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邮轮母港建设的经验及对国内“长江经济带”沿线枢纽城市的启示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邮轮经济又称邮轮产业, 被誉为漂浮的黄金产业。伴随国际旅游区域重心的东移、国内中高端消费群体逐步形成, 国内“长江经济带”沿线的枢纽城市依托区位优势、港口资源以及便捷的交通条件, 加快打造国际邮轮母港、推动邮轮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

1 邮轮母港项目建设的背景及态势

1.1 旅游经济发展背景下邮轮市场的发展概况

当前我国旅游业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中邮轮旅游近年发展尤其迅猛。根据国际邮轮协会 (Cruise Line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简称CLIA) 的数据显示, 自1980年代以来, 邮轮行业以年均8.2%的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1996-2016年期间, 全世界邮轮旅游人次从626万激增至2470万, 增速近295%。

近年来, 伴随我国渐入老龄化社会及中产阶级的崛起, 邮轮的消费群体正日益庞大, 世界邮轮巨头纷纷把重点目标瞄向中国市场。2010-2015年期间, 欧美地区邮轮游客数占全球市场的份额由80%下降到75%, 而亚太地区的占比则由原来的1.2%增长到7%, 其中中国邮轮旅游游客数年均增长达30%以上。国内邮轮市场潜在客源庞大, 市场需求非常旺盛。

1.2 国内邮轮母港及游船母港的建设态势

邮轮母港是指具备多艘大型邮轮停靠及其进出所需的综合服务设施设备条件, 能够为邮轮经济发展提供全程、综合的服务及其配套的码头所在地。邮轮在此进行补给、废物处理、维护与修理, 邮轮公司在母港所在地设立地区总部或公司总部。邮轮母港对所在区域的经济具有较强的推动力, 母港的经济收益一般是停靠港的10-14倍。

2014年9月, 交通运输部提出在天津、上海、厦门、三亚四港开展邮轮运输试点示范工作。2015年04月, 交通运输发布《全国沿海邮轮港口布局规划方案》, 提出在2030年前, 全国沿海形成以2-3个邮轮母港为引领、始发港为主体、访问港为补充的港口布局。从国内邮轮母港的现状及规划来看, 其发展态势良好, 呈现明显增长趋势。

另一方面, 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相继实施, 长江沿线重庆、宜昌、武汉等市积极实施港口硬件设施升级、打造游船母港。长江内河游船母港的快速发展, 有利于形成江海联动发展新格局, 势必会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2 国内外邮轮母港建设经验借鉴

2.1 美国迈阿密

美国迈阿密被称为“邮轮之都”, 是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母港, 拥有12个超级邮轮码头, 可同时停泊20艘邮轮, 世界四大邮轮公司等均在迈阿密设立总部或者分支机构, 每年旅客超过1800万人次。邮轮码头位于市中心海滩的黄金地段, 距机场仅15分钟车程, 离市中心仅几分钟车程。两座邮轮客运枢纽站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设施系统、规范的业务流程设置, 商店、游客、行李和船舶均独立管理, 能够同时为8400名游客出行提供优质服务。邮轮母港还拥有天然的海边浴场及完善的商业配套设施, 满足旅客多样化需求。

2.2 西班牙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是欧洲第一大邮轮目的地港口, 共有9个码头, 均处于市中心, 游客乘公交车或出租车进出都十分方便。其中7个为邮轮码头, 同时可供9艘邮轮停泊。港口区聚集了商业、娱乐、餐饮等服务设施。港口周边旅游资源丰富, 拥有欧洲最大的水族馆、皇家海上俱乐部和航海俱乐部, 可以看到上百艘游艇停泊在港中的壮观景象。这些优势使得巴塞罗那成为邮轮公司的理想基地。

2.3 上海

上海港现有2座邮轮码头, 分别为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和吴淞口国际邮轮港。

上海国际客运中心位于黄浦江西岸, 靠近外滩, 拥有880米长的沿江岸线, 水深8-12米, 主要用于接待8万吨以下吨位较小的邮轮 (受杨浦大桥净高50米限制) , 可以同时停靠3艘7万吨级邮轮。客运中心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 码头年客运处理能力达到100万人次, 是一个集邮轮码头和商业办公为一体的综合商务开发项目, 包括国际客运码头、港务大楼、写字楼以及艺术画廊、音乐文化中心等。

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位于吴淞口长江岸线的炮台湾水域, 规划岸线总长1500米, 一期岸线总长774米, 主要用于停靠8万吨级以上的国际邮轮, 可同时停靠1艘10万吨级邮轮和1艘20万吨级邮轮。2015年后续工程开工建设, 在原有一期岸线基础上向上游延伸380米, 向下游延伸446米, 建成后共可布置2个22.5万吨级和2个15万吨级泊位, 总计4个大型邮轮泊位。港区总面积超过160公顷, 其中核心功能区面积为48.8公顷, 主要功能为邮轮码头、商务办公、物资配送、交通枢纽、景观游园等。港口前沿航道水深常年保持在9-13m, 距离长江主航道1-2㎞。同时, 快速干道与轨道交通等公交系统提供了突出的陆上交通优势。

3 国际邮轮母港建设的经验总结

3.1 区位

邮轮港口建设区位有三大特点:一是临近市中心、观光景点和主要购物区等繁华地带, 便于在区域商业及服务配套基础上, 促进港口建设与母港产业发展;二是便捷的交通组合, 临近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保证在2小时内到达机场等其他交通枢纽, 方便游客集散;三是拥有充足发展腹地, 通常临近物流港, 便于邮轮船供产业发展, 并预留用地, 便于邮轮母港产业链延伸发展。

3.2 规模

统计邮轮母港规模, 发展较成熟的港区需要一定规模和完善的配套设施, 总面积可达到120-160公顷, 发展中的邮轮港一期核心区通常为45-70公顷, 总建筑面积为30-100万平方千米, 设计游客接待能力均达到每年100-200万人次。

3.3 代表线路

国际上最受欢迎的邮轮旅游产品航期多为6-8天, 当前国内邮轮线路主要以日韩5-7天线路为主。国际邮轮航线方面, 以天津港为主服务华北地区, 以韩、日和西伯利亚东海岸为主要目的地;以上海港为核心服务长江三角洲地区, 以厦门为核心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 以韩、日、台湾等地为主要目的地;以三亚为核心服务西南地区, 以东南亚、南海诸岛为主要目的地。内河游船方面, 长江三峡游线是国内最成熟的线路之一, 以单程线路2-3天, 往返线路3-5天的短途线路为主。

3.4 码头设施

建设国际化的游船母港需要设立专门的邮轮码头, 通常需要建设大于1千米的完整岸线, 提供3-5个以上邮轮泊位。

3.5 其他配套设施

邮轮母港应配备三方面综合配套设施:一是休闲商业配套, 包括五星级酒店、办公及会展区域、度假设施和游艇会所等;二是口岸通关设施, 包括客运中心、港务大楼、现代化航站楼等;三是旅游交通设施, 除了城市轨道、高速公路等快速交通设施外, 还需开辟大量的陆域空间用作停车场地。

4 国内“长江经济带”沿线枢纽城市选址建设邮轮母港的基本原则

4.1 航道岸线

邮轮通航中需考虑的自然条件因素主要有水深、航宽及净空高度等。根据相关资料, 长江各航段主要限制条件如下:

主航道水深:宜宾-宜昌3.5-4.5米, 宜昌-芜湖3.5-7米, 芜湖-南京9米, 南京-上海12.5米。

航道宽:南京-上海段深水航道的宽度一般均等于或大于500m, 但局部段落最小航宽为200m, 受航道宽度及转弯半径影响, 长度超过230米的船舶已经无法通行至南京段。

净空高度:苏通大桥-润扬大桥通航净空高度均在62-50米, 南京二桥-阳逻大桥通航净空高度约24米, 再向中、上游的武汉长江二桥-夷陵大桥等通航净空高度为22-18米。

同时, 通过对目前国际上在营的国际邮轮的各项参数统计如下:

来源:邮轮码头设计规范 (JTS170-2015)

综合上述分析, 目前长江航道中, 南京长江二桥下游可满足大部分中型及以下 (5万吨级) 邮轮航行, 南京长江二桥上游仅满足部分小型及迷你型邮轮 (万吨级以下) 通航。未来上海作为大型国际邮轮母港, 南京可依托上海港建设中型国际邮轮母港, 同时提供由中型国际邮轮向长江中、上游转换的小型或迷你型邮轮转换的服务, 其他中、上游沿线城市可结合现有条件提升建设长江游船母港。

4.2 码头与游客服务设施

邮轮母港的建设应充分考虑未来接待规模。以1个中型邮轮泊位为例, 按照中型邮轮平均单船载客量1500人, 年到泊约100个航次, 每年可达15万人次的接待规模。根据《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划》 (JTJ212-2006) , 按照单个泊位长度为设计船型长度+2*富裕长度计算, 中型邮轮长度基本在220-260m, 则单个邮轮泊位长度设计为300m较佳。按照1米码头线需要150-200平方米的陆域面积计算, 应配置4.5-6万平方米的陆域面积。此外还要考虑与接待量相关的辅助区及生活区, 包括客运联检大楼、客运广场、停车场、旅游活动场地、餐饮、航站楼等设施。

4.3 城市特色风貌与旅游产品

除港口条件和所在城市的基础设施以外, 国际邮轮公司首先考虑的是当地是否具有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因此, 邮轮母港在选址时应优先考虑周边自然环境优美、公共空间开敞、配套设施较齐全的港口, 尽量利用原有码头设施、相应配套设施以及现有港务、海事资质与资源, 要考虑向大多数游客提供旅游精品组合线路和项目, 以及一些个性化的旅游项目和产品。

4.4 陆域交通

邮轮港口应有方便快捷的腹地交通、国内外空中和海上航线等, 包括能够通达腹地旅游区的高速公路、铁路系统, 以及通达主要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国内外空中和海上旅游航班。同时, 港口及周边地区还应具有畅通的市内交通, 距离城市交通枢纽、商业中心、旅游区等的距离应当合理, 码头附近应有足够的停车位置和通道。

5 结语

长江黄金水道为沿线枢纽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先天资源条件, 借鉴国内外邮轮母港建设经验将推动沿江枢纽城市邮轮经济、旅游产业的发展, 共同串起长江黄金旅游带, 提升长江全域旅游品质, 促进城市转型, 加快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 带动整个长江流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地区。

摘要:伴随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国内邮轮经济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美欧国家邮轮母港在区位选择、建设规模、码头设施、配套设施、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建设经验, 对我国“长江经济带”沿线枢纽城市加快打造国际邮轮母港具有重要启示。国际邮轮母港的建设将推动这类城市向港城一体化的复合型城市功能转变, 进一步加快“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发展重大战略的落实。

关键词:国际邮轮母港,建设经验,“长江经济带”,启示

注释

11目前在国际邮轮产业中, 前四大邮轮公司是嘉年华、皇家加勒比海、P&O公主, 以及丽星。四大邮轮公司的载客能力占整个邮轮产业的80%。

上一篇:浅谈水泥石破碎系统的技术改造与应用下一篇:浅谈高中数学差异性教学的实施