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懂古代诗词

2022-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怎样读懂古代诗词

怎样看待王夫之对古代作家的批评

最近,学术界对于王夫之关于古典诗文大家的严格批评有所关注。如船山将贴近历史、同情人民的杜诗讥为“愁贫怯死”;把元、白写爱情的诗歌斥为“迨元白起,而后将身化作妖冶女子,备述衾绸中丑态”;把白居易写歌行的才能贬低为“如决池水,旋踵而涸”;对题材和风格多样的苏轼诗文说成为“萎花败叶,随流而漾”(均见《明诗评选·评刘基<感春>》及《姜斋诗话》等);对曹植、陶渊明、陈子昂、王昌龄、李白、孟郊、韩愈、曹邺、陆游等数十位作家,也多所指谪。这与我们的文学史常识大相径庭,不免使人困惑。

一、文化整合,苛求难免

我国传统文化在历史上有过各式各样的整合如孔子之刀笔,汉人之罢黜百家,各代正史“文苑传”等中的褒贬,《四库全书》之以“偏”概“全”,王船山之严格批评,等等。历史上,我们的文化经过历次体系的、载体的、代表人物身价的种种整合,包括正面和负面的、在朝在野的、强权式或内省式的。体系的:如孔子的删定《诗三百》(姑从旧说)、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等。身价的(也涉及体系):如钟嵘《诗品》对作家作品的品评、《文心雕龙》的精细梳理。载体的:如《四库全书》对典籍的收存或排斥不录(如《清代禁书总目》、《违碍书目》等所反映的)。

其中“强权”式的,是体现在朝者意志的行为,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的纂修。“内省”式的,是在野的、无权的,然而相对“自由”的个人行为,如李贽的《藏书》、《焚书》和王夫之的《诗广传》、《古诗评选》、《姜斋诗话》等,可以无顾忌地进行褒贬、批判(虽然又是不自由的,因为会成为禁书,所以李贽预见式地以《焚书》命名,王夫之的著作在《四库》中也仅收几种)。说是“内省”,但却是他们倾注全部心力,具有历史使命感的对华夏文化—文学所作的全面审视。

所以,应把船山对文人的严格批评,放置在历次文化整合的背景和语境中加以看待。

二、船山的严格批评,建立在前人基础上

船山对于古典诗文的苛求,诚然使我们困惑,但船山的行为也不是“空前”的。古代文人由于流派、师承、观点的不同,文人之间评头品足,甚至挑毛病,对文学的发展也有好处。

以杜甫而论,唐代尚不被足够重视,宋代以来,名气大了起来。但是,也有种种反对的声音。大体上,对于杜诗的批评,主要有几条线:第一条线(从主题、题材等方面说):如杨慎反对“诗史”和指斥杜诗中的“直陈时事类于讪讦乃其下乘末脚”(《升庵诗话》)。第二条线(从风格等方面说):如杨亿“不喜杜子美诗”“谓之村夫子”赵执信《谈龙录》;王世祯贬抑杜诗的博奥雄奇。第三条线(从文字、结构说):如朱熹说:杜甫的“《夔州》诗却说得郑重烦絮”(《文论》);叶梦得《石林诗话》说杜诗《八哀诗》有“累句”之病;王世祯说《八哀诗》“钝滞冗长”(《渔洋诗话》);袁枚认为杜诗《秋兴八首》“不过一时兴到之语,……习气太重,毫无意味”(《随园诗话》)。以上大部分人的时代都在船山之前。

但是,这些批评有两个特点:首先,还是只对部分或个别杜诗而言的。如杨慎在总体上还是服膺杜诗的,说“杜诗之含蓄蕴藉者盖亦多矣”,并认为“诗圣于杜”。其次,其中多数对于杜诗的意见,碍于杜的盛名,因而“不敢议”、“不敢昌言”;或采取在选本中不选杜诗的迂回态度。粗浅而言,由于时代、流派、感受等不同(如王世祯生逢太平盛世,倡“神韵”说,醉心于“淡远冲和”),对杜诗有意见是必然的,这对文学的发展也是好事。

而在王夫之的时代,出现了改朝换代的社会、历史、文化、文学危机和心理危机,以及思想界的茫然和真空,相对说来也产生了可以言所欲言和破釜沉舟地检讨反思文坛弊病的自由空间。船山对于杜甫的责难,正是这种危机和真空状态的产物;同时也是对于上述对杜甫的批评意见的过滤、提升,以及“上纲”。

船山的“原圣”、“徵圣”立场,和文学关系于“兴国覆邦”的价值观,以及对于净化的、超凡脱俗的文学的寻求,是超越于上述批评者的观点和理念的;但他对杜甫的指谪,仍不是无源之水,不能不利用前人的资料和言语。戴鸿森在《姜斋诗话笺注》中就指出,王夫之关于“诗史”的看法,受到杨慎的影响。

上述几条线的批评形成一种合力,是以含蓄蕴藉、淡远冲和,来反对杜诗的直露浅白、“发扬蹈厉”、“易著色相”;船山则是以原圣徵圣(也包括温柔敦厚之旨)来反对杜诗的人性化、“愁贫怯死”。尽管他们从颇为不同的立场出发,激烈的程度也很不相同,但在这个方面却达到了惊人的一致:反对的是杜诗的贴近历史凡俗、过分的入世精神,即将个人和众人的穷愁的如实描绘和尽情倾诉——这卑微而正当的人欲——携入诗歌的净土和大雅之堂。

船山批评陶渊明:“门庭之外,更有数种恶诗:有似妇人者,有似衲子者……。似衲子者,其源自东晋来。……陶公‘饥来驱我去’误坠其中……。嗣后啼饥号寒、望门求索之子,奉为羔雉……”(《姜斋诗话》)其实,苏轼就曾说:“得一食而欲以冥谢主人[‘冥谢’指来世(轮回)相报,指陶《乞食》同诗中诗句:‘衔戢如何谢,冥报以相贻’,此大类乞者口颊也。哀哉,哀哉!非独余哀之,举世莫不哀之也。饥寒常在生前,声名常在身后,二者不相待,此士之所以穷也。”(《东坡题跋》卷2)(看来苏轼是饱汉不知饿汉饥;船山则是饥寒也不能以“似衲子”入诗。)朱熹也说过:“陶欲有为而不能者也,又好名。”

船山批评白居易,前人何尝没有批评过,如朱熹说过:“白乐天《琵琶行》云:‘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云云,这是和而淫;至‘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这是淡而伤。”——“和而淫”、“淡而伤”当然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大有距离。

船山批评韩愈:“韩退之倔强标榜,将乌豆换千年人眼睛,人遂甘受瞽而乐以瞽人,悲夫!”(《古诗评选》评徐陵诗),其实,朱熹也说:韩愈的文章“较有些王道意思”(《文论》)。“王道”在这里其实就是激切、霸道的意思。司马光对韩文的评价也说:“其言多矫激太过”(《资治通鉴》卷240)。

船山批评苏轼,其实,朱熹也说:苏文“伤于巧,议论有不正当处”。张戒更激烈了,他说:“诗坏于苏、黄(鲁直)。”又说:“古今诗人……其正少,其邪多。”

另外不应忘记,历代的哲学、经学大师,其中好多人本来对文学艺术就有很多保留。《韩非子》曾提出著名的“儒以文乱法”的观点。《庄子》则声言:“灭文章,散五彩,……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二程甚至说:“某素不作诗,亦非是禁止不作,但不欲为此闲言语。且如方今能诗无如杜甫,如云:‘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如此闲言语道出作甚?”(《二程遗书》卷11)《论语·卫灵公》也说:“郑声淫。”朱熹更说,郑声是“淫诗”。而船山也是毫不逊色的经学大师,他对文学的“净化”的要求是有其一定的衣钵传承的。应该说,他对文学艺术的认识已经大大超过前人(经学大师),但仍然未能放弃文学反映人欲及贴近历史、凡俗则有害于国计民生的认识。

三、船山的批评更激烈、执着

船山对文坛的批评,并不值得奇怪。但又应该承认,船山的批评更激烈,更执着。特别是对于杜甫,极尽挖苦指谪之能事。而他并不是古典诗文的虚无主义者。正因为他是理想主义者——甚至是过分天真的理想主义者,他才对历代伟大作家如此苛求。且不谈他的哲学信奉(如朴素的唯物主义),他艰难地生活和奋斗在明清换代之际,既有军事起义的实际经验,和广泛的人际联系,又遁迹于山野面壁苦思,毕生追求的理想是纯正的经义之学、纯正的民族主义、至高无上的汉族圣王君临天下光大中华(但又限制君权,保护自耕农的利益),等等。其诗学的追求也是高蹈的、超凡入圣的;因之才有对于诗人的苛求。他对“诗史”之说的保留,也与他的上述整个立场相关。

船山的原圣、徵圣思想,是他文学上追求雅正、追求至善至美的原动力。而他生活在“地坼天崩”的时代,使最忠实的圣人之徒震撼,并彻底反思其深刻的教训。哲学问题、夷夏关系、君王权力、土地制度、社会道德,乃至汉学、宋学的用处,文学到底起何种作用等,都在反思审视之列。他已对君权有所怀疑(“以一人之私而徇天下之利”),但最终又不能放弃对至高无上的汉族圣王君临天下以维系大统、挽救危局(当时入侵的清军、溃散的官军、土匪蟊贼,都扑向老百姓,使船山痛感“国不可一日而无君”)的信奉。他认为,不但李贽那样的离经叛道船山说:李贽“以佞舌惑天下”、“以信笔扫描为文字”(《姜斋诗话》),“任他清直自炫,终为名教罪人”(《读四书大全说》)要为民心不稳、民心思变负一定之责;而且背离诗教的文人,为衣食之事而呼号倾诉,为儿女之情而无病呻吟,也是民心涣散世风淫靡的原因。所以,他不惜对作家作“横扫千军”式的批评。——这就是他的文化整合的背景和立足点。

《文心雕龙·祝盟》:“凡群言发华,而降神务实,修辞立诚,在于无愧。祈祷之式,必诚以敬;祭奠之楷,宜恭且哀:此其大较也。”纪昀评论说:“此虽老生之常谈,然执是以衡文,其合格者亦寡矣。”换一个说法,如果以祝盟之文应有的神圣和虔诚为标准来“衡文”,船山正是以彻底的、天真的、虔诚的、原圣徵圣的,甚至是以某种禁欲主义的诗教来“衡文”的——当然,“其合格者亦寡矣”!

对于“诗史”,“夫诗之不可以史为,若口与目之不相为代也”是他的明确观点,也就是他在《诗广传》中所说的:“故诗者,与书异垒而不相入者也。”王夫之还在《古诗评选》的《上山采蘼芜》的评语中,更明确也更为激烈地指“诗史”为“见驼则恨马背之不肿”;“于史有余,于诗不足”。可以说,他主要坚持两点或两个区别:一、诗和史是有着不能互相代替的区别的;二、传统的好诗“即事生情,即语绘状”,和杜甫的“以逼写见真”,是有着高下之别的。“即事生情,即语绘状”,因其天真烂漫而符合“主文谲谏”的春秋之义和温柔敦厚的诗教;但“以逼写见真”因其太执着于描摹历史和追求写实,并不符合这种春秋之义和诗教。但王夫之关于“诗史”的批评,有一个空白点,即他没有关注“诗史”与民族兴亡、中华民族的整合、“衰世之造”的紧密关系。身处明清换代的漩涡,船山九死一生,窜身荒山边民之中,对清廷怀有可以理解的深仇大恨;惟其如此,“只缘身在此山中”,他对华夏民族的融合大势,却不够理解。他既没有像钱谦益(入清前)那样,强烈感受到宋元换代的大背景下“诗史”萌生的条件:“古今之诗莫变于此时,亦莫盛于此时”(《胡致果诗序》),也没有像黄宗羲那样上升为“史亡然后诗作”的“诗史”观(黄并在民族整合的斗争中亲身作到了“早年抗清晚年顺清”)。由于这个空白点,使船山对“诗史”的存在的合理性、必然性,不屑一顾。至于他对“诗”与“史”的功能迥异的看法,自有其道理,有助于“诗史”之说的探索。

对于杜甫等,船山最激烈的批评莫过于这段文字:“若夫贷财之不给,居食之不腆,妻妾之奉不谐,游乞之求未厌,长言之嗟叹之缘饰之为文章,自绘其渴于金帛、没于醉饱之情,腼然而不知有讥非者,唯杜甫耳。……甫失其心,亦无足道耳。韩愈承之,孟郊师之,曹邺传之,而诗遂永亡于天下。”(《诗广传》)——这不能不使我们痛感到,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历史使命感自励和自命的船山,在这个领域,其矛头所向是大大失准了,“别开生面”过头了。船山在哲学上已经认识到“天理”在“人欲”之中;但决不容忍杜诗将人性的、欲望的、凡俗的灰尘和泪水,带进诗歌的圣坛和净土。这实在是历史的悲哀。想一想,如果把这些好诗从古典文学中拿掉,将是怎样的局面?

船山曾经用散文记叙人民的苦难,这里面当然充满血泪(如《读通鉴论》卷2之17)。但是,当他将这些写入自己的诗篇时,已经净化、升华为“丹枫到冷心元赤,黄菊虽晴命亦秋”(《续哀雨诗》)这样的诗歌语言了——表面上既无血也无泪,既无欲也无嗔(他的其它诗句也不全如此)。这是船山为我们提供的某种“即事生情,即语绘状”的诗歌的范例,可以使人了解他对杜诗的某种具体要求。

当然,在艺术上,有人喜欢杜诗,有人不喜欢杜诗,这是个人的权利。杜诗因反映一个苦难的时代,麻鞋见天子,野老吞声哭,哭哭啼啼,不免低迷。特别是他后期的诗,近依严武而壮士泯没,远眺青琐而朝班零落,流离陇蜀,老病孤舟,苍凉有余,昂扬不足。船山的激烈批评中应有合理的成分,值得仔细研究。

四、整合者的复杂心态

严肃认真的整合是功不可没的,尽管也有不同的缺点和不足。但整合者的复杂心态,有时竟至对异己者必欲杀之而后快。华夏的文化传统本有反对“暴扬国恶”,主张“为贤者讳”、“为尊者讳”的一面。如王夫之说有人将杜诗的“‘沙上凫雏傍母眠’诬为嘲诮杨贵妃、安禄山则市井恶少造歌谣诮邻人闺阃恶习。施之君父罪不容于死矣。”(《姜斋诗话》)对白居易的《长恨歌》描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王夫之也十分气恼,竟声言:对作者“允膺典刑,不为过也。”(《诗广传·小雅》)

对元白的不满,古已有之。如:杜牧“著论,言近有元、白者,喜为淫言语,鼓扇浮嚣,吾恨方在下位,未能以法治之。”(范摅:《云溪友议》,《四库总目提要》等则认为是李勘的话。)

《四库》馆臣还说:“李商隐‘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二句,暴扬国恶,至为无理。”(《四库总目提要》集部48诗文评类1)——一次宫廷盛宴(唐明皇和杨贵妃亲临,有明皇、贵妃喜欢的羯鼓助兴)之后,寿王看到不久前自己的妃子已成父皇的爱妃,自然辗转难以入睡,与另一个心中无事的薛王的沉沉大醉形成反差。但这是不应“暴扬”的“国恶”呀!“罪不容于死”、“允膺典刑,不为过也”、“吾恨方在下位,未能以法治之”、“暴扬国恶,至为无理”,其心理基础都在于卫道。“吾恨方在下位,未能以法治之”,还是比较单纯的卫道者的心态。至于声言“暴扬国恶,至为无理”,显然具有明显的矫饰性。

船山则是正直的,即使他对杜甫等的看法不无偏激。而且,对于李杜,他在《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中称赞说:“艺苑品题有‘大家’之目,自论诗者推崇李杜始,李杜允此令名者,抑良有故。……李杜则内极才情,外周物理,言必有意,意必繇衷;或雕或率,或丽或清,或放或敛,兼该驰骋,唯意所适,而神气随意以行。如未央、建章,千门万户,玲珑轩豁,无所窒碍:此谓‘大家’。”对陶渊明,也称赞过:“‘日暮天无语,春风扇微和’,想见陶令当日胸次,岂夹杂铅汞人能作此语?”(《姜斋诗话》)——这该使后代的人有点平衡感了。船山还不同程度地肯定过王维、杜牧、方以智、黄道周、瞿式耜等人的诗文,也是不应忘记的。

船山对古典作家的批评虽激切,但这方面的影响却并不大。

辛亥革命前,人们用得上的是船山的民族主义。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主要说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几位大师的思想是“宋学”的对立面的产物。在当代,人们则说他的《读通鉴论》写得出色,让青年人去读(如钱穆),等等。而当代学人正面引述和欣赏他的诗文理论(如“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等)时,却常避开他对作家的激烈批评,特别是常避开他对杜甫的种种激烈批评。避开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不好解释不易理解。从这点说,船山是寂寞的。

举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船山不否认杜甫描写社会深刻矛盾的直白的艺术表现风格,对《丽人行》刺虢国、秦国二夫人的骄纵表示赞同,主张不妨采取“怨而诽、直而佼”的艺术手法,并说“子美以得诗史之誉”。

当代一位国学大师在其著作中引此段以反驳杨慎反对“诗史”之说。但只引到此处为止,把紧接其后的反对“诗史”之说的“夫诗之不可以史为”一大段拦腰斩断。其实,船山对“诗史”之说有严重保留是主要的,说因《丽人行》等“子美以得诗史之誉”,则是有条件地(只限于针对“政散民离”的现实,才可以用“怨而诽、直而佼”的手法)承认杜诗中诗与史的有限交融。——这说明人们不愿意碰船山对杜甫的批评。

所以,现在学术界有人探讨船山对古代作家的具体批评,是应该的,也是避不开的。

作者:许德楠

第2篇:怎样读懂古代诗歌

怎样读懂古代诗歌 怎样读懂古代诗歌

古代诗歌,有比较浅显易懂的,但更多的在阅读理解上会有一定难度。有时读一首诗,看了几遍还是不甚了了。遇到这种情况,可尝试以下的方法,或许对理解诗意能助上一臂之力。

一、注意诗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阅读时要注意将诗句的内容与诗歌题目结合起来理解。

如北宋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一诗,从题目就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春天登楼远眺所见之景,抒的是怀念家乡之情。“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这首诗出现在2005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中,要求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从“聊”到“惊”的感情变化。如果我们注意了诗的题目,就能不难分析出这是眼前之景触动(惊)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答题就不会有偏差。

再如唐代诗人张旭的《山中留客》,诗题点明了这是一首挽留客人的诗,诗的内容,便是诗人留客的话:“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诗中最后两句描写高山云深,景色奇妙,表达的是以美景留客之情。如果不注意诗歌题目,就可能误解成只是诗人自己对美景的留恋之情。

还有一些诗歌,根据题目可以看出其体裁。如汉代以后的诗人用古乐府诗的题目写诗,有塞上曲、塞下曲、从军行、陇西行、长干行、子夜吴歌等,其体裁还是乐府体。唐诗人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由题目可以断定这是乐府诗。

二、注意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霜叶红了,有人赞美“红于二月花”,有人却伤心地觉得“总是离人泪”。因此,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联系这些背景,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如南宋诗人戴复古的《江阴浮远堂》:“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考题中加了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这一关于诗人所处朝代的信息,提供了解读这首诗的钥匙。南宋后期,国家衰亡已无可挽回,这让许多爱国诗人伤痛之极。诗人登高远望,昔日大宋的江山都已沦丧,痛苦得不忍心再看,以致希望有高山挡住视线。这种想看又不忍看的矛盾心理,将诗人因国家败亡而生的无尽伤痛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在担任宰相期间,力主改革,但最终因保守派的反对而失败。王安石坚持自己的改革主张,不向保守派屈服。了解了这样的背景,就能知道,王安石正是借梅花而自喻,表明自己在政治改革上的态度。不管处境如何,寒冷且无花为伴,梅花依然会开放,并逸香于世。

又如王维是一个亦官亦隐的诗人,有了这样的背景知识,再来读他的《竹里馆》,就很容易把握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都写进这美妙无比的景色中了。

三、注意诗的语言特点。

诗歌的语言与散文的语言不同。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同样一件事用散文的语言来写,会是很长的一句话,或者是几句话,而诗歌却只用几个字。如“高楼聊眺望”,若是写散文,会先交代某年月日,在某地登上一座怎样的高楼,然后再写极目眺望远处的情景,而诗句只有5个字。诗歌语言也富于跳跃性,在句与句之间留下很多空白,需要读者通过想象作补充,还原诗歌的场景。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访者与童子的三番问答,至少要用六句话来写,但诗人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四句二十个字。这就在句与句之间留下了空白,要我们读者去想象补充。此外,由于诗歌不仅讲究凝练,还要讲究韵律,因此,诗的语言往往会打破语法规则,或者省略散文中不能省略的句中成分,或者改变正常的语序。象“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就是直接将名词并列成句,既不用动词,也不用连词。再如杜甫的“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就是典型的语序倒置。此例按正常语序应是:鹦鹉啄香稻馀粒,凤凰栖碧梧老枝。当然语序正常了,诗的节拍便失去了,也完全不符合原诗韵律的要求了。

因为诗在语言上有其特殊性,所以诗歌的解读首先就要在文句上读懂它。这方面可以做些翻译古诗的练习,将诗的语言变成散文的语言。比如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此诗描写诗人闲居的山间小屋清新幽静的美景,表现了闲居生活的恬淡自适,抒发了期待着与老朋友见面的喜悦心情。首联中的“带”与“生”是富于想像力的用词,阅读时要通过想像再现其景象。诗中颔联的两句与颈联的出句都是语序倒置的。颔联按正常语序应为:怜新雨后竹,爱夕阳时山。倒置后,将竹与山置于句首,突出了诗人茅屋所处的幽僻之境——坐落于竹林边、山脚下。颈联的出句按正常语序应为:闲鹭常早栖。这一倒置主要是格律上的原因。对句中的迟是韵脚,只能放在句尾,这就使得出句要通过倒置来与对句构成对仗。全诗诗意为:山泉沟壑像飘带萦绕着茅屋书斋,墙头长着幔帷一般的薜荔,云霞就像是从薜荔中升腾起来的一样。刚下过雨的竹林和夕阳映照下的山峦多么叫人喜爱。悠闲的白鹭常早早回巢栖宿,秋花饱含生机比别处落得更迟。家童正在打扫爬上滕萝的小径,我昨天与老朋友预约了会面的日期。

诗歌的解读需要想象与联想,这实际上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这也使得诗意呈现多义性。读诗时的想象,没有固定的模式,关键是合乎情理。如欧阳修的《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门掩”和“黄昏”之间省去了联系词,可以理解为黄昏时分将门掩上,也可以理解为将黄昏掩于门外,又可以理解为,在此黄昏时分,将春光掩于门外,或许三方面的意思都有。反正室内之人有一个关门的动作,时间又是黄昏,这个动作就表现了她的寂寞、失望和惆怅。

四、注意诗中的意象。

意象就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形象。诗歌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解读诗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蕴含于“山”“水”中的情意。在古典诗歌中,有一些意象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笔下反复出现,其涵义也具有了稳定性。对这些常见意象应作为读诗常识把握好。下面举例介绍一些常见意象:

1、杜鹃:常用于表达难以抚平的思归的愁绪。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2、湘竹:常用来表达悲伤的情思。岑参《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

3、哀猿:常用来表达心中的哀愁。李白《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江寒早猿啼,松暝已吐月。”

4、春:常用以表现温暖、生命与兴盛,表示美好的时光。韩愈《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也常用于表现伤春、惜春之情。梅尧臣《苏幕遮》:“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5、秋:常用来表现肃杀、衰败、凄凉的情调。阮籍《咏怀》:“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杯销浊酒,愁眼见黄花。”(悲秋)

6、雁:寄寓对故乡的思念,表达对亲人音信的盼望。方岳《泊歙浦》:“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7、登临:这是一个人体动作意象,用于表达叹老、思乡、怀人等多种情怀。杜甫《登临》:“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8、折柳:表达绵绵难尽的别离之情。刘绮庄《扬州送人》:“思君折杨柳,泪尽武昌楼。”

9、黍离:表达对故国的眷恋,对故土沦亡的悲叹。柴望《多景楼》:“昔日最多风景处,今人偏动黍离愁。”

10、南浦:表达送别的伤感。祁德渊《送黄皆令》:“片帆南浦离愁结,古道河梁别思生。”

11、春草(芳草):表达思念与惜别伤离之情。王昌龄《出塞》:“寒雁春深归去尽,出门肠断草萋萋。”

12、枫:表达怀人与惜别的愁思。李百药《途中述怀》:“目送衡阳雁,情伤江上枫。”

13、浮云:象征奸佞势力。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也用以表现游子的漂泊不定。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4、转蓬:表现漂泊的孤寂与哀伤。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15、水:最常用的涵义是表示时间的流逝。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6、月:月是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其涵义有约定性的,也有非约定性的。约定性的含义主要有团圆与思念、故园的象征、永恒的象征、美的象征以及寄寓淡泊闲逸、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等。刘绘《有所思》:“佳人不相见,明月空在帷。”张文光《清淮晓发》:“五更月照他乡影,万里河流故国声。”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苏轼《宿望湖楼再和》“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以上介绍的均为常见意象的约定性的涵义。这些常见意象在诗人笔下还会有非约定性的涵义,同时,诗中更多的是诗人即兴描绘的意象,其涵义也不具有约定性,这些都需要从具体作品中去感受把握。

五、注意诗的最后两句。

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

杜甫有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看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情感如何还难以确定。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的手法。

再如刘禹锡的《秋风引》诗:“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此诗前两句写秋风雁群,已通过意象含蓄地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而后两句直接写出孤身在外的客子最先听到了吹动庭树的萧萧秋风,将全诗的主旨点得明明白白。

又如李适之的《罢相作》。李适之曾于唐天宝元年任左相,至天宝五年被奸相李林甫排挤罢相。为此他写下这首诗:“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诗中的避贤是让贤的意思,乐圣是爱喝酒的意思,用了三国魏邈好酒的典故,魏邈称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此诗末两句,直接写出世态的炎凉。昔日座中客,现在怕牵连而不敢再上门了。诗人对这些小人的鄙夷之情由末两句而点明。

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可供阅读诗歌时参考。当然,读懂诗歌的根本途径还是要靠多读、熟读,再好的方法也只能起一些辅助的作用。

第3篇:怎样读懂古典诗词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怎样读懂古典诗词 作者:李志勇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5年第10期

第4篇:穿越语言屏障,读懂诗词文本

【知识回放】

中国古代诗歌根据使用格律情况分为古体诗与近体诗;近体诗又分为律诗和绝句。 古体诗的特点:章无定句,句无定字,句式可整可散,篇幅可长可短,每句字数可多可少。不讲平仄,不讲对仗。用韵押韵,自由灵活。

律诗的格律十分严密,其要求主要有:(1)诗的每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和七言两种,简称五律、七律。(2)诗句的数量有不同限制,通常每首八句。(3)有特定的对仗要求。每两句为一联,计四联,依次通常称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每首中间两联,即颔联、颈联必须对仗。(4)声韵格律的要求严格。

绝句每首仅有四句,每句五字的,简称五绝;每句七字的,简称七绝。绝句的声律要求与律诗相同。具体说来,有四种: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完全不用对仗;截取律诗的后半两联,它要求第一联对仗;截取律诗中间两联,都必须对仗;截取律诗前半两联,则要求后一联对仗。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园地中的一朵奇葩,盛行于宋代。词有“令”“引”“近”“慢”等。“令”一般较短,“引”“近”一般较长,“慢”又比“引”“近”长,盛行于北宋中叶以后。随后又出现了“小令”“中调”“长调”。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方法引领】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毕竟是古老的文体,是用古汉语写就的。读懂诗歌是鉴赏诗歌的前提,所以,穿越语言的屏障,排除文字的障碍,消除古今汉语的距离,才是深入诗歌艺术殿堂的桥梁。

怎样才算读懂?

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诗句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领会深层意思:营造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的一个重要的考点,也是一个难点。在短时间内读懂一首古诗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一、从体裁、语言特征方面读懂古诗

1.从“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入手,读懂思路层次、大体内容,协助解答某类试题。 “起承转合”是古人写诗填词所遵循的结构章法。“起”即开篇,“承”是对“起”句的承接、拓展,“转”是诗意的跳宕转折,“合”是收束全诗。

如《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首联从赞美李白诗才超群“起”,颔联指出其清新俊逸的风格为“承”。颈联为转,开始由赞李白的诗才诗风转为写对李白的思念:从空间阻隔写两人天各一方。尾联是“合”,是怎样收束全诗的?既然天各一方,自然渴望相见,这是一层;渴望相见,见面干什么?对酌、切磋诗艺,又把首、颔两联的内容收在里面,这是又一层。明白了该诗的起承转合过程,自然很容易做“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题目了。

概括地说,在古诗词中,“起”句就是开头,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方式多样。其作用主要有两种:点明题旨,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托物起兴,烘托铺垫,

1 渲染映衬。

“承”句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与“起”句自然衔接,是“起”的延伸、拓展,其主要作用是:承上启下,铺垫下文。

“转”句在绝句里是第三句,在律诗中指颈联,在词曲中多指“过片”。“转”句十分关键,往往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由浅入深,从正到反,思路的转换体现诗意的跳宕转折。

“合”是结句,全诗不论写景、抒情、叙事、阐理,“合”句水到渠成,往往是诗歌主旨或诗人感情的凝聚之处。“合”句的作用一般有三种:呼应开篇或诗题,圆合首尾;对比前文或总结全诗,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含蓄蕴藉,余味无穷。“合”的方式基本上分为两类:一是直笔明接,即直接抒情、言志、阐理;二是曲笔收束,用折射、暗示、象征等方法曲折表达作者的感情、寄托诗歌的主旨。 即时小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思(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杏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请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答案:先写景,后抒情:先选取草色、柳色、桃花、杏花等典型春景表现春日之美,再用东风不消愁、春日惹恨长来点明春思。(或:先写春天的色彩;次写春天的繁花;接着写不解愁的春风;最后写春日惹恨,点明春思。) 解析:该诗首句从春草柳色写起,次句写桃花杏花,继续从色彩角度写生机盎然的春光,第三句转写诗人的愁恨,第四句以“春日”结景,以“恨长”结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望湖楼晚景(苏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第三句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说说它的作用。 答案: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承上启下。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碛中作(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试赏析本诗末句的作用。 答案:本诗末句并不正面回答第三句的疑问,而是以景结情,描写明月照耀下的朦胧、沉寂、荒凉、荒无人烟的莽莽平沙,气象阔大,含蓄地暗示了戍边将士风餐露宿的艰苦生活,余味无穷。

2.从情景关系入手读懂古诗的内容层次。

古人云:作诗无他端,只“情”“景”二字。我们读诗、赏诗也一样,只要抓住了“情”“景”,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在正常情况下,旧体诗、词的基本章法是先写景,后抒情。对于近体诗来说,绝句的

一、二两句,律诗的

一、二两联,词的上片是写景的;绝句的

三、四两句(尤其是末句),律诗的后两联(尤其是尾联),词的下片是抒情部分。而词,又特别强调上下片间的过渡(过片)。当然,也有少数诗作是先抒情后写景的。

如《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

2 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解说参考:该诗可分为两层:前两联为一层,写孤舟夜泊河岸的图景;后两联为一层,抒发自伤漂泊之情。

3.利用律诗中间两联对仗特点理解诗意,甚至艺术手法。

对仗,就是对偶,只在律诗中称对仗。对仗,从内容角度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正对是指上下句从两个不同角度来说明同一个道理。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从两个时代的角度抒发人事代谢、怀古伤今之情。反对是指上下两句意义上互为对立。如高适《燕歌行》中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就是把军中战士和将帅的两种生活放置一起,构成反差,从而抒发忧愤之情。串对是指构成对偶的上下两句在语意上有承接、因果、假设等各种语法关系的一种对偶形式,亦称“流水对”或“走马对”。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两句说的是从四川出三峡而北上的行程 ,前后一贯,又有次序。分清对仗种类,可以理解诗的内容。

另外,根据上下句词性相对、结构相同的形式特点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句的意思。如“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陆游《寓驿舍》)。 4.从古诗语言特征入手读懂“诗家语”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了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①变“性”——改变词性。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 即时小练

找出下列诗句中词性改变的词语并作解释。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何逊) 下马饮君酒(《送别》) 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王昌龄)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周邦彦) (以上各句中的“暗”“饮”“冷”“悦”“空”“淡”“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②变序——改变词序句序。 即时小练

指出下列诗句的正常词序。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3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参考:(1)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 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2)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辛弃疾《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原来作者是用他们二人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另如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 (3)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也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4)定语的位置。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①定语挪前。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关。

②定语挪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

古人写诗改变词序语序,固然出于诗歌语言新奇的需要,但主要出于以下需要: 第一,是声律的要求。初、盛唐成熟的“近体诗”和后来的词曲,除押韵和字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为了符合声律的要求,诗人便不得不在词序安排上作出变通。如晁无咎《临江仙》词“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二句,本是套用王维《终南别业》诗的成句。王诗正作“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第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王维《山居秋暝》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4 按客观环 境中的动作顺序,原是“浣女”之归造成“竹喧”;“渔舟”之下导致“莲动”。但如果就这样呆板地铺叙直陈为“浣女归喧竹,渔舟下动莲”,那么画面中心就归结于被动因素“竹”和“莲”——这是动作过程的终点。由于动作至此终结,画面也便归于静止。现按诗中顺序的安排,“竹喧”“莲动”便成为“浣女”“渔舟”入画的引子。于是画面中心移到了动作的主动因素“浣女”“渔舟”上。“浣女”“渔舟”之动,不仅远比“竹”“莲”之动鲜明可见,而且它们作为动作的起点和动力,使过程得以不断持续。这就大大增强了画面的动作性、鲜明性。

其实,诗词曲中特殊词序的出现,声律的要求和修辞的需要往往是兼而有之的。如王昌龄《从军行》、杜甫《春夜喜雨》二例,定语“孤城”挪前,而“锦官城”移后,除了为符合七绝和五律的平仄格式外,目的还在于突出和强调玉门关所处孤立突兀的地势以及雨后诗人想象中繁花坠落的景象。

③省略。

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有跳跃性,于是,就产生了省略现象,也就出现了空白,从而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古诗省略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答话包孕问话。如贾岛《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这就有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读者、观众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 去补充完善。

(2)意象组合。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

例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解说参考:例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全用名词意象组合在一起,富有极大的包孕性,写出了两人友谊的深厚。其他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更是如此,这里无须赘言了。

二、遵从正确的方法读懂诗歌 1.读标题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如何利用标题来读诗呢?

①把握标题信息。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有的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总之,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②带着标题去读诗。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涵着那么丰富、全面的信息,而是留下了空白点,这个空白点给我们带来了猜想揣摩诗的内容的空间,使我们很容易较快地深入到诗的内容中去。以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为例,通过这个标题,我们可以了解到时

5 间是中夜(半夜),地点是西园,事情是中夜起来后望着西园的月亮。在掌握了这些信息后,我们不禁要猜想:作者为什么半夜的时候站在自己的房间里望着西园呢?他是不是听到了什么呢?我们在诗中就看到了首联“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点题)标题里有月,诗中颔联就有“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颈联是“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作者“望”时是怎样的心情呢?于是尾联有交代“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作者的心情很寂寞。那么,作者为何会寂寞呢?再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晓了。带着对标题的疑问,我们读懂了该诗。

另外,古人还有一个写作习惯,即通常在诗的开头一两句就破题、点题。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诗的开头句往往是扣住标题来写的,从而了解了开头的内容。

即时小练

试读下面的诗题,看看能读出哪些重要信息。

(1)《咏素蝶诗》

答案:①交代了写作对象(素蝶)②点明了诗的类别(咏物诗)③暗示了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2)《鹊桥仙•七夕》 答案:①交代了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由(因七夕而写)②暗示了写作内容和情感(写夫妻相思相聚) (3)《征人怨 》

答案:①交代了写作对象(征人)②揭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怨)③暗示了诗的类别(边塞诗) (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答案 ①交代了写作缘由(左迁)、地点(蓝关)和特定读者(侄孙湘)②暗示了诗的类别(贬谪诗) (5)《梦游天姥吟留别》

答案 ①交代了写作内容(梦游天姥)②交代了写作目的(留别)③交代了诗的体裁(古体诗)④暗示了写作手法(浪漫主义手法) 2.读正文

诗的正文是阅读的核心,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这一环节是以平时的积累和素养为基础的,不过,也要注意诗词的一般章法和情景结合的基本特点。一般结构章法:

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两 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诗近体诗有的诗讲究起承转合律诗:前四句写景,次后 四句抒情主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

6 首句渲染气氛上片主句写景写景次词尾句过渡下片:抒情主

另外,正文中的关键语要反复品读。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最重要的是抓住关键诗词句。如结句和其他表明诗眼的字句,往往直接透露了诗的主旨。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最后一联是诗眼句,而“留”则是诗眼,全诗要表达的对山水田园的留恋和对官场的厌恶都通过“留”字表现了出来。

关键语常常在抒怀议论的句子中,有时藏在写景叙事句中。如“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的“独”字就是情感语言,它揭示出了诗人的孤独感;如“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中的“独”“闲”就是情感语言,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无聊之感。

即时小练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阅读这首诗,根据诗中的画线的关键词,回答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描写了漂泊生涯路远孤独、同伴难寻的寂寞凄苦;表达了渴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追寻的忠贞之情。 3.挖掘暗示信息

诗歌中有许多提示性、暗示性信息,如注释和题干等,这些信息很重要,有的还可能是解题的关键。

①典故、经典意象中的暗示信息。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也是理解诗歌的有效途径。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如明月寄托相思,杨柳代表惜别,梅花表现高洁等,这些需要平时的不断积累。

【即时小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这首宋词写的是什么事物?抒发的是什么感情? 答案:桃花;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

②注释中的暗示信息。高考所选诗歌的题材多种多样,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有时介绍疑难词语、地名,那是帮助你读懂诗句;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主旨;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如大凡提供“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注解的诗,肯

7 定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有关。

②题干中的暗示信息。所谓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要素(解释题目要求)、限制要素(哪一联、哪一句等)。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可以让你进一步读懂诗歌。这也叫借题解文。

三、从题材类别入手读懂古诗(见《核按钮》相关内容) 【后续巩固】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北塘避暑

[宋]韩琦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解说首联中“暑烦”“尘寰”的含义。

“暑烦”既指自然界的炎热使人心烦;也指世道险恶,争权夺利,俗务扰人。“尘寰”指尘世,即现实世界。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从

杜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 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③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① 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② 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③ 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有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地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已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

(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 “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

解析本题以简述故事的形式考查对诗歌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把握。这是一首寓言式的政治讽刺诗。杜甫巧妙而准确地运用了传说,用“泉客”象征广大的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用“泉客珠”象征人民用血汗创造出来的劳动果实。回答第(1)题时应从理解诗歌的内容入手,把这些句子的大意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回答第(2 )题时要结合诗歌的主题,即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赋税之重,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有隐字”“化为血”明确地传达出这些隐情珠是眼泪变成的,故珠上的“隐字”说穿了便是“泪”字。“化为血”,实即化为乌有,但说化为血,更能显示出人民遭受残酷剥削的惨痛。原有的血汗已经被剥夺一光,而公家的征敛仍不停止。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庆清朝使•踏青

王观

8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①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②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成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注】①东君:《楚辞•九歌》里“东君”指日神,这里代指春神。②饾饤:本形容堆砌罗列貌,此处形容天气变化多端。

这首词主要描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春日里天气的变化以及姑娘们的踏青活动。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郞归

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栖。

首句点明时已“春半”,上阕是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

游人踏青,春风和煦,梅子初长,柳条抽叶,白昼变长,蝴蝶纷飞。

5.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堤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解析:诗歌最后一句点明诗人“不眠”,对“不眠”原因的分析,要立足全诗。诗歌前四句写夜起看到的景象,第五句中的“惜”字透露出夜起观景的原因,那就是爱惜山寺夜里的美景,这就是诗人“不眠”的原因之一。第七句“谁见无家客”揭示了诗人不眠的又一个原因,那可能是漂泊无依、思家念亲、孤独寂寞等羁旅之思。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归自南阳(李吕祺)

去日犹秋暑,归时已冷霜。江山非故乡,人物是他乡。 老态随年出,离愁共路长。埃尘如见恋,到处扑衣裳。

从思乡的角度看,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请简要分析。

答案:四层。首联为第一层,写离开故乡的时间很长;颔联为第二层,写眼前所见不是故乡风物(或“身处异地他乡”);颈联为第三层,写随着年龄增大,乡情日浓;尾联为第四层,写旅途艰辛,反衬归情急切。

解析 该题考查对全诗内容的把握,但不是直接概括,而是提供了一个限制角度——思乡,特别能考查出考生是否真正读懂了全诗。尤其是尾联,是从“埃尘” 角度写思乡,角度灵活,手法独特。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9 题郑防画夹①五首(其一) 黄庭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 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

说说该诗的构思脉络。

答案 该诗以画境为中心。第一句点明画的作者,进入画境;

二、三两句写因欣赏画中景色而产生幻觉;第四句写恍然省悟自己的错觉。全诗虚实结合,结尾峰回路转,饶有情趣。

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江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袭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解析注意诗歌中 “几问津”“忙于我”“孤枕”“乡国梦’’“交游落落”等词语表达的意思,并联系全诗进行概括。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②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③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④。

【注】①玉鱼:山名,在今四川茂汝。②北极:北极星,喻指唐王朝。③西山寇盗:吐蕃。④梁父吟:诸葛亮遇到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①颔联写阔大、悠远的自然景象,颈联写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②寄寓古今世事沧桑变幻、祈望国运久远的感慨。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哭李商隐(其二)

[唐]崔珏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10 【注】踠:屈曲,弯曲。 (1)本诗题作“哭李商隐”,请结合全诗,说说“哭”的具体内容。

哭李商隐的怀才不遇,哭李商隐的死亡,哭自己失去知音,也哭天下才子共同的不幸遭遇。

第5篇:怎样读懂一首诗歌

全国卷与安徽卷有诸多不同之处,在高考中,古典诗歌鉴赏是必考题,分值在8--11分之间。命题者一般设计两个问题,考查同学们“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在历年的高考中,我们的学生在此题上都失分,原因在哪里呢?照常理讲,我们从幼儿园起就学习古典诗歌,前后持续了十几年,应该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可事实却相反。我从历次考试的试卷中分析,根本原因是读不懂诗歌,进入不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去。

读不懂的原因除了同学们不用心外,古典诗歌本身的一些特点也确实给我们的阅读理解造成了许多的障碍。要读懂,首先要了解一些诗歌的特点。下面就结合具体的诗句来分析。

(一)古典诗歌用文言文写成,而古代往往一字就是一词,并且常常一词多义,还有许多的古今异义词,所以,我们应该有很好的古文功底。例如《孔雀东南飞》,“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之“可怜”,不可解作“怜悯、同情”;《迢迢牵牛星》“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之“章”,不是文章;《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之“思”,乃“悲伤”之意;“低眉信手续续弹”之“信”乃“随意”之意;《孔雀东南飞》“自可断来信”之“信”乃“信使”之意。这些多义词必须从文言文的学习中积累下来,否则理解诗歌就是一句空话。

再有诗歌的语言讲究含蓄、凝练,往往含有许多的联想意义、隐含意义,需要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联想,才能准确地理解。如同是“空”字,在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中是表现雨后青山的空寂、旷远,突出其静;杜甫《蜀相》“隔叶黄鹂空好音”,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都有“徒

1 然、白白地”之意;《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 则是“空虚,不包含任何东西或没有结果的”意思。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就不相同。再如元稹《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暗风吹雨如寒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但寒烟衰草凝绿”两例中的“寒”字虽都有“寒冷”之意,但仅仅如此理解还不完整,“窗”和“烟”怎会“寒冷”呢?这里诗人把自己此情此景中的感受移于事物身上,让事物也具有了人的触觉和感受,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悲凉之感。

(二)了解诗句中的一些特殊语法现象,即所谓的“诗家语”。由于格律诗受到平仄、韵律的限制,诗人在写诗时,常常采用一些倒装句式。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当是“应笑我多情”;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当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还有句间倒置的,例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其实是诗人一路走来,先看到“绿杨荫里白沙堤”,然后才有了“最爱湖东行不足”的感慨。甚至还有将整个时空顺序倒置的,类似我们今天的倒叙手法。如张继的《枫桥夜泊》,应该是诗人半夜坐船返乡,因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才将船靠岸的;又由于落地,心绪不宁,难以成眠,才在百无聊赖中去观看舱外在月色中模模糊糊的“江枫渔火”,不知不觉中“月落乌啼”拂晓来临了。可是诗歌的顺序却恰恰相反。在阅读欣赏时就必须要了解这种时空倒置的叙事方式,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三)了解古诗中一些不常用的修辞方式,比如互文。比喻、比拟、夸张等等修辞方式我们都能够辨识,但是一些不常用,或者说是古诗中特有的修辞方式就必须了解。例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就不可理解为月是秦朝的关是汉朝的;《木兰辞》“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也

2 绝不是雌雄异样,否则“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就无从说起;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如果理解为主人下了马,客人上了船,就无法解释“举酒欲饮无管弦”和“江州司马青衫湿”了。

(四)古人在创作诗歌时,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意象,它们在诗词中的寓意几乎是不变化的。例如折柳、杨柳曲、灞桥、阳关、长亭、烟波等常常表达送别离愁;夕阳、西风、寒蝉、归雁、子规、浮云等常常表达羁旅愁绪;登高、凭栏、捣衣、寒砧、鸳鸯、鹧鸪等表达相思情怀的;烽火、金戈、战马、玉关、大漠、塞外、黑河等表达战乱戍边的。了解了这些常用意象的寓意,就能够十分快捷地掌握诗词的情感、主旨。例如2004年全国卷三,试题是晏几道的《鹧鸪天》,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如果知道杜鹃这一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思乡情感的,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表达思乡、思亲、思友情感的还有明月。例如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五)了解、记忆一些有关诗人、词人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以及一些历史史实。例如读李白的诗就要联想到李白的性格、经历和他的诗歌风格。读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

3 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如果还记得他的仕途坎坷,就会理解苏轼在此词中表现出来的豁达和超然的态度。一些怀古诗词中常常以金陵为题材,那就需要了解有关金陵的一些历史知识。金陵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在雨花台下筑城史称 “越城” 。这是南京建有城堡的最早记载,至今已有 2470 年历史。公元229年,三国东吴迁都于此,始创建业城,而后,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先后在此定都。1700年来,南京曾是十朝都会, 六朝金粉之地。吴宫花草、晋代衣冠、明祖殿堂、天国烽火留下了历朝历代的众多遗迹。 “ 南京”名称始于明代。历史上先后称为金陵、秣陵、石头城等。公元212年,三国时期的吴主孙权在金陵邑故址,利用西麓的天然石壁做基础修筑了石头城。石头城临江控淮,恃要凭险,可以贮藏兵械和粮饷。因此,它是东吴水军江防要塞和城防据点。

东晋及被称为“南朝” 的宋、齐、梁、陈是年代相继的5个王朝(317-589年),她们的都城是在吴建业的基础上扩大而成的,改名叫建康。连同在此之前的东吴,常被人们称作 “六朝”,所以南京又有六朝古都” 之称。 六朝时期,建康城内外寺宇比比皆是。晚唐诗人杜牧对此作了生动的描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当年建康城郊,帝王的离宫园囿,大族的府第别墅,与佛寺和陵墓错落其间,形成所谓“六代豪华” 的表面繁荣局面。

经历了300余年的“六代豪华”以后,到隋唐时期金陵便步入了低潮,这是由于隋唐的统治者惧怕在金陵再出现割据政权。唐代的金陵已降为一般的州县,六朝的城阙宫殿,在隋兵灭陈时即被平毁,六朝的历史遗迹,仅为文人学士、诗人词客的凭吊对象,故 4 唐诗中有关金陵怀古的诗篇甚多。了解了这些历史,就能准确地把握刘禹锡《石头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的主旨了。

具体读诗时,除了具备上述基本知识外,还需要一些基本的技法。

一、诗歌的鉴赏活动是一种再创造,是对诗人创作过程的反动。即借助联想和想象把诗句还原成具体的事、景、境的过程。因此,读者必须把自己当成是作者本人,身临其境,才能深入体会作品所表达的主旨、情感。例如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只见群殴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鱼邻翁相对否,隔篱呼取尽馀杯。 ”把自己设想成初到四川的流亡诗人,投靠朋友,暂时还无事可做,正好有朋友的部下来探访,你是否会特别高兴呢?自己千里迢迢,携家带眷,历经艰辛,住在一个四处是水的偏僻的所在,人生地不熟,没有人来,每天陪伴自己的只有一些水鸟。是不是很寂寞、孤独?今天“崔明府相过”,也许会带来出去工作的好消息吧,怎能不让人欢呼雀跃呢?于是洒扫已经长满荒草的门径,打开简陋的柴门,迎接客人。可惜的是,距离集市太远,不能多置办几盘菜;家中贫寒,没有好酒,让人觉得歉疚。好在可以请邻居的老翁来陪酒。作者的所有行为都透露了内心的无比喜悦。不沉入诗境中,不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就体会不深入。

二、掌握诗歌结构,注意其关键语句。一般而言,诗歌的前半部分叙事写景,后半部分议论抒情,是体现主旨情感的句子,阅读时抓住这些句子往往能很快地理解作品。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两句叙述了诗人听见从

5 远处传来的笛子声,这悠扬的乐曲声随着东风飘荡在洛阳城的角角落落。后两句是诗人的抒情,在这样一个“草长莺飞”的春季里,在漫漫长夜里听到笛子吹奏的杨柳曲,怎不让远方的游子想起故园,想起家乡的亲人和朋友呢?抓住“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就可以马上抓住诗歌的情感了。一首词,上片大都市叙事写景,下片是议论抒情。例如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上片记叙了诗人在天将拂晓时被雷声、雨声惊醒,虽然春天已经过半,但是早晨的气温还是很低,“罗衾”抵挡不了料峭的春寒,辗转不能成眠,只好拥被而坐,回想起刚才梦中的片刻欢愉,不禁悲从中来。下片接续上片的事,抒发自己在做为阶下囚的处境中的感受。再不要凭栏远眺了,故国早已失去,国家没有了,想再恢复已是空想,连再见一面的机缘也没有了。今天沦为阶下囚,其生活的不堪与当年做皇帝时不可同日而语,差别如同天地、云泥。词人多么后悔,又多么无奈。在这样的境遇中只好自我安慰,“独自莫凭栏”吧,免得触景伤怀。

三、打开记忆,展开联想。在你阅读理解诗词时一定要把你脑海中存储的有关诗词的知识、作家的生平遭际、关于某个地域事件的文史知识等都调动出来,帮助你尽快地理解作品。例如晏几道的《鹧鸪天》“百花深处杜鹃啼”,题为“为什么要写杜鹃的啼叫?”,就要想到“杜鹃”这一意象的寓意。2007年浙江卷选取了刘禹锡的《乌衣巷》、金人吴激《人月圆》元人赵善庆的《[中吕]山坡羊·燕子》三首诗、词、曲。问题(1)“这三篇作品都通过

意象,表达了深沉的

之感。”这里的最后一空,就需要联想到南朝谢家、王家在金陵居住的乌衣巷的有关知识,昔日的王侯将相的高

6 堂华屋,而今已经变成了寻常巷陌了,昔盛今衰的慨叹寓于其中。同样,刘禹锡的《石头城》也可如此快捷地理解。

四、应试中,试卷上所给出的任何文字都是有用的,因为篇幅的限制,命题者不敢也不该在卷子上印废话,这就要求我们不要放过、遗漏任何文字。首先要认真看题目,因为题目常常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如时间、季节、事件。例如《芙蓉楼送辛渐》,告诉你是送别诗;《邯郸冬至夜思家》,告诉你是思念家人;《山居秋暝》则告诉你时间、事件。其次是作者。作者往往告诉我们其生活的年代,如果是宋人,就要联想到宋朝那段特定的历史。其三是读作品本身。四是读注释(有的有,有的没有)。同学们常常忽略了注释。注释的作用不可小视。有的是解释字词的,例如2006年天津卷如果不注释了“碛”“白练”,“无数铃声遥过碛”就不好理解。2006年广东卷释“艭”、“海幢”,2003年全国卷释“安禅”“毒龙”,如果这些字词障碍不扫除,就不可能准确地理解诗词的表面意义,更何况深层的含义了。有的是给你说明有关背景的。例如2005年全国卷《邯郸冬至夜思家》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这一注释是回答“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的钥匙。2007年全国卷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注①超然台②寒食。这里“寒食”点明了季节,更说明了环境,是在清明节前。诗人“酒醒却咨嗟”,那么“思故国”就不单单是思念家乡的亲人和家乡,一定还连带想起了许多其他的事情。对超然台的解说告诉了写作背景,“超然台:在密州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是回答“(1)从词中的“咨嗟”、“休

7 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的重要参考。2007年福建卷《武夷山中》注释①谢枋得②十年。这两个注释清楚地交代了作者的生平遭际、志向、以及写作背景。为回答“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了充分的暗示,他的绝食而死,不正是“梅花”凌霜傲雪精神的写照吗?或者说正是因为他心中有对美华凌寒傲雪精神的向往,才有了“绝食而死”的英雄行为。看,注释多么重要啊!

阅读欣赏诗歌的技巧很多,各人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上述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感觉简便适用,所以拿出来共享。其实,任何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技巧都是毫末,根本的是加强个人的文学修养。通过多读,身临其境,与作者同喜同悲,才能真正地理解作品。希望同学们关掉电视和电脑,打开书刊,在老师的建议下,看一些有品位的文学作品,将身心浸润在作家们为我们创设的充满真、善、美的艺术氛围中,从而陶冶性灵,培养高尚的情操,感悟作品给我们带来的审美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第6篇:怎样才能读懂学生

http://sq.k12.com.cn/discuz/thread-267832-372-1.html http:///bbs/b/forum-914-1.html

怎样才能读懂学生?

王晓春

人生经验告诉我们,要了解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容易事。同床异梦者多多,上级不掌握下级心理,家长搞不懂孩子想法,教师被学生蒙在鼓里,都司空见惯。我们甚至可以说,人与人互相不了解是常态,互相了解倒是比较少见的,正所谓“人心隔肚皮”,“知音难求”。我说这些泼冷水的话有什么用?有用。因为我发现很多教师过于自信了,他们总觉得“我的学生我还不了解”,然后就依据十分肤浅片面甚至错误的主观印象采取行动,结果往往大触霉头。事实上,在教师的工作中,“自以为了解学生”比“自以为不了解学生”更可怕,不了解可以去了解,自以为了解则封闭了探求之路。所以我想,面对学生,我们若坦然承认“我不敢说了解你们”,经常把自己的主观印象先行“清空”,这种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空间反而更大些。我一辈子和学生打交道,最早的学生都已经有孙子孙女了,我参加学生聚会,常常惊奇地发现很多学生后来的发展与我当年的印象大差其远,于是我不得不承认,我对他们的了解真的很有限。这不是谦虚,而是实事求是。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要尽力了解学生,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工作对象,了解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了解学生,有两种出发点:一种是出于工作需要,尤其是发现学生有问题,要解决之,就要了解学生。另一种不是直接源于工作需要,而是出于探索的欲望,或者说好奇心,遇到某些或些人某些事,整不明白,就想深入学生心灵,探其究竟。据我所知,有这种好奇心的教师比较少,大家忙于工作,似乎没有闲心和闲暇满足此种求知欲。但我希望这种教师多起来。磨刀不误砍柴工,热心探索学生心灵的教师,长远看,专业能力一定会更强,工作更轻松,生活更幸福,因为了解他人是人生的基本功,而只有不局限于眼前的工作,才能真正学会了解他人。了解学生只是了解他人的一个方面。

不过我们在这里还是要重点讲一讲出于工作需要了解学生的问题,毕竟多数老师最关心这方面。教师什么情况下最容易产生了解学生的需要呢?一般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屡教不改,教师很困惑,想搞清这个学生怎么回事。还有一种是学生言行大出教师意料之外,教师很震惊,想知道其究竟。

举个例子。在一所寄宿制的私立初中,有一个男生只要一上几何课就睡觉,多次谈心也不起作用,他说几何就是学不懂,再怎么努力也没用。这个孩子父母离异,各自组建了家庭,现在由外公外婆带,偶尔妈妈回来看望。进入初二后,几何老师接任了这个班的班主任,这孩子明显不接纳他。安排班级事务时,学生不听,故意在下面讲话。教师尝试过多次与他交流,但感觉他都只是面子上敷衍,很烦,过后还是照旧。一天刚上课,教师走进教室,他还在吃东西,教师把他赶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老是要和我对着干?”他居然说:“和你没什么好说的。”然后班上的常规活动他就不参加了,比如早操和课间操。班主任感觉自己很无能,“孩子把我当空气”。

这种情况当然不能贸然采取什么措施,尤其不要轻易激化矛盾,首先需要做的是搞清这个学生到底在想什么。怎么了解呢?我看最好先去问问其他老师,这个学生在别的学科表现是否也这样厌学,对老师是否也有对立情绪。如果他对其他学科老师的态度也是如此,那是一回事,若不是这样,那就要进一步了解。比如他上语文课态度比较积极,对老师态度也比较好,那就可以想办法侧面了解(直接问本人是不行的,因为已经顶住了,难以对话)其中原因。所谓侧面了解,可以通过其他老师,也可以通过他的好朋友。通过学生的朋友了解其心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因为学生对老师可以关闭心灵门窗,对同伴是不会的。这个学生有可能除了不善于学习几何(这种学生不少,有思维方式的问题)之外,还有其他原因,比如班主任老师以前曾经得罪过他,他对老师有误解等等。找到了问题所在,把扣解开,事情就会有转机。如果这个学生并非对班主任一个人如此态度,而是对其他学科的老师也这样,那这就是一个问题生,就更不能对他轻易采取措施了,需要更详细的了解和诊断,然后才能对症下药。问题生有多种类型,要先大致估计一下该生可能属于何种类型的问题生,然后按一定的方向去调查。这和医院的医生诊疗病人思路是一样的。你去看病,说明病情之后,医生常会让你去做某种检查,他一定是心里有个大致的方向,才能决定让你去做哪项检查,不做哪项检查。比如医生判断你不是糖尿病,他就不会让你去验血糖。这就可见,了解学生情况,应该是有针对性的,有假设的,有猜想的,不是盲目地乱问乱打听。这地方最能看出一个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很多老师以为所谓读懂学生,应该有一些招数,只要你告诉他这些招数,谁都能很好地了解学生,就好象只要记住了操作规程,谁都能操作洗衣机一样。事实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要读懂学生,确实有一些常见套路和技巧,但是记住了这些死知识并不能保证你能很好地读懂学生,因为要读懂学生,需要具体分析,没有标准答案。你想了解一个学生,前提是先假设一下他可能是什么问题,这种能力没有人能教你,只能自己体味。这不但需要知识,还需要经验和智慧。比如上面例子中的那个学生,按我的经验,他不大可能对其他学科其他老师都这样,他可能是对这位后来变成班主任的几何老师个人有什么成见或者过节,找到了这个问题所在,问题就有希望解决,所以我才主张先去问问其他老师,再问他的好朋友。换一个学生,换一个问题,我的调查研究的入口和方向可能就另一样了。我发现有些老师一遇到问题就告家长问家长,他也没问问自己,为什么非从家长入手?他一调查,发现学生是单亲家庭,就以为找到了原因所在,其实他什么也没整明白。为什么单亲家庭就一定犯这个错误?为什么有更多的单亲家庭子女不犯这类型错误?他无法解释。他这样调查之后,或者还是束手无策,或者采取的措施仍然和没调查之前一样盲目。俗话说,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这话很对,但有个前提:你的调查应该是伴随思考的,有假设的,不是盲目的。没有思维含量的调查达不到读懂学生的目的,那种所谓调查得到的充其量只是一些印象和见闻,是信息的碎片,不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材。

如何提高自身读懂学生的能力?我有下面一些建议供老师们参考。第一,学会倾听。和学生打交道,无论是否遇到问题,都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说,教师少说多想。你会发现很多师生在一起时,总是老师在说,学生在听,这就没有沟通,只剩下“谆谆教诲”了。结果是教师站在明处,学生躲在暗处,学生把教师的招数弄个门儿清,教师对学生却两眼一抹黑,这是很多教师工作失败的重要原因。教育者,要多用耳朵和头脑,少用嘴巴。听着不顺耳的话也不一定当场反驳,否则下次人家就不说了。第二,通过学生了解学生。教师如果能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一碗水端平,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话,你能了解很多人。学生能瞒老师,瞒不住同学。我曾经说过,如果有学生意外离家出走,你去问他的好朋友,肯定知道他的去向。第三,向同事中的高手学习。有些教师很灵通,学生的想法他能提前知道,或者一猜就准。这是因为他们能深入群众,或者有“内线”,或者悟性强,或者经验多,水平高。要想办法向这种高手学习如何读懂学生,学一招是一招,学一个案例增长一份经验,时间长了,积累多了,就有这个能力了。第四,参加毕业生聚会。你看到今日的学生,要和你当年对他的印象做比较,如果发现差异很大,这是最宝贵的,说明你当年看错了他,或者没看清楚。如果发现他长大后的表现与你原来的印象比较一致,说明你没看错,这属于正面经验,也是好事情。第五,上网讨论案例。网上案例,有很多老师参与讨论,各有各的看法,能启发你学会多角度看学生,避免片面性怀和表面性,长期坚持,必有收获。第六,学点心理学。有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了解学生就有一些思路,很有好处,不过千万要避免“贴标签”主义。这样的老师我见过一些,他们记住了很多心理学名词,遇到学生情况,能很熟练地给他们贴上“内向,外向”,“抑郁症,自闭症,多动症”等标签,于是就自以为把学生看明白了。贴完标签,如果你追问他怎么办,他还会照书上说的条条,给你开一个笼统的标准答案式的药方,然后就得胜而归。结果可以想象,你照他说的办,没有效果。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条主义者。学生是可以分类的,但这只是大致的区别,具体到某一个学生,情况千差万别,要搞清“这一个”学生的特点,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独立思考,谁也无法替你思考,顶多帮你一下,所谓帮你一下,指的是给你一些启发而已,书本知识所起的作用,也是这样。本文的作用,也不例外。

总而言之,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用句时兴的话来说就是“永远在路上”。不管教师如何努力,也无法把所有学生看透,甚至无法把一个学生看透,能抓住其人的基本特点,就不错了。但我们一定要朝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因为了解人,走进他人的心灵,不但是教师的本职工作,而且其乐无穷。

2016,7,3

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微尘9806:(k12班风小论坛)

王老师:我是新疆的一位老师。现在我急切的想要找到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策略。

现在,我所带的班级已经是九年级的学生了,面临着升学考试,感到压力很大。但学生好像并不着急,各科成绩都不太理想。我们学校是班级组管理模式,我们学校较小,2各班就是一个年级。2各班的学生和各任课老师关系较融洽,没有和老师对立的学生。让他们写考试反思,反思的都很深刻,也能剖析自身的问题,但对后续学习没什么用,又回到原来的状态。上课的状态也挺好(我是数学老师)表现在:都在看着黑板认真听课,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作业做到也挺好,干净、步骤规范,准确率较高。但一考试成绩就和预期有很大的差距。各科老师反映:上课天天讲的知识,考试还有很多人做错。我们现在是全员上晚自习,晚自习有老师值班。我们对这些孩子的整体感觉是“懒!”,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源是什么?怎样改变现状?王老师希望得到你的帮助。

海蓝蓝6384:

——我认为这两个问题都有可能是学生实际上有了目标,但缺乏维护目标的方法。老师主要的问题是以为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就能改正,这两件事虽然有关系,但认识问题和动手改进是两回事,改进了又能取得效果又是一回事。 这方面老师能不能对解决这些学生的的问题予以具体可行的指导才是最关键,而且要不断的检查这些指导措施是否有问题,然后再做更正。这才是需要老师的技术和耐心爱心的地方。

把这些问题归为一个懒字,更可能是老师自己懒惰的结果,一方面不愿意动脑深思,一方面不愿意动手去做。用一个学生懒惰把这些问题推得干干净净。

另外这个老师认为能找到一种提高班级学生的学习动力的方法,我觉得不现实,找一个能提高某一个学生学习动力的方法都已经是难于上青天,何况全班。

我们本地也有老师到新疆去支教,他们对新疆的学生的印象非常好,认为和我们本地的学生相比,新疆的学生很淳朴,很敬重老师,比较听话。

微尘9806老师:

海蓝蓝老师说得有道理,您是把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按您说的情况看,学生成绩不好不可能都是因为懒,主要原因也未必是懒。假设学生都不懒了,成绩问题也未必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也有多种来源,人人而殊,并没有什么统一的“动力”。

成绩不理想,原因有多种。比如学习方法问题,学习基础问题,智力问题,智力类型问题,有的学科也可能有师生关系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等等。所以我就建议您暂时不要让学生写什么“反思”了。您对问题的认识如此粗糙,能指导学生反思出什么来?大概多是检讨自己的“懒惰”吧?他们没有搞清自己的病灶究竟在哪里。没有诊断的治疗,效果可知。我希望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学生按问题性质分分类,然后指导他们进行“自我诊疗”,搞清他自己的问题究竟在何处,才知道怎么努力。注意要向科任老师了解情况。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马上提高学习成绩的,所以您还要搞清哪些学生是重点工作对象,别一刀切。

总而言之,您太缺乏调查研究和分析了。

仅供参考。

王晓春 2015,12,22

注意力特别涣散的初一男生

coolcatcafe :(k12班风小论坛)

初一,12岁男生。1-6岁外婆外公带;7-12岁父母带。父母做粮食加工,初中毕业

问题:上课注意力特别涣散,磨蹭,小动作不断,看他的学习潜力

天: 今天 明天 天人合一 天天 天剑 天体 天像,升天成佛 地狱天使 善良恶魔 天之魔 翔 神仙 晨光 海边日落 发光的天体 日落之天 轮回之世 天天酷跑

人:剑人(贱人) 机器 摇摆 帽子 那个迷胡的身影 迷失的记忆 小船 布衣 三目和尚 化学 脑子 植物大战僵尸 埃及 冰封 花 雨伞 雨后晴天 邪神魔虎 斗罗大陆 人体结构

平静:狂风 船只 海面 冰 蓝色的天空 白云 甲壳虫 星星 银月 金阳 荷花 萤火虫 假山 音乐喷泉 蓝水晶 光之巨人 盐 圆 群山

可是:挪动 牛气 埋怨 四 伞兵 描红 沾亲 探亲 独孤 孤儿院 捐钱 开心 抢夺 车祸 炸弹(弹他写的错字) 反恐 生化病毒 终结者 坦克 飞机

跑: 自行车 栏杆 关节 血 医院 X光 洗澡 难受 打石膏 开心 伤心 第一 寂莫 拿掉石膏,开心 幸运

桃花运或者狗屎运 幸福 无奇不有

他的词汇里很多武侠小说,网络游戏的词语。他喜欢看武侠小说。词语一会想到这,一会想到那,天马行空,思维逻辑性不强,是不是这也是注意力涣散的一个表现?多是名词,知识面不广,学习潜力不大。

早期记忆

1 4岁,一天,我和爸妈在家里看电视。突然,我爸拿起一支本条就打我妈。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小椅子就往我爸屁股上打。 2 3岁, 我对爸爸说:“老爸,我想吃河蚌。” 爸爸说:“好,下午我去河里捞。”下午,当爸爸要去捞河蚌时。我也要去。于是同,我爸拿来一个木质澡盆,把我放在基底动脉,并漂在河面上,爸爸就潜水摸蚌。看到这么多的河蚌我很开心。

3 3岁时,我拿着几只草莓去喂小黄(我家的小狗)。我刚喂给它一颗,小黄就扑过来往我嘴上一亲。就这样,我的初吻竟被一只小狗夺走了。

4 5岁,我正在玩足球。我的邻居的猫突然跑过来“追杀”我。把我逼进了死胡同。我转头对它说:“你他妈这个婊子养的,老子不发威,你当我是老鼠吗?老子打得你屁滚尿流,满地找牙。” 后来,经过一翻激烈的搏斗,虽然我的衣服和肉体有几处地方挂彩,但是我终于抓住了它。后来把它往河里一投―――淹死了!

5 4岁,一在, 我与好友李杰玩。我刚捉的螳螂和独角仙。也不知道何时,它们竟打了起来。只是螳螂一个飞扑用它那沉重的大锄刀切下了独角仙的一只脚,独角仙也不干势弱用角顶了它一下,不过这只是多余的。最后螳螂胜利了。

6,6岁,一天,下课了。我正在回教室。突然有两个我班的女生抱着我。这时我闻见一股芳香送入怀中,我想一定是桃花运,真是好幸福!其中一个说:我是真心爱你的。不要离开我!另一个说:取我吧!我知道你是爱我的。我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正当我沉浸在“爱”的海洋中时,一个男生一把拉过去一个女生。这时我才知道原来是演戏。

记忆中,打打杀杀的场面有三则,而且都是动作场景,所以他喜欢看武侠小说?是不是说明此人是动作型学习者。手脚要不停地动?可是他小动作不停,他思维也开小差。一节课,没有不动的,总是不停。记忆中,与动物打交道也多。问问是不是喜欢动物,说不定可以从事与动物有关的职业。最后一则,我估计是不是小说看得多了?有些感受可能是现在想到的而不是当时事情发生时的感受。

五项图(整合得不错,布局也好)

中间是一棵很大的树,树冠几乎把整个画面占满了。树冠两边是两个方子。树冠遮住了部分房子。树根下是一本书,打开着。书的两边是两个人,一个是他,一个是“某某”,趴在地上,两人相视而笑。 整合能力不错,心态也很好,有点艺术感。

海蓝蓝6384 :

这些早期记忆真实性很让人怀疑,像:我转头对它说:

你他妈这个婊子养的,老子不发威,你当我是老鼠吗?老子打得你屁滚尿流,满地找牙。” 后来,经过一翻激烈的搏斗,虽然我的衣服和肉体有几处地方挂彩,但是我终于抓住了它。后来把它往河里一投―――淹死了!

这不可能是五岁的小孩子能说的话。

好像有点生活游戏化的味道

王晓春读后:

这个孩子很有趣,神神叨叨的,有天生的幽默感。他的思想看不出有什么深度,但是非常活跃。不知他的成绩如何。我感觉这个孩子可能有些潜质,我要是老师,就不要求他上课规规矩矩的,那可能永远做不到,他不影响或少影响别人就行了。可以提醒他注意力集中,但也不要强求,因为这他可能也做不到。遇到他真喜欢的事情,他注意力大概就能集中了。可以引导他读点有品位的书试试。海蓝蓝老师怀疑他早期记忆的真实性,有一定道理,据我所知,有些孩子的脑子里是分不清真实与不真实的,他们会把真实的东西和想象的东西水乳交融地掺和到一起,都认为是真的。这不是不诚实,是他的思维方式如此。好像台湾作家三毛就是这种人。但是这个孩子将来会不会走向文学,我还拿不准。

2015,12,10

coolcatcafe :

王老师,我太佩服您了。我没感觉得到他的幽默感。所以我特意问了他身边的两个学生。他们说他确实搞笑。我问他平时喜欢做什么,他说他喜欢搞小创造。我说做过什么手工呀。他说他做过模型飞机,小船的。我以为他真的就是注意力不能集中

第7篇:怎样读懂一篇课文

一、教学目标

(一)结合本单元课文学习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

(二)阅读短文,熟练掌握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并熟练掌握。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读书的好处很多,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说过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非常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可是怎样读书才能读懂,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讨论读懂一篇课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我想同学们只要掌握了这些要求和方法,就会提高阅读效率,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二)读懂一篇课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为了读懂一篇课文,一般可采取三个步骤进行,我们以《挑山工》为例来具体说明。

1.介绍第一步;通读全文,对课文有一个大概地了解,弄清课文讲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以及什么事。

比如:《挑山工》讲的是作者登泰山时看到挑山工走的路途长,但速度并不慢。

第一遍读书学生能了解这些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读书的过程中要画出不认识或不懂的字、词、句子,再通过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讨论解决字音、字义、句意等问题。

查字典的方法有三种,从二年级就开始学习查字典,现在我们再把过去的知识归纳、复习一下。

①不认识的字要用部首查字法,这一点要求学生对字的结构比较清楚,有一些常用部首必须熟记。部首查字法也有一个口诀适合一些常用字,但一定要提示同学不是所有的字都适用。

部首查字法口诀:

左右都像是部首,查左不查右,如“体”;

上下都像是部首,查上不查下,如“旱”;

内外都像是部首,查外不查内,如“团”;

左右上角与中间都像是部首,查中间不查两边,如“坐”。

②认识的字就要用音序查字法,这种查字法要求学生熟记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

字典上标出的音序,也叫音部,同学又习惯地称它为大写字母,其顺序与英文26个字母是一致的,但读音是有区别的,一定不要搞混。

③还有一些字既不认识又不懂该查什么部首,就可以按笔顺顺序的第一笔来查字,叫做起笔查字法。

独体字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当然如果认识这个独体字就不必这么麻烦了。比如:“己”字,独体字可直接查乙部。也有一些字比较难查,可以在字典中的难字索引表中查找。

通过查字典,认识了生字,弄懂了新词,这对理解课文难句、重点句及主要内容有很大帮助。

2.介绍第二步:边读边想,理解难句及自然段的意思。

《挑山工》这篇课文一共有7个自然段,我们逐段分析理解。

第1自然段讲的是挑山工登山的特点。重点讲了挑山工登山的路线是折尺形及挑山工走折尺形路线的原因。

第2自然段讲的是作者产生了疑问: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

第3自然段讲的是作者与挑山工在登山过程中的几次机遇。

第4自然段讲的是作者向挑山工说出了心中的“不解之谜”。

第5自然段讲的是挑山工的富有哲理的一段话。

第6自然段讲的是作者解开了心中之谜。

第7自然段是作者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登山画像以激励自己。

这样一边读一边想,就弄清了句、自然段的意思,为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打下了基础。

3.介绍第三步:再读全文,在理解自然段的基础上,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归纳全文。

《挑山工》7个自然段,这是结构段,我们还可以按内容划分若干个意义段。怎样才能正确划分呢?这就要求教师再指导学生读书,了解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同时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当然,给课文分段不必完全统一,只要相对合理就可以了。

《挑山工》的第1自然段与第2自然段关系非常密切,因为第1自然段详细讲了挑山工登山的特点,所以第2段才产生了疑问。因此这两个自然段在意义上是一段,讲的是在泰山上,随处可见的挑山工,他们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却常常走到游人前面。

第三自然段到第6自然段都在讲述作者与同一位挑山工的几次相遇,经过谈话,了解了真相,以至解开了第1段中产生的疑惑。因此这四个自然段在意义上又比较密切,分为第二段。

第7自然段共有两句话主要讲的就是挑山工的形象和精神对自己的启发和激励。因此它可以独立成段。

通过这样分段,学生从结构上弄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从意义上也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读懂一篇课文的重要环节,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同时也就掌握了读懂一篇课文的基本方法,并准确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挑山工》讲的是作者在泰山上遇到一位挑山工,挑山工身担重物,看似走得很慢,却常常走到游人前面,通过交谈,作者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并画了一幅挑山工登山的画,以此激励自己。

这则读写例话只是对中年级学习课文的一些基本方法的总结和概括,以后的学习中还有更多的方法需要掌握,要求也会更高,比如: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

(三)巩固练习。

教师在自读课本中选择一篇文章,请同学们用以上学到的“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分析、理解文章内容。

上一篇:脚手架水平杆下一篇:安全隐患排查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