的课程产生兴趣, 才能愉快地学习。因此教师上课要注意仪容仪表, 言行举止要自然大方、优雅得体、面带笑容, 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要想把师生的关系拉近, 首先老师要有亲和力, 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和信任学生。作为任课教师, 要认真研究任教班级学生的基本结构, 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便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有什么愿望或产生种种心理问题时, 能及时为其排忧解难;要多关注学生, 与学生交谈感兴趣的话题, 多和学生沟通,关心他们的生活, 爱护他们, 尊重他们, 不要因为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不问不闻、置之不理; 对学生不要过于严厉地批评, 要充分肯定和鼓励,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只有知学生所惑、为学生所想、解学生所难、做学生的朋友,学生才能信任老师、亲近老师, 并愉快地学习, 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联系实际引案例, 加深印象助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也是会计专业课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案例, 使案例在教学中发挥极为有效的作用。如: 在《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固定资产” 内容的教学中, 设计这样的案例: 华胜公司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 公司在筹备过程中通过转账的方式购买了一批办公桌椅、文件柜、饮水机和一辆30 万元的汽车, 你作为华胜公司的会计, 应该怎样分类入账? 通过学生分析讨论, 办公桌椅、文件柜、饮水机, 价值较低,使用期限较短, 是周转材料中的低值易耗品, 账务处理应是, 借: 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贷: 银行存款; 汽车单位价值较高, 使用期限较长, 属于固定资产, 账务处理是, 借: 固定资产, 贷: 银行存款。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加深印象,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为今后走上社会, 尽快适应社会需要,胜任会计岗位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营造情境亲体验, 讲练结合激兴趣

会计专业课的内容较抽象, 有很多学生仅懂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最好让学生身临其境, 主动参与, 使学生能在直接或间接的教学情境中亲身体验,能更好地认识、理解、运用知识, 培养和锻炼能力,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比如: 在学习《财务会计》课程的“预借差旅费和报销差旅费” 内容时, 把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分别扮演单位经理、主管会计、出纳和职工不同角色, 然后让学生完成各自工作, 并作出书面总结。学生从填写借条、现金支票和差旅费报销单据及原始凭证贴签到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等整个流程的学习中, 学生亲自操作, 有新鲜感, 学习非常认真, 模拟得像模像样。通过各种情境活动的体验,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习情绪, 活跃思维, 便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师生互动齐参与, 活跃课堂调动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讲解, 以课堂教学中心, 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忽视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互动。互动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 设计符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互动式教学的开展不仅仅只是教师和学生的口头交流。如: 讲《基础会计》课程的“负债” 内容时, 我是这样去互动的,人们常说: “无债一身轻”, 那么企业能不能把既无内债又无外债作为目标来追求呢? 为什么? 让学生分组讨论, 然后每组派出一位代表发言, 叙说本组的观点, 然后教师再进行点评, 通过互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了学生表达能力和团结协助的精神。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 还需要借助必要的教学手段,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办法, 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 再结合互动式教学, 教学效果大大增强了。

六、巧用现代多媒体, 形象具体生妙趣

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黑板+ 粉笔,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引进课堂教学。妙趣横生的图片、幻灯、漫画和形象的动画, 是学生十分喜爱的, 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形象的幻灯片、图片、漫画就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同时也给学生带来新奇、直观的感觉, 活跃课堂气氛, 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 在讲授《企业财务会计》课程的“固定资产毁损、报废” 内容时, 通过播放汽车相撞交通事故, 造成固定资产毁坏、报废的情景,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把枯燥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故事化, 教学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 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运用以上方法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林慧.“互动式” 教学法在中职秘书学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 2009(1) .

[2] 王金兰.中职生消极群体及其教育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 2011(1) .

[3] 谷小倩.浅谈中职财会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职业教育研究, 2005(7) .

[4] 陈金仙.案例教学法在企业会计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 2005(7) .

作者:谭丽君

中职生会计专业论文 篇2:

中职生如何学好会计专业

摘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不断发展,为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会计专业教师应做到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掌握会计的特点,明确会计的任务,运用良好的会计核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

关键词: 中职生 学好 会计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的财会专业以培养合格的财务人员为根本任务,以适应企业与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因此,通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应用能力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迅速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财会专业人才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其职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会计内容、作用的不断壮大而发展。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通过对经济活动进行记量、计算、分类和汇总,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会计信息,用以及时正确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成果。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特定对象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的工作。

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监督职能是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及后的检查和控制,以维护财经纪律,保护财产安全,防止和减少浪费和损失。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提供的信息,就无法进行监督,只有正确地核算,监督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掌握会计的特点

(一)会计以货币为基本计量单位

会计核算和监督主要是运用价值形式取得经营管理指标,并据此考核经济效益的。如果没有货币计量,就无法进行记录、计算、总括和比较,会计核算也不可能存在,考核经济效益更成为一句空话。

(二)会计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具有完整的综合性

要全面反映各项经济活动、过程及其成果,必须对经济业务进行顺序的、不间断的记录和计算,通过分类、汇总和加工整理,取得综合性指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会计核算必须取得经过审核无误的凭证作为记账的依据,然后运用一套完整的方法进行核算,进而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

(三)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相结合

会计监督是对会计核算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正确性进行的检查和控制,而且大量的监督活动寓于核算过程之中,是会计核算的继续和补充,两者不能分离,没有会计监督就不能发挥会计的作用。

三、明确会计的任务

会计的任务是根据会计的职能和作用而规定的,它取决于社会生产的目的和经营管理的要求。在现阶段,会计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会计核算,真实、完整、正确地提供会计信息

加强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任务,企业是通过会计核算来反映资金活动情况的,所以计算各项收入和支出要准确,要严格掌握成本和开支,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地核算经营成果,使其一方面能满足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企业外部各个方面的信息使用者需要。

(二)严格会计监督,维护会计法规,控制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会计核算要按照经营管理的目的和要求,对经济活动和全过程进行控制。要对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合法进行审核;对企业的各项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实现情况进行控制;对企业的经济资源和其他的财产的完整进行保护;对违反会计法规、财务制度的收支行为进行制止;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维护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三)加强考核分析,发挥会计核算在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组织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根本宗旨,也是会计核算的主要任务。会计人员除了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以外,还应参与拟订经济计划、业务计划,考核、分析预算和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发挥会计工作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同时,财会部门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参与拟订计划,分析比较和考核企业的经营成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四、运用良好的会计核算方法

(一)设置科目和账户

如现金支付是十分频繁的收支项目,必须设立一个“库存现金”科目,并开设“库存现金”账户分别进行登记,以便随时取得现金收支的情况。通过设置科目和账户,把各项业务内容都分别开来记录,会计核算就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

(二)复式记账

通过复式记账可以相互核对监督,弄清来龙去脉。如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购买材料款,一方面要登记“银行存款”账户的减少数,另一方面要登记“原材料”账户的增加数,两者金额相等,就可以相互进行对照,并全面反映资金的增减情况。

(三)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在会计审核中以会计凭证作为核算的依据,可以保证会计记录的完整、真实和正确,是保证会计核算质量、明确经济责任的一种专门方法。如企业以银行存款购进材料时,必须根据购货发票填制进货凭证,经审核无误后与银行付款凭证一并登记入账,这样就可以保证付款的合法性,也明确了付款人的责任。

(四)编制财务报告

编制财务报告是指定期总结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方法,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并为有关单位提供投资的决策依据。

五、培养学习会计的兴趣

要培养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电教片、专家讲座、学者论坛等唤起学生的心理兴趣,使他们逐渐了解、熟悉、研究、领会这一学科的特点。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渴望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就会有一种昂扬、奋发、不怕学习困难的斗志,就会把学习会计学习看成是一种乐趣,达到“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的效果。

总之,在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认真研究专业知识,丰富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为培养更多的合格的财务人才做出应有的努力。

作者:郭立友

中职生会计专业论文 篇3:

河源地区“90后”中职生就业心态调查分析

作者简介:杨小琼(1971-),女,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政治讲师。研究方向:政治教育。(广东 河源/517000)

冯艳丹(1984-),女,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心理学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广东 河源/517000)摘要:通过对900名河源地区的“90后”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发现他们对就业认识存在偏差、就业期待值偏高、就业焦虑心理和自卑心理较严重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实施每周一报,每月一课,每期一赛,天天技能,性别特色教育,文理区别教育六大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90后”中职生;就业认识;就业期待,就业心理

一、调查对象、方法和内容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方式,对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河源市电大、河源市理工学校的“90后”中职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中职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见表1)。

表1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有效受测

人数所占比率男生女生文科理科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28734%148139106181河源市电大28333.5%136146139144河源市理工学校27432.5%13014534240合计844100%414430279565

采用的是自行编制的《“90后”中职生就业心态调查问卷》,发放问卷900份,有效回收844份,有效回收率为93.7%。调查的内容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就业认识、就业期待和就业心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就业认识方面

(1)对就业形势认识不清,处于迷茫和混乱期。在“认为现在的就业形势如何”这一问题的调查中,45.5%的“90后”中职生认为形势严峻,就业难;16.4%的“90后”中职生表示不了解现在的就业形势。在被问及为何不主动去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时,“90后”中职生一方面表示了解信息的渠道和方式较少,依赖于学校或教师给予帮助;一方面表示对媒体报道关于“技工荒”、“技校生就业好”等新闻持观望态度。

(2)对社会、企业认识不够,成为影响“90后”中职生就业有困难的首要因素。在“你觉得就业过程中最让你头疼的因素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调查中,56.2%的“90后”中职生认为是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53.8%的“90后”中职生认为是对社会缺乏了解,71.5%的“90后”中职生认为是对企业招聘流程和基本要求缺乏了解。在访谈中,了解到部分“90后”中职生没有到企业进行中段实习的经历,也就缺乏对企业相关信息的了解。同时,部分“90后”中职生表示书本上的知识倾向于大型企业,但真正就业时,录用“90后”中职生的基本是民营企业、小型企业,对于这些没有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的单位,“90后”中职生感到缺乏安全感。

(3)单纯依赖某一求职渠道,保留较象牙塔的思维方式。在“你会选择哪种途径求职”这一问题的调查中,81.3%的“90后”中职生希望通过学校现场招聘会择业,73.7%的“90后”中职生希望通过亲友介绍工作,而上网、报刊等途径则少有“90后”中职生选择。在问及原因时,几乎所有“90后”中职生都表示现场招聘会中的企业信任度高于网络求职,亲友介绍工作而就业的成功率高于其他途径,且具有可靠性。

2.就业期待方面

(1)对薪金的期待值普遍偏高,但能适当调整。在对工资要求这一问题的调查中,34%的“90后”中职生选择1801~2000左右,29.3%的“90后”中职生选择2501~2500左右,21.3%的“90后”中职生选择2501~3000左右。就目前实际就业市场来看,大部分的用人单位给出的月薪为1000~1500元(包括加班),因此“90后”中职生对薪金的期待值偏高,但在访谈中了解到,大多数“90后”中职生之所以对薪金的要求1800以上,是考虑到食宿问题,目前月消费都已达到800~1000元不等,若月薪太低,无法独立生活。

(2)就业地区具有明显倾向性,河源、深圳成为首选。34.5%的“90后”中职生选择河源就业,36.4%的“90后”中职生选择深圳。选择这两个地区就业的主要原因是有比较多的发展机会,离家较近。

·就业指导·河源地区“90后”中职生就业心态调查分析3.就业心理方面

(1)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不清晰,要么只盯着自己所了解的就业方向的死板派,要么就是“墙头草两边倒”的迷糊派。在“你会选择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职业吗?”这一问题的调查中,52.8%的“90后”中职生表示会,40.9%的“90后”中职生表示现在还不确定。在被问及不确定的原因时,一部分“90后”中职生表示已经毕业的学长们,也不一定从事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职业;一部分“90后”中职生表示读中职只是为了多几年校园生活的经历,并非一定要学专业技能;一部分“90后”中职生表示目前还没弄清楚自己所学专业能从事什么职业,担忧在校所学的专业技能不能直接用于企业实践。

(2)就业前夕,焦虑心理成主要心理问题,自卑心理开始作祟。在“对于就业,你觉得存在哪些心理障碍”这一问题的调查中,46.1%的“90后”中职生表示有焦虑心理,30.6%的“90后”中职生表示面对就业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在访谈中了解到,来自农村的“90后”中职生对自己的将来表示十分焦虑,自己努力学习技能两年,是否能从事体面的工作,能赚钱帮补家庭等。在问卷调查中,60.4%的“90后”中职生表示“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是自己初次就业失败的主要因素。在访谈中了解到,“90后”中职生表示感觉在学校所学技能只是皮毛,出去工作不一定能用上,因此给自己初次就业归因于自身的实际技能与经验,换言之,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清晰,缺乏信心。

4.男生与女生在就业心理上的差异性显著检验

通过spss15.0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男生与女生在就业形势的认识、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方面、薪金期待方面、焦虑心理、自卑心理方面上进行差异性显著检验(见表2)。除就业形势的认识没有差异性外,其余方面,男生与女生之间有很明显的差异性。说明中职生在角色认识有着很强烈的社会味道,即男生应多为家庭肩负更多的责任,女生则不需兼顾那么多。在访谈中发现,女生在表述自己对就业的认识和期待时,有着很强烈的焦虑和自卑,认为社会很多行业不招聘女性,深表担忧。

表2性别在就业形势等的差异性显著T检验

变量dfMsF就业形势8420.0760.638认为自己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8420.0570.014**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8420.0340.007**薪金期待8420.0680.000***焦虑心理8420.0340.000***自卑心理8420.0270.046*说明:n=843,*p<0.05,**p<0.01,***p<0.001。

5.文科生与理科生在就业心理上的差异性显著检验

通过spss15.0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文科生(指幼师、文秘、会计等专业的学生)与理科生(指模具、数控、汽修、电子、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形势的认识、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方面、薪金期待方面、焦虑心理、自卑心理方面上进行差异性显著检验(见表3)。除在薪金期待上存在明显差异外,其余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说明不同专业的中职生在面对薪金上,有一定的认识,不会盲目追求高工资。

表3文科生与理科生在就业形势等的差异性显著T检验

变量dfMsF就业形势8420.0810.356认为自己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8420.0610.101(续表3)变量dfMsF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8420.0360.919薪金期待8420.0710.000***焦虑心理8420.0360.069自卑心理8420.0290.285说明:n=843,**p<0.01,***p<0.001。

三、结论

总体来看,“90后”中职生在就业认识上缺乏对社会、企业的正确认识,对就业形势了解程度不够,在就业期待上存在某些偏差,就业心理问题主要存在焦虑心理、自卑心理。男生、女生在就业心态的部分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来调节就业时的性别问题。文科生、理科生除了对薪金期待上有明显的差异,其余方面基本不存在差异。

四、建议与对策

1.每周一报,洞察就业形势

调查显示,“90后”中职生缺乏对社会、企业的正确认识,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不是很清楚,因此建议学校就业部门,每周给学生发放一份剪报,专门针对本省、当地中职生就业形势,企业文化等知识。

2.每月一课,指导就业技巧

调查发现,“90后”中职生在就业前存在对自己认识不够,存在焦虑心理、自卑心理等心理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平时没有做好就业的各方面准备,单纯靠最后一个学期的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建议学校有计划地安排中职生从入学到毕业期间的就业辅导课,可由专业职业指导师或心理咨询师担任主讲,针对面试技巧、如何做简历、就业观、如何认识自己的心理特点、认识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将来可能达到的状态、认识自己的身心特点、学识能力等与未来职业需要之间的差距等一系列问题的就业讲座。

3.每期一赛,直击职业现场

如果只有理论知识的补充,是不能让中职生很好地面对就业的,只有让学生在模拟的职场活动中去体验,才能增强自信心,加大对就业的认识。建议学校每一个学期都开展如职业生涯设计比赛、职业礼仪比赛、模拟面试、职业面面观等活动,以提高中职生对就业的认识、准备。

4.天天技能,加强专业认识

在调查中发现,中职生认为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是自己面对就业时的最大难题。因此,建议学校在专业设置上,每天都能让学生练习技能,以让其加强对专业的认识。当然,除此以外,还需专业课教师从新生入学时,就对专业设置课程、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就业前景等进行教育,以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为就业奠定技术基础。

5.角色领悟,抛开性别歧视

通过差异显著性检验,发现男生、女生在薪金期待方面、焦虑心理、自卑心理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普遍的就业指导措施下,还需进行性别的特色教育,即让中职生正确地进行角色领悟,一方面根据社会对男性、女性的期待来调节自己,一方面根据个体对自身行为的认识和理解来塑造自己。这就要求教育者针对男生、女生进行特色的针对性教育。

6.文理区分,认清职业生涯

通过差异显著性检验,发现文科生、理科生在薪金期待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访谈中也发现,理科生认为模具、汽车维修这些专业,刚出去工作时工资非常低,只有几百元,而文科生的工资相对会高很多,比如会计专业,试用期的工资就达2000多元。然而,每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不一样,薪金也就不同,如珠海曾10万年薪招聘钳工,故理科所学的技能是需要积累一定经验才能获得高薪,而文科所学的技能往往后劲不足,始终维持在一个水平上。因此,建议学校对于文科生、理科生进行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文科生应注重内涵发展,理科生则应注重技能经验的积累。

参考文献:

[1]李珍.浅谈中职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对策[J].企业导报,2011(9).

[2]吕复娟.中职生就业指导的几点思考[J].现代阅读,2011(11).

[3]张郁芳.中职生就业指导状况调查与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11(2).

[4]韦美萍,罗炫兆.新形势下中职生就业指导教育的着重点及对策[J].2010(2).

[5]张革华,潘琪.深圳特区“90”后大学生职业观调查分析[J].学工论苑,2010(12).

作者:杨小琼 冯艳丹

上一篇:学院后勤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数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